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典型注聚区块开发效果评价与分析

合集下载

南二东二类油层注聚后两驱不同采出井开发效果分析

南二东二类油层注聚后两驱不同采出井开发效果分析

南二东二类油层注聚后两驱不同采出井开发效果分析【摘要】南二东二类油层自2009年5月开始实施注聚,经历了含水下降期、低含水稳定期,现在处于含水回升阶段,针对聚驱井的变化形势,本文重点分析,水驱井网开采萨ⅱ组二类油层的采出井,即位于水聚同驱区域的采出井的生产形势,希望借此分析得到的经验能够应用于其他区块的开发。

【关键词】二类油层水聚同驱最终采收率1 问题的提出大庆萨尔图油田南二区东部二类地区萨ⅱ组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区块,共有采出井171口,注入井165口。

该井区块于2009年5月27日开始正式注聚,采出井的聚合物浓度在2010年9月份即注聚16个月后,突破200mg/l,而日产油大幅度增加,含水明显下降发生在2009年9月份,见聚时间比见效时间晚了12个月。

根据南二东二类聚驱开发形势,将射开萨ⅱ组的水驱井按照封堵和未封堵、主流线和非主流线等分类了解其生产情况、含聚浓度变化情况。

2 南二东二类油层注聚后两驱变化形势对比2.1 聚驱井的开发效果2.1.1 注入压力上升,注入量下降随着注入时间的增加,注入能力下降,允注压差逐步缩小。

聚驱注入井目前与注聚前对比油压上升3.54mpa,日注入量下降2527m3。

2.1.2 呈现四降两升的趋势,但是含水要高出预计水平日产液、含水、注采比、沉没度等四项指标呈现下降趋势,日产油、含聚浓度呈现上升趋势,在特征曲线上表现出,采出程度达到了标定水平,含水值要高于预测值。

在经历低含水稳定期后,含水值开始呈现平稳回升趋势,产油量下降。

2.2 水聚同驱区域水驱采出井的开发效果2.2.1 产量变化的趋势统计无措施的59口水驱井的生产数据绘制生产曲线得出:水聚驱接触区域日产液量曲线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开始时日产油量随注入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一段时间后日产油量的值随着注聚强度和注水强度的增加,变化不大基本相同,总体上日产油量变化规律出现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含水规律曲线总体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分析原因是由于水溶液和聚合物溶液流动性强弱不同所造成的,初期注入的聚合物溶液还没有影响到水聚驱接触区域,导致水聚驱接触区域的含水上升,但随着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增加聚合物溶液也推进到了水聚驱接触区域,由于聚合物溶液的驱油效率较高,因而又使水聚驱接触区域的含水下降。

萨北BEXD区块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方案后评价

萨北BEXD区块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方案后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2021年3月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第35卷第2期文章编号:1673–8217(2021)02–0062–05萨北BEXD区块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方案后评价王银(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摘要:BEXD区块二类油层是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第一个弱碱三元复合驱工业化推广区块,通过优化层系组合,实施注聚前深度调剖,建立全过程跟踪调整模式,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使开采过程中油层动用程度明显提高,保持了较好的压力系统和注采能力,阶段提高采收率16.43%,预测最终提高采收率可达19.50%,具有较好的开发效果。

通过对BEXD区块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方案开展后评价,认为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在萨北二类油层的工业化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采收率,为萨北开发区的原油稳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BEXD区块;弱碱三元复合驱;后评价;措施调整;提高采收率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Post evaluation of weak alkali ASP flooding development plan for type II reservoir in BEXDblock of Sabei development areaWANG Yin(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Daqing Oilfield Co., Ltd., PetroChina, Daqing, Heilongjiang 163712, China) Abstract: Type II reservoir in BEXD block is the first weak alkali ASP flooding industrial promotion block in Sabei development area of Daqing oilfield. By optimizing the combination of strata, implementing the depth profile control before polymer injection, the whole process tracking adjustment mod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measures were made.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degree of the oil layer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n a good pressure system and injection production capacity has been maintained. The recovery factor can be increased by 16.43%, the predicted ultimate EOR is 19.5% and a good development effect has been achieved. Through the post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weak alkali ASP flooding in the type II reservoir of BEXD block,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weak alkali ASP flooding technology for type II reservoir in Sabei development area can greatly improve oil recovery, which provides a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table prod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rude oil in Sabei development area.Key words: BEXD block; weak alkali ASP flooding; post evaluation; measure adjustment; EOR大庆油田自从聚合物驱油技术实现工业化以来,逐步形成了成熟的聚合物驱油配套工艺技术。

北三西东北块二类油层注聚前颗粒调剖效果分析

北三西东北块二类油层注聚前颗粒调剖效果分析

粘聚合物, 生成的高粘聚合物, 能够封堵高渗透吸水层, 使原来吸水指数低或水
驱未 波及 的低渗 透层受 到水 驱作 用 , 从 而起 到扩大 波及 体积 , 提高 采 收率的作
用。
2 . 3 调剖 选井 、 选 层方 法研 究
1 . 3 t , F t 降液 8 . 2 t , 采聚 浓度 上升 了2 9 mg / L 。 调 剖后试 验区 采油 井c L - 浓度 有所升 高 , 由调剖前 的5 8 2 m g / L 上升 到调剖 后6 4 8 mg / L , 上升 了6 6 mg / L, 矿 化度 也 从调 前 的4 0 1 5 ag r / L 上 升 到 了调后 的 4 2 2 6 mg / L, 说 明有新 的油层 动用 , 有 效挖 掘 了后 续水 驱阶段 中的剩余 油 , 改善 了井 组 的开发 效果 。
3 . 1 颗粒 调剖 可有效 地改善 注入 状况 2 7 口调剖井调 剖 前平均注 人压力 7 . 5 MP a , 调 剖后 上升到 1 1 . 2 MP a , 上升 了 3 . 7 MP a , 比全 区井 多上 升 0 . 6 Mp a 。 视 吸人 指数 由6 . O m3 / d ? MP a 下 降到 3 . 1 m3 / d ? MP a , 下降 了2 . 9 m3 / d ? MP a , 调剖 后注 入压 力上 升 , 视 吸人 指数下 降 ,
1调剖 的必 要性 从萨北 开发 区北 三西东北 块二 类油层 区块 空 白水驱 阶段 的动态 生产 资料 看, 部 分井 组开 采矛盾 仍较 突出 , 油层 非均 质性强 , 部 分注 入井注 入压力 低 , 井 组 间含水 差异大 , 吸水剖 面不 均匀 , 低效循环 较为严 重 ; 深 度调剖 作为改善 聚合 物驱油 田开发效 果采取 的有 效技 术手段 , 可 以有 效地解 决厚油层 的层 内和平面 矛盾 , 促 进聚 合物均 匀受效 , 改善 聚合物驱 开发效果 , 进一 步提 高聚合物 驱最 终

《2024年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范文

《2024年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范文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庆油田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田之一,其开发技术不断更新与进步。

其中,外围典型区块的油气开发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本文针对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油气藏特点,对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油田采收率,优化开发效果。

二、研究区域概况大庆油田外围典型区块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

该区域油层多、厚度大,但单井产量低,储量动用程度不均衡。

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开发方法,提高采收率。

三、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油气藏开发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油井的产量和采收率。

本文所研究的大庆外围典型区块采用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通过分段压裂的方式,使油层得到更好的开发。

四、注水开发方法注水开发是一种常见的油田开发方式,通过向油层注入水,使油层压力得到维持和补充,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在大庆外围典型区块,采用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储层非均质性强、油层厚度大但单井产量低的问题。

五、方法研究(一)地质工程分析根据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地质特征和储层情况,进行地质工程分析。

通过对油藏的静态和动态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确定分段压裂的水平井的布井方案和压裂参数。

(二)注水方案制定根据地质工程分析结果,制定注水方案。

通过确定注水时机、注水量、注水压力等参数,确保注水开发的顺利进行。

同时,采用模拟软件对注水效果进行预测和分析,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现场试验及效果评估在制定的注水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试验。

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场数据,对注水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对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开发效果。

六、结论通过对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进行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油田的采收率,优化开发效果。

同时,该方法对于类似地质条件和储层条件的油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未来的油田开发中,应继续深入研究该技术,提高其应用范围和效果。

二类油层注聚做法及阶段见效规律认识

二类油层注聚做法及阶段见效规律认识

二类油层注聚做法及阶段见效规律认识摘要:聚合物驱目前成为大庆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随着主力油层聚合物驱产量的逐年下降,需要在二类油层开展注聚以实现产量衔接。

本文通过对北一区断东东块二类油层两年多的注聚情况,认真分析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效果,阶段总结出该区块二类油层注聚见效规律及认识,为今后大面积推广二类油层注聚提供技术储备。

关键词:二类油层做法效果见效规律认识1 基本概况北一区断东东块二类油层上返注聚区块位于大庆萨中开发区北部,北起中十一排,南至中三、东三排,西至断东西块二类上返区块,东至东部过渡带。

该区块于2007年8月份投产,计划投产油水井233口,其中采出井127口(新井119口,利用井8口),注入井106口(新井99口,转井别利用井7口),开采目的层位萨II10-萨III10,采用150m五点法面积井网,拥有注入站3座,即聚中七1#、聚中七2#、中2-2#注入站,于2008年3月注聚,采用1600万中分子量聚合物,目前聚中七1#清水配制清水稀释,聚中七2#、中2-2站为清水配制污水稀释。

注入速度0.25Pv/a,截止目前累计注入聚合物溶液876.8862×104m3,累计注入地下孔隙体积0.5801PV,聚合物用量803.76mg/L.PV。

共有见效井127口,见效比例100%。

2 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2.1 空白水驱阶段合理泄压,保证注聚后聚合物段塞顺利推进空白水驱阶段累计上调参53口、换大泵2口,流压由投产初期的5.40MPa下降到注聚前的3.93MPa,油压由投产初期的9.3MPa下降到注聚前的9.0MPa 。

2.2 含水下降期、含水稳定期:(1)注入井加大跟踪调整力度,保证均衡注入注入井适时适量调整,保证段塞平稳连续注入。

针对注聚过程中表现区块内注入压力不均衡的状况,对方案进行4次大的调整,184井次,占总井数的177%,母液上调1046m3,溶液上调2619m3,配比由1∶2.6上调为1∶2.4,在调整注聚方案过程中,充分考虑注入压力空间,在保证连续注入的前提条件下,将注入浓度采取个性化调整,从单井注聚浓度从833mg/L到2500mg/L,配比从1∶1到1∶5均有分布,满足了各类油层的需要。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分层注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分层注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维普资讯
20 0 8年 1月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P T ( UM G O O Y AN N I E R N E R )E E L G D E G N E I G 】
第2 2卷
第 1期
文 章 编 号 :6 3—8 1 (0 8 0 —0 6 17 2 7 2 0 ) 1 0 1—0 4
现 有的 聚合 物单 管分 注 管柱 概 括 起 来包 括 偏 心 式 、 同心式 和正在 研究 的分质 分压 式三 种结构 。
1 2 聚 驱 分 层 管 柱 发 展 历 程 .
缓“ 三大” 矛盾 , 对 层 问 渗 透率 级 差 大 的井 仍 无 法 但
适应 , 无法 最大化 的发 挥 聚合 物 驱效果 。同时 , 由
大 庆 油 田萨 中开发 区分 层 注 聚 过 程 中的相 关 问题 探讨
张 善平
( 国石 大 庆油 田有 限责 任 公 司第 一 采 油 厂 , 龙 江 大 庆 13 0 ) 中 黑 6 0 1
摘 要 : 合 物 驱 分 层 注 入 技 术 是 提 高原 油 采 收 率 的 有 效 途 径 之 一 。 大 庆 油 田 萨 中开 发 区 笼 统 注 聚 井 存 在 注 入 剖 面 聚 不 均 匀 、 间 矛盾 突 出 、 层 中低 渗 透层 得 不 到 有 效动 用等 影 响 聚驱 开发 效 果 的 问 题 。 为 此 , 聚 合 物 驱 的 过 程 中对 层 在 间矛 盾 突 出的 注入 井 采取 分层 注 聚措 施 。 目前 已有 3 2口注 入 井 分 层 注 聚 。 0 占总数 的 3 . 。 实际 结 果 表 明 , 层 76 分 注 聚 对 聚 合 物 驱 最 终 采 收 率 的提 高 发 挥 了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 受 到 油 层 适 应 性 与 分 层 注 入 工 艺 等 多 种 因 素 的 影 但 响 , 生 产 中还 存 在 一 些 需要 解 决 的 问题 。通 过 对 处 于 不 同 注聚 阶 段 的 分 层 注 聚 井 的 油层 动 用 状 况 、 态 变 化 特 在 动

大庆油田典型注聚区块开发效果评价研究

大庆油田典型注聚区块开发效果评价研究

水量的不断升高,使得后续的油井当中,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

(2)含水下降阶段。

这个阶段当中,其聚合物溶液,加入到了大中的孔道当中,因此随着注入压力的提升,使得油墙位置,有着一定的成效。

这样的效果也是有效的改善其非均质油层的吸水剖面,以及不利的油水流度比发生变化。

进而导致油墙的形成,让生产井当中的实际含水量,快速的下降当中,提升了产油量,其持续的实际时间诶0.10PV 上下。

(3)低含水稳定阶段。

在这个阶段当中,主要是在注入聚合物溶液在0.14~0.36PV 的时候,以此到达低含水稳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产油数量达到了最大值,同时含水量也到达了最低点。

随着生产井产液量的下降,使得采聚浓度有着明显的提升,在注入压力方面,实际的上升速度也逐渐的下降。

(4)含水回升前期阶段。

在这个阶段当中,是在将注入聚合物溶液的达到可0.36~0.54PV 阶段,以此进入到了含水回升,前期阶段。

在这个时期当中,其产油量有着明显的下降,使得含水量不断的提升。

(5)含水回升后期。

在这个阶段当中,主要是注入聚合物溶液在0.54PV 以上的时候,发生全面的停聚,同时在含水回升以及产量,都开始逐渐的降低变化的速度的时候,其区块需要进行充分的考量,以此能够以井组为主要的单位,进行单元组织的停聚。

(6)后续水驱阶段。

在注入聚合物达到了0.76PV 的阶段,使得出现停聚转注水的过程当中,其回水持续性的上升,但是注入的压力开始下降,使得注入水,从较高的渗透层进行突破。

同时采聚的实际浓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虽然产液能力有着一定程度的回升,使得在这个阶段当中,实际水驱开始结束。

3.2 聚合物驱注入采出情况(1)注入状况。

在本文分析的三个区块注聚,其注入的实际压力都有着明显的提升,同时视吸水指数,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在低含水稳定期阶段,注入的实际压力达到了最高点。

其平均压力为3.25MPa ,对于视吸水指数而言,下降到了12.8%的水平,在转入之后,后续水驱压力有着明显的下降。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庆油田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气产区,其开发技术的创新和改进一直是业界的关注焦点。

针对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油气藏特点,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开发手段。

本文旨在研究该开发方法,分析其技术特点、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大庆外围区块的油气开采效率和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二、大庆外围区块油气藏特点大庆外围区块的油气藏具有低渗透、非均质、多层次等特点,这使得传统的直井开发方式难以满足高效开采的需求。

因此,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开发技术,如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

三、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概述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是一种针对低渗透油气藏的有效开发技术。

它通过在水平井段进行分段压裂,形成多条裂缝,增大油气藏的渗流面积,提高采收率。

同时,通过注水保持地层压力,有助于油气的采出。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能够适应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需求;二是能够提高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三是能够延长油田的开发周期。

四、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一)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在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过程中,需要结合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根据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渗透性能、裂缝发育情况等,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这包括确定水平井的轨迹、压裂段数、裂缝长度、注水强度等参数。

(二)分段压裂技术分段压裂是该技术的关键环节。

通过分段压裂,可以形成多条裂缝,增大油气藏的渗流面积。

在压裂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压裂液的注入速度、压裂压力等参数,以确保裂缝的形成和扩展。

(三)注水开发技术注水开发是保持地层压力、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

在注水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注水速度、注水量等参数,以保持地层的压力稳定。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注水井的清洗和维护,以保证注水效果。

五、应用效果分析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在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该技术提高了油气的采收率,降低了开采成本。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范文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范文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庆油田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田之一,其外围区块的开采技术日益受到关注。

其中,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因其高效、经济的特性,在油田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研究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为提高油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区域概况大庆油田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其外围区块地质条件复杂,油藏类型多样。

本研究选取大庆外围典型区块作为研究对象,该区域具有低渗透、高含水、油层薄等特点。

在过去的开发过程中,传统开采方法存在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等问题。

因此,研究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对于提高该区域油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是一种针对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方法。

该方法通过分段压裂技术,将水平井段分为若干个段,对每个段进行压裂,以提高油层的渗透性。

同时,结合注水开发技术,将水注入油层,以降低油层的压力,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在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应用中,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 地质评价与选井:通过对研究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选取适合分段压裂水平井的井位。

2. 水平井钻探与完井:根据选定的井位,进行水平井的钻探和完井工作。

3. 分段压裂设计:根据油藏特点,设计合理的分段压裂方案。

4. 压裂施工与监测: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压裂施工,并利用监测技术对压裂效果进行评估。

5. 注水开发:在压裂完成后,进行注水开发工作,通过调整注水量和注水速度,达到最佳的开发效果。

四、实验与分析为了验证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进行了现场实验。

通过收集实验数据,对开发效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采收率:通过分段压裂和注水开发技术,有效提高了油藏的采收率。

2. 降低生产成本:相比传统开采方法,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范文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范文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庆油田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田之一,其外围区块的开采技术不断得到提升和优化。

其中,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开采方式,对于提高油田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大庆外围典型区块为研究对象,对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类似油田的开采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区域概况大庆油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其外围区块地质条件复杂,储层类型多样。

本研究选取的典型区块具有以下特点:储层非均质性强,渗透率差异大;油层厚度较大,但单井产量较低;油藏类型以低渗透油藏为主。

针对这些特点,本研究采用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三、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3.1 分段压裂技术分段压裂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在水平井段内进行分段压裂,形成多条裂缝,扩大油藏的泄油面积,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同时,分段压裂还可以根据储层特性调整裂缝间距和长度,以达到最优的开采效果。

3.2 水平井注水开发水平井注水开发是利用水平井作为注入井,向油藏注入水,通过水驱作用将原油驱向生产井,从而提高采收率。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油藏特性、注水速度、注水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注水效果。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4.1 数据收集与处理首先,收集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地质资料、油藏工程资料等,对研究区域进行深入了解。

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了解储层特性、油藏类型等。

4.2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研究区域的特性,建立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的数学模型。

通过数学模型对不同参数进行模拟和优化,为实际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4.3 现场试验与验证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试验。

通过实际数据与数学模型的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

五、结果与讨论5.1 结果分析通过数学模型和现场试验,得出以下结论: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在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通过合理调整压裂参数和注水参数,可以提高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同时,该方法对于类似低渗透油藏的开采也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2024年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范文

《2024年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范文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石油开采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采收率,优化开采过程,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研究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该种开发方法,以期为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区域概况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具有地质条件复杂、油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

区块内油田多为低渗透油田,储层物性差,单一井开采效果不佳。

因此,需要通过分段压裂技术,提高油井的产能和采收率。

三、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分段压裂技术是通过在水平井段内分段进行压裂作业,形成多条裂缝,从而扩大油井的泄油面积,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适应低渗透油田的开采需求;二是可以显著提高油井的产能;三是能够有效延长油田的开发周期。

四、注水开发方法研究注水开发是通过向地层注入水,以补充地层能量,保持油井的稳定生产。

在大庆外围典型区块,注水开发方法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注水井与生产井的比例和布局:根据油田的地质条件、油藏特征等因素,合理确定注水井与生产井的比例和布局,以保证注水效果的最大化。

2. 选择合适的注水时机和注水速度:根据油田的生产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注水时机和注水速度,以保持地层压力的稳定。

3. 监测注水效果:通过监测注水后的油田产量、压力等参数,评估注水效果,及时调整注水策略。

五、研究方法与实验结果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建立地质模型和油藏工程模型,对不同开发方案进行模拟和优化。

同时,在现场进行试验,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结果表明,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在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和产能。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大庆外围典型区块,采用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和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阶段,大庆油田面临着储层物性变差、采收率下降等挑战。

为了有效提高采收率,研究并优化注水开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了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以期为油田的持续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研究区域概况大庆油田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其外围典型区块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

本文所研究区域属于大庆外围典型区块之一,具有低渗透、高含水等特点,给油田开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传统注水开发方法及其局限性传统的注水开发方法主要采用垂直井注水,但在低渗透储层中,由于渗流阻力大,注水效果往往不理想。

此外,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高含水率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传统方法难以满足油田开发的实际需求。

因此,需要研究新的注水开发方法。

四、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针对传统注水开发方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水平井段进行分段压裂,形成多条裂缝,扩大油层的泄油面积,提高油层的动用程度。

同时,通过优化注水参数和注水策略,实现合理配产配注,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五、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一)地质工程分析首先,通过对研究区域的地质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储层的物性、含油性等参数。

同时,结合油藏工程方法,对储层的流动性和可动用程度进行评价。

(二)分段压裂设计与实施根据地质工程分析结果,设计合理的水平井段分段压裂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优化压裂参数,如压裂液类型、压裂压力等,以达到最佳压裂效果。

(三)注水参数优化与实施在分段压裂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优化注水参数,如注水速度、注水量等。

然后在实际生产中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注水参数,以达到最佳注水效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施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了油层的动用程度。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范文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范文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提高油田采收率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

大庆油田作为我国重要的油田之一,其外围典型区块的开采方式对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影响。

其中,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开发方法。

本文将针对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实际情况,对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二、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地质特征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地质特征复杂,储层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砂岩、泥岩等。

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传统开采方式往往难以满足高效开采的需求。

因此,针对该区域的实际情况,需要采用更加高效、科学的开采方法。

三、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是一种将压裂与水平井技术相结合的开采方式。

通过分段压裂技术,可以在水平井中形成多个压裂段,从而改善储层的渗流性能,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能够有效解决储层非均质性的问题;2. 提高了油井的产能和采收率;3. 降低了开采成本。

四、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针对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1. 地质评价与选区:首先,对目标区域进行地质评价,确定具有潜力的区块。

然后,根据储层特征和油藏条件,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分段压裂水平井的部署。

2. 水平井轨迹设计:根据地质评价结果,设计合理的水平井轨迹。

考虑到储层的非均质性,应尽量使水平井穿越多个不同性质的储层段。

3. 分段压裂技术:采用分段压裂技术,在水平井中形成多个压裂段。

根据储层特征和需求,合理设置压裂参数,如压裂液的类型、排量、压裂段数等。

4. 注水开发策略:根据油藏条件,制定合理的注水开发策略。

包括注水时机、注水量、注水压力等参数的确定。

同时,应考虑注水与采油的协调性,以实现高效开采。

5. 监测与调整:在开采过程中,应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油井产能、注水效果、储层压力等参数的监测。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范文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范文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油气资源的日益紧缺,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大庆油田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气产区,其外围典型区块的开采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油田开发方法,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油气开采中。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这种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为提升油田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持。

二、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地质特征大庆油田外围典型区块地质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油层厚度变化大,渗透率差异明显。

这些特点使得传统的直井开采方式难以满足高效开发的需求。

因此,研究适合该类区块的开采技术至关重要。

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以其对复杂地层的适应性和提高采收率的优势,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开发方式。

三、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原理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通过在水平井段进行分段压裂,形成多条裂缝,扩大油气的流通面积,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该技术利用注水井向地层注入高压水,通过裂缝将水引入到远端油藏,以降低油藏压力,提高油气的流动性和采收率。

同时,该技术还具有对复杂地层的适应性强、减少土地占用、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四、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针对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地质特征,我们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地质勘探和油藏工程分析,确定合适的水平井轨迹和压裂方案;其次,采用分段压裂技术,在水平井段形成多条裂缝;然后,通过注水井向地层注入高压水,降低油藏压力;最后,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注水参数和压裂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地球物理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和预测。

同时,我们还通过现场试验和数据分析,不断优化注水参数和压裂方案,以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在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实施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024年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范文

《2024年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范文

《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庆油田作为国内最大的油田之一,其开采难度也逐渐增大。

在大庆油田外围的典型区块中,由于地质构造复杂、油层厚度不一、储层物性差异大等特点,使得传统的直井开发方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开采需求。

因此,研究并实施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大庆外围典型区块的这一开发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油田的高效、可持续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研究区域与地质特征大庆外围典型区块地处松辽盆地,地质构造复杂,油层厚度变化大,储层物性差异明显。

该区域的主要油藏类型为低渗透油藏,具有储量丰富、开采难度大的特点。

针对这一特点,本文提出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旨在提高油田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

三、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1. 分段压裂技术分段压裂技术是通过对水平井进行分段压裂,使油层形成多条裂缝,扩大油层的泄油面积,从而提高采收率。

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地质特征和油藏条件,合理确定压裂段数和裂缝间距,以达到最佳的开发效果。

2. 水平井注水技术水平井注水技术是通过在水平井内注入一定压力的水,使油层内的压力得到补充和调整,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在注水过程中,需根据油藏条件、注水压力和注水量等因素,合理调整注水方案,确保注水效果。

四、实施步骤与关键技术1. 地质勘探与评价在实施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法前,需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与评价工作,包括油藏条件、储层物性、地应力分布等。

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压裂和注水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水平井钻探与完井根据地质评价结果,选择合适的井位和井身结构,进行水平井钻探和完井工作。

在钻探过程中,需严格控制井身轨迹,确保水平井的顺利完成。

3. 分段压裂施工在水平井完成后,进行分段压裂施工。

根据地质特征和油藏条件,确定压裂段数和裂缝间距,并选择合适的压裂液和压裂设备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压裂参数和施工过程,确保压裂效果。

大庆油田中区西部三次加密井注聚试验效果评价

大庆油田中区西部三次加密井注聚试验效果评价

大庆油田中区西部三次加密井注聚试验效果评价吴淑云;白艳明;宋杰;袁朝晖【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04(031)004【摘要】随着大庆油田主力油层注聚面积的扩大,适合聚合物驱的一、二类油层剩余储量逐年减少,而多数地区已均匀部署三次加密井,单靠水驱增加储量较少.提出采用三次加密井水驱后补开一、二类油层以外的所有油层(主要是薄差层)注聚增加可采储量的方法,在中区西部密井网试验区内的一个"9注1 6采"井区开展注聚试验,通过对试验区聚驱效果的分析,3类油层(①封堵厚油层后的原密井网调整对象,②原井网未射孔的薄差油层,③200m左右井距控制不住的窄小河道砂体)注聚后均得到不同程度动用,总的吸水比例达57%,在100m井距条件下注低分子量聚合物,注聚后有效厚度大于0.5m的油层得到了有效控制,是聚合物驱的主要潜力层.中心井聚驱最低点含水86.78%,中心井含水最低点时日产油58t,与见效前相比日增油35t,综合含水下降9.4个百分点.用动态法、静态法、数模法综合评价中心井增加可采储量的结果表明,采用三次加密井注聚的方法预计可使最终采收率提高约4%.图2表2参5【总页数】3页(P123-125)【作者】吴淑云;白艳明;宋杰;袁朝晖【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46;TE327【相关文献】1.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注聚合物试验区沉积微相研究 [J], 刘吉余;李伯虎;王子文;施尚明2.大庆油田三次加密井完井效果评价 [J], 陈凤;张维平;赵敏;吴忠萍3.大庆油田三次加密井固井难点与配套技术 [J], 贾付山;张永江;成月波4.大庆油田三次加密井固井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J], 白忠明;苏海光5.大庆油田中区西部密井网开发试验 [J], 郑俊德;赵世远;高洪印;史春华;张梦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庆宋芳屯油田芳5051区块储层评价与开发方案

大庆宋芳屯油田芳5051区块储层评价与开发方案

合理安排生产时序
根据油田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生产 时序,以实现最佳的开发效果。
加强地质研究
不断加强对油田地质的研究,深入了 解储层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优化开 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开发风险评估与对策
风险评估
对油田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包 括地质风险、工程风险、经济风险等。
对策制定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 降低风险对开发方案的影响。
大庆油田开发实践与发展战略研究,作者:李四光,出版年份: 2004年,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参考文献2
油田地质学,作者:张厚福,出版年份:2006年,出版社:石油工 业出版社
参考文献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作者:李明诚,出版年份:2007年,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THANKS
感谢观看
风险管理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在开发过程中能 够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问题。
05
结论与展望
Chapter
结论回顾
1 2 3
储层特征分析
对芳5051区块的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包 括储层厚度、岩性、物性、含油性等方面,得出 了该区块的储层特点。
地质构造研究
通过对该区块的地质构造进行分析,确定了主要 的构造形态和断裂系统,为后续的开发方案提供 了基础数据。
流体性质测定
对芳5051区块的油、气、水等流体性质进行了 详细测定,为制定开发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技术创新点总结
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化学等方法进行储层评价, 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引入新的地质构造分析方法,更准确地识别了主要的构 造形态和断裂系统。
采用新的流体性质测定技术,更精确地了解了该区块的 油、气、水等流体性质。

大庆油田葡46区块葡扶油层开发效果评价

大庆油田葡46区块葡扶油层开发效果评价

大庆油田葡46区块葡扶油层开发效果评价吴文超;邓志颖;张军;杨永洪;刘国林【摘要】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next development in the study area, using the method reservoir engineering,development efficiency of studied area from the water injection development effect, production decline, recovery and energy level determine keep, development well nets rationality etc. Pu I and Fuyu reservoir of Pu 46 block in Daqing Oilfield are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developed typicaliy complexfracture .Bcause the reservoir strong heterogeneity in vertical directions,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high water cut stage has entered, the production decline rate speeds up, the development effect significantly becomes worse.So Pu Ⅰ and Fuyu oil group must be mined separately,fuyu reservoir must reduce space and enlarge injection-production differential pressure,can be in normal water injection development.%为了对研究区实施开发方案调整提供指导,运用油藏工程方法,从注水开发效果、采收率的确定、产量递减、能量保持水平和开发井网的合理性等几个方面对目前该区的开发效果进行评价。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第2章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研究油田开发效果评价贯穿于油田开发的全过程,正确、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油田开发效果,是油田开发方案调整,实施有效、高效挖潜措施,达到高效合理开发的基础。

目前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的指标众多,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性质和实际涵义,大体上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即开发技术指标、生产管理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

开发技术指标是描述油田开发过程动态变化的参数指标,用来评价管理单元的开发动态状况,主要包括注采井网完善状况、含水变化状况、产量变化状况、储采开发状况、注水开发效果、开采程度指标等;生产管理指标主要包括措施效果评价、工作量完成情况以及油水井和地面设备的使用状况和动态监测状况;经济效益指标主要用来评价管理单元经济效益的,主要包括操作成本、新钻井经济极限初产、老井经济极限生产指标以及各项措施的经济指标。

油田开发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项指标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开发指标是油田开发状况的反映,是油田开发效果好坏的直接指标,在三类指标中占主导地位;生产管理指标是实现开发技术指标的基础和保障;经济效益指标是油田效益好坏的表现,是油田是否经济、有效开发的最终体现;开发技术指标和生产管理指标都是为实现经济效益指标服务的.由于课题来源于海外参股项目,中方为非作业者,对措施的实施以及经济评价没有决策权,因此,主要从开发技术指标方面对油田开发效果进行正确的、客观的、科学的综合评价,从而指导油田的下一步开发调整。

2。

1开发效果评价指标的筛选与计算方法研究开发技术指标大体上可分为6个大的方面,但在实际计算应用中,又进一步细分为多个指标,如反映注采井网完善状况的指标可进一步细分为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注采对应率、注采井数比、井网密度、单井控制地质储量等;注水状况评价指标可进一步细分为注采比、注水量、存水率、水驱指数、耗水比、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等;含水变化状况指标可细分为含水率、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速度等;产量变化指标可细分为地质储量采油速度、无因次采油速度、自然递减、综合递减、总递减、采油指数、采液速度、采液指数等;储采状况指标可细分为储采平衡系数、储采比、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等;开采程度指标细分为地质储量采出程度、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采收率等.为了能够应用较少量的开发指标较全面地反映油田开发效果,对国内外开发效果评价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中石化、中石油以及各油田单位的相关行业、企业标准或评比规定等,筛选了有代表性的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并对各项开发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块名称
/ V0型
含水率变化曲线形态 对勾型 圆锅底型
直线型
北一二排西
12. 8
27. 7
46. 8
12. 8
北一区中块
19. 1
42. 6
21. 3
17. 0
断东中块
45. 2
31. 0
14. 3
9. 5
由表 4 可见, 正韵律发育的油层含水变化曲线 表现为/ V 型0; 多段多韵律发育的油层含水变化曲 线表现为/ 对勾型0或/ 梯形0; 采出井点在水井排、 点注井或断层区, 含水变化曲线表现为/ 直线型0.
大庆油田自 1996 年聚合物驱投入工业化应用 内部正韵律和复合韵律为主; 北一区断东中块属于
以来, 现已有 13a, 聚合物驱的年产量超过 1000 @ 104t. 按大庆油田未来 发展规划要求, 聚合物驱所
萨东河流系统, 油层以正韵律和多段多韵律为主. 具有分布广、厚度大、渗透率高和非均质较严重等
83
( 2) 采出状况 注聚后受油井补孔、换泵提液等措施影响, 产 液量及采液指数均呈上升趋势, 进入见效阶段后, 受吸水能力下降作用, 产液量及采 液指数开始下 降, 含水回升后期采液指数下降最低, 较注聚前下 降了 53. 7% , 转入后续水驱后采液能力有所恢复.
占层数比例的 11. 7% , 梯型占层数比例的 12. 9% .
( 2) 含水下降阶段: 此阶段聚合物溶液主要进 入大、中孔道, 改善了非均质油层的吸水剖面和不
( 6) 后续水驱阶段: 当注聚 0. 76PV 左右, 停聚 转注水. 含水继续回升、注入压力下降, 注入水从高 渗透层突破, 采聚浓度急剧下降, 产液能力有所回 升, 此阶段从开始到水驱结束.
2. 2 聚合物驱注入采出状况
佳木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年
( 2) 聚合物驱流管法 通过分析聚 合物驱油机理, 利用大 量实测资 料, 经过理论推导和统计分析, 建立了一套半理论 半经验的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模型[ 2] . 该模型描 述的是油、水、聚合物混合流动条件下的渗流规律, 适用于预测油井见聚后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 北 一区中块预测结果如图 7 和图 8 所示.
聚驱后的 密闭取芯井资 料表明: 聚驱后仍 有 21. 2% 左右的剩余可动油, 高渗透层或高渗透部位 聚驱剩余油饱和度趋于残余油, 而低渗透层或低渗 透部位剩余油较富集.
81. 7
18. 3
合计
87. 7
28. 9
26. 2
26. 1
81. 2
18. 8
பைடு நூலகம்
¹ 收稿日期: 2009- 11- 13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油层多孔介质内纳观渗流界面作用力研究) . 作者简介: 刘丽( 1979- ) , 女, 辽宁盖州人,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讲师, 在读博士.
82
佳木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年
表 2 区块控制程度状况表
区块
井网井距, m
一向
河道砂连通厚度比例, %
二向
三向
四向
合计
北一二排西
250- 300
7. 6
13. 5
27. 0
31. 3
79. 4
北一区中块
250- 300
9. 9
18. 0
17. 9
33. 1
78. 8
断东中块
250- 300
4 油层动用状况及聚合物驱后剩余 油分布
4. 1 油层动用状况
分阶段吸 水剖面资料统 计结果分 析, 厚油 层 ( 有效厚度大于 2m) 吸水厚度比例由注聚前的 89. 1% 到注聚后 75. 7% , 下降了 13. 4% ; 薄层吸水厚 度比 例由 注聚 前的 46. 2% 增 加 到注 聚后 的 61. 8% , 上升了 15. 6% , 反映出聚驱层间、层内的调剖 作用比较明显. 4. 2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
调整方案、检查井资料、水淹层解释资料, 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基础上详细解剖了三个区块井网
井距对储层的控制程度, 全面跟踪分析了注聚全过程区块及完善中心井聚合物驱开采动态及受
效特征, 利用驱替特征曲线法、流管法与归一化三种方法对三个工业注聚区块聚合物驱提高采收
率进行了整体评价; 利用吸水剖面、数值模拟及聚驱后检查井和水淹层解释资料, 分析了聚合物
由图 7 和图 8 可见, 流管法预测聚驱各个阶段 的精度均要高, 达到了工程预测精度要求.
( 3) 归一化方法 注聚阶段聚合物驱累计增油量等于区块实际 累计产油量减去水驱累计产油量, 只要通过数模计 算出相应注聚阶段水驱累计采油量, 就可评价聚合 物驱阶段累计增油量. 水驱阶段总产油量= 区块地质储量 @数模水 驱阶段采出程度 水驱油量归一化系数= P V水驱P P V聚驱 绘制水驱累积产油量与聚驱注入孔隙体积倍 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将水驱累积产油量各点对应的 水驱注入孔隙体积倍数除以归一化系数, 得到水驱 累积产油量与水驱归一化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绘 制到归一化坐标上, 即完成了水驱油量的归一化处 理[ 3] ( 见图 9) . 注聚 PV 数下相应水驱累计产油量的计算公式: Q水驱 = a + b # P V聚驱 + c # PV2聚驱 + d # P V3聚驱 式中: a , b, c 为回归 系数; Q水驱 为 水驱累 计产油 量; PV聚驱 为聚驱累计注入孔隙体积倍数.
驱后剩余油潜力和分布. 本文全面系统地评价与分析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 旨在指导后续注聚区
块的合理有效开发, 以及为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数据.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效果评价; 受效特征; 开发方案
中图分类号: TE357
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砂、曲流河和分流河道砂, 厚层以多段多韵律沉积 为主; 北一区中块葡一组属于萨西河流系统, 厚层
第 28 卷 第 1 期 2010 年 01 月
佳木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Jiamusi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文章编号: 1008- 1402( 2010) 01- 0081- 05
Vol. 28 No. 1 Jan. 2010
图 2 单井受效圆锅底型( 梯型)
( 5) 含水回升后期阶段: 注聚合物溶液超过 0. 54PV 至全面停聚, 含水回升和产量开始递减幅度
减缓, 区块开始考虑以井组为单元组织停聚.
图 1 注聚区块含水率对比曲线
( 1) 见效前阶段: 注入 PV 数 0~ 0. 04 左右, 油井 尚未见效, 含水继续上升, 此后油井开始陆续见效.
图 3 单井受效 V 型
2. 3 单井见效特征
经过统计三个注聚区块 44 口完善中心井的受 效状况, 可将注聚受效分成圆锅底型( 梯型) 、对勾 型、V 型和不受效型( 图 2 至图 5) . 其中有效厚度大 于 4m 的油层, V 型占层数比例的 11. 1% , 对勾型
表 4 含水率变化曲线与韵律类型关系
表 3 大庆油田三个区块分阶段指标变化表
阶段
阶段末注入量, PV
注入压力, MPa
视吸水指数, 采液指数, 含水率, 含水率变化率, 采聚浓度, 阶段采出程度,
m3P( d# MPa) m3P( d#MPa)
%
%
mgPL
%
见效前
0. 04
9. 30
17. 13
2. 48
91. 56
)
)
1. 69
见效阶段
3 聚合物驱开发效果评价及分析
正韵律
层数比例 厚度比例
8. 0
21. 0
6. 5
15. 2
16. 7
41. 3
单位: %
多段多韵律
层数比例 厚度比例
9. 0
55. 0
17. 7
67. 8
13. 6
24. 0
3. 1 开发效果总体评价
大庆油田自 1996 年聚合物驱投入工业化应用 以来, 累计多增油 1336. 68 @104t, 提高采收率 11. 75% , 中心井提高采收率超 过方案设计指标 2% , 平均吨聚增油 89. 2t ; 投资利润率达到 41. 87% , 聚 合物工业化推广区块获得纯利润 66. 06 亿元人民 币. 实践证明,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配套技术已成 熟, 能够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含水回升后期
0. 76
12. 27
14. 33
1. 45
90. 75
0. 27
477. 60
3. 13
后续水驱
1. 00
11. 05
11. 41
1. 63
95. 26
0. 27
206. 69
1. 57
注: 含水变化率是指注入 1% 孔隙体积含水变化值
第1 期
刘 丽, 等: 大庆油田典型注聚区块开发效果评价与分析
利的油水流度比, 注入压力急剧上升, 油墙初步形 成, 生产井含水快速下降, 产油量大幅增加, 其持续 时间在 0. 10PV 左右.
( 3) 低含水稳定阶段: 在注入聚合物溶液 0. 14 ~ 0. 36PV 时, 达到低含水稳定阶段, 此阶段产油量 达到峰值, 含水达到最低点, 生产井产液量下降、采 聚浓度开始上升, 注入压力上升速度减缓.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北一二排西、北一区中块 d, 综合含水率 97. 23% , 采聚浓度 188mgPL. 目的层
和北一区断东中块三个注聚区块, 位于萨尔图背斜 注聚前水淹状况见表 1, 开发层系井网及储层控制
构造上. 其中, 北一二排西葡一组主要是河流相沉 程度见表 2.
积的大面积分布的厚油层, 砂体主要包括辫状河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