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化学人教版选修四 3.1 弱电解质的电离 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V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度== V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度
(2)溶液中弱电解质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思考与讨论:(小组讨论)
以少量冰醋酸溶于水形成溶液为例,应用化学平衡的知识:
从速率角度探究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的过程,画出其速率-时间图像,并解释之。
投影实验方案:小组实验
盐酸
醋酸
上节课实验测定1mol/L盐酸与醋酸溶液的pH
2.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和由特殊到一般等科学认识物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教学难点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小组实验探究法、比较法等
学生小组讨论并作出实验结论;
投影小组作出实验结论(教师进行评价);
投影完整实验结论;
结论:将盐酸与醋酸溶液同时稀释1000倍,醋酸的PH值变化比盐酸的PH值变化小。(为什么?)
解释原因:弱电解质溶于水,部分电离产生的离子在溶液中相互碰撞以会结合成分子.
CH3COOHCH3COO—+ H+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和由特殊到一般等科学认识物质的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
教学重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移动
教学难点
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小组实验(实验3-1)
1mol/L盐酸
1mol/L醋酸
与镁条反应的现象
快
慢
溶液的PH
0
2.4
投影小组实验记录(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小组讨论并作出实验结论;
1.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与醋酸反应,其实质是与溶液中的____反应.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金属镁反应,( )与镁的反应速率明显较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是由于溶液中的H+浓度不同而引起的,镁与盐酸反应比镁与醋酸反应剧烈,说明C(H+盐酸)> C(H+盐酸)
[观察]盐酸与醋酸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观察两种溶液中溶质微粒有多少种?
(5)盐酸分子在水中完全电离,醋酸分子在水中部分电离
板书:
(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强电解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主备教师
李浩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上课教师
李浩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实验探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方法;
2.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实验探究醋酸的电离平衡移动;
2.结合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进一步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和移动的结果。
加入药品
少量冰醋酸
加水稀释
加少量氢氧化钠
加锌粒
平衡移动方向
向正
向正
向正
向正
CH3COOH浓度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CH3COO—浓度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H+浓度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板书设计:1.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存在电离平衡。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一样可以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3.醋酸达到电离平衡时,下列的改变会导致平衡移动的结果:
(2)填写下表:醋酸达到电离平衡时,下列的改变会导致平衡如何移动?
加入药品
少量冰醋酸
加水稀释
加少量氢氧化钠
加锌粒
平衡移动方向
CH3COOH浓度
CH3COO—浓度
H+浓度
小结:1.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存在电离平衡。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一样可以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3.醋酸达到电离平衡时,下列的改变会导致平衡移动的结果:
弱电解质
概念
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电离程度
全部
部分
在溶液中存在形式
离子
离子、分子
化合物类型
强酸、强碱、大部盐
弱酸、弱碱、水
电离过程
不可逆
可逆
问题探究(小组讨论):
1.强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大,而弱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小,是否正确?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2.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而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小,是否正确?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投影小组讨论结论(小组互评)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比较
1.同浓度同条件下,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2.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小结:1.电解质有强弱之分,根据它们的电离程度进行判断:
⑴、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⑵、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而与其溶解性和溶液的导电能力无关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ppt课件,
实验仪器及用品(PH计、75mL烧杯、试管、废液缸、滤纸、沙纸),
实验试剂(1mol/L醋酸、1mol/L盐酸、蒸馏水、镁带)
教学步骤
复备课
[复习]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部分金氧-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多数有机物、CO2等非氧、NH3等-部分共价化合物)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移动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小组实验探究法、比较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ppt课件,(参见对应内容的课件)
实验仪器及用品(PH计、75mL烧杯、试管、废液缸、滤纸、沙纸),
实验试剂(1mol/L醋酸、1mol/L盐酸、蒸馏水、氯化钠晶体、醋酸钠晶体)
教学步骤
复备课
[复习]下列电解质中:①NaCl、②NaOH,③NH3·H2O、④CH3COOH,⑤BaSO4,⑥AgCl,⑦Na2O,⑧K2O,⑨Na2O2
作业设计:名师伴你行相应练习
教学反思:将勒夏特列原理迁移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参考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强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弱电解质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
小组实验
盐酸
醋酸
上节课测定1mol/L盐酸与醋酸的PH
分别取一滴加入1mol/L盐酸与醋酸到盛有50mL水的烧杯中搅拌后,测定溶液的PH
投影小组实验记录(教师进行评价);
弱酸、弱碱、水
电离过程
不可逆
可逆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比较
1.同浓度同条件下,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2.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认真完成实验3-1,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对认识和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区别与联系
参考资料:
布尔津县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高二年级课时教案
分别取1mol/L盐酸与醋酸各10mL于烧杯中,分别加入一药匙相对应的钠盐晶体,搅拌后,测定溶液的pH
投影小组实验记录(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小组讨论并作出实验结论;
投影小组作出实验结论(教师进行评价);
投影完整实验结论;
结论:加入相应的溶质离子,盐酸的PH值没有变化,醋酸的PH值明显变大。
解释原因:
布尔津县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高二年级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主备教师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上课教师
李浩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2.掌握PH计的使用方法等化学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探究认识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再从结构和组成上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2.比较酸或碱性强弱的实验方法:
⑴、测定同温同浓度下的酸或碱溶液的PH
⑵、测定同温同浓度下的酸或碱溶液的导电性
板书设计: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概念
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电离程度
全部
部分
在溶液中存在形式
离子
离子、分子
化合物类型
强酸、强碱、大部盐
2.pH越小,溶液中的H+浓度越( )
[?]相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其溶液中的的H+浓度为何不同.
[学生讨论]当两种不同强度的酸,浓度相同时,是不同的,因为电离程度不同
投影完整实验结论;
完整实验结论:(1)盐酸、醋酸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发生电离
(2)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与醋酸反应,其实质都是与溶液中的H+反应
CH3COO—+ H+CH3COOH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的过程
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其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CH3COOH CH3COO—+ H+
(提出问题)盐酸电离方程式?
(学生探究)请归纳总结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区别。并练习写出HClO、NH3·H2O、NaAlO2、的电离方程式。
投影:电离平衡状态:
实际运用:(1)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
CH3COOHCH3COO— + 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mol/L盐酸,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溶液中弱电解质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思考与讨论:(小组讨论)
以少量冰醋酸溶于水形成溶液为例,应用化学平衡的知识:
从速率角度探究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的过程,画出其速率-时间图像,并解释之。
投影实验方案:小组实验
盐酸
醋酸
上节课实验测定1mol/L盐酸与醋酸溶液的pH
2.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和由特殊到一般等科学认识物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教学难点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小组实验探究法、比较法等
学生小组讨论并作出实验结论;
投影小组作出实验结论(教师进行评价);
投影完整实验结论;
结论:将盐酸与醋酸溶液同时稀释1000倍,醋酸的PH值变化比盐酸的PH值变化小。(为什么?)
解释原因:弱电解质溶于水,部分电离产生的离子在溶液中相互碰撞以会结合成分子.
CH3COOHCH3COO—+ H+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和由特殊到一般等科学认识物质的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
教学重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移动
教学难点
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小组实验(实验3-1)
1mol/L盐酸
1mol/L醋酸
与镁条反应的现象
快
慢
溶液的PH
0
2.4
投影小组实验记录(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小组讨论并作出实验结论;
1.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与醋酸反应,其实质是与溶液中的____反应.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金属镁反应,( )与镁的反应速率明显较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是由于溶液中的H+浓度不同而引起的,镁与盐酸反应比镁与醋酸反应剧烈,说明C(H+盐酸)> C(H+盐酸)
[观察]盐酸与醋酸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观察两种溶液中溶质微粒有多少种?
(5)盐酸分子在水中完全电离,醋酸分子在水中部分电离
板书:
(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强电解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主备教师
李浩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上课教师
李浩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实验探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方法;
2.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实验探究醋酸的电离平衡移动;
2.结合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进一步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和移动的结果。
加入药品
少量冰醋酸
加水稀释
加少量氢氧化钠
加锌粒
平衡移动方向
向正
向正
向正
向正
CH3COOH浓度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CH3COO—浓度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H+浓度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板书设计:1.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存在电离平衡。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一样可以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3.醋酸达到电离平衡时,下列的改变会导致平衡移动的结果:
(2)填写下表:醋酸达到电离平衡时,下列的改变会导致平衡如何移动?
加入药品
少量冰醋酸
加水稀释
加少量氢氧化钠
加锌粒
平衡移动方向
CH3COOH浓度
CH3COO—浓度
H+浓度
小结:1.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存在电离平衡。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一样可以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3.醋酸达到电离平衡时,下列的改变会导致平衡移动的结果:
弱电解质
概念
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电离程度
全部
部分
在溶液中存在形式
离子
离子、分子
化合物类型
强酸、强碱、大部盐
弱酸、弱碱、水
电离过程
不可逆
可逆
问题探究(小组讨论):
1.强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大,而弱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小,是否正确?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2.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而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小,是否正确?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投影小组讨论结论(小组互评)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比较
1.同浓度同条件下,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2.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小结:1.电解质有强弱之分,根据它们的电离程度进行判断:
⑴、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⑵、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而与其溶解性和溶液的导电能力无关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ppt课件,
实验仪器及用品(PH计、75mL烧杯、试管、废液缸、滤纸、沙纸),
实验试剂(1mol/L醋酸、1mol/L盐酸、蒸馏水、镁带)
教学步骤
复备课
[复习]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部分金氧-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多数有机物、CO2等非氧、NH3等-部分共价化合物)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移动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小组实验探究法、比较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ppt课件,(参见对应内容的课件)
实验仪器及用品(PH计、75mL烧杯、试管、废液缸、滤纸、沙纸),
实验试剂(1mol/L醋酸、1mol/L盐酸、蒸馏水、氯化钠晶体、醋酸钠晶体)
教学步骤
复备课
[复习]下列电解质中:①NaCl、②NaOH,③NH3·H2O、④CH3COOH,⑤BaSO4,⑥AgCl,⑦Na2O,⑧K2O,⑨Na2O2
作业设计:名师伴你行相应练习
教学反思:将勒夏特列原理迁移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参考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强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弱电解质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
小组实验
盐酸
醋酸
上节课测定1mol/L盐酸与醋酸的PH
分别取一滴加入1mol/L盐酸与醋酸到盛有50mL水的烧杯中搅拌后,测定溶液的PH
投影小组实验记录(教师进行评价);
弱酸、弱碱、水
电离过程
不可逆
可逆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比较
1.同浓度同条件下,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2.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认真完成实验3-1,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对认识和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区别与联系
参考资料:
布尔津县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高二年级课时教案
分别取1mol/L盐酸与醋酸各10mL于烧杯中,分别加入一药匙相对应的钠盐晶体,搅拌后,测定溶液的pH
投影小组实验记录(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小组讨论并作出实验结论;
投影小组作出实验结论(教师进行评价);
投影完整实验结论;
结论:加入相应的溶质离子,盐酸的PH值没有变化,醋酸的PH值明显变大。
解释原因:
布尔津县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高二年级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主备教师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上课教师
李浩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2.掌握PH计的使用方法等化学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探究认识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再从结构和组成上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2.比较酸或碱性强弱的实验方法:
⑴、测定同温同浓度下的酸或碱溶液的PH
⑵、测定同温同浓度下的酸或碱溶液的导电性
板书设计: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概念
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电离程度
全部
部分
在溶液中存在形式
离子
离子、分子
化合物类型
强酸、强碱、大部盐
2.pH越小,溶液中的H+浓度越( )
[?]相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其溶液中的的H+浓度为何不同.
[学生讨论]当两种不同强度的酸,浓度相同时,是不同的,因为电离程度不同
投影完整实验结论;
完整实验结论:(1)盐酸、醋酸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发生电离
(2)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与醋酸反应,其实质都是与溶液中的H+反应
CH3COO—+ H+CH3COOH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的过程
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其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CH3COOH CH3COO—+ H+
(提出问题)盐酸电离方程式?
(学生探究)请归纳总结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区别。并练习写出HClO、NH3·H2O、NaAlO2、的电离方程式。
投影:电离平衡状态:
实际运用:(1)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
CH3COOHCH3COO— + 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mol/L盐酸,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