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
及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
摘要: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给排水设计发挥着重要作用,输水方式的选择与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都要以此来进行。

在市政给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转、水资源保护与服务性能的发挥中,二者的作用更加显著,这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要素。

所以,文章针对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与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展开了分析,这能够为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输水方式;管网分区方案
在城市化建设中,市政给排水设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重要环节。

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与管网分区是实施水资源管理、水量消耗控制的重要手段。

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对输水方式选择与管网分区方案确定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多方面探索分析,制定合理规划,能够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市政给排水输水方式选择
1.1常用输水方式
第一,压力流输水方式。

该方式属于直接施加压力给水资源,使其依据设计路线流动,实现整个过程的输水需求。

施力的程度要结合水流走向来实施规划。

如果要满足这些要求,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可将加压装置加入其中,然后针对水资源供应需求,科学设计施力参数,由此满足最终的输水要求。

在施力阶段,还应该注意水流状况,第一时间对施加力的大小进行适当的调整,防止为输水管道产生威胁,影响到管道的使用年限。

在管道材料的选择中,应该对其抗压性能进行全面检测,确保输水管道应用质量,提升输水效率。

第二,重力流输水方式。

此方法多用在水库、工业与生活领域,通过重力流
来到达到输水的目的[1]。

在设计开始前,相关人员需要全面勘察现场实情,掌握
地质地势,借助自身具有的重力优势,实现重力流输水的规划目标。

运用该方式,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工程成本投入,实现水资源的高质量供应。

不仅如此,在某些山区,也能够应用此类输水方式,能够减少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应用,优化供水效果,减少输水成本投入。

针对此类输水方式来说,有关人员应该有效
结合区域地势地貌,最大化发挥重力作用,完成能量的最大限度转化,确保重力
输水的高效完成。

第三,混合输水方式的应用。

即将压力流输水与重力流输水有机结合,这是
现今多数城市建设都应用的方式,可以实现新城市建设与旧城市改造的供水需求,减弱工程建设难度,保证供水安全与稳定。

在混合输水方式设计中,应该全方位
了解与掌握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建设现状,然后根据既有设计资料与城市建设要求,优化给排水设计方案,实现压力输水与重力输水的合理规划,凸显输水效果。

1.2输水方式选择
在市政给排水设计过程中,确定输水方式应该结合“因地制宜”原则,
了解和掌握给排水管线的布设情况,明确管线使用年限与建设时间,掌握群众对
水资源的需求状况,再结合区域地势地貌,合理选择输水方式,以强化给排水系
统运行能力,确保输水的质量与稳定。

除此之外,确定输水方式还应该顾及到输
水的坡度与距离,对输水水源的直线距离进行重点计算,测算坡度对输水过程中
的重力影响,确定最适宜的输水方式,此外,还要对输水水泵的扬程进行计算,
以确保设计的质量与效果。

2管网分区方案设计
2.1层次性选择
层次不同,设计内容也就有所区别,影响市政给排水的程度也就存在差异。

通常来说,底层区域要达到供水保障目的,逐层向上要实现水压与水质的控制,减少渗漏问题的产生几率。

但在分区层次设计上,需要综合本身经济条件与
管网规划实际来展开。

2.2供水区域确定
管网分区设计应该基于大众用水需求程度,综合节水内容,科学规划供
水区域,合理控制供水水压,降低水资源损耗。

所以,应该结合需水量,精准计
算与管控供水水压,确保给排水系统应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2]。

在确定供水区域
方面,要顾及到地形高度差以及用水性质、具体位置,管道流量与成本投入等因
素带来的影响。

另外,还应该测定与记录管道流量、渗漏量等数据,以便后期的
改进与维修。

2.3进水管点位与数量的控制
控制进水管点位与数量,其目的是合理把控水资源的供应量,防止浪费的出现,也是为了保证供水环节的安全,减少由于水压和流量不稳等带来的隐患,确
保其可控。

在实际设计中,若单点进水,那么具有较小的控制难度,当水压发生
变化,就能第一时间解决;若多点进水,控制难度就会增加,当有问题出现,会
导致事故率增加。

除此之外,在点位方案规划中,若存在进水点位控制区域减小,首先要展开模拟操作,确保进水点位和数量的准确性,避免意外的发生。

2.4排水管网边界划分
影响管网边界划分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地面的标高与供水形式等,想要提
高边界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就必须收集与分析界限划分前期的各类资料,然
后依据实际供水要求对可承受的极限进行计算,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

2.5管网分区方案的优化
在该方案设计结束后,还应该筛选与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以防止给排水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受到影响。

在验证设计方案过程中,可利用
情景模拟、分析以及评价等方式,对所有参数的精准性进行全面对比,对水压与
水量的把控区间进行精准计算,对构件质量与性能进行详细检验,以此做出客观
性评价。

除此之外,在检验设计方案过程中,还要围绕节能环保展开分析与论证,优化与调整方案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问题,从而提升分区方案的可行性。

另外,
还应该对水质进行检查,缓解排水管道中存在的死水问题。

2.6给排水系统节水设备的应用
综合现今城市发展现状来看,水资源短缺程度愈发加剧。

想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水资源浪费情况,可把节水降耗理念引入到该方案设计中。

基于节水降耗层面的综合考虑,合理配备设施与设备,从而实现节水降耗的目标,比如,应用叠压供水设备等[3]。

该设备不仅成本投入少、配置简单,还具有较好的封闭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供水区域和用户之间建立良好的供水系统,以减少输水过程中渗漏和污染等情况的出现,提高水资源质量。

除此之外,该设备是利用能够再生的清洁能源当成供电能源,例如,太阳能等,不仅能够减少能源的损耗,还能够把控污染物质的排放,实现自然环境的保护。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些年,业界针对给排水系统中的输水方式与管网分区方案设计都在进行不断研究,希望本文的探索能够使今后工作中更加重视输水方式的选择与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控制,减少能源的浪费,从而提高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水平,促进城市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琦.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J].科学技术创新,2016(09):198-198.
[2]曹峰.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J].科技资讯,2017(14):217-218.
[3]于建.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J].名城绘,2019(09):56-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