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PPT全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PPT全套
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 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提倡民主与科学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 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提倡文学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 物及著作;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 历史意义
新课讲授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
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 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时间:1915年 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
出的问题。”
——毛泽东
《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
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来自了自己的时代。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 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 动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 基本情况;
2.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新课讲授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口号
爆发 导火线
五 四 运 动
扩大 意义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巴黎和会会场
爆发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主力:学生 天安门前集会,揭露帝国 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课件

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 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 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 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1.爆发原因——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运动的主体: 前期学生,后期工人;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 移到上海。
3.口号: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该运动的性质)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 签字”等口号。 4.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正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 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练一练:
1.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看……每页上都写
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吃人’。”
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科学、民主
C.提倡练一练:
2.北京大学教授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以《新
练一练:
4.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A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取消“二十一条” C.“还我青岛”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练一练:
5.“国内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此电文反映了
1919年哪一运动取得的初步成果:( C
A.戊戌变法运动
)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七大
练一练:
10.《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课件(共35张PPT)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成立条件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时 间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地 点 人物
内容
意义
中央局 。 1、党的领导机构是________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__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3、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____ 。 4、中共二大规定党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
1921 C年
1949年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不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 国工人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 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上述材料对中国近代革命历程的回顾,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
批孔 抨击 否定 说出: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
全校师生:
拜孔,祭孔, 弘扬传统文化
你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新 文 化 运 动 全 校 师 生
批孔抨击
祭孔
弘扬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一、新文化运动
背景 开始 时间 新文化 运动 开始 标志 领导 人 核心 思想 内 容 ①②③ 意 义 ①②③④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不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 国工人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 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部编)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课件(共26张ppt)

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部编)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课件(共26张ppt)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 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 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 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 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1915年在《青年杂志》 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 运动的号角。从第二卷改 名为《新青年》。
4、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签字;惩办卖国贼等。
第13课 五四运动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北京市民宣言》 5、陈独秀亲自起草 _______________, 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 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6、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 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 爱国运动 ,全国_____ 学生的___________ 200 多个城 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 帝爱国斗争。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三、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召开
1、时间: 1922年7月 2、地点: 上海 最终奋斗目标——建设共产主义 3、内容: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意义: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四、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中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集中 国____________________ 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2、从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国 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 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 30万以上。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3、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马克思主义。 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___________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单元知识解读方案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单元知识解读方案课件新人教版
答案:D
核心 二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 然一新。
核心框架:
知识要点:
新的理论指导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
新的革命纲领 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以统 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己任,以社 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新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 新的利益代表 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
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 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的爱国运动,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促进事件: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
表现
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旧的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新的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的发生
五四运动是实现新旧民主革命转变的标 志。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 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 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中国革命进 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例1 (湖南湘西)(改编)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内容: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新 时
中共二大 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 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概况: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

全国工人 运动的高潮
运动的高

代表: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

八年级历史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8)第四单元时代的曙光材料分析课件上册历史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8)第四单元时代的曙光材料分析课件上册历史课件

材料分析
“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 纪元”“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这句话应该出自_李__大__钊__。 p63页 他发表了《__我__的__马__克__思_主__义__观__》___、 《_法__俄__革__命_之__比__较__观__》_、《_庶__民__的__胜__利_》_、
《_布__尔__什__维__主_义__的__胜__利。》宣传马克思主 义,他在北京创办了《_每__周_评__论___》, 《劳__动__音_》“马__克__思__学__说_研__究__会___”,
——李长春讲话
(2)90多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 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五四运动有 那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12/13/2021
材料分析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 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6月,战 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 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 的一切特权,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 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
中?(2分)
新文化运动
(2)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4分)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3)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
科学;提倡文学革命 12/13/2021
材料分析
材p(5料27):页1“91我5年们创现办在《认新定青,年只》有,这掀两起位了先新生
可文以化救运治动中;国提政倡治文上学、革道命德;上中、国学共术产上党、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专题突破一 近代化的探索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专题突破一 近代化的探索课件 新人教版

10.(呼和浩特中考)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一刻也未曾停留。他们走 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提出了①“师夷长技以自强”②“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④“民 主、科学”等主张。他们的探索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逐渐深入,推动 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编后语
折叠课件作用 ①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 ②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 ③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 ④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对于课件理论、技术上都刚起步的老师来说,POWERPOINT是个最佳的选择。因为操作上非常简单,大部分人半天就可以基本掌握。所以,就可以花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 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 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 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
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C )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
8.(长沙中考)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 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
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
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A ) Nhomakorabea而代之以‘共和国家’”。他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 五四运动
7、6月5日后
主力: 工人阶级 运动中心:北京 形势:
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
上海
第13课 五四运动
8、结果:
(1)北洋军阀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2)免去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第13课 五四运动
9、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 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 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 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 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 2、时间: 1919年5月4日 3、地点及主力: 北京(学生)
马克思主义。 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___________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3、1919年《新青年》出版 “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 载了李大钊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对马克 《_______________ 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4、建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 思主义的团体。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5、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 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 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 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工人组织工 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 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 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三、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召开
1、时间: 1922年7月 2、地点: 上海 最终奋斗目标——建设共产主义 3、内容: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意义: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 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 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 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 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1915年在《青年杂志》 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 运动的号角。从第二卷改 名为《新青年》。
嘉兴南湖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革命纲领: 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中央领导机构: 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 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 的革命就焕然一新了。
4、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签字;惩办卖国贼等。
第13课 五四运动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北京市民宣言》 5、陈独秀亲自起草 _______________, 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 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6、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 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 爱国运动 ,全国_____ 学生的___________ 200 多个城 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 帝爱国斗争。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 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 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 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 也先后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2、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 地点 代表 主要 内容 标志
1921年7月 上海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4.重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5.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
化; (2)提倡民主与科学;(3)提 倡文学革命 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 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 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单元导读
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 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 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 发起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 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 动——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展现了强 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广为传播,共产 党早期组织相继成立。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 然一新。
四、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中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集中 国____________________ 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2、从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国 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 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 30万以上。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3、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性质: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 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划时代的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2、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 文化的刊物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
鲁迅《狂人日记》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胡适: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 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强调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 “须言中有物”。
胡适:《尝试集》第一部白话诗集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倒
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 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6.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
时间: 1923年2月
口号: 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结果: 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镇压 意义:将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高潮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4、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教训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 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 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 大的敌人。
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的关系: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 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为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③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陈独秀,李大钊)起了重要作用,不 久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为中共成立 奠定了组织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