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评分标准与2015年高考备考的启示
2014高考试卷分析及备考方向

应该说这道题也不是创新,但它的意义却
十分重大。往年考查古诗文填空,都采用 原句上下文衔接的方式,考查重点都是死 记硬背。2014年采用了理解性填空的做法, 这无疑是一大进步。鉴于新课程试题首次 涉及,试题有意降低了难度,选择了大家 最为熟悉的名句,如“朝菌不知晦朔,蟪 蛄不知春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 云帆济沧海”、“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等。但是考生得分依然不高,平均2.07分, 难度系数0.34。相信这种考查方式还会保 持多年。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 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
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 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 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 析。(6分〉 思想基础:①从小受到外祖母的影 响,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榜样。 ②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愿意为中华 民族富强奋斗终生。(3分) 答案出自“相关链接”部分
试卷的“变”
3、诗文填空告别了死记硬背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 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 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 容之盛。
2014年辽宁省高考数学分析及2015年备考建议(理)

2014年辽宁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分析及2015年备考建议一、高考试卷分析对比213年辽宁高考理科试卷,2014年辽宁理科试卷考查的知识点与考查的能力基本一致,只不过在一些题有一些创新,导致学生感觉有一些难度。
模拟考试常考的球的问题没有出现,反而函数部分增加了题量。
但这套试卷充分体现我们考纲对三基与五个应用的考察。
本套试卷内容覆盖全面,重难点分明,更加注重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在解题方面本套试卷更注重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考查。
基于以上的分析2014年辽宁理科试卷难度比2013年高考难段有很大提升,二、试卷结构全卷共分为Ⅰ卷和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
其中第13~21题为必考题,第22~24为选考题。
三、考点分析(一)选择题题号考查的知识点难易程度分值1 集合的交集、补集运算基础题5分2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基础题5分3 指数对数比较大小基础题5分4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基础题5分5 复合命题的真假基础题5分6 计数原理的应用基础题5分7 三视图与几何体的体积问题基础题5分8 数列的函数特性基础题5分9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中档题5分10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中档题5分函数恒成立问题;其他不等式的解难题5分11法函数恒成立问题;绝对值不等式的难题5分12解法通过以上可以看出:今年高考的前三道小题与我们之前在模拟考试以及平时练习中一样,难度很小,学生只需要细心运算就能解决问题。
第5题,如果忽视了已知条件,易将命题q错判为假命题。
第9,10,11,12首更加注重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能力,第11,12题更加注重了转化能力。
.第12题,作为抽象函数问题,信息量比较大,所以易使有些学生在解答中出现慌乱的情况。
2014年北京高考材料作文分析及2015年备考建议共5页文档

2014年北京高考材料作文分析及2015年备考建议【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①“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②“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③“不许管闲事儿”、④“笑不露齿,话不高声”、⑤“站有站相,坐有坐相”、⑥“做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⑦“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材料分析】材料是一个热议现象,列举了北京过去的多种“老规矩”,经网友发帖,被重新提起,受到关注,引发热议。
写作要求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字样,只是要求就这种现象谈思考。
写作时可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既可从中任选一个,也可以综合其中两个或三个相同点。
再从给定的七句话材料角度看:有的是恪守孝道,有的是摈弃自私、学会分享,有的是界定是非,有的是加强个人修养,有的是推崇家道家风,等等,加强了对中华文明传统礼仪的渗透。
材料信息众多,要从中甄别,学会分类。
这些“老规矩”体现出来的是勤劳、孝道、与人相处的方式、对别人尊重等内容,对人的成长教育和心灵净化至关重要,暗示出“老规矩”一旦被忽视、淡化,会给人生之途设置崇山峻岭。
【审清题意】“老规矩”,于家,就是一个传家的祖训,就是一种家风;于国,就是一项制度,就是一种礼仪。
它既是审题的中心、关键,又是文章架构的主题词。
“老”,表明了时间限制,是一种传承。
“老规矩”,是变革时代的一种传承,是呈现在每个人外在表现上的道德判断。
“北京”,确定了写作范围和命题意图。
北京,不仅是一个国家首都的政治符号,还是一个传播思想的文化中心。
合起来,“北京老规矩”,就是让古都之风,文明礼仪,形成集体记忆,传播继承,发扬光大。
2014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及2015年备考建议(文)

2014年山东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分析及2015年备考建议一、试卷总体分析2014年山东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在试题结构上有所变化,客观题减少与填空题的增加,从而导致一些常考题型的小变动,例如往年比较稳定的考点----函数图像的考察形式有所变动,但是大多数常考题型都是稳定的出现在了本次试卷中,填空题在分值上也有所变化,在解答题部分除了少许分值的变化外无其他变动.山东卷的命题风格仍然以经典题型为主,考察的能力、思维和知识点都没有大的变化,注重基础和基本能力及方法.其中,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几大基本能力的考察都一如既往的是本次考题的能力考查点,而本次试题所考察的知识点也是一些常考点,这几点倒是没有太大变化.本次试卷结构的变化,客观题目变少,本应使得试题难度相对变大,而因为对这一点的考虑,试题总体难度也在预料中相对简单一些.特别是填空选择中的“小压轴题”消失,对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来说基本都没难度.其具体的特点还包括两点:1、注重能力立意,以考查基础知识为重点试题注重能力立意,以考查基础知识为重点,注重对通性通法的考查,淡化特殊技巧,突出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选择、填空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简洁平稳,难度适中,有利于稳住考生情绪,发挥最佳水平;解答题呈现了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重点,试题均以多问的形式出现,难度层次分明,有利于考生的个性发展,提高考试的区分度.2、探索性问题、应用性问题、新情境问题和综合性问题的考查力度逐年加大近几年,试卷中探索性问题、应用性问题、新情境问题和综合性问题的考查力度逐年加大,充分体现了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活于课本的思想和理念.例如本卷中的第六题、第十五题、第九题以及后面几个大题.由于山东省各地区并未统一高中数学教材的版本,命题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材,正符合山东省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对于那些体现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探索性问题和新情境问题,需要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二、试卷结构分析1、题型与分值2014年文科数学山东卷全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15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10题,50分.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填空题共5题,25分.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共6题,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两年前,文科数学山东卷每道试题的分值一直保持不变,2012年首次在最后两题的分值分配上打破原有格局,形成第21、22题并列压轴,而今年最后两题20、21题分值又有一分之差,两道题又有了差别.今年减少两道选择题,增加一道填空题,并将填空题的分值调整为5分,这些试卷结构上的变化,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2、知识结构文科数学山东卷全卷涵盖了考试说明中的绝大部分知识点,对要求较高的三角函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概率、数列、函数和导数的应用、圆锥曲线等主干知识均以解答题形式出现,达到了一定的考查深度和广度.在知识与信息的重组上呈现多元化,充分展现知识网络交汇点.试卷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覆盖复数、集合、函数、算法、统计初步、二项式定理、圆锥曲线、不等式、定积分、线性规划、向量、解三角形等知识点.其中大的模块所占分值及比例如下:模块所占分值函数与导数33分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17分数列12分概率与统计17分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17分解析几何24分其他小模块(集合、复数、反证法、不等式30分与线性规划、程序框图、平面向量)其中六大模块仍然占主导位置,特别是函数部分,与往年相同占其中最大比例.当然,其中小模块也不容忽视,分数也比任何一个模块大,更主要的是小模块难度往往较低,分数更容易得到.具体知识点的考察及分值如下:知识点所占分值复数的概念与四则运算5分集合中的交集运算(结合了绝对值不等式的5分解法、指数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5分反证法及其特点5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正弦函数的5分单调性对数函数的图像5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夹角运算5分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点及应用5分函数的性质新定义5分线性规划的概念,距离问题5分程序框图(结合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5分三角函数的周期5分几何体的体积5分圆的标准方程5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5分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12分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与三角形面积公式.12分空间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12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比中项、分组12分转换导数的与函数的单调性、切点问题13分椭圆的基本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14分系、斜率、面积最值问题三、经典题目分析(1)已知,,a b R i ∈是虚数单位. 若a i +=2bi -,则2()a bi +=(A) 34i -(B) 34i +(C) 43i -(D) 43i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解题思路】!未定义的书签,I 若a i +=2bi -,.1,2-==b a 则!未定义的书签,I i i i i bi a 4344)2()(222-=+-=-=+∴,故选A (2)设集合2{|20},{|14}A x x x B x x =-<=≤≤,则=⋂B A(A) (0,2](B) (1,2)(C) [1,2)(D) (1,4)【考查目标】本题考查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集合的运算,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解题思路】由{}{}20022<<=<-=x x x x x A ,{}21≤≤=x x B ,得 =⋂B A {}21<≤x x ,故选C.(3) 函数21()log 1f x x =-的定义域为(A) (0,2)(B) (0,2](C) (2,)+∞(D) [2,)+∞【考查目标】本题考查函数的定义域.【解题思路】由函数的定义域概念,可得2,1log ,01log 22>>>-x x x ,故选C.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 b 为实数,则方程30x ax b ++=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 方程30x ax b ++=没有实根(B) 方程30x ax b ++=至多有一个实根(C) 方程30x ax b ++=至多有两个实根 (D) 方程30x ax b ++=恰好有两个实根【考查目标】本题主要考查反证法.【解题思路】写出给定命题的否定,“至少有一个实根”的否定为“没有实根”,故选A. (5)已知实数,x y 满足(01)xya a a <<<,则下列关系式恒成立的是(A) 33x y >(B) sin sin x y >(C) 22ln(1)ln(1)x y +>+(D)221111x y >++ 【考查目标】本题主要考查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解题思路】由(01)x y a a a <<<,可得y x >,33x y >正确,22y x 与的大小关系不确定,故CD 都不正确,B 显然不对,故选A.(6)已知函数log ()(,0,1)a y x c a c a a =+>≠为常数,其中的图象如右图,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0,1a c >>(B) 1,01a c ><<(C) 01,1a c <<> (D) 01,01a c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题思路】由图像为单调递减的,可得,10<<a .10,0log )0(<<>=c c f a 得由故选D.(7)已知向量(1,3),(3,)a b m ==. 若向量,a b 的夹角为6π,则实数m =(A) 23(B)3(C) 0(D) 3-【考查目标】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解题思路】由.3,239233,cos 2==++=∙=m m m b a b a b a 解得故选B . (8)为了研究某药品的疗效,选取若干名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所有志愿者的舒张压数据(单位:kPa )的分组区间为[12,13),[13,14),[14,15),[15,16),[16,17],将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编号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五组,右图是根据试验数据制成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一组与第二组共有20人,第三组中没有疗效的有6人,则第三组中有疗效的人数为xEO(A) 6 (B) 8 (C) 12 (D) 18【考查目标】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解题思路】第一组与第二组的频率为0.24+0.16=0.40,第三组的频率为0.36,所以第三组共有人1836.040.020=⨯,故有疗效的人数为18-6=12人,故选C . (9)对于函数()f x ,若存在常数0a ≠,使得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都有()(2)f x f a x =-,则称()f x 为准偶函数,下列函数中是准偶函数的是(A) ()f x x =(B) 3()f x x =(C) ()tan f x x =(D) ()cos(1)f x x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函数的性质.【解题思路】由准偶函数的定义,可知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a x =对称. A 没有对称性,BC 为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D 关于直线Z k k x ∈+-=,π1对称.故选D.(10)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10,230,x y x y --≤⎧⎨--≥⎩当目标函数z ax by =+(0,0)a b >>在该约束条件下取到最小值25时,22a b +的最小值为 (A) 5(B) 4(C)5(D) 2【考查目标】本题考查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和函数的最值的171615141312/kPa 舒张压频率/组距0.360.080.160.24求法.【解题思路】由目标函数的最值可知,z ax by =+在(2,1)取到最小值,即522=+b a .22a b +的几何意义为原点到直线522=+y x 上点的距离的平方.而,42125200222==+-+=d d ,故最小距离的平方为4,故选B .注:本题也可用消元法,转发成二次函数的最值求解.(11)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x 的值为1,则输出的n 的值为 .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程序框图【解题思路】由031412≤+⨯-成立,条件满足,程序执行1,2==n x , 由032422≤+⨯-成立,条件满足,程序执行2,3==n x ,由033432≤+⨯-成立,条件满足,程序执行3,4==n x ,由0334442≤=+⨯-不成立,条件不满足,程序执行输出3,4==n x ,故填3. (12)函数23sin 2cos 2y x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最小正周期. 【解题思路】23sin 2cos 2y x x =+21)62sin(212cos 212sin 23++=++=πx x x ,可得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ππ==22T ,故填π. (13)一个六棱锥的体积为23,其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侧棱长都相等,则该六棱锥的侧面积为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解题思路】六棱锥的底面积为363sin 22216=⨯⨯⨯⨯π, 由体积323631=⨯⨯=h V ,得高为1,则该六棱锥的侧面的斜高为2, 开始输入x是 0n =2430x x -+≤结束1x x =+否输入x 1n n =+侧面积为1221226=⨯⨯⨯,故填12 (14)圆心在直线20x y -=上的圆C 与y 轴的正半轴相切,圆C 截x 轴所得弦的长为23,则圆C 的标准方程为 .【考查目标】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思路】设圆心为),(b a ,半径为r ,由圆C 与y 轴的正半轴相切,可得0>=a r ,圆心到x 轴的距离为b ,∴ 弦长为 32222222==b a d r --,由圆心在直线20x y -=上,可得02=-b a ,解得12==b a ,,则圆的标准方程为4)1()2(22=-+y x -,故填4)1()2(22=-+y x -.(15) 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焦距为2c ,右顶点为A ,抛物线22(0)x py p =>的焦点为F ,若双曲线截抛物线的准线所得线段长为2c ,且||FA c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双曲线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解题思路】由,2,)2(22pb c p a FA ==+=得由双曲线截抛物线的准线所得线段长为2c ,可得)2,(p c -即),(b c -在双曲线上,故,,,12222222b a b a c bb ac =+==-可得又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x y ±=,故填x y ±=.(16)(本小题满分12分)海关对同时从A ,B ,C 三个不同地区进口的某种商品进行抽样检测,从各地区进口此种商品的数量(单位:件)如右表所示. 工作人员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些商品中共抽取6件样品进行检测.地区 A B C 数量50150100(I)求这6件样品中来自A ,B ,C 各地区商品的数量;(II )若在这6件样品中随机抽取2件送往甲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测,求这2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的概率.【考查目标】本题为概率应用问题,主要考查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解题思路】(Ⅰ)设这6件样品中来自A ,B ,C 各地区商品的数量分别为c b a ,,; 由分层抽样的意义得2,3,1,20015050200150506======++c b a cb a 得,故这6件样品中来自A ,B ,C 各地区商品的数量分别为2,3,1;(Ⅱ)设这6件样品分别为B A c b a ,,,1,,,分别来自于A ,B ,C 各地区. 设(x ,y )表示一个基本事件,在这6件样品中随机抽取2件送往甲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测的所有基本事件有),(),(),(),(),1(),1(),1(),1(),1(B a A a c a b a B A c b a ,,,,,,,,),,(),,(),(),(),(),(B A B c A c B b A b c b ,,,,共15个.用A 表示事件“这2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则A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c a b a ),(),(B A c b ,共4个, 154)(=A P . (17)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 已知63,cos ,32a A B A π===+. (I)求b 的值; (II )求ABC ∆的面积.【考查目标】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与三角形面积公式. 【解题思路】(Ⅰ)∵36cos =A ,∴33cos 1sin 2=-=A A ,∴36cos )2(sin sin ==+=A A B π.23sin sin ==∴A B a b(Ⅱ)法一:∵2π+=A B ,∴B 为钝角,∴33sin 1cos 2-=--=B B =+=∴)(sin sin B A C A B B A cos sin cos sin +3136363333=⨯+⨯-=.2233132321sin 21=⨯⨯⨯==∴∆C ab S ABC , 法二:∵2π+=A B ,∴B 为钝角,b c <∴93623218cos 22222=⨯⨯-+=-+=c c A bc c b a ∴()舍解得33,3,09342===+-c c c c 223363321sin 21=⨯⨯⨯==∴∆B ac S ABC , (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1,,,,2AP PCD AD BC AB BC AD E F ⊥==平面∥分别为线段,AD PC 的中点.(I)求证:AP BEF ∥平面;(II )求证:BE PAC ⊥平面.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解题思路】 (Ⅰ) 设AC 的中点为G ,连结GF .∵F G ,分别为线段AC PC ,的中点. PAC FG ∆∴为的中位线,∴ FG ∥AP ,∴AP BEF ∥平面(Ⅱ) ∵E 分别为线段AD 的中点,,21AD BC AB ==AD ∥BC ∴四边形ABCE 为菱形,∴,BE AC ⊥∴四边形BCDE 为平行四边形,∴BE ∥CD∵,,CD AD PCD AD ⊥∴⊥面,,BE AD ⊥∴∵,A AD AC =⋂∴BE PAC ⊥平面(19) (本小题12分)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公差12a =,2a 是1a 与4a 的等比中项. (I)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II )设(1)2n n n b a +=,记1234(1)n n n T b b b b b =-+-+-+-…,求n T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和基本性质,特殊数列的求和方法.【解题思路】(Ⅰ)设}{n a 的公差为d ,∵2a 是1a 与4a 的等比中项.∴,4122a a a =∴2),3()(11121==+=+d a d a a d a 解得∴n n a n 22)1(2=⨯-+= (Ⅱ)(1)2n n n b a +=)1(+=n n ,∴1234(1)n n n T b b b b b =-+-+-+-…)1()1(54433221+-+-⨯+⨯-⨯+⨯-=n n n L当n 为奇数时,)1()1(54433221+-+-⨯+⨯-⨯+⨯-=n n T n n L)1(2)1(2422+-⨯-++⨯+⨯=n n n L2)1()1(22)1)(12(22+-=+-⨯--+⨯=n n n n n 当n 为偶数时,)1()1(54433221+-+-⨯+⨯-⨯+⨯-=n n T n n L22422⨯++⨯+⨯=n L 2)2(22)2(2+=⨯+⨯=n n n n ∴,,2)2(2)1(2⎪⎪⎩⎪⎪⎨⎧++-=为偶数为奇数,n n n n n T n(20)(本小题满分13分)设函数1()ln 1x f x a x x -=++ ,其中a 为常数. (I)若0a =,求曲线()y 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II )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考查目标】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概念以及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能力,考查分类讨论思想.【解题思路】(Ⅰ)由0=a , 12111)(+-=+-=x x x x f 可得(),12)(2+='x x f , (),211122=+=∴k 由(),得切点0,1,0)1(=f 故切线方程为012),1(21=---=y x x y 即 (Ⅱ)()0,12)(2>++='x x x a x f 单调递增。
2014年试题评析与2015年备考建议(数学)

是对“阿波罗尼斯圆”(平面内到两点距离之比等于 不为1定值的点的轨迹)的逆向考查.
匠心独运 体现导向
强化了试题与课本的联系,着力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 的理解,理性回归学科本体. 避免“题海战术”的干扰,深化“依纲靠本”的备考 导向.
1
2
3
特别建议:
1 2 3
年份
考察内容
涉及到知识点和方法
2014
求与抛物线有关 的轨迹方程,直 线与抛物线公共 点个数的讨论 直线与椭圆相交 问题,动态探究 型(存在性)问 题
轨迹方程的求法(直接法 、定义法),直线与曲线 公共点个数的讨论,分类 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求直线与曲线交点坐标,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转化思 想(二维与一维转化—— 面积与坐标),数形结合
数学思想 常考不懈
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理科 3,4,5,6,7,10,14,15,19,22 文科 4,6,7,8,15,21,22
函数与方程思想 2,8,9,11,12,16,17,18,21,22 8,9,10,13,16,17,18,19,21,22 分类与整合思想 10,13,18,20,21,22 化归与转化思想 3,6,9,10,11,17,22 5,9,13,19,21,22 10,15,16,17,18,21,22
注重应用 彰显价值
理科:8,17,20题,文科:10,11,16,18题
稳中求变 适度创新
1.题型和难度的调整创新. 2.题目结构和问题情境设计的创新.
3.新定义题.理科第6题,正交函数对.
动态开放 考查探究
加大直观与抽象、静态与动态、开放与探究的考查力 度.理科试卷更明显. 18(2),19(2)以“是否存在” 切入问题,突出题目的开放性,考查探究能力.
2014年高考分析与2015年备考策略(山东)

根据半径公式结合表格中数据可求得1—5各组粒子的半径之比依次为0.5︰2︰3︰3︰2,说明第一组正粒子的半径 最小,该粒子从MQ边界进入磁场逆时针运动。由图a、b粒子进入磁场也是逆时针运动,则都为正电荷,而且a、b 粒子的半径比为2︰3,则a一定是第2组粒子,b是第4组粒子。c顺时针运动,都为负电荷,半径与a相等是第5组 粒子。正确答案D
电子从a点到b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t v
0 0
1 5
2
3
4
5
6 t
7.1 8.7 10
11.2 12.3
v5 t
如图所示,矩形MNPQ区域内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有5个带 电粒子从图中箭头所示位置垂直于磁场边界进入磁场,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 运动,运动轨迹为相应的圆弧,这些粒子的质量,电荷量以及速度大小如右 表所示。 由表中信息可知,从图中a、b、c处进入的粒子对应表中的编号分别为 A 3 、5 、4 B 4 、2 、5 C 5 、3 、2 D 2 、4 、5
(2013)19. 如图所示,在x轴相距为L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Q,虚线是 以+Q所在点为圆心、L/2为半径的圆,a、b、c、d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c两点在x轴 上,b、d两点关于x轴对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d两点处的电势相同 B.四点中c点处的电势最低 C.b、d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 D.将一试探电荷+q沿圆周由a点移至c点,+q的电势能减小
例:电磁感应
(2012)20.如图所示,相距为L的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上 端接有定值电阻,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将质量为m的导体棒由静 止释放,当速度达到时开始匀速运动,此时对导体棒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下的拉力,并 保持拉力的功率为P,导体棒最终以的速度匀速运动。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P 2mgv sin P 3mgv sin B. v g C.当导体棒速度达到 时加速度为 sin 2 2 D.在速度达到2v以后匀速运动的过程中,R上产生的焦耳热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2011)21.如图甲所示,两固定的竖直光滑金属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两质量、长度 均相同的导体棒c、d,置于边界水平的匀强磁场上方同一高度h处。磁场宽为3h,方 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先由静止释放c,c刚进入磁场即匀速运动,此时再由静止释放d, 两导体棒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用ac表示c的加速度,Ekd表示d的动能,xc、xd分 2010年 别表示 c、d相对释放点的位移。图乙中正确的是
2014年高考数学新课标II卷分析及2015年备考建议

2014年高考数学新课标II卷分析及2015年备考建议一、考情分析2014年的高考已经结束,在数学科目上可谓悲喜交加:悲:高分段的学生(原本在120分以上的学生),他们之中有许多人这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在110——120之间),究其原因可能如下:1.题目基础题占比较大,存在轻视情绪导致计算频频失误;2.统计题目可能会对成绩存在一定影响;3.考试战略上安排不当,例如:理科导数大题的第三问,其实可以舍弃;喜:中等学生(80——110)发挥出色;1.高考中基础题,常规题较多;2.敢于舍弃;2014高考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我们还要面对2015高考,通过这一次的试卷分析和学生成绩分析,已然暴露出我们教学中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及时调整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让下一届的考生可以做到更好;二、备考建议1、走出题海,对类型题目举一反三,旨在熟练掌握题目本质内容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精选题目,尽量选取例题+变式的题目作为课堂例题或者练习题,通过讲解让学生发现题目的共同特点,抓住题目所要考查的本质性知识,作业也围绕这个本质知识进行,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考试中遇到这个类型的题目时可以做出准确判断(通过关键字),判断清楚解题方法后可以顺利的进行求解(解题方法一定要十分熟练);以上就是对常规性题目(基础题目)的训练方法;针对中下等的学生这种训练方式是很有效果的,但是一定要注意把握练习的量,让学生走出题海,避免盲目做题;例如:平均数的概念很简单,可以为学生示范一道题目,再让学生自己做一道课堂练习即可,但是学生算是真正掌握平均数的概念了吗?我们一定要深入讲解平均数概念的由来以及能处理的问题,可以和学生以问答的形式来探究这个概念,如:一组数据,把每一个都加1,平均数如何变化?把每一个都减1,平均数如何变化?都乘以2或者都除以2呢?通过问答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到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含义?这样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平均数的概念,千万不可以让学生只停留在知识的表面阶段,这样学生很容易忘记知识;再例如:讲解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时候,对于古典概型,学生一般比较容易理解其算法,用条件数除以总数;但是,遇到几何概型的时候,计算方法变成了长度比,面积比或者体积比,学生就不容易理解了;这个时候,如何让学生抓住知识的本质就是我们教师该做的事情,千万不可以只告诉学生:几何概型就是这样算;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两种概率类型的本质,可以这样教给学生:古典概型是用满足题目要求的方法数除以总数,实质上是要算出满足要求的方法数在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而几何概型由于方法数不可数,就只能用长度比,面积比或者体积比来达到相同的目的;具体使用哪种“比”要视题目而定;做题的时候要清楚知道我们的目的,再由目的出发选取方法,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了,比起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要好得多;2.重视基础,多深挖概念,多做复习性训练基础题目一般都是有关键字藏在题目的已知条件中的,所以要带领学生多去注意这些解题的宝贵提示,对于基础概念问题我们一定要重视,无论对于高中低哪一个阶段的学生,基础都是最重要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大敌——忘记;学生忘记知识需要老师重新讲解,对于老师来说,针对同一个学生的二次讲解是带有情绪的,效果要弱过第一次的讲解,如果学生依然反复忘记,那么最后老师已经失去了耐性,直接敷衍了事,造成学生知识的缺失;所以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不如多做复习性的练习,在学生还没有忘记知识的短时期内用考试的形式对学生检测,目的是:促使学生加强记忆,同时也能对解题方法进行锻炼,而对于老师,只需要讲解错题即可,不会失去对学生的信心和耐性;3.多做总结,多做归纳高三的学生与高一高二最大的区别在于:高一高二的学生是白纸,他们是需要我们不断擦写的草稿纸;一轮复习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的错误解题习惯;首先,一定要他们自己认识到解题习惯的缺点,否则他们很难从内心里认可我们老师的解题方法,尤其是第一次课.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手段,例如打压优等生使用的难题;打压中等生使用的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低等生就无需打压了;其次,当他们认识到需要改变的时候,那就需要我们老师使出看家本领了,将完整的知识体系灌输给他们——总结性的知识体系;这里,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抛砖引玉集合章节:重点是对集合的解读1.列举法表示的集合无需解读或者用维恩图解读;2.范围类集合使用数轴的方式解读;3.点集类集合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读;4.整数类集合使用余数解读;易错点是:互异性,空集函数章节:重点是数形结合,用图像法解题首先讲解所有基础函数的基本图像(8类,不含三角函数)其次讲解平移,对称变换(不含伸缩变换)再讲解叠加类型的函数图像(退而求其次,研究单调性)再讲解复合函数的图像(分开研究)再讲解分段函数的图像(注意分段点,涉及一些极限知识,寻找渐近线)再讲解抽象函数的图像(特殊化)再讲解周期函数的图像(周期性与对称性的辨别)再强调奇偶性对函数图像的意义(画图时省一半力气)最后,以函数零点的综合性题目为例教会学生如何解题;遇到基础不好的学生,就把函数题目分类进行训练(分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几类)导数章节:作为研究函数的工具来理解导数;1.导数计算2.导数的几何意义(将概念讲解仔细,让学生明白导数工具的使用实质)3.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这个章节对应高考的压轴题目,我们一定要注意选题的难度,如果断定学生不需要这个压轴题目的分数,就一定要侧重小题的训练,避开大题;如果针对高分学生,那可以采取与学生研讨的方式进行思路提示,让学生自行完成计算过程;立体几何章节:理科讲解空间向量做法,遇到立体感太差的学生可以建议几何证明的部分也采用空间向量的做法;文科采用几何做法,也可以适当让他们理解空间向量做法;对于高分学生要带领他们研究一些不容易建立坐标系的已知条件;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深化;解析几何章节:直线,圆,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定义,基础知识一定要让学生记忆准确,不要混淆,常规性的解题方法要讲解:例如弦长问题,焦点弦问题等;和导数章节一样,对于做题较慢的学生,或者中下等学生就可以放弃大题的后一问,保住第一问即可;我们可以自己掌握一些创新性的解法(例如:极坐标解法)应对高分学生,并和他们一同探讨这些创新性解法的应用领域;数列部分:基础数列的判断是重点,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裂项相消法和错位相减法;另外还有一个所有数列都通用的公式——n a 与n S 的关系;理科学生加强递推公式化通项公式的训练,而文科学生加强裂项相消法和错位相减法的训练;要强调的是数列题目都很容易检查,所以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只要会,一定对;三角部分:分为典型的三个部分:1.三角函数部分:和函数部分一致,第一步先对四个参量进行确定;第二步可能会有平移和伸缩变换;第三步解决函数性质问题;2.三角恒等变换部分:对和差倍半公式熟练使用,一定要教会学生按照角度关系选取公式,不要按照公式形式去胡乱套用,要强调辅助角公式的用法;3.解三角形部分:主要目的是对三角形的六个量(三边三角)进行求解,思路上利用正余弦定理对边角关系进行互相转化,两种思路:化成边或者化成角;做题的时候也可以试探性的去做;概率部分:理科生普遍排列组合章节掌握情况都不好,也包括不少高分段的学生,对于排列组合一定要告诉学生适可而止,只要掌握好常规的几种题型即可,没有必要深究下去;二项式定理一定要求学生全部掌握,不许出错;概率的大题主旨是在考查分类,所有的概率类型都建立在分类的基础上,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统计部分在15年高考备考中,我们全体教师都一定要重视,尤其是以前不注重讲解的内容,例如:回归方程,相关性检验等章节一定要重点讲解,其内容本身并不难,但我们不可以因此而忽略它们,要全面备考,不缺不漏; 选做题部分:一般学生总选择4-4或者4-5,也可能有的学生有特殊要求选择4-1;4-4:送分题目,与直线与圆的联系紧密,无论如何也要确保学生在这个部分不要失分,基础特别差的学生也要保证可以得到5分;4-5:一问的难度较低,但是如果高考出题的形式变为不等式证明(需要用到柯西不等式或者均值不等式),对一些学生而言,就变得有些难度;4-1:与初三平面几何的内容大致一样,重点是圆幂定理;可以先把这三个内容的大致出题情况介绍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决定选哪一个去做并承担风险;计算部分:学生总是把失误归结为马虎,这个问题究其原因是很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几点:1.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分心,收到干扰,比如:题目卡住之后干扰后续题目,或思考时间过长导致着急,甚至是直接受到外界声音的干扰;解决的途径是:教会学生找寻题目的关键字,从而确定思路;教会学生在计算量较大的时候决定是进还是退;总之,是思路的问题;2.学生特别紧张或者特别不紧张,没有考试的状态,无法投入考试之中;解决途径是在考试之前把学习的情况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本人面谈,褒贬参半,让学生处于一个稍稍紧张的状态,千万不要为学生订立考试的成绩分数目标;3.学生生理原因导致不舒服,犯困影响考试,这个老师爱莫能助,但是这个原因本身也有很大的随机性,学生偶尔考不好是可以理解的,经常考不好就不是这个原因了;4.检查的习惯,这个习惯不是强求的,除非学生原本就有这个习惯或者有强烈的检查欲望才可以要求;检查不等于重做,而且检查几乎是在验算而不是做题,检查的时间应该占到做题时间的一半或者一半以下才算是正常;检查是一门学问,希望可以与有检查习惯的老师共同探讨一下,做成特色课程;以上是对2015年高考备考的一些建议,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予以指正,也希望大家可以经常沟通交流,一起研讨一些特别的学生的教法问题.。
升学邦2014年北京市高考数学分析及2015年备考建议

2014年北京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及2015年备考建议——学大教育北京分公司教研部韩乾2014年的北京高考尘埃落定.纵观历年北京数学试卷,不难发现今年的高考试卷延续了近几年高考数学命题的风格——题干大气,内容丰富,题目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考试题目依然突出数学主干知识(函数与导数、数列、统计与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整体比以往更偏重于对“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部分试题较往年有一定的创新性变化,考查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下面从几个方面对北京高考数学试卷进行分析.总体分析一. 试卷结构稳定从试卷结构看,2014年北京高考试卷与往年一致:试卷结构这一点也符合2014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二. 注重数学能力2014北京卷体现了高考说明中对数学学科的要求:注重对通性通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北京高考数学试题总能使人感到清新自然,因为北京高考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考生需要跳出“术数”的数学学习怪圈,不能用数学知识记忆、数学技巧来代替数学能力.正因为如此,北京市高考数学近几年连续涌现出很多“好题”,比如2010年解析几何大题、2011年第8题(整点个数范围)、2012年与2013年概率统计大题、同时还有近些年动态变化问题等等.例如2013年的解三角形大题,过程简单,思维能力要求却比较高,让人回味无穷.今年的考题在形式上很有创新,考生需要在考试中冷静处理分析.三. 命题难度稳中有升从整体难度看,2014北京市高考理科数学试题难度有一定上升,而文科数学难度略微下降.文科数学的难度变化主要体现在——以往压轴题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今年却因为前面加入了一个数列解答题,使得以往的压轴题被常规的导数题;理科数学的难度变化是因为个别题目的命题方式推陈出新,使得学生解决问题时不太顺手导致的.客观而言,大多数题目难度与2013年基本持平.2014北京卷试题延续了基础试题与中档试题占大多数的特点.虽然今年推陈出新,个别试题使部分同学临场发挥受影响,但这反过来说明平时的复习教学还有工作做的不到位,有墨守成规的倾向.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出相应的调整.试题分析试卷题目所对应知识点情况表:典型问题分析理科5.(5分)设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是“”为递增数列的( )A、充分且不必要条件B、必要且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正确答案:D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的单调性,充要条件的概念.【考查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等比数列的单调性的把控能力,以及对充要条件的理解. 【思路方法】当首项是负数,公比时,例如:-1,-2,-4,-8等,这是一个递减数列,所以不是充分条件;同样,当数列是递增数列,各项都是正数时,成立,当各项都是负数时,则不成立,例如:-16,-8,-4,-2,-1,等,所以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是D.【得分点】正确得全分,错误得0分6.(5分)若满足且的最小值为﹣4.则的值为( )A、2B、﹣2C、D、正确答案:D解析:【知识点】线性目标区域,目标函数的最值;【考查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线性规划的灵活应用能力.【思路方法】【得分点】正确得全分,错误得0分7.(5分)在空间角坐标系中,已知,若,,分别表示三棱锥在,,坐标平面上的正投影图形的面积.则( )A、B、且C、且D、且正确答案:D解析:【知识点】空间坐标系,三视图.【考查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对三视图的灵活应用,以及空间坐标系和投影的知识.【思路方法】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得分点】正确得全分,错误得0分8.(5分)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文成绩相同.数学成绩也相同的两位学生,那么该组学生最多( )A、2人B、3人C、4人D、5人正确答案:B解析:【知识点】排列.【考查能力】主要考察学生的读题理解能力.【思路方法】【得分点】正确得全分,错误得0分14.(5分)设函数.若在区间上具有单调性,且,则的最小正周期为______正确答案:解析:【知识点】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考查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对正弦型函数的图像以及单调性的综合应用,周期的确定;【思路方法】【得分点】正确得全分,错误得0分.16.(13分)李明在10场篮球此赛中的投篮情况如下(假设各场比赛相互独立):(1)从上述比赛中随机选择一场,求李明在该场比赛中投篮命中率超过0.6的概率.(2)从上述比赛中随机选择一个主场和一个客场求李明的投篮命中率一场超过0.6,一场不超过0.6的概率.(3)记是表中10个命中次数的平均数,从上述比赛中随机选择一场,记为李明在这场比赛中的命中次数,比较与的大小(只需写出结论).正确答案:解析:【知识点】古典概型的计算,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数学期望和平均值的关系. 【考查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古典概型和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的计算,以及对数学期望和平均值的认识.文科6.(5分)已知函数.在下列区间中,包含零点的区间是A、(0,1)B、(1,2)C、(2,4)D、(4,+∞)正确答案:C解析:有零点存在定理可知7.(5分)已知圆和两点.若圆C上存在点P,使得∠APB=90o,则m的最大值为A、7B、6C、5D、4正确答案:B解析:以AB为直径作圆当和已知圆内切时m最大m=5+1=68.(5分)加工爆米花时,爆开且不糊的粒数占加工总粒数的百分比称为“可食用率”.在特定条件下,可食用率p与加工时间t(单位:分钟)满足函数关系(a,b,c是常数),下图记录了三次实验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实验数据,可以得到最佳加工时间为A、3.50分钟B、3.75分钟C、4.00分钟D、4.25分钟正确答案:B解析:把(3,0.7)(4,0.8)(5,0.5)代入函数关系解得a=-0.2,b=1.5代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为=3.7513.(5分)若x,y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正确答案:1解析:由图像可知A点是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的点,代入得114.(5分)顾客请一位工艺师把A,B两件玉石原料制成一件工艺品,工艺师带一位徒弟完成这项任务,每件原料先由徒弟完成粗加工,再由工艺师进行精加工完成整理,两件工艺品都完成后交付顾客.两件原料每道工序所需时间(单位:工作日)如下:则最短交货期为_____ 个工作日.正确答案:42解析:首先徒弟加工B需6,然后工艺师加工B需21,同时徒弟加工A,最后工艺师加工A需15,所以共需6+21+15=4220.(13分)已知函数.(4分)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正确答案:(I)由令因为所以在区间[-2,1]上的最大值为解析:考查导数及导数的应用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从而求得函数的最值,注意最值需要比较大小,当已知点不是切点是要设出切点坐标.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列出关于切点横坐标的方程,方程有几个不同的实根切线就有几条,对方程进行研究,构造函数研究函数与x 轴的交点,极值和0的大小关系的问题(4分)若国点P(1,t)存在3条直线与曲线相切,求t的取值范围;正确答案:(II)设过点的直线与曲线相切于点,则,且切线的斜率为所以切线方程为因此整理得设则过点p(1,t)存在3条直线与曲线相切,等价于有3个不同的零点的情况如下所以,是的极大值,是的极小值有3个零点即综上所述t的取值范围是(-3,-1)解析:考查导数及导数的应用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从而求得函数的最值,注意最值需要比较大小,当已知点不是切点是要设出切点坐标.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列出关于切点横坐标的方程,方程有几个不同的实根切线就有几条,对方程进行研究,构造函数研究函数与x 轴的交点,极值和0的大小关系的问题(5分)问过点A(﹣1,2),B(2,10),C(0,2)分别存在几条直线与曲线相切?(只需写出结论)正确答案:(III)过点存在3条直线与曲线相切过点存在2条直线与曲线相切过点存在1条直线与曲线相切解析:考查导数及导数的应用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从而求得函数的最值,注意最值需要比较大小,当已知点不是切点是要设出切点坐标.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列出关于切点横坐标的方程,方程有几个不同的实根切线就有几条,对方程进行研究,构造函数研究函数与x 轴的交点,极值和0的大小关系的问题2015年备考建议根据2014年北京高考数学试卷的特点,2015年的数学复习在按部就班的完成三轮复习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很多高三同学的数学复习容易走进一个误区,以为数学复习就是做数学题、总结题型.其实不然,数学是培养人认识并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门学科.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认识靠的不仅仅是“刷题”,而是在“刷题”的过程中反思所用的数学知识,理解所学习的知识是如何在解决问题中产生作用.刷题、总结题型只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这样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才能提高,从而数学成绩得到提高.2.注重数学的应用性.这是多年以来,高考数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高考命题人在出题时候的一个重要参考方向.北京卷今年在文科和理科都出现了应用题,不是传统的应用题,而是更多的把数学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比如今年爆米花与函数的问题,还有NBA总决赛主客场的问题,多位同学比较两个学科的成绩,谁比谁好,谁不比谁差,这样一种题目,其实不仅需要考查同学们对于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解决能力,更多考察的是我们去关注生活、了解生活和数学这样一种关系.对于平时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对于考试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考察方式,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多加关注.希望此文能对参加2015年高考的同学提供帮助!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4年高考数学新课标Ⅰ卷分析及2015年备考建议

2014年高考数学新课标Ⅰ卷分析及2015年备考建议2014年高考数学试题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在注重对数学理性思维能力考查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数学的人文价值,同时又有良好的导向性和选拔功能。
1.试卷结构与特征与往年相比,文、理科试卷结构不变,依然分为两部分: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为4道填空题和5道必做解答题和三道三选一解答题。
解答题分别是数列与、统计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
三选一包括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
分值分布也相对稳定,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适度的创新,文理科的14题并没有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而是以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为载体对逻辑推理进行了考查,让数学与现实生活犹记得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学的人文价值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进行灵活的变通,理科的第6题在正弦函数的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延伸,即是定义的外延有巧妙的体现了三角函数在际应用中的作用;又如文科的12题(理科第11题)以简单的多项式函数为载体,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要求较高;试卷突出主干知识,注重能力立意,涵盖了考试说明中的绝大部分知识点,数列,统计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的应用等主干知识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达到了考查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目的,在知识与信息的重组上呈现多元化,理科的第12题中正方体模型的呈现,以及18题中体现出的正态分布与前面知识衔接自然,浑然一体;还特别注意体现文理差别,彰显人文关怀,文理试卷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符合考试说明对文理科考生的不同要求,文理科只有四道完全相同的试题,而且题号也有差异;另外试卷还不拘泥于原有的模式,主要体现在今年的立体几何取消了对球的体积与表面积的考查,取而代之的是第14题的推理题,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份试卷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新题不难;2.知识分布特征及与往年对照以下是试卷中具体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及与往年的对照比较:3.典例分析 1.设(0,)2πα∈,(0,)2πβ∈,且1sin tan cos βαβ+=,则 A .32παβ-=B .22παβ-=C .32παβ+=D .22παβ+=答案:D 命题意图:利用同角关系,诱导公式,倍角公式,两角差的正弦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 知识点:同角关系,诱导公式,倍角公式,两角差的正弦公式解析一:()1sin sin 1sin tan sin cos cos 1sin cos cos cos βαβααβαββαβ++=⇔=⇔=+ ()sin cos cos sin cos sin cos αβαβααβα⇔-=⇔-=(0,)2πα∈,(0,)2πβ∈,所以(,)22ππαβ-∈-,(0,)2πα∈,所以=2παβα--,故22παβ-=解析二:222222tan 1sin cos 2sin cos 1tan 1sin 222222tan tan cos 24cos sin 1tan 1tan 2222ββββββββπαβββββ⎛⎫++++ ⎪+⎛⎫⎝⎭=====+ ⎪⎝⎭---由于0,,0,22ππαβ⎛⎫⎛⎫∈∈ ⎪ ⎪⎝⎭⎝⎭,0,242βππ⎛⎫+∈ ⎪⎝⎭,所以24βπα=+,故22παβ-=,故选C 评分标准:满分5分,答错0分鉴于此对于2015届不同成绩段学生的学习指导如下:60分以下学生:如果数学成绩在60分以下的话,肯定是有些章节是零基础更有甚者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是“负基础”,所谓负基础是指有些学生可能初中或是小学数学就有问题啦,比如小学的分数运算、初中的有理数运算还有代数式运算环节薄弱的话就会导致学生们常说的“这道题我会,就是算错啦。
2014年山东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2015年高考学习指导

2014年山东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2015年高考学习指导 ——济南赵福贤一、2014高考试题的特点2014高考物理试题总体看来,保持稳定,适度创新;立足主干,突出能力;贴近生活,关注科技;探究有度,开放可控;科学选拔,彰显公平。
具体来看,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平稳创新引领课改试题紧密联系高中教学实际,以稳定为主,试题难度有所降低,同时适度创新,体现新课程理念。
试卷结构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优化。
试题表述科学、规范,题型设计合理、各模块比例恰当、难易梯度设置得当,着重考查学科的主体知识和核心思维方法,对考纲中涉及到的主干知识都有所涉及,着重引导新课程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要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法则的理解,要注重学生对物理过程的参与体验,要注重物理方法的创新与变通,要注重综合分析能力与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能力体现探究新课程要求考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良好思维习惯,能发现问题并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
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试题在能力考查中,特别注重了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及物理思想等科学素养的考查,引导高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机械记忆、生搬硬套上,更要关注是否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归纳和探究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学科教学与学生的思维成长紧密结合,真正实现拓宽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梯度适当区分合理试题设计从考生答题的思维规律出发,通过分层梯度式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考生在解题时能够比较容易切入,拾级而上,使不同认知层次的考生都能充分发挥,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实现了科学选拔人才的要求。
(四)贴近生活关注科技本试题还采用了一些从现代科技和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新颖情境,渗透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引领考生在生活中体验物之理,逐渐形成自觉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014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分析2015年高考学习指导

2014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分析&2015年高考学习指导2014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总体感觉是呈现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特点,体现在题型结构、试题数量、分值比例均保持稳定,试题能够体现“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思想,在问题设置上是独具匠心,充分考查了考生的理解、推理、实验、分析综合、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试题的评价区分功能。
试卷增加了实验考核的分值,多了一道关于平抛运动的实验选择题;两道实验题是源于课本中的测导体的电阻率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注重了对基本实验技能、基本实验仪器使用和实验方法的考查,既考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弹簧秤的使用,又要求说明螺旋测微器的操作部位,真正能区分出做与不做实验的差别,还有高于教材的实验素质的考核,如选用不同的橡皮筋实验,让学生提出改进实验意见的开放性问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方案设计、优化和反思的能力。
重视基本能力的考核。
试卷较好地体现了“理在教材中、题在教材外”的命题思想,考查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结构分析1.试卷的基本情况试卷各题考核的知识点及能力统计表2014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的题型及分值与2013年基本相同,全卷满分120分。
试卷结构依旧保持四大题型:1. 单项选择题:第1-5小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2.多项选择题:第5-9小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3.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4.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今年考题类型与2013年考题类型基本一致,看来江苏高考物理还是走的“稳定”路线。
3.内容分值结构从内容分值结构中可以看出:2014年的试卷对必修1、选修3-1、3-2模块中内容的考查所占题量和分值相对较多。
而直接考必修2的分值虽然不多,但涉及必修二知识的题目占多数,可见,试卷的覆盖范围比较广,综合性很强。
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解析及2015年高考备考建议

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解析及2015年高考备考建议作者:牟利2014年的北京语文高考已经结束,作为北京高考语文科目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本次考试备受各方瞩目,试题中反映出的命题特点与趋势也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以下,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牟利老师针对试卷做详细的解析。
一、稳中有变:试题整体难度较往年持平,但命题形式多变,考生可能会感觉不适应。
从今年的试题中可以看出,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考察难度较之往年变化不大,都是我们在课上讲过并且已经反复练习的内容。
但在知识点的考察形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与创新。
在语言基础部分,今年的高考题目中正式出现了一个文段后跟三道小问题的“一拖三”式的命题方式。
这其实是在考察学生对于熟语、语言连贯性、对联等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同时加入了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考察。
由过去的语言基础题只是要死记硬背字音字形、成语病句、文学常识变为要求考生能够在实际的语段中灵活运用语言基础知识。
这种在文段中进行语言基础知识考察的形式在之前的高考备考授课过程中已经要求学员进行了大量练习。
在文言文部分,虽然选择的文体不再是过去的传记类文章,而是选了欧阳修的《偃虹堤记》,但其中涉及的知识点并没有变化。
而且这篇文章与课本中学过的《岳阳楼记》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讲述自己的为官情怀,理解难度并不大。
但要注意到的是在文言文考察中记忆类内容的考察减少,反而加重了理解类内容的考察比重。
比如过去作为送分题的默写题由原来的8分降到了3分,同时将12分的阅读延伸题加到了文言文部分,这就要求考生不但能够读懂文言文并且能够从中得出自己的认识与感悟。
诗词鉴赏部分,所选的是杜甫所写的《奉陪郑驸马韦曲》,情感同过去北京卷前些年考察的《古风》等诗歌相同,同样是表达作者求官不得的心情。
但在具体的题目命题上还是较往年有一点变化的,过去北京卷的诗词鉴赏主要是对于情感、手法等内容的考察,考生很多时候可以套用模板进行解体,但在今年的北京高考中考察的是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考生绝不是仅仅会套用模板,而是要真正读懂诗、理解诗。
2014年四川高考化学试题评价及2015年高考命题建议

2014年四川高考化学试题评价及2015年高考命题建议2010年四川正式进入新课程改革,经过了两届的结果验证以及平时在教学中的体会,认识到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
突破了学科中心的束缚,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打破了单纯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
改善了学习方式,要求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
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强调学习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继续推进,四川已经完成了两次课改后的高考,整体情况非常好,教材设计和高考试题都与生活结合非常紧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为了课改的进一步推进,现将2014年四川高考化学试题的分析和2015年高考命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一、2014年四川高考化学试题的评价2014年高考(四川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依据考试大纲,全面体现新课程要求,着力反映考生化学综合素养,以知识的实际运用为目的,题型非常规范,延续了四川化学试题的一贯风格,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
基础题目的陷阱设置明显减少,考生普遍感觉题目比较基础,兼顾灵活。
试题注重考查知识的实际运用,并把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该试题的主要特点如下:(一)稳中求变,注重基础2014年四川高考化学试题本着新课改后平稳过渡的原则,并没有出现难题、怪题、偏题;而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1-4题,以及非选择题8题都很好的考查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运用与掌握情况。
命题手法和试卷结构既保持了相对稳定,又进一步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继承中有发展,在发展中有创新。
选择题第1题既考了物质的基本性质,又考了与生活的联系,7道选择题都以基础题为主,但只是覆盖面广泛,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起到了考-在酸查作用,同时也设置了学生的知识误区,如选择题第4题B选项考查了NO3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很多学生容易忽略。
2014年四川省高考数学分析及2015年备考建议

2014年四川高考数学试题分析及2015年复习建议2014年普通高考数学四川卷遵循课程标准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试题科学、规范、试卷结构、题型、题量相对稳定,难度设置比较合理.试题从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方法和学科能力出发,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地考查数学思维品质,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试卷贴近中学数学实际,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和课程改革,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是一份难得的,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灵活度的好试卷.Ⅰ、总体评价一、试卷结构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计150分).第Ⅰ卷为10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均为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5个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和6个解答题(前4个题每题12分,第5个题13分,第6个题14分,共75分)组成.二、试卷考点内容试卷内容覆盖高考所有考点的80%左右,且都符合《考纲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试卷在全面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突出,解三角形(或数列)、立体几何、统计与概率、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等主干知识在解答题中得到了重点考查.同时,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覆盖了集合、函数、复数、算法、三视图、二项式定理、数列、推理、导数运用、线性规划、向量、三角函数等内容.选学内容继续以选考题的形式出现,突出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三、试卷特点1、稳定结合创新,实现平稳过渡试题在题型设置、试卷结构、难度控制等方面都保持了稳定。
如试题的起点较低,便于学生稳定考试情绪、正常发挥水平;解答题的考试内容仍然是数列、三角、统计与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和函数;试题与教材联系紧密,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强调思维等等,都和四川省自主命题以来的风格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为平稳过渡到新课程高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全面考查基础,凸显数学能力整套试题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考查。
高中数学中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和主干内容,比如函数与导数、概率统计、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等,构成了该套试卷的主体,在全卷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由2014高考阅卷,谈2015高考复习

F,若双曲线截抛
物线的准线所得线段长为 2c ,且 | FA | c ,则双曲线的 渐近线方程为 答案:y x 。 等价形式:y x 0 ,y x 或 y x 等 (包
含了此两种形式的直线形式都对) 。 注意: y x , y x 中只写一种形式认定为不正确。
写成了一般式方程;文科18题(立体几何)中第二问 证明 BE 平面PAC ,有考生证明完 BE PA 就结束了,造 成丢分。
②答题不规范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③结果不规范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5 3)计算有误,错漏普遍 )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在证明或者解答题目过程中,也有不少考生书写 ( (内容不少,可是没有得分点,导致没分。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5)计算有误,错漏普遍
三.对2015年高考复习 的几点建议
1、一轮复习看基础,全面梳理是重点 2、备考方向要把握,精读考纲是捷径 3、各章整合系统化,提升能力是目标 4、适当训练是前提,梳理错题是必然 5、良好习惯应养成,规范答题是原则
填空题的特点是:只要最终结果,无步骤分,一错皆 错;计算过程要运算到底,且要求答案最简且正确, 所以要认真研究填空题的解法与得分策略。高考填空 题的结果书写应该清晰且规范,达到易于辨识,符合 要求。一般注意:区间端点的取舍(开区间,还是闭 区间,还是半开半闭区间);定义域、值域、解集等 的书写;单调区间、标准方程的书写;带圈数字的填 写等(例如:其中的真命题有 .(写出 所有真命题的编号) 答案 ①③④ (可任意顺序) ; 等价形式 ①,③,④;1,3, 4;1 3 4 等,但是 注意:其他写法都认定为不正确,如① 3 ④等,不得 分。 )
开始 输入 x
n0
等价形式:3成表达式。 如 2+1,
2014年湖南试题分析与2015年高考复习策略.docx (1)

2014
非示范 性 示范性
2013
非示范 性
表4 2014年湖南省高考语文试卷小题数据
题号 满 分 3 3 3 3 3 3 3 3 10 2 6 人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分 得分率 (%) 78.87 85.43 61.70 71.97 63.03 27.27 59.62 34.78 53.30 9.04 50.30 区分度
• 三是语文高考的鉴别力还有待提高。从以 上整体数据、文理科数据、示范性与非示 范性高中数据和分组数据等几个方面的分 析来看,鉴别指数指标偏小。导致这一现 象的原因很多,可能与命题、阅卷、教学 以及语文学科自身特点等相关。从选拔性 考试的性质和功能来说,高考语文考试的 鉴别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典型试题的 分析与思考
0.46 0.31 0.27 0.31 0.40 0.33 0.39 0.09 0.70 0.26 0.66
表4 2014年湖南省高考语文试卷小题数据
11 12 5 324866 324866 5 4 0 0 3.23 2.25 64.62 56.32 0.70 0.54
4
3 3 4 5 6 6 12 60
• (2)小题: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 参考答案: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 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3分)以桃设比, 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 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 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3分) • 如考生答案不在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 给分
2014年湖北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2015高考策略

2014年湖北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2015高考策略摘要:今年的湖北物理高考北物理高考卷(全国新课标1卷)继续延续了近八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卷的稳定性。
命题的特色仍然是“稳中求变,旧为今用”,试卷重点体现了物理新课标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思想,命题中没有出现偏题、怪题。
试卷整体难度与2013年相比较为简单,略有变化的是电学内容考察较多有59分,力学只有36分。
与去年相比,电学所占比例更高了。
今年的湖北物理高卷(全国新课标1卷)继续延续了近八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卷的稳定性。
命题的特色仍然是“稳中求变,旧为今用”,试卷重点体现了物理新课标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思想,命题中没有出现偏题、怪题。
试卷整体难度与2013年相比较为简单,略有变化的是电学内容考察较多有59分,力学只有36分。
与去年相比,电学所占比例更高了。
在此先把今年湖北省的考卷和去年的考卷试题作对比,再详细分析今年的高考题的特点,给2015年的高考复习作指导。
一.考点对比对比2013、2014两年高考试题考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选考题:二.试题特点1.本次考试试题难度中等,计算量不大,但相对加强了在今年考纲中有所变化的如半衰期的问题,光学的折射问题等。
还有,对课本概念的考察增加了,如14题的物理学史考察结合了课本中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15题的安培力大小与磁场方向的关系条件和16题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等。
因此高考改革下,要求我们学生应该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2.知识考点与13年高考有一定程度变化,但也有一些常考题型改编后出现,如19题的万有引力,乍一看,貌似没有见过,但本题的核心是圆周运动中的追及相遇问题,只要抓好卫星在一条直线上的条件是卫星转动角度相差2π时,再次相隔最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8.0×10-5 mol∙L-1,计算 CO 的
转化率(忽略副反应,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分)
解:由图得在900℃时该反应的lgK=2,即K=100(1分) K=c(CO2)/c(CO) (1分) = 100,可知平衡时c(CO2)= 8.0×10-3 mol∙L-1(1分) 设CO起始浓度为x,则: 1/4CaSO4(s) + CO(g) 1/4CaS(s) + CO2(g) c起始 x 0 c变化 8.0×10-3 8.0×10-3 c平衡 8.0×10-5 8.0×10-3 x=(8.0×10-3 mol∙L-1+8.0×10-5 mol∙L-1) 故:CO的转化率= c变化/c起始 = 8.0×10-3/ (8.0×10-3 +8.0×10-5)×100% (1分) =99% (1分) (空白卷多,平均分1.6分)
(2分 漏写水扣1分)
(3)化合物II可由芳香族化合物III或IV分别通过消去反应获得, 但只有III能与Na反应产生H2,III的结构简式为 (写1 种);由IV生成II的反应条件为 。
正确结构简式:
或
2分
写成结构式也给2分
典型错误: 苯环写错: 少甲基: 少H: 多H:
粗心
多情(H)总被“无情”恼, 少情(H)更是“无分”恨
平均分5.86分,全省6%空白卷,多数6或7分
32.(16 分)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初级石墨中含 SiO2 (7.8%) 、 Al2O3 (5.1%) 、 Fe2O3 (3.1%) 和 MgO (0.5%) 等杂质,设计的提纯与综合利用工艺如下: SiCl4
SiCl4 AlCl3 FeCl3 MgCl2 NaAlO2 NaCl NaOH Al(OH)3 AlCl3 FeCl3 MgCl2 搅拌、过滤
错误4:c(CO2)平和c(CO)平对调或弄错。
错误5:转化率定义错误。
(4)为减少副产物,获得更纯净的 CO2,可在初始燃料中适
CO 2(或CaCO 3,多写体系中固体不扣分, CO (2分) 量加入____________ 。 2
如多写CaO、CaSO4等)主要错答为CO、 CaO、 (5) 以反应①中生成的 CaS 为原料, 在一定条件下经原子利 O2、KMnO4溶液、 NaOH、 H2S等 (平均分0.1分)
H3C CHCH3 OH
或
H3C
CH2CH2 OH
(2分)
__________________(写 1 种);由 IV 生成 II 的反应条件为
NaOH /CH3CH2OH/加热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 。
(4)聚合物
可于制备涂料,其单体结构简式为
CH2
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类似反应①的方法,仅以乙烯为有机 物原料合成该单体,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错误1:分不清楚lgK随温度变化情况 与吸、放热的关系。
错误2:将a点分成两点描述(相当于漏写b点。)
只能合并给2分!
错误3:未考虑|△H|大小的影响
错误4:用“△H数值”
代替
“|△H|”
错误5:对影响程度描述不规范
(3)向盛有 CaSO4 的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CO,反应① 于 900℃达到平衡,c
错误1:反应方程式用错
审题!
错误2:化学方程式与K 值不对应
错误3:对数运算出错。 由lgk=2错误推出K=2 或 10-2 或 e2
错误3:对数运算出错。 由lgk=2错误推出K= 2 或 10-2 或 e2
错误3:对数运算出错。 由lgk=2错误推出K= 2 或 10-2 或 e2
错误4:c(CO2)平和c(CO)平对调或弄错。
对有机物价键 规律、结构简 式要突出官能 团理解不透彻!
典型错误: -COOCH3CH2
双键漏写
给 0分
多H,少H
正确反应方程式:
①CH2=CH2+H2O CH2=CH2+HCl
一定条件 一定条件 H2 O
CH3CH2OH CH3CH2Cl
1分或
CH3CH2Cl+NaOH C2H4+H2O
( 2分) CHCOOCH2CH 3
(1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H2OH
一定条件 2CH2 CH2 + 2CH3CH2OH +2CO + O2 2CH2 CHCOOCH2CH3 + 2 H2O
CH2 CH2 + H2O 一定条件
用率 100%的高温反应,可再生 Ca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2分) 高温 CaS + 2O CaSO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CO2 2 4
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基,产物的结构 简式为____________。
COOH CH3
一定条件
△
CH3CH2OH 给 1分
CH3CH2OH
2分 评分细则:
方程式②未配平或漏水扣1分 反应条件、等号、单横线、可逆符号不作为评分条件 方程式中任何一个反应物或产物写错给0分
何以痛心, 多是“乙醇”
典型错误: 漏写反应① 情况非常普遍,90%以上 -COOCH3CH2 乙醇写错CH2CH3OH 双键漏写 其他链接错误。
放热反应lgK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2分) a)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或吸热反应的lgK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放出或吸收热量越大的反应,其 lgK 受温度影响越大 b)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分) (约80%同学答对(1)和(2)a点,平均分3.2分)
(1分)
(1分) CO , 气体 I 中的碳氧化物主要为_____ 由气体 II 中某物质得到水 SiCl4 + 6NaOH == Na2SiO3 + 4NaCl + 3H2O 玻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过滤 、所得溶液 IV 中的阴离子 (3)步骤①为:搅拌、________
2014年高考评分标准与 2015年高考备考的启示
揭阳第三中学 王春燕
2014年高考化学评卷概况
全省化学平均分 第一卷:25.3分 得分率70% 第二卷:27.74分 总分:53分
30.有机题(15分):9.7分 得分率65% 31.原理题(16分):6.71分 得分率42% 32.化工题(16分):5.86分 得分率36% 33.实验题(17分):5.47分 得分率32%
(2分)写H10C9给0分 C9H10 化合物 II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1mol 化合物 II 能与
4 (2分) _____molH 2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饱和烃类化合物。
(3)化合物 II 可由芳香族化合物 III 或 IV 分别通过消去反应获得, 但只有 III 能与 Na 反应产生 H2,III 的结构简式为
对官能团价键连 结方式、表达方 式没理解!
有机题评分小结
总体原则: 1、分子式---CHO顺序写错,元素符号下标数字写 错均得0分。 2、结构简式或方程式中的结构式 凡出现任何一个原子数目不正确,或化学键连接 错误,相应得分点均给0分。 3、方程式---主要产物和主要生成物写错得0分; 反应条件错扣1分(今年例外);未配平扣1分; 反应条件错和未配平也只扣1分; 等号、单横线、可逆符号不作为评分条件 漏写水扣1分
邻、间、对位没注意:
NaOH/CH3CH2OH/加热 给2分 反应条件: NaOH/CH3CH2OH/△ 给2分 NaOH(强碱)/CH3CH2OH 给 1分 CH3CH2OH (醇)/加热(△) 给1分 NaOH(强碱)/加热(△) 给0分 中文表达完全正确 给 2分 写成方程完全正确给2分,未配平 给1分
有机化学教学及备考启示:
总之两点: 夯实基础: 常见官能团的性质、反应类型、反应条 一是强化有机化学学习方法 件、反应方程式及反应机理,必须过关! 及规律(抓基础)—— 官能 团及有机物变的部位; 日常教学中注重有机物价键规律的培养和渗透 二是规范书写训练——化学 注重在结构简式中突出官能团的书写技巧!如:有机物双官能 方程式、结构简式、键线式 团的写法 HOCH CH OH, OHCCH CHO, HOOCCH COOH,
30.(15 分)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应用广泛。
AC 。 (1)下列化合物 I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2分)
• 答A或C,给1分; A.遇 FeCl3 溶液可能显紫色 • 二对一错,如ABC、ACD,给1分; B.可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 • 一对一错,如AB、AD,给0分; C.能与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 • 一对二错,如ABD、BCD,给0分; • 二对二错,如ABCD,给0分. D.1mol 化合物 I 最多能与 2molNaOH 反应 • 典型错误:漏选比较多 (2)反应①是一种由烯烃直接制备不饱和酯的新方法:
典型错误: 反应条件不清楚 与卤代烃的碱性水解条件混淆 与醇的消去反应条件混淆
(4)聚合物 可用于制备涂料,其单体 结构简式为 。利用类似反应①的方 法,仅以乙烯为有机物原料合成该单体,涉及的反应 方程式为: 。
正确结构简式:CH2=CH-COOCH2CH3 CH2=CH-COOC2H5 CH3CH2OOCCH=CH2 给 2分 给 2分 给 2分
H3C
(1分)
教学启示: (1)注意培养考生的审题能力,读图能力和根据图 像总结规律能力;规范化学语言和书写习惯 (2)强化数学语言、数学运算在化学中的应用,如 正(负)相关、正负数大小比较、对数运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