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再起动技术(一)
电动机的几个启动方式
![电动机的几个启动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0e247036eefdc8d376ee3201.png)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使用自耦减压启动器的接线
画出接线原理图和各主要元件的作用
主要元件及作用:
(1)具有两组抽头的自耦变压器。供启动阶段降压用。
(2)欠压脱扣器。当失压或欠压时,使自耦减压启动器退出运行(防再次来电时形成全压启动)。
取A相电压经同步变压器降压后,进入RC移相电路形成滞后30度的正弦电压,由三级管将正弦波形成方波,再经光电隔离、反相及输出电路,在输出端得到同步脉冲信号。
4.6 零电流检测电路
不论是电压型还是电流型控制的无环流交-交变频器,正反组变流器的换向都必须处于零电流状态,此时两组变流器的触发脉冲都被封锁。因此,实际的零电流一定要准确可靠的检测出来,这关系到换相的死区长短,以及换相的可靠性。
2 传统的起动方法
2.1 定子串电抗器起动
对于鼠笼式异步电机一般采用定子回路串电抗器分级起动,绕线式异步电机则采用转子回路串电抗器起动。定子边串电抗器起动,即增加定子边电抗值,可理解为降低定子实际所加电压,其目的是减少起动电流。此起动方式属降压起动,缺点是起动转矩随定子电压的降低而成平方关系下降,外串电阻中有较大的功率损耗。又由于是分级起动,起动特性不平滑。
2.2 星-三角起动
起动时定子绕组星形连接,起动后三角形连接。在电动机绕组星形连接时,电动机电流仅为三角形连接的1/3,遗憾的是电动机的转矩也同样降低到三角形接线时的1/3,为了使电动机在额定转速时达到它的额定转矩,在经历了预先设定的时间后,又从星形接线转换到三角形接线,在转换过程中会出现二次冲击电流。
软起动的优点是起动特性曲线好,使晶闸管的导通角从零度开始,逐渐前移,电机的端电压从零开始逐渐上升,直至达到额定电压,起动电流从零线性上升至设定值,从而满足起动转矩的要求,保证起成功。表1为软起动同传统起动对照表。
软启动的工作原理
![软启动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815473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1.png)
软启动的工作原理软启动是一种常见的电气控制技术,它用于控制大功率电动机的启动过程,以减少启动时的电流冲击和机械冲击,保护设备和延长使用寿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软启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原理、工作流程、优点和应用。
一、软启动的基本原理1.1 电压调制原理软启动通过改变电压的波形来实现电动机的平稳启动。
它通过调制电源电压,使电动机在启动阶段逐渐加速,从而减小了启动时的电流冲击。
1.2 脉宽调制原理软启动采用脉宽调制技术,通过调整开关器件的导通时间和关闭时间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
在启动过程中,软启动逐渐增加脉冲宽度,从而实现电动机的平稳启动。
1.3 控制电路原理软启动通过控制电路来实现电压和脉冲宽度的调节。
控制电路根据电动机的负载情况和启动阶段的需求,动态调整输出电压和脉冲宽度,以实现电动机的平稳启动。
二、软启动的工作流程2.1 启动阶段在启动阶段,软启动会逐渐增加输出电压和脉冲宽度,使电动机逐渐加速。
这样可以减小启动时的电流冲击,保护电动机和其他设备。
2.2 运行阶段一旦电动机达到额定转速,软启动会保持输出电压和脉冲宽度的稳定,以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在这个阶段,软启动再也不起作用,电动机由直接供电驱动。
2.3 故障保护软启动还具有故障保护功能,可以监测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并在浮现故障时及时住手电动机的运行,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三、软启动的优点3.1 减小电流冲击软启动可以减小电动机启动时的电流冲击,降低了电网的负荷,减少了电动机和其他设备的损坏风险。
3.2 降低机械冲击软启动通过逐渐加速电动机,减小了机械冲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3 节能减排软启动在启动过程中逐渐调整输出电压和脉冲宽度,减少了能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四、软启动的应用4.1 电动机启动软启动广泛应用于大功率电动机的启动过程,如空调、水泵、风机等设备。
4.2 电网稳定软启动可以减小电动机启动时的电流冲击,降低了电网的负荷波动,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
“晃电”时电动机再启动的实现方法
![“晃电”时电动机再启动的实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bb7a3dee06eff9aef80782.png)
,
、
化工 等不 允许
本 文介 绍 电 动 机
自动 再 启 动 原 理 和 方 法 及 应 注 意 的 问 题 及 效
。
多 台 电 动机为 组 组 与 组 保持时 差 形 成批 次 再 启 动 选 用这 种方式 时 与 变 压 器 容 量 的 大 小 需 要 启 动 电动 机 台数 的 多 少 和 生 产 工 艺 等情 况 有 关 要 根 据 具 体情 况而 定
,
化 工 生 产具 有 连 续性 的 特 点
化工
,
一
,
。
,
,
所有 的 再 启动措 施 只 在停 电后 的 短 时 间 内起作 用 在 短 时 间内等待 备 自投 投 入 或 电压 恢 复正 常 超 过 这 段 时 间 再 启 动措 施应 自动 解 除 避 免恢 复供 电后 电 动 机 盲 目 自启动 2 2 对 手动 停 车 或 事 故跳 闸的 电 动 机 不 应 再 启动 2 3 所 有 任 何类 型 的 再 启动 方 式 都 必 须 首先 是 以 保 证 人 身和 设 备 的 安 全为 前 提
1
,
,
,
,
。
.
。
.
。
。
3
、
自动 再 启 动 的常 见 线 路
3
.
。
,
,
,
,
。
一
,
一
,
。
1
、
常 见 再 启 动方 式
1
.
瞬 间再 启动 恢 复供 电后 所 有 电动机 立 即再 启动 1 2 延 时 分 别 再 启动 当需 要 再 启 动 的 电动 机 较 多 而 电 源 容量 较 小 按 照 生 产 工 艺 的许 可 分 先后 次 序 台 台分 别 启动 彼 此 间 用 时 间继 电 器 或 P L C 控 制 保持 定 的 时 差 i 3 成 组 分 批 再 启动
电动机的5种启动方式(图文)
![电动机的5种启动方式(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efb26d7c1cfad6195fa7a7.png)
软启动,变频器,减压启动综合分析
组网通讯 变频器本身可以通过自身集成的或扩展的通讯口实现 网络监控。软起还能做一些监控,但要实现电机的实时监控,也 是减压启动、软启动所不能比拟的。 维护方面 由于Y-Δ、自耦减压启动本身就比较简单,自然维护 起来也最简单。我其实很反对使用软起,如果不选择变频器,肯 定会直接选择Y-Δ或自耦减压启动。
软启动,变频器,减压启动综合分析
价格问题自然是变频器最贵,Y-Δ、自耦减压启动相对便宜。对于 投入较小的项目,经济性就会成为首选; 可控问题 Y-Δ、自耦减压启动简单,但仅仅只是启动。但在自动化程度高的 场合,估计就会使用得较少,甚至软起也少。而通过变频器调控 电机,包括转速、电压等就远不是减压启动、软启动所能比拟的。 所以变频器在大型或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线就是首选了。
这是利用了可控硅的移相调压 原理来实现电动机的调压起动,主 要用于电动机的起动控制,起动效 果好但成本较高。因使用了可控硅 元件,可控硅工作时谐波干扰较大, 对电网有一定的影响。
另外电网的波动也会影响可控 硅元件的导通,特别是同一电网中 有多台可控硅设备时。因此可控硅 元件的故障率较高,因为涉及到电 力电子技术,因此对维护技术人员 的要求也较高适用于无载或者轻载起动的场合。并且同任何别的减压 起动器相比较,其结构最简单,价格也最便宜。
除此之外,星三角起动方式还有一个优点,即当负载较轻时, 可以让电动机在星形接法下运行。此时,额定转矩与负载可以匹 配,这样能使电动机的效率有所提高,并因之节约了电力消耗。
软启动,变频器,减压启动综合分析
组网通讯 变频器本身可以通过自身集成的或扩展的通讯口实现 网络监控。软起还能做一些监控,但要实现电机的实时监控,也 是减压启动、软启动所不能比拟的。 维护方面 由于Y-Δ、自耦减压启动本身就比较简单,自然维护 起来也最简单。我其实很反对使用软起,如果不选择变频器,肯 定会直接选择Y-Δ或自耦减压启动。
电动机自动再起动的实现方法
![电动机自动再起动的实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da0d320b4c2e3f572763cf.png)
因雷击、自动重合闸动作成功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而恢复供电,或同一系统中,其中一用户高压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会引起电网瞬间失压,造成运行中的接触器因失压动作而释放,所控制的电动机停止运行。
对于石油化工等连续性运行的企业,会引起生产波动,操作混乱,甚至发生起火爆炸事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自动再起动指经常运行的电动机,因短暂停电(俗称晃电)后,在速度降低或完全停止运行的情况下重新起动。
采用这一技术可以解决晃电带来的问题.1、常见再起动的方式1.1、瞬间再起动恢复供电后,所有电动机立即再起动。
1.2、延时分别再起动当需要再起动的电动机较多,而电源容量又较小,按照生产工艺的许可,分先后次序一台台分别起动,彼此间用时间继电器控制,保持一定的时差。
1.3、成组分批再起动多台电动机为一组,组与组保持时差,形成批次再起动。
选用这些方式时与变压器容量的大小、负荷率的高低以及再起动电动机台数的多少和生产工艺等情况有关,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自动再起动应遵守两项原则2.1、所有的再起动措施只在停电后的短时间内起作用。
在短时间内(一般为2-5秒)等待线路重合闸或者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或电压恢复正常。
超过这段时间,再起动措施应自动解除,因此时断电已成定局,生产无可挽回只能停下来。
必须避免下次人工恢复供电后电动机盲目自起动。
2.2、对手动停车或事故跳闸的电动机,不应再起动。
3、自动再起动的常见线路3.1、瞬间再起动方式线路3.1.1、如图所1示的线路工作原理:当电动机合闸后,接触器KM投入,中间继电器KA和时间继电器KT(断电延时)也接着投入。
当系统断电时,KT延时5秒断开,在0-5秒内恢复供电,电动机M便立即再起动。
正常时KA常闭触点是断开着的,所以手动停机不会再起动。
同样热继电器FR动作跳开后,也不会再起动。
该电路特点是接触器KM、中间继电器KA的辅助触头使用较多,接线复杂。
3.1.2、图2线路工作原理:电动机运行后,接触器KM及时间继电器1KT、2KT均投入,当系统断电时,1KT常闭触点延时闭合,2KT延时5秒断开,图1在0~5秒内恢复供电,可实现再起动。
电动机再启动技术的浅析
![电动机再启动技术的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ac2262561252d380eb6e4b.png)
动机开始失速 ; 故障切除电源恢复后 电动机再加速至原转速。分析电动 机再启动技术应首先 了解供配电系统故 障对 电动机供电 回路的影响 。 供配电系统故障 的不同对电动机供 电回路的影响也 不一样, 再启动处理 的方法也应有 区别。供配电系统故 障分单相接地 、 两相短路 、 三相短路 、 对称及 不对称等多种故障形式 ,但对电动机供电回路的影 响主要取决 于故障的时间及 电压降低的幅度。 11 时 欠 压 .瞬 瞬时欠压是瞬时的电压降低 , 而不是电压的消失 , 其过程分为电压 降低与电压恢复两部分 。 供配电系统发生故障的瞬时, 由于感应电动机 转 子 的 磁链 不 能 突变 , 有 的 电 流 将 继 续 存 在 , 在 定 子 绕 组 端 子 间感 原 并 应电压。该感应 电压并不立即下降 , 而且能保持相当长时间 , 此电压称 为残余 电压。由于残余电压的存在 , 如果电源断开后 , 很快又再次合闸 , 将出现较 大的合 闸冲击 电流及冲击转矩 ,冲击大小 由合闸瞬间电动机 的残余 电压大小及相位决定。根据电动机残余电压衰减的不同瞬时欠 压可分为断电故 障、 近距离短路故 障和远距离短路故障三种形式。断电 故障是指电动机群与供配电系统断开所引起的故障 ,发生的原因主要 是误操作。近距离短路故障是指在与 电动机电气距离较近处发生的短 路故障 , 近距 离短路故障在瞬时欠 压中的发生率较高。 远距离短路故障 是指在与电动机 电气距离较远处发生的短路故障, 远距离短路故障在瞬 时 欠 压 中 的发 生率 最 高 。 瞬时欠压 时因电压快速恢复会发生仅部分 电动机停运的情况 , 此 时 电动机再启 动技术 的处理应是躲过电动机残余电压的影 响, 然后立即 将停运的电动机直接再启动。
电动机延时启动课程设计
![电动机延时启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5113e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f.png)
电动机延时启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动机延时启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电动机延时启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1)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2)掌握电动机延时启动的原理和实现方法;(3)熟悉电动机延时启动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实例。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电动机延时启动电路的工作原理;(2)具备设计简单的电动机延时启动电路的能力;(3)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动机延时启动的实验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动机延时启动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电气知识的热情;(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介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启动、运行、制动等基本过程,以及电动机的转速、转矩、功率等基本参数。
2.电动机延时启动原理及应用:讲解电动机延时启动的实现方法,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编写,使学生掌握电动机延时启动的技术要点。
3.电动机延时启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电动机延时启动在生产、生活中的典型应用实例,使学生了解电动机延时启动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延时启动原理及应用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电动机延时启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动机延时启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设计、搭建电动机延时启动电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动机延时启动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绕线型电动机启动方法
![绕线型电动机启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14010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2.png)
绕线型电动机启动方法
绕线型电动机的启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直接启动法:这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启动方法之一。
原理是通过直接连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和电网,将电动机直接接入电网中,启动电动机。
在启动过程中,电动机会吸收较大的电流,因此需要保证电网的供电能力足够强大,能够满足电动机启动所需的电流。
2. 转子串入分级起动电阻启动:这种启动方法是降低起动电流,增加起动转矩,甚至在s=1起动时,启动转矩Tst=Tmax,并且R2在外部,转子温升大大降低。
正常运行时,转子可通过电刷直接短路。
绕线式电机设计成转子电阻R2小,电机运行时s小,效率高,除了起动性能好,还可用于调速。
主要缺点是造价高,工艺复杂。
3. 星型-三角形切换启动法:这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启动方法。
启动过程中,先将电机接成星型接法启动,待转速升至接近额定转速时切换为三角形接法运行。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电流较大,对电网冲击大。
这些启动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动机分批再启动系统技术及应用研究
![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动机分批再启动系统技术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8d27f8cb9d528ea81c779a7.png)
失压 、 期 失压 等 。瞬 时欠压 指 的是 瞬 时的 电压 降低 , 长 电压 能够快 2 可 编 程 序 控 制 器 电动 机 分 批 再 启 动 技 术 的 系 统 结 构 设 计 速 恢复 , 而 电动机 停运 时 间短 暂 。 时失压 时 的 电压 降低直 到 消 因 短
_ PL 为核 心 失 后才恢 复 。 故 障发 生时 , 在 电动 机 的转 矩和 电 流会 陡然 增 大再 衰 2 1 以可 编程 序控 制 器 ( C) P C是采 用 一类 可 编程 的存 储器 , L 能够 快速 进 行逻 辑运 算 、 计 减至消失, 电压 恢复 时会 发生 短 时 的振 荡 。 长期 失压 指的 是供 配 电 定时 控制 等 多种面 向消费群 体 的指 令 , 同时经 过 数 系 统 失压 时 间超 过 1 的 情 况 , 使 得 电动 机全 部停 运 , 企 业 数及 算 术操 作 、 0 S 这 对 字或模 拟 式输 入/ 出控 制各种 类 型的机 械或 生产 过程 , 输 具有 系 统 的影 响 最大 , 易造 成设 备 事故 和人 身伤 亡 。 极
1 可编 程序 控 制器 电动机 分批 再启 动技 术 的应 用状 况
11 电动 机停 运 或故 障的 原 因及 造成 的损 失 .
不 同 的供 配 电 系统 故 障对 电动 机供 电回 路 的影 响 不尽 相 同 ,
系统 维护 技术 难度 小 , 维护 量少 。 根据 故 障 时间 的长 短和 电压 降低 的 幅度 。 以分 为瞬 时 欠压 、 时 较 为简 单 , 可 短
讨 P C在该技术中的重要应用 , 决电动机失压停运 的问题 , 高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及安全性 。 L 解 提 关键词 : 电动机; L P C控制 ; 分批再 启动; 应用
高压大容量电动机软起动关键技术
![高压大容量电动机软起动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16f953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2.png)
高压大容量电动机软起动关键技术摘要:大容量电机因为其优越的高功角特性和良好的机械特性而在汽车工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不过由于大容量电机的起车物理步骤繁琐、操作麻烦,特别是大容量电机的启动技术难度更高。
该文根据大容量电机的普遍应用情况和对高压软启动系统的迫切要求,重点论述了对高压软启动装置的基本构造和容量大小的重要决定,并剖析了系统方案起动机理、起动流程等应用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大容量电动机软起动关键技术一、引言目前国内在制造业领域中的很多大输出功率重载设备都采用了大型高压的交换电器驱动工作,但大输出功率交换电器在进行启动的时候往往会形成大量严重的问题,它会使得电网电压大幅度地下降,使得电网内的各种电器设备都无法正常地工作;形成的冲击电流导致电机自身过热,会降低电动机的寿命;电器硬启动会形成相当大的转矩振动,给机械设备和负载造成巨大的机械冲击力,并破坏机器本体和轴承,以及齿轮机构等精密装置;而电器硬启动所形成的大电流同时也会形成巨大的电磁辐射,对机械设备附近的电力仪表形成影响,因此高压软起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高压软起动技术的研究现状在国内,虽然很早以前我国就存在一些机构在对高压软起动技术进行研究,但是由于电力电子器件性能的限制(比如说晶闸管软起动技术中晶闸管的耐压等级等),以及生产工艺的限制,并没有出现比较先进的软起动装置和技术,国内机构一般都是通过对国外的软起动装置进行仿制,并且低压产品居多,在技术上还远远达不到国外高压软起动装置的技术标准,在电压等级上也往往达不到国外高度。
现国内外运行的高压软起动基本有这样几类:水电阻软起动、磁控软起动、晶闸管软起动。
下面简要介绍这三种软起动的性能特点。
(1)水电阻软起动水电阻软启动(图1)启动原理是靠极板的移动速度和大电压变化,使水汽化(极板表面上)产生高阻力变化液体的阻力来调节开启电流(电压)。
水电阻主要优点是价格相对便宜,控制过程简单。
由于自身起动机理,决定了其具有以下弊端:由于启动电压的设计值由蒸发汽化电阻大小确定,会形成很大的扭矩冲击作用,对电动马达和设备都形成了很大的危险,甚至严重影响轴承长寿;由于蒸发汽化电流和很多因素相关,如温度变化,极板状况,电源状态等,所以启动电压的控制精度非常不好,且变动范围也很大。
电机启动方式及运行注意事项
![电机启动方式及运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723f324647d27284b7351b3.png)
• (1)电机一般设计在海拔不超过1000m,环境空气温度 不超过40℃的地点运行。 • (2)电机在额外电压变化±5%以内时,可以按额定定率 连续运行。如果电压变动超过±5%时,则应按制造厂的规 定或试验结果限制负载。 • (3)运行中电机的温升应遵照制造厂的规定,缺乏此相 资料时,可参照表1-1的规定。 • (4)对短时定额的电机,其各部分的温升限值允许较表12中规定的数值提高10K。 • (5)滑动轴承的容许温度为80℃(油温不高于65℃时)。 滚动轴承的容许温度为95℃(环境温度不超过40℃)。 • 7、电机的允许振动值(双振幅)见表1-2
二、电机在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 起动前操作人员检查: • 1、电动机及所带设备上确认无人工作、电机机身 干净整洁、周围区域内无杂物(编织袋、塑料 袋等易堵住电机风道的物品)。 • 2、有条件的尽量盘动联轴器,确认电机与所带设 备转动无卡涩现象。 • 3、将现场控制电机的主令控制器(开关)置于 “运行”位置。 • 4、对于有DCS控制的泵机,现场需要开机时,开 机前要与DCS中控室联系,要求DCS解除锁停, 得到中控室确认后方可启动电机。
• 4、变频器 变频器是现代电动机控制领域技术含量最高,控 制功能最全、控制效果最好的电机控制装置,它 通过改变电网的频率来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和转矩。 因为涉及到电力电子技术,微机技术,因此成本 高,对维护技术人员的要求也高,因此主要用在 需要调速并且对速度控制要求高的领域。
各种启动方式的比较
• 5、电动机原则上不允许带负荷起动,特别是风机、 水泵等重载设备,虽然有些电机带负载也能启动, 但是启动时间长、启动电流大,容易引起电机保 护器误动作,因此操作人员起动此类设备时一定 要将负载脱开。(如启动水泵要先将出口阀门关 闭,并打开进口阀门。将电机在轻载状态下启动 后,再平稳的打开出口阀门,同时观测运行电流 和转速声音,监视起动过程,发现异常立即停止 运行,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查)。
高压电机再启动母线压降的计算
![高压电机再启动母线压降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21f41f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c.png)
91一、研究目标车间变电所高压电机低电压保护定值分为50V、3S以及70V、1S两种,6kV 变电所备自投动作时间为1.5S。
对于低电压动作时间大于备自投动作时间的高压电机来说,在变电所发生晃电或失电后备自投动作时,这一部分电机会有一个自启动的过程,通过计算这一部分自启动时压降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启动电流是否会引起保护动作,从而判断出对系统运行是否会产生影响,确定低电压保护设置是否合理。
二、母线电压规定规程规定,对于电机正常启动时的电压,应满足一下要求:(1)最大容量的电动机正常启动时,厂用母线的电压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80%。
(2)容易启动的电动机启动时,电动机的端电压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70%。
(3)当电动机的功率为电源容量的20%以上时,应验算正常启动时的电压水平,但对于2000kW及以下的6kV电动机可不比校验。
三、成组电动机自启动时厂用母线电压的计算1.计算方法1电动机成组自启动时的厂用母线电压可按式(1)计算,式中各标幺值的基准电压应取0.38kV、3kV、6kV,对于变压器基准容量应取低压绕组的额定容量。
S XUUm+=10S S qzS +=1cos 2αηdTeq z qS P K S∑=式中:U m —电动机正常启动时的母线电压;U 0—常用母线空载电压,对电抗器取1,对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取1.05,对有载调压变压器取1.1;X—变压器或电抗器的电抗;S—合成负荷,可按式(2)进行计算;S1—自启动前厂用电源已带的负荷,失压自启动或空载自启动时,S1=0; S q z —自启动容量;K q z —自启动倍数,备用电源为快速切换时取2.5,慢速切换时取5;此处慢速切换是指其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过程的总时间大于0.8,快速切换是指切换过程总时间小于0.8;∑P e—自起的电机额定功率总和;cosαηd—电机额定功率和额定功率因数的乘积,可取0.8装置划分的电动机分类表如表2所示,车间所属68/149变电所所带I类电动机数量最多,低电压时限为50V,3S,动作时间大于备自投动作时间。
厂用变压器备自投电动机再启动控制系统改进
![厂用变压器备自投电动机再启动控制系统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9007f3e6f8c75fbfc77db221.png)
( e o g a gJ no gI nad Sel o t.S u ny sa e o g a g1 5 2 hn ) H i n j n i ln r n t .Ld h a gah nH i nj n 5 16 C ia l i a o eC l i
a e d s i u in s s ms c n ita d o t le c a g . S l g it b t y t o ss c c n r x h n e r o e o ef—p o i e r n fr e s a t n fr r r v d d T a so m r i r s me a o
第 3 卷 l
第 3 期
黑 龙 江 冶 金
V0 . J3l
No 3 ,
20 11 9月 年
He o g a g Me l ry i nj n l i t l g au
S pe e 2 1 e t mb r 0 1
厂 用 变压 器 备 自投 电动 机再 启 动 控 制 系统 改进
关键词 : 电动机 及设 备再启动 ; 自投选 择方 式 ; 备 直流控制
I pr v m e fCo r lSy t m sa tng o t m a i m o e nto nt o s e Re t ri fAu o tc Swic th M o o o ef—pr vde a so m e t r f r S l — o i d Tr n f r r
Ca a i ft e o h r t o w r rn f r e s 8 0 VA.W h n o e o e t o w r r n f r e a o p ct o t e w o k t s m r i 0 K y h a o e n r w o k t s m r c n n t a o wo k b c u e o a l o fe e ,sa d y t n fr e s a tma ial tr w r o r sat lw —v l g r e a s ff u t f d r tn b r s m r u o t l sat o k t e tr o e a o c y ot e a
电动机再起动技术
![电动机再起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9ebc9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3.png)
电动机再起动技术电动机再起动技术是指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发生瞬时停电或故障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电动机的正常工作状态的技术手段。
这种技术在许多工业领域中非常重要,因为电动机的运行往往对生产流程至关重要。
首先,电动机再起动技术需要依赖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当电力系统突然发生停电或故障时,电动机会立即停止运行。
为了实现快速再起动,关键是要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快速恢复供电。
这通常需要可靠的电力设备,如备用发电机、UPS系统、稳压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提供持续供电,以确保电动机能够在停电或故障后尽快重新启动。
其次,电动机再起动技术需要采取合适的控制策略。
一旦电动机停止运行,再起动需要通过合适的控制信号来实现。
这通常包括监测电动机的电流、转速、温度等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来调整电动机的控制器。
一些先进的控制策略,如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故障情况来调整电动机运行参数,以实现快速恢复。
此外,电动机再起动技术还需要考虑电动机本身的设计和制造。
为了实现快速再起动,电动机需要具有合适的启动时间和启动能力。
这可以通过合适的电机设计和制造工艺来实现,如采用优质的磁铁材料、合理的绕组设计、低摩擦轴承等。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电动机的启动效率,减少起动时间。
总之,电动机再起动技术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手段,可以在电动机停电或故障后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通过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采取合适的控制策略和优化电动机的设计制造,可以实现快速再起动,并保证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这对于许多工业领域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对电动机运行要求较高的场景下。
电动机再起动技术在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制造业、能源行业还是交通运输等领域,电动机都是重要的动力装置。
在这些领域中,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停电、故障或者其他突发情况,电动机可能会突然停止工作。
这将导致生产线的中断、设备的损坏以及成本的增加。
因此,电动机再起动技术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应对停电情况是电动机再起动技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实验思考题
![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实验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aed081c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4.png)
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实验思考题篇一:实验思考题: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1. 为什么需要进行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控制?在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两台电动机进行顺序启动控制,以保证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一台电动机启动的同时,另一台电动机需要开始工作,或者当一台电动机启动后,另一台电动机才能启动。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控制。
2. 如何进行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控制?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控制可以通过编程控制来实现。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编写控制程序,控制两台电动机的启动时间和启动顺序。
控制程序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当一台电动机启动后,另一台电动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启动,或者当一台电动机停止运行时,另一台电动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停止运行等。
3. 如何进行电动机的顺序启动控制?电动机的顺序启动控制可以通过软启动器来实现。
具体来说,软启动器可以通过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控制电动机的启动时间和启动速度。
在电动机启动时,软启动器可以逐渐增加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电动机逐渐加速,直到达到正常运行速度。
这样可以减少电动机的启动时间和能量消耗,提高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4. 如何进行电动机的顺序停止控制?电动机的顺序停止控制也可以通过编程控制来实现。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编写控制程序,控制两台电动机的停止时间和停止顺序。
控制程序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当一台电动机停止运行时,另一台电动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停止运行,或者当一台电动机启动时,另一台电动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停止运行等。
5. 如何进行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和停止控制?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和停止控制可以通过软启动器和控制程序来实现。
具体来说,软启动器可以通过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控制电动机的启动时间和启动速度。
控制程序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当一台电动机启动后,另一台电动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启动,或者当一台电动机停止运行时,另一台电动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停止运行等。
煤液化电动机晃电再启动试验方案
![煤液化电动机晃电再启动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8e7c0aa8114431b90dd896.png)
电动机低电压晃电再启动试验方案一、目的及意义因雷击、自动重合闸动作成功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而恢复供电,或同一系统中,其中一用户高压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会引起电网瞬间失压,造成运行中的接触器因失压动作而释放,所控制的电动机停止运行。
对于石油化工等连续性运行的企业,会引起生产波动,操作混乱,甚至发生起火爆炸事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自动再起动指经常运行的电动机,因短暂停电(俗称晃电)后,在速度降低或完全停止运行的情况下重新起动。
采用这一技术可以解决晃电带来的问题.二、需要做实验的电机0.4EB1段:105P1306 105K1101A 105P1402A 105P1706A 105P3202C 105P1401A0.4EB2段: 105K1101B 105P1402B 105P1401B 105P3402B 1063202C0.4EB3段:106K1101A 106P1402A 106P1401A0.4EB4段: 106K1101B 106P1402B 106P1401B 106P1706B三、晃电再启动试验步骤(一)0.4KV 应急I段晃电再启动试验:方案一:1、将0.4KV 应急I段试验电动机电缆从盘后端子排拆除,修改其综保参数改为不检测启动电流。
2、检查0.4KV 应急I-II段母联柜备自投开关在“自动”位,手动断开0.4EB1段进线断路器3001,母联3012自投成功,验证带再启动功能的电机按要求启动。
(启动时间5S之内)3、将0.4KV应急I-II段母联柜备自投开关打至“手动”位,手动断开0.4EB1段进线断路器3001,等待5秒后,恢复0.4KV 应急I段供电,上述电动机不启动,故障指示灯亮。
方案二:1. 将0.4KV 应急I段试验电动机电缆从盘后端子排拆除,修改其综保参数改为不检测启动电流。
2. 将0.4KV应急I段试验电机全部送电手动开起来,再将电动机一次电源手动断开,同时手动让0.4B1段进线柜继电器KA(失压继电器)得电(接点闭合),然后在5S之内送上试验电动机一次电源,同时手动让0.4KV 应急I段进线柜欠压继电器KA失电(接点断开),观察再启动功能的电机是按要求启动。
电动机的起动次数和起动条件
![电动机的起动次数和起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eea11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3.png)
精心整理
电动机的起动次数和起动条件
电动机冷态启动:电动机停运 2 小时以上的状态;热态是指电动机运转30 秒以上的状态。
鼠笼式转子电机在冷、热态下同意连续启动的次数,应按制造厂规定进
行,如无制造厂规定章按以下要求履行:
1、鼠笼式电机在正常状况下,同意在冷状态下起动 2 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得小于 5 分钟,在热状态下起动 1 次。
只有在办理事故时以及起动时间不超出2~3 秒的电动机,能够多起动一次。
2、当进行动均衡试验时,起动的间隔时间为:
200KW 以下的电动机不该小于0.5h
200~500KW 的电动机不该小于1h
500KW 以上的电动机不该小于2h
发电厂辅机电动机启动次数同意值
被带动设施同意启动次数再启动时必要的冷
却时间( h)
冷态时热态时
送风机1~2 1 1~2
烟气再循环风机1~2 1 1~2
给水泵2~3 1~2 1~1.5
循环水泵2~5 1~3 0.5~1.5
冷凝泵2~5 1~3 0.5~1.0
励磁机1~2 1 1~2
3、启动电动机应逐台进行,一般不同意在同一母线上同时启动两台以上的电动
精心整理
机。
启动大容量电动机时启动前应调整好母线电压。
电动机启动时,LCD 上和就地巡检员应监督启动的全过程。
4、电动机启动时,应防备带负荷运转,以减少电动机启动电流实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机再起动技术(一)摘要:本文从分析供配电系统故障对电动机的影响着手,较全面地分析了各种电动机再起动的方法及技术,重点介绍了电压与电流控制式电动机群再起动方法及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动机群再起动技术,以及如何选择电动机再起动的方法与技术。
关键词:电动机再起动供配电系统故障1前言随着工业的发展,企业内具有数千台电动机的供配电系统已屡见不鲜。
如此庞大的供配电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是很高的,一旦发生故障就会造成几十台甚至几百台电动机停止运行。
电动机通常是企业内转动设备的主要动力,大量电动机的停运将给企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及生产的混乱,特别是大型连续化生产要求非常高的危急企业,还可能引发其他设备及人身事故,损失更为严重。
目前电动机再起动的方法及技术有许多种,而且各有千秋,如何根据经济技术比较确定企业需要的电动机再起动方法与技术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
2供配电系统故障对电动机供电回路的影响电动机的再起动过程分为两部分,即:当供配电系统发生故障时电动机开始失速;故障切除电源恢复后电动机再加速至原转速。
分析电动机再起动技术应首先了解供配电系统故障对电动机供电回路的影响。
供配电系统故障的不同对电动机供电回路的影响也不一样,再起动处理的方法也应有区别。
供配电系统故障分单相接地、两相短路、三相短路、对称及不对称等多种故障形式,但对电动机供电回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故障的时间及电压降低的幅度。
2.1瞬时欠压瞬时欠压(VoltageSag)是瞬时的电压降低,而不是电压的消失,其过程分为电压降低与电压恢复两部分。
供配电系统发生故障的瞬时,由于感应电动机转子的磁链不能突变,原有的电流将继续存在,并在定子绕组端子间感应电压。
该感应电压并不立即下降,而且能保持相当长时间,此电压称为残余电压。
由于残余电压的存在,如果电源断开后,很快又再次合闸,将出现较大的合闸冲击电流及冲击转矩,冲击大小由合闸瞬间电动机的残余电压大小及相位决定。
根据电动机残余电压衰减的不同瞬时欠压可分为断电故障、近距离短路故障和远距离短路三种形式:断电故障是指电动机群与供配电系统断开所引起的故障。
发生的原因重要是误操作。
例如,误将运行变电所的电源断开。
断电故障时,由于电动机转子中的电磁能没有任何消耗,电动机残余电压衰减的很慢。
断电故障在瞬时欠压中发生的概率最低。
近距离短路故障是指在与电动机电气距离较近处发生的短路故障。
在近距离短路故障时,电动机转子中的电磁能因向短路点提供短路电流而很快衰减,因此残余电压衰减的也很快。
近距离短路故障在瞬时欠压中的发生率较高。
远距离短路故障是指在与电动机电气距离较远处发生的短路故障。
在远距离短路故障时,电动机转子中的电磁能也因向短路点提供短路电流而有所衰减,残余电压衰减的较快,但比近距离短路故障衰减的慢些。
远距离短路故障在瞬时欠压中的发生率最高。
电动机的残余电压不仅与短路故障的电气距离有关而且还与故障的形式有关,如果供配电系统内具有补偿电容器将会降低残余电压的衰减速度。
为了防止由于残余电压的存在对电动机所产生的冲击,BZT(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等保护应在电动机母线电压衰减小于0.33puV/HZ时才能动作,或作用于电源电压与电动机残余电压之间的相差小于30°内。
电动机残余电压衰减速度直接影响采用小于0.33puV/HZ保护的动作时间,以及电动机母线电压的恢复及电动机再起动的时间。
瞬时欠压时因电压快速恢复会发生仅部分电动机停运的情况,此时电动机再起动技术的处理应是躲过电动机残余电压的影响,然后立即将停运的电动机直接再起动。
2.2短时失压短时失压与瞬时欠压的区别在于残余电压是否消失。
短时失压是电压降低至消失而后电压才恢复。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继电保护时差配合等原因无法实现快速切除故障。
故障发生瞬间,电动机的电流与转矩陡然增大,然后逐渐振荡衰减,而残余电压和转速也开始逐渐下降。
电源恢复瞬间,电动机的电流与转矩也会迅速增大,然后逐渐振荡衰减,而转速也开始逐渐上升,经过短时的振荡后稳定在某一数值上。
供配电系统发生短时失压时,低压电动机交流接触器已断开,非再起动的高压电动机均跳闸,电动机转速下降很多,此时BZT等保护可立即动作。
母线电压恢复后,电动机再起动技术的处理应是将全部参加再起动的电动机再起动,但采用的电动机再起动方法与技术不同再起动的过程也各异。
2.3长期失压长期失压是指供配电系统电压消失时间通常大于10秒的故障。
当电动机所在的母线发生长期无法恢复的故障时,电动机已全部停止运转。
为了防止电动机随供配电系统的恢复同时再起动而造成的设备事故及人身伤亡,必须清除全部电动机的再起动信息。
3电动机再起动方法正常运行时记录电动机的运行信息,供配电系统故障消除后,按故障前记录的电动机运行信息重新起动电动机即完成了电动机再起动。
按电动机再起动的过程中是否可以控制,再起动方法分为无控式与可控式两种。
3.1无控式再起动方法在供配电系统故障后电压恢复瞬时,按电动机的运行信息,立即将所有参加再起动的电动机全部同时再起动既为无控式再起动方法。
该方法电路简单,使用电器元件很少,费用低,但存在如下缺点:受到供配电系统容量的限制不能完成全部运行电动机均参加再起动。
可因电动机残余电压而产生电流及转矩冲击。
由于多台电动机同时起动会产生很大的非周期冲击电流,可能造成变压器跳闸,同时也会造成电动机端电压显著下降,电动机最大转矩低于负载转矩,使再起动失败。
无法防止短时再次再起动以及再起动时间过长。
3.2可控式再起动方法供配电系统故障时,将电动机的运行信息做瞬时的记录,供配电系统电压恢复后,利用各种控制方法按电动机的运行信息,逐步将全部停运的电动机分期分批地再起动既为可控式再起动方法。
3.2.1时差控制式电动机群分批再起动时差控制式电动机群分批再起动方法是预先将全部参加再起动的电动机分为固定的多个批次,每台电动机固定在一个批次中,每批再起动电动机固定一个再起动时间,各批次再起动时间有一个时差,而且再起动时间越长时差越大。
时差控制式电动机群分批再起动的优点是控制方法简单,主要缺点是时差难以选择。
时差选大了会使再起动过程拖延很长时间,最后一批再起动电动机几乎是在完全停转的情况下满载起动,这使得许多电动机因过电流而跳闸;时差选小了会出现相邻批次的再起动电流叠加,造成母线电压下降。
由于电动机的转矩是随着端电压平方成反比而变化的,电动机起动转矩也会大幅度下降,再起动能耗增加,再起动的时间也随着端电压的大幅度下降而更加延长,以致多批次再起动电流叠加,直至电源因过电流断电,再起动失败。
另外,供配电系统的故障是非常复杂的,故障切除后再起动电动机母线的电压也是变化的,因此很难保证不出现再起动电流叠加的现象。
在一个变电所内不是全部电动机都处在运行状态,而是约有30%~50%电动机处在备用状态,对于所内的每段母线运行的电动机台数也是根据生产和设备的需要而变化的,电动机的运行状态是随机的,一般在装机容量的30%~80%之间,特殊情况可达到10%~100%。
但该控制方法只能按100%再起动装机容量来安排批次和时差,如某批内没有运行电动机,该控制方法只能是空等一个时差。
在供配电系统发生瞬时欠压中会出现母线上仅数台电动机停运的情况,如这几台运行电动机都被分在后几批内,该控制方法也只能是空等几个时差。
3.2.2电压控制式电动机群分批再起动电压控制式电动机群再起动方法也是预先将全部参加再起动的电动机分为固定的许多批次,每台电动机也固定在一个批次中。
正常运行时监测电动机群的母线电压,故障后电压恢复时用再起动电动机群的母线电压控制各批电动机完成再起动任务。
该方法与电压与电流控制式电动机群再起动方法相比简单一点,但因为在再起动过程中再起动电流的变化很大,而母线电压变化较小,仅用母线电压控制很难实现监测电动机的再起动状态。
3.2.3电压与电流控制式电动机群分批再起动与上述两种方法一样,该方法也是预先将全部参加再起动的电动机分为固定的许多批次,每台电动机也固定在一个批次中。
正常运行时监测电动机群的母线电压,而在故障后电压恢复时是用再起动电动机群的母线电压与母线总电流共同控制各批电动机完成再起动任务的。
在再起动过程中始终检测再起动电动机群的母线电压与母线总电流,如母线电压与母线总电流满足了再起动要求就立即起动下一批电动机,直至再起动完成。
如某批内没有运行电动机也立即起动下一批电动机,没有任何等待。
如多批内没有停运的电动机,该控制方法也可直接起动最后一批的电动机。
在分批方法上即要考虑运行容量为100%的装机容量时的快速再起动,又要兼顾由远距离短路瞬时欠压而引起的数台电动机停运现象。
因此,在电压与电流控制式电动机群再起动方法中电动机群的分批是很严格的,分不好还会出现电流冲击,电源开关跳闸,以致再起动失败。
3.2.4电压与电流计算式电动机群分批再起动电压与电流计算式电动机群分批再起动对电动机群没有固定的分批,供配电系统电压恢复后,该方法立即将停运的电动机按重要性及负载性质等条件排好再起动的顺序,根据预先设定的再起动最大电流Im及母线恢复电压计算出第一批应再起动的电动机的容量及台数,并立即再起动第一批机群。
然后检测再起动电动机群的母线电压及母线总电流,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出下一批应再起动的电动机的容量和台数,并立即再起动该批电动机,以此类推,直至全部电动机再起动结束。
电压与电流计算式电动机群分批再起动是目前最合理的再起动方法。
3.2.5电压控制式、电压与电流控制式及计算式再起动方法的共同特点1)可靠性高这三种方法的构成都非常简单,参加运行的元件很少,而且元件也都很先进,因此可靠性很高。
2)再起动速度快再起动时间是与负载成正比,与恢复电压平方成反比,即负载越大再起动时间越长,恢复电压越高再起动时间越短。
这三种方法是在保证母线电压的情况下完成再起动的,因此再起动是在高起动电压的条件下执行的,从而使再起动时间减少。
3)防止残余电压引起的电流冲击这三种方法对瞬时欠压故障采用了一定延时,即供配电系统断电后保持一段延时后再开始再起动,给电动机机端残余电压一个衰减时间,在延时期间即使电压已经恢复也不开始再起动,防止了电动机群再次合闸冲击。
4)防止短时再次再起动这三种方法在再起动结束的一段时间内,将该段母线的再起动回路闭锁,以防止短时内连续再起动使电动机群超过允许温度而损坏。
5)防止再起动时间过长当由于恢复电压较低、负载过重等原因使再起动长时间不能结束时,这三种方法可自动结束以后各批再起动,防止拖垮电网或引起电气设备的损坏。
6)应有动作反映时间在这三种再起动方法中,某一批再起动指令发出后与下一批再起动指令发出前应有一个动作反映时间。
该时间包括控制元件指令发出时间、开关动作时间、电动机起动电流非周期分量衰减时间以及控制元件电压与电流的测量反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