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粤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迹和命运为报道内容 的通讯,报道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其蕴含的新闻价值,一 般来说,人物必须具有先进性或典型性。只要人物有值 得我们学习的高尚的地方,我们就可以把他作为报道对 象。
【解读】 一个人做了好事,不张扬,不夸耀,不向别人邀功, 人们依然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 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他人。
二、相关背景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 36
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粮食 短缺。在发展中国家,有 1/5 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 全世界每年有 600 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解决粮 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 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 20%的超 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
3.文中哪些事体现了袁隆平“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 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美国科学家早就提出了“自花授粉作物自交
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面对“提出杂交水 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的嘲笑,袁隆平尊重权威, 但不迷信权威,勇敢地向“无优势”论挑战。
(2)lónɡ lǒnɡ liánɡ liànɡ ní nì zhā zhá zā
2.字形辨认
分niè( ) niè( )障
饥jǐn( ) jǐn( )慎
田ɡěnɡ( ) 骨ɡěnɡ( ) ɡěnɡ( )塞
zhǔ( )目 zhǔ( )托
答案:蘖 孽 馑 谨 埂 鲠 梗 瞩 嘱
五、正确理解词语
1.饥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刻骨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给自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义无反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 敬。
本文就是在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记者为 介绍他的先进事迹所做的人物报道。
三、文学常识 特写
特写,是报告文学的一种。其特点是抓住显示生活 中人物的事件的某一富有特征性的部分,做集中的、精 细的、突出的描绘和刻画,使文章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 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1.饥饿,饥荒。
2.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也说镂骨铭心、铭心 刻骨。
3.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4.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 5.泛指植物由茎的根部长出的分枝。
1.作为一篇通讯,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正标题:引用了毛泽东《七律·到韶山》中 的诗句,突出主人公的卓越贡献,表现了作者的真挚赞 叹。 ②副标题:点明报道的中心人物。
②他所做出的贡献与其他最优秀的科学家的发现一 样,堪称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正由他引导着,向贫穷 与饥饿开战,并一定会取得辉煌的胜利。
问题一 从这篇人物通讯来看,写人物通讯选取报道 对象时有什么要求?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的稻田里为什么能够走出袁隆平这样一位 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请简述原因。作者这样设问的 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中国的稻田里能够走出袁隆平这样一位世
界级的农业科学家是因为:①客观原因,中国出现袁隆 平这样的科学家,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 天”的说法,是历史赋予这位知识分子、伟大的农业科 学家的责任。②主观原因。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灾荒给 袁隆平留下的刻骨铭心的印象,使他产生了不畏艰难攀 登科学高峰的勇气和胆量。
(2)作用:①内容上,肯定了袁隆平对中国乃至世界 做出的巨大贡献;②结构上,承上启下,具有过渡作用; ③表达效果上,这句话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
四、记识字音
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稻菽.( ) 茎.秆( ) 淤.泥( ) 花蕊.( ) 籼.稻( ) 粳.米( ) 潜.力( )
(2)多音字。
笼(( 泥((
)笼屉 )笼罩
量((
)泥腿子 (
)拘泥
扎( (
)量杯 )量体裁衣
)扎裤脚 )挣扎 )包扎
答案:(1)shū jīnɡ yū ruǐ xiān jīnɡ qián
②经过几年的潜心钻研,他写成了《水稻雄性不孕 性》一文,证明自己的杂交水稻的理论假设是科学的, 是切实可行的。
4.作者为什么说“袁隆平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 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前一分句是对袁隆平的高度评价,将这位伟 大的科学家和世界上产生过很大影响的其他科学家相提 并论,这也是对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的赞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读】
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 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 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译文】
——选自《史记》
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 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 条小路出来。
第二单元
新闻
6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解读】 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 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善 于抓住时机,才是真正的君子。
2.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选自《论语·季氏》
【译文】
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 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