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实验四
高二物理学习中的经典实验介绍

高二物理学习中的经典实验介绍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经典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原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对高二物理学习中的经典实验进行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实验。
实验一:杨氏模量实验杨氏模量实验是用来研究材料的弹性特性的实验。
杨氏模量是材料的一种力学性质,它描述了在材料拉伸时产生的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
实验过程:1. 准备一条长而细的金属丝;2. 固定一端,并逐渐在另一端施加拉力;3. 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并计算出应变;4. 记录施加拉力时所产生的应力。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可以测量杨氏模量,进一步了解材料的弹性特性。
实验二:光的折射实验光的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的现象。
理解光的折射是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学器件工作原理的基础。
实验过程:1. 准备一个容器,并在容器中倒入水;2. 在水中放入一个直杆,并观察杆在水中的折射现象;3. 测量不同角度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并记录折射角;4.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折射率。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可以观察折射现象,进一步了解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实验三:牛顿环实验牛顿环实验是利用干涉原理来测量透明物体的薄度或曲率半径的实验。
这是一个经典的光学实验,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
实验过程:1. 准备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平透镜;2. 将凸透镜与平透镜放置在一起,形成牛顿环;3. 观察并测量不同环的直径;4.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透镜的薄度或曲率半径。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可以利用干涉现象来测量透明物体的薄度或曲率半径,进一步了解光学原理。
实验四:库仑定律实验库仑定律是描述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定律,它对电学中的电流、电荷和电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实验过程:1. 准备一对带电体,并固定在两个支架上;2. 测量两个带电体之间的距离;3. 测量电流和电荷的大小;4. 计算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库仑定律,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高二物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五章 实验四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精选版ppt
4
五、数据处理
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 n 点计算 代入 mghn 和12mvn 2,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mghn 和12mvn 2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二:任取两点计算
(1)任取两点 A、B 测出 hAB,算出 mghAB. (2)算出12mvB 2-12mvA 2的值. (3)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若 mghAB=12mvB2-12mvA2,
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精选版ppt
5
方法三:图象法
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 度 h,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 v2,然后以12v2 为纵轴,以 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作出12v2-h 图线.若在误差允许 的范围内图线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 g 的直线,则验证了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有:EA=EB,即12mvA 2+mghA=12mvB 2+mghB
上式亦可写成12mvB2-12m精v选A版2=ppmt ghA-mghB.
1
该式左边表示物体由 A 到 B 过程中动能的增加,右边表 示物体由 A 到 B 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等式说明,物 体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为了方便,可以直 接从开始下落的 O 点至任意一点(如图 1 中 A 点)来进行 研究,这时应有:12mv2A=mgh,即为本实验要验证的表 达式,式中 h 是物体从 O 点下落至 A 点的高度,vA 是物 体在 A 点的瞬时速度. 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带有铁夹的铁架台,纸带, 复写纸,带夹子的重物,刻度尺,导线两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物理电学实验

电学实验实验一: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有a 、b 两种接法,a 叫(安培计)外接法,b 叫(安培计)内接法。
叫(安培计)内接法。
①估计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来判断内外接法:外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测量值总小于真实值,小电阻应采用外接法;内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测量值总大于真实值,大电阻应采用内接法。
②如果无法估计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利用试触法:,可以利用试触法:如图将电压表的左端接a 点,而将右端第一次接b 点,第二次接c 点,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的变化,若电流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大电阻,应该用内接法测量;若电流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大电阻,应该用内接法测量; 若电压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小电阻,应该用外接法测量。
若电压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小电阻,应该用外接法测量。
(这里所说的变化大,是指相对变化,即ΔI /I 和ΔU/U )。
(1)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也有a 、b 两种常用的接法:a 叫限流接法,b 叫分压接法。
叫分压接法。
分压接法:被测电阻上电压的调节范围大。
被测电阻上电压的调节范围大。
当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或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尽量大时应该用分压接法。
当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或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尽量大时应该用分压接法。
用分压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小的;“以小控大”“以小控大” 用限流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和被测电阻接近的。
用限流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和被测电阻接近的。
(2)实物图连线技术实物图连线技术无论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都应该先把伏安法部分接好;无论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都应该先把伏安法部分接好; 对限流电路:对限流电路: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伏安法四部分依次串联起来即可(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滑动变阻器应调到阻值最大处)。
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四篇_实验报告

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四篇_实验报告篇一:高中化学试验报告xx中学化学试验报告高x届x班固体酒精的制取指导老师:试验小组成员:试验日期:--一、试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二、试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用法三、试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改变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涵其中,使其具有肯定样子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高二化学试验报告(共2篇)]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 1735CHCOONa+HO 17352四、试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 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五、试验操作: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 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匀称。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商量: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 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平安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简单,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用法。
用法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洁,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四周,阻挡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简单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新高考高二下期生物实验计划

新高考高二下期生物实验计划为了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校决定在新高考高二下学期制定生物实验计划。
本实验计划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施一系列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的生物实验,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以下是本学期的生物实验计划安排:1. 实验一:果蝇遗传实验在本学期的第一个实验中,我们将进行果蝇遗传实验。
通过交配不同基因型的果蝇,观察后代的表型表现,学生将了解基因的传递规律,加深对遗传学原理的理解。
2. 实验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本学期第二个实验是植物光合作用实验。
学生将在实验室中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通过观察氧气释放和二氧化碳吸收的情况,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作用。
3. 实验三:细胞分裂观察实验第三个实验将是细胞分裂观察实验。
学生将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在不同分期的分裂情况,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学生将深入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4. 实验四:酵母发酵实验在本学期的第四个实验中,我们将进行酵母发酵实验。
学生将掌握酵母发酵的原理和条件,并通过实验验证酵母在不同条件下的发酵效果,加深对生物发酵过程的理解。
5. 实验五:DNA提取实验本学期最后一个实验是DNA提取实验。
学生将学习提取DNA的方法和步骤,亲自动手提取植物或动物细胞中的DNA,并通过实验观察DNA的形态和结构,深入了解DNA的组成和功能。
通过以上一系列生物实验的开展,学生将在实践中加深对生物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兴趣,为将来的高考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为生物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高考高二下期生物实验计划完。
高二选修四实验

1.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学生实验)
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 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2. 测量锌与硫酸反应的速率(演示实验)
实验用品:
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直角导气管、50 mL注射器、铁架台、秒表、锌粒、1 mol/L的硫酸、4 mol/L的硫酸
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NO2(演示实验)
实验用品: NO2平衡球、烧杯两个(250ml)、冷水和热水
4.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学生实验)
实验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含滴定管夹)。
实验药品:
0.1000mol/L盐酸(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溶液)、酸碱指示剂:酚酞(变色范围8~10)或者甲基橙(3.1~4.4)
5.铜锌原电池(演示实验)
实验用品:
锌片、铜片、带夹子的导线,电流计、稀硫酸、盐桥。
高二化学校本课程教材

化学校本课程教材:化学教学中的趣味实验
课程说明
《趣味化学实验》课程安排的内容,涵盖了贴近学生生活以及现实所学内容的简单实验,以让学生更多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每个课时内容大致分为:背景知识、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问题思考、相关以及扩展实验几大部分
在这些富有情趣的化学实验中,你不仅能复习巩固化学知识,而且能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丰富课外生活,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最终增进化学科学素养。
目录
趣味化学实验一:化学“冰箱”与冰袋
趣味化学实验二:模拟酸雨腐蚀岩石的过程
趣味化学实验三:自制酸碱指示剂
趣味化学实验四:制作“叶脉书签”
趣味化学实验五:指纹鉴定以及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趣味化学实验六:水下公园
趣味化学实验七:豆腐中钙质的检验
趣味化学实验八:食物中常见元素的测定
趣味化学实验九:铝器表面刻字以及制备可燃的“胶冻”趣味化学实验十:合成香精
趣味化学实验十一:消字灵的制作。
高二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电池实验

高二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电池实验高二化学教案 -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电池实验【引言】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电化学电池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常见的实验方法和应用场景,同时也能够理解电化学电池的结构与原理,并了解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设计一系列有趣的实验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电池的相关知识。
【实验一】- 氧化还原反应初探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氧化还原反应,探究物质的氧化和还原过程。
实验材料:铜(Cu)片、锌(Zn)片、硫酸铜溶液、稀硫酸溶液。
实验步骤:1. 取一只玻璃容器,将硫酸铜溶液倒入容器中;2. 分别将铜片和锌片插入容器中的溶液中;3.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二】- 构建电化学电池实验目的:通过构建简单的电化学电池,探究电化学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实验材料:镁(Mg)片、铜(Cu)片、镁硫酸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1. 取一塑料容器,将镁硫酸溶液倒入容器中;2. 在溶液中分别插入一根镁片和一根铜片,注意不要让两个金属片接触;3. 连接电路,通过导线和电阻连接金属片,形成电池;4.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三】- 电化学电池的电势差测量实验目的:测定电化学电池的电势差,了解电化学电池的放电性质。
实验材料:锌(Zn)片、铜(Cu)片、锌硫酸溶液、铜硫酸溶液、酒精灯。
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半电池,一个半电池包含锌片和锌硫酸溶液,另一个半电池包含铜片和铜硫酸溶液;2. 将两个半电池通过导线连接;3. 使用酒精灯加热连接处,促使反应发生;4. 测量并记录电化学电池的电势差。
【实验四】- 电化学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电化学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材料:碳(C)棒、铝(Al)棒、盐水、导线、灯泡。
实验步骤:1. 将盐水倒入一个容器中,其中一端插入碳棒,另一端插入铝棒;2. 连接导线和灯泡,组成电路;3. 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高二物理实验多用表

实验四多用表一、多用表原理(多用电表测电阻原理)1.构造:如图所示,欧姆表由电流表G、电池、调零电阻R和红黑表笔组成.欧姆表内部:电流表、电池、调零电阻串联.外部:接被测电阻R x.全电路电阻R总=R g+R+r+R x2.工作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ER g+R+r+R x.3.刻度的标定:红黑表笔短接(被测电阻R x=0)时,调节调零电阻R,使I=I g,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这一过程叫欧姆表调零.(1)当I=I g时,R x=0,在满偏电流I g处标为“0”.(图甲)(2)当I=0时,R x→∞,在I=0处标为“∞”.(图乙)(3)当I=I g2时,R x=R g+R+r,此电阻是欧姆表的内阻,也叫中值电阻.二、用多用电表测电阻的步骤(1)调整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向电流的零刻度.(2)选择开关置于“Ω”挡的“×1”,短接红、黑表笔,调节欧姆调零旋钮,然后断开表笔,再使指针指向∞.(3)将两表笔分别接触阻值为几十欧的定值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然后断开表笔,再与标定值进行比较.(4)选择开关改置“×100”挡,重新进行欧姆调零.(5)再将两表笔分别接触标定值为几十千欧的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然后断开表笔,与标定值进行比较.(6)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挡或“OFF”挡.三、注意事项1.表内电源正极接黑表笔,负极接红表笔,但是红表笔插入“+”孔,黑表笔插入“-”孔,注意电流的实际方向应为“红入”,“黑出”.2、使用多用电表时,手不能接触测试笔的金属杆,特别是在测电阻时,更应注意不要用手接触测试笔的金属杆.3.测量电阻时待测电阻要与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否则不但影响测量结果,甚至可能损坏电表.4.测电阻时每换一挡必须重新欧姆调零.5、使用完毕,选择开关要置于OFF挡.长期不用,应把表内电池取出练习1、用如图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电阻,要用到选择开关K和两个部件S、T.请根据下列步骤完成电阻测量:(1)旋动部件________,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线.(2)将K旋转到电阻挡“×100”的位置.(3)将插入“+”、“-”插孔的表笔短接,旋动部件______,使指针对准电阻的________(填“0刻线”或“∞刻线”).(4)将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______的顺序进行操作,再完成读数测量.A.将K旋转到电阻挡“×1 k”的位置B.将K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C.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D.将两表笔短接,旋动合适部件,对电表进行校准练习2、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做了以下实验:(1)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把选择开关扳到“×100”的欧姆挡上;②把表笔插入测试插孔中,先把两根表笔相接触,旋转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刻度线上;③把两根表笔分别与某一待测电阻的两端相接,发现这时指针偏转较小;④换用“×10”的欧姆挡,随即记下欧姆数值;⑤把表笔从测试笔插孔中拔出后,就把多用电表放回桌上原处,实验完毕.这个学生在测量时已注意到:待测电阻与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不用手碰表笔的金属杆,那么该学生在实验中有哪些操作是错误的?(三个错误)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为多用电表的表盘,测电阻时,若用的是“×100”挡,这时指针所示被测电阻的阻值应为________Ω;测直流电流时,用的是100 mA的量程,指针所示电流值为________mA;测直流电压时,用的是50 V量程,则指针所示的电压值为________V.。
高二物化生报告实验结果评述

高二物化生报告实验结果评述实验结果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观察结果等内容。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评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验证或推翻假设,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在高二物化生实验中,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评述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高二物化生实验结果进行评述。
实验一:化学反应速率实验实验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得到了不同因素下化学反应的速率数据。
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温度、浓度和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导致了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从而增加了碰撞的频率和活化能的克服程度。
浓度的增加也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因为浓度的增加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之间碰撞的机会。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实验二:物理实验——测量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出物体的密度。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一系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并计算出了相应的密度。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物体的密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是因为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不同,从而导致了密度的差异。
比如,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而泡沫材料则具有较低的密度。
实验结果还显示了密度与物质的结构特性之间的关联性,例如晶体结构的物质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
实验三:生物实验——细胞分裂观察实验目的: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
实验结果显示,有丝分裂是一种复杂的分裂过程,其中包括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等。
这一过程保证了宿主细胞的精确复制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而无丝分裂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细胞分裂方式,适用于某些单细胞生物的繁殖。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评述,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细胞分裂的机制和意义。
实验四:化学实验——物质的溶解性实验目的:研究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通用版高二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11课 趣味物理实验设计与演示

实验四:声音的传播与共鸣
要点三:共鸣管
共鸣管是一种可以产生共鸣的装置,由一个管 子和一个活塞组成。本实验可以通过制作共鸣 管,观察共鸣管的共鸣频率与管长的关系。具 体步骤包括将活塞插入管子中,调整活塞的位 置,使得管子能够发出共鸣声音。然后改变管 子的长度,观察共鸣频率的变化。通过这个实 验,可以了解共鸣管的共鸣频率与管长的关系 ,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管长来改变共鸣频率。
实验二:水的神奇吸附力
要点二:探索水的表面张力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和观察水的表面 张力。我们可以在一个浅盘中放置一些水,然 后小心地在水面上放置一张细绳或者针,观察 细绳或者针在水面上浮动的情况。我们可以尝 试不同的条件,如加入洗洁精或者盐等,来观 察对水的表面张力产生的影响。这个实验可以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水的表面特性,以及表面 张力的原理。
实验一:磁铁的奇妙吸引力
要点标题: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距离的关 系
要点内容:研究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物体距离的 关系。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逐渐改变磁铁与 物体的距离,并测量吸引力的变化情况,进一 步了解磁力的衰减规律。
PART 2
实验二:水的神奇 吸附力
实验二:水的神奇吸附力
要点一:水在不同表面的吸附力 要点二:探索水的表面张力 要点三:水的颜色溶解实验
PART 4
实验四:声音的传 播与共鸣
实验四:声音的传播与共鸣
要点一:声音的传播 要点二:共鸣现象 要点三:共鸣管
实验四:声音的传播与共鸣
要点一:声音的传播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通过物质的震动传播。本 实验可以通过制作简易的声音传导装置,观察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具体步骤包括 选取不同材料制作声音传导装置,如用绳子串 联两个空罐子,或者用长竹子代替绳子,然后 在一个罐子中产生声音,观察声音如何在绳子 或竹子传播到另一个罐子中。通过这个实验, 可以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支持,不同材 料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2019-2020学年高二苏教版实验化学模块: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课件)附练习(浙江用)

实验一:以0.1g不同状态MnO2作催化剂进行对比实验
催化剂(MnO20.1g) 前15s产生氧气的量(ml)
第1组 7
第2组 11
前30s产生氧气的量(ml)
9
21
前45s产生氧气的量(ml)
12
35
前60s产生氧气的量(ml)
Ⅲ也是利用排水法的原理,量筒里有对少水被排出,即为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Ⅳ
Ⅴ
Ⅵ
Ⅶ
Ⅳ、Ⅴ、Ⅵ、Ⅶ四套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先往管内注入水(或其它液体),上下移动右边的 玻璃管(滴定管或带漏斗的透明软管等),使两边液面相平(保持左边管内压强与大气压相等),读 出有刻度那个管(滴定管)管内液面读数。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后,上下移动右边的玻璃管,使 两边液面相平(保证第二次读数时管内压强跟大气压一致,与第一次读数标准一样),读出左边液面 读数.两次读数之差就为所测气体体积。
(1)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溶__液___中__气__泡__产___生__的__速__率,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排__除__氯___离__子__的__干。扰
(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 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收所__集需__的4_0_时_m_间_L_气。体
合适取向
活化 分子
有效碰撞
化学反应
知识预备:
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微观解释(本质)
反应条件
影响原因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 ②增加气体压强
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加 (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高二生物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各取一支分9组分别放入37度的恒温水箱中恒温加热.
酶量
待试管内温度稳定后,将果胶 1 酶2依次3加入4相同5温度6的苹果7 泥中8 9 mg mg mg mg mg mg mg mg mg
恒温保持20min
果汁量
过滤果汁,用量筒测量果汁的量,填入表格
高二生物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1.探究不同种类加酶洗衣粉的效果
步骤
烧杯编号
Ⅰ
Ⅱ
Ⅲ
注入自来水 加入物质(等量)
500ml
奶渍布
500m l
奶渍布
500ml
奶渍布
控制水温
37℃ 37℃ 37℃
加入洗衣粉(等量)
蛋白酶 洗衣粉
复合酶 洗衣粉
脂肪酶 洗衣粉
用玻璃棒搅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min 5min 5min
观察实验现象 高二生物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3.下面三幅图是研究人员对黑曲霉A1果胶酶性质的研究结果,据图分析 温度、pH和Ca2+浓度等与酶活力的关系。
高二生物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4.洗涤剂等方面的应用——加酶洗衣粉 酶的种类及洗涤原理
高二生物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1.下图中横轴均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为酶的反应速度,能 正确反映温度和pH与酶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
A.甲和乙 C.甲和丙 答案:D
B.乙和丙 D.都是甲
高二生物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高二生物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5.某同学用实验来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他准备了5份含有 等量果胶酶溶液的试管,用0.1%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不同 的pH值,每支试管加五块0.1 cm3的正方体苹果块,试管均置于25℃ 室温条件下。
实验4_丙烯酰胺的水溶液聚合

高分子化学实验报告10高二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实验四危平福1014122030丁胜10141220072013/5/20与本体聚合相比,溶液聚合体系具有粘度低、搅拌和传热比较容易、不易产生局部过热、聚合反应容易控制等优点。
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一、实验目的1. 掌握溶液聚合的方法及原理;2. 学习如何正确的选择溶剂。
二、实验原理与本体聚合相比,溶液聚合体系具有粘度低、搅拌和传热比较容易、不易产生局部过热、聚合反应容易控制等优点。
但由于溶剂的引入,溶剂的回收和提纯使聚合过程复杂化。
只有在直接使用聚合物溶液的场合,如涂料、胶粘剂、浸渍剂、合成纤维纺丝液等,使用溶液聚合才最为有利。
进行溶液聚合时,由于溶剂并非完全是惰性的,对反应要产生各种影响,选择溶剂时要注意其对引发剂分解的影响、链转移作用、对聚合物的溶解性能的影响。
丙烯酰胺为水溶性单体,其聚合物也溶于水,本实验采用水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
与以有机物作溶剂的溶液聚合相比,具有价廉、无毒、链转移常数小、对单体和聚合物的溶解性能好的优点。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优良的絮凝剂,水溶性好,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选矿、化学工业及污水处理方面。
合成聚丙烯酰胺的化学反应简式如下:三、主要仪器和试剂三口瓶,球形冷凝管,温度计,丙烯酰胺,甲醇,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氮气四、实验步骤与分析1.【在250mL 的三口瓶中,中间口安装搅拌器,分别装上一个温度计和一个冷凝管。
】现象与分析:安装搅拌器时,应先保证搅拌桨竖直,并且应该遵循自下而上的安装顺序,然后开启搅拌器,查看是否安装稳定,为了防止温度计打到搅拌桨,也可以暂时不安装温度计,等需要测量时再关闭搅拌器,用温度计测量即可。
2.【将5 g(0.14 mol)丙烯酰胺和40 mL 蒸馏水加入反应瓶中,开动搅拌器,约350到400转每分钟,用水浴加热至30 ℃①,使单体溶解。
然后把溶解在5 mL 蒸馏水中的0.025 g 过硫酸钾加入反应瓶中,逐步升温到90 ℃,这时聚合物便逐渐形成,在90 ℃下反应2~3 h。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高二第四单元实验4-3含氯消毒液性质、作用的探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6第四单元实验4-3含氯消毒液性质、作用的探究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先将自来水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
其目的是( ) A.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B.提高水温,有利金鱼生长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答案:D解析:解答:自来水常用Cl2做消毒剂,Cl2溶于水会与水反应生成HClO,HClO是强氧化剂,影响金鱼的生长,而HClO见光能分解,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氯气与水的反应、次氯酸的强氧化性等,题目难度不大。
2.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二氧化氯(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由此可判断二氧化氯( )A.是强氧化剂B.是强还原剂C.是离子化合物D.分子中氯元素为-1价答案:A解析:解答:ClO2中氯元素为+4价,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消毒、食品保鲜。
分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熟练掌握根据化合价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3.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的是( )①漂白粉②苯酚③水玻璃④硫酸钠⑤烧碱⑥亚硫酸钠⑦胆矾⑧硬化油⑨VcA.除④⑦⑧外B.除④⑦外C.除⑥⑦⑧外 D.全部易变质答案:A解析:解答:苯酚和亚硫酸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漂白粉、水玻璃、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只有硫酸钠、胆矾和硬化油在空气中是稳定的。
分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在空气中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4. 一定条件下新制的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使HClO的浓度增大的是( )①CaCO3(固)②AgNO3(1 mol·L-1)③蒸馏水A.①② B.②C.②③ D.①答案:A解析:解答:Cl2+H2O=H++Cl-+HClO加①:CaCO3+2H+=Ca2++H2O+CO2↑,酸性H2CO3>HClO;加②:Ag++Cl-=AgCl↓,平衡移动;加③:平衡移动,但HClO的浓度降低。
拓展阅读:小组实验四-不同浓度NAA对芽生长的影响

-4 -5 -6 -7 -8 -9 清水
由表中数据分析对照可知,在萘乙酸溶液为10-8mol/L 时,植物的芽生长的最快,且效果较为明显。
由柱状图的趋势可做出推测,生长素浓度过高反而 可能会阻碍芽的生长速度,从而做出以下实验。
过高浓度萘乙酸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及用具: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黄 豆 培养皿 浓度不同的萘乙酸溶液 (含 一组高浓度的溶液)
生长素对植物发芽的影响
大兴三中 高二1班
不同浓度萘乙酸对绿豆芽生长速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及用具:绿豆每组20个*7组 培养皿 不同 浓度的萘乙酸溶液 皮尺
实验操作
选绿豆种子约150粒左右,用自来 水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三次, 用滤纸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在①~ ⑦号每个培养皿中放一张滤纸, 沿培养皿周缘整齐地摆放20粒种 子,使胚朝向培养皿中心,在培 养皿上铺三层湿润的纱布,防止 水分的蒸发,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留下发芽整齐的种子20粒。3天后, 测定各处理种子的芽长,求其平 均值,计入以下表格,确定NAA对 芽生长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的浓 度。
黄豆发芽率实验
4月15日
-4
-5
-6
-7
-8
-9
清水 高浓度
4.18
4
4
7
10
12
9
7
0
发芽率 0.20 0.20 0.35 0.50 0.60 0.45 0.35
0
4.19
8
11
16
19
20
17
13
1
发芽率 0.40 0.55 0.80 0.95 1.00 0.85 0.65
0.10
发芽率
1.2
1
0.80.60.4源自发芽率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