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中考复习(卷二)(含答案)12434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中考复习(卷二)试卷
考试总分:9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
1.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增设了缺席审判程序一章,通过法律对缺席审判作出制度安排,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

增设缺席审判程序( )
①坚持了依法行政
②增加了公民权利
③彰显了司法公正
④维护了法治尊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对于宗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和国家性等特征
②我国的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一些民间信仰
③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宗教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
④宗教就是迷信,我们应当严厉打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 2019年8月发布的《人民检察院办案活动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规定》第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有重大影响的审查逮捕案件、行政诉讼监督案件等进行公开听证的,应当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听取人民监督员对案件事实、证据的认定和案件处理的意见。

此举( )
①有利于听取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②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杜绝腐败
③有利于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效率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如图漫画《选村长》中的行为()
A.妨碍村民正确行使监督权
B.剥夺了其他候选人的被选举权
C.体现公民享有选举的权利和自由
D.损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败坏社会风气
5. 2018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向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泽山和侯云德颁发获奖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材料表明(

①我国公民享有文化权利
②我国宪法保护公民的文化权利
③国家对公民从事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
④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 下列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 )
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人身自由权④受教育的义务
⑤批评、建议权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7. 小余在爸爸的律师事务所进行社会实践,下列是他对一些事例的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是()
A.向老太在其弟、妹见证下立下遗嘱,在其去世后,将自己所有的财产留给对自己尽赡养义务的女儿王丽——向老太去世后,王丽可通过遗嘱继承的方式获得母亲的遗产
B.胡大妈与邻居廖某在公证处签订了一份遗赠扶养协议,约定廖某照顾胡大妈,胡大妈去世后其房屋归廖某所有——廖某照顾了胡大妈,可依据遗赠扶养协议获得胡大妈的房屋
C.卿某未经授权,将从别处购买的电子书籍打印并胶装成册,通过其淘宝网店销售——卿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智力成果权
D.小佳6岁,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单独抚养小佳。

两年后,母亲准备将小佳父亲的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小佳母亲可通过法定继承的方式获得小佳父亲的房产
8.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本次宪法修改分为两个阶段:党中央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讨论,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和通过。

据此,回答下题。

宪法乃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

宪法的权威和生命在于实施。

为此,我们青少年的具体行动应是()
①增强宪法意识,认真学习、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②建立健全宪法监督和制约机制
③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敢于同违宪行为作斗争
④大力宣传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40分)
9. 材料一: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小丽在学习运用这方面知识时遇到一些烦恼,请你来帮助她完成,整理的笔记如下图:
材料二:小丽的同学小珍,疫情期间呆在老家,因“停课不停学”要上网课,家里又没网络,所以只能来村支部蹭网学习。

材料三:小丽班上有个男生长得比较胖,同学小吴给他取外号叫“猪八戒”,对于这个外号,该男生讨厌极了。

(1)上图是小丽做的读书学习笔记,请你帮她补充①②③④⑤⑥处应填的内容。

(2)“停课不停学”保障了公民的哪项权利?小吴给长得胖的男生起外号侵犯了该男生的什么权利?
10. 增强权利义务观念。

材料一:漫画《厚此薄彼》。

材料二:我国宪法不仅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而且明确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公民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决定明确,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请列举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2)请运用公民权利义务有关知识,对材料一漫画所反映的现象进行简要评析。

(3)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11. 观点一:权利我收下,义务你拿走。

观点二:权利义务肩上挑,少了一边担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1)你是否赞同观点一中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3)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我们青少年该如何做?
12. 【振兴中华,人人有责】
材料一:2019年3月25号,浙江杭州滨江东冠小学二年级的钱海宾同学在跑回教室的路上,听到国歌音乐响起,立刻原地站定、敬礼,直到国歌唱完才回教室!法律连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七条规定: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

材料二:初二学生小华,在晚上陪爸爸和妈妈散步时发现,他所在学校的国旗依然飘扬在空。

回家后,小华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规定。

法律连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二条依照本法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升挂国旗的,应当早襄升起,傍晚降下。

依照本法规定应当升挂国旗的,遇有恶劣天气,可以不升挂。

(1)材料一中的钱海宾同学体现了公民怎样的价值准则?
(2)材料二中小华同学会怎样做?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思考上述同学传递出的正能量给出了我们哪些向祖国表达热爱的方式?
三、判断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5分)
13. 判断说理
(1)小敏说:“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民可以对他们进行监督。


判断:()
理由:________。

(2)看到网上有一些校园欺凌的视频,小刚觉得很气愤,他觉得对这些施暴者只有靠加强法制才能
解决。

判断:()
理由:________。

14. 判断说理。

(1)未经未成年人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私拆未成年人的信件。

()
(2)八年级的小闽经常不上网课,班主任督促他,他说准备辍学去打工,还说:“受教育是我的权
利,我可以放弃”。

()
15. 市民李某在电影院大声喧哗,工作人员上前制止,他还说:“说话是我的自由,你们管不着!”
判断()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中考复习(卷二)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
1.
【答案】
D
【考点】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国家司法机关
依法行政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遵守法律程序。

司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参与司法活动,司法机关和工作人员只能服从法律程序,不受上级机关、行政机关和任何个人的干涉,办案人员如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必须回避,整个司法过程和结果要对当事人和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解答】
联系课本知识,我国增设缺席审判程序,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通过这一程序规定,有利于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捍卫法治的尊严,③④正确;①与题意无关,排除;②说法错误,并没有增加了公民权利。

2.
【答案】
A
【考点】
宗教信仰自由权
【解析】
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简单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既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这就是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它是全面的、完整的政策.【解答】
本题考查了对宗教的理解。

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题肢可知,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和国家性等特征,我国的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一些民间信仰,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政府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所以①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④选项宗教不是迷信,我国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排除。

3.
【答案】
D
【考点】
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解析】
本题考查了公民的监督权。

为保证我们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违背人民的意愿,严格依法办事。

我国建立了广泛的、多渠道的民主监督制度,包括:党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等。

公民行使行使监督权,就是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

积极行使监督权是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强的表现。

【解答】
题干中的第9条规定有利于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维护司法公正;有利于于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激发增强公民的责任感;有利于防止权力的滥用等,因此③④正确;①在题干中没有体现,题干中没有涉及到科学决策,排除;②错在“杜绝”,观点过于绝对。

4.
【答案】
D
【考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漫画寓意是在选举过程中,存在着贿选现象,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违背公平正义,败坏社会风气。

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A说法错误,妨碍村民行使选举权;
B说法错误,贿选并没有剥夺其他候选人的被选举权;
C没有认识到漫画寓意。

故选D。

5.
【答案】
D
【考点】
文化权利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向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泽山和侯云德颁发获奖证书,这表明我国公民享有文化权利,国家对公民从事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①③正确;
②④材料未体现。

故选D。

6.
【答案】
B
【考点】
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我国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
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④受教育的义务属于公民的义务。

①②③⑤都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故选B。

7.
【答案】
D
【考点】
被继承人、法定继承人
遗产继承权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

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公民将自己的财产待死后不留给亲属,而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这是法律所允许的,称为遗赠,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说法错误,小佳和小佳母亲都是第一法定继承人,房产应该共有,符合题意。

故选D。

8.
【答案】
C
【考点】
遵守宪法法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宪法的权威和生命在于实施,为此青少年应增强宪法意识,认真学习、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自觉遵守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维护宪法权威,敢于同违宪行为做斗争,大力宣传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①③④正确;
②是从国家的角度的分析,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C。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40分)
9.
【答案】
(1)①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
③人身自由;
④隐私权;
⑤肖像权;
⑥名誉权。

(2)保障:受教育权。

侵犯:名誉权。

【考点】
公民政治权利
受教育权
名誉权
人身权利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1)考生结合材料和公民的权利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

(2)考生结合材料进行回答即可。

10.
【答案】
遵守宪法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

①漫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③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①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例如,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考点】
我国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解析】
本题要在掌握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以及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
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的义务,根据教材回答即可。

对于评析题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做的角度进行分析,是什么:从漫画中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为什么:可从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这一做法的错误所在,为什么:可从增强权利意识,义务观念的角度分析即可。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根据教材组织答案即可,采用总分的方式进行回答,总的回答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具体再分点分析。

11.
【答案】
不赞同。

理由: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④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⑤既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①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④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考点】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忠实履行公民义务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

【解答】
本题考查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首先判断观点,然后回答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根据所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所以题文中观点割裂了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是错误的,理由从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回答。

本题考查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结合课本知识,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作答。

本题考查履行义务。

结合相关知识,依据课本内容,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作答即可。

12.
【答案】
(1)体现了爱国的价值准则。

(2)向老师、学校反映情况,建议学校按法律规定升降国旗。

理由:国旗是国家的标志,这是爱国的表现;符合法律规定,是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3)①我们要从小事做起;
②遵守规则,学法、守法、护法、维护法律的尊严;
③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等。

【考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受教育权
爱国主义
【解析】
(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等。

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材料及问题,紧密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等。

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材料及问题,紧密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

(3)本题考查爱国行为规范,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材料及问题,紧密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

【解答】
(1)材料一中钱海宾同学的行为,体现了对国歌的尊重,是爱国主义的体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的价值准则,答出即可。

(2)学校没有按照国旗法的规定升降国旗,小华应该向老师、学校反映情况,要求依法升降国旗,理由从国旗是国家尊严的标志、要遵守国旗法,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等方面考虑作答。

(3)开放性试题,能体现爱国要求即可,如维护国家安全、关心国家大事等。

三、判断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5分)
13.
【答案】
(1)√;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2)×;小刚的观点是片面的,忽视了道德在发展中的作用,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考点】
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解析】
(1)本题考查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

(2)本题考查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解答】
(1)本题观点认为公民有权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这是正确的。

因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既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又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2)题干中,小刚认为对这些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施暴者只有靠加强法制才能解决,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因为该观点道德在发展中的作用,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4.
【答案】
(1)错误。

理由:未成年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但如果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罪犯的需要,可以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未成年人的信件进行检查。

(2)错误。

理由如下: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闽某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上不上学不是他个人的自由,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当履行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

【考点】
通信自由权
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受教育权
【解析】
(1)本题考查通信自由权。

(2)本题考查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受教育权。

【解答】
(1)本题为判断说理类主观题,问题指向是判断说理:未经未成年人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私拆未成年人的信件。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通信自由权等角度来分析。

(2)本题为判断说理类主观题,问题指向是判断说理:八年级的小闽经常不上网课,班主任督促他,他说准备辍学去打工,还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可以放弃”。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受教育权等角度来分析。

15.
【答案】
判断:错误。

理由: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利和自由。

【考点】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解答】
本题为判断类主观题,问题指向是判断说理:市民李某在电影院大声喧哗,工作人员上前制止,他还说:“说话是我的自由,你们管不着!”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等角度来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