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部门工作时间管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部门工作时间管理办法
1.目的
为确保公司包装部门员工工作时间管理的规范化,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率,依据国家及地方政府关于工作时间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用工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工作时间管理办法(“工作时间”,以下简称“工时”)。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包装部门全体员工
3.工时管理责任分工
a)工时管理第一责任人为包装部门经理。
负责本部门的员工工时管理,包
括对本部门的工时进行审查、管控,并对员工工时进行合理安排与优化;
b)工时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为部门行政管理员、线统计人员、(正、副)班组
长、(正、副)线长。
主要负责对本部门的员工工时进行准确、及时的记
录与核查,并根据公司要求进行分析核算,为第一负责人及人力资源部
提供准确基础数据;
c)工时管理总体监督部门为人力资源部。
主要负责定期的部门工时核查与
管控,提供优化、改进建议。
4.工时制度
4.1工时制种类
针对不同的用工需求,现包装部门采用以下工时制度:不定时工时制
和综合计算工时制。
4.2不定时工时制
a)不定时工时制实质没有固定工时的限制,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性质、
职责范围的约定,需要连续上班或难以按时上线班,无法试用标准工
时,需要机动作业的,而采用的一种工时制度;
b)主要包含包装部门中层经理岗位;
c)不定时工时制无加班,但不定时工时制员工所在部门须做好员工的工
时记录,合理安排员工工作时间。
4.3综合计算工时制
a)综合计算工时制是指以标准工时为基础,以一定的期限为周期,综合
计算工时的工时制度;
b)主要包含包装部门除中层人员以外的所有员工;
c)综合工时制员工的工作时间在综合计算周期内统一进行核算。
4.4年额定工作日:全年有52周,每周公休日2天,共计104天;国庆、春节、
元旦、清明、端午、五一、中秋法定节假日共计11天;因此全年工作日为:365-104-11=250天(如果是闰年,为251天);在工作日中,包含员工的带薪假日;
4.5年额定生产总工时:每天额定工作8小时,全年工作250天,额定生产总
工时为:8*[250(闰年251)-带薪假日]。
5.工时分类与定义
5.1工时统计
工时记录以“小时”为单位,如实精确记录员工工作中实际耗费的各类工时的时间长度。
5.2工时分类
a)总工时:是指员工个人或工作团队,在履职期间,在指定工作地,按
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用工,按公司工时管理规定,从上班时点至下班时
点,全过程的时长累计;
b)有效工时:指直接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及员工通过体力或脑力劳动,
从事能够使产品或服务产生增值的时间;
c)准备工时:指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所必须消耗的时间,如培训学
习、物料准备、工器具准备、清扫整理、班前会议、班后总结交流等;
d)生理工时:指连续工作岗位的员工维持正常生理需求所需用的时间,
如包装生产线员工、三班倒员工进餐、如厕时间;
e)无效工时: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停工等待、从事与工作任务无关的活动,
睡觉、干扰他人工作、怠工、罢工等时间,其中因人为原因造成的产
品返工一律记为无效工时,部门内自行协调完成。
6.日标准工作时间
生产班长、线长、副线长、生产线操作工:以各岗位包装准时开机时间表为依据,开机时间表由生产部确定并统一执行(详见附件一);产班长、线长、副线长、生产线操作工:以各岗位包装准时开机时间表为依据,开机
时间表由生产部确定并统一执行(详见附件一);
b)机电班长:全年日标准工作时间8小时;
c)机修工:全年日标准工作时间7.5小时;
d)电工:全年日标准工作时间8小时;
e)设备卫生工:全年日标准工作时间6小时;
f)线统计:全年日标准工作时间8小时;
g)后勤人员:全年日标准工作时间8小时。
7.工时管理(核算、分析与应用)
7.1工时管理的目标:鼓励高效工时,减少低效工时
a)高效工时:是指完成超出定额标准的工作任务的时间;
b)低效工时:是指完成没有达到定额标准的工作任务的时间。
7.2包装部门工时管理
a)工时核算参考数据:额定包装能力、目标包装效率、额定生产总工时、
实际产量、实际生产总工时、班组编制、实际在岗人员等;
实际产量:生产班组当天实际生产产量(瓶);
额定生产总工时:班组编制*实际产量/(额定包装能力*额定包装效率);
实际生产总工时:生产班组在岗成员当天实际生产所用工时之和(杂工等非生产工时不计算在内)。
b)工时分析:实际生产总工时与额定生产总工时对比分析
高效工时:实际生产总工时<额定生产总工时;
正常工时:实际生产总工时=额定生产总工时;
低效工时:实际生产总工时>额定生产总工时;
差额工时:实际生产总工时-额定生产总工时;
月度高效工时占比:月度高效工时次数/生产班组月度生产次数;
总差额工时:月度班组各生产班次差额工时之和。
c)工时应用
工时考核应用
●工时分析的结果将与部门经理、(正、副)线长等各级管理人
员的月度绩效进行考核;
●工时分析的结果按天对班组成员的工时效率进行考核;
●为鼓励各级管理者及一线员工积极提高有效工时利用率,提高
生产效率,对工时的绩效奖惩采取高效工时加大奖励力度,低效工时降低处罚力度的措施;
对管理人员的工时绩效考核
注:0.3为限制系数,具体确定时根据包装部门当月实际人均出勤日工时与标准人均日工时差异计算得来。
对团队的工时考核
●根据当天的差额工时,计算当天因工时效率所产生的差额工时
考核金额,从而计算员工当天的个人工时考核金额,为鼓励生
产线团队建设,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员工当天实际所获得考核
金额为该生产线当天考核金额的平均值(整条生产线统计),
即:
个人工时考核金额=差额工时考核金额/当天生产线在岗
人数
注:1、当差额工时考核金额<0时
(1)当天生产线在岗人数按实际在岗人数计算;
2、当差额工时考核金额>0时
(1)当天生产线在岗人数>编制人数的,按实际人数计算;
(2)当天生产线在岗人数<编制人数的,按编制人数
计算,多出来的份额发放给缺员岗位的在岗人
员。
●差额工时≤0时,对生产线成员进行奖励考核(M元/小时),
差额工时考核金额计算办法如下:
差额工时考核金额=|差异工时*M|
●总差额工时>0,对生产线成员进行扣款考核(N元/小时),
差额工时考核金额计算办法如下:
差额工时考核金额=|差异工时*N|
●对团队的工时考核奖惩费用在绩效工资内进行奖扣,由人力资
源部在月度工资处进行统一结算和发放
注:M、N的值根据当月生产线的生产效率确定。
d)实际生产总工时中可以扣除工时的情形:
新员工入岗学习期间的工时
●如新员工为独立上岗阶段,核算时如超过标准岗位时间的,按
标准工作时间计算,未超过的按实际时间计算;
●如新员工为配合学习阶段,核算时不计算新员工工作时间,记
录实际在岗者工作时间。
e)机电岗位人员的工时考核与包装部门生产线工时考核挂钩,具
体如下:
跟班机电人员与所在线的工时考核进行挂钩;
非跟班机电人员以所在部门所有生产线的平均工时考核结果进行挂钩;
f)后勤人员工时管理参照职能部门工时管理;
g)机电人员抢修计入员工工时,但路途时间不计入考勤工时(部
门应做好对未能及时处理机器故障的当班机电人员月度绩效
考核);
h)桶装线按实际工时记录,淡旺季进行调休,保证年度工时平衡。
8.检查与考核
1.1人力资源部每月对车间员工工时进行检查,每月进行汇报;
1.2包装部门考勤管理员、生产线统计每天对员工上下班时间进行核对;
1.3人力资源部每月定期对打卡记录的时间与考勤记录的工时进行比对,
对差异大的部门进行考核;
包装一部二线开机标准时刻表
包装一部三/五线开机标准时刻表
下班时间:前道+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