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丸剂的制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九丸剂的制备
实验九丸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泛制法、塑制法、滴制法制备丸剂的方法与操作要点。
2.熟悉水丸、蜜丸、滴丸对药料和辅料的处理原则及各类丸剂的质量要求。
3.了解滴丸的制备原理及影响滴丸质量的因素。
二、实验指导
1.丸剂的制法有泛制法、塑制法和滴制法。
泛制法适用于水丸、水蜜丸、糊丸、浓缩丸的制备,其工艺流程为:原、辅料的准备→起模→成型→盖面→干燥→选丸→质量检查→包装。
塑制法适用于蜜丸、浓缩丸、糊丸、蜡丸等的制备,其工艺流程为:原、辅料的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搓圆→干燥→质量检查→包装。
滴制法适用于滴丸的制备,其工艺过程为:将药物溶解、乳化或混悬于熔融基质中,药液经滴头滴入与基质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经收缩、冷凝成丸,拭去丸粒表面的冷却液,质检合格后包装。
易挥发性药物制备滴丸时,要注意加热熔融的温度和时间,避免药物挥发损失。
2.供制丸用的药粉应为细粉或极细粉;起模、盖面、包衣的药粉,应根据处方药物的性质选用。
丸剂的赋形剂种类较多,选用恰当的润湿剂、黏合剂,使之既有利于成型,又有助于控制溶散时限,提高药效。
3.水丸制备时,根据药料性质、气味等可将药粉分层泛入丸内,掩盖不良气味,防止芳香成分的挥发损失,也可将速效部分泛于外层,缓释部分泛于内层,达到长效的目的。
一般选用黏性适中的药物细粉起模,并应注意掌握好起模用粉量。
如用水为润湿剂,必须用8小时以内的凉开水或蒸馏水。
水蜜丸成型时先用低浓度的蜜水,然后逐渐用稍高浓度的蜜水,成型后再用低浓度的蜜水撞光。
盖面时要特别注
意分布均匀。
4.泛制丸因含水分多,湿丸粒应及时干燥,干燥温度一般为80℃左右。
含挥发性、热敏性成分,或淀粉较多的丸剂,应在60℃以下干燥,。
丸剂在制备过程中极易染菌,应采取恰当的方法加以控制。
5.滴丸的冷却剂必须对基质和主药均不溶解,其比重轻于基质,但两者应相差极微,使滴丸滴入后逐渐下沉,给予充分的时间冷却。
否则,如冷却剂比重较大,滴丸浮于液面;反之则急剧下沉,来不及全部冷却,滴丸会变形或合并。
三、实验内容
(一)水丸的制备
保和丸
【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制)100g 茯苓100g
陈皮50g 连翘50g
莱菔子(炒)50g 麦芽(炒)50g
【制法】以上8味,取处方量的1/2,混合粉碎成细粉,过六至七号筛,混匀。
用冷开水或蒸馏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与主治】消食导滞和胃。
用于食积停滞,腕腹胀痛,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小儿酌减。
(二)蜜丸的制备
大山楂丸
【处方】山楂1000g 六神曲(麸炒) 150g
麦芽(炒) 150g
【制法】以上3味药,取处方量的1/4,粉碎成细粉,过七号筛,混匀;另取蔗糖150g,加水67.5mL与炼蜜150g,混合,炼至相对蜜度约为1.38(70℃)时,滤过,与上述细粉混匀,制丸块,搓丸条,制丸粒,每丸重9g,即得。
【功能与主治】开胃消食。
用于食积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胀腹闷。
【用法与用量】口服。
一次1~2丸,一日1~3次,小儿酌减。
(三)滴丸的制备
(1)苏冰滴丸
【处方】苏合香0.5g
冰片 1.0g
聚乙二醇-6000 3.5g
【制法】取聚乙二醇-6000置蒸发皿中,于水浴上加热至全部熔融,加入苏合香及冰片,搅拌至熔化。
将熔融的药液转移至贮液器中,通入80℃~85℃循环水保温,打开贮液器下端
开关,调节滴出口与冷却剂间的距离,控制滴速为每分钟30~50滴,待滴丸完全冷却后,取出滴丸,摊于滤纸上,擦去表面附着的液状石蜡,装于瓶中,即得。
每粒重50mg。
【功能与主治】芳香开窍,理气止痛。
用于冠心病,胸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
常用量,一次2粒~4粒,一日三次,发病时可含服或吞服。
(2)氯霉素耳滴丸的制备
【处方】氯霉素(Chloromycetin)1g
PEG6000(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6000)2g
【制法】取PEG6000,置微烧杯中,于水浴上加热至熔化,再加入氯霉素至全部溶解,搅匀,迅速移入80℃保温的滴管中,打开滴管开关,液滴自然滴入用冰冷却的液体石蜡中成丸,滴毕,放置0.5小时,滤除冷却剂,滴丸置于吸水纸上,吸取滴丸表面的液体石蜡(必要时可用乙醇或乙醚洗涤),揩净,自然晾干10分钟,即得。
注:①氯霉素在水中溶解度很小(1:400),不易在脓液中维持较高浓度。
水溶性的聚乙二醇6000熔点较低(54℃~60℃),能与氯霉素互溶,故氯霉素在耳滴丸中分散度大、溶解快、奏效迅速。
普通丸、片与水接触后很快崩散并随脓液流出或阻塞耳道妨碍引流,但本耳丸接触脓液时,仅有部分聚乙二醇溶解,其余部分仍保持丸形,且有一定硬度,故有长效、高效的特点。
②滴丸应大小均匀,色泽一致,不得发霉变质。
③滴丸的成型与基质种类、含药量、冷却液以及冷却温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④根据药物的性质与使用、贮藏的要求,滴丸还可包糖衣或薄膜衣,也可使用混合基质。
(3)滴丸的质量检查
【溶散时限】照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以下规定。
采用升降式崩解仪,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挂于金属支架上,浸入温度为37±1℃的恒温水浴中,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15mm处,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支架上下移动的距离为55 mm±2mm,往返频率为每分钟30次~32次。
按上述装置,但不锈钢丝网的筛孔内径应为0.42mm;除另有规定外,取滴丸6粒,分别置于上述吊篮中的玻璃管中,每管各加一粒,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
各丸应在30分钟内溶散并通过筛网。
如有1粒不能完全溶散,应取6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重量差异】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规定:
平均重量重量差异限度
0.03g以下或0.03g 0.03g以上至0.3g 0.3g以上±15%±10%±7.5%
取供试品20丸,精密称定总量,求得平均丸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丸的重量,每丸重量与平均丸重相比较,超出限度的不得多于2丸,并不得有1丸超出限度一倍。
四、思考题
1.用泛制法制备水丸过程中,丸粒不易长大,且丸粒愈泛愈多,或者丸粒愈泛愈少,是何原因?如何解决?
2.用塑制法制备蜜丸时,一般性药粉、燥性药粉、黏性药粉其用蜜量、炼蜜程度、和药用蜜温度应怎样掌握?
3.滴丸有何特点?制备滴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