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闲话红烧肉》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说明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说明文阅读【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182015be23482fb5da4c15.png)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内容。
关于垃圾食品的阅读【垃圾食品】垃圾食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热量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而营养素却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是: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
(摘自《百科知识》2019年3月)【解读误区】一提到“垃圾食品”,很多人会联想到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认为这些外来食品才是所谓的垃圾食品。
其实我们的传统小吃中也有不少垃圾食品,如葱油饼、油炸饼、油条、烧饼等。
这些东西都只含油脂与面粉,只提供热量,是地道的中国口味的垃圾食品。
事实上,垃圾食品还指那些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
如酱菜、罐头类食品,这些食品中的盐分常会造成过多的钠滞留体内,成为垃圾。
(引自互联)【问卷调查】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引自互联)【两项研究】研究一:2005年,法国科学家公布了一项针对舌头的研究成果:人类舌尖部位的味蕾含有一种对脂肪特别敏感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特别擅长“侦察”食物中的脂肪酸,并且迅速在体内把它囤积起来。
科学家曾从“进化论”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史前人类物质匮乏,觅食艰难,他们整日奔忙却难以糊口,体力永远“入不敷出”,因此,他们最向往的就是糖和脂肪,因为只有高热量食品能让他们生存下来。
研究二:2019年,对象大多为欧洲白人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具有一个FTO变异基因副本的人肥胖率较常人高出30%,具有两个变异基因副本者肥胖率较常人高出70%。
研究人员认为,此项研究清楚地显示,携带FTO 基因片段变异的人群显示出某种特性,诱使其吃更多不健康的、容易致胖的食物。
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行为学特征,而不是一种疾病。
这对有“肥胖基因”的人来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或许还有机会,依靠行为控制来减低肥胖的概率,而不是只能任由基因摆布。
08-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解析版)
![08-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846da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6.png)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黄金卷08(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2023·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军旅文学在主流意识形态体系中的地位松动,军旅长篇小说创作获得了转身的可能与空间,得以在真正意义上从集体叙事走向个人叙事,从现实真实走向虚构叙事。
由此,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创作开始了双重回归。
“一是回归长篇小说的叙事性文体本源,开始注重形式创新和语言探索,文体自觉性显著提升;二是回归文学对象的生命伦理和生活本体,开始关照复杂人性和个人命运,重视日常生活经验的表达。
”前者呼应了建构叙事虚构的本体性以获得文学合法性要求,注重个人化写作、自由地虚构、强调叙事及叙事主体自身的意义等等,标示着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叙事观念的觉醒和文体观念的自觉;后者则反拨了长久以来“政治话语”对军旅文学的规训和异化,开始关注军人的个人命运和个体经验,在历史、战争和现实层面探寻更为广阔的人性空间和精神存在。
原本被抽离了的“政治性结构”空洞,得到了叙事性伦理话语的填充。
讲故事是小说家的本分,亦是中国小说的传统。
千百年来,讲故事的手艺代代相传,叙事方法亦随之花样翻新,于是乎故事绵延不衰,常讲常新。
正像时下文学界正在持续热议的一个话题:“讲好中国故事”,其在意识形态和文学层面的丰富内涵依然需要“故事”来承载。
作为“中国故事”重要组成部分的“军旅故事”,从题材上看,聚焦的是“中国梦,强军梦”的进程,直面的是新军事变革实践,讲述的是军旅人生的喜怒哀乐,塑造的是新型高素质军人形象,关注的是战争进程或备战状态下军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命运。
201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
![201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537c30a58fafab069dc0288.png)
..B .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D .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 A .纠葛(gé) 瓜蔓(màn )牛皮癣(xuǎn ) 为(wèi )虎作伥C .谄(chǎn )媚 压轴(zhóu ) 一溜(liù)烟 间不容发(fà)D .豆豉(chǐ) 箴(zhēn)言 轧(zhá)马路开门揖(yī)盗. ..mēng .. . 2015 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B .惬(qiè)意觊(jì)觎 蒙蒙( ...)亮 扺(zhǐ)掌而谈. . . .. . . .2.(3 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B .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C .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 7 万多人D .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3.(3 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C .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4.(3 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B .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C .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D .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5.(3 分)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一块红烧肉课外阅读答案
![一块红烧肉课外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b6e22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f.png)
一块红烧肉课外阅读答案五花肉刘心武一位年轻的女士来我家做客,偶然看见厨房阳台上挂着一块腊肉,先是惊叫了一声,然后便拍着巴掌大笑起来:“啊呀!你吃肥肉……”她是个嫉肥如仇的人,本来并不能算胖,却要每周三次去健康俱乐部花不菲的费用瘦身,这也使得她视吃肥肉为俗。
她本是把我引为雅友的,忽然发现了那块腊肉,故有那样的反应。
说实在的,那块腊肉并不应以肥肉呼之,那是一块五花肉,是我的朋友老罗不远几千里,巴巴地从家乡带来送给我的。
那猪是他自养自宰的,卖掉了大半只的肉,剩下的都腌制成了腊肉。
他给我带来的那块,是精选出来的,最外层的那圈肥花确实厚了一点,不过,老罗对肉的审美观与那位女客的审美观大相径庭,他正是觉得那圈肥花白亮得喜人,才特意提来送我。
那块五花腊肉限于自家条件的限制,腌得不是很成功,不像北京商场里售卖的那么地道。
我们一家虽然都十分感激老罗的真情厚谊,却也很长时间都没有去尝它,主要是不知道究意怎么烹饪,就那么一直挂在阳台上任其风干。
年轻女士和我笑谈间,忽然瞥见楼下小花园里有个人在捡拾白色污染物,便随口建议道:“咱们城里人谁吃这个?你不如拿下去送给楼下那个捡脏的老头儿!”我朝楼下一看,只觉得仿佛有个宝贵的东西,被人轻率地弄脏了,再也不笑,闷闷地对那位女士说:“那正是老罗,这块五花肉就是他送给我的。
”女士吐了一下舌头,满脸的歉意。
附近的居民,也大都称老罗为“捡脏的老头”,其实,他并非是个拾些破烂拿去卖钱的人,而是绿化队负责我们小区清洁的合同工;而且他与我同龄,逢到节庆日,也舍得花五毛钱坐到露天理发椅上修理一番门面,穿上他最好的衣服,那时他会显得红光满面,挺拔精壮,看去比我还年轻,哪儿能算老头?我和老罗从搭话到来往到成为好友,那过程大约有半年左右。
我头一回去他们绿化队集体宿舍,正看见他买回来一块肥膘,切碎了在伙房的大锅里炼大油。
他们时兴自己做饭自己吃,伙房的场地、用具轮流使用。
开头我疑惑,十好几个人,怎么轮得过来?去了几次,发现他们的饭食真是非常地简单,主食往往是大家先用各自的容器装好米或干粮,在同一大锅里焖饭,副食呢,讲究时合熬一些处理贱卖的菜。
外婆烧红烧肉作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外婆烧红烧肉作文阅读理解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3957d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e.png)
外婆烧红烧肉作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外婆的红烧肉啊,简直是美味到爆炸!吃上一口,感觉整个童年都回来了,那种家的味道,简直暖到心里去了。
外婆的红烧肉做法,那可真是一门手艺。
她用的调料,全都是精挑细选的,什么生姜、大蒜、八角、桂皮,一个都不少。
每次看她炖肉,都觉得像是在做法术,特别神秘。
那红烧肉一出锅,整个屋子都香得不得了。
我每次都忍不住要先吃一块,那口感,肉质鲜嫩得跟豆腐似的,酱汁又甜又咸,简直是人间美味啊!外婆看我吃得那么开心,脸上都笑开了花。
外婆的红烧肉不只是好吃,它还有特别的意义。
每次回家,外婆都会给我做这道菜,我知道她有多爱我。
这红烧肉,就像外婆的爱一样,温暖又深沉。
现在我已经长大成人了,但外婆的红烧肉,还是我心里最美的味道。
一想起外婆,就想起了那盘热腾腾的红烧肉,真的是超级想念啊!。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一百天【78】(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一百天【78】(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49eaa4b8f67c1cfad6b8ea.png)
阅读一百天78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玉楼春顾红梅李清照红酥①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②几多看,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③憔悴春窗底,闷损④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⑤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注释】①红酥:指红梅。
②酝藉:蕴涵。
③道人:词人自称。
④闷损:十分烦闷。
⑤小酌:随便的饮宴。
1、词中写出红梅含苞欲放,花苞美好的句子是,。
2、这首词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下面各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闲适惬意,自由快乐。
B、词人倾心红梅之神韵,同时流露出内心深处思乡怀人之情。
C、词人倾心红梅之神韵。
D、词人忧愁烦闷,无心赏梅。
3、这首词不写梅花的盛开,却由含苞直跳到将败,分析其用意。
二、文言文阅读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③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①鄙:边境。
②南海:指浙江省定海县海上的普陀山,乃观音道场,佛教圣地之一。
③瓶、钵:和尚盛食物的用具,化缘用。
4、下面各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A.吾欲之.南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其.一贫,其一富——其.真无马邪C.以.告富者——必以.分人D.子何恃而.往——面山而.居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有两句“子何恃而往”,为什么前句用问号,而后句用叹号?7、文中写蜀鄙二僧的故事有何用意?三、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季夫老师的精神钙片朱成玉季夫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初三时的班主任。
2021年春季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精选试题—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3)
![2021年春季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精选试题—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ddec24eaee06eff9aff80702.png)
2021年春季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精选试题—说明文阅读练习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刷脸支付”不再遥远①在德国汉诺威IT博览会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举起手机,通过支付宝“刷脸支付”购买了一款纪念邮票。
这是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商业领域的首个产品雏形。
②马云展示的技术是由蚂蚁金服和北京旷视科技旗下的 Face+Financial平台合作研发的,在购物后的支付认证阶段通过“扫脸”取代传统密码。
③人脸识别准确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在计算机视觉国际顶级会议 CVPR2014 上曾发表论文,称计算机算法识别人脸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9.15%,而肉眼识别的准确率大约为97.52%。
作为世界领先的人脸识别平台,Face+Financial 人脸识别技术在LFW国际公开测试中达到了99.5%的准确率。
同时,运用交互式指令+连续性判定+3D判定技术,人脸识别防伪攻击的能力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④在蚂蚁金服内部,有一支名为“柒车间”的专职研究生物识别技术的团队,该团队高级技术专家张洁介绍,人脸识别准确率之所以能够高于人眼,主要在于计算机可以关注更多的关键细节,并通过算法剔除一些干扰因素。
⑤此前人脸识别一个大的技术难点,就是如何防伪造,比如防止用照片或视频代替真人。
目前,蚂蚁金服研究了基于场景的活体监测,已经可以非常有效地防止人脸照片和人脸视频蒙混过关。
⑥而对于时下流行的整容技术,比如圆脸整成锥子脸、单眼皮变成双眼皮,电脑又该怎么办?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李千目表示,局部整容不是特别明显的,识别系统还是可以综合人脸基本的五官比例、角度等特征进行识别,但如果脸形变化特别大,识别起来确实有难度。
⑦对于肉眼都很难识别的双胞胎,刷脸识别的难度就更高了。
李千目说,刷脸系统暂时还不能识别长相一致的双胞胎。
不过,只要采集到足够多的人脸样本,研究双胞胎之间的相关特征,让电脑训练、学习,未来也一定能有所突破。
⑧蚂蚁金服方面表示,自己对于生物识别技术的热衷,最主要是为互联网金融业务作相应的技术储备,目前相关的具体产品正在筹备中。
《闲话白菜》阅读答案
![《闲话白菜》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fcd8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7.png)
《闲话白菜》阅读答案《闲话白菜》阅读答案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闲话白菜》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闲话白菜》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13~15题。
(7分)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
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
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
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
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
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溜白菜”。
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
此外,还有“奶汁靠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⑥总之,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
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
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白菜的三种特征。
七块红烧肉阅读理解题
![七块红烧肉阅读理解题](https://img.taocdn.com/s3/m/c6450a5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1f.png)
七块红烧肉阅读理解题
一、文章主旨理解
请简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表达的主旨。
二、人物形象分析
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特点,并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事例来证明。
探讨父亲的人物性格,以及他对待红烧肉的态度反映出的内心世界。
三、情感表达探讨
描述文中表达的亲情情感,并分析这种情感在文中的作用。
讨论作者在描述母亲为父亲做红烧肉时所流露的情感态度。
四、细节描写理解
举例说明文中对红烧肉的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探讨文中对母亲做红烧肉的细节描写,以及这些描写如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语言特色分析
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如朴实无华、生动形象等。
讨论作者如何通过语言特色来传达情感和刻画人
物形象。
六、主题意义讨论
探讨这篇文章的主题意义,如家庭、亲情、传统等。
结合实际,谈谈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关于家庭和亲情的启示。
2025版微专题小练习语文第31练
![2025版微专题小练习语文第31练](https://img.taocdn.com/s3/m/01bd017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f.png)
第31练语言表达+文言断句(二)建议用时25分钟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61页[2024·广西名校高三联考]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偶然和高晓声谈起“文化小说”,晓声说:“吃东西也是文化。
”这两天在家里腌韭菜花,想起咸菜和文化。
①中国人饮食中,咸菜与酱菜必不可少。
起于何时,我弄不清楚。
不会很早。
去考查咸菜和酱菜的起源,我不反对,而且颇有兴趣。
但是,②也不一定非得寻出它的来由不可。
小说重视民族文化,并从生活的深层追寻某种民族文化“根”,我以为是(1)无伤大雅的。
③小说要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不在民族文化里腌一腌、酱一酱,是不成的,但是不一定非得寻得那么远,非得追寻到一种苍苍莽莽的古文化不可。
④我们在小说里要表现的文化,首先是现在的、活着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
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出,想得.透。
1.文中“腌一腌”“酱一酱”两个短语用得巧妙,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答:答案:①腌一腌、酱一酱是咸菜与酱菜的传统制作工艺;②移用以表达小说要有本民族文化浸润的观点;③前后衔接自然,生动形象,表达风趣。
解析:分析词语表达效果。
“腌一腌”“酱一酱”本是制作咸菜与酱菜传统的手法,结合“小说要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不在民族文化里腌一腌、酱一酱,是不成的”可知,这里用来说明小说要在民族文化中浸润一下的观点,使得表达有特色,简单易懂。
从文段结构上,前后衔接自然,生动形象,表达风趣。
2.下列句子中的“得”与文中加点的“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B.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骼不凡,丰神迥异。
C.妇人家气力单微,如何劈得棺开。
(《警世通言》卷二)D.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淋成落汤鸡啦。
答案:C解析:理解词语含义和用法。
C项,与原文的“得”,都是助词,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表示可能。
A项,助动词,需要。
B项,助动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
七块红烧肉阅读题目和答案
![七块红烧肉阅读题目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2f356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f.png)
七块红烧肉阅读题目和答案说起红烧肉大家是不是都要流口水了呢?它色泽诱人、软糯、入口即化,是一道深受喜爱的家常菜。
下面本店铺给大家介绍一篇关于七块红烧肉阅读题目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七块红烧肉阅读原文及试题董改正我十三岁那年的正月十三,下着蒙蒙细雨,母亲挑着担子送我去五校读书。
那是我第一次离家住校。
担子一头是两床被子,一头是衣物和米,还有一罐子咸菜——临走前,母亲又打开了罐子。
往里面添了一勺子炼好的冻猪油,白花花的,至今我依然记得它的色泽。
三十年前,大年正月的乡村是热闹的。
一路走过好几个村庄,地上都是红鲜鲜的爆竹纸,屋里都是笑声,空中飘着酒菜的香气。
因为细雨,初泛青绿的原野上,只有我和母亲两个行人。
我的心里充满着少年的忧伤。
担子很重,但路上都是泥泞,母亲不能放下歇肩,她只能以换肩的方式来放松疼痛的肩膀,类似于拆东墙补西墙——只是,西墙的泥水未干,又得拆来补东墙。
“姆妈,我来挑一截。
”“不要的,我行。
”草色稀淡,野雨如烟。
穿过枫河北端的滩涂,再过一个水村,绕着一条溪水转到对面的山梁,顺着山道走下,径直穿过西湾的田野,到枫河入江的狭长小河时,渡船而过,爬上河埂,便可望见五校的校舍了。
后面的路途是沉默的,只有细雨洒在盖物薄膜纸上的沙沙声,和胶靴拔泥而出令人疲惫的声响,到达河边时,已是午后一点多了。
河边无船。
一条粗绳子横贯河面,对面,细雨落水,野渡无人。
母亲已经累了,身子随着担子一起摇晃着。
“姆妈,让我来。
”我仄到母亲身边。
“我行。
”母亲不让。
她大声喊:“有人吗?有人吗?”岸上的红砖房门开了,一个人走下来。
也不用划桨,人站在船上,手抓着粗绳,把船悠到对岸。
是个穿蓑戴笠的女人。
她紧紧抓着绳子,看着我们,说:“那孩子,你先上来,帮你妈接一下!”我走上船,晃得站不稳。
母亲说:“我行。
”她挑着担子走上来,船大幅度晃动起来,差点没翻。
女人夺过,将被子摁在船板上,厉声说:“被子湿了还能晒,人死了就死了!”母亲嗫嚅着,没说话。
语文S版2021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阅读专项调研题
![语文S版2021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阅读专项调研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56173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3.png)
语文S版2021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阅读专项调研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ù)来,沉甸甸的不伏手。
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
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
”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
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
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只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探春饭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的奶母,叫“揉揉肠子”。
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短文写的是()的场面。
A.刘姥姥进大观园B.贾母请刘姥姥吃饭C.林黛玉进大观园2.众人为什么“先是发怔”,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写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意拿___________取乐,目的是为了讨好___________,让大家开开心。
4.短文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人笑时的情形。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
2021年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43f36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8.png)
2021年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童年•供销社钱红丽小时候,隔三差五跟着外公去一个叫作“周冈”的小镇。
他在小腰篮底层铺一层稻草,把家里积攒下的鸡蛋一个一个装进去,再在鸡蛋上面盖一块旧布,拎到周冈。
一个鸡蛋五分钱,全部卖掉后,买些粗粒盐回来。
或许还有余钱,外公就去肉案前,割一刀猪肉。
肉,一元二角钱一斤。
二十四个鸡蛋,换一斤肉!我的印象里,外公买猪脚的时候多些,他并非不喜欢吃肉,而是猪脚便宜得多。
或者呢,肉也不买,猪脚也不买,外公只买一条鱼,鲢鱼,非常便宜的鲢鱼,几角钱而已。
称完鱼,鱼贩子也是用几根稻草穿过鱼嘴递给外公。
一老一小于是拎着一刀肉或者一条鱼,穿过田畈——如若春天,仿佛一万亩油菜田的蜜蜂都追随着我们了。
实则,我最喜欢跟着舅舅或者小姨去供销社买日用品。
合作社里飘拂着一股股奇异的味道,纷繁复杂,景深曲折,至今无与伦比,简直万花筒一样的气味:红糖的味道齁甜齁甜,固本牌肥皂的气味是咸的,芦西酒的味道辛辣芳香……乡下有一个酒鬼,总是偷自家的米换酒喝——他站在巨大的酒缸前等着,售货员用长柄竹勺舀上一勺酒,倾倒于他双手捧着的蓝边碗里。
他小心翼翼,像捧着自己的命,默不作声地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下去了。
等他的婆娘遇见这个醺醺然的挨千刀的偷了米的男人时,她没有什么法子想,许是绝望了,就一屁股坐在门前地上痛哭,一边号啕,一边咒骂,一边把手掌重重拍在地上。
不出几日,酒鬼仿佛忘记了曾经尊严扫地的难堪,故态复萌。
女人每一次的咒骂与痛哭,仿佛初次一样的新鲜,也没见一个家从此破碎,日子还是照常过下去了。
实则,我最喜欢闻煤油的味道。
彼时,正值煤油灯时代,家家备有好几只灯盏。
那个年代的灯盏,可真是艺术品呢。
高脚细腰的模样,玻璃印花的质地,圆形底座,袅袅而上,忽然在中间鼓出一块圆肚子,盛满煤油,漂一截灯芯,划一根火柴,黑屋子瞬间亮了,火焰上方配一只玻璃罩,屋子更亮些,微微地泛了幽光……古人言,一灯如豆,该有多么诗意静谧。
八年级下说明文阅读答案
![八年级下说明文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bcf61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2.png)
老去的舌尖①有一部很红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子拍得虽然好,但是逻辑却弄反了:并不是那些美味的食物消逝了,而是我们的舌尖不行了。
②品酒大师的舌头,可以品尝出几千种酒的细微差别,说明舌头的品味本领可以潜力无限。
然而我们的舌头却伴随着平日的粗糙、咸辣、重口味饮食,一天天地迟钝了,正所谓什么样的食客能造就什么样的厨师,什么样的饭菜也造就了什么样的舌尖。
③在野夫的《看不见的江湖》中描述了一个细节:野夫和黎爷比做拍黄瓜,两盘菜不分名姓,大家盲吃,结果都说其中一盘好吃,翻开盘底一看,果然写的是黎爷的名号。
细探究竟,黎爷显然比野夫更用心,野夫用的是铁刀,黄瓜上有铁腥味,黎爷是用木片,黄瓜的清爽皆还留着。
④在台湾中部的大山里,我吃到过一种烧制的阿东翁仔鸡,皮焦脆,肉不干柴,有一股淡淡的焦香,这些鸡在经过几道工序烤制时,用的是一种叫龙眼木的木材生的火,猛火时要猛,文火时要文,而且要把木材的香通过火的熏烤,一点点传到鸡肉里去。
热炉膛,红火光,燃烧着对美味的热情,这样烤出来的鸡肉皮脆肉多汁,且有异香。
⑤其实我不大喜欢厨师做的菜,并不是说厨师做的不好吃,相反,厨师做出来的菜精工细雕,花样绵密而繁复,太有“手艺”了。
跟厨师菜相比,我更爱吃的,是外婆和奶奶做的菜,她们因为不是厨师,不会觉得是在“做”给别人吃,所以不会去讲究“手艺”,而是融入亲情,做出家常却入味入心的饭菜,那样的菜印着她们手掌的粗糙和温情。
⑥这些老去的味道,慢慢消散在山野之中,炊烟带着她们的精魂越飘越高,越飘越淡,终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们也只能借着回忆和怀念过一把空瘾,唏嘘感慨一下而已。
事实上,长年累月的现代饮食吃下来,我们已经的舌头已经迟钝而麻木了,今天,我们舌尖的退化,似乎是一种必然。
⑦舌尖退化的一个表现,就是我们吃什么都觉得淡,都觉得没有味道,所以会去嗜辣、嗜咸,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重口味已经成了我们舌尖上的普遍口味,湖南的辣、四川的辣已经北伐南下、东征西突,麻辣火锅成了时下的最流行。
《闲话酸奶》说明文阅读答案
![《闲话酸奶》说明文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8382e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5.png)
《《闲话酸奶》说明文阅读答案.doc》①据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酸奶已出现在人类社会。
中国北魏时期的贾思勰在《齐民要...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yuedudaan/707701.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a2f1d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2.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东坡肉苏东坡在杭州做通判的时候,大力治理西湖水患,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为了感谢苏东坡,过年的时候,老百姓提着他们认为最好的礼物——猪肉,去感谢他。
苏东坡很感激百姓们对他的爱戴,但他觉得这么多猪肉不能自己一个人享用,因为正赶上过年,于是他就按花名册,把猪肉切成一样大小的方块,分给了治理西湖的民工。
大家拿到猪肉后非常感动。
为了感激这位体恤(xù)百姓的好官,百姓纷纷把这种方块肉叫“东坡肉”。
杭州城有一个开饭馆的老板很精明,他看“东坡肉”的美名传得满城皆知,于是就让厨子创出一道菜,命名为“东坡肉”。
因为有这道菜,饭馆的生意马上火爆起来。
其他的饭馆老板看了很眼红,也都仿照着他家的做法卖起了“东坡肉”。
之后“东坡肉”成了杭州的第一名菜。
苏东坡为官正直,不畏权势,得罪了很多大官,他的这些事迹传到那些人的耳朵里,把他们气得咬牙切齿。
于是,他们就密谋陷害苏东坡。
其中一个御史乔装打扮后,到杭州的各个饭馆收集菜单,然后带着一摞(luò)菜单马不停蹄地去见皇上。
皇上接过油花花的菜单,气不打一处来,责备御史做事荒唐。
御史急忙实施他的毒计,说:“这是苏东坡的罪证,他在杭州鱼肉百姓,杭州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于是就做了这道‘东坡肉’,意思是要吃苏东坡的肉。
”真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皇帝也没仔细调查,就把苏东坡发配到海南岛去了。
苏东坡虽然蒙冤去了海南岛,可是这道纪念他的“东坡肉”却成了全国知名的菜,一代代地传了下来,直到今天还是杭州的一道名菜。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我知道文中加点的“鱼肉百姓”是指()。
A.给百姓送鱼和肉B.欺压、残害百姓C.百姓给苏东坡送鱼和肉D.带领百姓吃鱼和肉2.【梳理内容】短文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方面介绍了“东坡肉”的来历。
3.【理解内容】在老百姓的心中,“东坡肉”代表的是对苏东坡的___________;在那个御史的毒计中,“东坡肉”代表的是苏东坡___________。
咸宁市通城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一)
![咸宁市通城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一)](https://img.taocdn.com/s3/m/6e3ff4c04431b90d6c85c7f2.png)
咸宁市通城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一)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嗫嚅(niè)萧条(xiāo) 凄楚(qī)B . 周济(jì)着慌(zhāo) 狞笑(nínɡ)C . 爆发(bào)半晌(xiǎnɡ)存蓄(xù)D . 惧怕(jù)愤慨(kǎi)颤动(zhān)2. (2分)(2017·德州) 下面句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成分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每每这时,(A)窗外的风,都会把阳光,搅拌成(B)五彩的微笑。
宛若吃粽子时,母亲总会(C)给我们加点糖,这是生活必备的佐料。
一如我们脸上,(D)甜甜的阳光。
A . AB . BC . CD . D3. (2分)(2016·河源模拟)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措配不当,应将“枪声”改为“猎枪”)B . 用这个办法烧开水,由十分钟烧开一锅,变为五分钟烧开一锅,时间缩短了一倍。
(“缩短了一倍”应改为“缩短了二分之一”)C . 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把“感受”改为“体会”)D . 考试有三忌:一忌考前不能过度紧张;二忌考中不能心浮气躁;三忌考后不可置之不理。
(删去句中的“不能”,“不可”)二、书写 (共2题;共9分)4. (5分)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
它树形潇洒别致,树姿优美婀nuó,球型树冠的枝桠上,缀满奇大如盘、洁白似玉的芳花。
走近仔细观看,只见每盘花均有八朵五瓣大花,它们围成一周,cù拥着中间一团嫩黄的花蕾。
微风吹来,花盘轻轻摇曳,宛如蝴蝶戏珠,又如仙女起舞,端的是璀càn晶莹、仙姿绰约。
《闲话酸奶》说明文阅读答案
![《闲话酸奶》说明文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24b15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c.png)
《闲话酸奶》说明文阅读答案《闲话酸奶》说明文阅读答案①据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酸奶已出现在人类社会。
中国北魏时期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已经记载了制作酸奶的方法。
②细心的人可能会注意到,市面上的酸奶配方表里都会有一项保加利亚乳酸杆菌。
③酸奶的发扬光大应归功于保加利亚人。
从前,在保加利亚过着游牧生活的色雷斯人常常带着灌满了羊奶的皮囊。
外部气温加上人的体温作用,羊奶往往变酸。
当他们要喝时,会把皮囊中的奶倒入煮过的奶中,煮过的奶也会变酸。
④20世纪初,俄国科学家梅契尼科夫到保加利亚进行科研调查,发现当地有许多百岁以上的老人。
从事人肠道内腐败菌群与人类长寿问题研究的梅契尼科夫,灵光乍现,马上对色雷斯人喝的酸奶进行化验,发现了其中能有效消灭大肠腐败细菌的功臣保加利亚乳酸杆菌。
由此,酸奶流传至国外并逐渐风靡全世界,成为大众食品。
⑤酸奶可以分为搅拌型酸奶和凝固型酸奶,前者就是普通液体酸奶,后者即老酸奶。
⑥在各种类型的酸奶中,老酸奶以其厚实的口感抢占了很多人的胃。
不过,其中的奥秘很多人也许并不清楚。
⑦在酸奶制作过程中,鲜奶原本含有的乳清蛋白表面带有电荷,通常情况下会互相排斥、分散开来,即成液状。
鲜奶发酵成酸奶的进程中,随着乳糖转变成乳酸,pH逐渐降低,乳清蛋白表面所带的电荷被逐步中和,蛋白质分子之间会由于相互吸引而聚集,形成网状沉淀,并凝结起来。
这与用大豆做豆腐的过程类似。
⑧ 这是因为两者的工艺流程步骤不同。
普通酸奶是先发酵后灌装,灌装前需要搅拌;而老酸奶是先接种、灌装,然后再发酵,所以呈半固体状。
⑨一般鲜奶的干物质总量为11%14%,这样制成的酸奶不够黏,即使呈现半固体状,也很容易破碎。
为了保证老酸奶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半固体状,就要在其中添加食品胶,如果胶、明胶。
这样,才能防止运抵目的地的老酸奶碎成一堆,消费者才能买到形态完整、口感顺滑的老酸奶。
⑩对比一下普通液体酸奶与老酸奶的.营养成分,你就会发现,其实老酸奶在营养方面并无优势:它的原料质量要求不比液体酸奶高;并未含有特殊的保健菌种;食品胶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和高营养的距离足有十万八千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闲话红烧肉》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这篇说明文《闲话红烧肉》阅读答案,由语文网提供,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如果要找一些食物代表中餐的话,红烧肉大概可以排到很靠前的位置。
为什么红烧肉有那么大号召力呢?从食品技术的角度,“红烧肉”有两个基本元素:“红烧”和“肉”。
这里,我们先说“肉”。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发展史中,绝大多数时候人类都是在为了食物而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尤其是在每个人都吃“纯天然、有机、野生”食物的那个久远古代,人们吃的大多数食物应该是野菜草根之类。
吃肉就更加困难,现代人拿着**也未必总有收获,只有树枝石头的他们在打猎的时候还得考虑不要被猎掉。
即便是能够打到一些动物,天天唱“为了生活,我们四处奔波”的猎物们身上的脂肪也很有限。
对他们说,能够迅速补充体力的糖和能量密度高的脂肪,无疑都是最优质的食物。
优质而难得,就越发渴望拥有。
对高脂、高糖食物的追求,在互相不通有无的各族人群中都流传了下。
从世界各地对婴幼儿食品偏好的调查看,这种偏好或许已经写进基因而成为“先天”的了。
从现代食品科学的角度,脂肪对于食物的风味至关重要。
一方面,许多风味物质存在脂肪中。
另一方面,许多香味物质本就是油脂分解转化的产物。
而油脂产生的细腻丰富的口感也不是纯蛋白、纯淀粉,更不是纤维素所能比拟的。
风味和口感,油脂尤其是肥肉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都具有巨大的优势。
再说红烧。
肉中总是有些蛋白质,而蛋白质与糖加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是各种肉类香气的。
除了烧烤和油炸,红烧大概是最能让美拉德反应发生的“低温烹饪”了。
分子美食学的创始人蒂斯探讨过这个问题,发现主要是脂肪中的磷脂容易发生氧化,产物在纷繁复杂的美拉德反应产物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一个实验是用半胱氨酸和核糖进行美拉德反应。
在其中分别加脂肪酸或者磷脂,把得到的“肉味香精”用色谱进行分析,着重比较产生肉味的杂环化合物和脂肪氧化产物的谱峰。
结果证实,磷脂在美拉德反应产生“肉香”中具有重要作用。
于是,在完全不懂化学不懂生物的时代,老祖宗们琢磨出的红烧肥肉又一次被后世的科学证实了合理。
不过,人类折腾了这么久,到底是进入了“营养过剩”比“营养不足”更受关注的时代。
“不天然、不野生”的饲养动物,可以轻易地提供极大丰富的脂肪。
老祖宗说“物极必反”又得到了例证:比他们更老的祖宗们为之流血乃至牺牲的脂肪,最终变成了健康的敌人。
不管你做得再“肥而不腻”,只要它还能好吃脂肪就少不了。
同样质量的食物,脂肪的热量最高,是糖和蛋白质的两倍多,所以许多人担心吃了长胖。
实际上,如果能做到吃了肥肉就少吃同等热量的其他食物,那么长胖的问题还真不大。
肥肉中的脂肪大量是饱和脂肪,会促进“坏胆固醇”的增加,从而影响心血管健康,这才是肥肉真正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红烧肉就不能吃了。
毕竟,食物的一大功能是享受,在美味和健康之间,并不需要完全偏向健康。
红烧肉虽然不是健康食品,但偶一为之,尤其是吃了之后再减少其他饱和脂肪以及高热量食物,对健康的影响即便是有,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1.下列关于食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久远的古代,人们获得食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脂肪的补给就更是难上加难。
B.相比野菜草根一类的食物,肉类含有更多补充体力的糖和能量密度高的脂肪,因而也更难得。
C.婴儿似乎大多数更喜欢高脂高糖食物,这说明对食物的偏好或许是一种“先天”的习惯。
D.肉食不仅在能量方面比素食占有优势,口感也比素食更为细腻丰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肉类中的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与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烹饪过程中便会散发出香气。
B.烧烤、油炸、红烧等烹饪方法最能让美拉德反应发生,这也就是这样烹制的肉类更香的原因。
C.通过半胱氨酸和核糖反应的实验,分子美食学创始人蒂斯证明美拉德反应的产物主要是磷脂的氧化物。
D.古人虽然不懂得化学生物方面的知识,但靠经验积累的烹饪技法往往是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饲养动物使今天获得肉类食物变得十分容易,于是人们对营养过剩的担心渐渐超过了对营养不足的关注。
B.“肥而不腻”只是通过烹饪手段改变食物的口感,并不能解决食物脂肪含量过高的问题。
C.肥肉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危害,这要比热量过高使人发胖的危害更大。
D.虽然红烧肉热量很高,但只要控制好数量并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人,就不会影响健康。
(前后无因果关系)
(“美拉德反应的产物主要是磷脂的氧化物”与原文信息不符)
(原文表述为“对健康的影响即便是有,也还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