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主要哲学观点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主要哲学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69d01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2.png)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主要哲学观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是19世纪德国哲学界两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们的哲学观点对于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他们的主要哲学观点。
首先,黑格尔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辩证法的思想。
他认为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整体,一切事物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他强调整体和个体的辩证关系,即整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又在整体中发挥作用。
他认为真理是通过不断的对立和统一得到的,这种对立和统一的过程被称为辩证法。
黑格尔还提出了“绝对精神”这一概念,他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质。
他将哲学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层面,认为逻辑学研究思维的规律,自然哲学研究物质的规律,而精神哲学研究人类精神的发展和实现。
他主张人类要通过对精神的认识和实践来达到自由和自我实现。
然而费尔巴哈的哲学观点与黑格尔不同,他是一位唯物主义的思想家。
他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本实在,意识只是物质的产物。
他批判了黑格尔的观点,并试图以唯物主义的方式重新理解世界。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条件决定的,意识和观念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费尔巴哈还提出了“人性解放”,他认为人类要追求自由和解放,必须摆脱压迫和剥削的社会关系。
他批判了宗教对人类的束缚,并倡导人类通过历史的发展来实现自由和解放。
综上所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哲学观点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黑格尔强调整体和个体的辩证关系,将精神视为世界的本质,主张通过对精神的认识和实践来达到自由和自我实现。
而费尔巴哈则强调经济条件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人类追求自由和解放要摆脱压迫和剥削。
两位思想家的观点都对后世的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8dac87d0240c844769eaeec8.png)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绝对观念又称“绝对理念”。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用语。
指绝对精神发展的第一阶段即逻辑阶段中的最后的和最高的概念。
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出现之前,绝对观念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他的《逻辑学》就是对这个过程的描述。
绝对观念从一个最虚空的范畴——“存在”开始,一步步地向前发展,每一步都比前一步更具体、更深入,因而也就具有更大的真理性。
绝对观念是观念自身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最后阶段,是绝对的全部真理,此前的逻辑范畴和发展阶段都是绝对观念这个“全体”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段。
绝对观念是哲学的唯一对象和内容。
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既然是最高的范畴,是顶峰,也就绝对地超脱了主观与客观的对立,一切矛盾都和解了,再不需要任何发展了;要发展,就要按着辩证法的规律转化成它的对立物——自然界。
黑格尔把认为客观存在所决定的逻辑概念、范畴看作世界和人类未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精神实体,并由此外化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实质上是上帝创世说的中世纪宗教哲学的翻版,曾多次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批判。
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又着重指出,黑格尔的巨大功绩在于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试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对以后的哲学家是有影响的。
如杜林的“世界模式”论,主要来自黑格尔的“绝对观念”。
在黑格尔哲学中,绝对观念有时和“绝对精神”通用。
精神在本质上,通过对于自然和对于自身的扬弃而到达自由,所以精神的本质即是自由。
“它能够忍受它的个体直接性的被否定,能够忍受这无限的痛苦,即是说,它能在这个否定性中肯定的保住自己并成为自身同一的。
这种可能性就是精神的既抽象而又在自身中自为存在着的普遍性。
”1、绝对者即精神。
便是黑格尔之所谓绝对精神。
无论是自在的实体存在还是自为的主体都仅仅是片面的而不完整的,只有自在自为后的精神才实现了绝对的永恒和统一。
黑格尔《美学》
![黑格尔《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363277b55727a5e9846a610d.png)
黑格尔《美学》黑格尔(Hegel1770-1831)是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集大成者。
主要著述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历史哲学》、《宗教哲学》、《美学》等。
(一)哲学思想: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绝对理念”(绝对精神)。
它是超自然、超人类的一种“宇宙精神”,是整个宇宙的,而非个人、非人类的,在人与自然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
它是宇宙之源,自然、人类及人的各种思维现象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也就是说它是先于自然和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客观普遍的思维,它是世界之源,又是世界的主宰。
世界的历史就是宇宙精神自我生成、自我运动的历史。
这个“宇宙精神”(绝对精神、理念)经历三个发展阶段:逻辑阶段:绝对精神以抽象纯粹的逻辑概念存在。
自然阶段:绝对精神以自然形式、外在的物质形式存在。
精神阶段:“绝对理念”以人类精神的形式存在。
黑格尔又进一步把人类精神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三个层次。
主观精神:人的内在精神、个人意识。
客观精神:人的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为各种制度、法律、道德、伦理等普遍力量。
绝对精神: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宇宙精神的最高发展阶段,回复到自身,这时它才是自由的、独立自足的。
绝对精神包括:艺术、宗教、哲学。
艺术以直观的形式体现绝对精神。
宗教以想象象征的形式体现绝对精神。
哲学以思想的形式、自由思考的形式体现绝对精神。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体系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假设了超自然的宇宙理念的存在,并将其作为世界之源,颠倒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但他的哲学包含着辩证法的合理内容。
(二)《美学》的基本内容: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或确切说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研究范围就是艺术、美的艺术。
1、美的本质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的任务在于用感性形象来表现理念,以供直接观照,而不是用思想和纯粹心灵性的形式来表现。
因为艺术表现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理念和形象两个方面的协调和统一,所以艺术去符合艺术概念的实际作品中所达到的高度和优点,就要取决于理念与形象能互相融合而成为统一体的程度。
黑格尔哲学中的绝对精神观
![黑格尔哲学中的绝对精神观](https://img.taocdn.com/s3/m/d763773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2.png)
黑格尔哲学中的绝对精神观
黑格尔哲学中的绝对精神观是其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黑格尔认为,绝
对精神是普遍存在的、包容一切的绝对实在,是世界发展的动力和原则,是神圣、理性和自由的统一体现。
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包含三个方面:艺术、宗教和哲学。
艺术是绝对精神
的最初阶段,通过形象的艺术作品展现出绝对精神的内在本质,表达出情感和美感。
宗教则是绝对精神的第二阶段,通过信仰和神圣的体验,实现对绝对精神的崇拜和追求。
最终,哲学则是绝对精神的最高阶段,通过思辨和理性的方式深刻认识和表达绝对精神的本质和运动规律。
在黑格尔哲学中,绝对精神是整个世界发展的动力和内在规律。
黑格尔认为,
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而这一切的变化都在绝对精神的推动下进行。
绝对精神以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为核心,通过历史进程实现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
在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中,黑格尔强调了理性和自由的重要性。
理性是绝对精
神的重要属性,通过理性的认识和思维,人类能够认识世界、自我和绝对精神的运动。
而自由则是绝对精神的最高表现,通过自由的选择和行动,人类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命运。
绝对精神观在黑格尔哲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整个哲学系统的核心
概念,也是黑格尔对世界和人类发展的深刻思考和洞察。
通过对绝对精神的研究和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社会和世界,实现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价值和意义。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c26d9fd9ec3d5bbfd0a745b.png)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作者:王昕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06期绝对精神的本质是什么?绝对精神是德国黑格尔用语。
在黑格尔哲学中,绝对精神是客观独立存在的某种宇宙精神,这种精神实为一种逻辑思维,是脱离了人并与客观世界相分离的,只以概念形式表现出来。
绝对精神是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着的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万物只是它的外在表现。
绝对精神是一种活生生的、积极能动的力量。
黑格尔认为,精神从来没有停止运动,它永远是在前进运动着,精神的辩证运动就是“概念的内在发展”。
精神由于自身包含着内在矛盾,使它不断地自我否定而向前进展。
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经历三个大阶段: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
第一阶段是逻辑阶段:在自然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它是纯逻辑概念的自我推衍;第二阶段是自然阶段:绝对精神外化为自然界:第三阶段是精神阶段;绝对精神自我否定,转化为精神并返回自身。
先后表现为主观精神,即个人意识,客观精神,即社会意识,绝对精神,即返回自身。
精神具有一种神性,它是神在世间最高贵的体现。
当神在人类精神中完全展现自己的时候,必定是以一种精神的形式出现.如果神是精神,而世界又是神的产物,那么很显然,世界也就是精神的产物。
这种“精神”是独立于我们所有人的,甚至独立于所有事物的。
它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存在着的一种精神性的本原。
这就是“绝对精神”.物质的东西看到的只是“现象”,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们本质上都是精神的。
黑格尔的艺术观则认为艺术美的本质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感性观照”的形式就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
艺术是绝对精神某一阶段的外在表现。
第一,美或艺术是理念、概念与客观实在的统一。
这种美的理念,便是概念与实在、普遍与个别、本质与现象的统一。
第二,美或艺术美的本质是理念与感性显现的统一。
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首先,艺术存在于人类自我意识中的第三阶段:“绝对精神阶段”,在绝对精神阶段中,人类对真理的认识由艺术到宗教到哲学,艺术是通过使用感性手段来呈现真理的最初阶段,只有发展到哲学阶段,人类的主体、客体、感性与理性才得到统一。
理解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几个维度_张典
![理解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几个维度_张典](https://img.taocdn.com/s3/m/8292a77ea98271fe910ef9aa.png)
第21卷第3期(2009年3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S OC I A L SC I E 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 I V ol .21N o .3(M ar .2009) [收稿日期]2008-12-02[作者简介]张 典(1970-),男,湖北天门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副教授。
理解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几个维度张 典(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上海 200433)[摘 要]路德的宗教改革与法国启蒙精神产生了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黑格尔哲学完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圈,不管黑格尔哲学怎样复杂,其基本上还是一种精神人格的类型学。
黑格尔认为是绝对精神成就了顶峰,把顶峰说成为一种精神人格。
将几位德国精神的代表与黑格尔作比较是理解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关键。
[关键词]黑格尔;绝对精神;理解;维度[中图分类号]B51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09)03-0025-04 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完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圈。
在《哲学全书》的《精神哲学》这部总结性著作中,客观精神的经由艺术、启示宗教上升到哲学,绝对精神成为哲学、理性的理性、理性的白昼,在这永恒的白昼中没有黑暗,亚里士多德式的自在自为的宇宙灵魂的实现,隐特来希Entelechie,古希腊的外在理性内在化德意志精神的绝对自由,绝对精神成了道成肉身的神,历史就此终结。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发展就是一个封闭的自在自为的线形发展的封闭圆圈。
其实,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只有两个本质性发展阶段:古希腊的理性与德意志新教的虔敬主义。
不管黑格尔哲学怎样复杂,其基本上还是一种精神人格的类型学。
黑格尔多处说,人不能超越他的时代,黑格尔在《逻辑学》的结尾,阐释绝时候指出,“如果科学从人的活动的如此广泛的丰富性中只知道那种可以用‘需要’、‘一般需要!’的话来表达的东西,那么人们对于这种高傲地撇开人的劳动的这一巨大部分而不感觉自身不足的科学究竟应该怎样想呢?”[3]89再次,要通过自然科学的发展去解决。
黑格尔 精神哲学
![黑格尔 精神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763a23f34693daef5ef73d94.png)
精神哲学精神哲学是绝对理念发展的第三部分,是黑格尔哲学体系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绝对精神自我发展过程的最高和最后的阶段。
黑格尔认为,“精神”是纯粹概念与自然的统一;纯粹概念是绝对抽象、缺乏实在内容的;自然是僵死的缺乏自觉性的物质,而精神则分别克服了纯粹概念绝对抽象的不足和自然僵死缺乏自决的片面性,达到了具体、实在、能动的完美境界。
黑格尔把精神哲学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三个阶段。
精神哲学是绝对理念发展的第三部分,是黑格尔哲学体系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绝对精神自我发展过程的最高和最后的阶段。
相比于作为黑格尔哲学基础的逻辑学,精神哲学则是黑格尔哲学的完成和全部实现。
“在我们看来,精神是以自然为前提,而精神则是自然的真理,由此,它就是自然的绝对的在先者。
在自然的真理中,自然是消失了,作为达到自为存在的理念的精神产生了。
在这里,理念的主观与客观是同一的。
”正如黑格尔所讲的一样,他认为,“精神”是纯粹概念与自然的统一。
因为他认为,纯粹概念是绝对抽象、缺乏实在内容的;自然是僵死的缺乏自觉性的物质,而精神则分别克服了纯粹概念绝对抽象的不足和自然僵死缺乏自决的片面性,达到了具体、实在、能动的完美境界。
但是,黑格尔在论述其精神哲学时并没有走出唯心主义的泥淖。
黑格尔所讲的“精神”仍然是派生自然界万物的那个绝对精神。
在这里,黑格尔只是让“绝对精神”从自然界回归自身而已。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最终会冲破自身的外在性,扬弃自身派生出来的自然界,最终回到自身。
而精神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精神产生自己、发展自己以及回归自己的过程。
“精神哲学是研究理念由它的异在而返回到它自身的科学”;是理念在其实现过程中所达到的最具体、最发达的形态;它不只是研究个体的个别能力或特性,而是要研究精神的实质本身,要认识人的真实本质。
因此,精神哲学以人类意识、社会生活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揭示人类精神的发展在本质上是逐步实现自由达到绝对真理的过程。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每段的解读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每段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8733a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d.png)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每段的解读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背景与意义在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提出了著名的法哲学体系,这一体系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批判。
他们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不仅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而且为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黑格尔法哲学的核心观点黑格尔法哲学的核心观点是“绝对精神”的发展。
他认为,绝对精神通过自我外化的过程,依次表现为三个阶段: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绝对精神不断地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解放。
黑格尔认为,国家是绝对精神的最高体现,国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三、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把绝对精神作为世界的本质,掩盖了现实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2.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国家观。
恩格斯指出,黑格尔把国家视为绝对精神的体现,过分强调国家的权威,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作用。
3.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辩证法。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种“倒立”的辩证法,他把观念的发展当作现实世界发展的动力,颠倒了现实与观念的关系。
四、批判后的启示与反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并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
他们主张,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关键在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这一观点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成为指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我们应该继续深入研究黑格尔法哲学,吸取其有益成分,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黑格尔的历史观
![黑格尔的历史观](https://img.taocdn.com/s3/m/366cafd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b.png)
黑格尔旳历史观。
作为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觉得在人们思想动机旳背后,尚有一种决定人们思想动机旳力量。
但是,这种力量并不是社会历史自身内部旳一种物质力量,而是一种凌驾于社会历史之上旳某种神秘旳精神力量,黑格尔说这就是绝对精神。
绝对精神旳狡猾之处就在于,它总是运用伟大人物旳思想动机和历史事件来体现自己旳意志。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把世界旳历史说成是“绝对精神”发展旳历史。
他觉得世界历史旳发展仿佛太阳同样,是一种从东方到西方旳有规律旳发展过程。
历史从东方旳中国开始,通过古希腊、古罗马,而成熟在西方旳德国。
其中,通过“幼年时代”、“青年时代”、“壮年时代”和“老年时代”四个阶段。
黑格尔旳说法显然带有神秘主义、唯心主义旳性质,其荒唐性是显而易见旳。
但是他旳思想中旳合理因素却对科学历史观旳发展有着重大奉献:一是,他第一次把历史看作一种有规律旳、从低档向高级发展旳过程。
二是,他主张是理念即“绝对精神”和人类旳热情“这两者交错成为世界史旳经纬线”。
也就是说,一方面,绝对精神决定了历史发展旳总旳进程;另一方面,绝对精神旳规定又是通过人们对私利追求旳热情和活动来实现旳。
这种观点接近了物质利益、经济因素决定人们动机和历史发展旳唯物史观点。
恩格斯说:“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旳动力借以体现出来旳形式。
这里有双重旳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旳进步都必然体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旳亵渎,体现为陈旧旳、日渐衰亡旳、但为习惯所崇奉旳秩序旳叛逆。
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旳恶劣旳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旳杠杆。
”恩格斯在评论“卑劣情欲”在历史上旳作用时说:“以这些制度(指剥削制度)为基础旳文明时代,完毕了古代氏族社会完全做不到旳事情。
但是,它是用激起人们旳最卑劣旳动机和情欲,并且以损害人们旳其他一切秉赋为代价而使之变本加厉旳措施来完毕这些事情旳。
卑劣旳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旳第一日起直至今日旳动力;财富,财富,第三个还是财富——不是社会旳财富,而是这个微局限性道旳单个旳个人旳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旳具有决定意义旳目旳。
黑格尔逻辑学核心概念大白话解读
![黑格尔逻辑学核心概念大白话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fab6b4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7.png)
黑格尔逻辑学核心概念大白话解读黑格尔逻辑学核心概念大白话解读导言你好,我是你的文章写手,专门为你撰写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中文文章。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黑格尔逻辑学的核心概念,并通过大白话的方式进行解读,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黑格尔逻辑学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基础,它的核心概念涉及到思维、存在和实践等方面,这些概念相互交织,形成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础。
通过本文的阅读,你将能够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黑格尔逻辑学的核心概念。
1. 辩证法 (Dialectics)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强调思维和存在之间的相互关系。
辩证法指出,事物和概念都是通过内部矛盾和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发展和变化的。
在辩证法的观点中,对立面和矛盾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事物的本质。
辩证法通过分析矛盾,并解决矛盾,使事物得以发展和进步。
2. 绝对知识 (Absolute Knowledge)绝对知识是黑格尔逻辑学的另一个核心概念。
它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相对于自身而言的,而不是与外界相对立的。
绝对知识是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认识,实现对事物本质的了解。
在黑格尔的理论中,绝对知识是通过批判性思考和辩证升华来实现的。
3. 本质和现象 (Essence and Phenomenon)本质和现象是黑格尔哲学中重要的对立面。
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实质,它是隐藏在现象之后的真正存在。
而现象则是外在观察到的现象和表象。
黑格尔认为,只有通过理性思考和辩证法的运用,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超越表象,达到真正的认识。
4. 绝对精神 (Absolute Spirit)绝对精神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一个关键概念,用于描述人类理性和意识的全面发展。
绝对精神涉及到个人和社会的思维和行为。
在黑格尔的理论中,绝对精神是通过历史进程和社会实践来实现的。
它涵盖了艺术、宗教和哲学等不同领域的精神形式,并通过不断超越和统一这些形式,实现了人类精神的自我完善和进化。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d5b02688e53a580216fcfeb2.png)
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3)二:黑格尔美学的基本思想 (5)三: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意义 (8)参考文献 (9)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摘要:美,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其表象,却难以抓住其莫测的本质。
以至于苏格拉底也叹息着说:美是难得的。
而黑格尔作为一位哲学大家,从其哲学出发,探索美最原初的本质,为美学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关键词:黑格尔美学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更清晰的理解其美学思想,首先应了解其哲学体系。
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是在接受与批判康德的哲学而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哲学体系。
从黑格尔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理性的,凡是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可以看出他受康德范畴说所得到的启发,并且肯定了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统一。
黑格尔从康德的范畴说得到以下观点:(1)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哲学以一些普遍的范畴而推演出来;从此可见万事万物都是理性的存在的。
(2)范畴与感性的事物结合就产生了人的认识与现实世界。
这种逻辑推演的过程即是人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个观点,黑格尔进一步得出真实的世界的演变即是思想的演变、哲学的演变。
从这两个观点可以窥探黑格尔是如何走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正是在于其认识现实世界的产生及演变的过程中,过分的拔高了范畴的作用,从而产生了他所说的“理念”。
黑格尔在《美学》的第一章总论美的概念中就给出了理念的定义: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体,以及这二者的统一。
对于黑格尔哲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范畴“理念”,是由概念与概念所代表的实在所统一的产物,这个统一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概念是理念处于抽象的状态,只涉及物的普遍性,所以还是片面且不真实的,它是在于理性应存在而实际未存在的抽象物,它具有理念的潜在性,而作为概念的反面,实在只是概念所代表的个别的事物,这就否定了概念的普遍性,即概念存在自身“设定”了它的对立面来“自否定”,但这种对立不是永恒的,不是消极的。
黑格尔绝对精神
![黑格尔绝对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79745c33f111f18583d05ad4.png)
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第三部分是“精神哲学”, 其内容是对“绝对精神”在其自我发展过程中第 三个基本阶段——精神的描述。精神是纯概念、 纯范畴与自然、物质的统一,它既不象在自然阶 段中处于一种格格不入的状况下,也不象在逻辑 阶段中处干一种绝对抽象的状态,它是两者的结 合,是“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 一基本阶段中“绝对精神”也通过三个阶段而发 展:“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
绝对精神是无限的、完全自由的、神圣的精神。 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着一种精神 或理性,这种精神既不是一个个人的精神,也不是人类的精 神,而是整个宇宙、整个世界的精神,因此,黑格尔把这种精 神称之为“绝对精神“或世界精神”,说它是全部现实世界的 灵 魂,是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源泉;世界上任何现象,无论自然 的、社会的以及人的思维的现象,都是它的表现,都是从它派 生出来的。 黑格尔往往把“绝对精神叫做上帝,但他所说的上帝并不是具 有个别人所具有的那种人格,因为上帝不是有限的个人;说上 帝有人格,那也只是说上帝是精神,并且只是说上帝是完全的 精神,而不是说上帝是有限的精神。
“绝对精神“”的意识或认识分为三个阶段,即艺 术、宗教、哲学。这三者的内容和对象都是“绝 对”,只是就认识“绝对”的形式而言才有区别。 • 艺术是认识“绝对”的第一个形态,艺术是对精 神、思想自身的一种感性直观的认识。 • 宗教是对精神、思想自身的一种敬畏和崇拜;宗 教高于艺术。 • 而哲学又高于宗教,因为哲学乃是以适合于精神、 思想自身的形式——概念——而认识自己。“哲 学是宗教与艺术的统一。”它使艺术的外在方式 通过宗教而成为“自我意识着的思想”,使二者 中被分散了的东西结合为一个整体。
“绝对精神”在自然阶段中所表现的形式,不是过去 那种纯概念的形式,而是感性事物的形式。黑格尔在 “逻辑学”中所说的,是不沾染丝毫现实的纯思想、 纯概念的运动。但但自然哲学”中,思想、概念则披 上了自己所建立起来的自然的、物质的外衣而成为有 外壳包藏着的思想、概念了。因此,在这个阶段中 “绝对精神”乃是在自然、物质背后秘密地进行运动 和联系。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在自然阶段中经历着下列三 个阶段:“机械性“物理性“和”有机性”。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da723a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c.png)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1. 引言1.1 黑格尔对艺术的理解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精神的最高形式之一,是通过形象和符号来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的产物。
艺术作为绝对精神的表现形式,具有超越感性和理性的特质,能够超越现实世界的限制,进入精神世界的领域。
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人们可以感受到绝对精神的存在和力量,进而提升自身精神的境界和品位。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度集中和升华,是通过形式和内容的结合来揭示绝对精神的独特方式,是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艺术的体验和欣赏,人们可以感悟到绝对精神的存在和意义,进而认识到自身精神的价值和境界。
1.2 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绝对精神的展示和表现。
在他看来,绝对精神是整个世界发展的内在原则,是超越个体意识和客观世界之间对立的综合体。
艺术作为绝对精神的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艺术作为绝对精神的表现形式,是人类思维和创造力的产物,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
通过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绝对精神的力量和魅力,体验到超越物质世界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不仅展示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想象,更表现了绝对精神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之美在于它能够超越感性形式,达到哲学和宗教的领域,表现出绝对思维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艺术是绝对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艺术,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绝对精神的内涵和意义,体验到灵魂深处的激动和震撼。
在黑格尔的理论体系中,艺术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和使命,成为绝对精神的具体呈现和表达。
2. 正文2.1 黑格尔对艺术的分类黑格尔对艺术的分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形式艺术和思想艺术。
形式艺术主要表现为具体形态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音乐等,这些艺术形式通过感性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观念。
黑格尔认为形式艺术是绝对精神的初级表现形式,它通过感性的形式使观众能够直接感受到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和意念。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9b4034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4.png)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是哲学家中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对于现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许多学说和理论,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他的辩证法思想。
辩证法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哲学思想,它由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首先提出。
辩证法的核心理念是矛盾对立统一,它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和对立面,这些对立面是可以被化解的。
黑格尔对于辩证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认为辩证法是一种基于思维的方法论,通过辩证法可以揭示出世界万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此外,辩证法还可以贯穿于整个哲学史上,成为哲学史的精髓所在。
黑格尔的辩证法主要包含着三个阶段:抽象的辩证法、质变的辩证法以及本质的辩证法。
黑格尔认为抽象的辩证法是最为简单的一种辩证法形式,它主要表现为事物的表面现象,是从事物的外部出发,对其进行一种最初级的认识。
质变的辩证法则是对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展开深入分析和研究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表现为一种变化,事物在经过这种变化后,其本质属性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本质的辩证法是黑格尔对于辩证法的完整表述,他认为辩证法的本质表现为思维的运行过程,包含着抽象、统一和消解矛盾三个方面。
除此之外,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还包括着下面两个重要概念:1. 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黑格尔所谓的“普遍性”,它是现实世界的根源,是一种包罗着一切的精神体系。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物质、意识和精神之间的完美统一体,是一种人类理性的理想境界。
绝对精神在人类知识累积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它的表达和追求成为了人类文化的主要动力和价值目标。
2. 辩证的历史观辩证的历史观是黑格尔的一个重要发现,它通过辩证法研究历史,揭示了历史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
黑格尔认为历史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其中包含着矛盾性和阶段性,它通过不断的回旋和转化来获取新的动力和能量,从而使社会和人类不断向前发展。
总的来说,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一种概括性的、超越性的认识方式,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属性和规律,丰富了哲学的内涵和意义。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a2ef24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0.png)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1. 引言1.1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他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也是他对世界和人类精神发展的理解的关键。
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是一个涵盖一切的统一体,是世界的内在原理和动力,是一切现实和思维的最高合一。
绝对精神是自我意识和世界的统一体,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是真理和现实的统一。
在黑格尔的哲学中,绝对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历史性的,体现在世界的各个领域中,包括艺术、宗教、哲学等。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绝对精神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
艺术是通过形象和感性的方式来表达精神的真实性和内在世界的内容,是人类精神对现实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艺术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再现,更是对精神世界的表达,是对绝对精神的直观呈现。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的最高形式是诗歌,因为诗歌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可以通过形象和符号来揭示绝对精神的内在结构和发展过程。
通过诗歌,人们可以体验到绝对精神的真实性和内在必然性,可以感受到世界的合一性和统一性。
艺术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 艺术的重要性艺术不仅仅是创作者个人的表达方式,更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反映。
通过艺术作品,人们可以窥见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
艺术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当代的表达。
艺术还具有启发人们思考和感悟的作用。
艺术作品常常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抽象的意义,需要观者深入思考和体验,从而开启心灵的探索之旅。
艺术不仅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更可以激发人们对世界、生活和自我的思考,促使人们超越现实,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艺术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美学价值,更在于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深刻影响。
艺术是绝对精神的表现形式,是人类精神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审视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多样表现。
2. 正文2.1 黑格尔对艺术的看法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绝对精神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领域。
黑格尔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目的与方向
![黑格尔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目的与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c186b38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3.png)
黑格尔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目的与方向黑格尔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被誉为“世界精神的历史观”。
他提出了辩证法哲学,认为世界历史是精神的历史,是精神自我实现的过程。
在其著作《世界精神史》中,黑格尔阐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目的与方向。
首先,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为了实现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
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总体性原理,包含了一切存在的精神要素,是整个世界历史的根源和动力。
世界历史的发展是绝对精神自我实现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辩证运动,实现自我意识的完善和自我肯定。
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旨在让绝对精神从无意识的状态逐渐转化为自我意识的状态,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其次,黑格尔指出世界历史的方向是朝着自由和理性的方向发展。
在他看来,自由和理性是绝对精神的本质属性,是人类精神的最高价值和目标。
世界历史的发展旨在让人类社会逐渐实现自由与理性的统一,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理性社会。
黑格尔认为,只有通过理性的认识和自由意志的行动,人类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精神本质,达到最高的幸福和理想生活。
此外,黑格尔强调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包含着自我否定和自我肯定的运动。
在历史的演进中,人类通过对旧的制度、观念和价值观的批判和超越,不断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价值目标。
黑格尔指出,历史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是世界灵魂的展现和实现。
通过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性反思,人类能够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指引自己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总的来说,黑格尔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目的与方向的论述,强调了人类精神的自我实现和自由理性的追求。
他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朝着自由与理性的方向前进的过程,旨在让人类逐渐认识和实现自身的精神本质,创造一个理性自由的社会。
通过对黑格尔的思想深入探讨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历史的意义和方向,启迪我们对未来的探索和建设。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9ff31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3.png)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摘要】黑格尔在其哲学体系中强调了“绝对精神”的概念,认为绝对精神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运作方式,具有超越感性认识的能力。
艺术在黑格尔哲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可以通过形象的方式展现绝对精神并实现自我解放。
艺术作为绝对精神的表现形式,具有承载思想和情感的功能。
黑格尔指出,艺术可以通过符号和象征的表现方式揭示绝对精神的内涵,并向人们展现真实的世界。
绝对精神与艺术相互作用,促进思想与感性的统一。
艺术在黑格尔哲学中的价值在于通过审美体验激发人们的理性和情感,引领他们走向自由与解放。
黑格尔对绝对精神与艺术的终极展望是通过审美的感悟实现个体和整体的统一,从而达到哲学与艺术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关键词:黑格尔、绝对精神、艺术、哲学体系、自我解放、互动、价值、终极展望1. 引言1.1 黑格尔对绝对精神的论述黑格尔对绝对精神的论述涉及到他哲学体系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现实世界最高的形式,是普遍存在的意识和自我。
绝对精神包括思维、道德、艺术等各种形式,是一种超越个体意识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的存在。
黑格尔将绝对精神描述为自我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动力源泉。
黑格尔对绝对精神的论述涵盖了哲学、历史、社会等多个领域,是他哲学体系的核心和重要内容。
绝对精神在黑格尔的理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他对世界和人类的理解和反思的基础和动力。
1.2 艺术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艺术被视为一种最具象征性的表现形式,承载着绝对精神的呈现和展示。
艺术被认为是绝对精神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它,人类可以以感性的方式去理解和感知超越感性世界的真理和美好。
艺术在黑格尔哲学中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因为它不仅可以展现绝对精神的内在本质,还能通过具体形式和形象来展现人类精神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2. 正文2.1 绝对精神如何运作绝对精神是黑格尔哲学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它被认为是现实的最高境界,是绝对意识的总体性表现。
[黑格尔,历史,阶段]论绝对精神与黑格尔的作为一个历史阶段的世界历史
![[黑格尔,历史,阶段]论绝对精神与黑格尔的作为一个历史阶段的世界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af4f90d402020740bf1e9b46.png)
论绝对精神与黑格尔的作为一个历史阶段的世界历史一、黑格尔的世界历史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认为:世界历史作为现实的人类历史就是绝对精神的展开,是精神在各种最高形态里的、神圣的、绝对的过程的表现。
而绝对精神的本质就是自由,因而世界历史就是自由和自由意识的历史。
依据这一先验原则,世界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精神泪没于自然之中;第二阶段就是它进展到它的自由意识,但是这种和自然的第一次分离是片面的、不完全的,因为它是从直接的自然的状态里分出来的,因此是和那状态相关联的因素;第三个阶段是从这个仍然是特殊的自由的形式提高到了纯粹的普遍性,提高到了精神性本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
黑格尔又把这一先验的图式运用于经验的历史,把太阳从东向西的行程和人从幼年到老年的成长过程相比拟,划分了现实的世界历史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历史哲学》的第一部幼是由中国、印度、波斯、埃及等国组成的所谓的东方王国。
它是历史的幼年阶段,它的精神原则是实体。
二、世界历史只能作为一个历史阶段理解上述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关键是理解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是否是一个历史阶段?要证明这个结论,必须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说起。
什么是绝对精神?就绝对而言,黑格尔的世界历史只能作为一个历史阶段,绝对就是自我认识或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绝不是把绝对本质看作自我意识的对象,而必须是指精神意识到或知觉到自己是精神,也即有自在自为的绝对本质本身、精神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是绝对不可能出现于意识、自我意识、精神等阶段的。
就精神而言,精神就是自由,所谓自由,不是任性,自由正是在他物中即是在自己本身中,自己依赖自己,自己是自己的决定者开始被作为一种人的本质观念而在现实大众中被教化和模仿开来,对此,(古希腊、罗马世界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是不知道的,更不用说古东方世界了。
他们都不具有进入世界历史的基本条件普遍的自由观念。
而关于现实中的人的自由的实现则是一个从此开始的话语符号暴力编织的过程或者大众所理解的否定了历史终结的发展过程。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ecda2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f.png)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艺术的关系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Hegel)提出了“绝对精神”这一概念,认为它是一切存在的最高形式。
他认为,绝对精神通过自我思考和自我超越的过程,逐渐实现自己的绝对性,最终达到了自己的最高境界。
这一概念不仅是哲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也深刻地影响了艺术领域的发展。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与绝对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是绝对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艺术,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绝对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本文将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艺术的关系进行探讨,探讨黑格尔对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绝对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审美学》中,黑格尔提出了艺术与绝对精神的关系,他认为,艺术是绝对精神在有限形式中的表现。
绝对精神通过艺术作品向我们展示了无限的内在世界,这种内在世界是不可言说和不可描述的,只有通过艺术作品才能够得以表现。
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使得绝对精神得以体现和表现。
艺术作品是绝对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绝对精神在有限形式中的具体呈现。
黑格尔强调,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绝对精神的内在世界是超越个人情感和感受的,它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可以触及人类共同的精神领域,使得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由表面的感受逐渐深入到内在的精神境界之中。
艺术作品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它是绝对精神在有限形式中的具体呈现,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是绝对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
黑格尔强调了艺术在绝对精神中的价值和意义。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是精神的最高成就之一,它能够超越形式和感官,表现精神的本质和内在世界。
通过艺术,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绝对精神的存在和表现,体验到绝对精神的真实性和活力。
艺术作品所展现的美和真实,并非来自外部世界的感官刺激,而是来自绝对精神的内在世界和精神活动。
艺术作品通过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使得人们能够在审美的过程中,超越感官世界,进入精神世界,感悟到绝对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
黑格尔的唯物史观
![黑格尔的唯物史观](https://img.taocdn.com/s3/m/1cfcd87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e.png)
黑格尔的唯物史观是指他在哲学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黑格尔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客观的物质力量所决定的,这些力量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最终决定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他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同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也会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
黑格尔还提出了“绝对精神”的概念,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质,是宇宙万物的基础。
他认为,绝对精神是通过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实现自己的目的和意义,最终达到完善和完美的状态。
总的来说,黑格尔的唯物史观强调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绝对观念又称“绝对理念”。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用语。
指绝对精神发展的第一阶段即逻辑阶段中的最后的和最高的概念。
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出现之前,绝对观念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他的《逻辑学》就是对这个过程的描述。
绝对观念从一个最虚空的范畴——“存在”开始,一步步地向前发展,每一步都比前一步更具体、更深入,因而也就具有更大的真理性。
绝对观念是观念自身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最后阶段,是绝对的全部真理,此前的逻辑范畴和发展阶段都是绝对观念这个“全体”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段。
绝对观念是哲学的唯一对象和内容。
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既然是最高的范畴,是顶峰,也就绝对地超脱了主观与客观的对立,一切矛盾都和解了,再不需要任何发展了;要发展,就要按着辩证法的规律转化成它的对立物——自然界。
黑格尔把认为客观存在所决定的逻辑概念、范畴看作世界和人类未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精神实体,并由此外化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实质上是上帝创世说的中世纪宗教哲学的翻版,曾多次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批判。
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又着重指出,黑格尔的巨大功绩在于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试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对以后的哲学家是有影响的。
如杜林的“世界模式”论,主要来自黑格尔的“绝对观念”。
在黑格尔哲学中,绝对观念有时和“绝对精神”通用。
精神在本质上,通过对于自然和对于自身的扬弃而到达自由,所以精神的本质即是自由。
“它能够忍受它的个体直接性的被否定,能够忍受这无限的痛苦,即是说,它能在这个否定性中肯定的保住自己并成为自身同一的。
这种可能性就是精神的既抽象而又在自身中自为存在着的普遍性。
”1、绝对者即精神。
便是黑格尔之所谓绝对精神。
无论是自在的实体存在还是自为的主体都仅仅是片面的而不完整的,只有自在自为后的精神才实现了绝对的永恒和统一。
也就是说精神乃是理念与自然的完全统一,因此只有精神可以作为绝对者,绝对者只有精神。
2、精神的辩证运动。
精神的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关系的阶段。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里,精神的存在完全是凭借它自己,而不需要向外物的外化,也就是精神之所谓自由,或者称为主观精神;第二阶段,它存在于实在的形态之中。
即存在于它的创造之中,而自由作为一种现成已有的必然而存在着,或者称为客观精神;第三阶段,它存在于一种自在自为的存在而又永远创造着的统一性中,亦即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也就是绝对真理性中的精神——绝对精神。
3、绝对精神之体现。
黑格尔把主观精神分为人类学(自然灵魂、感情灵魂、现实灵魂)、精神现象学(意识、自我意识、理性)、心理学(理论精神、实践精神、自由精神);把客观精神分为法哲学(抽象法、道德、伦理)、历史哲学。
绝对精神分为艺术、宗教、以及哲学,或者称为艺术哲学、宗教哲学和哲学史。
黑格尔所述的绝对精神是沿着人类理性的一种发展程度而言的,所以在他的绝对精神中不可能找到除人之外的东西,但是他又特别强调这是绝对者。
作为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的“绝对精神”,在黑格尔哲学中是指作为万物共同本质和基础的精神实体。
黑格尔认为: 绝对精神是万物最初的原因和最内在的本质,其存在是一个自我演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逻辑阶段:在自然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它是纯逻辑概念的自我推衍;第二阶段是自然阶段:绝对精神外化为自然界;第三阶段是精神阶段:绝对精神自我否定,转化为精神并返回自身。
先后表现为主观精神(个人意识),客观精神(社会意识),绝对精神(返回自身)。
绝对精神意识到自我在个人中的存在,黑格尔称之为主观精神;主观精神在家庭,社会与国家之中达到更高的意识,黑格尔称之为客观精神;艺术,宗教和哲学是绝对精神在自身中所达到的最高形式的自我实现。
其中又以哲学为最高形式,所以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最先在哲学中发现了自我。
黑格尔心中有一个“世界之神”,它创造了这世界上一切东西。
物质的、精神的东西都从它那里产生,最后又都返回到它那里去。
但是黑格尔所说的这个“世界之神”,并不是像基督教中的上帝那样的存在物。
他把“神”理解为一种“精神”。
在黑格尔看来,精神具有一种神性,它是神在世间最高贵的体现。
当神在人类精神中完全展现自己的时候,必定是以一种精神的形式出现。
如果神是精神,而世界又是神的产物,那么很显然,世界也就是精神的产物。
但是这个“精神”,又不能等同于哪一个人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独立于我们所有人的,甚至独立于所有事物的。
它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存在着的一种精神性的本原。
这就是“绝对精神”。
所有在我们面前展现的事物,不仅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活动,也包括山川河流、动物植物,人类社会…都是“绝对精神”自己展开、自己实现的结果。
也许有人说,这些东西明明是物质的嘛!黑格尔认为看到的只是“现象”,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们本质上都是精神的,这些现象都是“精神的现象”。
那么,绝对精神是怎样把世界万物都实现出来的呢?黑格尔回答说,这就需要精神通过正———反———合的辩证法运动,从而分阶段地把种种事物实现出来。
一开始,绝对精神是在纯粹的“概念”世界里面运动(正);然后从概念中把自己外化出来,形成了有具体物质内容的自然界(反);然后精神扬弃了自然界,结合了前两个阶段,重新回到精神的表现形式中(合)。
在这个精神的阶段中,精神首先表现为“主观精神”(也就是个人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然后外化为“客观精神”(也就是人类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到最后,“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走向结合,达到“绝对精神”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绝对精神在经历一长串的变化后,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本来面貌来展现自己了———它的具体形态就是艺术、宗教和哲学。
我们在艺术中通过直观来把握绝对精神,在宗教中通过表象或想像(一个最高神)来把握绝对精神,而在哲学中,则通过逻辑的思考来完成对绝对精神的理解。
也许我们不妨这样理解,绝对精神是宇宙中一股神秘的精神力量,它按照正———反———合的规律不断地变迁,不断地生长,不断地演绎出万事万物。
所以,从世界观上来看,它是一种典型客观的唯心主义立场。
但是绝对精神的运动形式———辩证法,却在一定意义上揭示出了世界上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和矛盾本质。
而这一点,深深影响了马克思。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
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
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
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就都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
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是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或蒸馏为不仅脱离人头脑并且脱离或先于物质世界及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还进一步把它们神化、偶像化,以致陷于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因此,客观唯心主义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可以说,客观唯心主义是宗教的一种比较精致的形式,而宗教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粗俗化的形式。
黑格尔的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
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认为他自己的哲学就是“绝对观念”的最高表现,普鲁士王国是体现“绝对观念”的最好国家制度。
所以黑格尔的哲学是为普鲁士专制制度辩护的,但是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提出了有价值的辩证法思想,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黑格尔体系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哲学,绝对精神的最高形式是哲学。
黑格尔在扬弃了这一切概念后进入了续概念——绝对理念。
在这一阶段中,精神的自我发展达到了“绝对的终点”;黑格尔的学说在这里达到最高点,同时宣告完结。
纵观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中心论证及辩证发展过程,是以《精神现象学》为全体系的导言,为第一环;以逻辑学为全体系的中坚,为第二环。
以《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包括《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美学》、《宗教哲学》、《哲学史讲演录》等)为第三环。
这个体系的逻辑次序与时间次序是一致的,与黑格尔本人思想发展也是一致的。
《精神现象系》活泼创新,代表黑格尔早期新颖独创的精神;逻辑学精深谨严,代表黑格尔中期的严密深远的辩证思想、逻辑学和认识论三者统一的纯逻辑体系;其第三环应用逻辑学百科全书式的周到,“博大兼备、枝叶扶疏,代表其晚年体系成熟后的全体大用(贺麟)”。
绝对理念在其中发展着,经过早期的《精神现象学》、中期的逻辑学,到晚年成熟期,绝对理念走向顶点,这是黑格尔一生渴望的绝对,也是其思想所达到的顶点,这一点,将在绝对精神——美、宗教、哲学史画上句号。
按照黑格尔的思辨推演方法,绝对精神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
在这里,黑格尔着重研究了艺术、宗教和哲学三种意识形态。
他认为,艺术、宗教和哲学均以“绝对理念”为对象。
艺术以感性形象把握理念,宗教以表象把握理念,哲学则以概念把握理念。
“绝对理念”在哲学中最终认识了自己,达到了主观和客观、思维与存在的同一。
黑格尔对艺术、宗教和哲学的论述同样渗透着辩证发展的观点。
在艺术哲学即美学中,黑格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黑格尔从理论上论证了艺术中的形式和内容、感性和理性的矛盾统一。
然而,在他看来,艺术中的形式和内容、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艺术发展的历史中逐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