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相长,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用相长,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
发布时间:2021-12-10T01:21:58.350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7月20期作者:周建忠
[导读] 高中信息技术因为不是高考科目,现实中不被重视。
周建忠
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
[摘要]
高中信息技术因为不是高考科目,现实中不被重视。
信息技术教师应努力发掘生活中能够用到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去学以致用,然后用以促学,做到学用相长,从而突破因局,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达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为其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兴趣、学用相长、有效教学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现状
高中信息技术,由于没有纳入高考,从社会、学校、教师到学生,对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都不高。
从信息技术教学来看,普遍存在学生听课不认真,上机练习不投入,或者做其它科目的作业,或者玩游戏等。
感觉大家的目标,只要到时候通过了信息技术的会考就了事。
信息技术教师如果不采取点措施,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其结果肯定是收效差,很难实现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目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当今社会,资讯异常发达,数据日益庞大,生活越来越智能化,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影子无处不在。
可以说,信息技术代表了当今先进生产力的方向。
谁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先进性,谁就能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的不断升级,科技的创新进步,军事的先进强大,社会的高效治理上做到领先,引领潮流。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好这门知识。
然而面对信息技术课的客观现状,信息技术教师如何破局,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达成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呢?
三、如何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爱因期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面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现状,要让学生努力学习好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实现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关键。
(二)、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实现信息技术有的效教学
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工具性。
信息技术不仅是一门学问,它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我们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赏识与肯定,这会坚定我们的行为与付出。
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教师,就是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作用,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兴趣。
教师要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这些应用能获得持续的兴趣,再把兴趣转化为学习的行动,达到学用相长,实现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信息技术应用的具体实施
那么,如何把信息技术用起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让学生去做拓展和实践。
1、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生自身遇到的问题
比如让学生用WORD制作一份自己的学习计划;打印一个漂亮的座右铭;用幻灯片制作自己的成长记录,用电子表格收集自己的成绩,制作成统计图表,指导自身学习等。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学生完成了一个信息技术作品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满满的成就感,这会促进他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再学习。
2、用信息技术解决学校学习中的问题
学校学习生活中可以用到信息技术去解决的问题是很多的。
现在很多学校都配备了电子白板,比如班级信息的发布,班会课和纪念活动的多媒体制作与使用,成绩统计分析与公布等,都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去施展“拳脚”。
在我校,每个班都配了电脑,虽然安排了相关的值日生,还是有忘关电脑的情况。
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同学们去设置电脑自动关机。
即使值日同学忘关电脑,程序也会在指定时间自动关机,避免设备长时间通电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同学们想到了计算机管理里的任务计划程序。
能过WINDOWS自带的SHUTDOWN关机命令,指定了自动关机时间。
由于各班电脑的运行环境不同,也出现了一些挫折。
有的是到了指定时间没有运行自动关机程序。
通过网上搜索,找到了是设置了屏保的原因,通过取消屏保或输入屏保密码,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的是设置好自动关机后,程序窗口关闭不了,通过百度等,找出是因为程序的BUG,只需切换输入法到英文状态就行了。
通过这次任务,不仅解决了我校班级电脑按时关闭的问题,也解决了各办公室电脑的定时关机问题。
受到了学校和老师们的赞许,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3、用信息技术解决家庭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了“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知识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为自己家庭制作一份模拟自驾旅行攻略的作业。
要求学生要把吃、住、行、游以及目的地的气候,地理等因素都考虑进去,线路的选择,行程的规划,酒店的预订等都模拟演练一遍。
后来有的家庭真正出游时,学生就能自己作出旅行的计划安排了。
通过家长会以及家访等收到家长反馈,说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把行程安排的非常周到,不需要大人操心了。
学生在受到表扬肯定的同时,无形中也激发起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学习了电子表格的知识后,我让每个学生为自己家庭制作一份月收支表。
其实家庭记帐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好多家庭都在做,只是手工的居多。
目前很多家庭都有平板或电脑,有一个电子帐本记起帐来更方便。
我要求学生设计时要用到我们学过的公式,平时只需填入相
应的数据,我们所需要的结果表格自动进行计算生成。
这个确实帮不少家庭带来了方便,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这里有一个学生家里面经营茶庄,他为家里设置了这样一个帐单:
用到了四舍五入函数,自动求和公式等。
在这个表的设计过程中部分咨询了我,基本都是他自己完成。
家长特别满意,说有这个表后太省事了,收支一目了然,发工资也不用计算老半天。
通过这个事,该学生也是很自豪,学习热情别提多高了,还带动了不少同学,目前是我年级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的组长。
4、用信息技术解决社区活动中的问题
为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鼓励学生在周末和节假日,积极参加社区服务,为社区群众解决信息技术方面的问题。
比如利用PHOTOSHOP制作活动海报,用POWERPOINT制作会议PPT,用绘声绘影等制作活动的VCR。
学生在参与社区服务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能力,巩固了信息技术的知识。
5、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科技术创新
我们组织对信息技术兴趣特别浓厚的学生成立了科创小组,参加科创的学习培训和拓展。
学生通过努力,设计的“自动避障机器人”等获得市科创比赛一等奖。
学生们受到了激励,体现了价值,更加坚定了对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信心,并带动了越来越多同学的自觉努力。
最后,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发掘生活中需要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拿到生活去用,去解决问题。
任务小的,学生独自就可以解决,任务大的,可以组建学习小组,发挥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教师给予适当的技术支持与指导,帮助他们达成任务。
总之,学生通过解决身边的问题,得到不断的激励,他们学习的兴趣浓了,课堂的氛围变了,听课和练习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认真了。
通过这些拓展与应用,又进一步巩固了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体现了学用相长,实现了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