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折纸》教学设计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折纸》教学设计与反思 惠阳淡水第八小学 张带贵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推理和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中培养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教、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人准备正方形纸片、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
2、我们已经学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如果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应该怎样算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折纸(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二、 探索新知。
1、投影出示课本78页情境图。
指名学生说说: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⑴ 他们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
1+4
1 ⑵ 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
1
-4
1
⑶ 学生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只要合理,教师及时给予
肯定。
3、探索算法。
⑴ 解决问题:他们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① 估一估:根据所列算式,让学生说说计算结果及过程。
② 自主探索算法: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折纸,动手算得出结论,教师巡视,个别交流、辅导。
③ 讨论交流算法:可能得出下列两种方法。
方法1: 方法2:2
1
+4
1=4
2+4
1=4
3 (用了这张纸的四分之三。
) (变成同分母的分数相加。
)
小结:不同分母分数相加,要把它们变成相同分母分数(通分)之后再相加。
⑵ 解决问题: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并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对有错误的及时纠正。
三、巩固练习。
1、79页“试一试”。
2、第1题,看图填一填。
3、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交流、辅导。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进行分母不同的分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业。
课本80页4~6题。
反思:本节课不仅体现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及时发现并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同时也关注了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
如让
学生大胆表达、主动发现同伴或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在基本理解难点的基础上,着重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知道如何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等,既注重了过程与方法,又重视了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