兴采东部凹陷复杂断块油藏侧钻部署及应用

合集下载

复杂断块油藏滚动评价目标精细选择

复杂断块油藏滚动评价目标精细选择
量 逐渐减低 ,而 资源接 替的矛 盾是其 中影响 的关键 因素之一 , 往孔东断层上升盘沙三段不能成藏的传 统观 念。该区投产油井 在这种 高成熟勘探 区进行大规模地 发现是越来越 困难 , 而滚 动 初 期 平 均 单 井 日产 油 3 0吨 以上 , 实现新增地质储量 2 5 6万 吨 , 评价 工作作为勘探的重要补充 , 作为有效连接勘探 与开发 的桥 新建产 能 1 0万吨, 当年产油 7万吨, 取得 了很好的效果 。 梁, 在 实际工作 中起 到了越来越 重要的作 用 , 因此在 已知 区域 内深化滚动评价工作 、 发现新储量尤为 迫切 。 二、 精 细滚动评 价思 路 对构造为主 的油藏, 以精 细构造分析 , 研 究油组分布规律为 主; 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为主, 这样有效地提高工作 中的针对性 。 ( 二) 结合产 能建设 的需要和 生产的 需求 , 深浅结合 , 整体 ( 二 )在各 大油 田的结合部 ,通过 三维资料 连片处理和 解 释, 发现新 目标 。王官屯 . 小集 油 田结合部 , 构造复杂 , 断层较
情况 , 提 出了从 平面和剖 面两个方向开展精 细滚动研 究工作 , 并对平 面上开展三个分析、 五个评价和纵向上搞好 油层复查 、 扩大储
Hale Waihona Puke 量规模等方 面进行 了阐述。本方法在现 场应用 中取得 了不错效果 , 对渤海湾地 区复杂 断块的精细滚动研 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 黄骅坳 陷; 复杂断块 ; 油 源 断层 ; 滚动 开发 ; 油 层 复 查
规划 , 稳步推进 。主要分析 已知油藏与二级断层的配置 关系, 寻 区。利用高效开发 的区块 , 研究其成藏规律, 进 行外推, 寻找滚 找油气 富集 区成 藏规律 , 对 黄骅坳 陷孔南地 区而言 , 其油气 主 动潜力 目标 。如利用新处理 的王 官屯三维地震 资料 , 对 油源断 7 、 官 1 0 4等断层进行精雕 细刻 , 在王 4 _ 4断块 , 将王 2 7油 要分布在断层两侧 ,具有 沿油源断层呈 串珠状分布 的特点 , 每 层王 2

《高邮凹陷复杂断块油藏断层控藏作用及勘探关键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高邮凹陷复杂断块油藏断层控藏作用及勘探关键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初 力 期评 潜价
王建年 )
4 刘秀婷 程 仲平 , 纯东 , .油 田开发效果 综合评 价方法 新探 杨 等
() 3 通过 指标 变化对 比法 论 证 了 S组油 藏 可 以 提 高每个 注采 井组 ( . 0 6—9 6 . )×1 原 油 , 收 率 0t 采 平 均增 加 3 7 。 .%
育带运移 , 构造 、 砂体复合控藏 。③ 明确 断裂带断层起 到通道 、 富集、 再分配等 多重性控藏作 用。④ 通过 油藏精细 剖析 , 明确 断层封 闭主控 因素是 断层级 别和 对置盘砂 地比 , 建立断层封 闭模式及定 量评价量版 。⑤ 通过分析侵 入
体 地 震 相 的平 面和 剖 面 变化 规 律 , 立 侵 入 岩 地 震 相 断层 识 别 法 ; 强 断 层 形 成 机 制 及 构 造 样 式 研 究 , 立 隐 蔽 建 加 建 性 断层 和 复 杂 断 裂 带 小 断块 识 别 技 术 。
注: ①指标 自然变化对 比法 ; ②指标变化对 比法


叶 ; 日比 通过 指标 变化 对 比法 在 S组 油藏 中应 用 分 析 ,
得 出如下认 识 :
() 4 利用 指标 变化 对 比法 和 自然 指 标 对 比法 均 可对 注水 开发 效 果 进行 定 量 评 价 , 不相 交 的 曲线 则
统研 究 , 成 了一 套具有 江苏油田特 色的断层 控藏理论 、 形 地质评价研 究方 法和 配套勘探 关键技 术 系列。
项 目的 主要 研 究 工 作 : 以 复 杂 断 块 形 成 的 地 质 背 景 、 因机 制 研 究 为 基 础 , 立 高 邮 凹 陷 断块 圈 闭 样 式 。 ① 成 建 ② 建 立斜 坡 带差 异 性 控 藏 模 式 : 中、 在 外坡 , 气 沿 构 造 高 带 运 移 , 级 断 层 控 制 油 气 富 集 ; 内坡 , 气 沿 砂 岩 发 油 三 在 油

211091720_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二段断块型页岩油定向井开发模式及实践

211091720_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二段断块型页岩油定向井开发模式及实践

2023年第13卷第2期油气藏评价与开发PETROLEUM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二段断块型页岩油定向井开发模式及实践姚红生,云露,昝灵,张龙胜,邱伟生(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19)摘要:为探索溱潼凹陷断块型页岩油效益开发路径,在阜二段页岩油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提出定向井加拟水平井压裂开发模式,实施两口井均获成功。

研究结果表明: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深凹带东西两翼为构造复杂区,发育断块型页岩油,具有“厚度大、天然缝网发育、压力系数高、可动性和可改造性好”的地质特点,不适合长水平井开发,具备定向井开发的地质条件。

厚层页岩油多套层系开发,定向井矩形井网有利于开展CO 2吞吐,菱形反九点井网是CO 2驱开发的合理井网模式。

采用“规模注液蓄能量+限流射孔促均衡+调节排量稳缝网+三级支撑保充填+全电泵连续施工”为主的压裂工艺技术体系,定向井“拟水平井压裂”能达到水平井的改造效果,单段改造体积较水平井提升28.6%。

页岩油定向井具有“初期产能高、见油早、返排率低、含水下降快,稳产时间长”的生产特点,单段弹性产率高、采出程度高、经济效益好,率先实现页岩油效益开发,展现了构造复杂区定向井评价页岩油的良好前景。

关键词:效益开发;拟水平井压裂;定向井;断块型页岩油;溱潼凹陷;苏北盆地中图分类号:TE357文献标识码:ADevelopment mode and practice of fault-block oriented shale oil well in the secondmember of Funing Formation,Qintong Sag,Subei BasinYAO Hongsheng,YUN Lu,ZAN Ling,ZHANG Longsheng,QIU Weisheng(Sinopec East China Oil &Gas Company,Nanjing,Jiangsu 210019,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beneficial development path of fault-block shale oil in Qintong Sag,a development mode for the fracturing of directional wells combined with pseudo-horizontal wells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study on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oil in the second member of Funing Formation,and two wells are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st and west wings of the deep sag belt of Qitong Sag in Subei Basin are structural complex areas with fault-block shale reservoirs,which are with large thick,developed natural fracture network,high pressure coefficient,and good mobility and transformability.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here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ng horizontal wells but for the directional wells.For the multi-layer development of thick shale oil,the rectangular directional well pattern is conducive to the CO 2huff and puff,while the diamond reverse nine-spot well pattern is reasonable for the CO 2flooding.Therefore,with the fracturing technology system based on “large-scale liquid injection energy storage &flow limiting perforation promotion and equalization &flow adjustment and fracture-stabilizing network &three-stage support and maintenance filling &continuous construction with all electric pumps ”,the fracturing of the directional wells took as the “pseudo-horizontal well ”can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effect ofthe horizontal wells,and the transformation volume of the single stage is 28.6%larger than that of horizontal wells.This newdevelop mode of shale oil has high initial productivity,early oil breakthrough time,low flowback rate,fast water cut decline,and引用格式:姚红生,云露,昝灵,等.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二段断块型页岩油定向井开发模式及实践[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23,13(2):141-151.YAO Hongsheng,YUN Lu,ZAN Ling,et al.Development mode and practice of fault-block oriented shale oil well in the second member of Funing Formation,Qintong Sag,Subei Basin[J].Petroleum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2023,13(2):141-151.DOI:10.13809/32-1825/te.2023.02.002收稿日期:2023-02-14。

探讨东辛营8块油藏特征与特殊井配套治理对策

探讨东辛营8块油藏特征与特殊井配套治理对策

探讨东辛营8块油藏特征与特殊井配套治理对策摘要:东辛油田营8断块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断层多,断块小,构造断裂复杂,储层类型多,经过地层水矿化度高、原油性质差异大。

加上多年高速开发,井况恶化,油井单井负荷重,躺井数居高不下。

油稠结蜡和管杆偏磨腐蚀严重,严重制约了正常生产。

本文通过对油藏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四类特殊井的防治措施,夯实稳产基础,完成原油产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抽油井;油管;抽油杆;偏磨;腐蚀;防治对策中图分类号:tq172.751 地质概况营8断块位于东辛油田东营构造北翼,受南北走向营17断层和东西走向营8大断层控制。

地质储量2279×104t。

含油层系多、沉积类型丰富、砂体展布和储层物性变化大;东南部构造复杂,发育一系列营8大断层派生小断层,总体构造格局变化不大,但断棱刻画及内部小断层刻画更加细致,而且地层倾角变化较大。

(1)构造特征。

区块以营8大断层和营17断层为边界形成一个半开启式扇形断块,构造高部位在西南部断层夹角部位。

(2)沉积相特征。

属进积三角洲沉积体系,三角洲平原发育了分支河道、天然堤、决口扇等微相;三角洲前缘发育了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等微相。

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于沙二7砂层组,其分支河道变化较快,砂体连通性差,砂体厚度一般小于4米。

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沉积全区分布较稳定,平均砂厚8.5米,储层连通性好、渗透率高.(3)储层物性。

营8断块沙二7-15平均空气渗透率为567×10-3μm2,孔隙度为25.6%,非均质系数为0.78。

主力含油小层在断块区内连片分布,非主力含油小层主要受断层遮挡或岩性控制小范围分布。

(4)原油性质。

沙二7-11属高粘油,沙二12-15层系属中粘油。

根据地面粘度资料,初期油藏地面粘度平均为599mpa.s,平均为1015mpa.s。

原油粘度分布具有顶稀边稠的特点,纵向上层系间粘度存在差异,小层内差异较大,地层水水型为cacl2型,其中氯离子含量平均为1.6×104mg/l,矿化度平均为3.18×104mg/l。

复杂断块稠油油藏冷采配套技术及应用

复杂断块稠油油藏冷采配套技术及应用
( 中国石化华东分公 司采油厂 , 江苏 泰州 2 2 5 3 0 0 )
摘要 : 台兴油田兴北 3断块垛一段油藏是复杂断块普通稠油油藏, 因断块含油面积小, 储量小 , 不适合 实施热采。为 了实现 该 区块 冷采条件下高效开采 , 针对前 期探 井试油过程 中出现 的地 层出砂、 举 升困难等 问题 , 开展 了防砂 、 井筒降黏及举升 等冷 采工艺技 术研 究, 形成 了精 密微孔复合 防砂筛管 防砂完井 、 反相分散减 阻剂降黏、 抽稠泵举升等配套工艺技术。结果 表 明精 密微孔复合 防砂筛管挡砂 精度高 , 有效期长 , 反相分散减 阻剂降黏效果好 , 较 电热杆 降黏节约成本 一半 以上。
油 气 藏评 价 与开 发
第3 卷 第5 期
R E S E R V O I R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2 0 1 3 年1 0 月
复杂断块稠油油藏冷采配套技术及应用
张 磊, 梁 珀, 王志鹏, 裴颖杰
Z h a n g L e i , L i a n g P o , Wa n g Z h i p e n g a n d P e i Y i n g j i e ( O i l P r o d u c t i o n P l a n t , E a s t C h i n a C o m p a n y , S I N O P E C , T a i z h o u . J i a n g s u 2 2 5 3 0 0 , C h i n a 1
关键词 : 复பைடு நூலகம்断块, 稠油油藏 , 冷采 , 配套 技 术 中图 分 类 号 : T E 3 4 5 文献标识码 : A
Co l d pr o d uc t i o n s upp o r t i ng t e c h no l o g y a nd i t s a pp l i c a t i o n o f c o mpl e x f a ul t bl o c k i ns p i s s a t e d po o l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1. 引言1.1 引言复杂断块油藏是指油藏中存在多个断块状油层或者油藏呈不规则形态、非均质性较强的情况。

这种油藏一般具有地质构造复杂、储层非均匀、流动性差等特点,给油田开发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更有效地开发复杂断块油藏,需要采用精细开发技术,通过综合利用各种增油技术,实现油藏高效开采。

精细开发技术是针对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结合地质、工程和物理等多学科知识,采用综合的开发方法进行油藏开采。

水驱开发技术是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注入水或者其他驱替剂来推动油藏中的原油向井口移动,提高采收率。

CO2驱开发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中,通过注入CO2气体来增加油藏中的驱替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

除了水驱和CO2驱技术外,还有许多其他增油技术可以应用于复杂断块油藏的精细开发中,如聚合物驱、油藏压裂、地面改造等方法。

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的开采效率,实现地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精细开发技术及其应用,以及水驱、CO2驱等不同的开发方法。

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讨论,可以为复杂断块油藏的精细开发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复杂断块油藏特点复杂断块油藏是指油藏中存在多个断块,每个断块之间的渗透率、孔隙度等参数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类油藏。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非均质性强:由于不同断块之间的地质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油藏整体非均质性较强。

这种非均质性会对油藏的开发造成一定的困难,需要精细的开发技术进行处理。

2. 油气分布不均匀:在复杂断块油藏中,油气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有些区域油气富集,而其他区域则比较稀疏。

这就需要开发技术精细化,以确保对每个区域的开发均衡和高效。

3. 产能差异大:不同断块之间的产能存在差异,有些断块可能具有较高的产能,而其他断块则相对较低。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优化生产方式,以充分挖掘高产能断块的潜力。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摘要:油田复杂断块油藏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高含水低效井多,为控制含水上升,减缓产量递减,以精细剩余油认识为中心,精细注采调整,通过地下认识的逐步加深、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进一步提升了断块油藏精细开发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本文对近年来复杂断块精细挖潜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经验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复杂断块;精细开发;浅谈1、复杂断块的特点此类构造带的共同特点是:断块面积小。

断层分布密集、相互交叉切割;断点位置难以确定,断层组合困难;地震资料品质差,各种干扰严重,目的层同相轴反射弱且连续性差;地层产状变化剧烈。

层位闭合难度较大等。

为构造的精细解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需要多次处理解释才能确定构造。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的发展使得重新处理地震资料品质得以改善,层序地层学等理论和方法技术的应朋使得地质认识及地质分层更加合理准确,地震地质结合为重新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奠定了基础。

2、油藏开发存在问题随着措施挖潜工作的持续强化,措施挖潜受到了来自油藏、工艺、地面、成本等多方压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小层多,高含水井多,整体潜力不清该断块共发育67个含油小层,含油井段达到500米,由于具有较强的边水,经过多年的开发,随着边水的日益推进,油层水淹状况严重,高含水井逐年增多。

油、气、水关系复杂,加之高部位注水、气顶采气导致剩余油潜力认识不清,综合含水达96%,实施整体调整的难度较大。

平面上主力层大面积高度水淹,只有局部存在部分剩余油富集区。

层内上受沉积韵律和渗透率的影响,总体上每一沉积韵律中下部水淹严重。

2.2事故报废井多,井况较差,局部井网完善程度较差该断块馆陶组油层为正韵律沉积的中一细砂岩,而油层为反韵律沉积的粗-细砂岩,由于气顶广泛发育,生产时套压高,再经历多年的高速开发携砂能力增强,以往可以光油管生产的井现在需防砂生产。

复杂断块油藏油砂体开发潜力及挖潜措施

复杂断块油藏油砂体开发潜力及挖潜措施

复杂断块油藏油砂体开发潜力及挖潜措施
郑爱玲;刘德华;邵燕林
【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
【年(卷),期】2011(018)001
【摘要】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复杂、挖潜难度大,油藏储量难以计算,常规劈分方法无法适用.为解决该类问题,研制一种新型产量劈分方法,对油水井产量进行劈分.将以层系为整体的常规方法向断彬小层/油砂体进行逐一分析转变.将研究单元细化到油砂体,通过动静态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解剖油砂体的动用状况,结合井网控制情况、注水受效情况和边水影响,进行潜力油砂体分类.进而针对不同潜力油砂体的驱动类型及剩余油分布类型,提出不同治理对策,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
【总页数】3页(P93-95)
【作者】郑爱玲;刘德华;邵燕林
【作者单位】中油采油采气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中油采油采气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47
【相关文献】
1.含油砂体刻画技术在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J], 张会卿;
2.复杂断块油藏油砂体储量评价方法在花土沟油田的应用 [J], 唐士跃;吴军;任强燕
3.东濮凹陷复杂断块区断鼻油藏油气富集规律及开发技术研究 [J], 杨丽英;唐果;王
鹏宇
4.复杂断块开发中后期油藏潜力分析与开发调整对策——以港东开发区G5-71井区为例 [J], 张凡磊
5.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潜力分析方法——以滩海地区A油田为例 [J], 毕永斌;张雪娜;马晓丽;刘道杰;陈雷;但佳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断块油藏分类及开发井网布署与注采井网完善_陈合德

断块油藏分类及开发井网布署与注采井网完善_陈合德

断块油藏分类及开发井网布署与注采井网完善陈合德,郑国芹,陈长明(中原油田采油一厂) 摘 要 拉张盆地发育的断层相互切割,将油藏分割成复杂的小断块,形成不同形态的断块油藏,按形态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半圆形,条带形,三角形,四边形断块油藏。

不同形态的断块油藏,有不同开发井网和注采井网,本文通过断块油田开发实践,在断块油藏开发形态分类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形态断块油藏合理的开发井网及注采井网。

关键词 断块;油藏;形态;开发井网;注采井网;水驱动用1 前言拉张盆地中断层多期活动,导致断层相互切割与配置,形成形态各异的小断块,根据断块的形态及油藏特征,可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断块油藏,即半圆形,条带形,三角形,四边形断块油藏,开发断块油藏与开发大油田不同,不同的开发井网和注采井网对油藏采收率影响较大,同一形态的断块油藏采用的开发井网及注采井网因不合理,可导致水驱波及面积减小,水淹快,最终采收率减少5-10%。

根据油藏的形态及其它油藏特征,采用合理的开发井网及注采井网,将会大大提高采收率。

下面从断块油藏的开发实践,针对不同形态的断块油藏,提出合理的开发井网和注采井网。

2 断块油藏的形态分类拉张盆地形成过程中,在拉张作用下,由大型Y型,羽状,地垒型等断裂形成复杂的断块构造,加上拉张过程中应力方向变化,形成多期走向不同的断层,这些断层相互切割配置,将断块分割成不同形态的小断块,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断块油藏,根据油藏断块形态及其特征将断块油藏进行分类,概括起来可分为四类,即半圆形,条带形,三角形,四边形断块油藏,下面对不同形态断块油藏描述: 2.1 半圆形油藏半圆形断块油藏为一条主断层与地层形成的“正向屋脊”式(断层倾向与地层倾向一致)或“反向屋脊”式(断层倾向与地层倾向相反)构造油藏。

这类油藏构造相对简单,面积较大,根据构造高点位置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构造高点位于断层与地层交接处的油藏称为断鼻油藏,另一种类型为构造轴线平行于断层走向的断块油藏称为牵引背斜油藏。

涠西南凹陷复杂断块和隐蔽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实践

涠西南凹陷复杂断块和隐蔽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实践
而为整 体 方案编 制 , 钻 探 井位优选 提供 决策 依据 。实践表 明, 涠 西南 凹陷 陆相复 杂 断块 油 气 区实施 滚动勘 探 开发, 是实 现增储 上产 、 油 气 田投 资效 益最 大 化及 油 田可持 续发 展 的必经 之路 , 对 国 内海 上其 他 地 区滚 动 勘 探 开发 的深 入开 展具 有借 鉴意 义。 关键 词 北 部湾 盆地 ; 涠 西南 凹陷 ; 滚 动勘 探 开发 ; 类 比分析 ;精 细研 究 优 选 井位 中图分 类号 : TE 3 2 3 文献 标识 码 :A
第2 7卷 第 4期
2 ( ) 1 5年 8月
中 国 海 上 油 气
CHI NA OF F SH0RE O1 1 AND GAS
Vo 1 . 2 7 No . 4
A ug .2 0I 5
文 章 编 号 :1 6 7 3 — 1 5 0 6 ( 2 0 1 5 ) 0 4 — 0 0 7 3 — 0 7
Pr o g r e s s i v e e x p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m e nt o f c o m pl e x f a u l t — b l o c k a nd s u b t l e
r e s e r v o i r s i n W e i x i na n s a g
Li Ma o, Zh u S h a o p e n g, Z o u Mi n g s he n g, e t a 1 . Pr o gr e s s i v e e x pl o r a t i o n a n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o mp l e x f a u l t — b l o c k a n d s u b t l e r e s e r v o i r s i n We i x i n a n

复杂断块实施侧钻挖潜研究

复杂断块实施侧钻挖潜研究

329辽兴公司近几年来新井接替不足,老井解释油气层大部分已经动用,严重限制了措施上产工作。

为了充分挖掘老区块剩余油、重焕老井生机,基于老井而实施的侧钻工作被认为是最佳选择,侧钻井的成功实施不仅有效控制了地层剩余储量,也使长停井存在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同时公司资产的闲置和浪费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

1 侧钻挖潜主要做法1.1 精细地质研究,优选井位目前公司实施的侧钻原井主要有四种类型:1.1.1 早期构造认识不成熟型在停产井排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断块地层剩余储量充足,但是存在本井位于构造的高部位,累积产油量较少,而邻井累积产油量较高的现象。

通过对该井进行研究断定是由于开发早对构造认识不成熟,对油、气、水层的解释精度不够,存在错解和漏解的现象,可以对该井实施侧钻挖潜剩余油。

1.1.2 局部高点型在小断块内一部分低效井或高含水井附近,由于地层微构造存在局部高点而剩余油富集,剩余储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时,可利用附近的低效或高含水老井实施侧钻,占据构造的有利部位。

1.1.3 原井套管损坏或有落物无法修补型部分长停井还有对原井实施复产的潜力或生产井有较高产量并有潜力层未动用,但是由于套管损坏或井内有落物已经无法实施大修继续生产,不能对原井采取措施只能利用上部完好的套管进行侧钻继续挖掘地层未动用的储量。

1.1.4 地层砂体呈透镜体马圈子油田部分油井储层发育较好,但是由于地层发育特点储层砂体呈透镜体不连通,生产过程中不能充分开采导致低产低效关井。

这些井仍有剩余油留存,需要实施侧钻挖掘层间剩余油。

在选取侧钻井井位时地质人员要深化地质研究,落实有利侧钻目标,选择了最适合的井,才能钻至剩余油的最有利部位,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通过以上分类确定了实施侧钻的选井原则:①在套管损坏或井内有落物无法修补情况下可实施侧钻,恢复油井生产能力,完善井网;②在对地层精细研究的基础上井位尽量部在构造高部位、剩余油分布富集区;③低产、低效井在有利相带或潜力区明确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侧钻提高油井产能,进一步开采剩余油。

极复杂断块油气藏开发特点及挖潜方法探讨

极复杂断块油气藏开发特点及挖潜方法探讨

极复杂断块油气藏开发特点及挖潜方法探讨
胡明卫;杨鲁;牟薇;黄翠玲
【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
【年(卷),期】2003(029)002
【摘要】胡状集油田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境内,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西部斜坡带,其主力区块胡二块位于胡状集油田的北部,它是极复杂断块油气藏的代表,其构造内部断层发育,平均每口井钻遇断层5个,这给油田开发带来的极大的困难.开发初期由于对复杂油气藏的认识的不足,初期高产后,很快进入了大幅度递减阶段,采油速度由1.57%降至0.69%,经过后期对复杂断块的研究,才使该块的采渍速度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上升到1.1%,实现了极复杂断块油田的高速开发,本文针对极复杂断块油气藏的开发
特点,对挖潜该类型油藏方法进行探讨,从而实现极复杂断块油气藏高速开发.
【总页数】3页(P97-98,91)
【作者】胡明卫;杨鲁;牟薇;黄翠玲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五厂;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五厂;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五厂;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五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
【相关文献】
1.极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分布与挖潜对策研究 [J], 刘喜顺
2.东濮凹陷极复杂断块油田滚动开发方法探讨 [J], 黄龙威;卫拥军
3.极复杂断块油田的调整与挖潜——文明寨油田卫7、明16块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挖潜研究 [J], 宋秋银;张艳红;洪秀娥;郭建宇
4.复杂断块油气藏精细挖潜技术研究 [J], 郭立烨
5.于楼油田复杂断块油气藏油气分布特点及开发策略探讨 [J], 李金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河油田东部凹陷火成岩分布及油气成藏组合

辽河油田东部凹陷火成岩分布及油气成藏组合

辽河油田东部凹陷火成岩分布及油气成藏组合方炳钟;杨光达【摘要】辽河坳陷东部凹陷火成岩广泛发育,从中生界到上第三系馆陶组各层段中均有分布.综合研究表明,东部凹陷沙三段火成岩具有成藏优势,目前勘探发现的火成岩油气藏主要集中在沙三中亚段.对东部凹陷火成岩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及成藏组合类型进行了总结,以期对下一步东部凹陷火成岩油气藏勘探起到实际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年(卷),期】2010(032)005【总页数】4页(P69-72)【关键词】东部凹陷;火成岩;成藏组合【作者】方炳钟;杨光达【作者单位】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火成岩油气藏是近几年油气勘探的热点,也是断陷盆地增储上产的主要油气藏类型之一。

辽河油田东部凹陷火成岩油气藏的发现经历了偶然发现、初步研究探索和规模发现3个阶段,火成岩油气藏勘探取得了巨大成功,建成了以粗面岩为单一目的层的千万吨级油田——黄沙坨油田,火成岩和碎屑岩的复合型油气田——欧利坨子油田,带动了整个辽河油田特种油气藏的勘探进程,进一步显示了整个东部凹陷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但是近几年,随着勘探程度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火成岩的勘探陷入低谷。

因此,有必要对东部凹陷火成岩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及成藏组合类型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东部凹陷火成岩油气藏勘探起到实际的指导意义。

受深大断裂的影响,东部凹陷火成岩广泛发育,从中生界到上第三系馆陶组各层段中均有火成岩分布,火成岩岩石类型多样,为油气成藏提供了丰富的储集空间。

火成岩油气成藏受岩性、油源和构造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火成岩油气藏的分布在横向上和纵向上具有不均衡性和分带性。

火成岩油气藏受该区沉积地层纵向上的发育演化特点控制,进入古新世后,东部凹陷在区域背景上拉开了断陷作用的序幕,即始新世-渐新世的盆地深陷阶段和新近系到现在的坳陷阶段。

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

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

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王端平;杨勇;许坚;丁可新【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1(018)005【摘要】为了大幅度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水驱采收率,提出了立体开发的技术思路、优化设计方法及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分层分块开发设计模式转变为从平面(各小块间)、层间到层内的立体优化设计,最大程度地提高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以永安镇油田永3断块为目标区块,编制了立体开发方案.对于Ⅰ类窄条带底水锥进的厚油层,设计了平面绕水舌、纵向绕水锥的三维弧形特殊结构井,使因高含水率(99%)已停产多年的油藏又打出低含水率的高产油井;对于Ⅱ类层间差异大的多薄层,开展纵向三级细分,力求减少层间干扰,大幅度提高薄差层采收率;对于Ⅲ类极复杂断块油层采用多靶点跨块定向井、跨块水平井,最大限度地提高储量动用率.矿场实施效果表明,产油量比调整前增加了122.2 t/d,累积增产油量为4.86×104 t,实施效果好于方案设计指标.%To increase oil recovery efficiency in complicated fault-block reservoir during extra-high water cut stage, the paper proposes the three-dimensional exploitation including technical idea, design optimization, and technical approaches. Two dimensional design is replaced by optimized three-dimensional interlamination and intra-formational design, as a result, the water sweeping area and producing reserves are greatly increased. Taking Yong-3 block in Yong'an oilfield as an example, three-dimensional exploitation design is put forward. As for type I thick oil layers with narrow water coning, special well with archingarchitecture is deployed to avoid water coning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and the abandoned reservoirs are flushed again with highproduction; as for type II multiple thin oil layers, third-level 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are implemented to minimize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is increased accordingly; as for type III, very complicated faulted block, inter-block directional well and horizontal well with multiple targets are adopted to enhance producing reserves extensively. Field experiments shows that, output is increased by 122.2 t/d, cumulative production is increased by 4. 86×104 t,and the effect is better than expectation.【总页数】4页(P54-57)【作者】王端平;杨勇;许坚;丁可新【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1;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7【相关文献】1.胜坨油田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技术研究2.柴达木盆地长井段多油层复杂断块油藏提高单井产量开发技术对策3.立体开发技术在多层极复杂断块油藏中的应用4.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研究与探讨5.复杂断块油藏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界限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侧钻井油层改造工艺在东辛油区的创新应用

侧钻井油层改造工艺在东辛油区的创新应用

侧钻井油层改造工艺在东辛油区的创新应用
吴伟;胡熙平;殷泉东;覃忠校;孔今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导报》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针对侧钻井井眼尺寸小,井身结构较常规井复杂,常规油层改遣工艺难以实施的矛盾,东辛油区开展了侧钴井油层改造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总页数】1页(P51-51)
【作者】吴伟;胡熙平;殷泉东;覃忠校;孔今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94;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94;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94;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94;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5.6
【相关文献】
1.东辛油区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后期结构法采收率标定 [J], 潘琦;张艳
2.东辛油区套损井研究与防治工艺技术 [J], 吴景;张跃;林军;穆新红
3.瑞利模型在原油相对密度预测中的应用——以胜利油区东辛油田为例 [J], 蔡东梅;蒋有录;刘华;孙立东;邵晓丽
4.东辛油田水平井油层保护与改造工艺 [J], 王德山;王庆
5.东仁沟、韩渠油区长23低阻油层研究报告及改造措施 [J], 黑建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拉尔盆地高陡断块油藏井网优化及应用效果

海拉尔盆地高陡断块油藏井网优化及应用效果

海拉尔盆地高陡断块油藏井网优化及应用效果
贾红兵;戴士植;李新峰;杨丽君
【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
【年(卷),期】2015(0)2
【摘要】针对海拉尔盆地高陡断块油藏地层倾角大和需要压裂投产的特点,着重考虑重力作用、人工裂缝等因素,优化了合理井网形式和注水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规模较大断块适合采用正方形井网部署,可以减缓由于重力作用造成的注入水向低部位水窜、以及由于人工裂缝造成的采油井过早见水;在窄条带状断块以及断层附近可采用灵活井网形式.在注水方式方面,通过机理模型及数值模拟等方法,综合确定窄小断块采用边部注水方式,规模较大断块则采用边部结合点状的注水方式.实施效果表明,所采用的井网形式和注水方式是合理的.
【总页数】3页(P84-86)
【作者】贾红兵;戴士植;李新峰;杨丽君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第六采油厂;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天然气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537
【相关文献】
1.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优势储层形成机理探讨
2.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油层对比及沉积特征分析
3.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采收率类比序列的建立
4.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油层对比及沉积特征分析
5.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不同岩性储层开发调整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现复杂小断块油藏的有效技术方法

发现复杂小断块油藏的有效技术方法

发现复杂小断块油藏的有效技术方法
秦伟军
【期刊名称】《石油知识》
【年(卷),期】2008()2
【摘要】一、中国东部复杂小断块油藏资源潜力与油藏特点中国东部第三系断陷盆地群构造格局大体分为两类,一类表现为“两洼一隆一斜坡”(如东濮凹陷),另一类表现为“一洼一斜坡”(如苏北盆地诸凹陷),从已发现的油气藏类型看,以背斜、断鼻,断块为主,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东部探区易发现的背斜油藏已越来越少,隐蔽性强的复杂小断块油藏仍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总页数】1页(P12-12)
【关键词】复杂小断块油藏;技术;中国东部;东濮凹陷;油气藏类型;资源潜力;构造格局;断陷盆地
【作者】秦伟军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42;P618.130.2
【相关文献】
1.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在复杂小断块油藏开发调整中的应用 [J], 邓江洪
2.复杂断块油藏开发调整技术对策及效果——以贝301断块砂砾岩油藏为例 [J], 李延军
3.注采耦合技术提高复杂断块油藏水驱采收率——以临盘油田小断块油藏为例 [J], 王建
4.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构造解释方法及应用--以东辛油田营13断块为例 [J], 武刚
5.复杂断块油藏小断层识别方法探讨 [J], 何雄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2
CPCI 中国石油和化工
石油工程技术
兴采东部凹陷复杂断块油藏侧钻部署及应用
王弈舜
(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兴隆台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辽宁盘锦 124010)
摘 要:辽河油田东部凹陷构造位置特殊,凹陷狭长、断层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沉积相带窄,相变快。

兴采东部凹陷位于辽河凹陷中南部,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局部区域储层平面变化大、不连续,部分完钻井钻遇储层差,投产效果差。

并且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层系调整、地层出砂、频繁作业使井况逐渐复杂。

利用侧钻技术结合完善注采井网、挖潜断层边角剩余油提高了储量动用程度,改善了老区开发效果。

关键词:兴采东部凹陷 复杂断块油藏 侧钻技术
1 油藏概况
辽河油田东部凹陷位于辽河坳陷东部,北东向展布,长约140km ,宽为18~30km ,面积约为3300km 2。

构造位置特殊,凹陷狭长、断层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沉积相带窄,相变快。

兴采东部凹陷位于辽河凹陷中南部,由欧利坨油田、黄金带、于楼、热河台、荣兴屯、大平房油田等主力油田组成。

本次侧钻井技术应用主要在黄金带、于楼、热河台以及荣兴屯这四个复杂断块油田。

四个油田均为1970开始开发的老油田,均为砂岩油藏,主力含油层系储层物性均为中孔中渗,主力含油层系有从北热河台油田向南荣兴屯油田逐渐变浅的趋势。

2 生产特征及存在问题
兴采东部凹陷这几个主力断块目前采油速度在0.2-0.28之间,均处于低速开发阶段,且随着开发时间的不断延长,开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油井因井况或钻遇情况差不能正常生产,转而捞油或者间开,有效开井率越来越低。

2.1 井况日益复杂,导致注采系统不完善
东部凹陷主力油田随着开发不断深入,由于特定开发方式、长期老化腐蚀、地层出砂、频繁作业等诸多因素影响,造成套管损坏、井下落物、砂埋砂堵、管外窜槽等各类井下技术状况日益增多,井况逐渐复杂,制约了油田开发。

截止2014年12月4个油田因井况原因影响正常生产井共62口。

其中荣37块荣59井区最为典型,该井区油气井总数17口,其中油井5口,水井4口,气井8口。

有12口井已上返至东二段生产,主力储层东三段不能形成有效的注采井网。

且该层段储层出砂重,导致下部回采难度加大,多数井已不能利用,井况问题日益严重。

目前井区开井仅有油井2口,水井1口,井网濒临废弃。

2.2 构造不落实,钻遇储层差
黄金带、于楼、热河台以及荣兴屯油田均属于复杂断块油藏,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局部区域储层平面变化大、不连续,且油田开发初期没有地震等地层预测技术手段,部分完钻井钻遇储层差,投产效果差。

例如于6-4、荣161-29井。

于6-4井位于于7-5井区,该井测井解释4个油层,投产效果较差,全井累产油3129吨,为自然报废井,经过井震结合,认为该井处于断层上,且钻遇储层处于构造低部位。

荣161-29井位于荣6块北部,该地区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局部区域储层平面变化大、不连续,且储层岩性发育,该井只钻遇两个测井解释层,全井累产油只有5吨,投产效果差。

经统计,这四个油田因钻遇差使油井投产效果差的井共27口。

3 断块开发技术手段
3.1 利用侧钻技术复产井况复杂井
针对油田开发中遇到的两种重要问题,结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我们认为侧钻是提升老油田开发效果的最佳选择:
(1)侧钻技术的应用范围
① 套管损坏严重,现有技术目前无法修复或本井剩余潜力小不具备修复价值的井。

② 井下发生复杂作业事故,常规手段无法处理的井。

③ 油层出砂严重不能正常生产,而且套管又有损坏变形,导致无法采取防砂工艺的井。

(2)侧钻技术的优势
① 使已经废弃老井重新焕发生机,可以实现对现有注采井网的进一步完善或调整,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改善老区开发效果。

② 通过利用老井向剩余油富集区域或层段实施侧钻复产能够有效盘活地下油气资源,提升老油田开发效果,降低油藏开发综合成本,延长油藏开发年限,提高原油采收率,促进开发水平进一步提升。

③ 充分利用老井上部井眼,节省了钻井进尺和钻井周期,降低了套管管材、录井、测井、老井眼处理等诸多方面费用,大幅度降低侧钻井成本。

④ 尽可能充分利旧老井场和地面设施,减少新建地面配套管网或者改造地面设备工作量,节约投资,保护环境。

⑤ 可以获得新的地质资料,为重新认识油层提供可靠依据。

3.2 利用侧钻结合断块综合调整,完善注采井网
以荣59井区为例,为完善荣59井区注采井网,进一步挖掘断块东三段储层剩余潜力,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对区块做了整体分析和部署,决定对荣59和荣59-1实施侧钻,向高部位寻找剩余油,低部位采用两口注水井对应注水,完善注采井网。

实施后效果良好,荣59C 井共钻遇油气层、油水同层14层,荣59-1C 井共钻遇油气层、油水同层22层,均达到预期效果。

荣59C 井于4月15日侧钻投产开井,初期日产油13.3吨,目前日产油5吨,至目前已累增油2616吨;荣59-1C 井于4月19日侧钻投产开井,初期日产油5.7吨,目前日产油7.1吨,至目前已累增油1390吨。

2015年以善注采井网为目的实施5口侧钻井:荣59C 、荣59-1C 、黄1-4C 、黄15C2、热12-04C ,实施后均见到较好效果。

3.3 井震结合落实构造,断层边部侧钻挖潜剩余油
于6-4位于7-5井区,生产效果差,该井2005年自然报废。

通过对该井实施侧钻,实施后效果显著,该井钻遇油层、差油层、油水同层共27个,共厚70.4m 。

2015年8月26日投产,初期日产油28.1吨,目前稳定在11吨,截止目前累计增油2543吨。

4 取得成果
侧钻井投产均有较好效果,东部凹陷2015年已投产侧钻井9口,至目前累计增油1.29万吨。

按每吨油2186元带入经济效益评价公式计算,共创经济效益643.4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5 结论
①侧钻井优化部署可以改善辽河油田老区井况复杂、剩余潜力高度分散、递减率持续加大的不利开发形势。

是老区精细挖潜创效的有效手段,利用侧钻技术结合完善井网、精细地层描述可以提高剩余油挖潜的效率。

②本次侧钻挖潜的成功实施验证了对储层及构造的研究,对兴采东部复杂断块油藏的剩余油分布有了进一步认识。

也为侧钻技术在复杂断块油藏中的应用建立了信心。

参考文献:
[1] 肖乾华.辽河东部凹陷北部不整合类型及油气成藏规律[J].特种油气藏.2013.04.
作者简介
王弈舜(1989-) 男 2012年7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 助理工程师.现从事油田动态开发研究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