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单元综合阶段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
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2.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
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A.师夷长技B.实业救国C.民主科学D.救亡图存3.“国势陵夷,道衰学弊。
后来责任,端在青年。
本志之作,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槯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
”陈独秀创办的“本志”是()A.《新青年》B.《时务报》C.《国文报》D.《每周评论》4.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
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
”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5.北京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
1919年在北京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6.1919年,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我们把这种精神称为()A.五四精神B.长征精神C.红岩精神D.井冈山精神“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7.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D.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8.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以下表格梳理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的一些重大探索。
请按提示为表格的①和②空白处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A.①工业革命②严复B.①辛亥革命②陈独秀C.①五四运动②胡适D.①新民主主义革命②梁启超2.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 )A B C D3.根据下表所呈现的信息,得出的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结论,正确的是( )A.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科学B.代表人物有外国留学的经历C.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D.《新青年》是主要阵地4.“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
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5.某电影中有这样一幕:学生们举着横幅,上面写着“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内容。
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6.漫画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右图漫画名称为《救火器的误用》,用它来表达对下列哪一事件的看法最为恰当()A.清政府镇压武昌起义B.北洋军阀政府镇压五四运动C.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D.列强镇压义和团运动7.“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这首歌唱出了青年的激情与远大抱负。
90多年前的那场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A.自由 B.爱国C.平等 D.和平8.下列文章中,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有()①《敬告青年》②《狂人日记》③《庶民的胜利》④《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9.某回忆录中说道:“1921年暑假将临的时候,我们接到上海方面的通知(时陈独秀亦从南方来信,不在上海)要我们派人去参加会议, 我们对会议的性质并不如事后所认识的那样,是全党的成立大会……”回忆录中记载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10.其电影讲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
2019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检测题及答案.doc

2019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八上历史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练习题考试范围:第4单元;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马庄镇回民中学历史组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5分)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
在此背景下( ) A .义和团运动兴起 B .辛亥革命兴起 C .新文化运动兴起 D .国民大革命兴起2.胡适在1923年写给友人的信中这样描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
”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时代”指的是( )A .君主立宪时代B .民主共和时代C .民主科学时代D .尊孔复古时代3.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青年杂志》)了。
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
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青年杂志》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 ) A .民主、科学 B .自强求富 C .变法图强 D .三民主义4.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
《新青年》的创办者是( ) A .鲁迅 B .李大钊 C.胡适 D.陈独秀5.电影《青春之歌》中有一组反映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场景: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学生振臂高呼口号。
游行学生呼喊的口号中应该有(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6.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罢免曹汝霖等的命令 拒签和约的报道 A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 .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 .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7.《顾维均回忆录》里写道:“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单元试卷(含答案)

单元综合阶段训练(第四单元)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随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
在此背景下( C )A.义和团运动兴起B.辛亥革命兴起C.新文化运动兴起D.国民大革命兴起2.主张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先进知识分子是( C )A.康有为B.梁启超C.陈独秀D.孙中山3.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是中国落后的表现,应予废除而代之以拼音文字,这种现象表明( D )A.新文化运动彻底清除了封建残余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C.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D.新文化运动存在局限性,有绝对否定的偏向4.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
下面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C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D.陈独秀和胡适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5.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
该漫画(如图)反映的事件是( C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6.电影《青春之歌》中有一组反映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场景: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学生振臂高呼口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刊物,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这里的“刊物”指的是( )A .《民报》B .《青年杂志》C .《时务报》D .《国闻报》2.北京大学校园里有一座雕像,雕像的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S(Science)。
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重要阵地开展的()A .维新变法运动B .新文化运动C .五四爱国运动D .国民革命运动3.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
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
在近代史上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口号或主张,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与科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辩论会,以下是同学们辩论的部分内容,正确的是( )①最为重要的阵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②代表人物有李大钊、李鸿章、鲁迅、张之洞等 ③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④内容包括: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文学革命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5.小明同学在学了“巴黎和会”后,画了右面漫画。
这幅漫画中德国人如此沮丧、日本人如此得意的原因是()A .大会要求德国把山东的权益归还给中国B .大会要求日本把山东的权益归还给中国C .大会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租给日本D .大会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6.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 .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C .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D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7.一首纪念某重大事件的诗歌写道:“神州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志士雄。
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
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word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 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指出:青年应“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材料旨在说明(C )A.《新青年》得到广大青年的认可 B.李大钊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C.李大钊希冀新青年勇担重任 D.青年学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2.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 C )A.近代史的开端B.近代化的起步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导致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D )A.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五四运动的胜利,使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4.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B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5.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D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D.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6.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
你认为最符合100年前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 D )A.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 B.出国留学的青年C.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 D.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7.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的机构是( A )A.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B.中共中央C.中华总工会D.中国总工会8.对中国而言,五四精神就是一种现代的人文精神,正如胡适所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发挥了先锋作用B.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五四运动扩大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D.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9.“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章节测试习题(6)

章节测试题1.【答题】陈独秀曾针对《新青年》指出:“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对这则材料理解最为正确的是()A. 早期新文化运动最初的目的是启蒙民众B. 新文化运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没有产生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D.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答】“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意思是新文化运动的宗旨是改造青年思想,提高青年的修养,对政治的批评,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旨,因此材料说明早期新文化运动最初的目的是启蒙民众。
故选A。
2.【综合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初,在中国布满阴霾的天空中,起了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材料一: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而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行泛施。
这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令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先刷干净不可”。
材料二:材料三: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答题】根据材料一结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让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认识?【答案】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理论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洗荡封建旧文化的毒害。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令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先刷干净不可”可知,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理论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洗荡封建旧文化的毒害。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1.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刊发该文的杂志是()A.《中外纪闻》 B.《民报》 C.《青年杂志》 D.《万国公报2.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
这场运动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3.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
”开创这一“功绩”的是()A.胡适B.李大钊 C.陈独秀 D.蔡元培4.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C.以《中外纪闻》作为主要阵地D.向尊孔复古逆流展开猛烈进攻5.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B.提倡民主与科学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6.“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猛烈冲击了以儒家思想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
”这指出了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B.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基础 D.使民主和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7.右图连环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8.下面是革命老人张三晚年回忆1919年5月4日所看到的情景,其中有误的是()A.北京大学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B.有个学生发给群众小旗帜,写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有个学生给盲人解释“还我青岛”的意思D.他看到一些学生演讲时慷慨陈词9.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谱写了一曲激昂向上的青春乐章。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卷 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B.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D.《青年杂志》改称《新青年》2.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A.新文学、新道德B.民主、自由C.民主、科学D.民主、富强3.下列人物中,属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有( )①②③④A.①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③④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①陈独秀②李大钊③鲁迅④胡适⑤毛泽东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5.小林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这样一幅图片:一群游行的人手举旗帜和横幅,上面写着“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标语。
你认为这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应是( ) A.公车上书 B.五四运动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6、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队伍壮大B、“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略中国C、北洋政府对外卖国、对内掠夺,阶级矛盾加深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7、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A、一次大战B、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的决定C、十月革命D、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8、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C、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并领导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9、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C、废除二十一条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0、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B、学生爱国运动C、工人和学生的革命运动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领导阶级不同B、指导思想不同C、所处时代不同D、革命前途不同1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去的城市是()A. 北京B. 延安C. 上海D. 瑞金13、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1921年召开的()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七大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4、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
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答案】B【分析】本题是对新文化运动的知识考查。
【解答】根据题干的“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戊戌变法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B项新文化运动是李大钊、陈独秀等人领导的,C项五四运动是以学生、工人为主力的运动,D项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领导的,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选择B。
2.【答题】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A.蔡元培B.陈独秀C.李大钊D.鲁迅【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有关知识的识记。
【解答】依据学过的知识,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选B。
3.【答题】“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文中的这次文化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新民丛报》B.《民报》C.《新青年》D.《新华日报》【答案】C【分析】本题是对新文化运动的知识考查。
【解答】根据材料中的内容“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为了反对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陈独秀、李大钊等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A项《新民丛报》是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于1902年2月由梁启超创办于日本横滨;B项《民报》是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同盟会的报刊;D项《新华日报》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创办,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型机关报。
2019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单元综合 阶段训练 新人教版

单元综合阶段训练(第四单元)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随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
在此背景下( C )A.义和团运动兴起B.辛亥革命兴起C.新文化运动兴起D.国民大革命兴起2.主张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先进知识分子是( C )A.康有为B.梁启超C.陈独秀D.孙中山3.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是中国落后的表现,应予废除而代之以拼音文字,这种现象表明( D )A.新文化运动彻底清除了封建残余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C.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D.新文化运动存在局限性,有绝对否定的偏向4.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
下面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C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D.陈独秀和胡适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5.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
该漫画(如图)反映的事件是( C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6.电影《青春之歌》中有一组反映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场景: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学生振臂高呼口号。
精选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13五四运动基础训练

第13课五四运动1.某作品收录了33位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五四事件”的文章。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下列标语和口号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3.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罢免曹汝霖等的命令拒签和约的报道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4.主力:学生();地点:北京()。
这一表述反映了五四爱国运动前后的变化,其中缺少的内容应该是()C.商人、南京 D.工人、南京5.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上述口号所体现出的五四精神主要是( )A.爱国 B.进步C.民主 D.科学6.“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
”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的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这个新时代是()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
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人经历了难以承受的从大喜到大悲的心理落差。
材料二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假使不要反对的话,那么,五四运动就是错的。
”材料三胡适在1922年回忆说:“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新派期刊仅《新青年》《新潮》等不超过10种,而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半年中,中国出现了大约400种新的白话文期刊,大约350种周报,而且皆以‘传播新思想,改造旧社会’为己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单元测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单元测试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019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____周年。
( )A. 80B. 8 2C. 84D. 8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哪儿?()A. 上海B. 北京C. 海南D. 武昌6.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
“这里”指的是我国的( )A. 重庆市B. 北京市C. 天津市D. 上海市7.20世纪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这就是历史上的()A. 新文化运动 B. 戊戌维新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大跃进”时期8.“有北京大学等十三校,学生三千余名,手持白旗,陆续到天安门前齐聚,议定列队游行。
先至东交民巷西口,经使馆巡捕拦阻,遂至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持砖乱掷,执木殴人,兵警拦阻,均置不理……经当场拿获滋事学生多名送交法庭讯办……”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公车上书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西安事变9.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
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10.《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A. 洋务运动B. 维新变法运动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11.在某课本剧中,出现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条幅和口号。
你认为该剧的名字最有可能是( )A. 武昌起义B. 洋务运动C. 五四先锋D. 北伐凯歌12.下列四个人物中,不属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是()A. 陈独秀B. 鲁迅C. 李大钊D. 毛泽东13.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精品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单元提升新人教版

单元提升【知识网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重点知识突破一、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典例1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①自强、求富②变法维新③民主共和④民主、科学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解析】“自强、求富”是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中提出的;“变法维新”是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之后维新派的主张,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
据此可知A项正确。
【答案】A二、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中共一大中共二大时间、1921年7月,先在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1922年7月,上海典例2 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内容的是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C.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D.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解析】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排除A 、C 、D 三项。
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B 项符合题意。
【答案】B针对强化训练1.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有识之士不断寻求强国御辱之路。
下列主张出自陈独秀的是 (D )A.“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B.“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D.“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2.下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
从漫画可见,这场运动是 (A )A.思想解放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C.农民革命运动D.无产阶级革命3.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主要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B.全方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C.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
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单元提升新人教版

单元提升【知识网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重点知识突破一、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典例1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解析】“自强、求富”是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中提出的;“变法维新”是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之后维新派的主张,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
据此可知A 项正确。
【答案】A二、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典例2 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内容的是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C.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D.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解析】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排除A 、C 、D 三项。
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B 项符合题意。
【答案】B针对强化训练1.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有识之士不断寻求强国御辱之路。
下列主张出自陈独秀的是 (D )A.“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B.“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D.“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2.下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
从漫画可见,这场运动是 (A )A.思想解放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C.农民革命运动D.无产阶级革命3.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主要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B.全方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C.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综合阶段训练(第四单元)
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随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
在此背景下( C )
A.义和团运动兴起
B.辛亥革命兴起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国民大革命兴起
2.主张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先进知识分子是( C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陈独秀
D.孙中山
3.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是中国落后的表现,应予废除而代之以拼音文字,这种现象表明( D )
A.新文化运动彻底清除了封建残余
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C.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
D.新文化运动存在局限性,有绝对否定的偏向
4.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
下面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C )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和胡适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5.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
该漫画(如图)反映的事件是( C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6.电影《青春之歌》中有一组反映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场景: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学生振臂高呼口号。
游行学生呼喊的口号中应该有( A )
A.还我青岛
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7.李大钊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D )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8.中国共产党和以往任何政党的不同表现在( C )
①阶级基础②指导思想③反帝反封建④奋斗目标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9.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几个栏目,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成立条件】
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准备。
1920年,金华籍教育家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同年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
(1)陈望道等人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经典内容】
(2)请你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中的A和B处填写完整。
【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大意义中,你是如何理解当中的“新”字的?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从中得出了怎样的认识?
答案:(1)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2)共产主义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3)“新”指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坚定的领导者;从此中国开始了真正的革命时代,工农运动日益高涨。
(4)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单元综合阶段训练(第四单元)
【阶段训练】
测控导航
制,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从而掀起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
故此题选C。
2.C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
3.D 新文化运动是在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历史大背景下发生的,题干所反映的信息,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暴露了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4.C 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根据所学可知,A、B说法不正确。
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D说法不正确;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说法正确。
故选C。
5.C 依据漫画中的三个拳头和文字指的是工人、学生和商人参与斗争,漫画中的三个人物指的是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可知是五四运动。
选择C。
6.A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A。
7.D 1919年,《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8.C
9.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1920年,金华籍教育家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同年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可知,陈望道等人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的准备有: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奋斗目标,即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因此,A处填写:共产主义;B处填写: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第(3)问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其中“新”指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坚定的领导者;从此中国开始了真正的革命时代,工农运动日益高涨。
第(4)问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答案:(1)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2)共产主义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3)“新”指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坚定的领导者;从此中国开始了真正的革命时代,工农运动日益高涨。
(4)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