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困难大子宫手术中的诊治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困难大子宫手术
中的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讨论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困难大子宫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23年3月~2023年7月,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子宫体
积在12~22孕周或子宫肌瘤直径≥10cm的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

术中使用垂体
后叶素6~12u、穿刺点平行上移、碎瘤缩减子宫体积。

结果 63例均在腹腔镜下
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75~180 min,术中出血量50~500 ml,术后住院时间(4
±1)d,术后24小时Hb(95±10),未发现其他并发症。

结论:在腹腔镜下的困
难大子宫手术中,合理使用垂体后叶素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更好的暴露手术视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术后贫血,有利于术后痊愈,是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困难大子宫;腹腔镜。

随着妇科腔镜设备的不断优化和技术的逐渐成熟,腹腔镜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但对腹腔镜下的困难大子宫的手术探讨并不多。

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在腹腔
镜下困难大子宫手术中合理使用垂体后叶素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血液回流,术野暴露,减少术后贫血,促进术后康复。

现将腹腔镜下困难大子宫术中使
用垂体后叶素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3年3月至2023年7月在佛山市一人民医院肿瘤妇科收治的63例
子宫体积在12-22孕周的子宫或子宫肌瘤直径≥10cm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

年龄32-54岁,有生育要求7例,使用GNRHa及海扶治疗后8例,有剖宫产史14例,
曾经开腹术挖肌瘤的5例,合并内异症的41例,术前诊断:多发子宫肌瘤33例,腺肌瘤26例,特殊部位肌瘤5例,贫血42例,术前输血19例,月经改变25例,
痛经腹胀34例,输尿管受压2例,查体:所有患者均能在腹部触及到包块,最大边界到脐上缘,其两侧达腋前线。

辅助检查:B超提示子宫增大,单个肌瘤大于10cm有16例,盆腔MRI提示有可疑变性13例,CA125轻度升高23例。

1.2方法
1.2.1手术器械
奥林巴斯30°电子腹腔镜;康基公司的超声刀、双极电刀、举宫杯以及肌瘤旋切器。

1.2.2手术方法:
①对63例患者均选用全麻,取改良膀胱截石位,建立气腹,在宫底高度离瘤体间距不少于4cm,或脐上方3~5cm处穿刺10mm戳卡,四孔穿刺,穿刺孔依次上移2~3cm,安放举宫杯。

②用生理盐水5mL稀释垂体后叶素6~12u,穿刺针宫体注射。

③腹腔镜下改良大子宫切除术:双极电凝,超声刀剪断圆韧带、输卵管及卵巢固有韧带,打开阔韧带前后叶,打开膀胱腹膜返折,分离宫旁疏松结缔组织,(常规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法,对于下端粘连致密,解剖暴露不清者可行子宫动脉起始部阻断法),裸露子宫血管,高位电凝电切子宫血管,环形打开阴道穹窿,切除子宫后经阴道取出,缝合阴道残端。

对于合并有阔韧带、宫颈等特殊部位肌瘤,待子宫血管离断后,可将肌瘤剥除或形成藕断丝连,也可旋切器碎瘤使子宫体积缩小,待子宫切除后一并从阴道取出。

④ 腹腔镜下行肌瘤剥除或腺肌症楔形切除,双极凝闭肌瘤表面粗大的血管,单极梭形切开瘤体表面的浆肌层达肌瘤组织,完整剥除肌瘤,缝合瘤体残腔及子宫浆肌层。

1.3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

我们常用术后1天复查血常规,计算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的差值,核查术中出血量,避免主观误估。

2结果
2.1 术中情况
63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42例行子宫全切,18例行子宫肌瘤剥除, 3例行腺肌瘤楔形切除。

24例采用旋切器缩减宫体或肌瘤/腺肌瘤, 39例经肌瘤
剥除缩减宫体后经阴道取出,35例内异症ASRM评分>40分,3例术中输血,3
例阴道裂伤,1例直肠浆膜层损伤,1例术中膀胱损伤。

手术时间75~180 min,
术中出血量50 ~500 ml。

2.2 术后情况
子宫全切者抗感染(3±1)天,止血治疗1-2天;子宫肌瘤及腺肌瘤者术后
缩宫素、米索前列醇(±麦角新碱)(3±1),术后24小时Hb(95±10),术后
住院时间(4±1)d。

未发现其他并发症。

术后2周随访均无异常。

3讨论
3.1 入选困难大子宫的标准。

所谓困难的大子宫:因大子宫、大肌瘤致术野暴露困难,操作空间狭小,盆
腔重度粘连致临近脏器被移位,难以辨清,因此术中易大出血、易损伤而被视为
困难的大子宫[1]。

目前常用的大子宫的标准:①B超估重法:B超测量子宫三
个径线计算子宫体积和重量, 该法相对客观、准确 [ 2]。

②多数文献认为术后
子宫重量>280g就可视为大子宫[ 3] 。

目前巨大子宫肌瘤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数文献将直径≥10cm者诊断为巨大子宫肌瘤[4]。

3.2 行腹腔镜下困难大子宫手术术技巧体会如下:
①术前要充分评估子宫活动度、阴道条件和手术操作空间大小,还需要对特
殊部位子宫肌瘤、既往盆腔手术史以及严重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合并症的全
面评估。

所以给予个体化金准的术前评估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②结合上述63例腹腔镜下困难大子宫的手术我的体会是:只要子宫活动度好,有可以创造和利用的手术操作空间 ,就可以选择腹腔镜下手术;只要熟练掌
握盆腔的解剖,具备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操作的技能和经验,取穿刺孔部位上移、
术中合理使用垂体后叶素、优先高位阻断子宫血供、合理使用举宫杯等综合措施, 行腹腔镜下困难大子宫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3.3垂体后叶素的合理应用:
3.3.1垂体后叶素包含缩宫素和血管加压素的水溶性成分,子宫体局部注射适量的垂体后叶素后,引起子宫平滑肌及血管平滑肌的双重收缩,使子宫及瘤体变硬,颜色变白,肌瘤更加突出于子宫。

剥除子宫肌瘤或子宫全切过程中,子宫血管强烈收缩,达到显著的止血效果。

行阔韧带肌瘤剥除前向宫体注射稀释的垂体后叶素6 U,能造成子宫肌层瞬间强直收缩,极大减少子宫肌层创面的出血,效果远好于缩宫素或麦角新碱[5]。

3.3.2使用垂体后叶素过程中注意事项:①需生理盐水稀释;②回抽,避免入血管,并缓慢注射;③用药时告知麻醉医生,监测生命体征;④拔除针后使用电凝处理针眼,避免针眼持续渗血;⑤垂体后叶素术中应于肌瘤附近肌层或包膜注射,有利于肌瘤及子宫血液的回流;⑥由于垂体后叶素的半衰期为10~20min,人体最大应用剂量为20U,通常术中使用6~12U,故要求操作者具有熟练腹腔镜操作技能,尽量在有效时限内完成手术。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的困难大子宫手术中,无论是行子宫全切还是肌瘤剥除术都是安全、可行的,而术中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更好的暴露手术视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术后贫血,有利于术后痊愈,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平军,李德珍,韩璐,等.腹腔镜困难子宫全切除术280例临
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10):1080-1082.
[2]李丽, 马树强, 周晓梅.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垂体后叶素及缩宫素止血作用的对比研究.腹腔镜外科, 2008, 13(6):455 - 456.
[3]秦成路, 廖莳, 许可可, 等.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 (8):1139 -1140
[4]周美浓,吴佳捷.43例特殊部位巨大子宫肌瘤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457.
[5]黄会香.32例困难性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分析[J].中国计划
生育学杂志,2011,19(7):433-4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