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大宛列传(6)全文

合集下载

史记·大宛列传(4)全文

史记·大宛列传(4)全文

史记·大宛列传(4)全文自从博望侯因为开辟了通往外国的道路而得到尊官和富贵,以后跟随出使的官吏和士卒都争着上书,陈述外国的珍奇之物、怪异之事和利害之情,要求充当使者。

汉朝天子认为外国非常遥远,并非人人乐意前往,就接受他们的要求,赐予符节,招募官吏和百姓而不问他的出身,为他们配备人员,派遣他们出使,以扩大沟通外国的道路。

出使归来的人不能不出现侵吞布帛财物的情况,以及背离天子之意的事情,天子认为他们熟悉西域和使者的工作,常常深究他们的罪行,以此激怒他们,令其出钱赎罪,再次要求充任使者。

这样以来出使的事端层出不穷,而他们也就轻易犯法了。

那些官吏士卒也常常反复称赞外国有的东西,说大话的人被授予符节当正使,浮夸小的人被任为副使,所以那些胡说而又无德行的人争相效法他们。

那些出使者都是穷人的子弟,把官府送给西域各国的礼物占为己有,想用低价卖出,在外国获取私利。

外国也讨厌汉朝使者人人说的话都有轻重不真实的成分,他们估计汉朝大军离得远,不能到达,因而断绝他们的食物,使汉使者遭受困苦。

汉朝使者生活困乏,物资被断绝,因而对西域各国产生了积怨,以至于相互攻击。

楼兰、姑师是小国,正处于交通要道,因而他们攻击汉朝使者王恢等尤其厉害。

匈奴的突击部队也时时阻拦攻击出使西域诸国的汉朝使者。

使者争相详谈外国的危害,虽然各国都有城镇,但是军队软弱,容易攻击。

于是天子因此派遣从骠侯赵破奴率领属国骑兵及各郡士兵几万人,开赴匈河水,想攻打匈奴,匈奴人都离开了。

第二年,攻打姑师,赵破奴和轻骑兵七百多人首先到达,俘虏了楼兰王,于是攻陷姑师。

乘着胜利的军威围困乌孙、大宛等国。

回汉朝后,赵破奴受封为浞野侯。

王恢屡次出使,被楼兰搞得很困苦,他把这事告诉天子,天子发兵,命令王恢辅佐赵破奴打败敌人,因此封王恢为浩侯。

于是,汉朝从酒泉修筑亭鄣,直修到玉门关。

乌孙王用一千匹马聘娶汉朝姑娘,汉朝派遣皇族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嫁给乌孙王为妻,乌孙王昆莫以她为右夫人。

史记·大宛列传(3)全文

史记·大宛列传(3)全文

史记·大宛列传(3)全文这以后,天子屡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国的事情。

这时张骞已经失去侯爵,于是就说:我在匈奴时,听说乌孙国王叫昆莫,昆莫的父亲,是匈奴西边一个小国的君王。

匈奴攻打并杀了昆莫的父亲,而昆莫出生后就被抛弃到旷野里。

鸟儿口衔着肉飞到他身上,喂他;狼跑来给他喂奶。

单于感到奇怪,以为他是神,就收留了他,让他长大。

等他成年后,就让他领兵打仗,屡次立功,单于就把他父亲的百姓给了他,命令他长期驻守在西域。

昆莫收养他的百姓,攻打旁边的小城镇,逐渐有了几万名能拉弓打仗的兵士,熟悉攻伐战争的本领。

单于死后,昆莫就率领他的民众远远的迁移,保持独立,不肯去朝拜匈奴。

匈奴派遣突击队攻打昆莫,没有取胜,认为昆莫是神人而远离了他,对他采取约束控制的办法,而不对他发动重大攻击。

如今单于刚被汉朝打得很疲惫,而原来浑邪王控制的地方又没人守卫。

蛮夷的习俗是贪图汉朝的财物,若真能在这时用丰厚的财物赠送乌孙,招引他再往东迁移,居住到原来浑邪王控制的地方,同汉朝结为兄弟,根据情势看,昆莫应该是能够接受的,如果他接受了这个安排,那么这就是砍断了匈奴的右臂。

联合了乌孙之后,它西边的大夏等国都可以招引来做为外臣属国。

汉武帝认为张骞说得对,任命他为中郎将,率领三百人,每人两匹马,牛羊几万只,携带钱财布帛,价值几千万;还配备了好多个持符节的副使,如果道路能打通,就派遣他们到旁边的国家去。

张骞已经到了乌孙,乌孙王昆莫接见汉朝使者,如同对待匈奴单于的礼节一样,张骞内心很羞愧,他知道蛮夷之人贪婪,就说:天子赠送礼物,如果国王不拜谢,就把礼物退回来。

昆莫起身拜谢,接受了礼物,其他做法照旧。

张骞向昆莫说明了他出使的旨意,说:如果乌孙能向东迁移到浑邪王的旧地去,那么汉朝将送一位诸侯的女儿嫁给昆莫做妻子。

这时乌孙国已经分裂,国王年老,又远离汉朝,不知道它的大小,原先归属匈奴已经很久了,而且又离匈奴近,大臣们都怕匈奴,不想迁移,国王不能独自决定。

史记·大宛列传(10)全文

史记·大宛列传(10)全文

史记·大宛列传(10)全文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

东界去王都数千里。

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①。

汉使还,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

及宛西小国驩潜、大益,宛东姑师、扜罙、苏薤之属②,皆随汉使献见天子。

天子大悦。

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③,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④,乃悉从外国客⑤,大都多人则过之⑥,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⑦,以览示汉富厚焉⑧。

于是大觳抵⑨,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⑩,令外国客遍观(名)[各]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11),倾骇之(12)。

及加其眩者之工。

而觳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始。

西北外国使,更来更去(13)。

宛以西,皆自以远,尚骄恣晏然(14),未可诎以礼羁縻而使也(15)。

自乌孙以西至安息,以近匈奴,匈奴困月氏也,匈奴使持单于一信,则国国传送食,不敢留苦(16);及至汉使,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

所以然者,远汉,而汉多财物,故必市乃得所欲,然以畏匈奴于汉使焉。

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

俗嗜酒,马嗜苜蓿(17)。

汉使取其实来(18),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19)。

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

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善市贾,争分铢。

俗贵女子,女子所言而丈夫乃决正(20)。

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器。

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

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21),不用为币。

①属:连。

②驩(huān,欢)潜、大益、苏薤:均为西域小国名。

③案:考查。

④上:天子。

方:正。

数:屡次。

巡狩:天子视察地方的理政情况。

海上:海边。

⑤悉:都。

从:跟随。

⑥大都多人:人多的大都邑。

⑦厚具:准备丰厚的物品。

⑧览示:展示。

⑨大觳(ju,决)抵:通大角抵,大规模进行角抵活动。

读《史记》之大宛列传-张骞通西域有感

读《史记》之大宛列传-张骞通西域有感

读《史记》之大宛列传-张骞通西域有感张骞西行辞武帝,只为联合乌孙王。

囚与匈奴节不失,访于大宛不彷徨。

次出西域联乌孙,游说各国归汉皇。

可惜只封得博望,感叹天妒英才郎!大宛列传,其实就是讲张骞出使西域的经历以及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

读完此传,我们对张骞有了深入的了解也能发现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一、持汉节而不失。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被匈奴人抓住,关押10年。

但这十年中张骞从未丢下汉朝的使节,是何等的力量给了他勇气?爱国。

张骞明白自己的使命,他明白“舍生取义”的道理,“生”与“义”不可兼得,是“舍义取生”还是“舍生取义”是个人的判断。

虽然“舍生取义”,失去了性命,但它的意义仍然存在,赤子之心永远存在。

一个人的牺牲可能会使士气下滑一时,但是精神会常驻。

所以才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和“持节不失”的张骞、苏武,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所在。

二、坚持不懈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被匈奴软禁了十多年的张骞,不是逃回中原,相反继续向西前进联络各国。

这就是老生常谈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当遇见困难时,人应当先做到持汉节而不失,当遇见成功路上巨大的诱惑时要“不忘初心”。

就如同那句古话:宁恋故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不论何时都应当记住自己那份美好的初心,所以张骞才能持汉节而不失。

为什么《把信送到加西亚》中的信能送到?因为送信人牢记使命,不负所托。

设想如果送信人总是问这问那,想着我路上饿了怎么办?困了怎么办?该住哪里这些问题,而不是,我一定要把信送到这个目标。

他把信送到的概率肯定会小很多。

所以做事时一定要记着自己是来干什么的,这样才能够完成使命。

张骞无疑是牢记使命人。

三、坚强的意志。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途中遇到了无数艰难险阻。

倘若他像西游记中唐玄奘那样知难而退(不可否认,有时候退也是最高明的智),那他根本不可能打通西域;如果没有“斩断心猿”,“悟了空”,那行者哪怕是再“斗战“也不可能成“胜佛”。

张骞要是没有坚强的意志,恐怕也不可能“通西域”。

《史记》第六十三章大宛列传

《史记》第六十三章大宛列传

《史记》第六十三章大宛列传大宛国的情况是由张骞叙述的。

张骞是汉中人。

建元年间(前140~前135)当郎官。

当时天子问匈奴投降来的人,都说匈奴打败月氏国王,把他的头当饮酒器具,月氏人逃走并与匈奴结仇,找不到一个国家与它共同打击匈奴,汉朝正想击破匈奴,听到这话,便欲沟通来往。

可是使节来往道路必经匈奴,于是招募能出使的人。

张骞以郎官应募出使月氏,与堂邑氏家的胡人奴隶叫甘父的一起出陇西道。

经过匈奴时,被匈奴人抓到,解送到单于那里。

单于留下他们,说“:月氏国在我国北面,汉朝怎能派使节去?我想派使节到越地,汉朝也允许我的使节去吗?”拘留张骞等十余年。

给他娶了妻并生了儿子,然而张骞仍保留了汉朝符节没有丢失。

久居匈奴,看守越来越松,张骞借机与僚属逃向月氏国,往西走了几十天到大宛国。

大宛听说汉朝很富有,想通使又没办法,见到张骞很高兴,问道“:你想到哪里?”张骞说:“为汉朝出使月氏国,却被匈奴挡道。

今日逃出,只希望国王派人为我做向导。

如果能到达,回汉朝交结使命,汉朝送给大王的财物说也说不完。

”大宛国王也同意这一做法,礼送张骞,为他派向导、译员,到达康居国,康居国又送他们到大月氏。

大月氏国王已被匈奴杀害,又立太子为国王。

已臣服大夏国,居住地很肥沃,又少贼寇,自足安乐,又认为离汉朝太远,完全没有找匈奴复仇的想法。

张骞从月氏国到大夏国,竟然不能得到月氏国对其使命的认可。

驻留一年多,沿南山返回,想从羌地穿过,又被匈奴抓获。

扣留一年多,单于死,左谷蠡王攻打太子并自立为王,国内大乱,张骞与胡人妻子及堂邑父一起逃亡回汉朝。

被拜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张骞身体强壮,胸怀宽大,信任旁人,得西北各国喜爱。

堂邑父原就是胡人,善射箭,断粮时就射禽兽吃。

当初,张骞出发时有百余人,出使十三年,仅此史记二人回来。

张骞到过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同时听说邻近的五六个大国,详细告诉天子说: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朝正西面,大约万里远。

民俗依土地为生,耕田种稻麦。

《史记-大宛列传校尉王申生》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大宛列传校尉王申生》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大宛列传校尉王申生》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大宛列传校尉王申生》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校尉王申生、故鸿胪壶充国等千馀人,别到郁成。

《史记-大宛列传其后岁馀》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大宛列传其后岁馀》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大宛列传其后岁馀》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大宛列传其后岁馀》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其后岁馀,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1],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史记·大宛列传(6)全文

史记·大宛列传(6)全文

史记·大宛列传(6)全文最初,贰师将军从敦煌以西启程,以为人多,所经过的国家无力供给粮食,就把军队分成几支,从南和北两路前进。

校尉王申生、原鸿胪壶充国等率领一千余人,从另一条路到达郁成。

郁成人坚持守城,不肯向汉军供应粮食。

王申生离开大军二百里,认为有所依仗而轻视郁成,向郁成求索粮食,郁成不肯给,并窥视汉军,知道王申生的军队逐日减少,就在某个早晨用三千人攻打王申生的军队,杀死了王申生等,军队被摧毁,只有几个人逃脱,跑回贰师将军那里。

贰师将军命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前去攻打郁成。

郁成王逃到康居,上官桀追到康居。

康居听说汉军已攻下大宛,就把郁成王献给了上官桀,上官桀就命令四个骑兵捆缚郁成王并押解到贰师将军那里。

四个骑兵互相商议说:郁成王是汉朝所恨的人,如今若是活着送去,突然发生意外就是大事。

想杀他,又没人敢先动手。

上邽人骑士赵弟年龄最小,拔出宝剑砍去,杀了郁成王,带上他的人头。

赵弟和上官桀等追上了贰师将军李广利。

最初,贰师将军后一次出兵,天子派使者告诉乌孙,要求他们多派兵与汉军联合攻打大宛。

乌孙出动二千骑兵前往大宛,但却采取骑墙态度,观望不前。

贰师将军胜利东归,所路过的各个小国,听说大宛已被打败,都派他们的子弟随汉军前往汉朝进贡,拜见天子,顺便留在汉朝作人质。

贰师将军攻打大宛,军正赵始成奋力战斗,功劳最大;上官桀勇敢地率兵深入,李哆能够出谋划策,使军队回到玉门关的有一万多人,军马一千多匹。

贰师将军后一次出兵,军队并非缺乏食物,战死者也不能算多,而他手下将吏们贪污,大多不爱士卒,侵夺粮饷,因此死人很多。

天子因为他们是远行万里讨伐大宛,不记他们的过失,而封李广利为海西侯。

又封亲手杀郁成王的骑士赵第为新畤侯,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

军官中被升为九卿的有三人,升任诸侯国相、郡守、二千石一级官员的共有一百多人,升为千石一级以下的官员有一千多人。

自愿参军者所得到的军职超过了他们的愿望,因被罚罪而参军的人都免罪而不计功劳。

史记·大宛列传全文

史记·大宛列传全文

史记·大宛列传全文
大宛列传原文及翻译
王延海译注
【说明】《大宛列传》是记述西域诸国史实的传记。

其中详记大宛、乌孙、康居、奄蔡、大小月氏、安息、条枝、大夏八国之事;附记扜罙、于窴、楼兰、姑师、黎轩、身毒、驩潜、大益、苏薤九国之事;偶涉西南夷駹、冉、徙、邛、僰氏、笮、嶲、昆明、滇、越十国之事,而以大宛、乌孙事为主,且以大宛事开篇,以大宛事终篇,故名曰《大宛列传》。

文中记述了西域诸国的物产风情,着重写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展示了汉王朝同西域各国的微妙关系,说明中国与西域诸国有着悠久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存在着政治和人员的往来关系。

在叙事中,含蓄地表达了司马迁对汉武帝连年用兵和好大喜功的讥讽与感叹。

但是,汉武帝坚持派张骞打通西域之路,努力控制河西走廊,对于汉朝和中亚诸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和强大,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

1。

史记·大宛列传

史记·大宛列传

大宛列传(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关于大宛的‎记载见于张‎骞传。

张骞是汉中‎人。

建元年间当‎作中郎。

那时天子问‎向汉朝投降‎的匈奴人,他们都说:“匈奴打破了‎月氏王以及‎把月氏王的‎头骨当作饮‎具来喝酒,月氏挑到远‎方,他们经常想‎报仇匈奴,你们为什么‎跟他们一起‎攻击匈奴?此时汉朝正‎时打算消灭‎匈奴这件事‎,听他们的话‎之后,打算往那里‎遣使者。

因为到月氏‎,必须过匈奴‎之地,所以广泛地‎征求能到月‎氏的人。

张骞适应招‎人的要求,他与堂邑夫‎出使西域。

他们经过匈‎奴土地时被‎他们俘虏而‎送到单于面‎前。

匈奴单于说‎:“月氏在我们‎的北边,汉朝为什么‎往哪里遣使‎者?如果我们往‎越国遣使者‎,汉朝愿意我‎们去越国吗‎?于是他们拘‎留张骞十年‎多的时间,这个过程中‎他结婚并有‎孩子,然而他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

因为他在匈‎奴之间住的‎时间很长,所以对他的‎监督也越来‎越松弛,张骞趁此机‎会,跟堂邑夫一‎起挑到月氏‎,他们走了十‎几天的路后‎到达大宛。

大宛虽然听‎说过汉朝是‎地大博物,很想跟它建‎立关系,但是一直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见张骞就问‎他说:“您想去哪儿‎?”,张骞说:“我是汉朝的‎使者,我去月氏,在路上被匈‎奴抓住了,现在好不容‎易解脱了匈‎奴。

希望您陛下‎让我送去月‎氏,如果我能到‎那儿完成我‎的任务,回到汉朝后‎向汉天子说‎您的好话,他会赐予您‎很多财物来‎对您表达感‎谢。

”大宛王听了‎以后,觉得这样做‎很好,所以把张骞‎以足够的饮‎食和人送到‎康居,康居也把张‎骞送到大月‎氏。

这时月氏王‎早已被匈奴‎杀死,他的太子也‎已经即位,并且征服大‎夏而在那里‎居住,他们的土地‎肥沃,没有盗匪,安居乐业,他们也没有‎报复匈奴之‎心。

张骞从月氏‎到大夏,但是得不到‎大月氏的(接受)答复。

在那里住了‎一年后返回‎汉朝,返回时沿着‎南山,打算从羌人‎之中回去。

但是,还是被匈奴‎俘虏,他在这里被‎拘留一年多‎,单于死,左谷蠡攻其‎太子后自立‎为王,国内发生内‎讧,张骞趁此机‎会,带走其匈奴‎妻子跟堂邑‎夫一起返回‎汉朝。

史记·大宛列传(9)全文

史记·大宛列传(9)全文

史记·大宛列传(9)全文骞还到,拜为大行,列于九卿。

岁余,卒。

乌孙使既见汉人众富厚,归报其国,其国乃益重汉。

其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然张骞凿空(11),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12),外国由此信之。

自博望侯骞死后,匈奴闻汉通乌孙,怒,欲击之。

乃汉使乌孙,若出其南,抵大宛、大月氏相属,乌孙乃恐,使使献马,愿得尚汉女翁主(13),为昆弟。

天子问群臣议计,皆曰:必先纳聘(14),然后乃遣女。

初,天子发《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15)。

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

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

而汉始筑令居以西(16),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

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

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

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17),少者百余人,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时(18)。

其后益习而衰少焉(19)。

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20),少者五六辈。

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21)。

①惭:羞愧。

②谕:上对下告知情况。

指:通旨,旨意。

③翁主:诸侯王的女儿。

④分:分成几部分。

⑤素属:一向。

服属:归属。

⑥专制:独自决定。

⑦畔:通叛。

⑧大总:大体。

⑨专约:独自做主定约。

⑩报谢:回谢。

(11)凿空:犹言凿孔,开辟孔道,此指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

(12)为质:作为取信的保证。

(13)尚:娶公主做妻子。

(14)纳聘:送上定婚礼。

(15)《易》:《易经》。

(16)筑:指修建长城亭障。

(17)一辈:一批。

(18)赍操:携带。

放:通仿,效仿。

(19)益习:越发习惯。

衰少:减少。

(20)率:大略。

(21)反:同返。

是时汉既灭越①,而蜀、西南夷皆震②,请吏入朝③。

于是置益州、越嶲、牂柯、沈黎、汶山郡,欲地接以前通大夏④。

乃遣使柏始昌、吕越人等,岁十余辈,出此初郡抵大夏⑤,皆复闭昆明,为所杀,夺币财,终莫能通至大夏焉。

于是汉发三辅罪人⑥,因巴蜀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卫广等往击昆明之遮汉使者,斩首虏数万人而去。

史记列传61-70 (2)

史记列传61-70 (2)

61儒林别传原文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

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

与黄生争论景帝前。

黄生曰:“汤武非受命①,乃弑也②。

”辕固生曰:“不然。

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③,必关于足④。

何者,上下之分也。

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

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⑤,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⑥,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遂罢。

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⑦。

注释:①受命:指受天命而理所当然地继承天子之位。

②弑:孔子著《春秋》,凡子杀父、臣杀君,一律以“弑”记之,表明其犯上作乱的不义性质。

这里黄生把商汤、周武诛杀桀、纣称为“弑”,也含有否定指责之意。

③履:鞋。

④关于足:穿在脚上。

关,贯,穿。

⑤正言匡过:用直言劝谏纠正君主的过失。

⑥践南面:指身居君临天下的天子之位。

践,踩,踏上。

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朝见群臣,皆南面而坐。

⑦此句是说从此再无人胆敢争论汤武受命和放逐杀死桀纣的是非了。

明,搞清是非曲直翻译:清河王刘承的太傅辕固生,是齐国人。

因为研究《诗经》,孝景帝时拜为博士。

他和黄生在景帝面前争论。

黄生说:“汤王、武王并不是秉承天命继位天子,而是弑君篡位。

”辕固生反驳说:“不对。

那夏桀、殷纣暴虐昏乱,天下人的心都归顺商汤、周武,商汤、周武赞同天下人的心愿而杀死桀、纣,桀、纣的百姓不肯为他们效命而心向汤、武,汤、武迫不得已才立为天子,这不是秉承天命又是什么?”黄生说:“帽子虽然破旧,但是一定戴在头上;鞋虽然新,但是必定穿在脚下。

为什么呢?这正是上下有别的道理。

桀、纣虽然无道,但是身为君主而在上位;汤、武虽然圣明,却是身为臣子而居下位。

君主有了过错,臣子不能直言劝谏纠正它来保持天子的尊严,反而借其有过而诛杀君主,取代他自登南面称王之位,这不是弑君篡位又是什么?”辕固生答道:“如果非按你的说法来断是非,那么这高皇帝取代秦朝即天子之位,也不对吗?”于是景帝说:“吃肉不吃马肝,不算不知肉的美味;谈学问的人不谈汤、武是否受天命继位,不算愚笨。

大宛列传(五)

大宛列传(五)

大宛列传(五)研读《史记》,品味“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国史学和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

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史记》故事。

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精彩异常,是我们所熟知历史的根源。

汉军赵破奴七百人灭掉楼兰,但西域小国一直不服。

汉朝这次只派出六千人,“贰师将军”的军事才能不低,可相比于卫青、霍去病菜了很多。

请看《<史记>研读》第422章:大宛列传(五)开始时,汉朝使者到达了安息,安息国王命令两万名骑兵到东部边界迎接,东部边界离安息都城数千里。

沿途经过了数座城池,出来观看的百姓很多。

汉朝使者返回时,安息派出使者跟随来到汉朝,看到汉朝地域广大,把安息特产的大鸟卵和会变魔术的艺人献给了汉武帝。

后来,大宛西面的小国如欢潜、大益,大宛东面的姑师、扞鰛、苏薤等国,也都纷纷派使者跟随汉朝使者去面见汉武帝,汉武帝十分高兴。

汉朝使者追寻并找到了黄河的源头,其河源出自与于阗,山上出产很多玉石。

使者们开采并带了回来。

汉武帝根据古代图书的记载对比,命名黄河的发源地为昆仑山。

这时的汉武帝正多次巡狩海上,每次都让外国来的宾客跟随出行,把财帛赏赐给他们,同时准备丰厚的礼物供给他们,以展示汉朝国家富庶。

这时也开展了大规模的文艺会演活动,展示很多戏曲等外国人没有见过的很多新奇怪物,每次都有很多人聚集观看,汉武帝多行赏赐,一时酒池肉林。

汉武帝又让外国的宾客观看汉朝仓库储存的物资,让他们知道汉朝面积之大,地域之广,他们看完全都惊骇不已。

后来增加了安息传来的魔术技巧,角抵和奇戏每年都花样翻新。

这些技艺的兴盛,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以后西域的外国使者换来换去,络绎不绝。

大宛以西的国家,都因为离汉朝很远,依然很骄傲恣肆安逸,汉朝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约束他们。

从乌孙以西直到安息,那里靠近匈奴,匈奴人经常围困大月氏,只要匈奴使者手持简单的一封信件,大月氏肯定要送去粮食物资,不敢有丝毫懈怠;但是汉朝使者到了后,如果不拿出币帛是不能得到粮食物资,也不能得到牲畜战马使用。

史记卷六原文翻译

史记卷六原文翻译

史记卷六原文翻译史记卷六原文翻译《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我们看看下面的《史记·穰侯列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卷六原文翻译《史记·穰侯列传》原文及翻译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姓魏氏,名冉。

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

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

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

诛季君之乱①,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

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

昭王七年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于齐赵人楼缓来相秦赵不利乃使仇液之秦请以魏冉为秦相。

仇液将行,其客宋公谓液曰:“秦不听公,楼缓必怨公。

公不若谓楼缓曰‘请为公毋急秦’。

秦王见赵请相魏冉之不急,且不听公。

公言而事不成,以德楼子;事成,魏冉故德公矣。

”于是仇液从之。

而秦果免楼缓而魏冉相秦。

欲诛吕礼,礼出奔齐。

昭王十四年,魏冉举白起,使代向寿②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

明年,又取楚之宛、叶。

魏冉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

其明年,烛免,复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

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

魏献河东方四百里。

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

昭王十九年,秦西称帝,齐东称帝。

月余,吕礼来,而齐、秦各复归帝为王。

魏冉复相秦,六岁而免。

免二岁,复相秦。

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

乃封白起为武安君。

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

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

昭王三十六年,相国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

于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

昭王于是用范睢。

范睢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

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

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

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

秦复收陶为郡。

太史公曰:穰侯,昭王亲舅也。

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

《史记-大宛列传而汉使者往既多》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大宛列传而汉使者往既多》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大宛列传而汉使者往既多》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大宛列传而汉使者往既多》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宛有善马在贰师城[2],匿不肯与汉使。

《史记-大宛列传贰师将军军既西过盐水》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大宛列传贰师将军军既西过盐水》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大宛列传贰师将军军既西过盐水》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大宛列传贰师将军军既西过盐水》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攻之不能下。

古文,财政

古文,财政

以下是一些包含“财政”的古文:
1. 《史记·大宛列传》:“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旁国。


2. 《宋史·孙道夫传》:“道夫为户部侍郎,尝言:‘节流之要,在省科举、汰冗官,州县庶事,可并者并之。

’又言:‘朝廷置内藏库,本以备非常之用,今为户部之有。

请以布帛、丝绵、盐铁、钱币之属,分三等,置库藏之,以备军用。

’”
3. 《明史·食货志二》:“于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4. 《清史稿·食货志一》:“户部题准:各省解部地丁,有未及三月者,免其处分。


这些古文都涉及到财政方面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古文,可以提供具体的需求,我会尽力为你提供帮助。

《史记-大宛列传于是贰师后复行》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大宛列传于是贰师后复行》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大宛列传于是贰师后复行》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大宛列传于是贰师后复行》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大宛列传(6)全文
最初,贰师将军从敦煌以西启程,以为人多,所经过的国家无力供给粮食,就把军队分成几支,从南和北两路前进。

校尉王申生、原鸿胪壶充国等率领一千余人,从另一条路到达郁成。

郁成人坚持守城,不肯向汉军供应粮食。

王申生离开大军二百里,认为有所依仗而轻视郁成,向郁成求索粮食,郁成不肯给,并窥视汉军,知道王申生的军队逐日减少,就在某个早晨用三千人攻打王申生的军队,杀死了王申生等,军队被摧毁,只有几个人逃脱,跑回贰师将军那里。

贰师将军命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前去攻打郁成。

郁成王逃到康居,上官桀追到康居。

康居听说汉军已攻下大宛,就把郁成王献给了上官桀,上官桀就命令四个骑兵捆缚郁成王并押解到贰师将军那里。

四个骑兵互相商议说:郁成王是汉朝所恨的人,如今若是活着送去,突然发生意外就是大事。

想杀他,又没人敢先动手。

上邽人骑士赵弟年龄最小,拔出宝剑砍去,杀了郁成王,带上他的人头。

赵弟和上官桀等追上了贰师将军李广利。

最初,贰师将军后一次出兵,天子派使者告诉乌孙,要求他们多派兵与汉军联合攻打大宛。

乌孙出动二千骑兵前往大宛,但却采取骑墙态度,观望不前。

贰师将军胜利东归,所路过的各个小国,听说大宛已被打败,都派他们的子弟随汉军前往汉朝进贡,拜见天子,顺便留在汉朝作人质。

贰师将军攻打大宛,军正赵始成奋力战斗,功劳
最大;上官桀勇敢地率兵深入,李哆能够出谋划策,使军队回到玉门关的有一万多人,军马一千多匹。

贰师将军后一次出兵,军队并非缺乏食物,战死者也不能算多,而他手下将吏们贪污,大多不爱士卒,侵夺粮饷,因此死人很多。

天子因为他们是远行万里讨伐大宛,不记他们的过失,而封李广利为海西侯。

又封亲手杀郁成王的骑士赵第为新畤侯,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

军官中被升为九卿的有三人,升任诸侯国相、郡守、二千石一级官员的共有一百多人,升为千石一级以下的官员有一千多人。

自愿参军者所得到的军职超过了他们的愿望,因被罚罪而参军的人都免罪而不计功劳。

对士卒的赏赐价值四万金。

两次讨伐大宛,总共四年时间才得以结束军事行动。

汉朝讨伐大宛以后,立昧蔡为大宛王之后就撤离了。

过了一年多,大宛高级官员认为昧蔡善于阿谀,使大宛遭到杀戮,于是他们相互谋划杀了昧蔡,立毋寡的兄弟名叫蝉封的当了大宛国王,而派遣他的儿子到汉朝做人质。

汉朝也派使者向大宛赠送礼物加以安抚。

后来汉朝派了十多批使者到大宛西边的一些国家,去寻求奇异之物,顺便晓谕和考察讨伐大宛的威武和功德。

敦煌和酒泉从此设置了都尉,一直到西边的盐水,路上往往设有亭鄣。

而仑头有屯田士卒几百人,于是汉朝在那儿设置了使者,以保护田地,积聚粮食,供给出使外国的使者们。

太史公说:《禹本纪》说:黄河发源于昆仑。

昆仑高达二千五百余里,是日月相互隐避和各自发出光明之处。

昆仑之上有醴泉和瑶
池。

现在从张骞出使大夏之后,最终找到了黄河的源头,从哪儿能看到《禹本纪》所说的昆仑山呢?所以谈论九州山川,《尚书》所说的是最接近实际情况的。

至于《禹本纪》和《山海经》里所记载的怪物,我不敢说。

大宛之迹①,见自张骞②。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③。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④。

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⑤,乃募能使者。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⑥,与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陇西⑦。

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⑧。

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⑨。

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⑩,西走数十日,至大宛。

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11)?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12)。

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

诚得至,反汉(13),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14)。

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绎(15),抵康居(16),康居传致大月氏(17)。

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

既臣大夏而居(18),地肥饶,少寇,志安乐。

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

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①迹:形迹。

此指大宛国的土地山川。

见:同现。

发现。

②建元:汉武帝第一个年号(前140--前135)。

③是时:这时。

④与:
结交。

⑤更:经过。

⑥使:出使。

⑦堂邑氏:姓。

胡奴:指一位匈奴奴隶。

甘父:胡奴的名字。

⑧传诣:转送到,移送到。

诣,到去。

⑨节:符节,使者的凭信物。

⑩属:随从者。

亡:逃。

乡:同向。

(11)若:你。

之:往,到去。

(12)闭道:阻塞道路。

(13)反:同返。

(14)赂遗:馈赠。

(15)发:派遣。

导:向导。

绎:通译,翻译。

(16)抵,到达。

康居:西域国名。

(17)传致:转送到。

(18)大夏:西域国名。

(19)要领:喻人的主旨。

不得要领,谓月氏对与汉共击匈奴之事没有明确态度。

要,通腰,指衣腰。

领,指衣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