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预习的有效性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21期┆145
随笔
初中语文预习的有效性的探讨
陈 丽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就课前预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展开了探究,旨在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性预习;策略 新课标明确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能力。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对于新知的自行理解,这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有效的预习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学方式更
加灵活,提高了教学实效[1]。

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提高自主预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有效的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

一、初中语文预习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预习是重要的课前准备环节,是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和经验,尝试自主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力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当通过自已的努力掌握了部分新知识时,学生就会获得小小的成就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的积极和主动,随着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程度的不断提升,学习兴趣会越来越高,从而发现语文学习的快乐,实现主动学习。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对新知有了正确的认识,课堂学习相当于第二次的学习巩固,使清楚本课的学习内容,带这问题来听课,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同时,教师也能通过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来发现学生预习新知时所存在的典型问题,这也就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有效的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是顺利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三)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课堂预习学生实现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这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2]。

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主动复习和巩固以学的知识,而且还能自主搜集分析新知识,并探究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这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初中语文预习有效性的实践方法 (一)细读教材找到重点,明确预习内容
初中语文老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引导者,应有效地发挥自身在语文教学领域的职能优势,在课堂教学之前自身要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细读教材,落实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加强预习价值和作用的体现,让学生在预习时一定要认真、仔细、逐字逐词的进行阅读、分析和理解本课所学的内容。

当遇到不理解的或者质疑的问
题时,可以用笔将其勾画出来,带着疑问进入到课堂学习中以便作为学习的重点,经过老师的讲解之后对问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使课前预习的价值发挥出最大化。

例如:在预习《春》这一课程时,学生通过对本文预习阅读分析,画出不懂的词语、语句和段落,对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理解、体会本文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通过对本文的预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景物描写的手法,使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建立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思想和兴趣均是不同的,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学习能力、方法及基础知识的
掌握均不相同[3]。

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时常会遇到自己无法独立理解和解决的问题,那么学生就可以与同学之间合作讨论。

学生要正确表达自己的疑惑、看法和观点,并虚心听取同学的见解,在互动交流和共同探讨中加强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这样学生之间都会获得成就感,既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例如:在预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给学生留下预习问题,从哪几个方面对百草园进行描写的?学生通过问题抓住重点,细读本文推敲答案。

学生可能无法一时都能找出答案,可以进行合作预习,与同学之间互助交流,利用多个思维解决预习难点,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落实班级整体成绩的提升。

(三)运用信息技术,加强预习的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在教育事业中广泛的应用,在课前预习时,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预习内容和素材,加强学生对新知的思考和理解。

学生要围绕着新知识点进行查阅资料、收集有效信息并整理,以便在课堂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灵活的加以利用。

例如:在教学《奇妙的克隆》这一课程时,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没有很多的了解,在课前预习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认识克隆对实际生活的意义。

再阅读本课理清作者思路,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并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通过对本课的预习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手段优化预习效果,养成收集信息的学习习惯。

三、结论
总之,课前预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课堂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不仅大大的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而且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东.转轴拨弦,未曲先有情——浅谈提高初中语文预习有效性的策略[J ].试题与研究,2020(08):52.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第二实验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