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构造演化与富油构造带成因机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构造演化与富油构造带成
因机制分析
孙永河;史盼盼;杨帆;袁红旗;杨勉
【期刊名称】《地质科学》
【年(卷),期】2012(47)3
【摘要】海拉尔盆地和塔木察格盆地分属于中国和蒙古国,构造上具有统一的构造背景和成盆演化过程。

为了整体剖析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本文在明确成盆背景基础上,立足中部断陷带,系统研究了盆地的沉积充填结构、盆地的性质及其叠加演化过程,进而分析了不同演化阶段富油构造带的形成机制及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研究表明,海塔盆地分别由铜钵庙组构成的残留盆地和由南屯组—青元岗组构成的被动裂陷盆地两种不同性质盆地叠加而成,被动裂陷盆地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演化阶段,即南一段下、中亚段构成的初始裂陷演化阶段、南一段上亚段—南二段构成的强裂陷演化阶段、大磨拐河组—伊敏组构成的断坳转化演化阶段以及青元岗组构成的坳陷演化阶段。

初始裂陷阶段简单剪切走滑变形控制形成的掀斜隆起带,为下部油气系统即南一段下亚段和中亚段的有利勘探方向;强裂陷阶段的纯剪切伸展变形控制形成的中央隆起带和中央背斜带,为中部油气系统即南一段上亚段和南二段的有利勘探方向;断坳转化阶段伊二、三沉积晚期的纯剪切张扭变形控制断裂密集带的形成,并指示下部和中部油气系统的油气运聚成藏及富集部位;伊二、三段末期及坳陷演化阶段的挤压反转变形主要控制了多类型反转构造带的形成,并指示上部次生油气系统即大磨拐河组的油气调整聚集成藏及富集部位。

【总页数】14页(P700-713)
【关键词】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盆地性质;构造演化;富油构造带;成因机制【作者】孙永河;史盼盼;杨帆;袁红旗;杨勉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42;TE122
【相关文献】
1.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构造带与油气关系 [J], 伍英;陈均亮;张莹
2.海拉尔-塔木查格盆地中部断陷带CO2气藏中CO2成因分析 [J], 张铜磊;陈践发;朱德丰;赵兴齐
3.断陷盆地多期构造变形特征与油气聚集——以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凹陷为例 [J], 张君龙;蒙启安;漆家福
4.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断裂系统对潜山油气成藏的控制 [J], 康琳;孙永河;柳冰;周再东;孙仁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