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30水文学原理

合集下载

《水文学原理》考试复习大纲

《水文学原理》考试复习大纲

《水文学原理》考试复习大纲
一、适用专业
适用于水利类专业。

二、参考书目
《水文学原理》(闵孝芮,水利电力出版社)
《水文学原理》(一)(河海大学胡方荣成都科学技术大学侯宇光合编1988,水利电力出版社)
《水文学原理》(二)(河海大学于维忠1988,水利电力出版社)
三、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
1.水文学的主要分支
2.水文学原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水文循环:
1.水文循环概念
2.水量平衡原理
(≡)河流与水系:
1.水系与流域的基本概念
2.河流、水系及流域的特征参数
(四)降水
1.降雨特征
2.面降雨量计算
(五)土壤水与下渗
1.土壤水分的分类
2.土壤水分常数
3.下渗过程及经验下渗公式(霍顿公式)
(六)蒸发
1.蒸发与蒸发能力
2.影响蒸发的因素
(七)洪水预报
1.洪水波类型及特征
2.槽蓄原理
3.常用的洪水演进计算
4.水文预报与水文统计
(八)流域产汇流
1.径流形成过程
2.蓄满产流与超渗产流
3.线性集中式流域汇流计算
4.分布式水文模型
(九)其他
考生应掌握水资源方面的基础概念和简单计算,关注当前热点,并对我国特别是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特点有基本的了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F39科目名称:海洋学导论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海洋学导论是海洋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海洋学有关基本知识和海洋的基本自然现象,涉及海洋地质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物理海洋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重点包括板块构造、海水的物理化学及声光性质、海水的温盐密分布特征、海水的化学组成及海气气体交换、世界大洋环流及水团结构、流波潮的基本概念、海气相互作用、海洋生态系统等。

海洋学导论将提供海洋科学多方面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与海洋有关的最基本的现象、概念、理论、观测手段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等,使学习者较系统而概括性地了解海洋科学学科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和海洋科学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海洋科学的各学科高层次专门知识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对海洋的基本现象、分布有一个基本了解,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海、洋的定义和划分;了解海底地貌和海洋沉积有关的知识;基本掌握海水的物理特性及大洋的层化结构。

了解海水的化学组成和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

掌握环流、波浪、潮汐的基本理论,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变化。

以建立基本概念为主,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第二部分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张绪论(1)了解海洋科学及其发展史第2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1)熟悉海底的地貌形态与构造;(2)理解海洋沉积作用的意义;(3)掌握板块构造理论;第3章海水的物理特性(1)掌握海水的基本物理性质(2)理解海冰的形成过程及性质(3)熟悉大洋的收支及温盐密的分布第4章海水的化学组成及特性(1)熟悉海水的化学组成(2)掌握海水的CO2系统及变化(3)理解海气见气体交换的过程(4)掌握海水中营养元素的分布及循环第5章海洋环流(1)掌握海流的成因及分类(2)理解Ekman理论及其应用(3)熟悉大洋环流及水团结构第6章海洋中的波动(1)理解波浪的基本概念及成因(2)掌握重力波和内波的基本特征(3)熟悉风浪和涌浪的转播第7章潮汐(1)熟悉潮汐的基本概念(2)理解引潮力的形成和平衡潮理论(3)了解风暴潮的形成机制第8章大气与海洋(1)熟悉大气的平均状态及大气环流状态(2)了解海洋上的天气系统(3)掌握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4)理解ENSO现象及其影响第9章海洋生物(1)掌握海洋生物环境分布,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2)熟悉海洋生态系统及赤潮现象第10章海洋中的声与光(1)掌握海水中声与光的基本性质及传输特征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1、基本要求: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一般来说,对概念、原理、理论知识等,可用“了解”、“理解”、“掌握”等词表述;对应用方面,可用“会”、“应用”、“掌握”等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数学》(理)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01考试科目:数学(理)一、函数、极限、连续考试内容: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初等函数 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 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 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 无穷小的性质及无穷小的比较 极限的四则运算 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0sin lim 1x x x →=, 1lim 1xx e x →∞⎛⎫+= ⎪⎝⎭; 函数连续的概念 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考试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了解极限的性质,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会用无穷小的比较方法,掌握等价无穷小求极限的方法。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考试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弧微分曲率的概念曲率半径考试要求: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30水文学原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30水文学原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30水文学原理的更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30水文学原理科目代码:830科目名称:水文学原理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水文学作为地球物理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系统中水的存在、分布、运动和循环变化规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水圈与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相互关系。

通过课程学习,可从事水资源的形成、时空分布、开发利用和保护,水旱灾害的形成、预测预报、防治,以及水利工程和其他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水文水利计算技术的研究和工作。

二、基本要求理解水文循环、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和物理基础;掌握降水特性及区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方法;掌握土壤水运动的原理;掌握下渗、蒸发等水文现象的物理描述方法;掌握产流、汇流的计算方法;掌握河道洪水演算的方法。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1.了解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掌握水文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水文循环1.了解水的密度、冰点和沸点、传热性、表面张力等的奇异特性;2.掌握水文循环的概念、内因和外因;3.了解水文循环的意义;4.熟悉地球系统中水的储量、各种水体的更新速度;5.掌握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以及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6.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可能影响。

第三章流域和水系1. 掌握分水线、流域、流域面积、闭合流域、非闭合流域、水系、坡地、流域基本单元的概念;2. 掌握水系拓扑结构中河源、节点、内链、外链的概念;掌握二分叉水系的特征;3. 掌握斯特拉勒河流分级法;4. 熟悉河流长度、链长度、弯曲率、河底比降、横断面的概念;5. 掌握河数定律、河长定律和面积定律;6. 熟悉流域长度、宽度、形状的概念,熟悉河网密度、河道的维持常数、河流频度、链频度、面积~河长曲线、高程曲线、流域坡度的概念。

第四章降水1. 理解降水的定义,掌握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及降雨面积的概念,掌握降雨时空变化的表示方法;2. 熟悉降雨的分类及影响降雨的因素;3. 掌握区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方法,包括等雨量线法、泰森多边形法、算术平均法和距离平方倒数法;4.掌握降雨资料检验的双累积曲线方法;5. 了解雷达测雨的基本原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doc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doc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冃代码:T36考试科目名称:社会经济统计学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冃标课程冃标是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认清现代统计学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借鉴、参考、择取、利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增进学生从事经济学研究与改革创新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耍求学生了解和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掌握和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认识和解决经济问题。

在全面学习统计学主要章节的基础上,通过做习题来加深理解。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试目标第一章统计学概论(1)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内容、研究对彖、性质、应用范围及基本方法;(2)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第二章统计数拥的搜集与整理(1)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特性;(2)掌握数据的加丁整理方法;(3)了解各种数据搜集的方式方法;(4)了解统计数据搜集与整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1)掌握数据分布集屮趋势和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2)掌握分组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的计算与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比较,并能灵活加以运用;(3)理解数拯分布偏态与峰度的概念及其测度。

第四章抽样与抽样估计(1)掌握抽样基本理论及参数的估计方法;(2)掌握样本统计量的计算方法;(3)掌握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以及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4)了解抽样调查中的基本概念、抽样估计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假设检验(1)掌握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和人样本下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2)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3)理解区分假设检验屮的两类错误;(4)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第六章相关与冋归分析(1)掌握相关程度的测定方法;(2)了解相关的概念、类型;(3)理解相关的类别判定(4)掌握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5)理解最小二乘基本原理。

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1)掌握各种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具体运用;(2)掌握长期趋势、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3)了解时间序列的概念、类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生态学 (与国家 环保总局 南京环境 809 生态学 李博《生态学》 科学研究 所联合招 生培养)
大气物理 学与大气
805 天气学 与天气分析
朱乾根《天气学原理与方法》
第1页共5页
咨询方式为用户名
环境
806 大气物 理学
盛裴轩《大气物理学》
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 (工学)
822C|C++ 程序设计
谭浩强《C 语言程序设计教程》
应用气象 学
808 农业气 象学 809 生态学
冯秀藻《农业气象学原理》 李博《生态学》
电子与通
信工程
(专业学 位)(电 子与信息
811 信号与 系统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
工程学
院)
信息与通 811 信号与 信工程 系统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
第3页共5页
咨询方式为用户名
(工学)
软件工程 (工学)
822C|C++ 程序设计
地理学
803 自然地 理学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
电子与通
信工程
(专业学 811 信号与 位)(信 系统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
息与控制
学院)
管理科学
与工程 (管理
826 管理学 周三多《管理学》
学)
雷电科学 与技术
812 防雷技 术基础
陈先禄《接地》;梅卫群《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 潘忠林《现代防雷技术》;杨仲江《防雷工程检验审 核与验收》
梅安新《遥感导论》
生物学 809 生态学 李博《生态学》
第4页共5页
咨询方式为用户名
气象信息 技术
805 天气学 与天气分析
朱乾根《天气学原理与方法》
第5页共5页

830水文学原理

830水文学原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水文学原理》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30科目名称:水文学原理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水文学是一门论述地球系统中水的来源、运动、循环、水的时空分布、水与生态及环境的相互作用,水的社会属性,为洪涝、干旱、灾害的防治,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科。

本课程主要讲述了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原理。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为本专业后继课程的学习及未来从事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及水文气象等科学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基本要求理解水文现象及其过程的物理基础;掌握降水特性及区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方法;掌握降水、下渗、蒸发等水文现象的物理规律,以及它们对产流的影响;掌握河流及流域特征、河流水情的变化特征;掌握产流、汇流的物理机制、计算方法;掌握河道洪水演算的方法。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1.了解水文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发展过程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水文循环1.了解水的密度、冰点和沸点、传热性、表面张力等奇异特性;2.熟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的水分交换及相互影响;3.掌握水文循环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分类;4.了解水文循环的意义;5.熟悉地球系统中水的储量;6.掌握水量平衡原理,掌握水文平衡方程式及其不同的形式(水-土-植系统的水量平衡方程式、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以及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7.了解全球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可能影响。

第三章流域和水系1. 掌握分水线、集水线、流域、流域面积、闭合流域、非闭合流域、水系、坡面、流域基本单元等基本概念;2. 熟悉水系的拓扑结构里面的一些基本术语,如河源、节点、链等;3. 掌握序列分析法基本原则;4. 熟悉水系的一些几何性质,譬如横断面、河长、河段长、弯曲度、河底比降;5. 掌握Horton发现的三个主要定律,河数定律、河长定律和面积定律;6. 熟悉流域长度、宽度和形状以及河网密度、河道的维持常数、河流频度、链频度、面积- 河长曲线、高程曲线、流域坡度等基本概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T12考试科目名称:地球系统导论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以自然地理学为基础,从了解掌握部门地理入手认识地球的基本规律。

使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系统科学当前进展和热点问题。

运用科学的、系统的思想和方法,研究地球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时间动态,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驱动力量和基本规律。

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生产实践或领导岗位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地球系统与自然地理各分支部门的研究内容,对地球系统研究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地球与地质基础1.认识宇宙和天体;了解太阳和太阳系,认识太阳活动,掌握太阳常数的概念;2.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岁差、章动和极移的概念和意义3.理解地球的形状、位置和运动的地理意义4.熟悉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等概念5.了解地球圈层分布及内部构造和外部构造6.熟悉海陆分布、地球表面基本特征7.了解地壳的化学成分与矿物质;8.知道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了解地质构造9.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槽台学说、地洼学说、地质力学学说的基本观点和相应的证据10.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基本特征及规律11.了解地质年代及地壳演化简史二、大气与气候1.熟悉大气成分、大气结构、大气热能2.掌握气温、大气湿度、蒸发和凝结、水汽凝结现象、大气降水概念和基本规律3.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环流及主要天气系统4.理解气候与气候系统;熟悉气候带与气候型三、海洋与陆地水1.熟悉地球上水的分布;掌握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基本规律2.了解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3.熟悉潮汐与潮流、波浪;熟悉洋面流与水团运动4.认识海洋资源;理解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理解河流、水系与流域、水情要素、河川径流、河流补给、流域水量平衡等概念;理解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6.了解湖泊与沼泽的基本特征7.了解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了解岩石的水理性质及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9.了解冰川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理解解冰川分布及冰川对环境的影响四、地貌1.了解地貌的成因及基本类型;理解地貌在环境中的作用2.了解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3.理解流水作用,熟悉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及河流地貌;4.理解岩溶作用及喀斯特地貌;了解其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5.熟悉冰川、冰缘地貌及冻土地貌6.认识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7.了解海岸与海底地貌;五、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1.掌握土壤及土壤肥力概念;理解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土壤形态、物质组成及相互作用2.熟悉成土因素学说、成土因素、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及主要成土过程3. 知道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1.理解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的基本特征2.掌握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理解生态因子与生物对象股关系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掌握生物物种、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分类4.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熟悉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了解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5.了解农业生态系统及城市生态系统6.了解生物多样性概念,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知道全球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受威胁现状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七、自然地理综合研究1.理解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熟悉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及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规律2.理解地带性分异规律及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理解地域分异尺度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3.熟悉自然区划的原则及方法;了解等级系统.认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懂得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本课程对各考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认识、知道;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48GPS原理与数据处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48GPS原理与数据处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48GPS原理与数据处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48GPS原理与数据处理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一起来看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48GPS原理与数据处理科目代码:848科目名称:GPS原理与数据处理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GPS原理与数据处理》课程内容包括GNSS基本原理与方法、GNSS测量误差源、GNSS应用三大部分。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掌握GNSS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误差源,及其应用,掌握GNSS测量与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了解GNSS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应用领域,并具备灵活应用各部分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掌握GNSS信号结构,导航与定位原理、误差来源与改正方法、GNSS测量方法与技术应用、GNSS反演气象信息与应用,了解GNSS主要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1.绪论(1)了解其他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概况;(2)理解主动式定位和被动式定位;(3)掌握GNSS系统组成;重点:GNSS的三大组成部分;难点:GNSS的应用2.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1)了解时间系统;(2)理解岁差章动极移等基本概念;(3)掌握WGS-84坐标系和我国大地坐标系;重点:天球坐标和地球坐标系;难点:岁差、章动等概念3.卫星运动基础及GNSS卫星星历(1)了解GNSS卫星的无摄运动;(2)理解GNSS卫星的星历;(3)掌握GNSS卫星的无摄运动;重点:卫星星历难点:轨道摄动改正参数4.GNSS卫星的导航电文和卫星信号(1)了解GNSS卫星的导航电文;(2)理解GNSS卫星信号的构成;(3)掌握GNSS卫星播发的信号;重点:卫星信号组成难点:卫星信号调制解调5.GNSS卫星定位基本原理(1)了解周跳的探测及修复,整周模糊度的确定;(2)理解观测值的线性组合;(3)掌握单点定位,相对定位,差分GPS;重点:载波相位测量原理难点:载波相位线性组合6.GNSS卫星导航(1)了解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2)理解GNSS测时;(3)掌握GNSS接收机的载体速度测量;重点:测速原理难点:测姿原理7.GNSS卫星定位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1)了解钟误差;(2)理解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3)掌握多路径误差;重点: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难点:电离层折射误差8.GNS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1)了解选点与埋石,GPS接收机的选用及仪器检验,数据采集;(2)理解GNSS网的特征条件;(3)掌握GNSS网的精度和密度设计;重点:GNSS网形设计难点:几个设计参数的计算9.GNSS控制网的数据处理(1)了解网平差的流程;(2)理解网平差的类型及作用;(3)掌握RINEX格式和熟悉基线解算的数据预处理;重点:数据处理流程难点:处理过程的参数设置10.GNSS气象信息反演与应用(1)了解GNSS气象应用发展现状;(2)掌握GNSS水汽反演方法;(3)掌握GNSS电离层反演方法;(4)了解GNSS-R原理与应用(5)了解GNSS掩星原理与应用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1. 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本课程对各考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的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31科目名称:环境气象学第一部分大纲内容一、课程目标掌握大气化学的理论和实验的基本知识,熟悉大气中的化学现象和物理化学控制过程;掌握各种气象条件和特殊环境下大气污染物扩散规律,了解大气边界层气象要素的分布规律、大气湍流特征。

为进一步研究大气环境、大气化学、大气成分与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气象等打下坚实的物理和化学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大气湍流微结构1、掌握湍流脉动量标准差和湍流强度2、掌握湍谱特征及表达方法3、了解湍流通量观测与计算方法第二章空气污染扩散的基本理论1、理解梯度输送理论和扩散模式2、理解湍流扩散统计理论和扩散模式3、理解湍流扩散相似理论第三章理想条件下空气污染物扩散1、掌握点源、线源和面源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方法2、掌握大气扩散参数与地面污染物浓度的估算3、理解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公式第四章非均一下垫面条件下的空气污染物扩散1、了解局地建筑物影响下的扩散过程2、了解山地地形影响下的扩散过程3、了解水陆交界下垫面影响下的扩散过程第五章控制大气化学成分的关键过程1、了解大气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理解地表源、微量成分的长距离输送3、掌握均相和非均相化学转化过程4、掌握干、湿清除过程第六章大气微量成分的循环过程及大气气溶胶1、理解大气中的水循环、氢循环、碳循环、氮循环和硫循环过程2、理解大气气溶胶的基本特征及产生过程3、掌握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组成4、掌握气溶胶来源的判别和定量分析方法第七章大气化学成分与全球变化1、理解大气成分与气候的关系2、理解大气成分在地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第八章大气臭氧和云雾降水化学1、掌握光化学基础、大气氧-氮的光化学平衡理论2、掌握平流层臭氧和对流层臭氧理论4、理解云雾降水化学和酸沉降问题第九章大气化学模拟和空气污染预报1、了解空气污染预报研究的方法2、了解常用的大气化学和空气污染预报模式第二部分说明1、基本要求:具有参加大气化学研究、观测和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研究的能力,具备从事与大气化学相关的大气边界层物理、气候变化、空气污染预报、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和工作基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F28普通水文气象学(限水文气象方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F28普通水文气象学(限水文气象方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F28普通水文气象学(限水文气象方向)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F28普通水文气象学(限水文气象方向),一起来看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的更新!科目代码:F28科目名称:普通水文气象学(限水文气象方向)一、课程目标水文气象学是研究陆面和底层大气水循环中水的产生、存在、运动和转化以及这两个层面间能量相互转换的科学,着重应用气象学和水文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水文循环和水分平衡、能量平衡中同降水、蒸发有关问题的一门学科。

水文气象学作为连接水文学与气象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与水文循环、水量平衡变化密切相关的水问题,如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等水文气象现象的变化规律,及其预报预测方法。

陆地与大气的水量平衡、热量平衡是水文气象学的主要原理,涉及陆-气间水量、热量交换和水文过程与大气过程的耦合(反馈)作用。

水文气象极端事件多发生在气圈和地圈的界面上,这类极端事件是水文气象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讲述气象学在水文问题上的应用,培养学生通过气象学与水文学相结合的手段来解决水文问题中与大气有关的自然现象。

二、基本要求通过《普通水文气象学》的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水文气象学的基本概念,理解水文气象学中的重要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技术和方法,以及了解当今常用的一些水文气象耦合模型和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与国民经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应用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利用一些气象学方法来解决一些较为常见的与大气科学有关的水文问题。

1、绪论 (2 学时)1.1水文气象学的研究对象(1学时)(1)理解水文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与水文学和气象学研究对象的区别和联系;(2)掌握水文气象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重点:水文气象学的定义,水文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水文气象学的研究范围(降水和蒸发)。

难点:水文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与水文学和气象学研究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1.2水文气象学发展回顾(0.5学时)(1)了解水文气象学的发展历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46科目名称:文学综合第一部分:大纲内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考生必须掌握其主要内容。

按照教育部关于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结合我校多年来文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本大纲要求考生必须掌握以下重点内容:一、中国古代文学1、先秦两汉文学《诗经》的内容及艺术特色、《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屈原与《楚辞》、汉代诗歌的艺术特征、汉赋的艺术特征、《史记》《汉书》的文学成就2、魏晋南北朝唐代文学三曹与建安风骨、正始之音、太康诗风与两晋诗坛、陶渊明、谢灵运与鲍照、永明体与齐梁诗坛、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盛唐气象与盛唐诗人群体、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就、大历十才子、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杜牧、李商隐与晚唐诗风、唐传奇的文学成就、晚唐五代词3、宋元文学柳永与北宋初词风、欧阳修的诗文创作、苏轼的文学创作、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的诗歌创作、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李清照的文学成就、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辛弃疾和辛派词人、姜夔与吴文英、关汉卿的杂剧创作、王实甫和《西厢记》、白朴和马致远的戏曲创作、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4、明清文学《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西游记》与神魔小说、“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汤显祖与明代传奇的创作、《金瓶梅》与世情小说、清代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长生殿》、《桃花扇》和清代戏曲、《聊斋志异》与清代文言短篇小说、《儒林外史》的思想意义与叙事艺术、《红楼梦》的文学成就二、中国现当代文学1、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开端及文学观念的变革2、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文学思潮与论争、新文学社团流派3、20年代文学20年代小说发展状况、鲁迅的小说创作、20年代新诗发展历程,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的新诗创作,20年代戏剧发展历程、田汉的戏剧创作、20年代散文发展概况,周作人、鲁迅等的散文创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T13考试科目名称:气候资源学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气候资源学是研究气候要素中能够转化为生产、生活资料的物质、能量及其与人类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以光、热、水、风、大气成分及其组合为研究对象,包括分析其数量、质量、发展变化、空间分布以及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内容。

二、基本要求掌握气候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了解气候资源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的途径、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意义以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

重点掌握气候资源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要素的确定方法、无资料地区的推算方法、气候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区域分析方法、实际工作中各种资源分析图表的制作方法等。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1、了解资源体系分类。

2、了解气候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太阳辐射资源及其综合利用1、了解太阳辐射与天文气候。

2、理解地表辐射平衡过程。

3、熟悉地面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4、掌握地面太阳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

5、了解太阳能的利用与评价方法。

第三章热量资源及其利用1、理解地表热量平衡过程。

2、熟悉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

3、熟悉温度与作物生产的关系。

4、掌握热量资源分析方法。

5、了解热量资源的利用与评价方法。

第四章水分资源及其利用1、了解地表水分平衡过程。

2、熟悉水分资源的时空分布。

3、理解水分资源的确定方法。

4、掌握农田水分条件分析方法。

5、了解水分资源的利用与评价方法。

6、理解气候生产潜力。

第五章风能资源及其利用1、了解风能风压的计算方法。

2、熟悉风能的时空分布规律。

3、了解风能资源的利用途径。

第六章空气资源及其利用1、了解空气资源的组成及含量。

2、熟悉二氧化碳与作物生产的关系。

第七章气候资源的推算方法1、理解光照条件的推算2、掌握热量资源的推算3、了解降水和风资源的推算第八章气候资源的综合分析1、了解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29影视制作基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29影视制作基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29影视制作基础的更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29影视制作基础科目代码:829科目名称:影视制作基础第一部分目标与基本要求一、目标影视制作基础与实务分为影视制作基础和影视制作实务两部分,是对报考影视编导方向及播音主持方向考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检测。

一方面考察学生对于编导制作理论、电影史、影视概论等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同时也对考生在编导技巧、故事创意、故事板(分镜头)、场面调度、视觉风格、类型、市场定位、目标观众、营销策划等实务技能方面的能力作出一定程度的考量。

二、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熟知影视艺术的基本原理,对于影视艺术创作规律要有基本了解,熟练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点,熟知视频编辑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知影视艺术美学、影视艺术批评、影视艺术基本理论、影视艺术创作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知识结构。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视听符号、视听文化思潮、电视艺术发展情况以及电视节目形态变化进行分析、制作。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一、影视艺术基本概念1.狭义的影视艺术概念:长镜头、蒙太奇、电影构图、音响2.景别分类3.构图原理4.蒙太奇分类5.声画关系二、影视创作1.影视艺术创作要素和核心:影视剧作、影视导演、2.剧作的要素3.导演的功用4.影视表演的派别与理论5.摄影的要素三、电影理论形态1.电影理论流派概述2.中西电影理论异同比较3.巴赞电影理论4.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四、影片分析的范式1.时空形式、视听形象、镜头语言、造型意识2.请描述电影形象的四个发展阶段3.请简述长镜头理论4.影视形象的视听特性。

五、影片分析的策略及剧作分析1.可能性还原、后设影片2.理解影片分析过程中连续抽象策略3.可能性还原理论4.情节、冲突、性格与典型5.场面调度、镜头的视点6.分镜头处理及镜头控制的综合运用。

六、电视文艺形态1. 电视艺术片的类型与特征2.电视戏曲节目的类型与特征3. 美国电视剧发展状况及其类型4.内地综艺节目与台湾综艺节目发展之比较5. 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类别、符号特征和审美特性6.各阶段电视媒体技术发展状况及各类型节目的发展简史第三部分考查方式与考试题型一、考查方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

水文学原理考研

水文学原理考研

水文学原理考研水文学原理是水文学专业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水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水文学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水文学原理考研内容涵盖了水文学的基本概念、水文学的基本理论、水文学的基本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来系统地介绍一下水文学原理考研的相关内容。

首先,水文学的基本概念是水文学原理考研的重点之一。

水文学是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循环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了降水、蒸发、径流、地下水、地表水等内容。

在考研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基本概念有清晰的认识,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

其次,水文学的基本理论是水文学原理考研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了水文循环、水文平衡、水文过程等方面的知识。

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包括了降水、蒸发、蒸腾、植被蒸腾、径流等过程。

水文平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水的收支平衡状态。

水文过程是指水在地球上运动和变化的过程。

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对于水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水文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水文学原理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文学的基本方法包括了水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水文数据的收集是指通过观测、测量和调查等手段获取水文数据。

水文数据的整理是指对获取的水文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水文资料。

水文数据的分析是指对水文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水文规律。

水文数据的应用是指将水文规律应用于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设计、水文预报等方面。

掌握这些基本方法对于水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水文学原理考研是水文学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水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对水文学原理考研的相关内容有所帮助,也希望广大水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在考研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18电路原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18电路原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18电路原理方向、功率等概念2.熟练掌握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3.熟练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熟悉受控源4.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1.熟练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电阻连接的等效变换2.熟练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电源的等效变换3.熟练掌握一端口输入电阻的计算(三)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1.熟练掌握节点、支路、回路的概念2.熟练掌握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3.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四)电路定理1.熟练掌握替代定理、叠加原理的概念及应用2.熟练掌握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概念及应用3.了解特勒根定律、互易定律及对偶原则的概念及应用(五)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1.了解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2.掌握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六)一阶电路1.掌握动态电路及其方程2.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3.了解一阶电路的冲击响应(七)二阶电路1.了解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了解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阶跃响应(八)相量法1.了解正弦量函数、相位、超前、滞后的概念2.了解向量法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相量的运算3.掌握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九)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1.掌握阻抗、导纳及等效变换(阻抗、导纳、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2.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方法3.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一般分析及计算4.了解电路的谐振、最大功率传输、串联电路的谐振、并联电路的谐振(十)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1.掌握具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方法2.了解空芯变压器的分析方法,掌握含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分析(十一)三相电路1.掌握三相电路、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2.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3.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三相电路的功率(十二)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十三)拉普拉斯变换1.了解拉普拉斯变换变换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2.了解拉普拉斯变换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及运算电路3.掌握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线性电路的方法(十四)二端口网络1.掌握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概念,二端口的方程和Y、Z、A、H 参数及其求解2.了解二端口的等效与转移函数3.了解二端口的并接、串接方法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1.课程考核要求分三个层次:熟练掌握、掌握、了解;2.考试命题应注意(1)考试重点应落在熟练掌握和掌握的部分;(2)需掌握的知识点试卷上要有所体现(也就是说知识面覆盖要广);(3)其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2:3:4: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05天气学(含天气分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05天气学(含天气分析)

南京信息⼯程⼤学2019考研⼤纲:805天⽓学(含天⽓分析) 考研⼤纲频道为⼤家提供南京信息⼯程⼤学2019考研⼤纲:805天⽓学(含天⽓分析),⼀起来学习⼀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站的更新! 南京信息⼯程⼤学2019考研⼤纲:805天⽓学(含天⽓分析) 科⽬代码:805 科⽬名称:天⽓学(含天⽓分析) 第⼀部分⽬标与基本要求 ⼀、⽬标: 《天⽓学与天⽓分析》主要涵盖了《天⽓学原理》、《中国天⽓》和《天⽓学分析》三部分内容。

《天⽓学原理》和《中国天⽓》主要以天⽓学原理来揭⽰⼤⽓运动的基本特征并利⽤天⽓学原理论述天⽓系统及天⽓过程⽣、消演变规律以及影响中国的主要天⽓过程。

《天⽓学分析》主要掌握天⽓图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法,结合天⽓学原理初步建⽴以天⽓图为主的天⽓预报思路,提⾼对主要天⽓过程演变规律的独⽴分析和总结能⼒。

⼆、基本要求: 要求学⽣掌握有关内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法,以便提⾼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

第⼆部分内容与考核⽬标 第⼀章⼤⽓运动的基本特征 1. 了解⼤⽓运动各作⽤⼒含义、表达式及理解它的物理意义 2. 了解个别变化、局地变化、平流变化含义 3. 会推导连续⽅程,了解质量散度、速度散度含义、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4. 了解尺度分析含义、掌握在⾃由⼤⽓中⼤尺度系统运动,可以作为准地转、准静⼒处理 5. 理解热⼒学能量⽅程中引起固定点温度变化的因⼦ 6. 了解实际⼯作中⾼空分析等压⾯图⽽不分析等⾼⾯图(P坐标系的优越性) 7. 了解位势、位势⾼度、位势⽶、⼏何⽶概念 8. 理解等⾼⾯上⽔平⽓压梯度⼒可以⽤等压⾯上位势梯度或等压⾯坡度表⽰ 9. 理解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地转偏差含义、表达式及掌握它的讨论 10.了解正压⼤⽓、斜压⼤⽓概念;掌握热成风发⽣在斜压⼤⽓中 11.了解地转风、梯度风及热成风实⽤意义 12. 掌握低压中⼼附近及其边缘,还有⾼压边缘等压线可以分析密⼤风经常出现,⽽⾼压中⼼附近不能有上述现象 13.理解变压风及切向、法向地转偏差含义,要求会画图解释 第⼆章⽓团与锋 1. 了解锋、锋⾯、锋线、锋区含义及锋倾斜原因 2. 了解冷性锢囚锋、暖性锢囚锋含义,要求会画出剖⾯图中锋位置及等温线分布 3. 了解以密度零级不连续⾯模拟锋时,锋⾯坡度公式物理意义 4. 理解锋附近温度分布特征及锋⾯附近⽓压、变压分布特征 5. 掌握锋⾯分析中,⾼空测风资料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30水文学原理
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30水文学原理,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的更新!
科目代码:830
科目名称:水文学原理
一、课程目标
水文学作为地球物理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系统中水的存在、分布、运动和循环变化规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水圈与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相互关系。

通过课程学习,可从事水资源的形成、时空分布、开发利用和保护,水旱灾害的形成、预测预报、防治,以及水利工程和其他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水文水利计算技术的研究和工作。

二、基本要求
理解水文循环、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和物理基础;掌握降水特性及区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方法;掌握土壤水运动的原理;掌握下渗、蒸发等水文现象的物理描述方法;掌握产流、汇流的计算方法;掌握河道洪水演算的方法。

第一章绪论
1.了解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掌握水文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水文循环
1.了解水的密度、冰点和沸点、传热性、表面张力等的奇异特性;
2.掌握水文循环的概念、内因和外因;
3.了解水文循环的意义;
4.熟悉地球系统中水的储量、各种水体的更新速度;
5.掌握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以及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6.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可能影响。

第三章流域和水系
1. 掌握分水线、流域、流域面积、闭合流域、非闭合流域、水系、坡地、流域基本单元的概念;
2. 掌握水系拓扑结构中河源、节点、内链、外链的概念;掌握
二分叉水系的特征;
3. 掌握斯特拉勒河流分级法;
4. 熟悉河流长度、链长度、弯曲率、河底比降、横断面的概念;
5. 掌握河数定律、河长定律和面积定律;
6. 熟悉流域长度、宽度、形状的概念,熟悉河网密度、河道的维持常数、河流频度、链频度、面积~河长曲线、高程曲线、流域坡
度的概念。

第四章降水
1. 理解降水的定义,掌握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及降雨面积的概念,掌握降雨时空变化的表示方法;
2. 熟悉降雨的分类及影响降雨的因素;
3. 掌握区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方法,包括等雨量线法、泰森多边形法、算术平均法和距离平方倒数法;
4.掌握降雨资料检验的双累积曲线方法;
5. 了解雷达测雨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土壤水
1. 了解土壤的质地和结构;
2. 掌握土壤中的“三相”关系及其有关的土壤物理量;
3. 掌握土壤水的作用力、土壤水的类型、土壤水分常数及其意义;
4. 掌握土水势中分势和总势的概念及计算,了解土壤水分特性曲线的概念及滞后特点;
5. 掌握饱和和非饱和土壤的达西定律、土壤水运动的连续性方程以及理查兹(Richards)方程。

第六章下渗
1. 掌握土壤水分剖面、下渗率、下渗曲线、累积下渗曲线的概念;掌握下渗容量与土壤水分剖面的关系;理解下渗机理;
2. 掌握非饱和下渗理论和饱和下渗理论;
3. 熟悉经验下渗曲线;
4. 掌握下渗与降雨强度的关系及其计算。

第七章蒸发与散发
1. 了解蒸发现象及其控制条件;
2. 了解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掌握确定水面蒸发量的理论方法;
3. 掌握土壤蒸发过程和规律;了解影响土壤蒸发的因素;
4. 了解植物散发规律;
5. 掌握流域蒸散发的计算方法。

第八章产流机制
1. 熟悉包气带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
2. 掌握霍顿(Horton)产流理论和邓恩(Dunne)产流理论;
3. 掌握蓄满产流模式和超渗产流模式的特点。

第十章地表水流
1. 熟悉洪水波的形成及特征;
2. 掌握圣维南方程组,掌握洪水波的类型及其特征;掌握运动波和扩散波的特点;
3. 掌握河段水量平衡方程、河槽调节作用、槽蓄方程、特征河长;
4. 了解枯水及退水规律;
第十一章洪水演算
1. 掌握线性扩散波演算、线性运动波演算方法;
2. 掌握线性特征河长连续演算方法;
第十二章流域产流
1. 熟悉从五个方面进行流域产流特征分析;
2. 掌握产流面积变化的现象及原因;
3. 掌握蓄满产流总径流量的计算方法;径流成分划分的方法;
4. 掌握超渗产流径流量的计算方法;
5. 熟悉降雨径流相关图。

第十三章流域汇流
1. 熟悉流域汇流的物理过程;
2. 掌握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的推移和坦化原因,了解流域的调蓄作用,熟悉面积-时间曲线;
3. 掌握流域瞬时单位线原理;
4. 掌握线性集总式流域汇流模型,包括单一线性水库模型、克拉克模型、串联线性水库模型和并联线性水库模型;
5. 了解线性分散式流域汇流模型;
6. 了解流域汇流的非线性问题。

1 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较低要求——了解
一般要求——理解、熟悉
较高要求——掌握
2 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是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的,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各种比例(每种比例规定可有3分以内的浮动幅度来组配试卷,适当掌握试题的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
第一章: 绪论,约占3%
第二章:水文循环,约占5%
第三章: 流域和水系,约占6%
第四章: 降水,约占6%
第五章: 土壤水,约占7%
第六章: 下渗,约占7%
第七章: 蒸发与散发,约占6%
第八章: 产流机制,约占12%
第十章: 地表水流,约占12%
第十一章: 洪水演算,约占12%
第十二章: 流域产流,约占12%
第十三章: 流域汇流,约占12%
其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在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难易度分数比例2:3:3:2。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占20%,“理解”(熟悉、能、会)占40%,“掌握”包括应用占40%.
试题主要题型有: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四种题型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18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
对水文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型举例
判断题:
蒸发能力一般仅与气象条件有关,与蒸发面的大小无关。

( ) 填空题:
水文循环产生的内因是,外因是。

简答题:
分别描述什么是超渗产流和蓄满产流模式,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计算题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