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D 5582操作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样品处理
1.1 取样在仓库取一堆木板中间层的若干块大板,按照要求裁去样品边缘至少
2.5cm。

后将大板裁剪成尺寸(70±2mm)×(127±2mm)×厚度的小样品板。

取这种尺寸的样品板16块(每次检测需8块,取两组样品做平行样)。

1.2 封边将裁剪好的木板样品表面木屑清理干净,将木板边缘浸没在熔融石蜡中,取出石蜡冷却
即封闭边缘,每边至少封两层石蜡,厚度不超过5mm,封边时浸入石蜡不要太深。

1.3 样品平衡将用石蜡封好边缘的样品放置在温度24±2℃,相对湿度50±10%的恒温恒湿箱或恒温
恒湿房中放置2天±1小时(可以是1到7天,但天数确认后,以后不能改变),样品放置时候要保证表面空气通畅,不能叠放一起,同时距离样品30cm处环境中甲醛背景浓度不能超过0.1ppm。

在这两天中,每天在同一时间段来记录平衡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甲醛背景浓度,如果甲醛背景浓度超过0.1ppm,则需通风以降低。

1.4 样品萃取
1) 将干燥器用蒸馏水洗干净,然后放置在105℃烘箱中烘干或用吹风机吹干备用(每次检测需三个
干燥器,两个做平行样品,另一个做方法空白)。

2) 用25mL移液管移取25mL蒸馏水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将其置于干燥器中,放置于24±2℃环
境中保持10分钟使蒸馏水达到室温。

将上述平衡好的样品取出,每八块样品均匀排列于一个干燥器内,样品彼此要保持空气通畅流通,然后盖紧干燥器(磨口部分均匀涂抹少量的凡士林)。

3) 将干燥器放在24±2℃的恒温环境中平衡120±1min以吸收甲醛,每隔30min记录一次环境温度读
数,取5次读数平均值作为本次试验温度。

试验结束,打开干燥器将培养皿中溶液迅速转移到25mL磨口试剂瓶中,盖紧塞子备用。

4) 从每个试剂瓶中分别移取4.0mL溶液到两个25mL加盖试管中(平行测定),然后分别加入0.1mL
的1%变色酸钠溶液,充分混匀后,缓慢滴入6.0 mL的浓硫酸,盖上试管盖,轻轻混匀,把试管放置在95±3℃的恒温烘箱内恒温15±2min,取出置于暗处避光冷却到室温,在580nm波长下,以空白溶剂为参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试。

(加变色酸钠溶液和浓硫酸,以及测试的步骤可以和甲醛标准曲线配制过程一起进行,以减少时间的浪费)
2. 甲醛标准曲线的配制
样品在干燥器内吸收甲醛的两小时时间里,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些准备工作,并配制甲醛工作曲线以备用。

2.1 变色酸钠溶液(1%)的配制用电子天平称取0.1g(精确至0.01g)的变色酸钠粉末,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定容至刻度即可。

该溶液需要常温避光保存,且需当天新鲜配制。

2.2 甲醛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2.2.1 购买浓度为10mg/ml(有证书)的甲醛标准溶液。

2.2.2 112 ug/ml甲醛标准储备液的配制取1ml上述浓度为11.2 mg/ml的甲醛标液,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则112 ug/ml的甲醛标准储备溶液配制完成。

该溶液在4℃环境中可保存3个月。

2.2.3 11.2 ug/ml甲醛标准储备液的配制取1ml上面2.2.2所述浓度为112 ug/ml的甲醛标准储备液,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则11.2 ug/ml的甲醛标准储备溶液配制完成。

该溶液在4℃环境中可保存2周。

2.2.4 甲醛标准曲线溶液的配制取6支加盖试管,按下表分别加入溶液:
2.2.5 衍生化用移液枪移取1%变色酸钠0.1mL(2.1)到已加入蒸馏水和甲醛标准储备液的上表所示六支加盖试管中,充分混匀后,缓慢滴入6.0 mL的浓硫酸,盖上试管盖,充分混匀,把试管放置在95±3℃的恒温烘箱内恒温15±2min,取出置暗处避光冷却到室温,在580nm波长下,以蒸馏水为参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试。

3.仪器分析
3.1 仪器分析条件:
3.1.1 在580nm波长下,以蒸馏水为参比,试剂空白(即1号试管内溶液)的吸光值<0.03,符合
要求,然后以试剂空白作为参比,运行校准曲线溶液,可得表示甲醛浓度与吸光度关系的标准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5,标准曲线各水平浓度的回收率应在85-115%范围内。

若以蒸馏水为参比,溶剂空白的吸光值≥0.03,表明溶剂已受污染,需要重新进行实验。

4. 结果计算
甲醛的含量用以下公式计算:
C t=(C s-C b)/4
C t:样品溶液甲醛浓度(µg/mL)
C s:仪器读出样品溶液甲醛含量(两组样品读数平均值)(µg/4mL)
C b:方法空白溶液甲醛含量(µg/4mL)
如果实验过程2小时内平均温度不是24℃,结果还需要按如下公式进行修正:
C0=C t×K
C0:甲醛在24℃下的修正值(µg/mL)
C t:样品溶液甲醛浓度(µg/mL)
K:不同温度下的修正系数
不同温度下甲醛浓度换算到24℃时修正值K表(本表温度范围22-26℃),选择与实际
温度接近的温度来确定修正系数K,如实际温度为22.45℃,靠近22.50℃,则选择修
正参数为1.1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