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合集下载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288例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288例分析
(4 :0 8 1 )2 9.
病 毒 ( V) 染 的提 示 , 生 于 HI HI 感 发 V感 染 的任 何 阶 段 , 床 上 临
可 以 出 现 局 限 或 单 个 皮段 的 红 色斑 皮 疹 , ~ 3 1 d后 发 展 为水 疱
或结痂 , 也可 发 展 为 大 泡 、 f 、 死 等 。艾 滋 病 患 者带 状疱 疹 出 f 坏 I L
4 5





胞 层 变 性 、 胀 形 成 表 皮 内 疱 疹 , 疹 沿 受 累某 一 感 觉 神 经 支 膨 疱 配 的 皮 肤 区 域 呈 带状 分 布 。带 状 疱 疹 可 以 作 为 人 类 免 疫 缺 陷
8 5 5 8
± ± ± + O l O O
播 散 到 肺 、 、 枢神 经 系 统 将 引 起 生 命 危 险 。带 状 疱 疹 所 肝 中
致 炎 疗 和 组 织 损 伤性 感 受 器 的 激 活 和敏 化 , … 步 导 敛 中 枢 高 进
5 9 r 3




[ ] 林 兰 , 龙 波 . 氯 酸 钾 凝 胶 外 用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神 3 杨 双 经 痛 [] 重 庆 医 学 ,0 6 3 ( )2 6 J. 2 0 ,5 4 :9 .
的神 经 组 织 。进 行 心 疗 法 也 和 增 强 战胜 疾 病 的信 心 , 薄 伐 川 改
参考文献 :
. n . “ 捉
患 f 除 焦 虑 『 l { 质 。
位, 引起 神 经 和外 周 神 经 炎 症 以 及 局 部 组 织 损 伤 , 现 为 神 表
经 细 胞 水 肿 、 死 和 神 经 内 出血 , 受 累 皮 肤 基 底 和 深 部 细 坏 使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本 调 查 显 示 , 院感 染 部 位 以下 呼 吸道 为 主 , 次 为 上 医 其 呼 吸 道 、 尿 和 胸 腹 膜 腔 感 染 。 下 呼 吸道 医 院感 染 多 发 生 泌 于支气管插管 、 管 切 开、 用 呼 吸机 、 期 昏迷 的患者 。 气 使 长
月 98 5例恶 性 肿 瘤 患 者 , 者 年 龄 4 8 7 患 ~ 6岁 , 位 年 龄 为 中
2 1 医 院感 染 发 病 率 : 查 山 西 省 肿 瘤 医 院 2 1 . 调 00年 1月
山西医药杂志 21 0 1年 2月第 4 O卷 第 2期 上 半 月 S a x Me , e ray2 1 , 1 0 No 2teFrt h n i dJF bu r 0 1Vo.4 , . h i s

( 稿 日期 :0 00 — 9 收 2 1 71 ) 作 者 简介 : 明 女 , 9 9年 9月 生 , 主 任 护 师 , 国人 民 巴 16 副 中 解 放 军 第 2 1医 院 1 00 4 6 0 9

4 ̄6 0 5岁 年龄 组 心 理 还 有 较 强 的 适 应 力 。但 由 于 精 神 分
有异 常精 神 活 动 表 现 。 人 际 关 系 、 对 性 因 子 的 分 值 与 国 敌
内 常模 基 本 相 似 , 国 内 常模 偏 低 , 能 他 们 所 处 于 艰 难 较 可 - q
或 减 轻 其 各 种 精 神 问 题 , 证 以 良好 的 心 身 健 康 状 态 协 助 保
者 的女 性 家属 的心 理 健 康 水 平 不 及 男 性 , 性 对 事 件 的承 女
版. 济南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017—8 20 :5 ・ 7
[ ] 汪 向东・心理 卫生评 定手 册・中 国心理卫 生杂 志,1 9 , 2 93 7

恶性肿瘤患者院内真菌感染情况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院内真菌感染情况分析
性调查 , 现报 告 如 下 。 1 材 料与 方法 1 1 调 查 对 象 .
裹 3 抗 生 蠢 的 使 用 与 医 院 内 真 菌 盎 染 的 关 系
在 所 有 发 生 压 院 内 真 菌 感 染 的病 例 中 , 用 免疫 抑 制 剂 使
者有 8 例 , 2 占总数 的6. 使用 糖皮质 激 素者有 7 例, 67 7 占总
数 的 6. 。 26 3 讨 论
2 0 年1 00 月~ 20 年1月 我院恶性肿 瘤住 院患者 , 00 2 临床诊
断为压院真菌感染 , 且血 、 、 尿 痰等的标本培养发 现真菌。
1 2 诊 斯 标 准 .
随着压疗 拄术 日新 月异 的发展 , 性肿瘤 的治疗效 果不 恶 斯 提高 , 肿瘤患者 的生存时 间和生存质量也不断得 到提高 。 但 是 , 肿瘤患者 的诊治过程 中, 在 各种治疗 引起的并发症成为影
文献标识码 : A
恶性肿 瘤患者院 内真 菌感染情 况分析
黄 彬 薛福英 姚金婵
( 建省 肿瘤 医 院 福

福 州3 0 1 ) 5 0 4
要 为 了解 恶 性 肿 瘤 住 院 患 者 真 苗 感 染 情 况 . 据 医 院感 染 诊 断 标 难 , 2加 年 1 ~ 2 0 年 l 月 某 院 恶 性 肿 瘤 住 皖 患 者 根 对 0 月 00 2
部位
生长 和繁殖 , 或在生长 过程中产 生毒性 代谢物 抑制或杀死 病
原 茵t 防止 疾病 的发生 , 它们之 间处 于平衡状 态 。 抗生素 在临 床 的应用虽然有效 地控 制了感染 , 但也很 容易导致 菌群失调 、 大量 广谱抗生 素的应用更是 导致 菌群失 调, 终引起真 菌感 最 染口 . ]车组材 料的结 果与之 相符 , 瘤患 者使用 3 肿 种以上 抗生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措施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措施

者; 感染部位 以呼吸道为主 , 5.% ; 占 43 病原菌 多为 耐药 的条件致病菌 和真菌 , 以革兰 阴性 菌为主 , 5.% , 占 27 真菌
占 3 .% ; 2 1 医院感染与年龄 、 住院时间 、 疾病分期 、 营养状态、 贫血 、 血清白蛋 白、 低 白细胞减少 、 使用 激素 、 用抗菌 使 药 物、 侵入性操作 、 手术 、 化疗 以及 是否合并 糖尿病等密切相关 ; 发生 医院感染者不但延 长患者 的住 院时 间, 而且还
中 图 分 类 号 : 8 . 2 R11 3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 6 ( 00 1-0 1 2 10  ̄6 X 2 1 )70 8 - . 0
由于广谱抗菌药物 、 免疫抑制剂、 抗肿瘤治疗及 2 1 医院感染发生率 本次研究共调查 94 9例 . 2 侵 人性 诊疗 手 段 的广泛应 用 加之 恶性 肿瘤 患者 自身 恶性肿 瘤 患者 , 生 感染 4 0例 ( . 8 , 中 发 7 4 9 %) 其 免 疫力 低 下等 因 素 , 恶性 肿 瘤 患 者 医 院感 染 明显 20 使 0 6年 为 155例 ( . 9 ) 20 2 6 8 % ,07年 为 334例 6 增 多 。 为寻找 防控 恶性 肿瘤 患者 发 生医院感 染 的措 ( .6 ) 20 55 % 、08年 为 4 50例 ( .2 ) 0 6~ 4 3 9 % 。20 施, 笔者对我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 20 年恶 性肿瘤 患者 医 院感 染率 逐年 下 降 ( 08 P= 进行 回顾性 分析 , 现报告 如下 。 0 0 3 。2 8 . 1 ) 82 7例 非 肿 瘤 患 者 中 , 生 医 院 感 染 发 1 资料 与方 法 118 , 0 例 感染率 39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 .2 明显 高 于非肿 瘤 患 者 ( P=0 0 0 。 不 同 原发 肿 瘤 .0 ) 1 1 临床 资料 选择 20 . 06年 1月 ~20 08年 1 2月 医院感染 率不 同 , 巴瘤感 染 率 最 高 9 5 % , 次 淋 .7 依 在 我 院住 院经病 理 确 诊 ( 外 白血病 、 髓 瘤 、 除 骨 儿科 及 产科 患者 ) 94 9例 恶 性肿 瘤 患 者 的 出院病 历 为肺 癌 5 8 % , 直肠 癌 4 6 % , 的 2 .5 结 . 1 胃癌 4 0 % , . 5 肝癌 资料 ( 32 0例 患 者 ) 其 中患 者 男 56 5例 、 共 7 , 0 女 39 % , .0 头颈 部肿 瘤 34 % , .8 食道 癌 29 % , 腺癌 .0 乳 384 , 龄 l 2 例 年 6—19岁 、 0 中位 年龄 6 2岁 。头 颈 部 17 % ( =6 6 7 P= .0 ) .4 .0 , o 0 1 。

105例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105例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1 2月肿瘤科 住 院 患 者 137例 , 诊 院 内感 染 15 16例次 , 9 确 0 1 例次感 染率 为 8 3 % 。 .0 例 , 中男 6 其 8例 , 3 女 7例 , 年龄 最 小 l , 大 8 5岁 最 8
2.4 。 6 o )d
岁 , 均 ( 0 3±1. )岁 , 均 住 院 ( 2 2 见本组医院感染 的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 平 6. 27 平 6 . 8± 其次 12 诊 断标 准 . 依 据卫 生部颁 发 的《 医院感染
涉及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 因素 , 而恶性肿瘤患者 由
13 方 法 .
采用 回顾 性调 查方法 , 阅病历 中 查
于各种原 因造成 机体 免 疫 力 下 降 , 容 易 引发 医 院 恶性 肿瘤 患者 医院感 染 的临床 资料并进 行 分析 。对 更 感染 而产生严 重的隐 患 。为 了解 我 院恶性 肿瘤 住 院 符合 医 院感染 诊 断 的 15例病 例 , 医院感 染 病 例 0 按 患者 医 院感染 的发生 情 况 , 效 预 防 与控 制 医 院感 登记 表 内容逐 项填 写资料 , 有 具体 包括 : 别 、 性 年龄 、 基 染 , 证 医疗 安全 , 高 医 院感 染 管 理 水平 , 保 提 我们 通 础疾 病 、 院天 数 、 感 因素 、 人性操作 、 否应用 住 易 侵 是
《 海南医 ̄ 2 l oo年第 2 卷第 l 期 1 3
I N N ME I A O R A I A D C LJ U N L AY
V 1 1N .3 J l 0 0 o 2 o 1 u . y2 1


理 ・
15例 恶 性 肿 瘤 患 者 医 院 感 染 危 险 因素 分 析 0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分析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分析

用放疗治疗, 其中WBC‘ x 1 9L一 9 例。 3 0 ‘ 有4
3 讨 论
恶性肿瘤患者自 身免疫力低下, 在治疗过程中免
疫功能又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因此这部分病人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 28 卷 2 0 0 7产 年


f o


J且 n i
学 院
M司 Ic l a
Vo】28 .
No。 3
J ou r na l
参考文献 :
r . . J
9 9 4 所以 7 .8 %[ , 本资料就呼 ] 吸道感 染患者的 病原菌
组成及耐药性进行分析。 从结果分析来看,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以革 兰阴性菌为主, 肺炎克雷伯最多, 3 . 0 % , 其中 占2 8 其 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 分别占7. 6 %和 9
1 材料与方法
1. 1 对 象
耐药性特点及感染的危险因素。
2 结 果
2. 1 病原菌构成情况 5 6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培养出革兰阴 性杆菌2 9 株(肺炎克雷伯 巧 株, 铜绿假单菌5 株, 大肠埃希菌 4 株,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2 株, 弗劳地不动杆菌 3
株) , 4 . 6 %;革兰阳 占4 2 性球菌 1 株( 金黄色葡萄球 6 菌 3 株,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 株, 肺炎链球菌3 株, 无乳链球菌 1 株) , 4 . 6 % ; 白 占2 2 假丝酵母菌 1 例, 3 占20.0% ;其它菌种 7 例( 卡它布兰汉5 例, 肺炎支
,, . IJ 舀
L . . J
2
, . . 曰
6. 巧% ;革兰阳 性菌以凝固 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 占
3 5 1 . 8 % ;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 0 . 0% 。在 占2 耐药性方面, 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有增高趋势, 尤 其是对头抱类抗生素。革兰阴性杆菌对先锋必 舒巴 了 坦、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的 主要有万古霉素。在过去 1 年中, 0 革兰阳性菌对万 古霉素耐药性较稳定, 但万古霉素消耗量却增加了

老年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老年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素的患者更易 发生院 内感染 。 结论 通 过对 老年恶性肿瘤放/ 疗 的患者合并院 内感染 的相关 因素进行分析 , f 七 能够为临床 预防与治疗 提供依据。
【 关键词 】 老年 ; 肿瘤 ; 化疗 ;医院感 染; 关因素 放/ 相
【 中图分类 号 】 7 — 1 R 3 3 I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0 5 0 1 2 1 0 — 0 0 2 9 — 6 6( 0 2) 2 6 — 2
[ ywo d ] h l el; a c r a ite a yo h m tea yN s c mil ne t nC r lt e a tr Ke r s T e d r C n e ; d 0 r p r e oh r p ; o o o a ifci ; or ai cos e y R h c o e v f
t e o o o a n e t n Co l i n o g tn s c mili f c i . o nc us o T n lssh ik f co s o o o o a n e t n i h l e l t a c ru d r o a ay it e rs a t r f s c mili f ci n t e ed r wi c n e n e n o y h r d o h r p r h mo h r p ,a e pt r v n n H eh s i l c ur d i f c in a it e a yo e t e a yc n h l p e e t dc r o p t q ie e t . c o a aa n o
c e t ea y M e h h mo h r p . t ods T e c i i a aa o 5 c s swih c n e n e a i t e a y o h mo h r p n t e e d ry we e h ln c ld t f a e t a c ru d rr d o h r p rc e t e a y i h l e l r 4 a a y e e r s e tv l . n lz d r t0 p c i e y Re u t h r r 5 c s s wi o o o a n e t n s l s T e e we e 4 a e t n s c mi li f c i 。wh c c o n e o . %. e r t f h o i h a c u t d f r6 9 Th a e o r s ia o y ta ti f c i n wa h s, i h wa l we y g sr i tsi a n e t n . h a i n s o e a ewa e p r t r r c n e t s t e mo t o wh c sf l d b a ton e t l f ci sT e p t t oo n i o e wh s g s> 7 e r 0 y as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376例临床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376例临床分析
《 海南医学) 0 0 2 1 年第2 卷第E CA J URNAL DI L O
Vo.1 N .0 Oco e 0 0 1 o2 tb r2 1 2

经验 交流 ・
恶性肿瘤患者 医院感染 3 6 7 例临床分析
陈慧华 , 兰平 杨
果 。结果 发生 院内感染的恶性肿瘤 患者 中, 肺癌患者或其他恶性肿瘤肺 内转 移患者为 主, 4. % 14 71 占 8 3 (8/ 6 9 3 。
感染部位 以呼吸道感染最多 , 72%; 占6 . 9 其次是 胃肠道 、 皮肤及尿路等 。感染种类 以细菌为主 , 真菌感染率有明显 上升趋势。导致感染 的病原菌主要为 G , 茵 对左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琬 拉维酸钾 、 氨曲南/ 西司他丁较敏感。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 院内感染 机率较高 。作好基础护 理、 肠道消毒及粒细胞刺激 因子的及时使用 、 护骨髓 、 保 合理使 用抗生素 , 警惕真菌感染等 , 是预 防和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例, 0例, 女2 8 平均年龄 5. 岁(3 8 岁) 1 6 2 — 5 。其 中肺癌 药 物 敏 感 实 验 ( c法 ) MI 。菌 标 准 参 考 菌 株 :T C AC 2 _ %(63 6 、 他恶 性肿 瘤肺 内转移 2 . %( 8 7 0 2 28 8 /7 ) 其 7 60 9 / 0 3 3阴沟肠 杆 菌用 于对 G 6 N鉴 定 卡 的质 控 ; T C AC 36 、 腺 癌 1. % (33 6、 肠 癌 1. % (3 2 23用 于 对 革 兰 阳 性 球 菌 鉴 定 卡 G 7) 乳 67 6 6/7) 胃 41 0 5/ 9 1 P的 质 控 ; 3 6、 性 淋 巴 瘤 1.7%(23 6 、 癌 29 %( 1 A C 7 5 铜 绿 假 单 胞 、 T C29 2 肠 埃 希 菌 7 )恶 11 4 /7 ) 肝 . 3 1/ T C2 83 A C 52 大 3 6 、 他恶性疾病 占 61%(336 。所有患 者化疗 用 于 对 AS G N1 、 T. 3 敏 卡 的质 控 ; 7)其 . 2 2/7 ) T— 0 AS G N1 药 前均要求清洁饮食 , 注意口 皮肤和肛周皮肤护理, 腔、 肠 A C 9 1 用 于对 AS P 3 药敏 卡 的质 控 , 购 T C2 23 T— 5 5 均 道 消毒 , 中心静脉 插管 护理 。感 染发生 时经 验 陛使用 自卫 生部 临床检验 中心 。 抗 生素 ( 选择 阿奇 霉素注射液 、 左氧氟沙 星 、 阿莫西林 . 1 统计 学 处理 采 用描述 性 统计 方法 。组 间 . 4 克拉维酸钾、 头孢哌酮 舒巴坦或氨曲南) 。确定病原菌 比较 采用 )检 验 , 有 数 据 用 S S 1.统 计 软 件包 C 所 P S3 0 后根据病原 学药敏试验使用敏 感抗生 素。发生真 菌感 进 行处 理 。 染者 先后使 用左氧 氟沙 星 、 头孢他 啶 、 胺培南 、 亚 替硝 2 结 果 唑、 特丽仙等多种抗 生素治疗无效 , 间 13周 , 用 时 — 改 21 感染部 位 以呼 吸道 感染 最多见 , 2 3 . 共 5 例

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1 资 料 与 方 法
细 菌 名 称
表 2 细 菌 种类 分 布
株 数 构成 比( )
11 临床资料 : 院 自 20 . 我 0 7年 1月 至 2 0 0 8年 1 2月 共 收 治肿 瘤 患 者 4 6 4例 ,院 内 感 染 2 1例 , 6 0 ; 性 6 8 占 .2 男
2 5 发 病 年 龄 :2 1例 院 内 感 染 中 , 6 . 8 ≥ O岁 1 0例 , 内 8 院
感 染 率 6 8 ( 8 / 3 ) < 6 . 1 0 2 6 2 , 0岁 1 1例 ,院 内 感 染 率 0 2 2 病 原 菌 的 构 成 :8 . 2 1例 医 院 感 染 患 者 中 ,进 行 了 病 原
山 西 省人 民 医 院 ( 3 0 2 杨 云锋 王 士 勇 00 1 )
肿 瘤 患 者 因免 疫 功 能受 损 , 体 抵 抗 力 下 降 , 继 发 各 机 易 种感 染 , 医 院感 染 的高 危 人 群 [ 。肿瘤 患者 院 内感 染 率 很 是 】 ] 高 , 年来 呈 上 升 趋 势 , 仅 直 接 影 响 到 肿 瘤 的 放 疗 、 疗 , 近 不 化 还会 对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 存 期 构成 很大 威 胁 。为 了解 肿 瘤 生 患者 院 内感 染 的 特 点 , 好 地 采 取 措 施 控 制 院 内感 染 , 文 更 本 回顾 分析 我 院 2 1 肿 瘤 患 者 院 内感 染情 况 , 告 如下 。 8例 报
2感 染 : 院 肿瘤 患 者 非 手 术 治 疗 主 要 . 我
为 放 疗 、 疗 、 瘤 生 物 治 疗 ,部 分 患 者 采 取 综 合 治 疗 。 医 化 肿 院 感 染 率 以 化疗 科 最 高 E . ( 6 / 9 ) ,其 次 为 放 疗 8 1 12 19 3 ] 科 [. (48 1 3生 物 治 疗 感 染 率 低 [ . (5 180 ] 54 4/1), 4 O 7 / 6 )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一6 1 , % 0 0 )和 (。 7 9 , .9P .5 一2 .6 P<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分析


为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 ,我们对 台
州市肿瘤医院 20 -2 1 43 09 00年 84例恶性肿瘤患者 进行 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
对 象与方法
表2 5 14例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1 对象 20 09年 1月_ 2 1 O O年 1 2月 台州 市 肿 瘤
医院 4 3 84例 恶性肿 瘤 出院患者 ,其 中男 性 32 49
( 下转第 4 0页 )
菌 、大肠埃希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
和 鲍曼不 动杆 菌 ,见表 2 。
作 者单位 :台州市肿 瘤医院,浙江 台州 370 152

4 0・
浙江预防医学 2 1 0 2年第 2 4卷第 5期
Z ei gPeeteM dc e hi n rvni e in 。Ma .2 1 。V l 4,N . a v i y 02 o2 o5
C ne Ci acrJ l n,20 00,5 ( ) 4 0 1 :3 .
[ ] 柴秋芽.江山农村妇女乳腺癌普查结 果 [ ] 2 J .浙江预 防医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 0 3 (0 2 5— 04— 2 07— 9 1 2 1 )0 0 3 0
中图分类号 :R 3 . 706
近 年来 ,恶性 肿瘤 患者 的发病率 越来越 高 。恶
表 1 肿 瘤患 者 医院感染 部位分 布
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 ,尤 其是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恶性肿瘤 由于病程 长 ,免疫功能低下 ,经过多次放化疗及侵入性诊疗 操作 , 应用多种抗生素等多种原因,增加医院感染 发 生率 ,并且 是恶 性肿 瘤患者 最重要 的死 亡原 因之

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回顾 性 调 查 分 析 2 6例 恶 性 肿 瘤 患 者 进 行 化 疗 的 临 床 资 料 。 结 果 化 疗后 发 生 医 院 感 染 3 2 2例 , 院 感 医
染 率 1 . , 染部 位 以呼 吸 道 为主 占 4 . , 瘤 类 型 以肺 癌 居 首 占 3. , 40 感 88 肿 4 5 医院 感 染 与 年 龄 及 住 院 时 间有 关 , 随 肿 瘤 化 疗 疗 程 的 增加 , 并 白细 胞 总数 的 下 降 而 上 升 ; 谱 抗 茵 药物 的 长 期 使 用 是 医 院 感 染 广 发 生 的 危 险 因素 。结 论 化 疗 惠者 机 体 抵 抗 力 降 低 , 医院 感 染发 生 率 高 , 对 易感 因素 采 取 有 效 的 预 防 针
6 MWT 时 的 V 一 O2能 达 到 P 2的 8 , 数 患 者 达 到 甚 VO 6 少 至 超 过 P O2 且 无 并 发 症 , 者 较 易 接 受 该 项 检 查 , 而 说 V , 患 从 明6 一Mw T 可 以 取 代 P 2成 为 评 价 CHF运 动 耐 量 的 指 V0
及 护理 措 施 , 减 少 医院 感 染 的发 生 。 以
【 键 词】 恶性 肿 瘤 化 疗 医院 感 染 护 理 措 施 关
化 疗 是 治 疗 恶 性 肿 瘤 手 段 之 一 , 临 床 运 用 越 来 越 来 广 在 泛 , 化 疗 所 致 的严 重 粒 细 胞 减 少 和 损 害 患 者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但
龄 5. 9 1岁 。
3 1 1 医 院感 染 发 生 率 由 于 肿 瘤 侵 润 导 致 患 者 自身 免 疫 .. 功能低下 , 化疗 不 但 抑 制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 可 产 生严 重 的骨 髓 还 抑 制 j加 上肿 瘤 长期 慢 性 消 耗 , 疗 所 致 的 胃肠 道 反 应 , , 化 又 减 弱 了机 体 的抵 抗 力 和 防 御 功 能 , 病 原 微 生 物 入 侵 的 机 会 使 明显 增 加 , 更容 易发 生 感 染 , 调 查 显 示 , 瘤 患 者 化 疗 后 的 本 肿 医 院感 染 率 为 1 . , 显 高 于本 院 总 的 医 院感 染 率 3 9 。 41 明 . 312 年龄 .. 本 调 查 医 院 感 染 病 例 平 均 年 龄 6 . 岁 , 35 所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Abta t jcie T n l erl e c r o si lnet na n op ai dtm r a e tS so s c et oaay a df t s f opt fc o mogh si le o t ns Oa r 0b v s e t ao h ai i tz u pi t
25 6
【 著】 论
恶性 肿 瘤 患 者 医 院 感 染 分 析

[ 要] 目的 摘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相关 因素 ,探讨其 预防、控 制医院感染管 理措施 。方法 回顾 55 9 2
性调查分析遂宁市人 民医院2 0 —0/ 0 5—1 0 1 120 2恶性肿瘤住 院患者 医院内感染 的发病情况及其影 响因素 。结果
mob dt n nle c a tr n rmo ainsf m a u r 0 t c e 0 5 r ii a d if n efcosi y u u rp t t r J n ay2 0 oDe mb r 0 .Reu t I 5 9 ma e o 1 2 s ls n5 2 —
An l ss 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 t lI f c i n Am o a i n n m o te t a y i n H s ia n e to ng M lg a t Tu r Pa i n s
LI H o ng
S i i g C Pe pl' Hopia ,S i i g 62 0 0,Sc an Pr vn e unn o es s tl unn 9 0 ihu o ic ,Ch n ia
的高危 因素 。结论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免疫力 ,加强呼 吸道护理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侵袭性操作适应症是减少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易患因素及对策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易患因素及对策
胞 的 同时也 对正 常 组 织 的 细胞 造 成 破 坏 , 成 患 者 造 正 常皮 肤损 伤 , 体 的免 疫力 降低 , 机 也有 利 于致病 菌 的侵 人 , 导致 医院感染 。
发生 医院 感染 18例 , 生 率 2 . 6 。 医 院感 染 7 发 0 1% 致 病微 生物 培养结 果 主 要 为 流 感 嗜 血 菌 、 流 感 嗜 副 血菌、 表皮 葡萄球 菌 、 炎克 雷伯 菌 、 杆 菌 、 肺 肠 大肠 埃 希菌、 霉菌 。
治疗 因素 的影 响 医疗技 术 的进步 为 治疗 患者 增 添 了有效 的手 段 , 同时 也增 加 了 医 院感 染 的可 但 能 性 。为 了控 制肿瘤 的发展 , 肿瘤 患者 常接 受化 疗 、 放 疗 。而化 疗药 物 大 多 数 为 免疫 抑 制 剂 , 仅 抑 制 不
1 资料与方法
例 , 5O%。 占 .6
3 讨

本 调查 资 料 表 明 , 性 肿 瘤 患 者 医 院感 染 易 患 恶 因素主要 有 以下几 个 方面 : 感染部 位 呼 吸 道 感 染 占 医 院 感 染 首 位 ( 占
年龄 本调查资料中病例年龄大于 6 岁 9 O 2例 ( 5 .9 )老 年 患 者 由于 各种 组 织 器 官 发 生 退 占 16 % , 行性病变 , 功能老化 , 膈肌萎缩 , 肺泡弹性减弱 , 支气 管 纤毛运 动 降低 , 体 的 防 御机 能与 抵 抗 力 明显 下 机 降, 加之原 发 病 的侵袭 与损 害 , 能 防范 医院环 境 中 不 病原 菌 的感染 。 住 院 时间 本 调 查 资 料 病 例 住 院 时 间 >3 0天 8 5例 ( 4 .5 ) 医 院 是 病 原 微 生 物 集 中 的 场 占 77% , 所, 肿瘤 患者 住 院时 问长 , 患者 体 内的正 常菌 群常 被

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浴 , 7 日。用药 3次 后 诸 症 消 失 , 用 5 1欠/ 继
3 9例 , 甲状 腺癌 1 例 , 科恶 性肿 瘤 6 1 妇 9 例, 泌尿系恶性肿瘤 5 3例 , 皮肤 基底细胞 癌2 例 , 2 耳鼻喉恶性肿瘤 6例 , 其他恶性 肿瘤 3 2例。其 中男 36例 , 3 6例 , 5 女 3 年 龄 2 ~8 8 8岁 , 均 6 .6±1 .6岁 。 平 52 33 诊 断标 准 : 按照 卫生部 颁布 的《 院 医 感染诊 断标准》 2 0 ( 0 1年) 医院感 染是指 , 住 院患者在 医院内获得 的感染 , 包括在住 院期 间发生 的感染 和在 医院 内获得 出院 后 发 生 的感 染 ; 不 包 括 入 院 前 已开 始 或 但 入 院 时 已存 在 的感 染 。 观察方法 : 医院感染可 能危 险 因素包 括患者年龄( 、 院天数、 岁)住 侵人性操作及 手术、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 20×19L < . 0/ , > . 19 L 、 20× 0/ )患肺部 肿瘤 ( 肺部肿瘤 , 其 他部位 肿瘤 ) T M 分 期 ( +Ⅱ , +Ⅳ 、N I 期 Ⅲ 期 )卡 式评 分 ( P ) < 0分 , 6 )低 、 KS ( 6 > 0分 、 蛋 白血症( 血清 白蛋 白低于 3gL 血清 白 5/ , 蛋 白高于 3gL 、 5/ ) 放化疗 ( 行放化疗 , 未行 放化疗 ) 。根据患者有无 医院感 染分为两 组, 进行两组问危险因素的比较 。 统计学处 理 : 采用 S S 1, P S7 0软件 进 行统计学处 理 , 中年 龄、 院天 数 为计 其 住 量资料 , 检 验为 非 正态 分 布且 方 差 不 经 齐 , Wioo 和检验 , 行 l xn秩 c 其余 危险 因素 为计数 资料 , 行 检 验。对 在 Wioo l xn c 秩和检验 、 检验 中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的 因素进行多 因素 L g t o sc回归分析。 i i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雷旭东;王玉洁;金育忠;柴艳冬;姜晓燕;冯晶;王勇;许颖;范春玲【摘要】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chemotherapy consolidation of hospital infection in cancer patients, an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hese patients and predisposing factors. Methods: August 2013 - July 2014 where the author hospital clinical data Chemotherapy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cancer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In 7112 cases of cancer chemotherapy nosocomial infections occurred in 934 copies, the infection rate was 13.13%;where the liver, lung, pancreas cancer prevalence higher;site of infection mainly respiratory infections, followed by the digestive system, which has 364 (38.97%)cases, the site of infection is not clear;infection pathogens mainly Gram-negative bacteria dominated;different gender on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affec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aged>70 years of age, length of stay>14d, clinical stage in Ⅲ~Ⅳ, ANC<1.5×109/L, hypoalbuminemia, the number of chemotherapy cycles greater than 4, or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re more likely to nosocomial infection compar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The combined hospital discharge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chemotherapy infe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factors analysis, to provid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clinical hospital discharge/infection after chemotherapy to provide evidence.%目的:通过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探讨此类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易感因素。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为防治 提供合理依据 。
【 关键词 l 恶性肿瘤 ; ; 感染 微生物敏 感性试验
中 图 分 类 号 : 11 3 2 R 8.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 75 2 1 )2— 20—0 10 2 2 (0 0 o 0 2 2
感染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 , 据报道肿 瘤患 者 6 % 一7 % 的 白血 病 、 巴瘤 患 者 及 4 % 一 0 O 淋 0 5 %实体瘤 患 者死 于感 染 。感染 的主要 原 因是 恶性 肿 0 瘤导致机体 免疫功能低下 , 或某 些肿 瘤所具 有 的免疫缺
的诸 易感 因素 , 从而导致 医院 内感染 发生 率高… 。我 院 20 08年 1 月制 8年 l 2月住 院的恶性 肿瘤 患者 中 , 发生 医院感 染者 共 32例 , 0 现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析 恶 分 性肿 瘤患者 医院感染 的原 因 , 探讨其 防治 策略。
陷; 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各种治疗 ( 手术 、 放疗 、 化疗 等) , 1 资料 与方法 进一步 降低 了机体 免疫 力 ; 肿瘤 表 面溃 烂 、 外界 管 路建
病原学 培养 , 对监测 、 鉴别 致病 菌进行 回顾性分析 , 以探讨 防治对 策。结果 : 染病 原体 阳性 的患 者 2 6例 , 呼吸道感染 18例 感 7 上 1 ( 27 %) 下 呼吸道 感 染 7 4 .5 , 6例 ( 7 5 % ) 泌尿 道感 染 1 2.4 , 3例 ( . 1 ) 皮 肤感 染 l 4 7% , 1例 ( .9 3 9 %) 切 口及 引流 口感 染 2 , 0例
( .5 ) 革兰阴性菌 18株( 4 6 % ) 其中前三位是大肠 杆菌 4 72% ; 2 3 .9 , | ( 12 % ) 肺炎克雷 伯茵 2 D株 3 .5 , 2株( 7 1% ) 阴沟肠杆 菌株 1 .9 ,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后 日均排痰量、P : S O 及住院时 间比较
2 2 两组患者协助排痰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 , .
见 表 2 。
表 2 两组患者排痰治疗后临床症状/ 体征 改善时间( ) d
பைடு நூலகம்
3 讨 论
CP O D患者由于长期慢性 咳喘消 耗导致 呼 吸肌疲 劳 , 且 多年老体 弱 , 咳嗽 、 咳痰 乏力 , 合并肺部 感染时 支气管黏 膜炎性 水肿加重 , 炎性渗 出增 多 , 液粘稠 不易 咳出 , 痰 支气 管痉挛导致管腔狭 窄 , 粘痰 极 易形成 痰栓 堵塞 支气 管腔 , 形成阻塞性肺不张 , 潮气量减 低而导致 总的肺泡 通气量 不 足, 引起 明显 的低氧血症 , 加重 咳嗽 、 咳痰 、 气喘等症 状 , 甚 至堵塞大气道 引起 窒息 。同时大量 粘痰 不 能及 时排 出引 起细菌大量增 殖 , 导致肺 部感 染加 剧。因 此 , 进有 效排 促 痰对 C P O 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人工手法拍背 排痰 法 , 很 大 的局限性 , 有 叩击 力量 轻 重不均 , 力量过 轻达 不到 良好 的排 痰效果 , 量过 重则 患 力 者难 以接受 , 且护 理人员 体力 消耗 大 , 很难 坚持 连续对 多 名患者操作 , 且患者须用力 呼气 , 配合操 作 , 深部小 支气 对 管乃至肺泡产生 的分泌物 的排出效果 较差 , 以达 到预期 难
3 Beln L s i 1 R , s hs e . e t h sc lte a y l eA, a co1 Ra c i , t Ch s p y i a h r p o 1 a i ai ns t c t x c r ai n o h o i r n h t : n p t t. h a ue e a e b t f c r nc b o c i s e o i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医院感染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医院感染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医院感染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医院感染因素。

方法 235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症状、接受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发生医院感染的时间以及部位、所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做整理归纳分析。

结果 235例患者54例并发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2.9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为42.59%,医院感染率与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数呈负性相关性。

结论恶性肿瘤放疗、化疗后骨髓抑制,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导致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控制易感因素。

关键词:恶性肿瘤;放化疗;医院感染;分析肿瘤是由各种致癌因素导致的细胞克隆性异常增生病变,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一般良性肿瘤行手术治疗即可治愈,而恶性肿瘤患者需在手术基础上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化疗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因此在住院期间易发生感染,尤其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8月~2014年8月本院各科收治的235例接受过放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65例,女70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7.4±6.3)岁,住院时间0.5~6个月,平均住院时间2.7个月;23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肝癌患者39例、食管癌26例、胃癌23例、肺癌33例、肠癌13例、乳腺癌26例、鼻咽癌14例、喉癌17例、淋巴癌11例、子宫内膜癌23例、胰腺癌10例。

1.2 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系统调查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症状、接受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发生医院感染的时间以及部位、所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做整理归纳分析。

2 结果2.1 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本研究中235例接受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中5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2.98%,本研究中男165例,感染37例(22.42%);女70例,感染15例(24.29%),结果显示,医院感染率与与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2.2 患者感染部位分布情况本组研究中,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主要包括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软组织等部位。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吴明铭,杨海涛,林万尊,谢贤和摘要:㊀目的㊀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㊀方法㊀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单因素及多因素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㊀结果㊀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48.48%);病原菌依次为革兰阴性菌(70.8%)㊁革兰阳性菌(21.3%)及真菌(7.9%).单因素和多因素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㊁年龄㊁住院时间㊁肿瘤分期㊁侵入性操作是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 <0.05).㊀结论㊀恶性肿瘤患者以男性㊁ȡ65岁㊁住院时间>30d ㊁肿瘤分期Ⅳ期以下㊁有侵入性操作等为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关键词:㊀肿瘤;交叉感染;药物耐受性;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㊀R 63;R 73;R 915㊀㊀㊀文献标志码:㊀A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672G4194(2020)01G0048G05收稿日期:2019G01G20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化疗科,福州㊀350005作者简介:吴明铭,女,住院医师,医学硕士通讯作者:谢贤和.E m a i l :x i e x i a n h e @y a h o o .c o m㊀㊀近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患者在接受放化疗㊁侵入性治疗等诊疗措施后,易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并发感染,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有必要对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预防对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收治的22139例次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感染原因,报道如下.1㊀对象与方法1.1㊀对象㊀22139例次中,男性12812例次,女性9327例次,年龄(56.8ʃ11.3)岁(0~99.5岁).医院感染患者1363例次(6.16%),男性902例次,女性461例次,年龄(60.8ʃ9.7)岁(0~99.5岁).纳入标准:恶性肿瘤患者,有明确的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依据.1.2㊀研究方法㊀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以检出病原菌判断患者为医院感染.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汇总,包括性别㊁年龄㊁住院时间㊁分期㊁感染部位㊁感染病原菌㊁耐药情况及感染危险因素.1.3㊀统计学处理㊀采用S P S 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患者临床特点㊁感染部位㊁病原菌种类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恶性肿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 <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㊀结㊀果2.1㊀感染部位分布构成㊀1363例次医院感染患者中,1225例次为1个感染部位,127例次合并2个感染部位,11例次合并3个感染部位,共1512个感染部位.感染部位有肺部㊁腹腔㊁皮肤和软组织㊁泌尿系统及血液系统等,其中以肺部感染最常见,为733例次(48.48%)(图1).图中数据为n (%).图1㊀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F i g 1㊀Co n s t i t u e n t r a t i o o f n o s o c o m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i nm a l i g Gn a n t t u m o r p a t i e n t s2.2㊀病原菌构成比㊀恶性肿瘤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见表1.1363例次医院感染的患者中,1,2及3株病原菌感染分别为1297,59,7例次,共检出1436株病原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0.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3.5%)㊁肺炎克雷伯菌(15.2%)㊁鲍曼不动杆菌(12.7%)㊁铜绿假单胞菌(10.4%).革兰阳性菌感染占21.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6%)㊁粪肠球菌(3.9%)㊁屎肠球菌(3.9%)㊁表皮葡萄球菌(3.0%).真菌感染占7.9%,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5.8%).2.3㊀检出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84福建医科大学学报㊀2020年2月㊀第54卷第1期表1㊀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原菌分布T a b1㊀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n o s o c o m i a li n f e c t i o ni n m a l i g n a n t t u m o r p a t i e n t s病原菌株数构成比/%革兰阴性菌101770.8㊀大肠埃希菌33823.5㊀肺炎克雷伯菌21815.2㊀鲍曼不动杆菌18312.7㊀铜绿假单胞菌14910.4㊀阴沟肠杆菌372.6㊀流感嗜血杆菌251.7㊀产气肠杆菌181.3㊀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71.2㊀奇异变形菌80.6㊀粘质沙雷菌70.5㊀摩氏摩根菌70.5㊀卡他莫拉菌40.3㊀脆弱拟杆菌30.2㊀嗜肺军团菌30.2革兰阳性菌30621.3㊀金黄色葡萄球菌1238.6㊀粪肠球菌563.9㊀屎肠球菌563.9㊀表皮葡萄球菌433.0㊀咽峡炎链球菌100.7㊀头状葡萄球菌70.5㊀星座链球菌70.5㊀鸟肠球菌40.3真菌1137.9㊀白色假丝酵母菌845.8㊀近平滑假丝酵母菌90.6㊀热带假丝酵母菌60.4㊀丝状真菌60.4㊀克柔假丝酵母菌50.3㊀暗色真菌30.2合计1436100药率㊀检出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见表2.对同一患者多次分离出同种菌株不做重复统计.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有一定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亚胺培南耐药率有下降趋势,但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却逐年上升(图2).2.4㊀检出的主要革兰阳性菌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㊀检出的主要革兰阳性菌未见对利奈唑胺㊁替加环素及万古霉素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e t h i c i l l i nGr e s i s t a n t 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 a u r e u s, M R S A)对青霉素㊁克林霉素㊁红霉素㊁苯唑西林完全耐药,对利奈唑胺㊁奎奴普丁/达福普丁㊁替加环素㊁万古霉素100%敏感(表3).图2㊀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变化F i g2㊀C h a n g e s i n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o fA c i n e t o b a c t e rb a uGm a n n i ia n d P s e u d o m o n a sa e r u g i n o s ai m i p e n e m,B a u m a n2.5㊀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㊀恶性肿瘤患者以男性㊁ȡ65岁㊁住院时间长㊁肿瘤分期Ⅳ期以下㊁有侵入性操作等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表4).2.6㊀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的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结果㊀恶性肿瘤患者以男性㊁ȡ65岁㊁住院时间长㊁肿瘤分期Ⅳ期以下㊁有侵入性操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且住院时间>30d更易发生医院感染(表5).3㊀讨㊀论㊀㊀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关注.本研究主要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临床特点㊁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加以分析,从而加强对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结果发现,恶性肿瘤患者以男性㊁ȡ65岁㊁住院时间长㊁Ⅳ期以下㊁有侵入性操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且住院时间>30d更易发生医院感染.同时也发现,碳青霉烯类㊁头孢替坦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㊁阿米卡星㊁妥布霉素㊁利奈唑胺㊁替加环素㊁万古霉素耐药率低,在病原学药敏试验培养得出结果前,临床上应选择耐药性低的抗生素,以提高抗感染疗效.㊀㊀感染部位数及病原菌数大于患者感染例次数,说明恶性肿瘤患者可同时存在多个部位感染或同时感染多种病原菌,如同时合并肺部㊁腹腔及血流感染,并且同时出现多种病原菌感染,应加以重视,积极排查各个部位感染的可能性,并多次送检标本查找病原菌,综合分析感染部位㊁病原菌种类㊁药敏实验结果及患者情况等,制定合理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案.㊀㊀在合并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中,以肺部感染最常见,与文献报道相符[2G3].主要原因可能是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差,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对呼吸道纤毛黏膜系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同时晚期恶94吴明铭等: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表2㊀主要革兰阴性菌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T a b2㊀M a j o rG r a mGn e g a t i v eb a c t e r i a a n d t h e i r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c o m m o n l y u s e da n t i b i o t i c s%抗生素大肠埃希菌(n=338)肺炎克雷伯菌(n=218)鲍曼不动杆菌(n=183)铜绿假单胞菌(n=149)氨苄西林/舒巴坦钠59.718.4//头孢吡肟15.32.613.312.5头孢替坦2.80//庆大霉素45.815.413.325.0阿米卡星02.6/㊀6.3氨苄西林钠81.997.4//妥布霉素16.75.113.36.3亚胺培南0015.110.3头孢曲松54.217.918.2/氨曲南29.27.710018.8左氧氟沙星48.67.72018.8头孢他啶18.15.123.1/环丙沙星56.37.726.718.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42.66.76.3复方新诺明54.316.720㊀/头孢唑林67.733.3//哌拉西林65.797.314.318.8美罗培南00/12.5头孢呋辛酯62.720.5//头孢呋辛62.722.2//呋喃妥因6.710㊀/㊀/厄他培南0///表3㊀主要革兰阳性菌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T a b3㊀M a j o rG r a mGp o s i t i v eb a c t e r i a a n d t h e i r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c o m m o n l y u s e da n t i b i o t i c s%抗生素M R S A(n=41)M S S A(n=82)粪肠球菌(n=56)屎肠球菌(n=56)表皮葡萄球菌(n=43)青霉素10087.6050100利奈唑胺00000莫西沙星31.88.833.35064.4环丙沙星34.19.833.35064.0克林霉素10019.0100㊀/㊀/红霉素10038.866.7/84.3左氧氟沙星//33.35058.4奎奴普丁/达福普丁00100500替加环素00000四环素33.921.81005031.5万古霉素00000利福平10.41.1//16.4苯唑西林1000㊀/㊀/85.5庆大霉素28.712.1//27.0复方新诺明21.814.2㊀/㊀//呋喃妥因//00/氨苄西林钠//050/高水平链霉素//37.5100㊀/高水平庆大霉素//12.5100㊀/㊀㊀M R S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S S 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05福建医科大学学报㊀2020年2月㊀第54卷第1期表4㊀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T a b4㊀N o s o c o m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c a s e s a n d r i s k f a c t o r s i nm a l i gGn a n t t u m o r p a t i e n t s相关因素有感染无感染感染率/%χ2P性别41.1<0.01㊀男性902119104.1㊀女性46188662.1年龄/岁81.37<0.01㊀ȡ6555560612.5㊀<65808147153.6t住院/d2155.353<0.01㊀011160㊀1~102124420.5㊀15~82070773.7㊀30~3168221.4㊀45~1243190.6肿瘤分期51.148<0.01㊀Ⅳ期16542000.7㊀Ⅳ期以下1198165765.4侵入性操作360.659<0.01㊀有1280145255.8㊀无8362510.4抗肿瘤治疗1.9740.09㊀有539800.2㊀无1310197965.9性肿瘤患者多数长期卧床,导致痰不易咳出,部分患者因肺部原发病灶或转移病灶引起阻塞性肺炎.可见肺部感染是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预防的重点,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宣教,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多翻身拍背以促进痰液排出,做好呼吸道管理.㊀㊀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的感染率最高(70.8%),与国内近年来致病菌的流行趋势相符[4G5],主要为大肠埃希菌㊁肺炎克雷伯菌㊁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重视程度,在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时,应考虑覆盖革兰阴性菌的治疗,以提高感染控制率.检出的大肠埃希菌㊁肺炎克雷伯菌㊁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说明目前大部分杆菌产βG内酰胺类酶,临床选择抗生素时,可倾向选用添加βG内酰胺酶抑制药的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高,却对阿米卡星㊁妥布霉素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说明抗生素并不是越高级抗感染效果就越好,应根据患者的情况㊁病情及药敏实验选择抗生素.鉴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多重耐药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的有效药物,而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考虑其可能发展为泛耐药及全耐药,应给予足够重视.检出的主要革兰阳性菌表5㊀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的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T a b5㊀L o g i s t i c 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 o f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n o s o c o m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m a l i g n a n t t u m o r 相关因素B S E W a l d显著性P值E x p(B)O R值95%C I 性别-0.2350.06313.9130.0000.7910.699~0.895年龄0.4010.06242.3070.0001.4931.323~1.684t住院/d㊀0~--1067.6570.000--㊀1~-0.7331.0140.5220.4700.4810.066~3.509㊀15~1.5801.0112.4420.1184.8540.669~35.209㊀30~2.8051.0127.6800.00616.5332.273~120.241㊀45~3.2751.01510.4230.00126.4563.622~193.240肿瘤分期-0.1910.0914.4310.0350.8260.692~0.987侵入性操作-1.4820.126139.2610.0000.2270.178~0.291未见对利奈唑胺㊁替加环素㊁万古霉素耐药,因此,临床上对怀疑有革兰阳性菌严重感染的患者,可经验性选择利奈唑胺㊁替加环素㊁万古霉素.M R S A对利奈唑胺㊁奎奴普丁/达福普丁㊁替加环素㊁万古霉素100%敏感,可作为M R S A感染的首选用药,且临床上公认万古霉素是治疗M R S A感染的抗生素[6G7].恶性肿瘤患者的医院真菌感染率为7.9%,与既往报道一致[8G9],但比国内综合医院的真菌感染率高[10].与非恶性肿瘤患者相比,恶性肿瘤患者因肿瘤消耗导致机体免疫功能较低,且大部分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真菌感染,应加强营养支持,尽量提高免疫力,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㊀㊀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医院感染[11].病房空气的流通情况㊁医护人员的手部卫15吴明铭等: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生以及环境消毒情况等因素,易导致同病房患者直接的交叉感染.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并改善病房空气流通,加强护士的手部卫生管理,并注重环境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㊀㊀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进行胸腹腔置管㊁留置导尿㊁脑脊液储液囊外引流㊁中心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均可诱发医院感染,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㊀㊀Ⅳ期以下的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比Ⅳ期患者高,与既往报道不符[2G3].进一步分析发现,Ⅳ期以下的患者侵入性操作例次(95.5%)高于Ⅳ期患者(81.3%),而侵入性操作可诱发医院感染.㊀㊀综上所述,恶性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主要为肺部感染及革兰阴性菌感染,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较严峻;临床上对怀疑有革兰阳性菌的严重感染的患者,可经验选择利奈唑胺㊁替加环素㊁万古霉素.恶性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男性高于女性,肿瘤分期Ⅳ期以下患者高于Ⅳ期患者,并随着年龄增长㊁住院天数延长㊁侵入性操作增加而升高,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重点防控,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易感人群,降低感染率.本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表现在,因病原菌检出率不高,导致部分无明确病原菌的病例未列入研究.另外可增加纳入的危险因素,使结果更加严谨.参考文献:[1]㊀W e n H Q,S h e nX Y.A n a l y s i so f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p a t h o g e n s i n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w i t hn o s o c o m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s a nd d r u g se n s i t i v i t y[J].C h i n J N o s o c o m i n l,2015,25(8):1728G1729.[2]㊀王㊀顺,王永涛,贾征夫.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类及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2):5559G5561.[3]㊀艾㊀源,张㊀弢,任晓辉.我国医院感染现状与控制的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5):1198G1200.[4]㊀蒋开龙,代作林,秦冬梅,等.医院临床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8):2708G2710.[5]㊀幕玉东,张㊀涛,原㊀荣,等.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16):2615G2617.[6]㊀陈少帧,林康昵,肖㊀敏,等.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7,38(11):951G955.[7]㊀单㊀欢,金凯玲,叶金明,等.2010G2015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流行趋势时间序列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3):5308G5311.[8]㊀宁立芬,马红玲,汪玉珍.2011G2012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344G1346.[9]㊀李㊀桃,龚光明.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738G2739.[10]㊀宋㊀巍,窦学梅.综合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分析及预防控制的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2):303.[11]㊀F e n g H C,X i aB.R e l a t e d f a c t o r s f o r n o s o c o m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s i n t u m o r p a t i e n t s a f t e r c h e m o r a d i o t h e r a p y[J].C h i n JN o s o c o mGi n l,2015,25(5):1083G1084.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R i s kF a c t o r s o f N o s o c o m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s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M a l i g n a n t T u m o rW UM i n g m i n g,Y A N GH a i t a o,L I N W a n z u n,X I EX i a n h e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h e m o t h e r a p y,T h e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 F u j i a n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F u z h o u350005,C h i n a㊀㊀A B S T R A C T:㊀O b j e c t i v e㊀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n o s o c o m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m a l i g n a n t t u m o r s.㊀M e t h o d s㊀C h iGs q u a r e t e s tw a s u s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n o s o c o m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m a l i g n a n t t u m o r s.㊀U n i v a r i a t e a n dm u l t i v a r i a t e l o g i s t i c r e g r e s s i o n w e r eu s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n o s o c o m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m a l i g n a n t t u m o r s.㊀R e s u l t s㊀P u l m o n a r y i n f e c t i o n(48.48%)w a s t h em a i n i n f e c t i o n s i t e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m a l i g n a n t t u m o r.㊀T h e p a t h oGg e n i c b a c t e r i aw e r e g r a mn e g a t i v e(70.8%),g r a m p o s i t i v e(21.3%)a n d f u n g a l(7.9%),r e s p e c t i v e l y.㊀U n i v a r i a t e a n dm u l t i v a r i a t e l o g i s t i c 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g e n d e r,a g e,l e n g t ho f h o s p i t a l s t a y, c a n c e r's c l i n i c a l s t a g e,a n d i n v a s i v e s u r g e r y w e r e i n d e p e n d e n t r i s k f a c t o r s(P<0.05).㊀C o n c l u s i o n㊀M a l e, a g e o f65o r o l d e r,30d a y s o r l o n g e r i nh o s p i t a l,c a n c e r c l i n i c a l s t a g eⅠt h r o u g hⅢ,a n d i n v a s i v e p r o c eGd u r e s a r e r i s k f a c t o r s f o r n o s o c o m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m a l i g n a n t t u m o r s.K E Y W O R D S:㊀n e o p l a s m s;c r o s s i n f e c t i o n;d r u g t o l e r a n c e;r i s k f a c t o r s(编辑:何佳凤)25福建医科大学学报㊀2020年2月㊀第54卷第1期。

恶性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恶性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恶性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病人医院感染因素。

方法:分析2018年8月—2022年8月恶性肿瘤病人资料。

结果:1256例恶性肿瘤病人中61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4.86%。

感染和非感染恶性肿瘤病人的住院天数、放化疗次数、抗菌药物应用等因素比较。

结论:恶性肿瘤病人机体免疫功能较低,容易出现医院感染。

应该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并给予预防护理。

关键词:恶性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护理措施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18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1256例恶性肿瘤病人。

病人年龄15岁~78岁(53.5岁±5.6岁);治疗方法:化疗532例,放疗418例,化疗+放疗306例。

1.2方法收集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临床资料,查询分析其化疗医院感染可能出现的如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出血部位、住院天数、抗菌药经验性应用、侵入性操作等相关因素,并对以上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

患者入院之前未处于感染潜伏期或未有感染灶等状况,住院48h后出现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感染患者临床表征、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均与卫生部规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相符。

1.3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以n(%)描述计数资料,单因素对比行x2检验;医院感染的多因素分析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差异。

2结果2.1发生医院感染情况本组1256例恶性肿瘤病人有61例出现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4.86%;感染部位见表1。

表1 61例恶性肿瘤病人医院感染部位分布2.2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见表2)表2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2.3医院感染病人危险因素分析见表3。

表3恶性肿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布3讨论本研究先从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出血部位、住院天数、抗菌药经验性应用、侵入性操作等可能因素进行查询分析,并对以上有差异的指标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化疗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①年龄较大:中老年人群为恶性肿瘤高发人群,其中又以老年人多发,且随着人年龄升高,其机体机能逐渐降低,免疫抵抗能力较差,导致其在化疗后更易被病原菌侵入,出现医院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1816/cn.ni.2014-135066·论 著·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罗世政1,杨秀波2,杨莲秀1(1.凯里市州人民医院肿瘤科,贵州凯里556000;2.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贵州凯里556000)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为其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 4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统计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3 42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245例并发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1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共153例占62.45%,其次为胃肠道和手术部位感染,分别占9.38%和7.35%;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占首位,共101株占48.56%,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7株占12.98%,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2株占10.57%;革兰阳性球菌38株占18.27%,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6株占7.69%,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12株占5.77%;真菌69株占33.17%,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32株占15.38%;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抗肿瘤治疗、侵入性操作等。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应加强易感因素的控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从而避免或减少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恶性肿瘤;医院感染;特点;分析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529(2014)14-3508-03Characteristics of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sLUO Shi-zheng*,YANG Xiu-bo,YANG Lian-xiu(*Kaili City People's Hospital of Guizhou Prefecture of Qiandongnan Province,Kaili,Guizhou556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s so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ontrol of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s.METHODS A total of 3 425patients with malignanttumor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Oct 2010to Oct 2013were recruited in the study,then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subjec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 the use of SPSS19.0software.RESULTS Of the 3 425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the nosocomial infections occurred in 245cases with the infection rate of 7.15%,among whom the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ccounted for62.45%(153cases),the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fections 9.38%,the patients with surgical sites in-fections 7.35%.Totally 101(48.56%)strains of gram-negative bacilli have been isolated,ranking the first place,among which the Escherichia coli was the predominant species(27strains,12.98%),followed by the Pseudo-monas aeruginosa(22strains,10.57%).There were 38(18.27%)strains of gram-positive bacilli,among whichthe Staphylococcus aureus was dominant(16strains,7.69%),followed by the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12strains,5.77%).There were 69(33.17%)strains of fungi,among which the Candida albicans was the predomi-nant species(32strains,15.38%).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the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included the age,anti-tumor therapy,and invasive operation.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is high in th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the risk factors,reasona-bly use antibiotics,and intensify the contro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so a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th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Key words:Malignant tumor;Nosocomial infection;Characteristic;Analysis收稿日期:2014-03-15; 修回日期:2014-05-18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20092104110015) 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在治疗期间要接收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且侵入性操作广谱抗菌药物应用也较多,再加上患者自身免疫能力下降,致使患者易并发医院感染,不仅加重患者病情,使患者身心负担进一步加剧,而且影响疗效和预后,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关报道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概率>30.00%[1],因此加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本研究对·8053·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年第24卷第14期 Chin J Nosocomiol Vol.24No.14 2014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 425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以期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恶性肿瘤患者3 425例,其中男1 735例,女1 690例;年龄13~86岁,平均(57.68±10.62)岁;原发病为白血病、食管癌、肺癌、胃癌、卵巢癌等。

1.2 方法 通过对选取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调查,并根据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制作表格,统一填写,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3 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数数据以百分率形式表示,分别应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 3 425例恶性肿瘤患者有24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15%。

其中男性感染135例,感染率为3.94%;女性感染110例,感染率为3.21%,不同性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245例恶性肿瘤并发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共153例,占62.45%,见表1。

表1 恶性肿瘤并发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及构成比(%)Table 1 Constituent ratios of the infection sites of the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nosocomial infections(%) 感染部位例数构成比下呼吸道82 33.47上呼吸道71 28.98胃肠道23 9.38手术部位18 7.35泌尿道13 5.31皮肤软组织8 3.27血液5 2.04腹腔内组织2 0.82其他23 9.38合 计245 100.002.3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245例恶性肿瘤并发医院感染患者送检各类标本共分离出20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101株占48.56%、革兰阳性球菌38株占18.27%、真菌69株占33.17%,见表2。

表2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Table 2 Constituent ratios of the pathogens causingnosocomial infections(%) 病原菌株数构成比革兰阴性杆菌101 48.56 大肠埃希菌菌27 12.98 铜绿假单胞菌22 10.58 肺炎克雷伯菌18 8.65 鲍氏不动杆菌11 5.29 阴沟肠杆菌8 3.85 其他革兰阴性菌15 7.21革兰阳性球菌38 18.27 金黄色葡萄球菌16 7.69 溶血性葡萄球菌12 5.77 表皮葡萄球菌3 1.44 屎肠球菌2 0.96 其他革兰阳性菌5 2.41真菌69 33.17 白色假丝酵母菌32 15.38 其他假丝酵母菌37 17.79合 计208 100.002.4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抗肿瘤治疗、抗菌药物的使用、侵入性操作等,见表3。

表3 245例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构成比(%)Table 3 Constituent ratios of the risk factors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the 245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因 素例数构成比年龄(岁)≤60 82 33.47>60 163 66.53抗肿瘤治疗有203 82.86无42 17.14使用抗菌药物(种)≤2 73 29.79>2 172 70.21侵入性操作有205 83.67无40 16.33使用免疫抑制剂有186 75.92无59 24.08血白细胞正常38 15.51降低207 84.493 讨 论 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治疗期间,其免疫能力显著降低,再加上频繁的侵入性操作、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以及化疗、放疗等因素的影响使患者极易发生医院感染[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