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课件gogogo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马加爵的案例想一想:从对自己、对 他人、对家庭和对社会等方面,分析犯罪 有哪些危害。
对自己:失去人身自由,毁掉前途
对他人:损害他人财物,导致他人经济损 失,危害他人安全。 对家庭:让家人伤心、失望,甚至危害 家人的生命。 对社会:影响社会安定,败坏社会风气。
结论: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 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加强自我防范
张三,16 岁,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经常把别人的东西“拣”回 家,父母总是夸奖他有本事,“顾家”。上初中以后,张三迷上网 吧,为了有钱进网吧,张某把“拣”到的东西拿去卖,后来又伙 同网友去盗窃,把盗窃来的钱拿去上网、大吃大喝、进高档舞厅。 渐渐地,胆子越来越大,仅两年时间,就和同伙作案共二十多次, 盗窃过的东西有钱包、手机、自行车和摩托车,价值二万七千多元 ,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认清犯罪危害
(1)在校读书的学生为什么 会走向犯罪的道路?
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对 自己要求不严格……
(2)他的犯罪给了我们什么 启示?
违纪
违法
犯罪
说明道德水平的高低与违 法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
道德水平的高低与违法犯罪有 着密切的关系:道德水平低,法制
观念淡薄,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 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 的泥沼。相反,道德水平高,法制观 念强,就会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就不 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思考讨论:同学们如何看待张三的行为?给我们有哪些启发?
思考:(1)为何要制定本法?
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 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
(2)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
这部法律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 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 界限。
防微杜渐,预防和减少犯罪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相当严峻,引起了社会的高 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十五” 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称, “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未来5年进一步增加。报告 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成年 人犯罪增长迅猛,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 12.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 68%。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 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十 五”期间,中国青少年人口总量由低谷开始爬升进入一个稳步 上升期,而目前中国整体犯罪率,包括青少年犯罪率都处于 上升状态,因此未来青少年犯罪总量将进一步增加
结论: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青少年怎样加强自我防范?
(1)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 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守法的人。
(2)加强自身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4)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 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案例:马加爵因赌起冲突而杀人 2004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云南 大学发现4名大学生被杀死在宿舍内, 当地公安机关经工作,认定作案人系该 校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 生马加爵。公安部于2月24日发出A 级通缉令,3月1日又向社会公开发布 了通缉令,号召人民群众积极提供线索, 协助公安机关查缉马加爵。 经初步审 查,马加爵交代了因与4名被害同学发 生矛盾,为报复泄愤,于2月13日至 15日先后将4名同学杀害的犯罪过程。 仅仅因为打牌时与同学发生 矛盾,遂陆续杀死四名同学。给 社会造成了重大危害,也给自己、 家人带来了恶果。
拓展延伸,网络犯罪:
拓展延伸:
(一)在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种类: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表现形式有: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 (二)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 1、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利用计算机实施、 利用计算机实施贪污、利用计算机窃取国家秘密罪; 2、利用计算机实施其他犯罪:电子讹诈、网上走私、 网上非法交易、电子色情服务、虚假广告、网上洗钱、 网上诈骗、电子盗窃、网上毁损商誉、在线侮辱、毁谤; 3、网上侵犯商业秘密、网上组织邪教组织、在线间谍、 网上刺探、提供国家机密的犯罪。
是什么原因使那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呢? 我们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预防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防患于未然
一.认识犯罪的危害:
陈某,17岁,2015年因故意杀 人罪被判有期徒刑。陈某因怀 疑同学张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 话,还向老师告“黑状”,便 趁张某值日时,拿刀朝张某乱 戳,致使张某死亡。由于从小 被娇宠惯了,陈某一直惟我独 尊,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 会上,都吃不得半点亏、受不 得半点气,动不动就跟同学吵 架打架。陈某慢慢在学校里成 了出名的打架大王,还与校 外的一些人结成团伙,只要觉 得谁不顺眼,就借端生事找他 的麻烦,然收拾他一顿。陈某 说:如果从小父母不是这样娇 惯溺爱我,我也许就不会有今 天的下场。
启示: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增强法制观 念,不犯或少犯错误,严格要求自己。
讨论
开庭审理之前,陈某认为年龄小 与犯罪无关或年龄小犯罪不受处 罚,他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不受处 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我国刑法第十 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 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四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