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外科手术进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
三、问题与癌展望
外
科
治 疗
第
已 走
一
过 60
章
多
年
的
历
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肺癌外科治疗的总治愈率、术后5年生存率仍不尽 人意,有待提高;
目前外科治疗的肺癌绝大部分属中晚期,为能使更 多的早期肺癌获得早期手术机会,需在各级医务人 员和患者中加强肺癌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标准化的、规范化的、个体化的、行之有效的以外 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有待探索;
肺癌侵及心包或沿肺静脉干累及肺静脉基底部与左心房汇合 处,均可侵及左心房。过去对这类病变均放弃手术,目前则 主张采用扩大左心房切除术,甚至在体外循环下施术。
肺癌侵犯左心房,行肺切除扩大左心房切除 术,适应证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内脏功能耐受本手术者; 经临床检查、CT或MRI、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等检查,确定肺癌局
肺癌伴SVCS的患者, 病情严重,全身情况 较差,手术适应证的 选择应慎重。目前学 者较为推崇的标准是:
内脏功能能耐受本手术;
经临床、CT或MRI及全身骨扫描等检查, 确定肺癌局限在一侧胸腔,而无对侧纵 隔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者;
2.肺癌手术之淋巴结廓清
众所周知,肺癌常伴有淋巴道转移,且与 肺癌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但是,对于 肺癌手术淋巴结廓清的方式和范围,意见 尚不一致。有的学者主张行彻底的淋巴结 廓清,另一些则主张选择性廓清。
PART ONE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肺癌术后5年生存率与胸内淋巴结 清扫是否彻底有密切关系。相同病期和组织学类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肺癌, 行淋巴结廓清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做淋巴结廓清者。
限在一侧胸腔,面野外对侧胸腔和远处转移者; NSCLC者; 无癌性心包积液者; 估计左心房切除范围小于1/3者。
PART ONE
切除扩大部分左心房切除术患者,术 均应给予补充放疗和术后化疗。只要 例选择恰当,术后许多患者可以获得 期无癌生存。
03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三)改进肺癌外科手术方法
1.肺上沟瘤手术方法的改进
因此,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 成果,如癌基因、抑癌基因、转移相关基因等为 分子标志物来估计肺癌的恶性程度、转移复发的 危险度,以补充病理学检查和TNM分期的不足, 更精确地判断病人的预后,为术后的多学科综合 治疗提供依据,这种“分子预后”的方法将是下 一个世纪肺癌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研究热点。
单击添加副标题
肺癌外科诊治 进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人类将外科手术用于肺癌治疗已有60多年历史了。随着 人类文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肺癌外科治疗理论和 技术亦不断发展和更新,尤其是近年来将心血管外科理 论和技术应用于肺癌外科治疗,获得长足进步。近年来, 临床研究发现许多局部早期的肺癌,虽然施行了“规范 化”的根治切除术,但患者却难免因远处转移和复发而 死亡,因此,肺癌多学科综合模式就应运而生了。
术中无需换气,可将气管、支气管任意开放,施行较复杂的气管、隆凸和 支气管重建手术;
可避免手术钳阻断下的操作,减少剥离压迫肿瘤或应用手术器械而导致的 肿瘤细胞血性播散的机会。
02
(二)肺癌的扩大切除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1.扩大胸壁切除
周围型肺癌的8%~10%在就诊时,肿瘤已侵 犯胸壁。过去,对此类患者多采用局部放疗和 全身化疗。近年来,有关肺癌侵犯胸壁行扩大 胸壁整块切除的报道日渐增多。对侵犯胸壁的 肺癌应尽量作整块切除,胸壁切除范围应超过 受累肋骨上下各一根正常肋骨,前后缘做肋骨 全长或超过病变边缘5cm以上的整块切除[包 括肋骨、胸膜、肋间肌和(或)浅层胸壁肌]。
此外,本世纪后期肺癌研究领域最鼓舞人 心的进展是理论上兴起了“肺癌外科细胞 分子生物学”,试图以分子机制阐明肺癌 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规律,并用分子手段 去诊断、预测、治疗肺癌,于是出现了分 子诊断、分子指征、分子预后、分子治疗 (基因治疗)的概念。
01
一、肺癌外科治疗技术进展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1.肺癌的分子分期(molecular staging)
肺癌分子生物学分期的目的是在原有TNM分期的基础上,把分子生物 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肺癌分期中,为肺癌的外科治疗和预后提供分 子依据。
2.肺癌的分子预后(molecular prognosis)
准确判断肺癌病人的预后对设计病人的治疗方案极为重要。目前,估 计肺癌病人外科治疗预后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和病理分期(P-TNM)。 然而,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一些无临床症状的Ⅰ期NSCLC(尤其是腺 癌和大细胞癌),约20%的患者根治性外科手术后最终死于远处转移, 而部分侵犯心脏大血管的Ⅲb期肺癌(尤其是鳞癌),如能施行扩大 的根治切除术,许多患者却能获得长期无癌生存。
综上所述,肺癌手术之淋巴结廓清对 肺癌患者有两个好处:
能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 能更准确地判断肺癌的病期,以便制定
术后治疗方案。
二、肺癌外 科治疗与肺 癌外科细胞 分子生物学
近年从理论上兴起的“肺癌外科细胞分子 生物学”,以肺癌为研究对象,以分子机 制阐明肿瘤发生的规律,并试图用分子手 段去诊断、预测和治疗肺癌,于是出现了 肺癌“分子诊断”、“分子指征”、“分 子预后”、“分子治疗”(基因治疗)的 概念。在肺癌外科治疗中,肺癌的“分子 分期”、“分子定界”、“分子预后”已 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一)体外 循环技术用 于晚期肺癌 手术
将体外循环技术用于晚期已浸润到肺门、 纵隔、心脏和大血管的肺癌,从而使常 规方法不能切除的肺癌获得根治性切除, 是肺外科领域将心血管外科技术移植到 肺癌外科的最好典范。
体外循环用于肺癌手术的优点是:
体外循环下施术,心脏和肺均无血流,对侵犯心脏、大血管的晚期肺癌, 可在无血条件下切除。该法除能使常规方法不能切除的肺癌获得根治性切 除外,还可避免常规方法容易导致意外性大出血;
此外,胸内淋巴结可以呈跳跃式转移,胸内淋巴 结大小与是否存在癌转移亦不成正比。部分在纵 隔胸膜外“看不见”、“摸不着”的淋巴结,经 剖开纵隔胸膜仔细寻找发现的淋巴结,经病理证 实却有高达30%左右的癌转移率。这些潜伏在纵 隔内“看不见”、“摸不着”的淋巴结,如不彻 底清扫,将成为术后复发转移的祸根。因此,目 前多主张肺癌手术时行彻底的胸内淋巴结廓清。
胸壁受侵犯的肺癌,术前、后均应行局部 放疗。术前放疗主要用于胸壁受侵范围较 广者,放疗总量30Gy,分10天完成,放 疗结束后2或3周施行肺切除加胸壁切除。 术后还应适当补充放疗。
3.扩大上腔静脉切除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是肺癌最严 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一旦出现SVCS,绝大多 数在3个月内死亡。外科旁路术和经皮穿刺放置 血管内支架,虽能暂时缓解上腔静脉梗阻,但患 者将在短期内死于癌转移或SVCS的复发。近年 来,国内外部分学者对这类患者施行肺切除扩大 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获得较好的临 床效果,部分患者获得长期无癌生存。
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内无血栓形成者。
肺癌伴SVCS的患者,行外科手术应给予 抗凝治疗,在拔除胸腔引流管前肌注双嘧 达莫,每次10mg,每天3次;拔除胸腔引 流管后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将凝血酶原时 间延长1.2~1.5倍。一般需终身抗凝治疗。 此外,均应行术后补充放疗和化疗。
4.扩大左心房切除术
PART ONE
谢
汇报人姓名
谢
汇报日期
3.肺癌的分子定界(molecular assessment)
肺癌切除是否足够,支气管残端是否有癌细胞残留,这就是肺癌外科 手术的定界问题。传统的定界方法是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确定是否 有癌残留,但临床上却有不少冰冻或术后病理报道无癌残留而出现局 部复发者。
近年来,国外学者亦报道肺癌支气管残端 病理检查无癌残留的患者,如有p53基因 和Ki-ras基因突变,则这类患者中的部分 患者术后出现局部复发。因此,应用分子 生物学技术,可以发现隐惹性癌灶,准确 判断肺癌浸润的边界,称之为“肺癌分子 定界”。
PART ONE
以往的经验指出,诊断后的肺上沟瘤无论是外科治疗,还是 放疗,其平均生存时间都只有10~14月。近年来,对肺上沟 瘤的治疗方法有明显改进,并已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其基本方法是:
术前放疗30Gy,在10天内完成。放疗结 束后2~3周施行扩大性切除术,切除范围 包括第1肋全长,第2和第3肋的后部,上 三个胸椎椎体的部分,以及相应的横突, 肋间神经根和第8颈神经根、臂丛的下干, 部分星状神经节和交感链,受累的肺叶, 以及肺门、纵隔淋巴结。
肺癌外科手术规范化、标准化尚待统一;
肺癌的TNM分期,应与肺癌生物学行为分 期、分子生物学分期有机结合,以制定新的 “个体化分期”;
既能提高肺癌根治率,又能提高患者术后的 生活质量的目标远未达到。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肺癌生物学行为,分子 病因学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新技术在肺癌外科手术中的 应用,在下一个世纪以外科手术和基因治疗为主的新的综 合治疗模式,必将成为人类最终战胜肺癌的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