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二教”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二教”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课二教”是指一节课有两个教师进行教学,分别是主教师和协作教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程度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关于“一课二教”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1. 情境创设
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要教学生如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老师设计了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情境描述:
假设学校组织了一次义卖活动,每个学生都需要为此做出一定的贡献。
老师将义卖活动的筹款目标定为1000元,然后告诉学生们可以制作小商品进行销售,利润将全部用于捐助留守儿童。
学生们热情高涨地开始了自己的义卖筹备工作。
2. 主教师的教学任务
主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且引导学生运用这个知识点去计算自己商品可能的售价和销售额,以及筹得的利润。
主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等形式巩固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主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小数乘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利用课上所学的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学生开始制作小商品时,主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合理定价,计算成本和利润,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协作教师的教学任务
协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予一些辅助性的知识点引导,比如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小数乘法的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在学生计算商品的成本和利润时,协作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实际的建议和帮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制定销售策略。
协作教师还可以负责课堂上的学生答疑和辅导工作,帮助那些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解决他们在小数乘法计算中遇到的问题。
协作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对那些感兴趣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4. 教学情境的评估
在义卖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将自己的销售情况和利润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主教师和协作教师需要对学生们在义卖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和总结,比如学生们是否能够合理利用小数乘法计算售价和销售额,是否能够计算出自己的利润,以及他们在筹款过程中的实际表现等等。
在评估中,老师需要充分肯定学生们的努力和表现,并且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们也可以通过这次活动来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课二教”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际情境的体验和应用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
希望以后的数学教学中能够更多地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