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零件图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a8966dab55270722182ef755.png)
•2、极限与配合
•1)• . 互换从性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经修 : 配就能装到机器或部件上,并能保证使用要求。
•2). 尺寸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简称公差。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1) 基本尺寸: 设计给定的尺寸,如图中Φ30。 •(2) 实际尺寸:测量所得的尺寸。 •(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极限值。
研磨、镜面磨、超 重要的装饰面。
精磨等。 经表面清理过的铸、 锻 件 表 面 、 轧 制 件 不需要加工的表面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2). 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
•⑴ 表面粗糙度符号 •基本符号:
PPT文档演模板
•d′--符号线宽 •H1 ≈1.4h •H2=2 H1 •h —字高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不容易测 量
•不容易测 量
• 容易测量 • 容易测量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例:如图所示标注脚踏座的尺寸。
•长度方向基准
PPT文档演模板
•高度方向基准 •宽度方向基准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任务二 掌握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注写
•技术要 求
•几何精 度 •理化性能
•尺寸公差、形状公差 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 度•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 当零件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时,对 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号,可统一标注在图 样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所注代号和文 字大小是图样上其它表面所注代号和文字的1.4倍。
•3.2
•C2
•C1
•25
•其余
•0.4
•1.6 •3.2
AutoCAD 2008 中文版机械制图实例教程第三章 绘制轮盘类
![AutoCAD 2008 中文版机械制图实例教程第三章 绘制轮盘类](https://img.taocdn.com/s3/m/ab2f6fc2a58da0116c17491c.png)
• 3.1案例分析 • 3.2图形制作 • 3.3 标注尺寸、公差和表面 粗糙是一个端盖的零件图。端盖属于轮盘类零件,是轮盘类零件中非常典 型的一类。通过分析图形,可以看出其结构造型是比较简单,主要就是“圆柱面”,请读者认真分 析该图,自己先揣摩一下绘制图形的步骤和技巧。
图3-1 端盖零件图 下面对端盖的结构特点和绘图方法进行分析: 1、用途方面 轮盘类零件可包括手轮,胶带轮、端盖等。轮一般用来传递动力和扭矩,轮盘主要起支承、轴向定 位以及密封等作用。轮盘类零件在机械工程中的运用也比较广泛,在常见的带轮传动机构、磨床等机 器中都可以看到盘类零件的影子。
• • • • • • • • • • • •
图3-2 线段编号 偏移线3(线的编号见图3-2,下同) 命令: _offset 当前设置: 删除源=否 图层=源 OFFSETGAPTYPE=0 指定偏移距离或 [通过(T)/删除(E)/图层(L)] <通过>: 5<Enter>(输入偏移距离)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 <退出>:(选择线3) 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 <退出>:(在线3的左侧点击 一下)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 <退出>:<Enter>
图3-3 修剪前的图形
图3-4 修剪后的图形
4、绘制螺钉孔 偏移线1 命令: _offset 当前设置: 删除源=否 图层=源 OFFSETGAPTYPE=0 指定偏移距离或 [通过(T)/删除(E)/图层(L)] <40.000>: 6<Enter>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 <退出>:(选择线1) 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 <退出>:(在线1右侧点击一 下)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 <退出>:<Enter> 偏移线2 命令: _offset 当前设置: 删除源=否 图层=源 OFFSETGAPTYPE=0 指定偏移距离或 [通过(T)/删除(E)/图层(L)] <6.000>: 41.5<Enter>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 <退出>:(选择线2) 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 <退出>:(在线2上侧点击一 下)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 <退出>:<Enter> 同样的方法,线2分别向上偏移44.5、53.5和56.5。形成如图3-5所示。 修剪图形 运行修剪命令,对图3-5所示图形进行修剪,修剪后的图形如图3-6所示。
中文版AutoCAD 2008机械制图应用教程课件PPT
![中文版AutoCAD 2008机械制图应用教程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24917826529647d2728524e.png)
《 AutoCAD 2008中文版机械制图应用教程 》讲义
本章小结:
• 了解AutoCAD 2008的绘图环境 • 了解文件基本操作的方法 • 熟悉AutoCAD绘图基础
• 熟悉辅助工具使用
《 AutoCAD 2008中文版机械制图应用教程 》讲义
第2章 机械制图必备基础知识
重点内容:
• 图纸幅面及标题栏
三、图形文件管理 :
1.创建新的AutoCAD文件
① 命令执行方式
•选择“文件”|“新建”命令 •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 •在命令行中输入NEW命令
② 创建途径
•“选择样板”对话框——有样板创建、无样板创建 •“创建新图形”对话框——从草图开始、使用样板、 使用向导
③ 讨论
显示“启动”对话框选项是否选择对创建新文件的影响。
粗糙度参数设置
《 AutoCAD 2008中文版机械制图应用教程 》讲义
2.形位公差
在图样中,形位公差的内容(特征项目符号、公差值、 基准要素字母及其他要求)在公差框格中给出。用带箭头的 指引线(细实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有基准要求时, 相对于被测要素的基准用基准符号表示。基准符号由带小圆 (细实线)的大写字母和与其用细实线相连的粗短横线组成。 表示基准的字母也应注在公差框格中。
《 AutoCAD 2008中文版机械制图应用教程 》讲义
一、AutoCAD 2008简介:
界面组成:
• 标题栏 • 菜单栏 • 工具栏 • 绘图区
十字光标 标题栏 菜单栏 工作空间工具栏 标准工具栏 控制台
绘图区
• 命令行 • 文本窗口 • 状态栏
绘图提示区 状态栏
AutoCAD 2008绘图界面
冲压设计说明书配图纸
![冲压设计说明书配图纸](https://img.taocdn.com/s3/m/088a2835cfc789eb172dc8af.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 冲压工艺分析 (3)1.1 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 (3)1.2 零件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分析 (3)1.3 零件材料分析 (4)1.4 冲压加工的工艺分析 (4)3 工艺尺寸计算 (5)3.1排样、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 (5)3.2 冲裁力的计算 (7)3.3 压力中心的计算 (8)3.4 刃口尺寸的计算 (10)4 模具零件设计 (11)4.1 卸料板的设计 (11)4.2 弹性元件橡胶的设计 (11)4.3 落料凹模 (12)4.4 模架的选择 (13)4.5 凸凹模固定板,凸模固定板厚度 (14)4.6 凸模的设计 (15)4.7 凸凹模的设计 (16)5 参考资料 (17)6 附录: (17)课题材料08钢,料厚2mm,生产批量,小批量图1—零件尺寸1 冲压工艺分析1.1 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结构简单,呈T行,上下对称,可采用少废料排样。
零件内部有两个较大直径的孔,零件外形存在清角。
无悬臂和窄槽。
两孔的尺寸d>1.0t,两孔之间的间距d1>1.5t,两圆孔的孔边距k>1.5t。
符合工艺性。
、图2—两件尺寸1.2 零件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分析工件为图一冲孔落料件,材料厚度为2毫米,冲裁件尺寸较大。
零件图上所有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公差,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通过普通冲裁即可达到零件精度要求。
1.3 零件材料分析材料为08钢,厚度t=2mm材质为极软的碳素钢,。
抗拉强度σb (MPa):≥325,屈服强度σs (MPa):≥195,抗剪切强度τ(MPa)≥260。
其强度、硬度较低,而韧性、塑性却较高,适合冲裁。
图3—材料性能1.4 冲压加工的工艺分析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分析,孔的直径寸,孔边距等,都能满足冲裁加工工艺要求。
但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建议将所有90°清角改为R1的圆角。
结论:综合以上材料性能、零件结构、尺寸精度的分析,该零件可以采用普通冲裁的方法获得。
36350-模块八零件图
![36350-模块八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bfc15239453610661ed9f4fe.png)
· 图8-61为非回转体的盖类零件。
(三)叉架类零件
1.用途和结构特点
2.概括了解
· 图8-63所示支座的零件图,图形采用 1∶2的比例绘制;采用HT200制造。
3.看视图 4.看尺寸标注 5.看技术要求 6.归纳总结
(四)箱体类零件
1.用途和结构特点
2.概括了解
· 图8-67所示铣刀头座体零件图,采用 1∶2的比例绘制;采用HT200制造。
(2)间隙和过盈。
① 间隙是指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 的尺寸之差为正。
② 过盈是指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 的尺寸之差为负。
(3)配合的种类。
① 间隙配合。 ② 过盈配合。 ③ 过渡配合。
(4)配合代号的注写形式。
(二)配合制度
1.基孔制配合
·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 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 制度,称为基孔制配合,如图8-29所示。
5.综合归纳
·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将获得的全 部信息和资料在头脑里进行一次综合、归 纳,即可得到对该零件的全面了解和认识。
三、看典型零件的零件图
(一)轴套类零件
1.用途和结构特点
· 用途:轴一般是用来支承传动零件和 传递动力的,如图8-54所示铣刀头轴测图 中的轴。
2.概括了解
· 。
相关知识
一、画图前的准备工作
(1)了解零件的名称和用途。 (2)鉴定零件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3)分析零件的结构 (4)应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二、拟定表达方案
(一)主视图的选择
1.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 例如在绘制图8-69所示水平放置的轴 的主视图时,我们有6个投影方向可以选择: 2个轴向,4个径向。 · 如果选择轴向——A向作为主视图的 投影方向,则主视图如图8-70所示
拉深设计实例
![拉深设计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ceebb216e87101f69e3195ba.png)
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圆筒形零件是最典型的拉深件,掌握了它的工艺计算方法后,其它零件的工艺计算可以借鉴其计算方法。
下面介绍如何计算圆筒形零件毛坯尺寸、拉深次数、半成品尺寸,拉深力和功,以及如何确定模具工作部分的尺寸等。
4.2.1 圆筒形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1.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的原则(1)面积相等原则由于拉深前和拉深后材料的体积不变,对于不变薄拉深,假设材料厚度拉深前后不变,拉深毛坯的尺寸按“拉深前毛坯表面积等于拉深后零件的表面积”的原则来确定(毛坯尺寸确定还可按等体积,等重量原则)。
(2)形状相似原则拉深毛坯的形状一般与拉深件的横截面形状相似。
即零件的横截面是圆形、椭圆形时,其拉深前毛坯展开形状也基本上是圆形或椭圆形。
对于异形件拉深,其毛坯的周边轮廓必须采用光滑曲线连接,应无急剧的转折和尖角。
拉深件毛坯形状的确定和尺寸计算是否正确,不仅直接影响生产过程,而且对冲压件生产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因为在冲压零件的总成本中,材料费用一般占到60 %以上。
由于拉深材料厚度有公差,板料具有各向异性;模具间隙和摩擦阻力的不一致以及毛坯的定位不准确等原因,拉深后零件的口部将出现凸耳(口部不平)。
为了得到口部平齐,高度一致的拉深件,需要拉深后增加切边工序,将不平齐的部分切去。
所以在计算毛坯之前,应先在拉深件上增加切边余量(表42.1、4.2.2)。
表4.2.1无凸缘零件切边余量Δh(mm)表4.2.2有凸缘零件切边余量ΔR(mm)2.简单形状的旋转体拉深零件毛坯尺寸的确定(图4.2.1)对于简单形状的旋转体拉深零件求其毛坯尺寸时,一般可将拉深零件分解为若干简单的几何体,分别求出它们的表面积后再相加(含切边余量在内)。
由于旋转体拉深零件的毛坯为圆形,根据面积相等原则,可计算出拉深零件的毛坯直径。
即:圆筒直壁部分的表面积:(4.2.1)圆角球台部分的表面积:(4.2.2)底部表面积为:(4.2.3)图4.2.1毛坯尺寸的确定工件的总面积:则毛坯直径为:(4.2.4)(4.2.5)式中D为毛坯直径(mm);∑Ai为拉深零件各分解部分表面积的代数和(mm 2),对于各种简单形状的旋转体拉深零件毛坯直径D,可以直接按表4.2.3所列公式计算。
AutoCAD2008机械绘图第6章
![AutoCAD2008机械绘图第6章](https://img.taocdn.com/s3/m/2e3d1ee30242a8956bece42e.png)
6.1 典型零件图的画法
3.绘制断面图
根据零件结构和图纸幅面,采用移出断面并配置在剖切线 的延长线上。 (1)绘制断面中心线及圆。利用“直线”命令,分别作出2 个断面图的中心线。作图时注意使垂直中心线在键槽长度 范围内适当位置,水平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利用“圆” 命令,捕捉中心线交点为圆心,分别绘制两断面的圆,如 图所示。 (2)绘制键槽断面轮廓线。利用“偏移”命令,将中心线 按键槽尺寸进行偏移,再用“修剪”命令将多余的线条修 剪掉,结果如图所示。 (3)绘制剖面线。利用“图案填充”命令,设置“图案” 为“ANSI31”,“角度”为“0”,比例为“1”,其余采用 默认设置,选择2个断面为填充区域,按回车键完成填充, 结果如图所示。
6.1 典型零件图的画法
4.绘制局部放大图
(1)利用“圆”命令,在主视图上适当位置圈出被 放大的部位。 (2)利用“复制”命令,将放大部位的轮廓线复制 到合适位置。在细实线层,利用“样条曲线”命 令画出局部放大图的波浪线边界,如图所示。 (3)利用“修剪”命令将多余的线条修剪掉。激活 “圆角”命令,输入选项“R”,将圆角半径设置 为2,画出越程槽底部圆角,结果如图所示。
AutoCAD 2008 机械绘图
电子教案
第6章 机械图样绘制
第6章 机械图样绘制
6.1
6.2
典型零件图的画法 装配图绘制示例 思考与练习题
6.1 典型零件图的画法
6.1 典型零件图的画法
6.1.1 样板图制作
样板图一般包含有选定的图幅及其边框和标题栏、 图层的设置、工程标注用的文字、标注样式等内 容。 AutoCAD 2008提供了部分设置好绘图环境的样 板图形(扩展名为“.dwt”的文件),也可以根据 需要创建一组个性化的图形样板,以方便选择使
《中文版AutoCAD 2008机械图形设计》第5章PPT课件
![《中文版AutoCAD 2008机械图形设计》第5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fc657e7fd5360cba1adb68.png)
5.1 绘 制 连 杆
本节将绘制如下图所示的连杆。
主要步骤如下: 1. 绘制图形
首先,以光盘中的文件DWT\Gb-a4-v.dwt为样板建立新图形。 (1) 绘制中心线 ,结果如后面的图所示。
(2) 绘制圆,结果如下图所示。
(3) 绘制平行线,以绘制键槽,结果如下图所示。
(4) 修剪,结果如下图所示。
第5 章
绘制零件图
零件图千变万化,但可以将其分为几大类,例如轴类、 箱体类以及板类零件等。各种类型零件的绘制过程有 多种方法,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当绘制对称 零件(如轴、端盖等)时,可以先绘制其一半的图形, 然后相对于轴线或对称线做镜像;当绘制沿若干行和 若干列均匀排列的图形时 (如螺栓孔),则可以先绘制 其中的一个图形,然后利用阵列来得到其他图形;当 绘制有三个视图的零件时,可以利用删格显示、栅格 捕捉的方式绘制,也可以利用射线按投影关系先绘制 一些辅助线,再绘制零件的各个视图。本章将从简单 到复杂,介绍如何利用AutoCAD 2008绘制常用零件, 如绘制连杆、吊钩、轴、端盖、偏心轮、链轮、齿轮、 皮带轮、三视图零件以及箱体零件等。
(9) 绘制表示键槽的图形,结果如下图所示。
(10) 修剪,结果如下图所示。
(11) 绘制剖面图中的中心线和圆,结果如下图所示。
(12) 绘制平行线,结果如左图所示。 (13) 绘制平行线,结果如右图所示。
(14) 填充剖面线,结果如下图所示。
2. 标注尺寸 (1) 标注水平尺寸,结果如下图所示。
(5) 绘制切线与平行线,结果如下图所示。
(6) 创建圆角,结果如下图所示。
(7) 镜像及调整中心线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8) 更改图层,如下图所示。
08 485中桥主减速器爆炸图以及明细-(第11-13页)
![08 485中桥主减速器爆炸图以及明细-(第11-13页)](https://img.taocdn.com/s3/m/4ca146efb8f67c1cfad6b857.png)
序号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数量
序号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数量
2.34
SQ2403017GX04
差速器左壳
1
2.48
W2510045F01C
行星齿轮衬套
4
2.35
2402063D1HB1
螺栓-从动锥齿轮
16
2.49
W2510043F01C
间隔环
4
2.36
Z2502018D04A
中桥减速器壳体
1
2.50
W2510021F01C
传动输入轴
1
2.23
W2402019D01A
左轴承盖
1
2.8
W2402060D0Q2403061GX01
十字轴
1
2.9
W2502108D04A
从动圆柱齿轮
1
2.25
SQ2403056GX01
行星齿轮
4
2.10
31313A
主锥上轴承
1
2.26
SQ2403058GX01
行星齿轮垫片
轴差后半轴齿轮垫片
选装
2.54
W2507013F01C
油封座
1
2.44
W2510023F01C
轴差内锁紧螺母
1
2.55
W2502056F01C
油封
1
2.45
W2510044F01C
十字轴
1
2.56
W2502055F01C
油封
1
2.46
W2510042F01C
行星齿轮垫片
4
2.57
W2402060D01A
AutoCAD 2008 中文版机械制图实例教程第四章 绘制箱体类
![AutoCAD 2008 中文版机械制图实例教程第四章 绘制箱体类](https://img.taocdn.com/s3/m/50da7e95a0116c175f0e481c.png)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绘制底座右侧螺钉的定位中心 命令: _offset 当前设置: 删除源=否 图层=源 OFFSETGAPTYPE=0 指定偏移距离或 [通过(T)/删除(E)/图层(L)] <22.500>: 155<Enter>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 <退出>:(选择左侧螺钉中心线) 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 <退出>:(点击中心线的右侧)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 <退出>:<Enter> 绘制左视图基准线 ①绘制腔体中心线的水平线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沿主视图腔体中心水平线方向点取一点)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在屏幕适当位置点取一点)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Enter> ②绘制腔体中心线的垂直线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水平线中点的上方适当位置点取一点)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水平线中点的线方适当位置点取一点)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Enter> ③绘制左视图的下边界线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主视图的下边界线的延长线的适当位置点取一点)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屏幕适当位置点取一点)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Enter> 绘制完成后的基准线如图4-2所示。
图 4-8 作辅助线AB ②画圆,定圆心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捕捉点A) 指定圆的半径或 [直径(D)] <40.000>: d<Enter> 指定圆的直径 <80.000>: 95<Enter> 圆弧与直线AB的交点C即为圆弧的圆心。如图4-9所示
08-机械图简介讲解
![08-机械图简介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09bd10283c4bb4cf7ecd163.png)
主要尺寸
长度方向工艺基准
按工艺基准标注的长度方向尺寸为:
辅助基准I
主要基准
综合考虑标注的尺寸为:
3
18
辅助基准II 2x10
14 30
24
18
156
尺寸标注
重要尺寸直接标注
符合零件的加工顺 序和便于测量
不允许注成封闭尺 寸链
不好测量
便于测量
不正确
正确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是指导生产机器零件的重要技术文件, 除了有视图和尺寸表示零件的形状和大小外, 还必须注有制造和检验该零件时所要达到的 一些技术要求,包括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 形状与位置公差、材料的热处理以及表面涂 覆等。
位置公差:表示 零件表面、轴线 等相对位置的准 确程度。
直线度
直线度
同轴度
垂直度
形位公差的标注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的加工表 面上具有凸凹不平的较小峰谷 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是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 对零件的工作精度、耐磨性、 密封性及零件间的配合有直接 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一般,有配合要求的表面粗糙度要求高,数 值小;没配合要求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低,数 值大。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只注一 次粗糙度代号,且应注在可见 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 它们的延长线上,并尽可能靠 近有关尺寸线。
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 表面。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大小方向 与尺寸数字的大小方向一致。
¨·» »¯ ¼ò â·ÓÍ ¨·» »¯ ¼ò ²¿ ͷ˨ÂÝ
˨ÂÝ
Ȧ µæ
Öá
Ȧ µ²
¼Ü ù×
带凸缘拉伸件
![带凸缘拉伸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eb2adcbb68a98271fefaeb.png)
带凸缘拉深件模具设计摘要拉深是利用模具使平板毛坯变成为开口的空心零件的冲压方法,用拉深工艺可以制成筒形、阶梯形、锥形、抛物面形、盒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的薄壁零件,其中又以筒形件简单和多见,而有凸缘筒形件又分为宽凸缘和窄凸缘件。
只有加强拉深变形基础理论的研究,才能提供更加准确、实用、方便的计算方法,才能正确地确定拉深工艺参数和模具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与尺寸,解决拉深变形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制件质量。
在拉深工艺设计时,必须知道冲压件能否一次拉出,这就引出了拉深系数的概念。
拉伸系数决定于每次拉深时允许的极限变形程度。
在多次拉深中,对于宽凸缘拉深件,则应在第一次拉深时,就拉成;零件所要求的凸缘直径,而在以后各次拉深中,凸缘直径保持不变。
为了保证以后拉深时凸缘不变形,宽凸缘拉深件首次拉入凹模的材料应比零件最后拉深部分实际所需材料多3%~5%,这些多余材料在以后各次拉深中,逐渐将减少部分材料挤回到凸缘部分,使凸缘增厚,从而避免拉裂。
关键词:筒形,模具设计,拉深,冲压AbstractThe extension is a mould to make the plate blank into the stamping method for hollow parts of the opening, thin-walled parts with deep drawing process can be made into a cylinder shape, ladder shaped, cone, parabolic, box and other irregular shapes, and the case of cylindrical parts simple and rare, and flange cylindrical parts is divided into wide flange and narrow flange.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basic theory research of deformation calculation method of drawing, can provide more accurate, practical and convenient, can correctly determine the geometry and size of drawing process parameters and working parts of die, to solve the actual problems, drawing deform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kpieces.In the process design of deep drawing, must know whether a stamping out, this leads to the concept of drawing coefficient. Limit drawing coefficient depends on each drawing the allowable deformation degree. Many in the drawing, for wide flange drawing parts, should be in the first drawing, pull into; the diameter of the flange parts required, and after each time depth, the diameter of the flange remain unchange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flange without deformation after drawing, wide flange drawing parts for the first time into the die material should be better than the last part of the actual parts drawing materials needed for multiple 3%~5%, these extra materials after various times of deep, gradually will reduce part material out back to the flange portion, the flange thickened, so as to avoid cracking.Keywords: cylinder, mold design, drawing, stamp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第1章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 (3)零件分析 (3)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3)制定冲压工艺方案 (4)第2章模具总体设计 (6)模具类型的选择 (6)操作方式 (6)卸料、出件方式 (6)卸料方式 (6)出件方式 (6)第3章模具设计计算 (7)工艺参数的确定及计算 (7)确定拉伸次数 (7)排样及材料的利用率 (8)排样方法 (8)材料的利用率 (9)第4章冲压模具设计 (9)确定冲压类型及结构形式 (9)计算工序压力、选择压力机 (9)落料力 (9)卸料力 (9)拉伸力 (9)压边力 (10). 计算模具压力中心 (10). 计算模具零件主要工作部分刃口尺寸 (11)第5章模具零件的选用 (12)模架的选择 (12)冲压设备的选用 (12)第6章模具制造技术要求 (13)表面粗糙度及标准 (13)配合要求 (14)第7章编写技术条件 (15)第8章设计并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选取标准件 (17)毕业设计小结 (17)结论 (18)参考文献 (20)前言冲压模具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2、极限与配合
1)尺寸公差
• • • • • • • • • 基本尺寸 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获得的某尺寸 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极限偏差 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 零线 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水平直线 尺寸公差带 标准公差 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查表
而不是单纯增加壁厚。
12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2.零件上的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倒角 为了便于装配和操作安全,必须去除零件的锐边 和毛刺,常在轴或孔的端部加工出倒角。
13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倒圆 为了避免在轴肩或孔肩处产生应力集中, 应以圆角过渡。
14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螺纹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在切削加工中,特别是在车 螺纹和磨削时,为了便于退出刀具或使砂轮可以稍稍越过 加工面,常在零件的待加工面的末端台肩处,先车出螺纹 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
表面粗糙度符号画法
37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表面粗糙度数值及注写的位置
38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示例
代号中数字的方向必 须与尺寸数字方向一 致,对其中使用最多 的一种代号可以统一 标注在图样的右上角, 并加注“其余”两字, 且应比图形上其它代 号大1.4倍 可以标注 简化代号,但在在标 题栏附近说明这些得 化代号的意度过 用细 线相连的表面也标注 一次数 带有横线的 表面特征符号的注法 齿槽的注法 齿轮的 注法 螺纹的注法
意义 基本符号,单独使用时表示表面粗糙度可以用任何方向 获得 表示表面粗糙度是用除去材料的方法获得,如车、铣、 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等 表示表面粗糙 度是有不去除材料的方向获得,如铸 、锻、冲压、热轧、冷 轧、粉末治金等;或者是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或原供应状况
36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举例
53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3、形状与位置公差简介
加工后的零件,不仅存在尺寸误差,还存在几何形状和相对 位置误差。 零件的实际形状对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称为形状公差。 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称为位置公差。
54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55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框格
基本符号
30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31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7.4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1、表面粗糙度
u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其数值 u 表面粗糙度:零件的表面微观不平的程度
32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u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零件表面上的一段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y 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基轴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 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49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u配合表示
50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3)公差与配合的标注及查表
•在装配图上的标注
51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在零件图上的标注
52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轴上的套起轴向定位及联接作用。 l 视图选择
主视图
轴套类零件主体结构大多是回转体,一般在车
床上加工,按加工位置将轴线放成水平。将其上的键槽、
孔等结构朝前或朝上。
其它视图 对轴上的结构如键槽、退刀槽、越程槽、中
心孔进行表达,采用剖视、断面、局部放大等方法
20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l 尺寸标注
基准选择 回转轴线作为径向基准,长度方向以重要端面 为主要基准。
23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l 尺寸标注 基准选择 回转轴线作为径向基准,长度方向以重要加 工面为主要基准。 尺寸标注 轴线方向的重要尺寸应直接注出。其余尺寸 按加工顺序注出。 l 技术要求
与轴类零件相似。
24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其余
技术要求 1.表面发蓝处理。 2.未注倒角1X45°。 3.未注尺寸公差按GB/T1804-v"。 中南大学 手轮
手轮零件图
25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包括拨叉、连杆、拉杆和支架等,主要用来 操作机构、调节速度、支承、、联接等。 l 视图选择 主视图 叉架类零件多数是铸件或锻件,结构形状复杂, 加工位置多变。主视图根据“工作位置原则”和“形状 特征原则”确定。 其它视图 通常需要两个以上视图表达。
21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3 3
2 其余
A
+0.002 +0.002
B
+0.002
+0.010 0
深6
3 36
0.5
+0.2 0
技术要求 1.热处理:调质220-250HBS。 2.未注圆角R1.5。 3.未注尺寸公差按"GB/T1840-m"。 4.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H。
0
h6
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46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重叠。
47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u配合制度:国家标准对配合规定了基孔制和基轴 制两种基准制度。 u基孔制 u基轴制 基孔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 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48
15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凸台和凹坑 零件之间的接触表面,一般都需要加
工,以保证良好的接触。为了减少加工面或减轻重量, 常在铸件上设计凸台和凹坑。
16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孔
17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7.3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1.零件视图的选择
在选择零件图的视图时,力求用较少的视图正确、 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 必须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首先选择好主视图,再 选一组合适的其它视图,并用恰当的方法予以表达。
40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偏差: 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 标准公差:
国家标准规定的用 以确定公差带大小 的任一公差。标准 公差是基本尺寸的 函数。
41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基本偏差: 国家标准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 的那个极限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33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u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轮 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34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u 轮廓最大高度Ry
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35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2.表面粗糙度的代号、符号及其标注
表面粗糙度符号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铸造圆角 在铸件表面各转角处要做成圆角,以防铸 造砂型落砂或在尖角处产生裂纹和缩孔。
10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铸件的壁厚 铸件的各种壁厚要均匀或逐渐变化,防 止产生突变或局部肥大,以免产生缩孔或裂纹。
11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筋
当需要增加铸件强度时,常采用加强筋的办法,
向
向 深 锪
两处
两处
技术要求
锪平
锥销孔 与箱座配作 锉平
1.箱座铸成后,应清理铸件,并进行时效处理; 2.箱盖和箱座合箱后,边缘应平齐,相互错位 每边不大于2mm; 3.检查与箱盖结合面之间的密封性,用0.05mm 塞尺塞深度不得大于剖分面宽度的三分之一, 用涂色检查接触面积达到每cm 面积内不少于 一个斑点; 4.与箱盖连接后,打上定位销进行镗孔,结合面 处禁放任何衬垫; 5.宽度196组合后加工; 6.未注明的铸造圆角为R3-5; 7.全部倒角为2x45° ; 8.箱座不得漏油。
18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2.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除了要符合前面几章讲过 的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之外,还要尽可能做到 标注合理。即要符合设计合理,便于制造、测量、检 验和装配。 具体标注尺寸时,应恰当选择好尺寸基准。
19
现 代 3. 各类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示例 工 程 •轴套类零件 图 学 轴的主要作用是支承传动件,并传递运动的扭矩。装配在
42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基本偏差查表
43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2)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 的关系称为配合。 u配合种类: u间隙配合 u过盈配合 u过渡配合
44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45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5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6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7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图框、标题栏
8
现 代 工 程 图 学
7.2 零件的结构
1.铸件的工艺结构
拔模斜度 在铸造时,为了便于起模,在沿起模方向的不 加工表面上均设计出拔模斜度,一般为至,在零件图上一 般不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