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婚俗

合集下载

乔家大院导游词

乔家大院导游词

乔家大院导游词乔家大院导游词1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乔家堡村正中。

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

整个大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

分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

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探口,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

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专家学者恰如其分地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难怪有人参观后感慨地说:“皇家有故宫,民宅着乔家。

”进入乔家院大门是一条长80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坡。

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

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

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护院。

纵观全院,从外面看,威严高大,整齐端庄;进院里看,富丽堂皇,井然有序,显示了我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

整个大院,布局严谨,建筑考究,规范而有变化,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顶上的 140余个烟囱也都各有特异。

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完全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以后有两次扩建,一次增修。

第一次扩建约在清同治年间,由乔致庸主持,第二次扩建为光绪中、晚期,由乔景仪、乔最俨经手;最后一次增修是在民国十年后,由乔映霞、乔映奎分别完成。

从始建到最后建成现在的格局,中间经过近两个世纪。

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

乔家大院依照传统的叫法,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

南面三个大院依次为东南院、西南院、新院。

南北六个大院的称谓,表现了乔家大院中各个院落的建筑顺序。

山西民间婚俗

山西民间婚俗

山西民间婚俗议婚提亲合八字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

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

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

如果女方家长答允考虑结亲,男方便再次托人或由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以便“开八字”,请阴阳先生“合婚”,审看男女双方的命相是否相合。

山西长治一带称之为“取四柱”,雁北一带称之为“换婚单”。

具体做法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年、月、日、时“四柱”干支写在绢帛或麻纸上,然后请人卜算,看双方相互间命相有无克异。

民间一般认为,男女生肖犯“对冲”的不宜婚配。

所谓犯“对冲”,是指子、午相冲,丑、末相冲,寅、申相冲,巳、亥相冲,辰、戌相冲,卯、酉相冲,共“六冲”。

各地历来都有“白马怕青牛,兔、龙泪交流,猪、狗不到头,蛇、虎如刀错,羊、鼠一旦休”之类的俗语。

这些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现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再讲究了。

这一程序相当了“六礼”中的“问名”。

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后,两家即择吉日传换庚帖,晋北一带叫“送契”,重新写明男女各方的生年、月、日、时等事项。

至此,亲事算初步定下。

按照忻州、长治等地的说法,是女方“有主了”;在晋中一带,则说女方“问出去了”。

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前一部分内容。

由于现在不再时兴合婚,“过帖”这道手续自然而然也就免了。

在具备订婚条件的情况下,男女两家还要“相亲”,又叫“相门户”、“看屋里”,即男女两家约定时间见面,最后议定婚事成否。

现在山西各地仍有这种习俗,不过“相亲”的主角已由双方家长变为男女双方当事人,“相亲”的意义已不在于认亲家,而是通过面对面的接触,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

男女双方初次见面时,一般由媒人或介绍人引见,两人对面而坐,互相窥视对方的形貌举止,正所谓“对像”是也。

婚俗大全[精华]

婚俗大全[精华]

迎娶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

晋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

晋南襄汾一带讲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饼”。

晋东南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

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

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

“婚”、“昏”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习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

女儿出嫁离家时,山西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

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

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

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

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

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

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

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

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

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长轿。

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

山西祁县方言俗语的文化信息解读

山西祁县方言俗语的文化信息解读

第26卷第2期 晋 中 学 院 学 报V ol.26 N o.22009年4月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Apr. 2009[基金项目]山西省委宣传部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SXSK 07-ND )[收稿日期]2009-02-14[作者简介]袁圣敏(1983-),女,山西祁县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方言音韵。

山西祁县方言俗语的文化信息解读袁圣敏(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方言俗语由地方人民创造并广泛使用,受当地人文地域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极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表达形式,是对当地地域文化的反映。

通过对山西祁县方言俗语的分析,从动物形象、饮食、礼俗、经商哲学等方面揭示祁县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众的文化心理,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祁县方言俗语;文化信息;文化心理;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08(2009)02-0033-05 俗语是“群众所创造的、并在群众中流传、结构相对定型的通俗而简练的语句”[1],是广泛流传在劳动人民口语中的叙述性语言单位,它的产生、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能比较完整地表达特定的文化内容,包括人们对事物的喜好或厌恶的感情。

而方言俗语是由地方人们创造的,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受当地人文地域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极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表达形式,是对当地地域文化的反映。

因此,我们对地方方言俗语进行记录、分析,解读其内在的文化信息,可以发掘当地的文化特点和内涵。

祁县方言俗语是祁县人民创造并广泛流传在祁县人民生活中的语言材料,包括祁县方言谚语、祁县方言歇后语和祁县方言惯用语。

这些俗语反映了祁县人民对事物和生活的共同认识和价值取向。

本文通过对收集到的1600多条祁县方言俗语材料的分析,①对其中包涵的当地丰富的内在文化信息,包括方言俗语中反映的民众文化心理进行挖掘,从动物形象、饮食、礼俗、经商哲学等几个突出的方面进行解读。

山西省的风俗

山西省的风俗

山西省的风俗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的中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在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历史的长河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

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山西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山西,领略那里独特的风俗魅力。

一、婚嫁习俗山西的婚嫁习俗源远流长,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在古代,山西的婚姻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讲究门当户对。

婚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合婚、相亲、定亲等。

婚礼当天,新郎要前往新娘家迎娶,新娘在返回新郎家的途中要跨过一个燃烧的炭盆,寓意辟邪和去除不吉之物。

到达新郎家后,新娘要拜堂成亲,之后进入洞房等待新郎的陪伴。

在山西的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哭嫁”的习俗,即新娘在出嫁前要哭唱一段歌曲,表达对家人的不舍之情。

二、丧葬习俗山西的丧葬习俗也颇具特色。

在山西人的观念中,丧葬是一件十分庄重而神圣的事情。

当有人去世后,家人要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

葬礼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报丧、守灵、超度等。

在葬礼上,孝子要披麻戴孝,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同时,还要请和尚或道士为逝者超度亡灵,使其安息。

在山西的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土葬的习俗,即将逝者安葬在自家的祖坟之中。

三、节庆习俗山西的节庆习俗丰富多彩,充满了欢乐和祥和的气氛。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在这些节日里,山西人民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吃团圆饭等。

这些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民间艺术山西的民间艺术也是其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晋剧、蒲剧、上党梆子等地方戏曲以及剪纸、刺绣、泥塑等民间手工艺。

这些民间艺术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山西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山西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五、饮食习俗山西的饮食习俗也独具特色。

山西人民以面食为主食,善于制作各种面食小吃,如刀削面、烩面、饸烙面等。

中秋节山西习俗

中秋节山西习俗

中秋节山西习俗【篇一:中秋节各地的风俗】[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

不论贫富,必食西瓜。

中秋有吹鼓手沿门鼓吹,以讨赏钱,例同端午、除夕。

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携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於校内聚餐。

[福建省]浦城县女子穿行南浦桥,吃求长寿。

建宁中秋夜俗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

上杭县中秋,儿女多於拜月时请月姑。

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临,竹筐会自己摇动,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

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控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

这个习俗是来自於月饼中藏有反元杀鞑子讯的传说。

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红叫“天公”。

拜月的红则做成猪羊的形状,数目必是九猪十六羊。

[山西省]潞安中秋节宴节请女婿。

永宁中秋夕恭祀太阴星主。

大同县月饼称团圆饼,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

石楼县中秋祀城隍。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烧斗香。

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

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湖北省]州中秋,取促织虫相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

河间县以中秋雨为苦雨,中秋节若下雨,当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稻草烧瓦罐。

待瓦罐烧红後,再放醋进去。

这样子就有香味飘满全村。

新城县过中秋自十一夜起悬挂通草灯,以鼓乐迎迎之於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四川省]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除了吃月饼外,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等。

有的地方也点桔灯。

将桔子挖空,点上蜡烛,悬於门口,以示庆祝。

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

[广东省]《乳源县志》还记载,中秋节吃芋头,可治疥癞。

广东中秋也有儿童提灯的风俗。

灯的材料有红柚皮雕的柚灯,素馨茉莉花结的花灯,明亮的灯火带著阵阵的花果清香,使人爱不释手。

山西的婚姻风俗

山西的婚姻风俗

山西的婚姻风俗山西北部地区(以大同为代表),婚俗的一项--倒宝壶。

结婚那天去娶新娘的时候新郎要带些两瓶红酒,到了女方家里后,娘家人要把瓶里的酒倒掉,然后用绿豆把酒瓶装满,这也就是所谓的宝壶。

那么山西除了这些习俗之外还有哪些结婚的习俗呢?山西传统的结婚习俗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山西的结婚习俗吧!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

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

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

如果女方家长答允考虑结亲,男方便再次托人或由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以便“开八字”,请阴阳先生“合婚”,审看男女双方的命相是否相合。

山西长治一带称之为“取四柱”,雁北一带称之为“换婚单”。

具体做法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年、月、日、时“四柱”干支写在绢帛或麻纸上,然后请人卜算,看双方相互间命相有无克异。

民间一般认为,男女生肖犯“对冲”的不宜婚配。

所谓犯“对冲”,是指子、午相冲,丑、末相冲,寅、申相冲,巳、亥相冲,辰、戌相冲,卯、酉相冲,共“六冲”。

各地历来都有“白马怕青牛,兔、龙泪交流,猪、狗不到头,蛇、虎如刀错,羊、鼠一旦休”之类的俗语。

这些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现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再讲究了。

这一程序相当了“六礼”中的“问名”。

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后,两家即择吉日传换庚帖,晋北一带叫“送契”,重新写明男女各方的生年、月、日、时等事项。

至此,亲事算初步定下。

按照忻州、长治等地的说法,是女方“有主了”;在晋中一带,则说女方“问出去了”。

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前一部分内容。

由于现在不再时兴合婚,“过帖”这道手续自然而然也就免了。

在具备订婚条件的情况下,男女两家还要“相亲”,又叫“相门户”、“看屋里”,即男女两家约定时间见面,最后议定婚事成否。

中国传统婚俗知识

中国传统婚俗知识

中国传统婚俗知识一、传统婚俗仪式1.三书六礼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

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

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2、说媒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3.换庚谱媒人提亲后,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合,没有相冲,便互相交换两家的庚谱,作为订亲的最初凭据。

4.过文定为“过大礼”之前奏,通常在婚礼前一个月举行。

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备三牲酒礼至女家,正式奉上聘书。

5.过大礼订亲之最隆重仪式,约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进行。

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6.安床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

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

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于结婚当晚进房为止。

结婚当晚,新人进新房后可让小孩在床上食喜果,称为“压床”,取其百子千孙之意。

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古时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7.嫁妆收到大礼后,女家的妆套须最迟于结婚前一天送到男家。

这批大箱小箱的嫁妆,为女家身份与财富之象征。

嫁妆除珍贵的珠宝首饰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丰衣足食)。

祁县各村庙会会谱

祁县各村庙会会谱

祁县各村庙会会谱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祁县各村庙会会谱正月初四西六支三月十九小韩村七月初八张名村正月十三北堡瓦屋七月十五下申村正月十八南社三月二十二东六支来远正月二十张南三月二十五西炮七月十六固邑村正月二十二鲁村三月二十八天居七月十八闫名正月二十五里村城赵村七月二十四原西二月初九王村四月初四里村七月二十五乔家堡二月初十雅安梁村七月二十九贾令二月十二东王乔四月初五段家窑九月初九西管二月十三大韩四月初七、武乡九月十五东观官厂四月十三鱼池九月十六朴村建安四月初八子洪九月十八丰固二月十五晓义四月十五祁城九月十九、戴家堡二月十六梁村四月十八贾令九月二十塔寺二月十九古县郜北九月二十一西关二月二十二大义四月二十一长头九月二十四左墩二月二十五原东四月二十三白圭九月二十七思贤二月二十小贾五月初一晓义九月二十八白圭二月二十一闫漫村五月初五北左西韩二月二十九任村五月十五东观十月初三固邑村三月初一南左六月十二南团柏十月初六河湾三月初二东观六月十五盘陀十月初八北团柏三月初四北左六月二十四贾令十月初九东高堡三月初五贾令七月初一马家堡十月十九贾令三月初八峪口七月初三、东观十一月初二夏家堡三月十七修善七月初四秦村三月十八中梁七月初七北团柏高城夏家堡城内五、城赵三、八、佐敦九、温曲六、固邑三、古县二、东六支三。

祁县各村庙会会谱

祁县各村庙会会谱

祁县各村庙会会谱正月初四西六支三月十九小韩村七月初八张名村正月十三北堡瓦屋七月十五下申村正月十八南社三月二十二东六支来远正月二十张南三月二十五西炮七月十六固邑村正月二十二鲁村三月二十八天居七月十八闫名正月二十五里村城赵村七月二十四原西二月初九王村四月初四里村七月二十五乔家堡二月初十雅安梁村七月二十九贾令二月十二东王乔四月初五段家窑九月初九西管二月十三大韩四月初七、武乡九月十五东观官厂四月十三鱼池九月十六朴村建安四月初八子洪九月十八丰固二月十五晓义四月十五祁城九月十九、戴家堡二月十六梁村四月十八贾令九月二十塔寺二月十九古县郜北九月二十一西关二月二十二大义四月二十一长头九月二十四左墩二月二十五原东四月二十三白圭九月二十七思贤二月二十小贾五月初一晓义九月二十八白圭二月二十一闫漫村五月初五北左西韩二月二十九任村五月十五东观十月初三固邑村三月初一南左六月十二南团柏十月初六河湾三月初二东观六月十五盘陀十月初八北团柏三月初四北左六月二十四贾令十月初九东高堡三月初五贾令七月初一马家堡十月十九贾令三月初八峪口七月初三、东观十一月初二夏家堡三月十七修善七月初四秦村三月十八中梁七月初七北团柏高城夏家堡城内五、城赵三、八、佐敦九、温曲六、固邑三、古县二、东六支三。

山西婚俗中哪些地方有求子心态,和你们家乡有什么不一样的

山西婚俗中哪些地方有求子心态,和你们家乡有什么不一样的

山西婚俗中哪些地方有求子心态,和你们家乡有什么不一样的山西,特别是在多山区丘陵地带,交通相对闭塞,因此求子习俗很是盛行。

特别是妇女群体,更是对求子习俗情有独钟,创造出了种种求子花样,世代传承。

求子,也称祈子、乞子。

是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民俗活动。

而各地所选用的形式又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求子习俗在山西婚嫁中的各种体现。

整个婚嫁礼俗过程,仪式繁琐,程序复杂,而在每个细节中,又都无不渗透着求子的心态,寄托着传宗接代的愿望。

一、送契从“送契”开始,女方家接到男方的彩礼后,必须回赠男方家一些东西,谓之“回契”。

这些东西包括两包盐(有缘份),两包土(服水土),两包炭(日子过的兴旺),两包火柴(小两口热合),两个酵饼(光景蒸蒸日上),两棵带根葱(栽根立后,生个儿子聪(葱)明伶俐。

二、缝被子给新娘缝被子,必须请几个十全十美女人(即爹妈儿女丈夫均在世)来共同缝制。

要用两根红线相交铺在棉絮上,表示红线联姻,两线(性)相交。

再往棉絮上均匀地撒上几十颗黑豆麻子,寓意多子多福,如麻如豆,并均匀地在棉絮上放上七个“人口饼子”(裁衣服时在上衣领口处裁下来的园形边角料)。

取意添人加口,要生五男二女,七子团圆。

三、轿车忌用骡子拉喜车,现在娶媳妇都用红色小卧车,而过去娶亲时则用红马拉轿车。

绝对忌用骡子拉轿车,寓意指马能传宗接代,而骡子是不会生育的。

但在五台山区,由于山高坡陡,车不能行,常使用一种“骡驮轿”,允许使用骡子,但必须配一能生育的马或者毛驴。

骡驮轿四、子孙馍馍新郎到新娘家迎婚吃饭时,要将每盘馍馍顶子上的一个夹下来收起,称作“子孙馍馍”(一般每桌上五盘),岳母家再将“子孙馍馍”添够10个让新郎带回。

这些“子孙馍馍”只能由新郎新娘在蜜月里慢慢享用,别人是不允许吃的。

五、偷盅筷迎婚这天,新郎要从丈母娘家“偷”回一双筷子,两个酒盅,暗寓成双配对,快(筷)些生子。

六、面兔新郎新娘入洞房后,由新郎的姑姑、姐姐或姨姨,点燃两个灯盏,连同用红线连在一起的面塑小白兔放置于新房门顶。

祁县的风俗作文450字

祁县的风俗作文450字

祁县的风俗作文450字
正月初九这天,花灯会是热闹非凡的。

今年初九,我与爸爸妈妈去赏花灯会。

街道两边大大小小的商铺,都挂着各色各样的花灯,十分绚丽,犹如一条彩虹。

看久了,便会融入这彩虹里去。

它们忽而随着风朝你扑来,忽而退去,路中横着座桥,带有“牵线搭桥”之意。

人们都在上面许愿。

祁县为什么要举办花灯会啊?妈妈说,从前,有一对夫妻多年无子无女,非常伤心。

一天,他们来到了祁县的一座桥边,买了一个“观音送子莲花灯”。

第二年,他们便生了一个男丁。

这事啊,一传十,十传百。

到了后来,祁县花灯会吸引了周围方圆数十里的人们,每年都有许多人来这里祈求生子生女。

顿时,我发觉身旁闪着光的花灯,不禁喜气洋洋,还有了灵气。

除了花灯会,祁县还有个古城,它虽然饱经风雨沧桑,但还是雄姿犹存。

祁县古城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每天人来人往。

遇到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川流不息,
祁县的渠家大院、晋商古街远近闻名。

俗话说得好:“皇家看故宫,民宅看渠家。

祁县的面食可是全国一流的,就拿刀削面来说吧!“一根落锅,一根飘,一根白练已出刀,好似鱼儿腾空跃。

”吃削面是一种美的享受,看削面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就是我的家乡祁县,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浅谈晋中地区婚嫁习俗

浅谈晋中地区婚嫁习俗

作者: 苗顺健
作者机构: 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
出版物刊名: 文物世界
页码: 59-61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婚嫁习俗;晋中地区;文化现象;夫妻关系;中华文化;原始社会;发展经历;成人生
摘要:婚姻是男女缔结夫妻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语云“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谓之“人生四喜”。

因为婚姻,才有了上敬父母,下哺儿孙的人伦之乐,才有了人类的生生不息,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婚姻看成人生一大幸事。

从原始社会的“黄昏抢亲”到后来繁复的一系列婚庆习俗,婚姻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到繁,由随意到重视的过程。

祁县农村婚礼策划方案公示

祁县农村婚礼策划方案公示

祁县农村婚礼策划方案公示尊敬的祁县农村居民:为了更好地组织和规范农村婚礼,提升婚礼仪式品质,经过多方协商和讨论,我们特此公示祁县农村婚礼策划方案,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一、婚礼时间安排1. 婚礼日期应提前至少15天向村委会报备。

2. 婚礼时间应在早上8点至下午6点之间,晚上严禁办理婚礼。

二、婚礼场所选择1. 婚礼场所应选择宽敞、明亮、安全的地方,不得占用公共场所或妨碍交通。

2. 婚礼场所应保持整洁,严禁乱扔垃圾或燃放烟花爆竹。

三、婚礼仪式流程1. 婚礼仪式应以简约、庄重为原则,不得铺张浪费。

2. 婚礼仪式包括迎亲、拜堂、敬酒、交杯、宴请等环节,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四、婚礼礼金及礼品1. 婚礼礼金应根据双方家庭经济状况和祁县农村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2. 婚礼礼品可选择实用性强、环保的物品,不鼓励奢侈浪费。

五、婚车及车队1. 婚车及车队应按照交通规则行驶,不得超速、闯红灯或占用对向车道。

2. 婚车应保持整洁,不得乱扔垃圾或擅自更改车身外观。

六、烟花爆竹及鞭炮1. 严禁在婚礼仪式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以免引发火灾或伤害他人。

2. 鞭炮使用时应注意安全,不得乱扔或在人群中点燃。

七、婚宴安排1. 婚宴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桌数和座位,以免造成浪费或拥挤。

2. 婚宴期间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过期或变质。

八、礼仪注意事项1. 拜堂时应注意礼仪规范,恭敬对待双方父母和长辈。

2. 敬酒时应适量,严禁酗酒和过度饮酒。

以上为祁县农村婚礼策划方案的公示内容,旨在规范和提升农村婚礼的品质。

希望广大居民能够积极配合,遵守相关规定,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婚礼环境。

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及时与村委会联系。

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祁县农村村。

山西婚嫁习俗

山西婚嫁习俗

山西婚嫁习俗结婚前的准备对于新人来说是辛苦的事情,很多细节都要注意,尤其是结婚的风俗。

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山西婚嫁习俗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山西婚嫁习俗现代意义上的婚礼,也就是今天青年男女们所举行的婚礼,一般是指结婚典礼,也就是结婚当日所举行的仪式、程序、方式。

古代意义上的婚礼则是指包括结婚仪式在内的,从议婚到订婚,直至结婚的全部过程的礼仪程序,无论是古代和现代,结婚当日的典礼无疑是婚礼最重要的内容。

现在,随着社会的变化,婚礼的许多作用已被正式的社会组织,法律机构的注册登记所取代。

在传统社会,婚礼的作用如同现代社会领取结婚证,以取得法律和社会的承认是一样的。

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传统中,婚礼的真正意义在于“别男女”。

《大戴礼记·盛世篇》日:“凡淫乱生于男女无别,夫妻无义,婚礼享聘者,所以别男女,明夫妻之道也,故有淫乱之欲,则饰婚礼享聘也。

”在儒家看来,家庭的基础在于夫妇,而夫妻关系的确立在于婚礼。

婚礼即然是人伦之本,风教之始,所以必然要有庄重而严格的程序,严其男女之别,而后才可以使夫妻关系有一个稳固的基础。

正因为婚礼担负着如此重任,所以历代对于婚礼都十分重视,有载于典籍、行于民间的所谓六礼,这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程序分明,极为隆重。

但由于时间的流逝和各地民情不同,六礼所规定的基本程序虽然人们都还遵守着,但完全意义上的六礼已在民间逐渐变得不完整了。

即便是在山西这样一块不大的范围内,六礼的具体风俗在各地都有一些不大不小的差异,人们把注意力较多地集中到了结婚当天的仪式上,其余的程序渐趋淡化。

山西婚嫁习俗一、交杯酒与结发夫妻“合卺”这个词对于现代人而言是陌生的。

然而,新郎与新娘的“交杯酒”却是每一个结过婚或参加过婚礼的人非常熟悉的。

“合卺”就是指新婚夫妻在洞房之内共饮合欢酒。

卺是飘之意,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拿一个,用以饮酒,就叫合卺,合卺始于周代,后代相卺用匏,而匏是苦不可食之物,用来盛酒必是苦酒。

山西传统婚俗礼仪

山西传统婚俗礼仪

六礼
中国古代的六道结婚程序,即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六 礼
纳采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 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 定缔结婚姻。 纳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又叫纳币。 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其同 意. 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 六礼始于奴隶社会,对后世影响很大。
4.迎娶
迎娶又叫“迎亲”、 “娶媳妇”,等于 “六礼”中的“亲 迎”。通常是由新郎 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 但在忻州、吕梁的一 些地方,也有媒人或 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 前往迎娶,而新郎在 家坐候的。
山西各地的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 的人。左权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 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 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 婿”。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 客”。“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 “吃客”了。
三、山西传统婚礼程序
相亲 回门 见大小 洞房 拜堂
定 亲
出 嫁
迎 娶 婚礼
1、相亲
男女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要依据父 母的意见,由媒人牵线, 认为门当户 对,就把双方的年龄、生辰八字压在 灶君神像前的净茶杯底, 以此来推测 神的旨意。如果三天内家中没有什么 异常的情况,就请算命先 生来看年庚 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克。
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有“闹新房”的习 俗,洞房之夜,热闹非凡。俗语说:“不 闹不发,越闹越发”;民间还有“新婚三 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 邻、亲友不分辈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 汇聚新房参与逗闹新郎、新娘。人们认为, 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 驱邪避恶,保佑新郎、新娘婚后吉祥如意, 兴旺发达。

山西各地闹洞房风俗

山西各地闹洞房风俗

山西各地闹洞房风俗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有“闹新房”的习俗,洞房之夜,热闹非凡。

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山西民间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汇聚新房参与逗闹新郎、新娘。

人们认为,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驱邪避恶,保佑新郎、新娘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拜堂完毕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

晋中、晋南等地,要在洞房门前或门槛上事先放一马鞍,等新娘前脚刚跨过去,便立即将马鞍抽去。

洞房内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还要在门口贴喜联,窗户贴大红双喜字,屋内点大红花烛。

忻州等地,洞房门头还要挂一个面塑兔子。

沁县一带,洞房里摆着斗,斗内装有五谷,铜镜等镇物,用于照妖避邪;灯烛悬挂高墙,通宵不火,俗称“长命灯”。

雁北平鲁一带,入洞房之后,新郎要手持弓箭向四面虚射,名为“撵白虎”。

晋中、晋南的一些地方,则把弓箭悬挂在墙上。

民间认为,洞房易受邪魔侵扰,如果不禳解、镇压,就会出现异常事故,于新郎、新娘不利。

晋中祁县等地,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肩坐炕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袍襟之上。

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红”,然后退出。

新娘的嫂嫂即动手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

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按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

忻州河曲一带,新郎挑去新娘的红盖头以后,还要用梳子象征地给新娘梳几下头发,俗称“上头”,表示这位女子从今以后成为他的媳妇了。

早先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还要用同一器皿饮食,行“合卺(谨)礼”。

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饮一点,然后将两杯酒搀兑,两人换杯饮完。

山西各地风俗稍异,雁北平兽一带是新郎、新娘共喝一盅酒,称为“玉皇酒”,又名“和好酒”;闻喜等地则衍变为新郎、新娘在新婚之夜同吃“合婚面”。

新婚之夜,晋南一些地方还有“踩四角”的习俗。

新郎拉着新娘在炕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踩时,还要有人在旁边念诵赞语:“踩,踩,踩四角,四角娘娘保护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祁县婚俗我的家乡祁县,历史悠久,地域文化源远流长。

其婚俗也颇具地方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祁县婚俗也在不断吐故纳新,但一些传统项目依然保留了下来,形成了今日独特的风格。

订婚其实就是女方到男方家吃饭。

相当于签订一项意向合同。

男方家的长辈会到场,并给女方礼金。

双方订婚要互赠四色礼,即四样礼物。

其中一样传统礼物是裤带,取拴住对方之意。

随着岁月的推移,此项仪式已被逐渐忽略。

结婚就是到民政局领证。

领证后到男方家吃饭,亲戚长辈也可以去。

这顿饭长辈亲戚不掏红包。

一对爱侣即日起改称对方父母爸爸妈妈。

父母要给红包,俗称改口费。

下帖男方要在举办婚礼前一月左右到女方家下帖,把择好的日子用红纸写好,放在红木“贴盒”里,再装上茭子(即高粱),意为要与对方交往结亲。

派一个比较体面的人送到女方家,并商量彩礼等事宜。

而女方家也会到男方家下帖,送去请女婿的日子,铁盒里还要放上豇豆,豇在祁县话里读jia,取欲嫁之意。

(下帖用的帖盒)婚礼前:男方家除了准备婚房,还要早早做被褥。

一般讲究四铺四盖,还要避开闰年选双月找四个“全人”女子来做,即有爹娘,有老公,有儿女者。

女方如若陪嫁被褥,也有此讲究。

婚礼那日,会把新做的被子整齐码放在洞房床上,显得喜气洋洋。

男子在婚礼前一天要去上坟,告慰祖先。

前一天,亲朋好友都来帮忙。

男的帮着布置庭院,女的开始包饺子。

饺子包好多,第二天早上家人和帮忙的一起吃。

婚礼前夜子时,双方都要吃岁岁饺子,还要四个同辈陪着。

饺子个数按年龄一岁一个,外加天一个,地一个。

如遇闰年,还要外加一个。

饺子是全肉陷的,包得极小巧。

包好后要摆放在铺了玫红纸的蚂蚁箩里,摆成双喜字样,再盖上大红喜字备用。

到子夜十二点,放炮,煮饺子。

其实男女双方都会提前一点。

因为据说谁家放炮早一点,谁就会当家。

吃饺子前,还会让新人抓财。

取硬币一盘,喜字覆盖,然后一把抓起,多多益善,意为抓富贵。

女方陪嫁必备:(一)、两个大红脸盆是必备品,其他随意。

可别小看了这俩脸盆,里面的东西可不简单哦:1. 新娘的洗簌用品,必须成双成对。

2. 一对并蒂红辣椒、两棵同根葱。

3. 一双红筷子,用红毛线拴在一起。

4. 蜜钵钵两对,相互扣合。

一个放糖,一个放蜜,象征甜甜蜜蜜:5. 一对红色碗扣碗,里面放了母饺子(一个大饺子,里面包有七个小饺子,寓意五男二女,七子团圆)。

6. 四个红色小纸包。

一包碳,一包土,一包煤面,一包盐。

土要放到男方家水缸下,煤和碳要添到男方家炉子里,寓意越来越旺。

另外,每个脸盆里面必须放四个苹果,八块糖。

各样东西都贴上大小的喜字。

然后用大红的包袱皮包好。

但不能打死结,要用别针别住。

(二)、红裤带、铜镜:男女双方都要系两边开口的红裤带,父母还要在红裤带里给塞上一点钱,叫作塞富贵。

裤子上还要用红毛线拴上系了五色绸子五色线的铜镜以辟邪。

男方迎亲必备:1. 几枝柏叶,压扁,休整成形,用红毛线裹了。

上贴九石榴,一佛手。

并绑上两支红铅笔,一对并蒂红辣椒。

2. 一束玫瑰花。

可以是鲜花或绢花。

(属现代新增项目,婚礼仪式上用)3. 一块红毛毯。

4. 新娘胸花、墨镜、红盖头、红头绳、红手套,红丝线(开脸用)。

5. 给女方家的绞脸钱、跟车来的娃娃钱、哥哥背妹妹钱。

迎亲喽!婚礼这天,一大早,双方家里都要贴对子,贴喜字,挂红子,挂绘纸(本地特色,上写吉祥祝福语)。

男方家要摆放桌子,准备迎接女方家的送客。

桌子上,枣、花生、桂圆和瓜子是必备品,取早生贵子之意。

另外还要有点心水果等。

这天,男方家所有的镜子都要遮上:男方家派迎亲队伍早点赶到女方家。

迎亲的人不能太多,必须有一个小孩。

新郎要给岳父母带烟酒点心等四样礼物。

迎亲主管要带足红包,还要带若干耍包包,就是包了小面值钱的红包,以飨女方家耍闹者。

第一辆车里的人要带几个顶针在身上,过桥过道,或遇到婚丧嫁娶的,要扔一个出去顶顶,以免冲克。

嫁女喽!新娘早早坐在炕上,梳头化妆挽发鬓。

穿好大红棉衣等待(无论寒暑都穿,意为厚厚实实),袜子要穿两双。

迎亲者到来后,女方家放炮迎接。

这时往往有年轻人关了门要红包。

新娘坐炕上,同辈四人作陪,象征性吃点饭。

搬把椅子到炕上,铺上男方带来的大红毛毯,新娘端坐椅子上:还要踩石板。

石板用玫红纸包好贴了喜字。

寓意脚踏实地。

一女子开始给新人开脸,俗称“绞脸”。

就是拿红丝线为新娘拔去脸上汗毛,白白净净出阁。

(如今只是左三下右三下比划)系上男方带来的红头绳,要打活结。

再由一女子扇扇子。

左三圈、右三圈,并诵念:“坐椅子,扇扇子,荣华富贵一辈子”:接着,新娘戴墨镜,穿绣鞋。

鞋里垫以绣了蛇蝎五毒的鞋垫,鞋垫背面脚心处别六短一长七根针辟邪。

准备就绪,新娘还要坐红桶,意为通通顺顺。

然后,给新娘遮上红盖头。

新娘一手拿娟包岁岁钱和糖,一手持柏叶遮脸,由哥哥背着上婚车。

哥哥嘴里还要诵念:“哥哥背妹妹,好活一辈辈。

”(如今大多独生女,哥哥一角常由新郎替代。

)婚车前面要坐迎亲童子以镇车。

新娘坐在司机后,座铺红毯。

一路不得说话。

母亲等女儿出门,要坐在女儿穿过的衣服上坐一会。

然后会有一个同辈女子抱着衣服绕婚车跑三圈。

女方家送客为同辈,人数不限,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

陪嫁包袱等要由送客抱着,而且南方都要给红包。

载了新媳妇的车队不能走来时的路,所谓出西门,进东门,绕道回家。

媳妇儿来了!送客一行先被迎进来,也已就坐,搬包袱的,抱嫁妆的,开箱子的,人人得红包。

新媳妇也要玩玩矜持,要了下车钱。

然后,将那一路撰在手中的红手绢捏住一个角抖开,把里面的岁岁钱和糖扔出去让孩子们去抢。

然后由新郎背进家门。

这时新郎的同事朋友难免起哄逗闹。

新娘由一同辈女子(俗称引媳妇的)领着进入婆婆屋里,铺好毛毯,坐到婆婆炕上(典礼后才可以入洞房)。

由新郎掀盖头,并解开新娘的红头绳。

这时,引媳妇的把新娘外层的一双袜子脱下套到自己脚上(不知此俗何来,估计是给赏赐吧)。

然后新娘要打开自己陪嫁的箱子换婚纱,男方要给开箱子钱。

婚礼:乡下在自家院子里,城里在酒店。

摆酒席,宴亲朋,并有司仪主持仪式。

亲朋好友要随礼,长辈还要另出磕头钱。

男方家叫吃媳妇,女方家或当日或他日女儿回门待客,叫请女婿。

酒店的典礼仪式已经演变为中西混合式,仪式选在中午12点08分、12点18分或12点28分开始,新娘还会在仪式结束后褪去婚纱着红色敬酒服敬酒。

全国大同小异,此处略去不谈。

闹洞房1. 喝和气拌汤。

由一同辈女子做好拌汤后,用新娘陪嫁脸盆里的葱、盐、辣椒、糖、蜜等调味。

这时闹洞房的还可以再给里面任意放佐料。

于是这汤已经五味杂陈,再把新娘陪嫁的母饺子煮好,用一个碗盛了,用盆里那两双绑在一起的红筷子。

新郎新娘一起喝这道“和气拌汤”。

还要就上饼子、豆豉。

嘴里念诵:和气拌汤就饼子,明年生个胖小子。

和气拌汤就豆豉,恩恩爱爱一辈子。

而那个大大的母饺子,则要新娘吃下去。

看来,五男二女的责任重在她了。

2. 要馍馍这个传统项目,想来是要新娘开口叫婆婆一声妈吧。

婆婆拿一双红筷子两头各扎一馍馍(意为担一双儿女)在自己屋里关上门,新郎把新娘抗在肩头,由洞房到婆婆门口。

媳妇喊:妈,给我馍馍吃。

(要喊多次婆婆才答应)婆婆答:馍馍不是白吃的,明年生个胖孙子。

婆婆开门,新娘用嘴叼了那馍馍,再由新郎抗回洞房。

把这一双筷子挑着的两个馍馍要放到门楣上。

3. 说令子。

这个名词现已几近失传。

其实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闹洞房。

这是年轻同辈人之间的事,虽然花样不断翻新,但我们这里绝对不会过分,也只凑个热闹,增加气氛。

这个时候,往往洞房里笑声一片,惹得洞房外的人也咯咯傻笑。

4. 铺床。

嫂子用红色或裹了红毛线的笤帚扫床,然后铺床。

在褥子下放枣、花生、桂圆、莲子(都要生的)。

还要在褥子上铺一块毛单子(不缝边的床单),寓意生个毛蛋子。

5.提盆盆一对大红的盆盆在(尿盆),里面各放一对核桃虫(面食)。

上面用叫作“莲花人人”的四方纹样玫红剪纸盖好,事先放在柜顶上。

由未来孩子的姑姑提下来放床边。

嘴里念诵:“姑姑提盆盆,侄儿侄女跟上一群群。

”至此,新郎新娘进入了他们甜甜的蜜月。

蜜月那点事新娘第二天早上要去别人家吃顿饭,被称作换梳头。

回来后方可照镜子。

(此俗处于摒弃中)第二天即可回门。

女方家请女婿,女方亲戚开始唤回回。

就是挨个请新娘吃饭。

估计旧社会怕新娘在婆婆家陌生不适应吧。

第五天是不许在婆家吃饭喝水的。

新娘这天名正言顺回娘家。

第九天要吃馍馍,第十天要吃糕。

祁县俗语曰:九天馍馍十天糕,打发新媳妇下厨房。

(祁县话里糕读作guo,房读作huo)第十天叫满十天,比较隆重。

也就意味着蜜月告一段落,新媳妇开始了出厅堂下厨房的主妇日子。

这些仪式和习俗看似复杂了点,个别甚至迷信了点。

但每一个程序都寄托者人们对新人的祝福和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毕竟结婚是人生一大喜事。

正是这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过程,给一对对新人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