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通读
心理健康教育通读

二、情景剧《同学之间》
Hale Waihona Puke 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的正确做法
学会友好,不嘲笑缺点。 学会尊重,不欺小凌弱。 学会宽容,不斤斤计较。 学会理解,不撒娇任性。
三、诗朗诵: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四 、 说 说 心 里 话
五、口风琴演奏《明天会更好》。
一、依赖
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可当我在面对应该由自己完 成的一些事的时候,总是希 望爸爸妈妈去做,或者等着 爸爸妈妈的指导和吩咐,就 是自己不能单独完成。在家 里,我也时常会提出一些问 题,但自己一个人去做时, 我就会害怕;而且对于我单 独去完成一件事,父母也总 是有些不放心,到现在晚上 睡觉时还需要爸爸妈妈一直 在旁边陪着。我该怎么办?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心理健康教育通读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心理健康教育通读心理健康是每个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孩子们可以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培养积极的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个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的通读,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案名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通读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和重要性;2.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应对方法;3.学习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的技巧;4.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我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心理健康?a.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b.心理健康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2.常见的心理问题:a.焦虑和紧张;b.孤独和沮丧;c.自卑和自信;d.恐惧和厌恶;e.其他常见的心理问题。
3.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a.寻求帮助和倾诉;b.积极调整心态和自我鼓励;c.运动和放松技巧;d.培养兴趣和爱好。
4.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a.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b.有效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c.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5.培养积极乐观心态:a.正面思考和积极心态的重要性;b.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c.寻找快乐和满足感。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a.尊重和理解他人;b.改善和解决人际关系问题;c.建立支持和互助的关系。
三、教学活动:1.心理健康知识讲解和讨论:a.通过小组讨论和故事分享,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和重要性;b.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健康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2.心理问题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讲解:a.给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案例,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成因和解决方法;b.讲解常见的应对心理问题的技巧,如寻求帮助、积极调整心态等。
3.认知技巧练习和情绪管理训练:a.通过游戏和练习,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学会有效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b.教授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和情绪管理方法,如深呼吸、放松音乐等。
心理健康教育通读

(音乐未响起之前)请你做好调整一下姿势,尽量让自己感到放松和舒适,闭上眼睛深呼吸,想象一下当你吸气的时候,把身上的疲劳、紧张和不愉快的念头通通的聚集起来,当你呼气的时候,把这些疲劳紧张和不愉快的念头通通呼出去,随着你的呼吸,你的身体变得越来越放松,越来越放松。
(音乐响起后)外边开始下雨,一滴滴的雨落下来,你感觉到清凉的雨滴,穿过你的头顶,到达你的额头,一滴一滴的雨,轻轻的拍打在着你的额头,额头变得越来越放松,越来越放松,额头由紧绷变得松弛,没有胀痛变得清晰。
雨水又流向你的肩膀,雨滴拍打着肩膀的每一寸肌肤,你的肩膀变得越来越柔软,越来越放松,越来越放松。
雨水又流向你的心脏(zang),有序的跳动,让您感到平静充满着力量。
雨水慢慢的流向你的腹部,顺着腹部流向你的双腿,顺着双腿到达你的脚底,慢慢的从脚底流出体外。
雨水通过头顶、额头、肩膀、心脏、腹部、双腿、脚底带走你的疲惫,带走你的不安。
你感觉身体变得轻灵起来,你内心变得平静,充满力量。
随着雨水越来越大,你让它流向任何身体不舒服的地方,雨水到达那里,那里变得清凉,轻松,轻盈。
没有焦虑,没有抑郁,变得平静而有序。
(音乐结束后)音乐已经结束,再仔细体验一下清凉的雨水进入头顶,穿过身体内部,到达脚底,流向体外的感觉。
带着这种感觉,慢慢的回到现实中来,感觉一下身下的椅子,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想象一下这间教室的样子。
活动一下双手,活动一下双脚,好,慢慢的清醒过来。
整堂课结束语:进入高三后,同学们可能会体会到很多情绪,但请你记住这样一个信念,它们是来帮助你的,而不是来给你制造麻烦的。
它们提醒你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作出调整。
愿每一个新高三的同学认识情绪,管理情绪,调整生活的焦虑、烦躁、不安、慌乱,训练积极的信念,归于平静,掌握自己情绪空调的遥控板。
五年级上册心理教育教案-心理健康教育通读全国通用

五年级上册心理教育教案心理健康教育通读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2. 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增强抗挫折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基本概念:心情愉快、人际关系、自我认识、适应能力等。
2. 情绪管理:认识情绪、调节情绪、应对挫折等。
3. 沟通技巧:倾听、表达、同理心、解决冲突等。
4. 价值观引导: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提高沟通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抗挫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教学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心情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情境创设:设计情境,让学生体验情绪管理、沟通技巧等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心理教育教案心理健康教育通读2. 主题:心理健康3. 副情绪管理、沟通技巧、价值观引导4. 内容:心情愉快、人际关系、自我认识、适应能力、倾听、表达、同理心、解决冲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调节情绪、提高沟通能力等。
2. 设计一份心情卡片,记录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情绪变化,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3. 让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共同探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2.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受益。
心理健康教育通读

医院检查。
• 38. 经常无端头痛,并依赖止痛或镇静药。 • 39. 经常有离家出走或脱离集体的想法。 • 40. 感到内心痛苦无法解脱,只能自伤或自杀。
• 测评方法: • √得2分,△得1分,×得0分。
• 评价参考: • 1) 0-8分。心理非常健康,请你放心。 • 2) 9-16分。大致还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所注意,也
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聊聊。 • 3) 17-30分。你在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应采取适当
的方法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你。 • 4) 31-40分。是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1. 良好的学习适应性。 • 2. 正确合理的自我认知能力。 • 3. 正确合理的社会认知能力。 • 4.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程度。 • 5. 具有良好的个性发展水平等。
•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常常是”,划√号;“偶尔”是, 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 1. 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 2. 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 3. 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
焦虑烦躁。
• 4. 经常早醒1-2小时 ,醒后很难再入睡。 • 5. 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 6. 读书看报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
搞不清在想什么。
• 7. 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 8. 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 9. 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 10. 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心理健康教育通读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心理健康教育通读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价值;2.了解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3.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并学会有效的交往技巧;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价值1.什么是心理健康?2.心理健康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3.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二单元: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1.情绪表达的方式和方法;2.如何调节情绪;3.如何有效地应对压力。
第三单元:人际交往技巧1.人际交往的重要性;2.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的事项;3.如何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价值;2.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3.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2.互动式讲解法:通过让学生自己讨论和发表意见,激发学生的兴趣;3.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交往技巧。
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教师引入:教师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和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价值。
二、知识点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
三、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教师通过一些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一些情绪问题,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第二课时:一、教师引入:教师通过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好理解各种情绪表达方式和调节方法。
二、知识点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各种情绪表达方式和调节方法,并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
三、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教师通过一些现实问题,让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和技巧,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第三课时:一、教师引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通读

积极自我暗示的方法
言语暗示法 音乐暗示法 图画暗示法 想象暗示法 动作暗示法
小组讨论:
你在生活当中曾经用过哪些方法对自己进行积 极暗示? 或者以后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进行自我暗 示?
一、语言暗示法
语言暗示:包括言语、表情语言和肢体语 言
我们最常用的是言语暗示法
注意点:
自我暗示的语言要积极、向上,不出现消极、负面 的词。
生活中的例子
消极自我暗示的语言出 现了消极负面的词
积极自我暗示的语言 正面积极
1、“但愿不要再像上次那么粗心了! ”
变为“做题过程中我要仔细!” 2、“别紧张,再考砸了!”
变为“适度紧张,有利于我的发挥!”
※我一定会做好! ※我一定能做好! ※我必须成功!
二、图画暗示法
1、理想大学
2、职业目标
心理游戏:
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一些词语对图片 上的人物进行描述。
这是一个世界名模
这是一个在逃的犯人
思考:
为什么同样一个人,你们对于她的描 述前后却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
启示:
不同的文字说明对同学们产生了不同 的心理暗示作用,以致于口中流露出 的文字也是不一样的。
积极自我暗示 方法及运用
心理暗示:
对应教学设计
摇滚乐
音乐、美景、想象
美国俄勒冈州,槭树隧道
日本,144岁的老紫藤树,覆盖1990平方米!
加拿大,125岁的杜鹃花“树”
美国波特兰市,日本枫树
南非,紫樱花树
德国玻恩,盛开的樱花隧道!
五、动作暗示法
1、微笑 2、我真的很不错
积极自我暗示的方法
言语暗示法 音乐暗示法 图画暗示法 想象暗示法 动作暗示法
典型故事:
心理健康教育通读 仔细听认真看

科目:心理健康教育 年 级:三年级
授课教师:
竖起耳朵仔细听, 睁大眼睛看分明。 动脑动手又动口, 认真学习我能行。
听听她在说什么?
火 眼 金 睛
游戏规则: 看一看,说一说,找出
两幅图中有哪些地方不同, 并用圆圈Biblioteka 出来。火眼金睛信息传递
• 我们随时在和其他人进行 着信息的传递,但是信息 的传递是有秘诀的。大家 一起玩一个“你说我听传 传传”的有趣游戏吧 !
妈妈赶马,马慢, 妈妈骂马
刘翔是中国跨栏飞人
世界一直一直变地球不 停的转动
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 造机会
不知日落月升多少个夏秋
自我评价
你在这一课的学习中 有哪些收获呢?请根据 状况把最符合的表情涂 上颜色。
小结
认真听、仔细看、 用心感觉是专心的表 现,培养专心做事的 习惯非常重要。
谢 谢!
游戏规则
同学分成两组,给每组第一个人 一张纸条,第一个人用一分钟的 时间背下来,然后把纸条上的内 容悄悄地告诉第二个人,不能让 第三个人听到。以此类推,最后 一个人要大声地宣布出来,哪组 又快又准,哪组就赢。
一只老鼠看见了一 只老虎,老鼠说: “好可怕!那只猫 真大!
太阳是爸爸,月亮 是妈妈,太阳,月 亮和星星是幸福的 一家。
五年级上册心理教育教案-心理健康教育通读

五年级上册心理教育教案-心理健康教育通读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对人的重要性;2.掌握一些增强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3.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积极向上的心态;4.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一、什么是心理健康1. 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人在心理上达到了一种良好状态,在情感、思维、行为等各方面都能够良好地发展,保持一种平和、稳定、适应能力强的状态。
2.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人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之一。
②提高个人素质:心理健康可以提高个人的专业、技术、文化素质。
③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可以增强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④改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对人际关系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保持心理健康1. 增强积极心态(1)有自信心。
积极对待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2)乐观向上。
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3)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在繁忙的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和欣赏身边美好的事物和人物。
2. 学会缓解压力(1)学会分解任务,细分目标。
(2)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文艺活动,放松身心。
(3)学会与压力“斗争”,而非避免或逃避。
3. 健康慢跑和户外活动每天保持半小时以上的健康慢跑或户外活动有助于释放工作和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以及维持身体健康。
三、情商教育1. 情绪管理自我了解:情绪管理从自己开始,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感受,才能将情绪的管理付诸实践。
需要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在声音,了解自己情绪背后的原因。
情绪调节:内在改变不容易,很多时候需要外在刺激让情绪得到调节。
如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跑步、瑜伽、呼吸法等,都是情绪调节的有效方式。
2. 人际交往人是一个社会性的动物,与任何人都免不了交往。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追求爱情、友情,还可以帮助在工作中减少摩擦冲突,降低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心理健康教育通读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心理健康教育通读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心理素质。
3.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自我调节方法,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2. 积极心态的培养3. 心理自我调节方法4. 应对挫折的能力5. 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6. 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7. 增强自信与自尊8.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自我调节方法,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2. 教学难点:心理自我调节方法的掌握与应用;应对挫折的能力的提升;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的树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音频、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心理测试量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2. 讲解:详细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心理健康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积极心态、应对挫折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 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2. 积极心态的培养3. 心理自我调节方法4. 应对挫折的能力5. 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6. 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7. 增强自信与自尊8.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篇关于心理健康的演讲稿,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1-6年级《心理健康教育通读》_0

开展活动, 激发兴趣。
1、师:课件出示教授的故事,读故事后,提出问题,教授的裤子还能穿吗?教授的裤子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上这节课前老师最担心什么吗?老师最担心同学们不会做游戏。
3、活动
(1)活动一,猜词游戏。学生齐读游戏规则。选出三位同学表演,让其他小组学生进行猜词。第一次游戏规则,只允许表演者表演,不允许出声(此游戏规则为了让学生了解沟通中需要肢体语言,并板书肢体。)第二次游戏规则,允许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语言提示。(此游戏规则为了让学生了解沟通过程中需要语言要准确,并板书准确。)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游戏,并在此游戏中了解沟通的一些技巧。
单位
科目
地方
课题
课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1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沟通的重要作用、掌握沟通的技巧,了解良好的沟通方式。
能力目标:通过体验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提高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他人交往,形成开朗、合群的健康人格
重点
掌握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难点
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沟通技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补充、学法或反思
直接导入,
揭示主题。
1、师: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好朋友,如何沟通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下面同学的做法。
2、出示学生日常沟通视频,提出两个问题。问题一,哪些同学的沟通方式有问题?问题二,你有没有更好的沟通方式呢?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沟通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