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综述
内部控制是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控制。

本文通过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总结国内具有代表性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计算各项指标权重,进而构建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

以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近三年的年报披露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为提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有效性
伴随《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内部控制系统建设。

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却在内部控制系统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重要基础。

一、构建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即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应该覆盖内部控制活动的所有方面,因此指标的选取既相互补充而又不重复,全面、系统、科学的反映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总体水平。

2.重要性原则。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不断变化,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根据具体环境而有所侧重,遵循重要性原则,找出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重点研究。

3.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进行每一项经济业务活动都需要权衡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经营目标,而设计、实施内部控制则需付出一定的成本,因此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也应该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深入分析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因素的基础上,将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要素层三个层次。

最高层即目标层用来衡量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整体水平;准则层囊括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五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一级指标;要素层由影响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24个指标因子共同构成。

三、确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权重
我国有些学者已经或正在致力于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辛金国、范炜(2002)以42家公司的调查问卷为样本,运用德尔非(Delphi)法分析计算得出内部控制五要素的权重为:控制环境30.3%,风险评估12.9%,控制活动25.2%,信息与沟通28.3%,监督3.5%。

郭晓梅、傅元略(2002)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分析判断出内部控制五要素的权重各自为:控制环境40.1%,风险评估27.4%,控制活动15.0%,信息与沟通11.4%,监督6.1%。

王志坚(2008)采用专家评分法评定得出内部控制五要素的权重各自为:控制环境35%,风险评估25%,控制活动15%,信息与沟通15%,监督10%。

胡广华(2011)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相结合得出内部控制五要素的权重为:控制环境47.4%,风险评估27.7%,控制活动12.5%,信息与沟通8.1%,监督4.2%。

本文参考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得出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以及各要素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运用MATLAB进行求解。

四、构建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
本文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建立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
其中,CICI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满分为100分;为各个评价指标得分;为各个评价指标权重系数
五、相关结论
本文根据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10年、2011年、2012年三年的年报数据作为样本,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由表3可以得出,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值平均值为64.59,2011年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值平均值为72.02,2012年企业内部控制运行评价值平均值为71.20。

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整体水平在逐年提高,这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发展情况基本吻合。

从2010年到2012年内部控制评价值的偏差在逐渐缩小,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在逐年提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0(04).
[2]辛金国,范炜,马艳萍.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2(07):40-41.
[3]郭晓梅,傅元略.ZPM-内部控制制度的综合评价模型[J].上海会计,2002(12):6-9.
[4]王志坚.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
[5]胡广华.内部控制运行机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