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班级姓名
【自主复习】
一、提取DNA的方法(原理)
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
对于DNA的粗提取而言,就是要利用、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DNA,去除其他成分。
1.DNA的溶解性
1)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
2)当NaCl溶液浓度低于 mol/L时,随浓度的升高,DNA的溶解度;当NaCl 溶液浓度高于 mol/L时,随浓度升高,DNA的溶解度。
选择适当的盐浓度能使充分溶解(比如2mol/l 的NaCl溶液),而使杂质,或者相反(比如0.14mol/l 的NaCl溶液),析出,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3)此外,DNA不溶于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此溶剂。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蛋白酶能水解,但是对没有影响。
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o C的高温,而DNA在以上才会变性。
洗涤剂能够瓦解,但对DNA没有影响。
3.DNA的鉴定
在条件下,DNA遇会被染成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二、实验设计
1.实验材料的选取
凡是含有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在下面的生物材料中选取适合的实验材料,并说出理由。
鱼卵、猪肝、菜花(花椰菜)、香蕉、鸡血、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猕猴桃、洋葱、豌豆、菠菜、在液体培养基的大肠杆菌
2.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
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同时用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
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溶解细胞膜。
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和,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
①为什么加入蒸馏水能使鸡血细胞破裂?
蒸馏水对于鸡血细胞来说是一种低渗液体,水分可以大量进入血细胞内,使血细胞胀裂,再加上搅拌的机械作用,就加速了鸡血细胞的破裂(细胞膜和核膜的破裂),从而释放出DNA。
②加入洗涤剂和食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洗涤剂是一些离子去污剂,能溶解细胞膜,有利于DNA的释放;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有利于DNA的溶解。
③如果研磨不充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
研磨不充分会使细胞核内的DNA释放不完全,提取的DNA量变少,影响实验结果,导致看不到丝状沉淀物、用二苯胺鉴定不显示蓝色等。
④此步骤获得的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细胞成分?
可能含有核蛋白、多糖和RNA等杂质。
3.去除滤液中的杂质
1)为什么反复地溶解与析出DNA,能够去除杂质?
用的溶液溶解DNA,能除去;用低盐浓度使DNA析出,能除去。
因此,通过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就能够除去与DNA溶解度不同的多种杂质。
2)方案二与方案三的原理有什么不同?
方案二是利用分解杂质蛋白,从而使提取的DNA与蛋白质分开;方案三利用的是DNA 和蛋白质对高温耐受性的不同,从而使,与DNA分离。
4.DNA的析出与鉴定
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冷却的,静置,溶液中会出现,这就是粗提取的DNA。
用玻璃棒搅拌,卷起丝状物,并用滤纸吸取上面的水分。
取两支20ml的试管,各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的NaCl溶液5ml,将丝状物放入其中一支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丝状物溶解。
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的。
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看看溶解有DNA的溶液是否变。
三、操作提示
1)以血液为实验材料时,每100ml血液中需要加入3g ,防止。
2)加入洗涤剂后,动作要、,否则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不利于后续步骤地操作。
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以免,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
3)二苯胺试剂要,否则会影响鉴定的效果。
四、案例:几种不同材料的操作过程
;鸡血静置以提高细胞悬液浓度;使用塑料烧杯;使用尼龙布过滤;玻棒沿同一方向搅拌;玻棒搅拌要缓慢(细胞破裂快速搅拌);玻棒不要碰到烧杯壁;二苯胺试剂要现用现配等。
为了提高DNA纯度,在科学实验中通常使用的洗涤剂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巩固练习】
1.以下是有关DNA粗提取实验的材料及过程:
A.核酸极不稳定,在较为剧烈的化学、物理因素和酶的作用下很容易降解。
在制备DNA时要加入DNA酶的抑制剂——柠檬酸钠,以除去Mg,防止DNA酶的激活。
B.核酸中的DNA和RNA在生物体内均以核蛋白的形式存在,DNA核蛋白在1 mol/L 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大,但在0.14 mol/L 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而RNA核
蛋白溶于0.14 mol/L NaCl溶液。
C.用苯酚处理,可使蛋白质变性,且留在苯酚层内;在DNA溶液中加入2.5倍体积、浓度为95%的酒精,可将DNA分离出来;此时DNA十分黏稠,可用玻璃棒搅成
团取出。
D.DNA在强酸环境下,水解产生脱氧核糖等小分子物质,它与二苯胺酸性溶液反应,能生成蓝色化合物。
E.实验材料与器械:柠檬酸钠溶液、石英砂、0.14 mol/L NaCl溶液、1 mol/L NaCl 溶液、蒸馏水、苯酚、95%酒精、二苯胺试剂、浓硫酸、花椰菜、研钵、烧杯、
漏斗、玻璃棒、量筒、石棉网、酒精灯、吸管、试管等。
F.实验步骤:研磨的匀浆→过滤的滤液→滤液稀释6倍→离心处理的沉淀物→沉淀物再溶解→加苯酚静置后去上清液→提取出DNA→DNA鉴定。
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研磨时,取10 g花椰菜,加入适量的石英砂、________ 和________ 。
(2)将滤液稀释6倍,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取沉淀物,置于2 mL 1 mol/L NaCl溶液中,使DNA核蛋白再次溶解,再加入2 mL
苯酚充分震荡后静置,待其分层后弃其上层的苯酚。
该步骤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_ 。
(4)如何将剩余溶液中的DNA提取出来。
(5)如何证明提取物是DNA分子。
2、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DNA粗提取的相关探究活动。
具体步骤如下:
材料处理:称取新鲜的花菜、辣椒和蒜黄各2份.每份l0 g。
剪碎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20℃、另一组置于一20℃条件下保存24h。
DNA粗提取:
第一步:将上述材料分别放人研钵中,各加入l5 mL研磨液,充分研磨。
用两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备用。
第二步:先向6只小烧杯中分别注人10mL滤液,再加人20 mL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然后用玻璃棒缓缓地向一个方向搅拌,使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上。
第三步: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2 mol/L NaCl溶液溶解上述絮状物。
DNA检测: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4 mL二苯胺试剂。
混合均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 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溶液的颜色深浅,结果如下表。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是。
(2)第二步中”缓缓地”搅拌,这是为了减少。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分析。
①结论1:与20℃相比,相同实验材料在-20℃条件下保存,DNA的提取量较多。
结论2:。
②针对结论1.请提出合理的解释。
(4)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
为了进一步提高DNA纯度,依据氯仿的特性.在DNA粗提取第三步的基础上继续操作的步骤是:将第三步获得的溶液与等量的氯仿充分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吸取上清液。
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