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锄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心。
2.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会付出与奉献。
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爱与鼓励,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农民劳作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农民的辛勤付出,为新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生字词教学: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记忆生字词。同时,通过反复朗读、书写,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3.诗句解析:采用问答、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一幅农民辛勤劳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上的农民伯伯在做什么吗?”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初步体会农民的辛勤付出。接着,我会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农民劳作的诗歌——《锄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感受农民的辛勤与伟大。”
4.个性差异:学生在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我将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关怀与指导,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生字词,正确书写,流利地朗读和背诵《锄禾》全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节奏美。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3)学会生字词,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形象地理解《锄禾》的内容。
(2)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农民辛勤劳动的过程。
(3)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帮助学生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2)教育学生珍惜粮食,反对浪费。
(3)引导学生认识到农业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中的意境。
(2)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农业劳动的了解和感受。
2. 学习诗歌(1)教师范读《锄禾》,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阅读《锄禾》,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巩固学习。
3. 理解诗歌(1)分组讨论:农民为什么要辛勤劳动?(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农民,体验劳动的过程。
(3)教师引导: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农民劳动的场景。
(2)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粮食?(3)制定行动计划:反对浪费,从我做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中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实践:了解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等。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艰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古诗锄禾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古诗《锄禾》教学教案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锄禾》。
(2)理解古诗《锄禾》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农民劳动的艰辛。
(2)运用分角色朗读、表演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锄禾》。
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之情。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朗读表演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出示农作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民劳动。
2. 学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锄禾》。
(2)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3. 讨论古诗含义(1)分组讨论,理解古诗《锄禾》的内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总结感悟引导学生珍惜粮食,热爱劳动。
第二课时1. 复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锄禾》。
(2)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 朗读表演分组进行朗读表演,展示对古诗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组内交流,巩固记忆。
4. 背诵古诗(1)学生自主背诵古诗《锄禾》。
(2)教师检查背诵情况,给予鼓励。
5. 家庭作业(1)熟读并背诵古诗《锄禾》。
(2)以“我眼中的农民劳动”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家庭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绘画或写作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表达对农民劳动的感悟。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锄禾》的意义。
(2)学会用词语卡片进行识字游戏,提高识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尊敬农民、珍惜粮食的品质。
(2)培养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难点:(1)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意义。
(2)学会用词语卡片进行识字游戏。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锄禾》全文。
2. 词语卡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 奖励物品:小星星、小红花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全文展示《锄禾》。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
2. 学习诗歌:(1)教师逐句讲解《锄禾》,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
(2)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3. 词语学习:(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组词。
(2)学生进行识字游戏,巩固词语学习。
4. 理解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农民为什么要辛勤劳动?(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尊敬农民、珍惜粮食的品质。
5. 朗读背诵:(1)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朗读《锄禾》。
(2)学生相互评价,共同提高朗读水平。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敬农民、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背诵《锄禾》。
(2)家长协助孩子用词语卡片进行识字游戏。
2. 拓展作业:调查家人的粮食浪费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培养节约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家庭作业的落实程度。
《锄禾》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锄禾》第二课时教案设计课时要求: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五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过渡谈话上节课我们学过第一自然段,明白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保护了小树、几年以后,小树长得如何了?我们接着学习课文、(二)理解第二自然段1。
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2、理解第一个句子。
①指名读。
讲讲这句话什么意思?(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撑是什么意思?(教师可用动作演示)、②句子中的“绿伞”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读句子想,因为绿伞是小树撑开的,因此它应该是长在树上的密密层层的枝叶,即树冠。
在这基础上让学生看插图加深印象。
③枝叶是“撑开”的不?可课文什么缘故这么讲,请联系句子想想,然后回答。
④指导读。
读的时候把小树什么缘故要给爷爷撑开伞,撑开什么样的伞读清楚、(2)理解第二个句子。
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伞,爷爷如何样?指名读,强调不热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二自然段,把句字意思表达出来、4、指导背诵(三)理解第三自然段1。
指名读2。
理解句子“爷爷真好,小树真好”。
是本段仅有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要想明白,就要联系全篇课文去想,想想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是要放在课文中去想。
请您用这个方法想句子的意思,然后讲讲。
3、指导读。
要把夸爷爷,夸小树的语气读出来、(四)读全文,从整体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熟读并背诵、1、指名读2、引导加深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再看课题想一想:人与树有什么联系,读完课文您明白了不?教师要依照学生的回答作简单小结:人与树是有紧密联系的,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做许多的情况,如:能够乘凉,能够美化环境,能够净化空气等等。
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那多好啊!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中休息——(五)接着学习五个生字的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热”。
(1)先告诉学生“热”字下边是个新偏旁,叫四点底,然后指名学生讲讲如何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的“丸”不要丢点。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锄禾》优秀教案第二课时

《锄禾》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用生字口头组词,认识“吃、求、通、饭、识”五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
(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新课学习(一)初读指导,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书本,摆好读书的姿势。
听清要求:根据拼音读准每个字,轻轻地读完两遍后,圈出四个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禾”、“午”、“粒”、“皆”、“盘中餐”、“辛苦”。
带拼音认读:请一个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每个读两遍。
去拼音认读:先自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火车火车往哪开?)(2)生字都读准了,古诗能读好吗?注意节奏,听老师读:《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范读后说:刚才老师在读的时候把第二个字延长了一些,你们也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
先自己练读,再分男女生读。
(二)理解诗题,练习说话。
1.看课题,“锄”可以组什么词?看图,这就是锄头。
读词“锄头”。
注意“头”读轻声。
锄头是做什么用的?(松土、除草)2.课题中的“禾”可以组什么词?看图,这就是禾苗,绿油油的禾苗,多可爱呀!读词“禾苗”。
3.“锄”与“禾”连起来就是古诗的题目,“锄禾”就是用锄头给禾苗松土、除草的4.出示句式,训练说话:(1)_____(谁)用锄头给禾苗松土、除草。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锄禾9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锄禾9篇锄禾 1《锄禾》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本课由一幅图画、一首古诗、9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和5个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
《锄禾》这首古诗既要求学生背诵,又要求学生理解诗意,开始理解古代作品的语言。
用听读的方法认识9个生字,“锄、盘、餐、皆”由学生看查字表的拼音认识。
5个学会的生字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学习书写。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认识9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
能力目标:1、能用生字口头组词,认识“吃、求、通、饭、识”五个生字。
2、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教育目标通过学习古诗、书写生字,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
学情分析:《锄禾》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了“锄禾、午”,理解了“餐、皆”的意思,理解了前两句描绘的场景。
对于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学生能独立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通过多种记忆方法记住9个生字。
教学构想: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古诗译文,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通过学生喜爱的“开火车”、“摘苹果”游戏复习、巩固9个生字,并能用“滴、汗、知、苦、午”组词,丰富识字量。
通过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教师指导,“当、汗、知”三个生字的书写,“禾、午”两个生字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书写,在书写的同时运用各种评价鼓励学生认真书写。
重点、难点: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字卡片师生互动过程:一、创设情境背诵古诗: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
(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巩固识字: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卡片)。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锄禾2-

单元主题:劳动主备:裴家蓉执教老师:
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
理解课文。
学生学习理
解。
1.讲解字意:
锄:给禾苗锄草松土,是在劳动,指动作。
禾:指禾苗或庄稼。
日:太阳。
当:正是什么时候的意思。
午:中午。
2.请同学们讲解上述字的意思。
3.说说前半句话的意思:
(参考:在炎热的夏天,中午的时候,农民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松土。
)4.理解字意:
滴:滴到的意思。
5.说说后半句诗的意思。
(参考:汗水滴到禾苗下边的土里。
)
(二)看图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汗()午()粒()苦(
)
1.分析字形:上下结构,上边“舟”,下边“皿”
2.组词:盘子一盘菜
3.指导书写:
(二)自学生字:
wǔ 午hàn 汗lì 粒xín 辛kǔ
苦
要求:分析字形结构并组出词语来,然后自己在
田格里各写一个。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锄禾》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锄禾》这首古诗,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锄禾》,并理解诗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4.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背诵《锄禾》。
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作的辛苦。
3. 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作的辛苦。
2. 学习生字词。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锄禾》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农作物图片。
学生准备:1. 预习《锄禾》这首诗。
2. 准备好课本和文具。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农作物图片,询问学生认识哪些农作物。
2. 学生分享自己预习《锄禾》这首诗的了解。
二、学习诗文(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
2.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掌握。
3. 教师逐句讲解诗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
三、体会意境(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农民的辛苦。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诗文的理解。
2.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朗读、背诵《锄禾》。
二、深入学习诗文(2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一步讲解诗文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 学生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心得。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诗文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2.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背诵《锄禾》,熟读并理解诗文内容。
一年级语文《锄禾》教案

一年级语文《锄禾》教案一年级语文《锄禾》教案1.导言,诱发动机。
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吃饭,你们知道做饭的米面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答后总结)对啦,我们做饭用的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那么,农民劳动是怎样辛苦呢?下面咱们学习一首古诗——《锄禾》。
(板书课题)2.范读,激起情感。
《锄禾》这首诗,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通俗,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朴实。
通过教师情绪饱满的范读,使学生能在学习之始,初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
3.识字,结合课文。
本课7个生字:当、汗、滴、盘、粒、辛、苦,这些字都比较容易掌握,可指导学生自学,教师重点点拨。
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并适当扩词。
4.串讲,理解内容。
《锄禾》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到的第二首古诗,学生对诗的词语和内容不易理解。
因此,要采取逐句讲读的方法,边读全诗,边讲句子,边释词语,注意讲清古代单音节词与现代双音词的关系:禾——禾苗,日——太阳,当——正当,午——中午,汗——汗水,土——泥土,知——知道,盘——盘子,中——里面,5.看图,启发想象。
《锄禾》这首诗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插图集中描绘了一位农民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拿着着毛巾拭汗,抬头望那当空烈日的情景。
教学时,可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做什么?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他在说什么?农民从播种到收获要付出多少辛勤劳动才换来粮食。
6.朗读,感受形象。
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含意深长是古诗的特点。
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可以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教师可出示抄有课文的小黑板,指导学生按下面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全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畅谈,联系实际。
有些儿童并不知道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随便丢掉,不知爱惜。
通过畅谈讨论,引导学生摆出浪费粮食的现象,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做一个尊重农民,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锄禾》两课时教学设计

《锄禾》两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每行诗的意思和全诗内容,懂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3.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能背诵全诗。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重点1.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每个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一幅彩色挂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锄禾。
很多同学都会背诵这首诗了,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锄禾》二、指名朗读课文。
同学们认真看书,然后在书上划出生字来,指名读生字。
三、讲读课文:(一)板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讲解字意:锄:给禾苗锄草松土,是在劳动,指动作。
禾:指禾苗或庄稼。
日:太阳。
当:正是什么时候的意思。
午:中午。
2.请同学们讲解上述字的意思。
3.说说前半句话的意思:(参考:在炎热的夏天,中午的时候,农民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松土。
)4.理解字意:滴:滴到的意思。
5.说说后半句诗的意思。
(参考:汗水滴到禾苗下边的土里。
)(二)看图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中午,太阳高高悬挂在空中,农民在烈日照射下,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擦汗,在田间给禾苗锄草松土,一滴滴的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三)板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理解字意:盘:盘子餐:饭食皆:都的意思2.第2句诗的意思:(提示:可以让同学自己来说。
)(参考: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用农民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
)(四)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指名2~3人)(五)指名背诵全诗。
四、小结: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提示:作者看到农民辛苦劳动,知道粮食来得不容易,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艰辛的同情。
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情况。
指名3~5人。
二、学习生字:(一)辅导学习:dāng当1.分析字形、上边当,下边彐。
2.组词:当中、当时。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学生能够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之情。
学生能够运用《锄禾》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单的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农民劳动的辛苦和伟大,培养对农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学生能够理解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锄禾》这首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可以提供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锄禾》的内容,培养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以及培养对农民劳动的认同和尊重。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锄禾》文本材料。
插图或图片。
教学课件或黑板。
3.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音响设备或朗读机器。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农民劳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锄禾》的兴趣。
可以展示一些农民劳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4.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锄禾》,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学生讨论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理解作者对农民的赞美之情。
4.3 表达与创作:学生模仿《锄禾》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学生可以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对农民劳动的感激之情。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朗读、讨论、写作等表现来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5.2 评价内容:学生对《锄禾》的理解程度,包括诗文内容、比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学生的朗读能力,包括语音语调、表情和情感的表达。
《锄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锄禾 教学设计

《《锄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锄禾教学设计》摘要:(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听了这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指名背诵集体背诵,()学生独立练习写写进行我评价(己觉得己写得就奖给己颗红星)(5)指名展示请评委说说己见,(5)指名展示(对比展示写得写得不)请评委说说己见谁写得谁写得不(给写得不学生以鼓励)教材分析课由幅图画、首古诗、9要认识生和5要学会生组成《锄禾》这首古诗既要学生背诵又要学生理诗开始理古代作品语言用听方法认识9生锄、盘、餐、皆由学生看表拼音认识5学会生教师拨指导下学习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理古诗思、认识9生学会5生能力目标、能用生口头组词认识吃、、通、饭、识五生、能独立观察田格里生老师指导下正确写5生教育目标通学习古诗、写生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教育使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也是辛苦学情分析《锄禾》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课学生已能够熟练地背诵通插图助学生理了锄禾、午理了餐、皆思理了前两句描绘场景对课要认识9生学生能独立分析生型、结构通多种记忆方法记住9生教学构想课基础上通古诗译引导学生背诵古诗通学生喜爱开火车、摘苹游戏复习、巩固9生并能用滴、汗、知、苦、午组词丰富识量通课件演示助学生观察田格里生指导学生正确写生教师指导当、汗、知三生写禾、午两生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写写运用各种评价鼓励学生认真写重、难掌握5生笔画特正确写生教学媒体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卡片师生动程、创设情境背诵古诗朋友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吗?我们就先听故事(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听了这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指名背诵集体背诵二、巩固识学习这首古诗我们还与多生交上了朋友看他们了(出示生卡片)、让我们开动智慧火车师火车火车开起师开到我们这里师呜呜学生开火车生遇到不认识生由检修员助、我们火车开到了苹看树上结着又又红苹你们想干什么?要摘苹吃有要仔细听摘下苹上能和哪盘子上组成词就放进哪盘子里听明白了吗?谁想摘苹?(指名摘苹播放《劳动光荣》歌曲)苹都摘完了我们起看看他们劳动成苹是谁摘就带词(这里增加识量让学生说说饭、、吃、通、识这五己是怎样认识)三、写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朋友你们想把他们漂亮写出吗?你们看、课件出示当()这是哪生朋友?请学生跟生朋友起空(课件演示当写笔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上半部分应哪笔;写下半部分应些什么(3)教师写边写边说每笔田格位置()学生独立练习写写进行我评价(己觉得己写得就奖给己颗红星)(5)指名展示请评委说说己见、课件出示汗()这生朋友是谁?学生跟生朋友空(课件演示汗写笔顺)()分析结构指名说说写这应些什么才能把写漂亮(3)教师写边写边说儿歌笔二笔三笔提到横线四笔写得是短横五笔写得是长横六笔写坚竖要直这样汗才漂亮()学生独立练习写写进行我评价(己觉得己写得就奖给己颗红星)(5)指名展示(对比展示写得写得不)请评委说说己见谁写得谁写得不(给写得不学生以鼓励)3、课件出示知()又了生朋友他是谁?学生跟生朋友空()指名说说写这左半部分要什么;写右半部分要什么(3)教师写边写边说儿歌撇写到横线写了短横写长横再写长撇和右边口方又()学生独立练习写写进行我评价(己觉得己写得就奖给己颗红星)(5)指名展示请学生己先评价再让其他评委评价、课件出示午、禾;()请老师带空()课件再播放生朋友要请学生己写定要看清生模样把生写漂亮(3)学生独立观察写教师及指导()组长带领下每组评出法进行展示四、拼游戏生朋友看这么聪明想和我们玩拼游戏你们愿吗?每组桌子上有些和笔画卡片请每组朋友拼拼看能拼成哪些(请组学生到黑板上拼)五、课件演示五生朋友教师进行总结课记学生游戏掌握了课要认识9生通教师引导、拨课件演示学生能够仔细观察生田格里位置认真写生午、禾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写效较相评价、我评价、组评价有实效增强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信心使学生愿写。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锄禾》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锄禾》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锄禾》教学设计
一、看图,揭题。
1、出示:“禾”(1)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禾苗)(2)“禾”是一个象形字,就是指禾苗。
(3)你知道哪些带有“禾字旁”的字吗?(和、秋、种、稼)
2、板书:锄(1)看图:你看,这位老农手里拿着的就是一把锄头,锄头是农村一种及其常见的农具,可以用来给庄稼锄草、松土。
3、看图猜猜“锄禾”是什么意思?(就是用锄头给禾苗锄草、松土)。
4、唐代有一位名叫李绅的诗人就以“锄禾”为题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古诗。
今天我们就来认真地读一读,学一学。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
3、读出节奏。
三、解读古诗。
(一)第一句。
1、自由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在脑子里打个小问号。
2、质疑。
3、解疑。
四、背诵
五、学生字:辛苦。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锄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锄禾》教学设计1.导言,诱发动机。
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吃饭,你们知道做饭的米面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答后总结)对啦,我们做饭用的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那么,农民劳动是怎样辛苦呢?下面咱们学习一首古诗《锄禾》。
(板书课题)2.范读,激起情感。
《锄禾》这首诗,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通俗,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朴实。
通过教师情绪饱满的范读,使学生能在学习之始,初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
3.识字,结合课文。
本课7个生字:当、汗、滴、盘、粒、辛、苦,这些字都比较容易掌握,可指导学生自学,教师重点点拨。
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并适当扩词。
4.串讲,理解内容。
《锄禾》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到的第二首古诗,学生对诗的词语和内容不易理解。
因此,要采取逐句讲读的方法,边读全诗,边讲句子,边释词语,注意讲清古代单音节词与现代双音词的关系:禾禾苗,日太阳,当正当,午中午,汗汗水,土泥土,知知道,盘盘子,中里面,5.看图,启发想象。
《锄禾》这首诗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插图集中描绘了一位农民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拿着着毛巾拭汗,抬头望那当空烈日的情景。
教学时,可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做什么?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他在说什么?农民从播种到收获要付出多少辛勤劳动才换来粮食。
6.朗读,感受形象。
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含意深长是古诗的特点。
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可以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教师可出示抄有课文的小黑板,指导学生按下面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全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畅谈,联系实际。
有些儿童并不知道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随便丢掉,不知爱惜。
通过畅谈讨论,引导学生摆出浪费粮食的现象,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做一个尊重农民,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锄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锄禾》教学设计1.导言,诱发动机。
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吃饭,你们知道做饭的米面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答后总结)对啦,我们做饭用的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那么,农民劳动是怎样辛苦呢?下面咱们学习一首古诗——《锄禾》。
(板书课题)2.范读,激起情感。
《锄禾》这首诗,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通俗,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朴实。
通过教师情绪饱满的范读,使学生能在学习之始,初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
3.识字,结合课文。
本课7个生字:当、汗、滴、盘、粒、辛、苦,这些字都比较容易掌握,可指导学生自学,教师重点点拨。
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并适当扩词。
4.串讲,理解内容。
《锄禾》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到的第二首古诗,学生对诗的词语和内容不易理解。
因此,要采取逐句讲读的方法,边读全诗,边讲句子,边释词语,注意讲清古代单音节词与现代双音词的关系:禾——禾苗,日——太阳,当——正当,午——中午,汗——汗水,土——泥土,知——知道,盘——盘子,中——里面,5.看图,启发想象。
《锄禾》这首诗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插图集中描绘了一位农民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拿着着毛巾拭汗,抬头望那当空烈日的情景。
教学时,可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做什么?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他在说什么?农民从播种到收获要付出多少辛勤劳动才换来粮食。
6.朗读,感受形象。
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含意深长是古诗的特点。
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可以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教师可出示抄有课文的小黑板,指导学生按下面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全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畅谈,联系实际。
有些儿童并不知道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随便丢掉,不知爱惜。
通过畅谈讨论,引导学生摆出浪费粮食的现象,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做一个尊重农民,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锄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锄禾》教学设计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吃饭,你们知道做饭的米面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答后总结)对啦,我们做饭用的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那么,农民劳动是怎样辛苦呢?下面咱们学习一首古诗《锄禾》。
(板书课题)2.范读,激起情感。
《锄禾》这首诗,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通俗,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朴实。
通过教师情绪饱满的范读,使学生能在学习之始,初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
3.识字,结合课文。
本课7个生字:当、汗、滴、盘、粒、辛、苦,这些字都比较容易掌握,可指导学生自学,教师重点点拨。
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并适当扩词。
4.串讲,理解内容。
《锄禾》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到的第二首古诗,学生对诗的词语和内容不易理解。
因此,要采取逐句讲读的方法,边读全诗,边讲句子,边释词语,注意讲清古代单音节词与现代双音词的关系:禾禾苗,日太阳,当正当,午中午,汗汗水,土泥土,知知道,盘盘子,中里面,5.看图,启发想象。
《锄禾》这首诗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插图集中描绘了一位农民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拿着着毛巾拭汗,抬头望那当空烈日的情景。
教学时,可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做什么?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他在说什么?农民从播种到收获要付出多少辛勤劳动才换来粮食。
6.朗读,感受形象。
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含意深长是古诗的特点。
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可以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教师可出示抄有课文的小黑板,指导学生按下面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全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畅谈,联系实际。
有些儿童并不知道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随便丢掉,不知爱惜。
通过畅谈讨论,引导学生摆出浪费粮食的现象,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做一个尊重农民,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小学语文2. 年级:一年级3. 课文:《锄禾》4. 课时:2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锄禾》。
(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2)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农业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2)分角色朗读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辅助教学。
(2)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3)作业本: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准备图片、视频等资源,了解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2)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2.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
(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3.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深入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锄禾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第一册)_2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第一册)1.导言,诱发动机。
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吃饭,你们知道做饭的米面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答后总结)对啦,我们做饭用的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那么,农民劳动是怎样辛苦呢?下面咱们学习一首古诗——《锄禾》。
(板书课题)2.范读,激起情感。
《锄禾》这首诗,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通俗,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朴实。
通过教师情绪饱满的范读,使学生能在学习之始,初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
3.识字,结合课文。
本课7个生字:当、汗、滴、盘、粒、辛、苦,这些字都比较容易掌握,可指导学生自学,教师重点点拨。
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并适当扩词。
4.串讲,理解内容。
《锄禾》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到的第二首古诗,学生对诗的词语和内容不易理解。
因此,要采取逐句讲读的方法,边读全诗,边讲句子,边释词语,注意讲清古代单音节词与现代双音词的关系:禾——禾苗,日——太阳,当——正当,午——中午,汗——汗水,土——泥土,知——知道,盘——盘子,中——里面,5.看图,启发想象。
《锄禾》这首诗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插图集中描绘了一位农民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拿着着毛巾拭汗,抬头望那当空烈日的情景。
教学时,可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做什么?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他在说什么?农民从播种到收获要付出多少辛勤劳动才换来粮食。
6.朗读,感受形象。
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含意深长是古诗的特点。
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可以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教师可出示抄有课文的小黑板,指导学生按下面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全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畅谈,联系实际。
有些儿童并不知道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随便丢掉,不知爱惜。
通过畅谈讨论,引导学生摆出浪费粮食的现象,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做一个尊重农民,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锄禾》优秀教案

《锄禾》优秀教案《锄禾》优秀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锄禾》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锄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认识10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
(二)、能力目标:1、能用生字口头组词。
2、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重点、难点: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背诵古诗: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
(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
)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二、指名读古诗。
学生评价。
三、自己练习读,自学不认识的字娃娃。
四、汇报自己识字情况。
五、指导朗读,练习背诵,集体背诵。
六、巩固识字: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让我们开动智慧小火车,师:火车,火车,开起来。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由检修员来帮助读字。
2、我们的火车开到了苹果园。
看,树上结着又大又红的苹果,你们想干什么?要摘苹果吃有个要求,仔细听:摘下来的苹果上的字能和哪个盘子上的字组成词,就放进哪个盘子里,听明白了吗?谁想来帮大家摘苹果?(指名摘苹果)苹果都摘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苹果是谁摘的,就来带大家读一读词。
(这里增加识字量,让学生说说饭、求、吃、通、识这五个字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七、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一、诵读、评价。
1、师引导学生读诗,体会诗的节奏与韵律。
2、生读。
自评,指名请小伙伴评一评。
配乐朗诵。
请其他同学闭目遐想。
二、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到爱惜粮食?三、写字: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你们想把他们漂亮的写出来吗?1、出示当:(1)这是哪个生字朋友?请学生跟生字朋友一起书空(演示当的书写笔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锄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一幅图画、一首古诗、9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和5个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
《锄禾》这首古诗既要求学生背诵,又要求学生理解诗意,开始理解古代作品的语言。
用听读的方法认识9个生字,“锄、盘、餐、皆”由学生看查字表的拼音认识。
5个学会的生字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学习书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认识9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
能力目标:
1、能用生字口头组词,认识“吃、求、通、饭、识”五个生字。
2、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教育目标通过学习古诗、书写生字,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
学情分析:
《锄禾》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了“锄禾、午”,理解了“餐、皆”的意思,理解了前两句描绘的场景。
对于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学生能独立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通过多种记忆方法记住9个生字。
教学构想:
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古诗译文,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通过学生喜爱的“开火车”、“摘苹果”游戏复习、巩固9个生字,并能用“滴、汗、知、苦、午”组词,丰富识字量。
通过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教师指导,“当、汗、知”三个生字的书写,“禾、午”两个生字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书写,在书写的同时运用各种评价鼓励学生认真书写。
重点、难点: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师生互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背诵古诗: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
(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巩固识字:
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让我们开动智慧小火车,
师:火车,火车,开起来。
师:开到我们这里来。
师:呜呜—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由“检修员”来帮助读字。
2、我们的火车开到了苹果园。
看,树上结着又大又红的苹果,你们想干什么?要摘苹果吃有个要求,仔细听:摘下来的苹果上的字能和哪个盘子上的字组成词,就放进哪个盘子里,
听明白了吗?谁想来帮大家摘苹果?(指名摘苹果,同时播放《劳动最光荣》歌曲)苹果都摘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苹果是谁摘的,就来带大家读一读词。
(这里增加识字量,让学生说说“饭、求、吃、通、识”这五个字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三、写字: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你们想把他们漂亮的写出来吗?好你们看:
1、课件出示“当”:
(1)这是哪个生字朋友?请学生跟生字朋友一起书空(课件演示“当”的书写笔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在写这个字的上半部分时应注意哪一笔;写下半部分时应注意些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
2、课件出示“汗”:
(1)这个生字朋友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课件演示“汗”的书写笔顺)。
(2)分析结构,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些什么才能把字写漂亮,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一笔点,二笔点,三笔提到横中线,四笔写得是短横,五笔写得是长横,六笔写坚,竖要直,这样“汗”字才漂亮。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对比展示,一本写得好的,一本写得不好的)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谁写得好,谁写得不好(给写得不好的学生以鼓励)。
3、课件出示“知”:
(1)又来了一个生字朋友,他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
(2)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的左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写右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小撇写到横中线,写了短横写长横,再写长撇和小点,右边的“口”字方又小。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学生自己先来评价,再让其他小评委评价。
4、课件出示“午、禾”;
(1)请“小老师”带大家书空。
(2)课件再播放“生字朋友”的要求:请学生自己来写字,一定要看清生字的模样,把生字写漂亮。
(3)学生独立观察写字,教师及时指导。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组评出“小小书法家”,进行展示。
四、拼字游戏:
生字朋友看大家这么聪明,想和我们来玩拼字游戏,你们愿意吗?在每一组的桌子上有一些字和笔画的卡片请每组小朋友来拼一拼,看能拼成哪些字。
(请一组学生到黑板上拼字)
五、课件演示五个生字朋友,教师进行总结
课后小记:
学生游戏中掌握了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课件的演示,学生能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认真书写生字。
“午、禾”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写
字,效果较好。
互相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有实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愿意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