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及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及护理
发布时间:2021-08-30T10:03:27.21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7期作者:冯莹莹
[导读] 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进一步改善透析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航天中心医院 100049
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及护理。
方法:总共在医院病历系统中抽取72例维持性透析患者,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和护理干预措施,将干预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通过将干预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从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方面来说,干预后的指标明显比干预前更好,两组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和护理干预,患者的营养健康状况明显得到改善,具有极高的价值意义,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行。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干预;饮食指导
随着医学研究不断进步,血液透析设备逐步更新,医疗技术水平也在日益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得到了大大提高[1]。
但是患者在进行透析时,由于缺乏良好的饮食结构,患者很容易会引发一些问题,如心力衰竭、高钾血症等,若患者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那么就很有可能会直接导致死亡。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还需要实行适当的护理干预,这样可以减少营养不良现象,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进一步改善透析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总共在医院病历系统中合理抽取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本次研究均取得患者的同意。
其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35:37;患者年龄最小为27岁,最大为83岁,平均年龄在(59.46±8.37)岁;患者血液透析时间最短为7个月,最长为143个月,平均血液透析时间为(78.38±15.69)个月。
1.2方法
患者使用血液透析设备进行透析,透析时间尽量控制在3~4h。
透析必须每周进行2~3次,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和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饮食指导
患者在进行透析时,会消耗体内的氨基酸和蛋白质。
在饮食指导中,患者不仅需要摄入更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要摄入更多必需的氨基酸,这不仅可以使蛋白质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可以减少尿素的代谢残留物[2]。
同时,建议患者摄入热量的食物,只有保持足够的热量,才能保证患者的正常体重。
如果患者的工作强度相对较高,营养状态也不是很好,此时,可以正确地吃一些含热量的食物,主要是脂肪和糖。
在食用油方面,应该选择植物油,不仅可以降低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可以大大降低胆固醇的含量,防止动脉硬化[3]。
在指导过程中,患者还应补充维生素,如水果、蔬菜。
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一些物质的摄入,如水、盐、钾、磷等,对每天的饮水量要进行控制,患者应根据自己尿量,去合理控制饮水量,应尽量保持在1L以内,盐摄入量必须在5g以内,尽量不要吃腌泡菜、酱料等。
少吃或不吃高钾食物,如巧克力、橙子、速溶咖啡等,为了使食物中的钾含量降低,可以采用低温冷却、煮沸、浸泡等方法。
不要吃含磷高的食物,例如核桃、乳制品、蛋黄、动物内脏、虾、花生、豆类制品、蔬菜汤等,为了避免高磷血症,可以正确服用磷结合剂。
同时,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和钙,加上维生素B和叶酸的摄入,以避免血液中钙浓度低的现象。
1.2.2护理干预
在透析前,应详细告知患者透析时间,这不仅可以消除患者体内的霉素,还能改善患者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现象,使得患者的营养状况进一步提高[4]。
如果患者营养状况不佳,应给予必需氨基酸,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
在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既要包含健康宣教,又要包含心理引导,协助患者树立与疾病对抗的信心,提高配合率。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是通过SPSS22.0系统软件分析所得,将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用t进行检验,P<0.05则代表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知,将干预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从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方面来说,干预后明显比干预前更好,两组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干预前后的各项营养指标比较
注:P<0.05
3.结论
为了改善透析治疗效果,解决营养不良现象,在透析期间,应加强饮食指导和护理干预。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详细讲述营养不良的原因和临床症状,使患者能够改变其营养观念[5]。
在饮食指导过程中,应告知患者摄入蛋白质和热量,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透析次数、体重、病情程度等,制定科学的营养指导标准,确定食物摄入量,并明确规定不可食用的食物。
同时,还应指导家属学习各种烹饪方法,确保患者有营养摄入。
除此之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若发现患者存在厌食行为,应及时改变烹饪方式,以此来刺激患者的食欲,确保患者增加食物摄入量。
若患者胃肠蠕动能力不佳,应给予胃动力药物,少吃油腻食物,指导患者增加锻炼。
如果患者出现并发症或感染,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结合心理引导,逐渐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改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受到营养摄入不足、透析相关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患者容易存在营养不良现象,这不仅会使透析治疗达不到最佳效果,还会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
通过实施饮食指导和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患者可以合理地吃各种各样的食物,确保营养得到平衡。
从患者使体内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来看,也明显得到了改善,值得在实践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解韦韦.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02):62-63.
[2]李月明,李美娟,柳惠玉,李英娜,全林菲,陈旭,王年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饮食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0):89-91.
[3]张晓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1):82+84.
[4]梁丽冰,刘英.针对性饮食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炎症状态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1):183-184+186.
[5]仲莉莉,赵洪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J].饮食科学,2018(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