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功率218012234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功 率
1.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P =W
t
知,力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 B .由P =Fv 知,物体运动得越快,功率越大 C .由W =Pt 知,功率越大,力做的功越多
D .由P =Fv cos α知,某一时刻,即使力和速率都很大,但功率不一定大
解析:选D 在P =W t
中,只有P 、W 、t 中的两个量确定后,第三个量才能确定,故选项A 、C 错误;在P =Fv 中,P 还与F 有关,选项B 错误;在P =Fv cos α中,P 还与α有关,选项D 正确。
2.汽车上坡的时候,司机必须换挡,其目的是( ) A .减小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 B .增大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 C .减小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D .增大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解析:选C 由P =Fv 可知,P 一定时,v 减小,则F 增大,故选项C 正确。
3.假设摩托艇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它的速率。
如果摩托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摩托艇的最大速率变为原来的( )
A .4倍
B .2倍 C. 3 倍
D. 2 倍
解析:选D 设f =kv ,当阻力等于牵引力时,速度最大,输出功率变化前,有P =Fv =fv =kv ·v =kv 2
,变化后有2P =F ′v ′=kv ′·v ′=kv ′2
,联立解得v ′=2v ,D 正确。
4.如图1所示,一自动扶梯以恒定的速度v 1运送乘客上同一层楼,某乘客第一次站在扶梯上不动,第二次以相对扶梯v 2的速度匀速往上走。
两次扶梯运送乘客所做的功分别为
W 1、W 2,牵引力的功率分别为P 1、P 2,则( )
图1
A .W 1<W 2,P 1<P 2
B .W 1<W 2,P 1=P 2
C .W 1=W 2,P 1<P 2
D .W 1>W 2,P 1=P 2
解析:选D 扶梯两次运送乘客的速度均为v 1,扶梯所施加的力不变,由P =Fv 知P 1
=P 2;由于第二次所用的时间短,由W =Pt 得W 2<W 1。
故选项D 正确。
5.一小球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P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是( )
解析:选A 设经过时间t 速度大小为v ,其方向与竖直方向(或重力方向)成θ角,由功率公式P =Fv cos θ知,此时重力的功率P =mgv cos θ=mgv y =mg ·gt =mg 2
t ,A 对。
6.(多选)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制航母舰载机使用的电磁弹射器。
舰载机总质量为3.0×104
kg ,设起飞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恒为1.0×105
N ;弹射器有效作用长度为100 m ,推力恒定。
要求舰载机在水平弹射结束时速度大小达到80 m/s 。
弹射过程中舰载机所受总推力为弹射器和发动机推力之和,假设所受阻力为总推力的20%,则( )
A .弹射器的推力大小为1.1×106
N B .弹射器对舰载机所做的功为1.1×108
J C .弹射器对舰载机做功的平均功率为8.8×107
W D .舰载机在弹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32 m/s 2
解析:选ABD 对舰载机应用运动学公式v 2
-02
=2ax ,即802
=2·a ·100,得加速度a =32 m/s 2
,选项D 正确;设总推力为F ,对舰载机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20%F =ma ,得F =1.2×106
N ,而发动机的推力为 1.0×105
N ,则弹射器的推力为F
推
=(1.2×106
-
1.0×105
)N =1.1×106
N ,选项A 正确;弹射器对舰载机所做的功为W =F 推·l =1.1×108
J ,
选项B 正确;弹射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 =v a =8032 s =2.5 s ,平均功率P =W t =1.1×108
2.5
W =
4.4×107
W ,选项C 错误。
7.(多选)如图2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 t 图像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 )
图2
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解析:选AD 由图像知0~t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所以外力做正功,故A正确。
由P =Fv知0、t1、t2、t3时刻外力的功率为零,故B、C错误。
t1~t3时间内,外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为零,故D正确。
8.如图3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点运动到B点。
在此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
图3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选A 因为小球的速率不变,由图示可知F sin α=mg cos
α,故拉力F的瞬时功率为P=Fv sin α=mgv cos α。
从A点到B
点的过程中,α减小,cos α增大,所以P增大。
9.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4所示。
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恒定不变。
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图4
解析:选A 由P t 图像知:0~t 1内汽车以恒定功率P 1行驶,t 1~t 2内汽车以恒定功率
P 2行驶。
设汽车所受牵引力为F ,则由P =Fv 得,当v 增加时,F 减小,由a =F -f
m
知a 减
小,又因速度不可能突变,所以选项B 、C 、D 错误,选项A 正确。
10.(多选)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 1作用下,做速度为v 1的匀速运动;若作用力变为斜向上的恒力F 2,物体做速度为v 2的匀速运动,且F 1与F 2功率相同。
则可能有( )
图5
A .F 2=F 1,v 1>v 2
B .F 2=F 1,v 1<v 2
C .F 2>F 1,v 1>v 2
D .F 2<F 1,v 1<v 2
解析:选BD 设F 2与水平方向成θ角,由平衡条件可知F 1=μF N1…①,F 2cos θ=μF N2…②,由题意可知F N1>F N2…③,由①②③可得F 2cos θ<F 1。
由题意可知F 1v 1=F 2v 2cos θ<F 1v 2,故v 1<v 2,A 、C 错误。
因cos θ<1,故F 1v 1<F 2v 2。
而v 2>v 1,故F 1、F 2大小关系不能确定,B 、D 正确。
11.一场别开生面的节能车竞赛在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厂区内进行,40支车队以各家独门绝技挑战1升汽油行驶里程的最高纪录。
某公司研制开发的某型号小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24 kW ,汽车连同驾乘人员总质量为m =2 000 kg ,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恒定的阻力是800 N ,求:
(1)汽车在额定功率下匀速行驶的速度大小;
(2)汽车在额定功率下行驶,速度为20 m/s 时的加速度大小。
解析:(1)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F 等于阻力F f , 即F =F f 又P =Fv
代入数据得v =30 m/s
(2)设v 1=20 m/s 时汽车牵引力为F 1,则P =F 1v 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1-F f =ma
代入数据得:a =0.2 m/s 2
答案:(1)30 m/s (2)0.2 m/s 2
12.如图6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A ,在斜向上的恒定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体质量为10 kg ,F 的大小为100 N ,方向与速度v 的夹角为37°,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g =10 m/s 2。
求:
图6
(1)第2 s 末,拉力F 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2)从运动开始,物体前进12 m 过程中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sin 37°=0.6,cos 37°=0.8)
解析:(1)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
F N =mg -F sin 37°=100 N -100×0.6 N=40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的加速度
a =F cos 37°-μF N m =100×0.8-0.5×4010
m/s 2=6 m/s 2
第2 s 末,物体的速度v =at =12 m/s
拉力F 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 =Fv cos 37°=960 W 。
(2)从运动开始,前进12 m 用时
t ′=
2l a
=
2×12
6
s =2 s 该过程中拉力对物体做功
W =Fl cos 37°=100×12×0.8 J=960 J
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P ′=W t ′=960
2
W =480 W 。
答案:(1)960 W (2)480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