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41例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过敏性紫癜41例护理体会
作者:鄂丽香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17期
过敏性紫癜(HSP)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特点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春秋季节发病较多。
由于本病首发症不一,且易复发,因此,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极为重要。
本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了41例HSP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1例病例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4~14岁,平均8.2岁。
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者24例。
其中单纯皮肤型7例,紫癜伴腹型和关节型30例,肾型2例。
治疗结果:28例痊愈出院,13例好转出院。
住院天数3~18d。
2护理
2.1心理护理大部分家长及较大患儿以为皮肤上出现瘀点、瘀斑是血液系统方面的不治之症,恐惧心理随之而来。
因此,责任护士应及时认真地做好健康知识宣教,详细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本病的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及预后等有关知识。
由于该病病程较长,临床症状反复发作,加之每天的注射治疗,患儿易产生焦虑不安、紧张等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与患儿多接触,给予安慰及关心,也可请病情稳定,即将出院的患儿现身说法,使患儿及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饮食护理入院后即介绍饮食疗法,责任护士必须详细告知患者饮食禁忌,以清淡为原则,给予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食或软食,禁食鱼、虾、牛奶、鸡蛋、膨化食品、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主食以面条、馒头、稀粥为主,腹型患儿伴消化道少量出血者给予流食,大出血者予禁食。
肾型患儿尿蛋白(++)以上应予低盐饮食,恢复蛋白饮食应在尿蛋白阴性后添加。
2.3症状的观察与护理
2.3.1皮肤护理皮疹、皮肤紫癜是本病主要特征之一,常高出皮面,压之不退。
在护理过程中应仔细观察紫癜分布的部位、大小、性状及消退进展情况。
保持床铺整洁、平整、干燥。
患儿应穿宽松棉质内衣,勤洗澡,但不可用肥皂擦洗皮肤,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
皮疹无破溃但痒感明显时,本科常用炉甘石洗剂外涂,每3h1次,能明显缓解皮肤瘙痒。
该组病例中有5例出现水疱。
用百多邦外涂破溃处,3次/d,无1例发生皮肤感染。
2.3.2关节肿痛护理。
观察关节肿、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嘱患儿卧床休息,适当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功能位,肿痛关节切勿热敷,同时在治疗护理时动作宜轻柔、熟练,以确保患儿舒适为佳。
2.3.3腹痛护理嘱患儿卧床休息,观察患儿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腹部压痛以及有无包块及腹肌紧张,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血便等,留取粪便标本及时送检。
关心安慰患者,分散注意力;腹痛时禁止热敷,以免加重胃肠黏膜出血。
饮食上少量多餐,出血严重者禁食。
正确应用止血药,甲氰咪胍是腹型过敏性紫瘢的首选止血药物,应分2次在激素治疗前后分别滴入,以保证最佳有效治疗。
2.3.4紫癜性肾炎的护理过敏性紫癜出现肾脏损害常在发病后1~2周,其损害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本病预后的重要因素。
患儿有轻重不等的水肿、高血压,严重者出现肾功能减退,甚至少尿或无尿。
因此,必须仔细观察患儿尿量、尿色的情况,有无浮肿、头晕、头痛及血压、体重的改变,及时留尿送检,准确记录24h尿量。
定时测量血压及体重。
嘱患儿卧床休息,避免疲劳。
此型患儿激素治疗时间较长,应告知患儿家长激素的副作用,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等,观察其不良反应,如皮肤黏膜感染、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并督促患儿严格按医嘱服药,对患儿实施保护性隔离。
3出院指导
指导患儿要劳逸结合.可适当锻炼,但切忌过度劳累。
居室定时开窗通风,不摆放花草,不使用地毯及羽绒制品,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刺激物。
饮食上可适当地逐渐增加蔬菜品种。
对可疑的致敏食物应在密切观察下小量开始食用,无不适后方可逐渐加量。
紫癜性肾炎出院仍需服用激素者,应告知患儿家长激素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改变药量或停服,并定期来医院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