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源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扫描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题高二语文本试卷共8页,18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涂黑.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默写(15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2)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3),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4)楼船夜雪瓜州渡,。
(陆游《书愤》)(5)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渔粱渡头争渡喧。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7)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其二)》)(8),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9)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10)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1)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1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1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源序》)(14),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15)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二、文言文阅读(2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7题。
(一)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
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
(审核版)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6套)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卷2018年1月20日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就是一种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民俗文化之一。
因此,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从艺术的角度看民间剪纸艺术是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出来,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的一种文化模式。
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政治功利,但有生活方面的功利意识潜入在其中。
他们在创造时,往往让人(包括创造者自己)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
这是由于它们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
所以,自中国民间产生剪纸以来,人们一直将其作为一种象征性装饰物,尽管历代在造型样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断发生更新和变化,可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造型思维方式和特定的深层寓意内涵,却一直不变地流传至今。
因此,可以说民间剪纸是一种大众艺术。
从客观上说,中国民间剪纸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
它不仅有它的造型形式的传承,而且还有着它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
从中国民间剪纸的纹饰寓意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反映出来的中国民间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传承,以及当地民众的心理特征、生活追求和审美情趣。
它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
例如“蛙”这一形象在民间剪纸中屡见不鲜,民间常将它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看作是生活中最可靠的保护神,并将“蛙”这一自然中丑陋的动物形态,运用民间美术中的互渗造型手法,将其变为神圣、稚拙、亲切、动人、给人美感的剪纸花样,缝绣在孩童的枕头、围涎、肚兜、香包等衣物上,以希望孩子在“蛙”的保护下,茁壮成长,美满幸福。
需要指出的是,“蛙”这一图腾物产生以来,因为囿于民间文化而没有上升到中国的上层文化之中,所以也就得不到龙凤那样由皇权所推崇的中华文化象征的地位。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39)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分值150分,时间为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经历等方面的争议。
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
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某种困局。
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
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越难。
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
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
二是观众的新鲜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
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
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
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会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
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进放专业领域。
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7)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分数: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如果承认唐诗是中国诗的高峰,就不能不进而承认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但在公元755年安史乱前和乱后,诗坛的面貌是并不一样的。
在这次战乱以前,诗人们在其创作中都发散着强烈的浪漫气息。
或者表现为希企隐逸,爱好自然,诗中的代表人物形象是隐士;或者表现为追求功名,向往边塞,诗中的代表人物形象是侠少。
这,实质上也就反映了他们由于生活道路的千差万别而形成的得意与失意、出世与入世两种互相矛盾的思想情感。
不同的生活道路与不同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或者成为高蹈的退守者,或者成为热情的进取者,或者因时变化,两者兼之。
前人所谓“盛唐气象”,在很大的程度上,指的就是这种富于浪漫气息的精神面貌。
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等的许多作品,都极为成功地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谧的心境。
这种诗使人脱离现实斗争,但对于热衷奔竞、趋炎附势者流,也具有清凉剂的作用,而其所提供的自然美的享受则是不可替代的。
这些人是以写田园山水诗得名的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气象的浑穆或有不及,而措语的精深华妙则有过之。
其后的韦应物、柳宗元在这方面是他们的追随者。
但王维却在描摹自然、歌颂隐逸之外,还曾将其诗笔扩展到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在另外许多同样成功的篇章中,他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进取精神和悲壮情怀。
王维在高蹈者孟浩然等和进取者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等之间,恰好是一座桥梁。
所以有些评论家就一方面将其与孟浩然相提并论,合称王孟;而另一方面,又将其与高适等相提并论,合称王、李、高、岑。
当然,这种提法也包含有对诗歌样式的考虑在内。
王维是兼有五七言古今体之长的,而王孟并提,偏指五律;王、李、高、岑并提,则偏指七古。
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精神的,是出自王、李、高、岑等人之手的边塞诗。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
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的政策,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来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
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
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
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
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40)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卷(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字音字形无误的是 ( )A.梁椽(chuán)欢谑(nùe) 萦迂剡溪B.衰鬓(bìn)凝睇锱铢肯綮.(qìng)C.渌.水(lǜ) 鼙.鼓(pí) 砉然馔玉D.披靡.(mí)玉扃嗔目鼎铛(chēn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一致的是( )A.依乎天理..见之。
..,批大郤,导大窾。
B.我何面目C.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
D.可谓智力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的是( )A.《李凭箜篌引》中诗人运用了大量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比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令人惊叹。
此诗是李贺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唐诗中描写音乐的名篇。
B.《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C.《长恨歌》是一首叙事成份很浓的抒情诗。
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
而《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
D.《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获得第64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而该片主演廖凡也成功摘取最佳男演员的桂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柏林电影节华人“影帝”。
B.法国学者奈尔撰文说,美国之所以从战略和政治上如此倚重监听,原因是美国目前在经济和财政上陷入危机,以及面对新兴大国崛起和德国重返世界权力中心的挑战造成的。
C.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中二年级 语文答案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C(C项颠倒因果,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说“‘道’之不可名,乃是由于它的无形”,“道”之无形是因,“不可名”才是果。
)2.D(D项理解有误,文章第四段比较“道”与“存有”的异同,是为了证明老子的“道”是不断运动着的变动体。
)3.A(A项曲解文意,根据文意,老子用“道”来称呼那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只是为了方便起见,实际上它“不可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4. B(村民提着东西来陪父亲喝酒并不能说明乡亲们的虚伪、自私。
)5. ①一语双关。
春子家的“传家宝”,表面上指蓑衣、竹篙及渡船,实际上指春子家世代知恩感恩的精神。
②“传家宝”是小说的线索。
整篇小说围绕着父亲期待儿子继承“传家宝”、儿子如何继承“传家宝”展开。
③“传家宝”暗合了小说的主旨。
春子虽然没有像父辈那样义务摆渡,但却用自己的智慧传承了家族的感恩精神,而这正是春子家的“传家宝”。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如答“引起读者兴趣”给1分;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①这样安排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小说前半部分写春子“无端的怨恨”“隐隐的不满”以及与父亲的“争吵”,使得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但另一方面,这样的结尾又照应了上文“春子摆渡收费”,面对村民的假意关心春子淡淡一笑、毫无失落等情节,给这些情节一个合理的解释,使这个结尾又在情理之中。
②丰富了人物形象。
春子出资建桥,既不负父亲的期待,报了乡亲们的恩情,又可一劳永逸,方便了乡亲们渡河。
小说塑造了一个孝顺感恩、智慧多能的新时代青年形象。
③深化了小说主旨。
小说结尾通过交代出“春子出资建桥”的事实,不仅赞颂了代代相传的感恩精神,也褒扬了在新的时代、用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智慧。
④照应开头与题目,使小说结构更加圆合。
春子出资建桥,使父亲自豪、满意,正呼应了开头父亲眼光中的期待,春子达成了这期待;同时也照应了题目“传家宝”,使得“传家宝”的内涵更加丰富。
2017-2018高二上学期语文答案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1)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 2 3 410 11 12 17 18 19D C B D C D A C C D1.【答案】D2.【答案】C3.【答案】B4.【答案】D5.【答案】①终于完成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实现了自己的最大心愿;②得到了亲朋好友的鼓励与祝福,感受到亲情、友情的温暖;③饱尝了痛苦与艰辛的创作之后,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幸福,参透了文学创作的意义。
(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4分。
)6.【答案】第一问:①文学创作使人丧失和牺牲很多应该拥有的生活甚至最宝贵的青春;②文学创作与在土地上劳作的本质是一致的,也是一种平凡的劳动。
(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
)第二问:我认同第一种观点。
路遥为了完成《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花了6年的时间,忍受着创作过程中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和寂寞,最后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我认同第二种观点。
农民在土地上劳作,从早到晚,从春到冬,从生到死,一丝不苟,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全力以赴,直至完成。
文学创作也是如此。
(言之成理即可得4分。
)7.【答案】AC8.【答案】①知恩。
在家人被救后,尽管自己家里的日子不好过,还是把瓷瓶送给了救命恩人。
②图报。
后来,王家认为送给救命恩人的瓷瓶是“赝品”而一直愧疚,为寻找恩人,王家到江北开设分店;多年后,王教授又用30万元买下认为是赝品的瓷瓶。
③重义。
当知道瓷瓶的真正价值后,王教授又毅然把瓷瓶送回。
(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4分。
)9.【答案】①从情节结构上看,照应前文关于瓷瓶真伪的悬念,使故事情节再起波澜,耐人寻味。
②从人物塑造上看,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③从内容主旨上看,凸显了被救者的感人情怀,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④从艺术效果上看,以“最少400万”结尾,小说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言之成理即可得6分。
)10.【答案】C11.【答案】D12.【答案】A13.【答案】(1)皇上不允许,派遣中黄门探问病情,加赐珍馐,赏钱三十万。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卷一丶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饥馑.(jǐn)槁.暴(gǎo)踟蹰..(chíchú)B.喟.然(kuì)逡.巡(jūn)放诞.(dàn)C.骐骥.(jì)錾.银(zhàn)袅娜..(niǎo nuó)D.濒.临(pīn)谛.听(tì)璎珞..(yīng luò)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敕造逶迤苍穹慷慨激昂B.清冽宁谧喧嚣熙熙攘攘C.缥缈菜圃健硕本末倒置D.斩新翩然栖息盘根错节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某是初生牛犊....,在无照驾驶、肇事打人之后,又因为强奸罪再陷囹圄,其“坑爹”行为引起人们对“星二代”的热议。
B.冬泳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初学者在牛刀小试....前必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C.一名黑客勾结网管利用木马软件盗取网吧上网费用,两人将赃款二一添作....五.,虽然手段高明,但仍难逃法网。
D.上海再延迟退休方面率先试点,进行城镇职工“柔性延迟领取养老金”的尝试。
不过,据当地媒体报道,试行两年多,参与人数仅数以千计....。
4.依次填入下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成语是()。
____四婶,____后来雇佣的女工,大抵____懒____馋,____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____也还提起祥林嫂。
A.只有因为或或而且所以B.唯独由于非即或者所以C.只有因为非即或者所以D.只有因为或或甚至所以5. 下列各句,没有病句、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B.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挡风。
C.我们将永远记忆着孔繁森的名字。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26)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第Ⅰ卷(共36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尧.(ráo)舜巨擘.(bî) 木铎.(duï)喟.(kuì)叹B.砥.(dǐ)砺樊.(fán)篱恸.(tîng)哭怃.(fú)然C.糜.(mí)费混.(hùn)沌整饬.(chì)央浼.(měi)D.岑.(cén)寂解剖.(pāo)精髓.(suǐ)淬.(zú)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暄饥瑾相辅相成有教无类B.梗直脉搏举一反三不愤不启C.弘扬皈依钻之弥艰因材施教D.颠沛装钉兴奋莫名叨陪理对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强调,在社会管理中,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照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关切,既要“左顾右盼”,又要“瞻前顾后....”,防止简单地一罚了之,一关了之,一禁了之。
B.小小的板报哪里用得着班长你亲自出马,这简直是割鸡用牛刀.....!有我这文艺委员就够了。
C.小张在校庆艺术节演出中,不慎扭伤了脚,上下楼极不方便,生活委员小王见此情形当仁不让....做起了小张的“拐杖”。
D.从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开始,孙中山一直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了民族事业,他辗转海内外,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赢得了国人的无限敬仰。
一百年来,人们从未忘记这位为国家、为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历史伟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深切悼念“改变世界的天才”苹果前CEO史蒂夫·乔布斯之时,许多国人提出质询: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式的人物?B.近年,中小学教材一直是社会各界争议不断的热点。
某民间学术团体强烈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存在四大缺失: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
2017-2018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宋民谣中的颂廉反贪王春瑜两宋时期的许多民间谣谚,反映了人们对清官廉政的美好期望赞颂;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贪官污吏的严厉谴责与愤恨;而且有的还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控诉了贪赃者的罪恶,贪污行为的无耻;反映了广大民众遭受掠夺与勒索的痛苦和辛酸;从而,成为传统的反贪文化内容之一。
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中,有大量的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
宋人认为:为官之要,曰廉曰勤。
岳飞更是直率地指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至于名相范仲淹,则其境界更高。
他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心做官,莫营私利。
这些至理名言,后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转化为歌谣民谚。
另外,当时还有劝廉、守廉的民谣。
例如: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人人为官莫敛财;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
否则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些或诗或歌的民谣,代表了广大民众希望官场廉洁、官员廉正、不奢华、莫敛财的良好愿望。
据传,当时民歌谣谚中广为流传着宋真宗写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诗歌中既有劝人勤学苦读的用意,也将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关系写得清楚明白。
时人又唱道: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粟;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官去贪污;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两宋时期,大量的民谣谚语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尤其是对北宋末年童贯、蔡京、朱勔等人的切齿之恨。
如: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家坏!又如:打破筒(指童贯),泼了菜(指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有些诗歌民谚还揭露了贪官的罪恶与崇拜金钱的无耻嘴脸。
南宋初,因大将张俊所领士兵自臀而下,文刺至足,故有“花腿军”之名。
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试题语文命题学校:抚顺二中命题人:张金勇校对:单晓蕾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南朝人品评人物,非常重视人物风度的清俊爽朗之美。
《世说·容止》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又载:“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
”这里赞誉人物的风神姿貌,用了“爽朗清举"“俊爽”等词语,大致都是清俊爽朗的意思。
当时玄学盛行,上层人士往往把超脱尘俗、神游物外当作雅人雅事,他们认为清俊爽朗的风度是一个人在思想、感情、性格方面超脱尘俗的标志.《世说》等书关于风姿、风神的记载都是针对人物的外部风貌说的,文学批评风骨论中的“风”是针对思想感情呈现为作品的外部风貌说的,二者特色都是“清”.可见文学批评中“风”的概念是从人物品评借用而来的,而且借义同原义仍相吻合..至于品评人物的所谓“骨",是指骨相、骨法而言的。
《赏誉》载:“王右军目陈玄伯垒块有正骨。
”《轻诋》载:“旧目韩康伯,将肘无风骨。
”注引《说林》曰:“范启云:韩康伯似肉鸭.”“垒块”原意指众石错落突兀,这里借指人的骨骼挺拔.陈玄伯骨骼挺拔,故王羲之评为“有正骨”。
韩康伯肥胖臃肿,有似肉鸭,骨骼为血肉所掩,故被人评为“无风骨”。
肥胖使人体好像无骨,借用到文学批评方面,则肥辞使文无骨,故《风骨》说:“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
”让我们再来考察一下六朝画论中的风骨论。
人物画评论中关于风骨的概念,是直接从当时人物品评的言论中得来的.顾恺之《论画》一文中多次运用“神”“骨”等词品评古画,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序》认为画有六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气韵生动即指风,骨法用笔即指骨。
谢赫把气韵生动、骨法用笔放在六法第一、第二位,可见他对风骨的重视程度.画论中风、神、气韵等词,都指人物的神情风貌在画中表现的生动性而言;骨、笔迹、骨法用笔等词语,则指人物的骨相形貌在画中是否被勾勒得遒劲有力而言.人物品评、画论中风骨连称,除二者都很重要外,还由于二者的关系颇为密切。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5)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本套试卷共17小题,请同学们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也只有双向进行的交流才是健康的、正常的交流。
秦汉时期在大量引进域外文明的同时,中国文明的向外传播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在秦汉以前,中国文明的向外传播多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因而其影响范围相当有限,仅及与周边地区。
而秦汉时期中原文化的传播则远远超过了周边范围。
史载,汉王朝的使者曾到达过安息(伊朗)、犁轩(古罗马)、身毒(印度)、奄蔡(今黑海东北)、条支(今波斯湾西北)等地,他们在扩大汉王朝影响的同时,自然也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了这些地方。
实际上,从考古发现看,秦汉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及影响已大大超过上述范围。
秦汉时期向域外传播的诸多文明中,对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当数丝绸、钢铁、冶铸和水利技术等。
据希腊古代学者希罗多德记载:希腊人早就知道以产丝著称的中国。
但是丝绸大量输入西方则是秦汉时期。
20世纪初以来,各国考古工作者在这条路上发现了相当数量的丝绸即证明了当年丝绸贸易的兴盛。
而在新疆罗布泊地区出土的一件汉锦,其上“登高明望四海”的文字,则充分展示了汉王朝面对世界的恢廓胸襟和无比自信的气势。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冶炼术也在秦汉时期远传到了西方,有关记载表明,安息帕提亚王国马尔基纳地区的首府木鹿,曾是中国优质钢铁的集散地,并以“木鹿兵器”闻名于世。
所谓“木鹿兵器”就是用中国优质钢铁制造的刀剑等兵器,其犀利无比,主要供安息骑兵使用。
在罗马,中国的铁器与丝绸同享盛名。
从非洲东部苏丹境内的古都麦洛埃遗址出土的汉式三足铁鼎可以看出,中国汉代的冶铁术和炼丹术可能已传入罗马统治下的非洲地区。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商人也在东汉时期首次踏上了非洲的土地。
除冶铁术外,汉代的水利灌溉技术也西传到了中亚地区。
辽宁省凌源市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凌源市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10月份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⑤(第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法,自东汉时期跨入自觉的艺术时代以后,便逐渐成为我国古代一门极为普及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于是,关于书法的论著也日趋丰富。
可以说,在我国古代,有关各类艺术形式的论著中,书法论著是最为丰富的。
在这众多的论著中,有关书法活动中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论述也多有出现,涉及的问题也颇多,诸如书法创作的一般心态、想象与书法、动机与书法、灵感与书法、情绪与书法、个性与书法、品德与书法等方面,古人都有独到之思想。
在古人看来,书法创作一般包括两种心态:一种是虚静态,另一种是炽情态。
虚静创作是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居敬持志、人书相对的创作心态。
东汉的蔡邕在《笔论》中最早提出:“夫书,先默坐静思,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东晋的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中也说:“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唐代的虞世南在《笔髓论》中也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明代的宋曹在《书法约言》中亦说:“志专神应、心平手随。
”这种剔除杂念、超越俗事的思想与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虚静观”是一致的。
古人论述情绪与书法创作的关系涉及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古人认为,书写内容对书写时的情绪状态有影响,所谓写“悲”则悲、写“忧”则忧。
其次,古人认为,不同情绪状态下,其书法风格亦有相应的变化。
再次,古人认为,书法创作可以排除消极情绪,达到心理平衡。
韩愈曾说“不平则鸣”,艺术就是一种“鸣”的工具,书法亦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