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砂实验记录

合集下载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一、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粒级为315μm~5.00μm的人工砂的压碎指标.二、人工砂压碎指标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压力试验机,荷载300kN;(2)受压钢模:由圆筒、底盘和加压压块组成。

其尺寸如下图所示:受压钢模示意图(3)天平——称量10Kg或1000g、感量为1g;(4)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分别为5。

00mm、2.50mm、1。

25mm、630µm、315µm、160µm、80µm的方孔筛各一只;(5)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6)其他-—瓷盘10个,小勺2把。

三、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将缩分后的样品置于(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分成5.00mm~2.50mm、2。

50mm~1。

25mm、1.25mm~630μm、630μm~315μm四个粒级,每级试样质量不得少于1000g.四、实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1。

置圆筒于地盘上,组成受压模,将一单级砂样约300g,装入模内, 使试样距底盘面的高度约为50mm 。

2。

平整钢模内试样的表面,将加压块放入圆筒内,并转动一周使之与试样均匀接触。

3。

将装好试样的受压钢模置于压力机的支承板上,对准压板中心后,开动机器,以500N/s 的速度加荷.加荷至25KN 时稳荷5s 后,以同样速度卸荷.4.取下受压模,移去加压块,倒出压过的试样并称其质量(m 0),然后用该粒级的下限筛(如砂样为公称粒级5.0mm —2。

5mm 时,则其下限筛指孔径为2。

50mm 的方孔筛)进行筛分,称出该粒级试样的筛余量(m 1)。

五、人工砂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1。

第i 单级砂样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

1%: δi =m01m m -×100%式中: δi ——第i 单级砂样压碎值指标(%);m 0 ——第i 单级试样的质量(g );m 1 -—第i 单级试样的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原始记录测试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原始记录测试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原始记录测试实验目的:测试不同配比的人工砂在不同压力下的压碎值,以评价其抗压强度。

实验设备:1.圆筒磨损试验机2.试验砝码和测力计3.不同类型和配比的人工砂试样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类型和配比的人工砂试样,保持试样形状一致,尺寸为直径50mm、高度100mm。

2.将试样放置在圆筒磨损试验机的压力平台上,调整试验机的加载速率为每分钟30次。

3.对于每种类型和配比的试样,进行以下实验:a.第一步,加载试样并测量初始高度和初始直径。

b.第二步,将试验砝码加在试样上,加载到设定的压力值,并保持10s。

记录加载压力。

c.第三步,移除试验砝码,观察并记录试样的高度和直径变化。

d.第四步,重复步骤b和c,直到试样完全压碎为止。

记录每次加载压力和试样的高度和直径变化。

4.根据实验记录计算人工砂的压碎值指标,并绘制压碎过程中加载压力和试样高度直径变化的曲线图。

实验记录:试验样品:人工砂A试验日期:2024年1月1日试验温度:25℃试验湿度:50%试验编号:001试验结果:加载压力(N)初始高度(mm)初始直径(mm)高度变化(mm)直径变化(mm)-------------------------------------------------------------------50100500010099.849.8-0.2-0.215099.649.6-0.4-0.420099.449.4-0.6-0.625099.249.2-0.8-0.830099.049.0-1.0-1.035098.848.8-1.2-1.240098.648.6-1.4-1.4试验样品:人工砂B试验日期:2024年1月2日试验温度:25℃试验湿度:50%试验编号:002试验结果:加载压力(N)初始高度(mm)初始直径(mm)高度变化(mm)直径变化(mm)-------------------------------------------------------------------50100500010099.749.7-0.3-0.315099.449.4-0.6-0.620099.149.1-0.9-0.925098.848.8-1.2-1.230098.548.5-1.5-1.535098.248.2-1.8-1.840097.947.9-2.1-2.1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记录可以观察到不同类型和配比的人工砂在加载压力下的高度和直径变化情况。

砂料试验记录

砂料试验记录
砂料试验记录(一)
样品名称:试验编号:
取样日期:试验日期:
1、视密度及饱和面干视密度
项目
原样重(g)
[瓶+水]重(g)
[瓶+水+砂]重(g)
体积
(cm3)
结果
(㎏/m3)
平均值
(㎏/m3)
视密度
饱和面干视
密度
2、自然堆积密度及紧密堆积密度
项目
[桶+砂]重(g)
桶重(g)
砂重(g)
容积
(cm3)
结果
(㎏/m3)
平均值
(㎏/m3)
自然堆积密度
紧密堆积密度
3、吸水率(饱和面干)及空隙率
次数
砂样重(g)
烘干砂样重(g)
吸水率
(%)
平均值
(%)



υ0(%)=(1- )×100=
1
γ0——砂样自然堆积密度
2
γ——干砂视密度
4、含泥量、云母、硫化物及有机质
含泥量
云母
硫化物
有机质
次数
砂样重
(g)
烘干砂样重(g)
含泥量(g)
平均值
(%)
砂样重(g)
1
云母重(g)
2
云母含量(g)
校核:试验:

委托单位:料场名称:砂样种类:河砂人工砂湖砂
样品编号:试验依据:取样日期:年月日
超径含量试验:仪器编号:
原样质量(g)
>5mm颗粒含量(g)
超径率(%)
试验:月日
校核:月日
颗粒级配试验仪器编号:
次数
1
2
平均
孔径(mm)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一、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粒级为315μm~5。

00μm的人工砂的压碎指标。

二、人工砂压碎指标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压力试验机,荷载300kN;(2)受压钢模:由圆筒、底盘和加压压块组成。

其尺寸如下图所示:受压钢模示意图(3)天平——称量10Kg或1000g、感量为1g;(4)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分别为5。

00mm、2.50mm、1。

25mm、630µm、315µm、160µm、80µm的方孔筛各一只;(5)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6)其他——瓷盘10个,小勺2把。

三、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将缩分后的样品置于(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分成 5.00mm~2.50mm、2。

50mm~1。

25mm、1。

25mm~630μm、630μm~315μm四个粒级,每级试样质量不得少于1000g。

四、实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1.置圆筒于地盘上,组成受压模,将一单级砂样约300g ,装入模内, 使试样距底盘面的高度约为50mm 。

2。

平整钢模内试样的表面,将加压块放入圆筒内,并转动一周使之与试样均匀接触.3.将装好试样的受压钢模置于压力机的支承板上,对准压板中心后,开动机器,以500N/s 的速度加荷.加荷至25KN 时稳荷5s 后,以同样速度卸荷。

4。

取下受压模,移去加压块,倒出压过的试样并称其质量(m 0),然后用该粒级的下限筛(如砂样为公称粒级5.0mm —2。

5mm 时,则其下限筛指孔径为2。

50mm 的方孔筛)进行筛分,称出该粒级试样的筛余量(m 1).五、人工砂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1.第i 单级砂样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δi =m01m m -×100%式中: δi ——第i 单级砂样压碎值指标(%);m 0 ——第i 单级试样的质量(g );m 1 ——第i 单级试样的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一、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粒级为315μm~5.00μm的人工砂的压碎指标。

二、人工砂压碎指标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压力试验机,荷载 300kN;(2)受压钢模:由圆筒、底盘和加压压块组成。

其尺寸如下图所示:受压钢模示意图(3)天平——称量 10Kg 或 1000g、感量为 1g;(4)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分别为 5.00mm、2.50mm、1.25mm、630μm、315μm、160μm、80μm 的方孔筛各一只;(5)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 105±5)℃;(6)其他——瓷盘 10 个,小勺 2 把。

三、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将缩分后的样品置于( 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分成 5.00mm~2.50mm 、 2.50mm~1.25mm 、1.25mm~630μm、630μ m~315μm四个粒级,每级试样质量不得少于1000g。

四、实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1.置圆筒于地盘上,组成受压模,将一单级砂样约300g,装入模内,使试样距底盘面的高度约为50mm。

2.平整钢模内试样的表面,将加压块放入圆筒内,并转动一周使之与试样均匀接触。

3.将装好试样的受压钢模置于压力机的支承板上,对准压板中心后,开动机器,以500N/s 的速度加荷。

加荷至25KN 时稳荷 5s 后,以同样速度卸荷。

4.取下受压模,移去加压块,倒出压过的试样并称其质量(m0),然后用该粒级的下限筛(如砂样为公称粒级5.0mm-2.5mm 时,则其下限筛指孔径为 2.50mm 的方孔筛)进行筛分,称出该粒级试样的筛余量( m1)。

五、人工砂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1.第 i 单级砂样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δi = m0-m1×100%m 0式中 :δi——第i单级砂样压碎值指标(%);m0——第 i 单级试样的质量( g);m1——第 i 单级试样的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砂实验原始记录1

砂实验原始记录1
(%)
1
1
1
2
2
2
表观密度
次数
干样重(g)
水、瓶总重
(g)
样、水、瓶总重(g)
表观(kg/m3)
平均(kg/m3)
泥块含量
次数
前干样重(g)

(%)
云母含量
次数
300μ~4.75样重(g)
云母重
(g)
含量
(%)
平均
(%)
1
1
1
2
2
2
颗粒级配
筛孔
4.75 mm
2.36 mm
筛余调
(g)
2
筛余
(%)
吸水率
次数
杯重
(g)
杯干样重
(g)
吸水率(%)
平均
(%)
级配判定:
累计筛余(%)
1
检测环境
室内:温度℃湿度℅
2
检测设备
⑴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101A-2⑵架盘天平,JYT-10⑶新标准方孔筛Φ300,150μm-9.50mm
⑷振击式标准振筛机,ZBSX-92A⑸架盘天平1000g/0.1g
1.18 mm
600μm
300μm
150μm

A1:4.75 mm,A2:2.36 mm,A3:1.18 mm
A4:600μm,A5:300μm,A6:300μm
Mx=((A2+A3+A4+A5+A6)-5A1)/(100-A1)
=
含水率
次数
湿样重(g)
干样重
(g)
含水率(%)
平均
(%)
筛余
(g)
1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一、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粒级为315μm~5。

00μm的人工砂的压碎指标.二、人工砂压碎指标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压力试验机,荷载300kN;(2)受压钢模:由圆筒、底盘和加压压块组成。

其尺寸如下图所示:受压钢模示意图(3)天平——称量10Kg或1000g、感量为1g;(4)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分别为 5.00mm、2。

50mm、1。

25mm、630µm、315µm、160µm、80µm的方孔筛各一只;(5)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6)其他——瓷盘10个,小勺2把。

三、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将缩分后的样品置于(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分成5。

00mm~2.50mm、2.50mm~1.25mm、1。

25mm~630μm、630μm~315μm四个粒级,每级试样质量不得少于1000g.四、实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1。

置圆筒于地盘上,组成受压模,将一单级砂样约300g ,装入模内, 使试样距底盘面的高度约为50mm.2。

平整钢模内试样的表面,将加压块放入圆筒内,并转动一周使之与试样均匀接触。

3.将装好试样的受压钢模置于压力机的支承板上,对准压板中心后,开动机器,以500N/s 的速度加荷。

加荷至25KN 时稳荷5s 后,以同样速度卸荷。

4。

取下受压模,移去加压块,倒出压过的试样并称其质量(m 0),然后用该粒级的下限筛(如砂样为公称粒级5。

0mm —2.5mm 时,则其下限筛指孔径为2。

50mm 的方孔筛)进行筛分,称出该粒级试样的筛余量(m 1)。

五、人工砂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1.第i 单级砂样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δi =m01m m -×100%式中: δi -—第i 单级砂样压碎值指标(%);m 0 ——第i 单级试样的质量(g );m 1 ——第i 单级试样的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原始记录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原始记录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原始记录为了评估砂的抗压能力,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被用来衡量砂的质量。

本文提供了一个包含1200字以上的人工砂压碎值指标的原始记录。

以下是一份人工砂压碎值指标原始记录的示例:砂样标识:Sample1试验日期:2024年12月1日试验室温度:25摄氏度试验流程:1.准备砂样:从砂仓中取出一定数量的砂样,并通过筛网筛选得到所需粒度的砂样。

2.砂样湿度测试:使用水分测定仪对砂样的湿度进行测试,确保砂样湿度符合试验要求。

3.砂样装入试验仪器:将砂样装入人工砂压碎值试验机的容器中。

4.设置试验参数:根据试验要求,设置试验机的压力、时间和速度等参数。

5.开始试验:启动试验机,开始对砂样进行压碎测试。

6.记录数据:在试验过程中,记录试验机的压力、时间和速度等数据,以及砂样的破碎情况。

7.结束试验:在砂样完全破碎或达到试验要求的时间后,停止试验机,并记录试验结束时间。

8.清理仪器:将试验仪器内的残余砂样清理干净,并进行下一次试验的准备工作。

实验结果:砂样标识:Sample1试验开始时间:10:00试验结束时间:10:30试验机压力:1000千牛试验机速度:50毫米/秒试验机时间:30分钟砂样初始重量:500克砂样剩余重量:200克砂样压碎程度:80%根据上述记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编号为Sample1的砂样,经过30分钟的试验,试验机的压力为1000千牛,速度为50毫米/秒。

最终砂样的剩余重量为200克,压碎程度为80%。

这些数据和结论可以用来评估砂样的抗压能力和质量,从而为相关工程项目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对于不同标识的砂样,我们可以进行类似的试验和记录,以建立更多样本并进行比对分析。

这样的试验数据和记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砂样的性能差异,并为相关工程提供可靠的材料选择和设计依据。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一、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粒级为315μm~5。

00μm的人工砂的压碎指标。

二、人工砂压碎指标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压力试验机,荷载300kN;(2)受压钢模:由圆筒、底盘和加压压块组成。

其尺寸如下图所示:受压钢模示意图(3)天平-—称量10Kg或1000g、感量为1g;(4)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分别为5.00mm、2。

50mm、1.25mm、630µm、315µm、160µm、80µm的方孔筛各一只;(5)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6)其他—-瓷盘10个,小勺2把。

三、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将缩分后的样品置于(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分成 5.00mm~2。

50mm、2。

50mm~1.25mm、1。

25mm~630μm、630μm~315μm四个粒级,每级试样质量不得少于1000g 。

四、实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1.置圆筒于地盘上,组成受压模,将一单级砂样约300g,装入模内, 使试样距底盘面的高度约为50mm 。

2.平整钢模内试样的表面,将加压块放入圆筒内,并转动一周使之与试样均匀接触。

3.将装好试样的受压钢模置于压力机的支承板上,对准压板中心后,开动机器,以500N/s 的速度加荷。

加荷至25KN 时稳荷5s 后,以同样速度卸荷.4.取下受压模,移去加压块,倒出压过的试样并称其质量(m 0),然后用该粒级的下限筛(如砂样为公称粒级5。

0mm-2。

5mm 时,则其下限筛指孔径为2。

50mm 的方孔筛)进行筛分,称出该粒级试样的筛余量(m 1)。

五、人工砂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1。

第i 单级砂样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δi =m01m m -×100%式中: δi --第i 单级砂样压碎值指标(%);m 0 ——第i 单级试样的质量(g);m 1 -—第i 单级试样的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一、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粒级为315μm~5。

00μm的人工砂的压碎指标。

二、人工砂压碎指标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压力试验机,荷载300kN;(2)受压钢模:由圆筒、底盘和加压压块组成。

其尺寸如下图所示:受压钢模示意图(3)天平--称量10Kg或1000g、感量为1g;(4)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分别为5.00mm、2。

50mm、1。

25mm、630µm、315µm、160µm、80µm的方孔筛各一只;(5)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6)其他——瓷盘10个,小勺2把。

三、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将缩分后的样品置于(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分成5。

00mm~2。

50mm、2。

50mm~1.25mm、1。

25mm~630μm、630μm~315μm四个粒级,每级试样质量不得少于1000g。

四、实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1。

置圆筒于地盘上,组成受压模,将一单级砂样约300g,装入模内,使试样距底盘面的高度约为50mm 。

2。

平整钢模内试样的表面,将加压块放入圆筒内,并转动一周使之与试样均匀接触。

3。

将装好试样的受压钢模置于压力机的支承板上,对准压板中心后,开动机器,以500N/s的速度加荷。

加荷至25KN 时稳荷5s 后,以同样速度卸荷.4.取下受压模,移去加压块,倒出压过的试样并称其质量(m 0),然后用该粒级的下限筛(如砂样为公称粒级5.0mm —2。

5mm 时,则其下限筛指孔径为2.50m m的方孔筛)进行筛分,称出该粒级试样的筛余量(m 1)。

五、人工砂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1。

第i 单级砂样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δi =m01m m -×100%式中: δi —-第i 单级砂样压碎值指标(%);m 0 --第i 单级试样的质量(g);m 1 -—第i 单级试样的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人工砂实验记录

人工砂实验记录

uf1
uf2
十五标 筛孔尺寸 (mm) 压碎后质 第 量 一 单级压碎 次 指标 压碎后质 第 量 二 单级压碎 次 指标 压碎后质 第 量 三 单级压碎 次 指标 平 单级压碎 均 指标 总压碎指标 平均 十四:表观密度 结 论 试验: kg/m3
2.36
4.75
2.36
六、有机物含量 七、云母含量 八、轻物质含量 九、坚固性 十、碱活性 十一、氯离子含量 % 十二、空隙率 % 十三、亚甲蓝快速试验
砂 试 验 记 录
委托编号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mm) 1.18 0.600 0.300 0.150 筛底 细度模 数 砂产地 代表数量 试验编号 收样日期 五、含水率 %
1.18 0.6 0.3
一、筛分析(筛框尺寸:
筛孔尺寸(mm)
分计筛余 第 重量 一 分计筛余 次 筛 百分率 分 累计筛余 百分率 分计筛余 第 重量 二 分计筛余 次 筛 百分率 累计筛余 分 百分率 平 累计筛余 均 百分率 二、石粉含量 次 试样原重 洗净烘 石粉含 平均 (g) 干重(g) 数 量 1 2 审核: 三、泥块含量 次数 1 2
试样原 洗净烘 泥块含 重(g) 干重(g) 量(%)

人工砂检测原始记录

人工砂检测原始记录
普通混凝土用人工砂或混合砂检测报告
生产厂家
0
委托部门
0
品种规格

报告编号
0
检测编号
0
样品状态
代表数量
0
环境条件
检测日期 检测项目 堆积密度(kg/m³) 石粉含量(%)
1900/1/0
检测依据
0
性能指 检测结 单项结



颗粒级配
/
1400
≤7.0 0.9
合格 合格
方孔筛公称直 径(mm)
颗粒级配区 Ⅰ区 Ⅱ区 Ⅲ区
0.315
80~95 70~92 55~85 83
0.160
90~100 90~100 90~100 96

细度模数
级配区属
2.9
Ⅱ区
综合结论
检测说明 批准:
校核:
主检:
检测单位(盖章)
签发日 期
1900/1/0
累计平 均筛余 (%)
泥块含量(%)
≤1.0 0.8 合格
5.00
0~10 0~10 0~10
6
亚甲蓝MB值(g/kg) <1.4 1.0 合格
2.50
5~35 0~25 0~15
22
压碎指标(%)
<30% 19.4 合格
1.25
35~65 10~50 0~25
38
0.630
71~85 41~70 16~40 61
生产厂家委托部门品种规格报告编号检测编号样品状态代表数量环境条件检测日期检测依据检测项目性能指标检测结果单项结论堆积密度kgm?1400合格石粉含量7009合格区区区泥块含量1008合格5000100100106亚甲蓝mb值gkg1410合格25053502501522压碎指标30194合格1253565105002538063071854170164061031580957092558583016090100901009010096底综合结论检测说明批准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一、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粒级为315μm~5.00μm的人工砂的压碎指标。

二、人工砂压碎指标试验应采用以下仪器设备:〔1〕压力试验机,荷载300kN;〔2〕受压钢模:由圆筒、底盘和加压压块组成。

其尺寸如以下图所示:受压钢模示意图〔3〕天平——称量10Kg或1000g、感量为1g;〔4〕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分别为5.00mm、2.50mm、1.25mm、630µm、315µm、160µm、80µm的方孔筛各一只;〔5〕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6〕其他——瓷盘10个,小勺2把。

三、试样制备应符合以下规定:将缩分后的样品置于〔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分成 5.00mm~2.50mm、2.50mm~1.25mm、1.25mm~630μm、630μm~315μm四个粒级,每级试样质量不得少于1000g 。

四、实验步骤应符合以下规定:1.置圆筒于地盘上,组成受压模,将一单级砂样约300g ,装入模内, 使试样距底盘面的高度约为50mm 。

2.平整钢模内试样的外表,将加压块放入圆筒内,并转动一周使之与试样均匀接触。

3.将装好试样的受压钢模置于压力机的支承板上,对准压板中心后,开动机器,以500N/s 的速度加荷。

加荷至25KN 时稳荷5s 后,以同样速度卸荷。

4.取下受压模,移去加压块,倒出压过的试样并称其质量〔m 0〕,然后用该粒级的下限筛〔如砂样为公称粒级5.0mm-2.5mm 时,则其下限筛指孔径为2.50mm 的方孔筛〕进行筛分,称出该粒级试样的筛余量〔m 1〕。

五、人工砂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1.第i 单级砂样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δi =m01m m -×100%式中: δi ——第i 单级砂样压碎值指标〔%〕;m 0 ——第i 单级试样的质量〔g 〕;m 1 ——第i 单级试样的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

砂的试验记录1-3

砂的试验记录1-3

砂试验记录试砂表1-3
编号:试验日期:年月日第页共页试验:复核:主任:
工程名称:施工标段:(K+~K+)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产地代表数量(m3) 试验依据
取样地点用途取样日期

和面干吸水率试验次数
饱和面干试
样重(g)
烧杯重
(g)
烘干与杯合
重(g)
含水量
(g)
饱和面干吸水率
Wx(%) 1
2
平均
云母含量试验次数烘干试样质量(g) 挑出的云母质量(g) 云母含量Qe(%) 1
2
有机质含量
(比色法)
结果评定:
轻物质含量
(%)
结果评定:
三氧化硫含量
(SO3)
(%)
结果评定:
坚固性试验
结果评定:
结论
监理意见:
签名:
XXX记录
公司名称:
记录人:
记录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一、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粒级为315μm~5.00μm的人工砂的压碎指标。

二、人工砂压碎指标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压力试验机,荷载300kN;(2)受压钢模:由圆筒、底盘和加压压块组成。

其尺寸如下图所示:受压钢模示意图(3)天平—-称量10Kg或1000g、感量为1g;(4)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分别为5.00mm、2.50mm、1。

25mm、630µm、315µm、160µm、80µm的方孔筛各一只;(5)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6)其他——瓷盘10个,小勺2把。

三、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将缩分后的样品置于(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分成5.00mm~2.50mm、2.50mm~1。

25mm、1。

25mm~630μm、630μm~315μm四个粒级,每级试样质量不得少于1000g.四、实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1.置圆筒于地盘上,组成受压模,将一单级砂样约300g,装入模内, 使试样距底盘面的高度约为50mm 。

2.平整钢模内试样的表面,将加压块放入圆筒内,并转动一周使之与试样均匀接触。

3.将装好试样的受压钢模置于压力机的支承板上,对准压板中心后,开动机器,以500N/s 的速度加荷。

加荷至25KN 时稳荷5s 后,以同样速度卸荷。

4。

取下受压模,移去加压块,倒出压过的试样并称其质量(m 0),然后用该粒级的下限筛(如砂样为公称粒级5。

0mm —2。

5mm 时,则其下限筛指孔径为2.50mm 的方孔筛)进行筛分,称出该粒级试样的筛余量(m 1)。

五、人工砂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1.第i 单级砂样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δi =m01m m -×100%式中: δi ——第i 单级砂样压碎值指标(%);m 0 —-第i 单级试样的质量(g );m 1 ——第i 单级试样的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 以三份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各但立即式样的测定值。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一、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粒级为315μm~5.00μm的人工砂的压碎指标。

二、人工砂压碎指标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压力试验机,荷载300kN;(2)受压钢模:由圆筒、底盘和加压压块组成。

其尺寸如下图所示:受压钢模示意图(3)天平--称量10Kg或1000g、感量为1g;(4)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分别为 5.00mm、2。

50mm、1.25mm、630µm、315µm、160µm、80µm的方孔筛各一只;(5)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6)其他——瓷盘10个,小勺2把。

三、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将缩分后的样品置于(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分成5。

00mm~2。

50mm、2。

50mm~1。

25mm、1。

25mm~630μm、630μm~315μm四个粒级,每级试样质量不得少于1000g 。

四、实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1。

置圆筒于地盘上,组成受压模,将一单级砂样约300g,装入模内,使试样距底盘面的高度约为50mm 。

2。

平整钢模内试样的表面,将加压块放入圆筒内,并转动一周使之与试样均匀接触。

3。

将装好试样的受压钢模置于压力机的支承板上,对准压板中心后,开动机器,以500N/s 的速度加荷。

加荷至25KN 时稳荷5s 后,以同样速度卸荷.4。

取下受压模,移去加压块,倒出压过的试样并称其质量(m 0),然后用该粒级的下限筛(如砂样为公称粒级5。

0mm-2。

5mm 时,则其下限筛指孔径为2.50mm 的方孔筛)进行筛分,称出该粒级试样的筛余量(m 1).五、人工砂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1。

第i 单级砂样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

1%: δi =m01m m -×100%式中: δi ——第i 单级砂样压碎值指标(%);m 0 ——第i 单级试样的质量(g );m 1 —-第i 单级试样的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 以三份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各但立即式样的测定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样原 洗净烘 泥块含 重(g) 干重(g) 量(%) 2.36 1.18 0.6 0.3
试验编号
收样日期 五、含水率 六、有机物含量 七、云母含量 八、轻物质含量 九、坚固性 十、碱活性 十一、氯离子含量 十二、空隙率 % % %
一、筛分析(筛框尺寸:
筛孔尺寸(mm)
4.75
2.36
分计筛余 第 重量 一 分计筛余 次 筛 百分率 分 累计筛余 百分率 分计筛余 第 重量 二 分计筛余 次 筛 百分率 累计筛余 分 百分率 平 累计筛余 均 百分率 二、石粉含量 次 试样原重 洗净烘 石粉含 平均 (g) 干重(g) 量(%) 数 1 2
uf1
uf2
十三、亚甲蓝快速试验
总压碎指标 平均 十四:表观密度 结 论 试验日期: kg/m3 十五堆积密度 kg/m3
砂 试 验 记 录
委托编号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mm) 1.18 0.600 0.300 0.150 筛底 细度模 数 砂产地 代表数量 四、压碎指标 筛孔尺寸 (mm) 压碎后质 第 量 一 单级压碎 次 指标 压碎后质 第 量 二 单级压碎 次 指标 压碎后质 第 量 三 单级压碎 次 指标 平 单级压碎 均 指标 三、泥块含量 次数 1 2 审核: 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