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向度的自我意识理论--对黑格尔、海德格尔与萨特的解读
现象学的基本观点_现象学反思的两难——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在反思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及其内在根源
现象学的基本观点_现象学反思的两难——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在反思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及其内在根源要想探讨现象学方法在胡塞尔、舍勒和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共通性,对本质直观的分析显然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因为本质直观一般被公认为现象学方法的第一共同内涵。
反之,要想把握现象学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现象学研究领域在这三位哲学家那里的差异性,那么对反思问题的关注将是一个可能的切入点。
在欧洲哲学的传统中,尤其自笛卡尔以降,反思,即哲学的反思性始终是一个受到关注的问题。
笛卡尔从外感知向内感知的回溯,康德对知识如何可能问题的追问,都是希望通过哲学的反思来把握原本的确然性。
尽管后期的英国经验主义重又强调对感觉与反省的先后次序之划分,尽管黑格尔否认反思是达到永恒或真理的唯一途径,但反思在近现代哲学中的重要位置是毋庸置疑的。
反思在康德之后基本上已经被看作是划分科学与哲学的界石。
较之于舍勒和海德格尔,胡塞尔距离传统的位置更近。
这一点也表现在: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中,反思自始至终是现象学思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
无论是在前期的《逻辑研究》和《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中,还是在后期的《笛卡尔沉思》和《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中,胡塞尔的现象学描述分析都是在反思中进行的。
甚至可以说,反思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最显著特征。
现象学之所以为现象学,之所以不同于自然的、非哲学的观点,正是因为它不是直向的思维行为,而是一种反思的活动。
我们只需引用些许胡塞尔的原文便足以证明这个对大多数现象学研究者来说已是不言自明的事实:所有困难的根源都在于现象学分析所要求的那种反自然的直观方向和思维方向。
我们不是去进行那些杂多的、相互交迭的意识行为……而是要进行“反思”,即:使这些意识行为本身和其内在的意义内涵成为对象。
现象学描述是在对个体意指和种类意指之体验的反思中进行的。
只要意向性还没有通过反思而被揭示并且因此而本身成为课题,它就是隐蔽的。
现象学要求最完善的无前提性并且要求对自身具有绝对反思性的明察。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一、本文概述1、简要介绍萨特及其背景萨特,全名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是二十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也是一位享有国际盛誉的文学家、戏剧家、社会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出生于1905年的巴黎,成长在一个充满自由思考和人文主义精神的中产阶级家庭。
萨特早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接受教育,后赴德国柏林和海德堡大学深造,接触并深受德国现象学的影响。
萨特所处的时代正值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以及二战后的法国,这是一个充满社会动荡、政治变革和思想解放的时期。
他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与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对传统哲学观念的挑战,也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萨特的哲学思想深受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影响,但他将存在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强调个人的自由、责任和选择,认为人是在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和超越的过程中获得意义的。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不仅对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文学、戏剧和社会评论等领域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萨特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是对传统哲学的挑战和超越,也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他的思想和作品不仅为哲学界所重视,也在文学、戏剧和社会评论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存在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流派,其核心在于对个体存在及其意义的深入探讨。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正是这一流派的杰出代表。
萨特强调,存在先于本质,即个体的存在是首要的、原初的,而人的本质并非先天决定,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通过自由选择和行为塑造的。
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和“责任”。
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个体的存在是不受任何先验规定或固定本质束缚的,人的本质是在不断的自我塑造中形成的。
自由选择则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种可能性和情境时,具有自主决策的能力,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来塑造自己的人生。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强调人的自由与选择的重要性。
在萨特看来,人的存在首先是“存在于世界中”的存在,也就是人被困在了一个不易逾越的文化和历史环境之中。
同时,这种文化和历史环境也定义了人的身份和价值,限制了人的行为自由和选择。
萨特认为,这种环境的限制不是由天性或者上帝所注定的,而是人自己创造的结果。
因此,当人接受了这种环境的限制,就会变得被动、虚无和无意义。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也和其他存在主义哲学家不同,他更加关注动态的人生现实,比如个体与群体、意义和焦虑、选择和行为等。
对于萨特来说,存在主义并不只是简单的承认人的存在是一个孤独、绝望和无意义的际遇,相反,它还强调个体在这种情况下所面对的视角重要性,以及他们通过自由选择行动所追求的意义。
萨特从“存在”这一概念作为哲学的起点,阐述了存在主义的核心问题:人与世界的关系。
萨特提出“存在优于本质”,即存在的本质不是通过人们内部的本质来定义的,而是通过人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来决定的。
这种观念表明了人类作为“萨特式的存在”的独特性,强调了外部环境、某些意外事件、获得财富或者相反的失去等不可预测性因素对一个人的存在方式构成了决定性的影响。
由此,萨特奉行主观主义的观点,强调了人的自由选择和责任。
他认为,自由意味着人必须承担行动的后果,无论这些后果是好是坏、有益还是有害的。
在萨特的哲学思想中,焦虑是一个核心问题。
他认为,人类的一生都会被焦虑所伴随。
这种焦虑不是来自外部的环境和物质条件,而是来自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行动后果的质疑和探索。
因此,萨特认为,人必须要认识到这种焦虑的存在,面对它,才能积极地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开展积极的创造性工作。
总之,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强调了人的自由选择、责任和行动,强调了意义和个体的重要性,在解决人类存在问题的时候,不仅涉及到人与自身的关系,也注重了人与社会和历史环境的关系。
萨特的思想试图解决人类生存的角色和实践问题。
黑格尔主奴辩证法中的“他者”理论——基于对“自我意识”的理解
010黑格尔主奴辩证法中的“他者”理论“他者”的基本含义与思想渊源 “他者”的基本含义“他者”一概念,可以在西方思想史发展的过程中、西方诸多人文社科中发现其踪影,如哲学、伦理学、现象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存在主义及女性主义中等等,“他者”的基本意义为差异。
“他者”这一概念的形成,意在指“自我之外的所有人和事物”,对“他者”含义的理解直接揭示了人们对于自我理解的深度。
相对于自我的外在事物,无论是人或物,不管它的出现以何种方式,是否可以被看见、是否可以被感知,皆可以被称为“他者”。
[1]对“他者”的诠释实际上是直接揭示了自我的或群体的主体身份认知问题。
“他者”对自我概念形成,建构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在此,因两者固有的差异性,他人只是途径,是将自我与他人区分开来的对象性存在。
这种相互抵消、排斥或相反的关系,才产生出与我不同的他者,自我内涵的建立取决于对方的否定。
本文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这部著作中,主奴关系的辩证阐释,构建了一个与自我共生的他者,也即是把奴隶视作另一方(他者),为了叙述“他者”的存在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
黑格尔之前“他者”的思想渊源西方哲学的起源,柏拉图在他的著作《巴门尼德篇》中,把一视为一个相,可以用来代表任何的相。
柏拉图的“他者”是相针对一这个概念而言,“他者”与一是有差异性的,可以理解为“他者”是不同于任何的相,也即是指具体的个别事物。
[2]“他者”在文中被释为非存在,意在指超出了具体个别事物的范围。
自古希腊时代直至后来的发展历程中,“他者”皆包含着一和存在的含义,在西方思想渊源中被看做起始意义。
[3]柏拉图提到同者,他认为同者是被“他者”定义,“他者”的不同也暗指同者的存在,这里的同者也即是自我的意思。
笛卡尔的物质精神二元论,完成了对人本和理性的一个普遍性论证。
首次在理性的基础上确立了人的重要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去认识对象,把握客体。
让人们普遍认为,通李佳蓓(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省桂林市 541000)摘 要:现象学中,“他者”以别人与自己的差异来辨别其他的人类,是一个自我形象中累积性的构成因素,同时是作为自我认知的一种真实的确认。
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与萨特
• 广义的理性主义不限于哲学认识论,在思想文 化各领域,凡推崇理性、反对包括神秘主义、 直觉主义等非理性主义在内的思想倾向或观点 都可称理性主义。
•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核心 思潮。它关注着个体的存在处境,强调个体的生存意 义。存在主义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德国,在二 次世界大战之后达到高峰。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情 结乃至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并渗透到了整个西方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为海德格尔前期、 萨特等,理论先驱是克尔凯郭尔。对个体生存及其存 在着的个体的境况的关心,指出个体生存的荒诞性, 只有在个体的恐惧、焦虑等情境中才能体验到人的真 实存在性。这成为存在主义的主题。
“广延”的观念
• 广延(extensive substance),也称广袤 实体。指物质实体。 • 宇宙万物都是由同一物质构成的,物质 的本性在于它是一个有广延的实体,它 具有长宽高三向度。 • 广延的观念则是指天赋观念中抽象但可 确定的实体,如数目、形状、运动等。
心物二元论
• 上帝是唯一不依赖外物而自存的实体,对人而 言,心灵和客体(物质世界)也是实体,它们 也一样不依赖外物而自存(除了依靠上帝)。 • 思想和广延就分别是心灵与客体存在的本质属 性。思想没有广研,广延不能思想。 • 因此心灵与客体是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心灵 的实体不会因肉体消失而失去存在。 • 上帝是居于心物之上的最高实体,是精神实体 与物质实体的创造者。
普遍数学
• 普遍数学(mathesis universalis)是笛卡 儿研究一切真理的科学方法学。 • 所谓普遍数学指的是以数学中最一般的 特征:度量与顺序,应用到一切其他学 科上来。 • 必须先用分析,把复杂的变简单,然后 再运用综合,从众多简单中构成复杂, 最后从第一原则推导出确定的结论。
浅谈萨特的哲学观
浅谈萨特的哲学观作者:刘慧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第11期一、萨特的介绍让•保罗•萨特,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哲学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创始人。
在中学期间,热爱阅读的萨特,曾产生过拯救人类与痛苦的浪漫理想。
在巴黎师范学院学习的萨特,读了笛卡尔、康德、柏拉图等人的主要作品,这些人的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深远。
不满于现状的萨特,投身于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门下深造。
在此期间,他广泛阅读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等人的著作,逐步开始形成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
1934年回国,其作品《论想象》、《自我的超越性》、《情绪理论初探》、《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等陆续出版。
为了抵抗法西斯战争,萨特应征入伍,积极参加抵抗运动。
1943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出世。
萨特创办杂志,试图用存在主义观点研究社会、政治、哲学和文学。
他的杰出政治活动,为他赢得了“20世纪人类的良心”的巨大声誉。
晚年的萨特,以谈话方式继续自己的理论运动。
萨特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最有争议的人物。
喜欢他的人对他推崇备至,痛恨他的人将他骂得狗血淋头。
二、萨特的哲学观点1.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
萨特认为存在是先于本质的意识。
人先存在着,在世界上活动,有过各种遭遇、经历,然后才确定自己。
在存在主义看来,从一开始,人什么都不是,只是到了后来,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把自己创造成想成为的东西,他才成了某种东西。
因此没有人的本性这回事,因为并没有一个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
人不仅仅是他自己构想的人,还是他投入存在之后,自己所愿意成为的人。
人除了是自我创造之外,什么也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
在《存在和虚无》中,萨特分析了“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的区分。
其中自为的存在,它是虚无的,但都要成为什么。
也正是由于这种存在,驱使着人不断超越,造成自己的本质。
这一思想否定了神学论的人性神创论。
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激发人们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创造自己的本质。
萨特的自由选择理论解析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2021年1月20日Jan.20 2021第41卷 第1期Vo1.41 No.1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1.01.005萨特的自由选择理论解析樊艳茹(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摘 要:让-保罗·萨特作为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主要由现象学本体论、存在先于本质、自由与道德三部分构成。
萨特从现象学本体论出发揭示了人的存在即自由,承认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展现了人同物的区别,以阐述人是绝对自由的观点,并从自由与道德的关系出发阐释了自由选择理论是一个从绝对自由走向具体自由的过程。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选择理论中图分类号:B565.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1)01-0012-02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社会物资的贫乏和人们精神的颓废,一部分知识分子因苦闷、孤独、消沉而放浪不羁,丧失了对科学和理性的信心,并开始质疑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合理性。
这使得存在主义在20世纪西方各国成为影响巨大的哲学派别之一,并备受推崇,特别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的自由选择理论与战后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以及由此加剧的人的异化现象的强烈反对相契合。
萨特作为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主要由现象学本体论、存在先于本质、自由与道德三部分构成。
自由的思想贯穿于这三部分内容,而这三部分内容又不断完善了自由选择理论。
一、现象学本体论现象学本体论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根据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所构建的超越传统形而上学主客、思存二元论的理论。
萨特存在主义解析
现象学本体论1.现象学一元论萨特前期的最主要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中的主要目标是提出所谓现象学本体论。
也就是用“现象的一元论”来取代“使哲学感到困惑的二元论”。
“现象的一元论”指的是胡塞尔以来用现象学方法来超越主客、心物、思有等对立的理论。
萨特接受了胡塞尔用纯粹意识的意向性活动来统一和消除心物、思有二元对立的基本观点,但又有如下两点区别,一是他企图从纯粹意识现象出发进一步揭示存在的意义,建立现象本体论,二是他摒弃了被胡塞尔当作意向性活动的来源的先验自我。
同胡塞尔一样,萨特把现象学一元论所说的现象就是存在、本质的直接显现。
在现象后面并没有一个作为其本原的自在之物或基质。
现象并不是作为与本质不同的东西而与本质处于对立地位,也不是作为与内在的东西不同的外在的东西而与外在的东西处于对立地位。
现象作为其本身的存在的直接显现,既不是内的,也不是外的,而既是外又是内。
正象电流本身就是物理化学作用的集合体而并不是表示在其后还有什么作为电流的基础的东西一样,现象本身就是一个总体的系列,在它们之后并无作为其基础的东西。
现象显示什么,它就绝对是什么。
现象作为其本身的在的显现并不隐藏本质,而是启示本质,它本身就是本质。
反过来说,本质并非隐藏于现象之后的东西,它只是作为显现的系列的联系,它本身就是显现。
萨特认为,从这种现象出发,不仅可消除内在的和外在、本质和现象、潜力和行动的二元论,也可进而消除客观与主观、存在与意识等等的二元论。
一句话,现象的一元论可以取代和消除一切二元论。
但是,萨特并不认为现象的存在就是一切存在。
现象的存在是存在的直接显现系列,这种显现出来的系列只能是有限的,而存在本身可以采取的显现系列在原则上却是无限的。
例如,我所看到的桌子的存在作为现象的存在是桌子本身的存在的有限的显现,而桌子本身的显现方式是无限的。
萨特由此要求把现象的存在与存在的现象区分开来。
他认为这种区分,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把存在的现象归结为现象的存在,那无异乎把存在归结为感知,把桌子归结为对桌子的知觉,而这实际上就会以新的方式重复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主义原则。
海德格尔自由观
海德格尔自由观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存在,是没有任何限制的终极本体。
只有存在本身才使那种摆脱了任何限制的自由成为现实,而在他之前所有的哲学都只是存在者意义上的存在,都是受限制的、处于“遮蔽”状态的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意义上的、绝对的存在,无法实现绝对的自由。
也就是说,在他之前所有的哲学都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也就谈不上解决自由的问题。
任何存在者都只是一种受限制的存在,只有“存在”本身才是没有限制的真正本体意义上(也就是他所谓的存在意义)的自由存在。
他于是从“存在”的无限性推出了“自由”的绝对性。
但是,“存在”这一绝对的、没有任何限制的本体的假设必然会导致一种虚无主义的错误。
也就是说,那种没有任何限制、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实体是不存在的。
因为所谓没有任何外在限制的存在,也就是没有任何外在关系的存在,而关系就是属性,也就是本质的外在表现。
那么,没有任何外在关系的限制,也就是没有任何属性和没有任何本质的存在,而没有本质及属性就是不存在!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时空总是关系的时空,任何的存在总是一定关系中的时空存在,关系既时空,关系外的存在也必然是时空外的存在,而时空之外的存在也就是不存在。
没有联系就没有本质,也就没有物的存在,更谈不上什么物的自由了。
这显然是一种存在和自由的悖论。
何况,关系既差异,差异也就是关系。
那种自我同一的绝对本体,因为与外部没有任何的关系,也就意味着它与外部没有任何的差异,那么,内在的本体就是外在的现象,没有任何差异的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就是自身绝对同一的、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片树叶。
一方面,绝无限制的存在就是世界本身,另一方面,存在和世界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差异。
这就是绝对本体的悖论。
这或许是绝对本体论者所不愿看见的,然而,这却是一个逻辑事实。
本体与外在世界的区别于是就变得毫无意义。
海德格尔否定了在他之前几千年哲学的本体(存在),但他忽略了这一点,既当他把在他之前的存在(本体)存在者化的时候,也就是把存在者存在(本体)化。
存在与虚无
《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
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在萨特看来,胡塞尔“从实事本身出发”的思想,把“存在物还原为一系列显露存在物的显象,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萨特认为,他所要依据的现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象,而是纯粹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但又避开了胡塞尔的“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的对立,因此是对意识显现的东西。
所以这是脱离了“外”和“内”、“存在”和“本质”的二元对立的现象:“现象的存在表现自己的本质与存在、·现象理论的第一个结果就是:显现并不把存在推向康德的本体论的现象。
因为现象的后面什么也没有,它只是揭示了它自己。
”(第14页)从这种现象观点出发,萨特进行“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区分。
他认为只有存在的现象才是本体的,因为消除“显现”和“存在”之间的二元对立,那“显现’就不需要任何其他东西作为依托和支撑,也无需什么中介。
“存在的现象”只有在显现时才存在,而“现象的存在”则是未被揭示的存在,也就是说未被显露为现象的存在,等待被揭示的东西。
“现象的存在”不能还原为“存在的现象”。
这表明萨特还是承认有一个脱离人的意识之外的存在。
导言部分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建立在对现象的本体论分析基础上的“反思前的我思”。
萨特发挥、深化胡塞尔的意识的意向性的思想,对笛卡尔的“我思”进行了改造:自我意识是认识性意识成为其对象的认识的必要而又足够的条件。
根据胡塞尔“任何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的重要思想想意识的对象就不是物,“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意味着意识是对“反思对象的意识”的意识,萨特称之为“反思前的我思”。
它比反思的我思更优先,更根本,哲学只有由此出发才站得住脚,它不是物质的产物,而是一个虚空、干净、本来就存在着的意识,它是第一性的,被一个异于自己的存在支撑着。
黑格尔二元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黑格尔二元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黑格尔的二元论是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它探讨了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统一性。
二元论的核心概念是"对立统一",认为在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些对立面之间又不可分割地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了一种统一的关系。
在黑格尔的二元论中,对立面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互补、相互补充的关系。
对立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通过这种对立关系的不断推进,事物会呈现出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趋势。
二元论的核心思想还体现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对立面之间的矛盾冲突、斗争和统一解决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对立面逐渐趋于统一,达到一种新的状态或形态。
这种统一不是简单的抹消对立面,而是在保留对立面差异的同时,通过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找到了一种更高级的统一和发展。
通过二元论的思想,黑格尔试图解释世界上方方面面的现象和事物的发展过程。
这种对立统一的思想不仅运用于哲学领域,还对其他学科如社会学、政治学、艺术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元论不仅带来了对矛盾和冲突的新思考,也推动了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革新。
总之,黑格尔的二元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考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复杂性和发展的动力。
通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统一性的思考,我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世界,去发现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介绍:1. 本文的结构安排:简要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安排,即各个章节的内容和次序。
提及每个章节主要涉及的内容,以及它们在整个论文中的位置和作用。
2. 引言部分:说明引言的意义和作用,引发读者的兴趣,并简要介绍本文的主题——黑格尔的二元论。
介绍引言的结构和内容,以及引言部分在整篇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
3. 正文部分:介绍正文的内容和组织方式。
简要分析每个章节的主题和目标,并说明每个章节中包含的具体要点。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
他的哲学体系影响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尤其在形而上学、逻辑学、伦理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包括他对于自我意识、辩证法和历史发展的理解,以及他对于社会、国家和自由的看法。
一、自我意识的辩证发展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以自我意识的辩证发展为核心。
他认为自我意识经历了三个阶段:感性自我意识、理性自我意识和绝对自我意识。
感性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感情的反应,理性自我意识是指个体通过思维和概念来认识世界,而绝对自我意识是指个体认识到自身与世界的辩证关系,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二、辩证法的运动与统一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辩证法被认为是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基本原理。
他强调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认为正是通过矛盾的冲突和统一的运动,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并实现新的形态和价值。
辩证法包括三个基本的运动形式:命题的否定、否定的否定和否定的肯定。
通过这一运动形式,辩证法实现了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三、历史的辩证发展在历史观方面,黑格尔提出了他的历史辩证法。
他认为历史是一个呈螺旋上升趋势的辩证发展过程,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和特点。
在他看来,历史的发展是由一系列主观精神的冲突和统一所推动的。
他通过揭示历史的辩证运动,试图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四、社会、国家与自由黑格尔认为社会是个体与整体之间的辩证统一,国家则是体现整体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最高形式。
他主张以国家为基础组织社会,并通过法律和伦理规范个体的行为。
他认为自由并不是个体的随意行动,而是在法律和道德框架下的自由,只有在国家的有序统治下,个体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利益。
综上所述,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体系以自我意识的辩证发展为核心,借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来解释各种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他对于社会、国家和自由的看法强调整体与个体的辩证关系,强调个体在有序框架下的自由行动。
西方哲学中对人类自我意识的探讨
西方哲学中对人类自我意识的探讨西方哲学对人类自我意识的探讨自古以来一直是哲学领域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自古希腊哲学家开始就开始思考人类自我意识的本质和存在意义,这一探讨一直延续至今,包括康德、黑格尔、尼采等众多西方哲学家。
在古希腊哲学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人类自我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柏拉图认为人类自我意识是由灵魂所决定的,而不同的人类自我意识体现出不同的道德和智慧。
亚里士多德则从人类的自我认识出发,提出了他的“形而上学”,认为人类自我意识的本质在于追求“目的论”,即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在近代哲学中,康德对人类自我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提出了“纯粹理性批判”,认为人类自我意识是由理性所决定的,同时也强调了人类自我意识与经验之间的关系。
康德强调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自由性和创造性,认为人类能够通过自我意识来决定自己的道德和行为。
黑格尔对人类自我意识进行了更为系统和综合的探讨。
他提出了“辩证法”,认为人类自我意识是通过“自我认识”的过程来实现的,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人类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黑格尔认为人类自我意识的本质包括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等诸多方面,通过对这些关系的思考和分析,可以深入理解人类的自我意识。
尼采在西方哲学中对人类自我意识进行了颠覆性的探讨。
他提出了“超人”和“意志之力”的概念,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和力量来超越自己和现实世界,从而实现自我意识的超脱和超越。
尼采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塑造的重要性,激励人们去探索自我意识的深层次内涵和可能性。
综上所述,西方哲学对人类自我意识的探讨涵盖了古希腊至近代的众多哲学家和思想流派。
通过对人类自我意识的深入思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主体性和意识形态,同时也可以为人类的道德和行为提供更为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西方哲学在探讨人类自我意识的过程中,不断启迪着人们对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和深刻影响,为人类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
虚无与存在萨特与海德格尔的对话
虚无与存在萨特与海德格尔的对话导言虚无与存在,是哲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而深刻的话题。
对于这一主题,西方哲学史上两位伟大的思想家萨特和海德格尔各自有着不同的见解和阐发。
他们之间的思想碰撞,便成为了一场精神层面上的对话。
本文将从虚无与存在这一命题出发,以萨特和海德格尔的对话为线索,探讨他们各自对于虚无与存在的理解,并总结他们的思想对当代人们生活与价值观念的启示。
萨特:存在主义的代言人萨特(Jean-Paul Sartre)是20世纪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他强调“人是自由的存在”。
在萨特看来,人类并不是由上帝或自然决定了其本性和意义,而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创造出自己的存在。
因此,他提出了“存在即合理”这一重要命题。
海德格尔:现象学与存在论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则是20世纪最杰出的现象学哲学家之一,他提出了“存在性”的概念。
在海德格尔看来,现象学不应局限于稳定、静态和客观的现实;相反,它应该揭示出生活中那些熟悉却难以把握、异质且变化莫测的存在。
对话:两位思想者之间思想的交锋正是基于对于存在之不确定性和生存之非理性的深刻洞察,萨特和海德格尔在相同命题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立场。
萨特:自由意志与责任萨特认为,在一个没有上帝、没有永恒真理和价值规范的世界里,人类是完全自由的。
但这种自由并不仅仅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而是伴随着巨大的责任。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这种责任感恰恰是所谓“恶”的来源。
萨特强调,“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拥有选择权,有能力影响自己和他人”。
也就是说在面对虚无所呈现给人类意义时,唯一可能让我们获得生活中真正意义即是不断地努力奋斗。
海德格尔:存在论与真实生活相比之下,海德格尔则关注到了更加原初和根本意义上存在者所面临问题。
在《存在与时间》中, 他认为“当然”是“真实”的,并不以空洞抽象的陈述、推理或者法则来概括。
在他看来“硕鼠”(Dasein) 其奠基在于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而非意向行为,懂得顺从非理性转化作用能够汲取灵感总结:当代生活中的启示从虚无与存在这一命题展开对话,我们得以清晰地认识到, 萨特和海德格尔旗下哲学体系可以共同构筑起我们当代生活体验中所缺失不足之处;并且换位思考——当我们头脑内充满筹篇布局的虚空无物时, 或许也要懂得顺从非理性转化感知到严肃日常直觉。
黑格尔哲学中的自我意识
黑格尔哲学中的自我意识
黑格尔哲学中的自我意识是他哲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自我意识在黑
格尔哲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个体意识和普遍意识的结合,是整个人类自我观念的最高形式。
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的最高级形式,是人类自我意识与他者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自我意识是通过对他者意识的认识来实现的。
个体通
过和他者的互动和对话,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意识,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是整个绝对精神的一部分。
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断地发展壮大,完善自己的意识形态和自我形象,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最终目标。
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的实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一个社会性过程。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通过社会互动和文化交流而不断发展的。
个体在和社会其他成员的互动中,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社会个体,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
通过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的交流,个体的自我意识得以不断拓展和深化。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概念也包含了对自我主体性的思考。
他认为,自我意识是以
主体性为基础的,是个体对自己主体性的认知和体验。
个体在和他者的互动中,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主体,有自主性和独立性。
通过对自我主体性的认知和实践,个体能够实现自我意识的升华和完善,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的最终目标。
总之,黑格尔哲学中的自我意识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深刻的概念,它涉及到个体
意识和社会意识、个体主体性和他者交互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自我意识的深入探讨和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个体自我意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最终目标。
自我意识的理论
自我意识的理论自我意识的理论在讨论个人意识的时候,不能不谈到自我意识的问题。
自我意识在哲学史上乃至当今国内外理论界,都是议论的最多的问题之一,也是分歧最多的问题之一。
历史上的哲学家们对于自我意识有很多论述,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黑格尔关于自我意识的观点。
在黑格尔那里,他的著名的世界精神或绝对理念的发展,是要分为三个阶段的,即主观精神阶段、客观精神阶段和绝对精神阶段。
其中主观精神就是指包括自我意识在内的个人意识,客观精神指的就是社会意识,绝对精神就是指绝对理念的自我意识。
黑格尔的个人意识是一个三段结构,即意识、自我意识和理性。
其中意识是以身外之物为对象的意识,即对自然界的意识。
自我意识是以知性为认识客体的意识,理性则是个人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和最高层次。
理性阶段是个体意识的尽头,绝对精神通过个体意识阶段将发展为精神、宗教和绝对理念,那就是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的阶段。
因此,理解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必须要把自我意识放到他的精神漫游的全过程中去。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可以理解为是绝对精神所发轫的个体意识中的一个阶段或者构成。
个体意识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胚胎阶段”,因此,自我意识也就处于绝对精神发展的初始阶段。
黑格尔还认为,自我意识本身也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称为“单个自我意识”,在这个阶段,个人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同一性和与其他客体的区别。
黑格尔还把这一阶段叫做“欲望自我意识”。
第二阶段称为“承认自我意识”,随着人际关系产生和发展,个人意识到自己是为他人的存在,对自身单个性的意识转化成了对自身特点的意识,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差异意识,是相互承认的心理过程。
第三阶段称为“全体自我意识”,在这个阶段,个人不仅意识到了与别人的差异,而且意识到自己的深刻共同性以至同一性,从而掌握了“家庭、乡里、国家以至一切道德——爱情、友谊、勇敢、诚实、荣誉”的共同原则。
(参阅阿尔森、顾留加著《黑格尔小传》和科恩著《自我论》)十分明显,黑格尔的自我意识与我们所理解的自我意识有许多本质的不同。
萨特的情绪现象学:论忧郁的维度
萨特的情绪现象学:论忧郁的维度赵 靓【摘要】在论述烦、畏、羞感等概念之外,恶心概念是理解萨特情绪理论的一个基本突破口,它从一个崭新角度解答了将早期萨特哲学称作绝望学说的质疑。
萨特对恶心的现象学描述和价值定向,发展了海德格尔在关于形而上学的系列讲座中对无聊情绪进行的此在论分析。
无聊与恶心这一对孪生概念,作为此在的基本调音,从时间性的纬度开启了意识的虚无体验和功能。
在内在精神的层面上,这两个概念都属于忧郁的现代变体,萨特的忧郁理论也应归属于自克尔凯廓尔开启的忧郁现代话语体系。
【关键词】现象学;偶然性;恶心;忧郁;情绪中图分类号:B565 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7)02-0084-09作者简介:赵 靓,法国笛卡尔大学哲学博士,(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法国笛卡尔大学“哲学、认识论与政治”(PHILEPOL)研究中心研究员。
萨特的情绪理论到底呈现何种面貌?着迷于论述意象和想象,描述现代主体的荒诞与恶心处境,力图从存在主义的精神分析学说出发来建立一个超越性的自我?本文立足萨特的早期文本《自我的超越性》(1937)、《恶心》(1938)以及《情绪理论纲要》(1939)和《存在与虚无》(1943),试图以“恶心”这一多义概念为着眼点,厘清和阐发萨特早期哲学中的情绪理论。
《恶心》(LaNausée)蕴含丰富,写作时间长达八年(1930-1938),中间几次易名,除了“偶然性的事实呈述”(LeFac tumsurlacontingence),还有“忧郁”(Melancholia)。
在论述烦、畏、羞感等概念之外,“恶心”是理解萨特情绪情感理论的一个基本突破口。
萨特对恶心的现象学描述和价值定向,受到海德格尔的启发,后者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关于形而上学的系列讲座中展开了关于无聊和畏的情绪比较分析。
就这两个概念的内在精神而言,它们归属于忧郁(mélancolie)概念的现代话语体系,构成了从克尔凯廓尔、海德格尔到萨特的现象学和存在论的忧郁观。
黑格尔哲学是如何解决康德的二律背反的?
康德的二律背反问题是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了人类认识论的深刻问题。
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只能通过感性认识和概念认识来了解世界。
这两种认识方式存在着矛盾和互相排斥的关系,这就是康德所说的“二律背反”问题。
黑格尔哲学则是对康德的认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决,下面将就此展开阐述。
黑格尔认为,康德的二律背反问题是因为他将感性认识和概念认识看作是两种相互独立的认识方式。
黑格尔认为,感性认识和概念认识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感性认识是我们对具体事物的直接感受和经验,而概念认识则是我们对事物的抽象和概括。
这两种认识方式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感性认识提供了我们对具体事物的直观认识,而概念认识则提供了我们对事物的抽象认识。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和概念认识来全面地了解事物,避免了康德所说的“二律背反”问题。
黑格尔认为,康德的二律背反问题是因为他将认识看作是主观的、个体的行为。
黑格尔认为,认识是客观的、社会的行为。
我们的认识是受到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的影响的。
我们的认识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我们的认识是客观的、社会的,而不是主观的、个体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的认识,避免了康德所说的“二律背反”问题。
黑格尔认为,康德的二律背反问题是因为他将认识看作是静止的、不变的。
黑格尔认为,认识是动态的、发展的。
我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它是随着我们的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我们的认识是动态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不变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发展来完善我们的认识,避免了康德所说的“二律背反”问题。
黑格尔哲学是对康德的二律背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决。
黑格尔认为,康德的二律背反问题是因为他将感性认识和概念认识看作是相互独立的、认识是主观的、个体的、认识是静止的、不变的。
黑格尔通过将认识看作是客观的、社会的、动态的来解决了康德的二律背反问题。
深思熟虑反思察觉意识反思
深思熟虑反思察觉意识反思在《深思熟虑,反思察觉》的导言中,萨特在分析和评价贝克莱的著名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并指出贝克莱的错误就在于在没有提供一种关于存在的本体论考察的前提下就试图提供一种认识论思想的时候,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所有的形而上学都假设一种认识理论,反过来,所有的认识理论也都假设一种形而上学”。
那么,萨特自己是如何坚持自己的这个观点的?一、作为一种反思意识的认识众所周知,西方哲学史上传统的认识论是奠基于笛卡尔的经典命题“我思,故我是”之上的,依据笛卡尔的观点,认识就是我思对事物的一种确定判断或观念性领会,其中有两个主要的因素:我思和确定判断。
我思自身是具有自明性的,即不管是理智的领会、想象还是感觉(甚至人的激情),就其自身作为一种思维的活动来说,都是当下自明的,笛卡尔把它称为直观的自明性,当笛卡尔坚持说“我思,故我是”是一个直观而不是三段论式推论的时候,首先就是对这种自明性的确认。
在笛卡尔看来,这种自明性正是一切认识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
此外,我思本身并不是空的,而是包含着天赋观念的某种充实体,或者说实体,它也是认识得以可能的基本条件。
确定判断则是指思维的理智功能在想象和感觉的帮助下对事物形成的具有自明性和确定性的观念性把握。
笛卡尔认为,作为思维的本质性功能的理智,和别的思维活动(如想象)一样,首先具有一种思维自身的自明性,其次,和别的思维活动不同的是,理智的领会则能进一步形成关于事物的确定无疑的绝对判断,确定性就是认识之所以为认识的一个基本标志。
此外,在笛卡尔看来,这种所谓的确定判断,其实就是思维对事物的一种观念性领会,思考一个事物,就是拥有关于该事物的某种观念。
如果说由于把我思的本质定义为一种理智的领会,笛卡尔从而把我思看作是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的话,萨特显然在其哲学生涯的开端就借助胡塞尔的现象学对这种认识论思路提出了批评。
在萨特看来,笛卡尔的我思并不是真正的现象学意义上的我思,“任何描述过我思的作者都把我思看成是一个反思的行动,也就是说是一个第二等级的活动。
黑格尔二元论
黑格尔二元论
黑格尔二元论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它将世界分为两个对立的方面,即主体和客体。
主体是指人类的意识、思维和精神活动,而客体则是外部的世界和事物。
这种二元论认为,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黑格尔看来,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的关系。
主体通过认识客体来获取知识和理解,而客体则通过主体的意识和思维来得以存在和被认知。
这种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一种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主体通过对客体的认识和思考,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黑格尔的二元论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
它让我们认识到,人类的思维和意识是与外部世界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不是单向的、静止的关系。
黑格尔的二元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和解释世界的视角。
它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和理解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人类的思维和意识是与外部世界相互联系的,我们应该通过对客体的认识和思考,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黑格尔的二元论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思考方法,它让我们认识到主
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和意识,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通过对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第4期学术论坛(总第147期)ACADEMICFORUMNO.4.2001(CumulativelyNO.147)两种‘不同向度的自我意识理论——对黑格尔、海德格尔与萨特的解读张文喜(杭州商学院人文社科部,浙江杭州310012)[摘要]黑格尔自我意识理论中“我就是我们”的这一基本主张,在后来的海德格尔“共在”思想中有所体现,在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语言表达层面中,“古怪”的连字符与黑格尔的辨证法高度灵活的语义结构相契应。
萨特通过纯化的意识达到消解“自我”的目的,黑格尔则将“自我”实践纳入宇宙演化规律。
[关键词]黑格尔;海德格尔;萨特;自我意识[00图分类号]B516.35;B51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01)04—0035—04在黑格尔哲学的诸面相中,也许没有比他的“自我意识”理论引起了更多的注意,而且正如许多人所相信,它对于黑格尔之后的哲学影响也是最大的。
然而,与一种广泛流布的观点相反,黑格尔并未从“自我意识”这一思维着的精神最内在的根据出发,去抬高、扩张主体、自我,更没少强调“个人主体性”和近代启蒙哲学以来的“自我中心的人道主义”。
简言之,我们并不按照通常的所谓处于“主体性哲学”顶峰这样一种对黑格尔论述的评价,去看待他的“自我意识”理论。
正如芬克指出“黑格尔的自我意识观与通常概念极不相同,还不只是指我之自我意识,而是指我在对象疏异性中之自我认知。
我必须再次在他者、疏异者、非我之中找到自己。
”[1]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是“主体问”的意识,即一个自我对“另一个”自我的意识。
“自我”的规范性内涵只有在主体性的标志下才能被解读。
可以想象,如果人们采取这样一种观点探讨黑格尔的学说,他们必定会进人一个全新的视域。
为打开这一全新境域,本文一并考虑海德格尔把握“此在”所特有的表达方式以及萨特对意识的纯化所作的对“自我”的拒斥,旨在把握内蕴其中的某种相异理境,及其在各自不尽相同的理境中所具有的共同之处。
黑格尔整部《精神现象学》,尽管包含有“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宗教”、“绝对知识”几大部分,但究其实质,无非是“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其发展。
这就“使‘自我意识’这一章在《精神现象学》所经历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一种中心的地位”[2|,因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也是从集中分析自我意识在黑格尔哲学中的含义和作用人手的。
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在勾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体系纲要时,并未按照上述黑格尔原来安排的顺序,而把标题的顺序改为:(A)自我意识;I意识,1I自我意识;(B)精神;(C)宗教;(D)绝对知识[引。
无疑,马克思对自我意识的突出和强调,比黑格尔自己更准确地理解了黑格尔整个哲学的实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哲学实质作了更清楚的表达,他指出:“在‘现象[收稿日期]2001—04—24[作者简介]张文喜(1961一),浙江东阳人,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在职),杭州商学院人文社科部副教授。
研究方向:西方哲学。
35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学’这本黑格尔的圣经中……生活和历史的全部多样性都归结为‘意识’对‘对象’的各种关系。
各种关系又归结为三种根本的关系”,即首先,意识认识对象真理;其次,具有真理性的意识创造出自己的对象;最后,意识本身成为对象的真理和真理的对象——整个是一个“绝对的意识”(圣父)通过自己的外化(圣子)而意识到自身(圣灵)的过程[4|,即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过程,这种自我意识的过程不是“人”在思维,而是绝对精神的展开。
因此,调节主、客观对立,不是以主体为中心考察主体的对立面,而是从绝对精神理解自我意识,乃是黑格尔的一个根本性立场。
这样,在黑格尔那里,自我意识根本不是“我一我”这种无运动性的同语反复,不如说,“我就是我们,而我们就是我”[5],这就是说,它是精神,是一种整体。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中与黑格尔的这一基本主张实际上有相同之处。
按照萨弗兰斯基的看法,在经验中,我自己与世界二者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意向性”,对海德格尔来说,这是现象学的最重要的观点。
海德格尔不像胡塞尔那样将此理解为意识的结构,而是把这种经验把握为人生此在的世界联系。
“这种把握避免了落人近在咫尺的主体——客体分裂的老套,避免了在主体(内在的)立场和客体(外在的)立场之间进行抉择”[6]。
更不应忽略的是,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甚至“以相同的方式”操持着语言的思想表达。
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所出现的大量由连字符构成的“怪物”,实际在于沿着“共在”的思路指称那种不可分割破坏的结构联系。
例如:“在一世界一中一存在”的意思是:人生此在不可能从世界中走出来同世界面面相对,它总是已经处于这个世界之中的。
“与一他人一一起一存在”的意思是:人生此在总是已经和他人一起处于一个共同的处境中。
对这种表达方式,萨弗兰斯基作这样的评价:“海德格尔把握人生此在就像人们去把握海藻团一样,不管你抓到它的什么部位,你都必须把它整体拖出来。
把握某种个体,为的是同时把与此相关的整体连带着加以称谓”[7l。
这种表达方式大致相同的原版是在黑格尔之中,当黑格尔强调自我意识之存在依于其对象(世界和他人)时,黑格尔从康德在其关于纯粹知性概念的先验演绎里提出并且解决的问题之中引出了一个迥然相异的问题。
即统觉的先验综合诚然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功能,但是,仅当它始终形成着关于他物的意识,即形成(依存)一个对象之时,它才是可能的。
换言之,不存在独立的自我意识,却只有主体间的或与世界36合一的自我意识。
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是意识“从感性的此岸世界之五色缤纷的假象里并且从超感官的彼岸世界之空洞的黑夜里走出来,进入到现在世界的精神的光天化日”[81。
按照黑格尔的基本立场,“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获得它的满足”。
“它才是真实的自我意识。
”[9]换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对于黑格尔,“我们自己的自我意识只有通过被他人所承认才达到它的自我意识的真理。
”[z0]在近代主体性哲学或意识哲学中,“他人”——另一个自我意识,从没有获得现象的确定性相反,黑格尔认为自我在与他人的关系运动中生成,自我就是相互承认,承认是自我意识在它的二重化的统一性中的核心概念。
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将“他人”看作自我的累赘和威胁的萨特也承认,“黑格尔的天才直观使我在我的存在中依赖别人。
……这样,唯我论似乎最终被打败了。
从胡塞尔过渡到黑格尔,我们完成了二大进步。
”[11]然而,尽管有这些优点,萨特并不满意。
在萨特看来,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与其抽象概念性特点和把存在与知识同一化的作法结合在一起的。
在这里,“认识仍然是存在的尺度”,他的论点忽视了“自我意识不是成对的。
如果我们想避免无穷后退,意识就必须是自我与自我之间的一种直接的、而非认识的关系。
”[12]萨特的意思是说,对自我意识活动的意识不是那种主一客式认识,而是先于反思的意会,即他所谓的“非位置性意识”或“正题意识”,从而避免了那种主一客关系的无限后退(观念的观念的观念……)。
换言之,正如斯宾诺莎所认为的那样,为了知道,我无须知道我知道……更无须知道我知道我知道。
萨特将他的批判推而广之,指责黑格尔在认识论和本体论两个领域都犯了双重乐观主义的错误。
这种错误归根到底在于:在他人一对象和主体一我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尺度,正像在(对)自我(的)意识和对别人的意识之间一样。
如果他人首先是为我的对象,我就不能在他人中认识自己,而且我同样不能在其真实的存在中,就是说在其主观性中把握他。
”[13]由于黑格尔的思想更多的是一种基本本体论的乐观主义,即是说,由于他的这样一种信念:他可以通过采取一种总体性的观点或绝对的观点来超脱意识的复合性,因而,“对他来说,真理事实上是对大全的真理。
而且他站在真理的观点上,就是说大全上来考虑他人这个问题。
这样,当黑格尔的一元论考察诸意识的关系时,他不处在任何特殊意识中。
……他已使自己确立在大全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之中而在各意识之外,……但是黑格尔之所以能肯定这种超越的实在性,是因为他一开始就给出了它。
”E143看来,萨特在我与他人的意识之间能否实现客观统一的问题上,有一种不那么乐观的叙事。
说黑格尔的自我意识与另一个自我意识的统一,全凭预设,纯属断言。
我们认为,这种谈论无疑并不是一无所获的:如果事情真的象萨特所说的那样,那么黑格尔必须回答一个问题,这就是他怎么确知他自己的特殊意识结构就是一切人或任何一个别人的意识结构,他的意识和别人的意识是否就是同一个意识。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导论讨论“系统陈述的方法”问题,亦即真理的标准问题时,对意识(结构)作了这样的规定:“意识是把自己跟某种东西区别开来而同时又与它相关联着的。
”[15]然而,人们自然会问:黑格尔凭什么断言不可能存在一种意识结构,这种意识结构不是既和自身有别又和自身相关呢?克拉玛对此问题经过考察得出一个结论说:“可以把黑格尔的意识命题理解为要求先验地是真实的命题。
”(1e]克拉玛把黑格尔当作分析的对象和前提的意识(或自我意识),看成是从康德的“先验演绎”那里直接拿过来的,但却去掉了康德那种谨慎小心的批判精神。
因为,“对于与人不同于意识的对象发生关系这一要求,对于给‘意识’下定义的要求,如何能够提供完全的根据,这一康德的问题在(黑格尔的)这个公式中被排除了”,“因此,黑格尔的意识理论在由康德开始的理论教育背景上显得出奇地天真。
”L17J还有,黑格尔意识理论的非批判性的另一重要表现是:为了做到从意识中内在地发展出“科学”知识,黑格尔将一切意识的基本结构,作了“把自己跟某种东西区别开来而同时又与它相关联着的”规定的同时,又将这种结构理解为认识性的,至于意识的其他可能的结构方式,如意谓、体验、情绪等等,都因黑格尔认为“没有确定性”而置之不理。
而这些具有意向性、但还没有达到反身性(黑格尔的反思)的东西却正是萨特力图强调的东西。
这些东西在萨特那里称为“反思前的我思”,相当于胡塞尔的“纯粹意识”,海德格尔则称之为“先在结构”(Vor—struktur)。
这些说法之间可能具有相当不同的性质,但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大致不谬地用一个概括性说法,将这些东西统而称之为“自我意会”。
那么,自我意会理论在当下的语境关联中说明什么问题呢?这可通过自我意会(萨特)与自我反思(黑格尔)的关系予以说明。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的导言中,举了一个数盒子里的香烟的例子——我的意向活动是朝向香烟的数量性质的:它们是一打。
然而对数它们,我可能根本没有一种位置性意识,即根本未意向到“数”这一个行动。
但是当我发现香烟是一打时,我对我的相加活动有一种非正题意识,即自我意会。
事实上,如果有人问我:“你在那里做什么?”我会立即回答:“我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