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14届高三文综第二次联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衡阳市2014届高三文综第二次联考试卷(扫描版)
地理参考答案
1-5 BDCBB 6-10 AAADC 11 C
36.(22分)
(1)流向:由东南流向西北;(2分)主要补给水源:冰雪融水、地下水或湖泊水(任答一
个得2分)
(2)气候干旱,降水少;(2分)风沙埋没(2分)
(3)河流搬运泥沙到下游,(2分)水分蒸发之后又被盛行风(西北风)搬运到龙首山以南
沉积(2分);气候干旱,多大风,土质疏松,侵蚀作用强(2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导致植被破坏严重(2分)
(4)地形较平坦;(2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2分)有灌溉水源;(2分)消费市场广;(2分)政府支持(2分)(任答3点得6分)
37.(24分)
(1)(1)夏季。

(2分)此时盛行西南风,是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说明
太阳直射点北移,故为夏季。

(2分)
(2)上游径流量较大(2分),原因是上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较多(2分)。


游径流量较小(2分),原因是中游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蒸发下渗多(2分);
支流汇入少(2分)。

(3)位于大西洋沿岸,地形较平坦开阔;是全国最大港口,水陆交通便利;石油资源丰富并
大量出口;农业需要大量出口经济作物,进口粮食作物;需要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商业贸
易活动频繁,物流量大;是尼日利亚旧都,是全国最大的金融中心,能为物流业提供金融、
信息等服务;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任答5点得10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42.(10分)
(1)人文景观(2分)。

这段时间,梯田中已经放水备耕而田中无水稻,层层梯田,银波荡漾,观赏、拍摄效果好。

(2分)
(2)禁止在梯田里养殖小龙虾;利用生物防治,在梯田里投放小龙虾的天敌(如鲤鱼、鲶鱼、黄鳝、放鸭子、牛蛙、青蛙直接吃小龙虾等);组织人员日常耕作时进行捕捉,在产卵季节,
将洞穴堵住,阻止小龙虾繁殖;药物防治。

(任答3点得6分)
43.(10分)原因: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历年相比较短,晴天增多;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强于
历史同期,持续时间长,导致气温持续攀升;(大气环流异常)北上并深入内陆的台风较往年
偏少。

(任答2点得4分)
危害: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长江流域内河航运;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任答3点得6分)
44.(10分)
(1)【水位下降,水质矿化度上升(变咸)导致】渔获量下降,芦苇等湖滨经济植物也急剧
消退;(2分)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或湖泊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湖泊
水位的波动导致流域局部地下水位波动,引起)流域沙漠化或盐碱化,造成流域环境进一步
恶化;(2分)(水质矿化度上升)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用水(2分)(任答3点得6分,其
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增加引河入湖的水量(引额尔齐斯河河水入湖);(2分)科学调配流域水资源;(2分)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分)(任答2点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高三联考第二次命题政治试题答案
选择题 12 C 13 B 14 A 15 D 16 D 17 B 18 C 19 A 20 A 21 B
22 D 23 C
38.(1)意义:①有利于给消费者带来身心愉悦或精神满足消费心理,提高消费的档次和品位;
②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③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核心竞争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8分)
启示:①制定发展战略,明确品牌建设目标;②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品牌竞争力;③追求卓越质量,突出品牌优势;④秉承诚信,赢得品牌的市场信赖;⑤主动“走出去”,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8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因素不同导致的文化具有差异性和冲突,因此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

(2分)
②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应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分)
③要通过教育、商贸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

(2分)
④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分)
39.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政府强化基本养老的责任,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8分)
(2)政府应依法审慎行使权力,集中民智,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公民应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政治(民主决策),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渠道,参与决策过程;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公民应遵循法律法规,有序参与。

(6分)
(3)①联系是普遍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改革开放前和后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进行有益的探索。

(3分)
②发展是永恒的,坚持发展的观点。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

(3分)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改革开放前和后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历史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分)
④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革命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创新性地回顾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分)
历史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5小题140分)
第II卷非选择题(必考题135分,选考题25分,共160分。

42、43、44三个地理选考题和45、46、47、48四个历史选考题中,学生各选一题做答,如每科各小题皆做,只按每科第一题计分)
40.(25分)(1)①历史悠久,且不断发展;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聚族而居,甚至是包括宗族几代人的累世同居;③以理学(或儒家人伦)规范族人行为,有一套严格的封建家长式的管理制度,等级森严;④强调慎终追远,通过祭祀共同祖先,来增强家族或家庭凝聚力;
⑤族人之间关系强调长幼有序、尊长爱幼、团结互助、和睦相处;⑥大家庭内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男耕女织;⑦古代家庭建立在小农生产力和自然经济基础上,家族内实行公有制,土地及其他财产均为家庭全体成员共有,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⑧把族人的生产、生活与社会救济相结合;⑨大家族犹如小社会,实行家法治理,具有地方组织功能;⑩政府以宗法制度作为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以家庭秩序和稳定作为国家秩序和稳定的基石,往往鼓励聚族而居的大家庭发展。

(答出6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者酌情给分,满分12分)(2)主要变化:①随着资本主义入侵和工业文明与西学的冲击,近代中国家庭结构发生剧变;②大家庭逐渐解体,被小家庭取代,核心家庭成为家庭发展的主要趋势;③传统的封建家长制、等级制家庭逐渐被近现代民主、平等、自由的家庭伦理所取代;④家法治理观念淡化,国家法律制度的权威和法治观念不断强化;⑤家庭分工性别差异缩小,提倡男女平等;⑥家庭作为生产组织单位的职能逐渐萎缩,主要作为社会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基本单位和细胞而存在;⑦宗族观念逐渐淡薄,族居方式的地缘关系大为削弱,族员的流动性、杂居性增强。

(答出4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者酌情给分,满分8分)
启示:家庭制度的变化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家庭制度的变革与社会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未来家庭制度的发展要剔除等级森严、性别压迫的落后观念,发扬尊长爱幼、互爱互助的优良传统,建立民主、平等、守法、互爱的和谐家庭关系;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应该引导家庭制度良性发展。

(5分。


41.(12分)示例一:从古代至近代,西学东渐中译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2分)古代以传播基督教神学思想与推介欧洲先进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为主。

(2分)进入近代,19世纪60年代以科技书籍为主;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先进分子日益不满清期专制统治,学习西方由科技转向制度,译书改以政治内容(社会科学)为主;民国初年,中国先进分子学习西方由制度转向思想文化。

(6分)译书内容越来越丰富,反映了中国向外国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与世界的联系也不断增强。

(2分)
示例二:从古代至近代,西学东渐主持者发生变化,其目的也随之变化。

(4分)古代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他们与中国士大夫合作译书,反映其向中国传播基督教的初衷;(4分)近代以后主持者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体,19世纪60年代官方译书系统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间译书剧增,体现了救亡图存、强国御侮的时代要求。

(4分)
示例三:从古代至近代,西学东渐中译书的影响发生变化。

(3分)古代西学东渐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科技知识,同时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并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重大影响。

(3分)近代的西学东渐主要有助于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和社会进步:(2分)19世纪40年代的译书对中国人开阔视野、开始认识世界具有启蒙的作用;19世纪60年代的译书有利于中国工业化的启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译书有利于中国人的政治启蒙,推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民主化的探索;民国初年的译书有利于中国思想界
的空前解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4分)
(本题还可从其他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酌情给分,但满分不得超过12分。

比如由双向交流、平等互动到单向引入、主动学习,由民间行为到政府参与等)
45.(15分)(1)出发点:平抑物价,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3分)具体做法:刘晏设巡院及时了解物价动向,设常平仓调节粮价;王安石设发运使掌控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和市场动态,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原则进行政府采购。

(4分)
(2)共同影响:①防止商人垄断市场,操纵物价,有利于社会稳定;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巩固了统治;③减轻人民负担,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人民利益。

(6分)启示: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2分)
46.(15分)(1)①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②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③鼓励兴办民营企业,并要求政府给予扶持。

(6分)
(2)不同:郑观应要求变革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2分)郑观应认为中国面临西方列强威胁,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先进,而中国学习西方实行中体西用,难以与列强抗衡。

(2分)郑观应打破了对西方的狭隘认识,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长技”,还要学习其政治和思想;表达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和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符合历史潮流和时代需要;郑观应对西学的评价及其含义的理解,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5分)
47.(15分)(1)影响:使法德对立进一步加剧。

(2分)举例:①20世纪初,法德分别加入协约国和同盟国军事集团,展开军备竞赛,并在一战中交战;②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向德国复仇。

(4分,每点2分)
(2)原因:受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的影响,德国建立起极权统治,富有侵略性。

(2分)主张:阿登纳主张法德通过经济合作,消除对抗。

(2分)评析:阿登纳的主张是行之有效的。

(2分)1967年法德与欧洲其他国家共同组建欧共体,加强经济合作;1993年欧盟成立,法德及欧洲国家合作进一步发展。

在二战以后至今的七十来年里,法德关系再没有发生过大的冲突,一直处于正常化状态。

(3分)。

48.(15分)(1)背景: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造成美国经济受损、社会动荡;
②罗斯福新政缓解了危机对美国所造成的打击,同时也扩大了总统和政府的权力,民主党势力和影响大增;③1937年2月前最高法院的法官主要由年龄偏大、持传统观念的新政反对者担任。

(6分,每点2分)实质:是美国行政与司法两大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

(3分)(2)认识:①美国中央权力部门的斗争体现了党派利益的争夺与新旧观念的交锋;②任何中央权力部门的扩张都不能突破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游戏规则,中央部门的权力行使仍在宪政的框架内;③美国的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原则容易降低甚至丧失政治效率,但能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和重大决策的失误。

(6分,每点2分。

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