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职生安全意识调查与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高职生安全意识调查与研究
作者:侯雪燕
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年第09期
【摘要】为进一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对高职生的消防安全意识、财产安全意识、人身安全意识、信息安全意识、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及交通安全意识等方面展开问卷调查,希望调查结果能够引起广大高职院校师生的重视,对于提高当前高职生的安全意识、保障在校学生的安全、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职生;安全意识;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6-010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院级教育研究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师生安全意识培养探析”(编号:14JY028)的部分成果。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及后勤的社会化,影响各大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复杂,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增多。

高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高职生的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日后进入社会后的工作,也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因而加强安全教育,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重视与加强高职生的安全教育,对于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保障高校育人功能实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文以高职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高职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引起广大师生的反思及学院相关部门的重视。

一、调查对象及内容
为反映高职生的安全意识状况,研究选取了与高职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消防、财产、人身、食品卫生、信息等方面的问题精心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6月,方式为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向全院九个系的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100%。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消防安全。

虽然有3
2.5%的学生非常了解所在公寓楼、教学楼的安全通道,56%的学生比较了解安全通道情况,20%的学生在进入公共场所时非常注意“安全出口”标志,71%的学生偶尔会注意“安全出口”的标志;但是在消防基本常识方面,仍然有28.5%的学生不了解如何时候用消防栓或者灭火器。

宿舍是广大学生生活、休息的综合场所,电脑、空调等已进入宿舍,学生一天中至少一半的时间在这里度过,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宿舍也几乎满负荷。

学生宿舍是人员密集区,学生生活、学习用品较多,可燃物随着增多,火险隐患也必然增大,宿舍已成为学校重点防火安全部位。

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学校明文规定在宿舍不准使用大功率的电器,仍有部分学生使用电饭锅、电吹风、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从没有考虑过这样做的后果,并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

2.财产安全。

根据调查显示仅有22%的高职生每次进出寝室时会随手关门,5.5%的学生竟然几乎不关门,这部分学生主要是男生,认为很快会返回宿舍、宿舍还有其他人等原因者居多。

近年来,学校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校园安全氛围较好,74.5%的学生宿舍从没发生过失窃事件,但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宿舍财产安全意识不强的现象。

而对于发现宿舍被盗后的反应中,有4%的学生直接拨打110,6.5 %的学生选择向学校保卫报案,37%的学生告知宿舍管理人员,另外45.5%的学生打电话给舍友,商量对策,7%的学生选择告知辅导员,说明在处理盗窃案件中学生还是比较依赖周围同学。

可见,高职院校对于安全教育的部分多侧重于安全知识教育,对于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突发事件的后续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明显缺失。

57.5%的学生能清醒认识到个人安全意识缺失是造成宿舍被盗的主要原因,还有28%的学生认为宿舍物业管理方面存在漏洞,需要引起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

31.5%的学生在教室或图书馆自习,去洗手间时经常将手机等财物放在桌上,40.5%的学生有时会把财物放在桌上,这说明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公共场所对财产安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统计,在高职院校发生的案件中,盗窃类案件多发在宿舍、教室、图书馆等场所,学校在开展安全教育时,应加强此类场所的财产安全教育。

当前社会日新月异,各种骗局层出不穷,诈骗类案件成为高校发案率第一的案件。

调查显示48%的学生曾经不同程度的上当受骗,并且在上当受骗后有30.5%的学生自认倒霉,仅有37.5%的学生报案,甚至有3.5%的学生会找其他方法发泄,这就需要引起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很有可能有其他安全隐患。

高职生认为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自身安全意识淡薄,社会阅历浅、易轻信他人,学校教育缺失。

说明大部分学生在上当受骗问题上都能够从自身找原因,清晰认识问题的关键。

3.人身安全。

有67.5%的学生比较了解遇到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的逃生方法,24%的学生不了解,意味着从小开始普及的安全常识还存在缺失,说明学生对人身安全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随着突发自然灾害、暴恐事件的发生,高校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学校应该有意识地普及人身安全知识。

4.食品卫生安全。

仅有2
5.5%的学生购买食品时,非常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志,32%的学生从不注意,2
6.5%的学生不了解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

校园周边通常都有很多小饭馆等商铺,在调查中发现还有学生反映部分人会随便吃路边摊,某些个体商贩饮食卫生难以达标,较易引起食物中毒,这也是值得学校相关部门注意的。

5.信息安全。

随着网络的普及,在校高职生网络使用率非常高,仅有5.5%的学生从来不用网上银行,74.5%的学生认为网上买卖方便实惠,经常使用网上银行;个人信息意识方面,尽管学校经常提醒学生密码使用的安全问题,仍有47%的学生会使用生日、电话号码作为银行卡密码;在使用ATM机取款时,15%的学生不会警惕旁边人的行为以防密码泄露。

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在信息安全方面安全意识薄弱,当然网络也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的渠道,不少人利用网络等骗取高职生的财物、传播有害信息等,无论家长还是学校都应进一步增强高职生信息安全意识,预防犯罪。

6.交通安全。

90%的学生一般会遵守交通规则,但10.5%的高职生看见别人闯红灯也会跟随一起闯红灯。

调查有42.5%的高职生经常边走路边听音乐,这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经过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94%的学生都不再搭乘摩托车或“黑”出租等无经营执照车辆。

一些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接受安全教育的途径比较单一,很多人对道路安全标志了解甚少。

高职生空闲时间多用来购物、游玩、访友等,经常会去市区的繁华地段,这些地方车流量较大,行人较多,各种交通标志较多,与校园相比交通环境更加复杂,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较高,因而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也甚为重要。

通过调研表明:当前高职生安全意识状况从整体上看是好的,学生对安全问题有足够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安全意识状况却不容乐观,这主要由当代学生自身因素造成的。

另外,社会、学校、家庭等原因也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安全问题。

所以,当前学生安全意识现状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调查显示,51.5%的高职生了解安全常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说明网络在当代高职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展安全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网络阵地。

另外,在宣传安全知识的形式上,更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是观看知识影片、图片展、情景模拟、安全教育讲座等能参与其中的形式,传统的培训、宣传单等形式较难引起兴趣,无法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另外,高职院校很难专门开设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必须探讨如何在现有课程中增加安全知识,更好地开展卓有成效的安全教育活动。

高职院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放在各项工作首位,不断开展各种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另外,学校应将安全意识贯穿高职教育全过程,与多种形式的安全防范知识学习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耿华,等.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8).
[2]郭薇薇,农克锋.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J].传承,2012,(21).
[3]左航.高校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教师,2013,(20).
(编辑:易继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