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高考重庆市生物试题和参考答案-
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2(解析版)

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2(解析版)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同样温度条件下,空气瓶中离子相对吸收量大,说明有氧条件有利于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
同样的空气,不同温度条件下离子的相对吸收量不同,说明温度变化影响根对离子的吸收;B错误。
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氮气环境中根对离子的相对吸收量少,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需要消耗能量(ATP),且氮气环境中不利于根对该离子的吸收;C、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运输及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等知识,还涉及到对考生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端粒及端粒酶的相关知识及考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2卷)生物试题及解析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2卷)生物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 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 输出(散失);B错误。
2015年重庆高考生物真题试卷(答案解析版)教学文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重庆卷)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A .线粒体的功能B .发育的全能性C .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D .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答案】A【解析】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为真核细胞提供能量;A 正确。
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而胰腺腺泡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具备发育的全能性;B 错误。
胰腺腺泡细胞能分泌多种蛋白质产物,因而其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均较多;C 、D 项错误。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 .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
(据《农桑辑要》)B .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据《齐民要术》)C .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日志》)D .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答案】B【解析】解除顶端优势,即降低侧芽部位生长素的浓度以促进侧芽的生长;A 不符合题意。
大豆与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关系,与激素调节无关;B 符合题。
根茬部位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水稻植株的生长;C 不符合题意;乙烯具有催熟作用;D 不符合题意。
3.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甲状腺激素 10.0 3.1 6.8-p mol /L 胰岛素 1.7 5.020.0-m IU /L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答案】C【解析】由表中看出甲状腺激素含量超过正常水平,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由此推断此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A 错误。
由表中看出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由此可推断此人的血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B 错误。
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因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 项正确。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重庆卷)

重庆卷生物(共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5重庆理综,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A.线粒体的功能B.发育的全能性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分化,解题的切入点是明确细胞分化的实质。
胚胎干细胞和胰腺腺泡细胞都必须有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项正确。
胚胎干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而胰腺腺泡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发育的全能性很难表达,B项错误。
细胞分化导致了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变化,C项错误。
胰腺腺泡细胞合成并分泌消化酶,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数量较多,胚胎干细胞中相对较少,D项错误。
只有明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才能正确判断各项内容。
2.(2015重庆理综,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
(据《农桑辑要》)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据《齐民要术》)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广志》)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解题的切入点是明确各选项所涉及实例依据的原理。
棉株打顶去心的原理是抑制顶端优势,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A项与植物激素作用有直接关系。
“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依据了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原理即与豆科植物根系互利共生的根瘤菌能够丰富土壤的含氮量,因而达到肥田的目的,该实例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B项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符合题意。
“根茬长新稻”主要与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有关,“九月又成熟”主要与乙烯的作用有关,C项与植物激素作用有直接关系。
2015年高考试题生物(新课标2卷)解析版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2)生物一、选择题: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 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 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 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同样温度条件代空宅瓶中离子相对碾收量大.说明肓氧条件有利于根对惡子的吸收;A 正确.同样的空气,不同温庫衆件下离子的相对吸收量不同,说明溫度变化彫响根对离子的吸收;B悔误•同样的溟度条件下倾气环境中根对离子的相对职收莖少,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需要2且氮气环境中不刑厅根对该离子痢卿攵,c、D错误.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 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 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 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 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 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2015年高考新课标I卷理综生物试题答案(逐题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答案】D D【答案】【解析】A正确,DNA和ATP所含有的元素都是C、H、O、N、P,因此正确。
B正确,反密码子是位于tRNA反密码环中部、可与mRNA中的三联体密码子形成碱基配对的三个相邻碱基,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 C正确,DNA的基本组成单T2噬菌体是一个典型的DNA病毒,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病毒,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D D错误,细菌是一个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这个细胞器,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只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点评】本题考察的是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难度较低。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答案】【答案】C C【解析】【解析】A A 正确,色氨酸是植物生长素合成的前体物质,幼嫩的叶子能够合成生长素。
长素。
B B 正确,非极性运输是横向运输,韧皮部的韧皮射线平行于茎的横切面,所以通过它们进行的物质运输也平行于茎的横切面。
所以通过它们进行的物质运输也平行于茎的横切面。
C C 错误,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更加敏感。
胞对生长素更加敏感。
D D 正确,正确,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而乙烯含量的增高,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
(最新整理)高考生物全国卷I、II含答案

2015高考生物全国卷I、II含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5高考生物全国卷I、II含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5高考生物全国卷I、II含答案的全部内容。
2015年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 (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2015年全国高考重庆市生物试题和参考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生物(共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A.线粒体的功能B.发育的全能性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
(据《农桑辑要》)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据《齐民要术》)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广志》)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3.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组织细胞摄取萄葡糖加速4.将题4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5.结合题5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6.下列有关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达载体中的胰岛素基因可通过人肝细胞mRNA反转录获得B.表达载体的复制和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起)点C.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D.启动子和终止密码子均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中起作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4分)7.(10分)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国派出医疗队首次在境外组建医院,帮助非洲防控埃博拉疫情。
2015生物高考真题

考点1 细胞的分子组成1.(2015·福建高考·T1)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A.都含有20种氨基酸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解题指南】(1)题干、选项关键词:“每种蛋白质”“都含有”“都是”等。
(2)关键知识:蛋白质结构与氨基酸关系、蛋白质功能多样性、人体内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此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难度较小。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并非每种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A项错误;有些分泌蛋白(如抗体)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项错误;每种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C项正确;蛋白质承担的功能多种多样,并非所有的蛋白质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D项错误。
【答案】C2.(2015·山东高考·T4)以下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人体细胞内O2/CO2的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值,停止供给CO2后比停止前高【解题指南】此题主要考查细胞代谢和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细胞代谢越旺盛,结合水/自由水的值越低,萌发的种子中该比值比休眠时低,A 项错误;O2和CO2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运输方向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所以细胞质基质中O2/CO2的值高于线粒体,B项错误;动作电位时Na+内流,使膜内K+/Na+的值比静息电位时低,C项错误;停止CO2的供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降低,C5含量升高,C5/C3的值升高,D项正确。
【答案】D3.(2015·北京高考·T2)以下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2【解题指南】(1)隐含信息:T2噬菌体是病毒,细菌是原核生物。
2015年高考全国1卷生物(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全国卷Ⅰ新课标)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课标全国Ⅰ理综,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结构和细胞分子组成等的知识。
DNA和A TP的元素组成都为C、H、O、N、P,A项正确;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称为反密码子,一个tRNA只有一个反密码子,B项正确;每种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T2噬菌体的核酸为DNA,其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糖核苷酸,C项正确;细菌为原核生物,仅有核糖体,无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D项错。
2.(2015课标全国Ⅰ理综,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和分布。
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植物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A项正确;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项正确;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敏感,C项错;豌豆幼苗切段中,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D项正确。
3.(2015课标全国Ⅰ理综,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
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答案重庆卷

2015年重庆卷试卷总评:与2014年高考生物题比较,2015年的题型与题量略有变化,由9大题增加到10大题,即将原第7大题分拆开了,所以考生的总解题量并没有太多变化。
2014年的选择题中第2、4题都是单独考查选修3中的知识,而2015年选择题中仅第6题考查了选修3的知识,2014年的非选择题仅第7题中考查了选修3的知识,而2015年的非选择题中第7、8两题都考查了选修3的知识,对选修3的考查所占分值有所上升。
第3、7、8、10题是该套试题中的亮点试题。
1.解析:A项,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都是活的完整的真核细胞,都可通过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即两种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相同。
B项,胚胎干细胞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胰腺腺泡细胞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其发育的全能性受到了限制。
C项,由于两类细胞分化程度不同,膜的功能有差异,因而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D项,胚胎干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胰腺腺泡细胞属于典型的分泌细胞,可以合成、分泌多种胞外酶,因而后者的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数量更多。
答案:A2.解析:A项,棉花适时打顶,可以解除棉株的顶端优势,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棉株侧枝的生长发育,进而提高棉花产量。
B项,存在于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可固氮,通过种豆科植物,可以增加土壤中氮元素含量,达到肥田的目的,这是作物轮作的优势之一,仅与作物种类有关,与植物激素无直接关系。
C项,此句是对再生稻的描述,再生稻即种一茬收两季的水稻,再生时利用其根、茎,重新发苗,在水稻的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有多种植物激素起作用。
D项,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成熟木瓜可释放乙烯,促进红柿果实成熟。
答案:B3.解析:A项,化验结果显示此人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甲亢。
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则此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
B项,此人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糖尿病,所以此人的血糖含量要高于正常。
2015年高考试卷理综生物部分(重庆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卷)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泡细胞,相同的是A. 线粒体的功能B. 发育的全能性C. 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D. 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答案】A【解析】胚胎干细胞发育的全能性高于胰腺腺泡细胞,B项错误;由于胰腺腺泡细胞需分泌消化酶,因此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数量较多,同时不同功能的细胞中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可见C、D项均错误;线粒体在不同的细胞中均是提供能量,因此A项正确。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仍在实践中应用。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进棉株开花结实。
(据《农桑辑要》)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绿豆次之。
(据《齐明要术》)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广志》)D. 新摘未成熟的红柿,每蓝放木瓜二、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答案】B【解析】棉花适时打顶摘心是为了解除顶端优势,这与生长素的两重性有关,A 项错误;绿豆能和根瘤菌互利共生,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起到固氮的作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与植物激素无关,B项符合;在水稻的根茬发芽长出新稻主要与生长素有关,再发育到成熟是受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C项错误;柿子的成熟与木瓜释放的乙烯有关,D项错误。
3. 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甲状腺激素10.0 3.1~6.8 P mol/L胰岛素 1.7 5.0~20.0 mlU/L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答案】C【解析】据化验单数据可知,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通过反馈调节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A项错误、C项正确;由于胰岛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会减缓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B、D项错误。
2015年新课标高考生物全国卷2(答案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新课标2生物)一、选择题: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同样温度条件下,空气瓶中离子相对吸收量大,说明有氧条件有利于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
同样的空气,不同温度条件下离子的相对吸收量不同,说明温度变化影响根对离子的吸收;B错误。
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氮气环境中根对离子的相对吸收量少,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需要消耗能量(ATP),且氮气环境中不利于根对该离子的吸收;C、D错误。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必修二解析

专题七遗传的分子基础考点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考点2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2015安徽卷,4,6分)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βR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Qβ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的过程 B Qβ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B.一条Qβ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DQβ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
难度适中。
[解析]QβRNA的复制不需要经历逆转录过程,是由单链复制成双链,再形成一条与原来的单链相同的子代RNA。
A错误,B正确;由图可以看出一条QβRNA模板翻译出的肽链至少三条,C错误;由题意可知:有QβRNA复制酶,QβRNA的复制才能进行,QβRNA复制酶基因的表达在QβRNA的复制之前,D错误。
(2015新课标卷Ⅰ,5,6分)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答案】C【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而朊粒为蛋白质,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A错误;朊粒通过诱导正常的蛋白质转变为PrP Bc (朊粒)而实现朊粒的增殖,而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是细胞的二分裂,B错误;“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B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说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其功能发生了变化,C正确;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是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的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变化,遗传信息存在于基因上,它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才能形成相应的蛋白质,D错误。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2卷)生物试题及解析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2卷)生物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 100氮气17 10空气 3 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 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
2015年重庆高考生物真题试卷(答案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重庆卷)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A .线粒体的功能B .发育的全能性C .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D .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答案】A【解析】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为真核细胞提供能量;A 正确。
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而胰腺腺泡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具备发育的全能性;B 错误。
胰腺腺泡细胞能分泌多种蛋白质产物,因而其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均较多;C 、D 项错误。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 .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
(据《农桑辑要》)B .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据《齐民要术》)C .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日志》)D .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答案】B【解析】解除顶端优势,即降低侧芽部位生长素的浓度以促进侧芽的生长;A 不符合题意。
大豆与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关系,与激素调节无关;B 符合题。
根茬部位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水稻植株的生长;C 不符合题意;乙烯具有催熟作用;D 不符合题意。
3.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甲状腺激素 10.0 3.1 6.8-p mol /L 胰岛素 1.7 5.020.0-m IU /L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答案】C【解析】由表中看出甲状腺激素含量超过正常水平,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由此推断此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A 错误。
由表中看出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由此可推断此人的血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B 错误。
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因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 项正确。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6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6分)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6分)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6分)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6分)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6分)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A.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B.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C.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二、非选择题7.(9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生物(共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
A.线粒体的功能B.发育的全能性
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
(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广志》)
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
3.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组织细胞摄取萄葡糖加速
4.将题4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
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
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
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
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
5.结合题5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6.下列有关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达载体中的胰岛素基因可通过人肝细胞mRNA反转录获得
B.表达载体的复制和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起)点
C.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D.启动子和终止密码子均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中起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4分)
7.(10分)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国派出医疗队首次在境外组建医院,帮助非洲防控埃博拉疫情。
(1)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人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该病毒的_____,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____,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度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____免疫功能下降。
因此,病毒在体内快速增殖、致病。
(2)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____。
(3)用埃博拉病毒的某种蛋白免疫小鼠,通过____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治疗该病。
8.(20分)某课题组为解决本地种奶牛产奶量低的问题,引进了含“高产奶”基因但对本地“适应性差”的纯种公牛。
(1)拟进行如下杂交:
♂A(具高产奶基因的纯种)×♀B(具适宜本地生长基因的纯种)→C
选择B作为母本,原因之一是胚胎能在母体内正常____。
若C中的母牛表现为适宜本地生长,但产奶量并未提高,说明“高产奶”是____性状。
为获得产奶量高且适宜本地生长的母牛,根据现有类型,最佳杂交组合是____,后代中出现这种母牛的概率是____(假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
(2)用以上最佳组合,按以下流程可加速获得优良个体。
精子要具有受精能力,需对其进行____处理;卵子的成熟在过程____中完成。
在过程④的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其作用是____。
为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母牛,过程⑤前应鉴定胚胎的________。
子代母牛的优良性状与过程____的基因重组有关。
(3)为了提高已有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____技术。
9.(10分)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
成极大威胁。
据题9图回答下列问题:
(1)0(起始年)→a年,欧洲兔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
增长。
若起始年种群数量为24只,则a年种群数量N(a)=__
__;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锐减。
(2)a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
据a→b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
化推测: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____。
(3)c年控制狐狸数量,并引入仅对欧洲兔致命的黏液瘤病毒后,
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稳定。
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
能力,其调节方式是________。
(4)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10.(14分)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
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
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
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据此推侧: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
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
若I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白粒管(填“深于”/“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A2.B3.C4.B5.D6.C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4分)
7.(10分)
(1)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T细胞;特异性
(2)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3)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
8.(20分)
(1)生长发育(或进行胚胎发育);隐性;♂A ×♀C;1/8
(2)获能(或增强活力);③;供能;性别、高产奶和适应生长的基因;②
(3)胚胎分割
9.(10分)
(1)24λa;生物多样性(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捕食
(3)负反馈调节
(4)欧洲兔对黏液瘤病毒的抗性增强(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10.(14分)
(1)0.5mL蒸馏水;控制pH;红粒小麦;低;缩短。
(2)β-淀粉酶失活;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