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文章结构 一、潯阳江头夜送客 1.邀见歌女 2.演奏名曲 3.听者陶醉 1.少年欢乐 2.晚年沦落 3.悲苦心境
二、江上聆听琵琶曲
故 事 梗 概
三、歌女倾诉身世苦 四、同病相怜伤迁谪
五、重闻琵琶青衫湿
听课文朗读,思考下列两 个问题: 1、本诗描写了琵琶女弹 奏的精妙的乐曲,请问在诗中 琵琶女一共弹奏了几次?用文 中的诗句回答听者的感受是什 么? 2、文章最后写道:“座 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 湿。”请问是什么使与弹奏者 本不是同一阶层的白居易产生 如此深切的共鸣而老泪纵横呢?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琵琶行
白居易
(并序)
唐 宣 宗 挽 白 居 易 联
胡 人 能 诵 琵 琶 篇
孺 子 解 吟 长 恨 曲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 今陕西渭南人,中唐著名的现实 主义诗人。唐德宗朝进士,元和 三年(808)左拾遗,后贬江州 司马,移忠州刺史,又为苏州、 同州刺史。晚居洛阳,自号醉吟 先生、香山居士。 政治上,白居易有“兼济天下” 的思想,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 写下了以《新乐府》《秦中吟》 为代表的许多“讽喻诗”。
解 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 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 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 “歌行”。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签》说, “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 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 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文学上,白居易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 诗合为事而作”,强调 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 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 “嘲风雪,弄花草”、 别无寄托、无病呻吟的 作品,认为诗歌应该反 映人民疾苦,倡导“新 乐府运动”。 著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 以讽喻诗为主。 (从入 “为民请命”“兼济天下” 代表作品为 仕到贬 的宗旨。 《卖炭翁》
观游鱼
鸟
赋得古原草送别
宫词
问刘十九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诗作之一,也是中国 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叙事长诗之一 这首诗的前半部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 误国,后半部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入骨 相思。这样,诗的主题思想便由批判转为对唐明 皇与杨贵妃坚贞专一爱情的歌颂。不过,歌颂和 同情中仍暗含讽意。这是一首主题思想具有双重 性的长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后半 部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大大增强了白诗 的表现力。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 情写景和叙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 术特色。
江州司 马前)
后期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 以闲适诗和感 (即自 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 伤诗为主。 贬江州 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 感伤诗:《长 司马到 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 恨歌》《琵琶 死) 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 行》 胸中多是非”。
代表作品
白牡丹
买花
暮江吟
长恨歌
琵琶行
《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
诗中虽有较浓重的感伤意味,但比《长恨歌》 更具现实意义。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 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 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悒郁、愤懑 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 流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 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 写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对琵琶声的 描写),为历代文人所称颂,表明白诗语言确实 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记叙了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 琶女之事。
《琵琶行》的抒情性很强,我们能从文章中 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么? 诗的感情基调是凄凉,凄惨,悲伤,苍凉
课文鉴赏
小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降职为)九江郡司马。明年(第二年)秋, 送客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铿锵悦 耳地)有京都声(京城乐曲的声调)。问其人,本长安 倡女 (歌女),尝学琵琶于曹穆二善才( 乐师) ,年长(年龄增 长)色衰(容颜衰老),委身(嫁给 )为贾人 (商人) 妇。 遂(就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使快(畅快)数曲。 曲罢(弹完)悯然(忧郁的样子转徙(辗转迁徙 )于江湖 间(各地)。予出官(京官外调)二年,恬然(淡泊宁静)自 安,感斯人言(被这人的话感动了 ),是夕始(才)觉有迁 谪意(被贬谪的失意之情 )。 因(于是)为(写)长句(七 言诗),歌(作歌)以赠之,凡(共)六百一十六言(字), 命(命名)曰(叫 )《琵琶行》。
思考: (1)诗前小序有些什 么内容?对全诗有何 作用? (2) 将序和全诗对 应的部分找出来。
小序作用
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 的主要经过; ②概述琵琶女身世; ③点明写作动机; ④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思考:
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
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 1段 2、 3段 4段
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 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 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 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 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 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 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 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 怨愤无处倾诉,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创作了这篇著 名的长诗。
长安米贵 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 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 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 矣。’”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二记载此事,作“长安米 贵,居大不易”。后用以指居大都市生活费用昂贵 赋得古原草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