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秀山县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秀山县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秀山县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重庆市秀山县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埃博拉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相同
C。

油脂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称为皂化反应
D。

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是烃类,是城市推广的清洁燃料
【答案】D
【解析】A.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B。

埃博拉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不相同,其中次氯酸钠和双氧水利用的是氧化作用,B 错误;C。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称为皂化反应,C错误;D. 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是烃类,是城市推广的清洁燃料,D正确,答案选D.
2.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将溴乙烷与过量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后,滴加AgNO3溶液
B。

除去蛋白质溶液中的NaCl,可采用加入过量AgNO3溶液,再过滤的方法
C. 检验CH2=CHCHO中官能团:先加入足量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观察现象,酸化后再加入溴水观察
D。

蔗糖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看不到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蔗糖水解无还原糖生成
【答案】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性质、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及离子检验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选项A、D是解答的易错点.
3.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植物黄花蒿叶中含有抗疟疾的物质—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

科学家对青蒿素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良,合成药效更佳的双氢青蒿素、蒿甲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黄花蒿叶研究青蒿素结构的基本步骤为: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
B。

青蒿素的分子式是C15H22O5,属于烃的衍生物
C。

双氢青蒿素中含有过氧键,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立刻显蓝色
D。

双氢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青蒿素
【答案】A
【解析】A.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然
后根据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在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最后通过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缺少分离、提纯过程,A错误;B.根据结构简式可知青蒿素的分子式是C15H22O5,属于烃的衍生物,B正确;C. 双氢青蒿素中含有过氧键,具有氧化性,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立刻显蓝色,C正确;D.双氢青蒿素含有羟基,可形成氢键,在水中溶解度较大,D正确;答案选A。

4。

某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苯二酚能与4mol Br2反应
B。

1 mol该中间体最多可与12 mol H2反应
C. 2,5-二羟基苯乙酮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

1mol该中间体分子最多可以消耗7 molNaOH
【答案】D
【解析】A.对苯二酚中含有2个酚羟基,能与4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A正确;B.中间体中苯环、羰基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 mol该中间体最多可与11 mol H2反应,B错误;C。

2,5-二羟基苯乙酮中含有酚羟基、羰基和苯环,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还原反应、缩聚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错误;D.中间体中酚羟基、氯原子、酯基均与氢氧化钠反应,且水解后又产生3个酚羟基,则该中间体分子最多可以消耗7 molNaOH,D正确;答案选AD。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酚羟基、羰基、酯基的性质,易错选项是D。

5.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CH3COOH与1mol CH3CH2OH在浓硫酸共热下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数为N A
B。

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 A
C。

7。

8g 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0.3N A
D。

标准状况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

5N A
【答案】B
【解析】A.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CH3COOH与1mol CH3CH2OH在浓硫酸共热下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数小于N A,A错误;B. 乙烯、丙烯、丁烯的最简式均是CH2,所以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 A,B正确;C. 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C错误;D。

标准状况下戊烷不是气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

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是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综合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如D中在标准状况下戊烷的状态是液体,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

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

有关计算公式有、、、。

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6。

胡妥油(D)用作香料的原料,它可由A合成得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B到C的反应是消去反应
B. 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
C。

等物质的量的B分别与足量的Na、NaHCO3反应,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D。

若A是由2-甲基—1,3-丁二烯和丙烯酸(CH2=CHCOOH)加热得到的,则该反应的类型属于加成反应
【答案】D
【解析】A。

从B到C的反应是羧基和羟基发生的分子内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错误;B。

有机物D中环状结构含3个亚甲基,为四面体结构,则所以碳原子不会共面,B错误;C。

羟基和碳酸氢钠不反应,1molB分别与足量的Na、NaHCO3反应,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mol 氢气和1molCO2,C错误;D。

异戊二烯和丙烯酸发生类似的加成反应生成有机物A,D正确;答案选D.
7.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混合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
B。

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甲烷和乙炔
C. 在110℃条件下,混合气体与氧气混合,总混合气燃烧前后体积不变
D. 若混合气体由CH4和C2H4组成,则其体积比为1:3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

6H4,根据碳原子平均数可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不超过4。

A、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可能含有C2H4,或含有C3H4等,A错误;
B、C2H2中氢原子数目为2,氢原子数目小于4,不可能含有C2H2,B错误;
C、在110℃条件下,生成的水为气体,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H原子数目为4,燃烧前后总体积不变,C正确;
D、若混合气体由CH4和C2H4组成,令甲烷物质的量为xmol、乙烯为ymol,
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

6H4,根据平均C原子数目可知,整理得x:y=2:3,D错误;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8. (1)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可能是:a.相同的物质、b。

同系物、c。

同分异构体,请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字母填空):
①间二甲苯和乙苯____________;②2-甲基丁烷和丁烷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①甲基的电子式___________。

②反式2—丁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3)请写出下列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结构简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两分子甘氨酸形成二肽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 (2)。

b (3).② (4)。

CH2=CH2,ClCH=CH2 (5). (6)。

HO-CH2-CH2-OH (7). CH3CHO+2Cu(OH)2+NaOH CH3COONa
+Cu 2O↓+3H2O (8). 2→+H2O
【解析】(1)①间二甲苯和乙苯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②2-甲基丁烷和
丁烷均是烷烃,二者互为同系物;(2)①甲基的电子式为.②反式2-丁烯的结构简式为;(3)①是加聚产物,依据单键变双键可知单体是CH2=CH2、ClCH=CH2;②是缩聚产物,其单体是和HO-CH2
-CH2-OH;(4)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5)两分子甘氨酸形成二肽的化学方程式为2H2NCH2COOH→H2NCH2CONHCH2COOH+H2O。

9. 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1)D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由B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ii)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试以乙醇为主要原料(其它无机试剂自选)合成乙二醇,请按以下格式设计合成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乙醇 (2). 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3)。

n+(n-1)H2O (4).
(5). 取代反应 (6). (7)。

CH3CH2OH CH2=CH2CH2BrCH2Br HOCH2CH2OH
【解析】B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E,由E的结构可知,B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故B为;D的分子式为C2H6O,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C2H4,故D为CH3CH2OH,G为CH2=CH2;C与CH3CH2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F,结合F的分子式C4H8O2可知,生成F的反应为酯化反应,故C为CH3COOH,F为CH3COOCH2CH3,A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酸化得到B、C、D,故A为,则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和合成,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物质之间的转化再结合题给信息进行推断,难点是有机合成类型设计及同分异构体种类判断。

10。

甲酸正丁酯是重要的有机原料,可通过酯化反应制得。

已知A的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的高度比为3:2:2:1,丙烯在通常条件下稳定,但遇强氧化剂时容易被氧化生成CO2。

Ⅰ.正丁醇(CH3CH2CH2CH2OH)的制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正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H3CH=CH2+CO+H2 A(液态)正丁醇;
(1)已知反应1的原子理论利用率为100%,请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2)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试剂可以重复使用)。

①饱和Na2SO3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
③石灰水④无水CuSO4⑤品红溶液
Ⅱ.甲酸正丁酯的合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右图装置进一步合成甲酸正丁酯。

(3)大试管中溶液的作用除了溶解正丁醇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大试管中溶液是NaOH溶液,则收集到的产物比预期的少,其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已知反应结束后烧瓶中是甲酸、正丁醇、甲酸正丁酯和硫酸的混合物,为了回收大量未反应的甲酸和正丁醇,该研究性小组根据相关理化性质设计以下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甲酸正丁醇甲酸正丁酯
熔点/℃8.4—88.9—91
沸点/℃100。

8117。

7107
溶解性三者能相互溶解.
上述流程图中,操作1是_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__。

【答案】(1). CH3CH2CHO (2)。

④⑤①⑤③② (3). 吸收甲酸,降低甲酸正丁酯的溶解度(4)。

CH3COOCH2CH2CH2CH3+NaOH CH3COONa+CH3CH2CH2CH2OH (5)。

分液 (6)。

H2SO4
【解析】(1)反应1为CH3CH=CH2+CO+H2→A,该反应的原子理论利用率为100%,且A的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的高度比为3:2:2:1,则A为正丁醛,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O.(2)检验丙烯可以用溴水,检验SO2可以用溴水、品红溶液或石灰水,检验CO2可以石灰水,检验水蒸气可以无水CuSO4,所以检验这四种气体必需考虑试剂的选择和顺序,只要通过溶液,就会产生水蒸气,因此先检验水蒸气;然后检验SO2并在检验之后除去SO2,除SO2可以用饱和Na2SO3溶液,最后检验CO2和丙烯,因此顺序为④⑤①⑤③②。

(3)甲酸和正丁醇易挥发,产品中混有甲酸和正丁醇,则大试管中溶液的作用除了溶解正丁醇外,还有吸收甲酸,降低甲酸正丁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分层析出的作用。

(4)甲酸正丁酯在NaOH溶液存在的条件下会部分发生水解,所以若大试管中溶液是NaOH溶液,则收集到的产物比预期的少,方程式为CH3COOCH2CH2CH2CH3+NaOHCH3COONa+CH3CH2CH2CH2OH。

(5)根据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碳酸钠,甲酸
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甲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正丁醇溶解在碳酸钠溶液中,甲酸正丁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溶液分层,试剂a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操作1为分液,B是甲酸钠和正丁醇的混合液,操作2为蒸馏,D是正丁醇,C为甲酸钠溶液,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试剂b是硫酸,操作3为蒸馏.
11. 氰基丙烯酸酯在碱性条件下能快速聚合为,从而具有胶黏性。

某种氰基丙烯酸酯(G)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

27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单峰。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_______组峰,C的二氯代物有______种.(3)由D生成E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
(4)G的聚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中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官能团名称)
(6)G的同分异构体中,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___________种。

(不含立体结构)
【答案】(1). 加成反应(2)。

(3)。

2 (4). 3 (5). NaOH 的水溶液并加热 (6). +nH2O→+nCH3OH (7). 氯原子
(8). 碳碳双键(9)。

氰基 (10). 8
【解析】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276,则A分子中氧原子数目为,分子中C、H原子总相对原子质量为58-16=42,则分子中最大碳原子数目为
42/12=3…6,故A的分子式为C3H6O,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单峰,且发生信息中加成反应生成
B,故A为,B为;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为;C与氯气光照
反应生成D,D发生水解反应生成E,结合E的分子式可知,C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则D
为;E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F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则E为,F 为,G为。

(1)根据以上分析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2)由上述分析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2组峰,C的二氯代物有3种。

(3)由D生成E是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为NaOH的水溶液并加热;(4)G的聚合物是,分子中含有酯基,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nH2O→+nCH3OH;(5)D为,D中的官能团有氯原子、碳碳双键、氰基。

(6)G的同分异构体中,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甲酸形成的酯基:HCOOCH2CH=CH2、HCOOCH=CHCH3、HCOOC (CH3)=CH2,当为HCOOCH2CH=CH2时,—CN的取代位置有3种,当为HCOOCH=CHCH3时,—CN的取代位置有3种,当为HCOOC(CH3)=CH2时,—CN的取代位置有2种,共有8种。

点睛:对于有机物的推断关键是看懂信息,明确各类有机物的基本反应类型和相互转化关系,审题时要抓住基础知识,结合信息进行分析、联想、对照、迁移应用、参照反应条件推出结论。

该题的难点是同分异构体判断,注意同分异构体的类型有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空间异构四种基本类型;对于芳香族化合物来说,在支链相同时,又由于它们在苯环的位置有邻位、间位、对位三种不同的情况而存在异构体.分子中含有几种不位置的氢原子,就存在几种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氢谱峰的面积比就是各类氢原子的个数比。

掌握其规律是判断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及相应类别结构式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