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P
七年级数学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变量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变量和常量,变量在变化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范围(即变量的取值范围); 2.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3.能读懂以不同方式呈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4.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实际情境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要点梳理】要点一、变量、常量的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要点进阶:一般地,常量是不发生变化的量,变量是发生变化的量,这些都是针对某个变化过程而言的.例如,60s t =,速度60千米/时是常量,时间t 和里程s 为变量. t 是自变量,s 是因变量. 要点二、用表格表示变量间关系借助表格,我们可以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要点进阶:表格可以清楚地列出一些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值,这会对某些特定的数值带来一目了然的效果,例如火车的时刻表,平方表等. 要点三、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关系关系式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利用关系式(如3y x =),我们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要点进阶:关系式能揭示出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但较抽象,不是所有的变量之间都能列出关系式. 要点四、用图象表示变量间关系图象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非常直观.用图象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要点进阶:图象法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变量的变化趋势,而且对于一些无法用关系式表达的变量,图象可以充当重要角色. 【典型例题】类型一、常量、自变量与因变量例1、对于圆的周长公式C=2π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π、R 是变量,2是常量B .R 是变量,π是常量C .C 是变量,π、R 是常量D .C 、R 是变量,2、π是常量举一反三:【变式】从空中落下一个物体,它降落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落地前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这个问题中自变量是( )A .物体B .速度C .时间D .空气类型二、用表格表示变量间关系例2、已知某易拉罐厂设计一种易拉罐,在设计过程中发现符合要求的易拉罐的底面半径与铝用量有如下关系:底面半径x(cm) 1.6 2.0 2.4 2.8 3.2 3.6 4.0用铝量y(cm3) 6.9 6.0 5.6 5.5 5.7 6.0 6.5(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当易拉罐底面半径为2.4cm时,易拉罐需要的用铝量是多少?(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易拉罐的底面半径为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4)粗略说一说易拉罐底面半径对所需铝质量的影响.类型三、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关系例3、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AC=6,BC=8,点P在BC上运动,点P不与点B,C重合,设PC=x,若用y表示△APB的面积,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举一反三:【变式】小明在劳动技术课中要制作一个周长为80cm的等腰三角形.请你写出底边长y(cm)与腰长x(cm)的关系式,并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类型四、用图象表示变量间关系例4、星期日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去散步,如图所示,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m)与散步所用的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该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红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在邮亭买了一本杂志,然后回家了.依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公共阅报栏离小红家有______米,小红从家走到公共阅报栏用了______分钟;(2)小红在公共阅报栏看新闻一共用了______分钟;(3)邮亭离公共阅报栏有______米,小红从公共阅报栏到邮亭用了______分钟;(4)小红从邮亭走回家用了______分钟,平均速度是______米/分钟.举一反三:【变式】小明从家出发,外出散步,到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报后,继续散步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如图描述了小明在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离家后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明看报用时8分钟B.小明离家最远的距离为400米C.小明从家到公共阅报栏步行的速度为50米/分D.小明从出发到回家共用时16分钟【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1. 若y 与x 的关系式为306y x =-,当x =13时,y 的值为( ) A .5 B .10 C .4 D .-42. 下列关于圆的面积S 与半径R 之间的关系式S 2R π=中,有关常量和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 ,2R 是变量,π是常量B .S ,π,R 是变量,2是常量C .S ,R 是变量,π是常量D .S ,R 是变量,π和2是常量3. 在关系式131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x < B .13x ≠- C .13x ≠ D .13x >4.矩形的周长为18cm ,则它的面积S (2cm )与它的一边长x (cm )之间的关系式是( )A .(9)(09)S x x x =-<<B .(9)(09)S x x x =+<≤C .(18)(09)S x x x =-<≤D .(18)(09)S x x x =+<<5.如图,描述了安佶同学某日造成的一段生活过程:他早上从家里跑步去书店,在书店买了一本书后:马上就去早餐店吃早餐,吃完早餐后,立即散步走回家.图象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x 表示时间,y 表示安佶离家的距离.请你认真研读这个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安佶从家到新华书店的平均速度是10千米/分钟B .安佶买书花了15分钟C .安佶吃早餐花了20分钟D .从早餐店到安佶家的1.5千米6.如图,某游客为爬上3千米的山顶看日出,先用1小时爬了2千米,休息0.5小时后,再用1小时爬上山顶,游客爬山所用时间t (小时)与山高h (千米)间的关系用图象表示是( )二.填空题7. 若球体体积为V ,半径为R ,则334R V π=.其中变量是______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8.如图中,每个图形都是若干个棋子围成的正方形图案,•图案的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上都有n (n ≥2)个棋子,每个图案的棋子总数为S ,按图的排列规律推断S 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式子___________来表示.9. 油箱中有油30kg ,油从管道中匀速流出,1小时流完,•求油箱中剩余油量Q (kg )与流出时间t (分钟)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自变量的范围是____________.当Q =10kg 时,t =__________(分钟).10.星期日,小明同学从家中出发,步行去菜地里浇水,浇完后又去玉米地里除草,然后回到家里.如图是所用的时间与离家的距离的关系的图象,若菜地和玉米地的距离为a 千米,在玉米地里除草比在菜地里浇水多用的时间为b 分钟,则a= ,b= .11. 如图所示,表示的是某航空公司托运行李的费用y(元)与托运行李的质量x(千克)的关系,由图中可知行李的质量只要不超过_________千克,•就可以免费托运.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60,底边长为x,腰长为y,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三.解答题13.如图,这是反映爷爷每天晚饭后从家中出发去元宝山公园锻炼的时间与距离之间关系的一幅图.(1)如图反映的自变量、因变量分别是什么?(2)爷爷每天从公园返回用多长时间?(3)爷爷散步时最远离家多少米?(4)爷爷在公园锻炼多长时间?(5)计算爷爷离家后的2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14. 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单位:分)之间有如下关系:(其中0≤x≤30)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 2 5 7 10 12 13 14 17 20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47.8 53.5 56.3 59 59.8 59.9 59.8 58.3 55(1)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10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提出概念几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4)从表中可知,当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15.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 cm,E、F分别是BC、DC边上一动点,E、F同时从点C均以1cm s的速度分别向点B、点D运动,当点E与点B重合时,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s),运/动过程中△AEF的面积为y,请写出用x表示y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之变量之间的关系

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之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一理论理解1、若Y随X的变化而变化,则X是自变量 Y是因变量。
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能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相关公式①路程=速度时间②长方形周长=2(长+宽)③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④本息和=本金+利率本金时间。
⑤总价=单价总量。
⑥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3、若等腰三角形顶角是y,底角是x,那么y与x的关系式为y=180-2x.二、列表法:采用数表相结合的形式,运用表格可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列表时要选取能代表自变量的一些数据,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列出,再分别求出因变量的对应值。
列表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可以直接从表中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值,但缺点是具有局限性,只能表示因变量的一部分。
三.关系式法:关系式是利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等式,利用关系式,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也可以已知因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四、图像注意:a.认真理解图象的含义,注意选择一个能反映题意的图象;b.从横轴和纵轴的实际意义理解图象上特殊点的含义(坐标),特别是图像的起点、拐点、交点八、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对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一般有两种:1.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增加(大)(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增加(大));2. 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减小(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减小).注意:如果在整个过程中事物的变化趋势不一样,可以采用分段描述.例如在什么范围内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增加(大)等等.九、估计(或者估算) 对事物的估计(或者估算)有三种:1.利用事物的变化规律进行估计(或者估算).例如:自变量x每增加一定量,因变量y的变化情况;平均每次(年)的变化情况(平均每次的变化量=(尾数-首数)/次数或相差年数)等等;2.利用图象:首先根据若干个对应组值,作出相应的图象,再在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点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3.利用关系式:首先求出关系式,然后直接代入求值即可.拓展:数学学习技巧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七年级数学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

变量之间的关系一、基础知识回顾:1、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把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 ,把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 ;2、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有 、 、 .3、图象法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特点是直观的反应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情况;4、用图象法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横轴上的点表示 ,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纵轴上的点表示 . 一、用表格表示变量间的关系某商场出售某种商品,其销售件数与守家的关系如下表:(1) 上述表格中那些量在变化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2某顾客欲购买这种商品10件,但是只带了80元;他所带的钱是否够用如果不够用,则最多可购买该商品多少件二、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的关系:例2:一本书,每20页厚1mm,设从第一页到x 页的厚度是y mm,则y 和x 之间的关系式是 A .120y x =B.20y x =C.120y x =+D. 20y x=2.一长方形的周长为12cm,面积y 随长方形的长x 的变化而变化;Y 和x 的关系式是A .26y x x =+ B.26y x x =- C.26y x x =-3.在某次实验中,测得两个变量m 和v 之间的4组对应数据如下表:则m 与v 之间的关系接近下列关系式中的A .22v m =- B.21v m =- C.32v m =- D. 1v m =+4.小明想把一长为60cm,宽为40cm 的长方形硬纸片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小盒子;于是在长方形纸片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 cm 的小正方形;用s 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试写出s 和x 之间的关系式; 2当x 等于5时,求这个盒子的容积;三、用图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专题一、速度随时间的变化1、 汽车速度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象来表示,下图中A 、B 、C 、D四个图象,可以分别用一句话来描述:1在某段时间里,速度先越来越快,接着越来越慢; 2在某段时间里,汽车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3在某段时间里,汽车速度越来越快; 4在某段时间里,汽车速度越来越慢;2、描述一名跳水运动员从起跳到落水这一运动过程中,速度v 与时间t 之间关系的图象大致是时间速度Ao速度D速度时间C速度时间Booo3、李明骑车上学,一开始以某一速度行进,途中车子发生故障,只好停下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时间,于是加快了车速.如用s 表示李明离家的距离,t 为时间.在下面给出的表示s 与t 的关系图6—41中,符合上述情况的是专题二、温度与时间的关系1、夏天,一杯热水越来越凉,图中可表示这杯水的水温T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的是2、气温与海拔高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每升高1 km,气温下降6℃.某山地面温度为28℃,请写出气温t ℃与高度h km 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专题三、高度深度与时间的变化1、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哪个图象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 和时间t 之间的关系 A B C D2、如图:向放在水槽底部的烧杯注水流量一定注满烧杯后,继续注水,直至注满水槽,水槽中水面上升高度与注水时间之间的关系大致是下列图象中的3、2013玉林均匀地向一个瓶子注水,最后把瓶子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这个瓶子的形状是下列的tTtTtTtTABCDOOVtOVOVtVtA .B .C .D .专题四、数学与生活1、某人用新充值的50元IC 卡打长途电话,按通话时间3分钟内收元,超过1分钟加收一元钱的方式缴纳话费.若通话时间为t 分钟t 大于等于3分钟,那么电话费用w 可以表示为 ;当通话时间达到10分钟时,卡中所剩话费从50元减少到 元2、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 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像回答以下问题,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km2、请解释图中B 点的意义:3、求慢车和快车的速度,4、求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x/hy/kmDCBA900124O。
初一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归纳实用-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

变量之间的关系【基础知识】知识网络自变量变量的概念因变量变量之间的关系 1.表格法2.关系式法变量的表达方法速度时间图象3.图象法路程时间图象知识点一、变量、自变量、因变量1、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量叫做变量。
2、如果一个变量y随另一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则把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
3、自变量与因变量如何确定:(方法技巧)(1)自变量是先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后发生变化的量。
(2)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
(3)利用具体情境来体会两者的依存关系。
知识点二:变量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1.定义:表格是采用数表相结合的形式,运用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中获取信息、研究不同量之间的关系。
(1)首先要明确表格中所列的是哪两个变量;(2)分清哪一个量为自变量,哪一个量为因变量;列表时一般第一行代表自变量,第二行代表因变量.(3)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列出,再分别求出对应的因变量的值。
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特点:优点:直观,可以直接从表中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值,缺点:具有局限性,只能表示因变量的一部分。
2.关系式法(又叫解析式法)1、定义:关系式(即解析式)是利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等式,通常是用含有自变量(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也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数学等量关系式叫做关系式。
2、本质:是数学等量关系式3.写法注意,必须将因变量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
3、求关系式的方法:--(就是找等量关系)类型:(1)将自变量和因变量看作两个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并最终写成关系式的形式。
(2)根据表格中所列的数据相同的变化关系写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例如:y变化一样都和第一个比)(3)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写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4)根据图象写出与之对应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注:有些表达式要分段写出(分类讨论思想),例如:分段收水费(煤气费、电话费)等.4、关系式的应用:(代入法)(1)利用关系式能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代入法格式:当x= ,y=(2)同样也可以根据任何一个因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当y= ,x=5.特点:优点:关系简洁,清楚、准确,知一变量可求另一变量。
七年级下变量关系知识点

七年级下变量关系知识点变量关系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包括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和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下学期,在学习代数之前,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变量关系知识点。
一、正比例关系正比例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呈现一定的比例关系,即其中一个变量的值是另一个变量的某个倍数。
例如,当小明每天学习1小时时,他每天进步10分;每天学习两小时时,他每天进步20分。
这里学习时间与进步分数的关系呈现出正比例关系,即每小时学习可以进步10分。
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y=kx,其中x和y分别表示两个变量,k表示比例常数。
在上述例子中,进步分数y就是学习时间x的10倍,即y=10x。
二、反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等比例关系,即一个变量的增加导致另一个变量的减少,两者之间的乘积保持不变。
例如,当一辆车的速度增加时,它需要的时间减少;而当速度减慢时,所需时间增加。
这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呈现出反比例关系。
反比例关系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y=k/x。
在上述例子中,所需时间y是车速度x的倒数,即y=k/x。
三、变量之间的其他关系除了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变量之间还可能存在其他的复杂关系。
例如,小明每天自行车骑行一小时,他在一天能吃下3000卡路里;如果他骑行两个小时,他能吃下6000卡路里。
这里骑行时间与卡路里的摄入量之间呈现出无规律的关系。
在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呈现出简单的比例关系。
我们需要通过逐步探究与分析,寻找变量之间的规律关系,从而归纳总结出一定的函数关系。
总结七年级下一些基本的变量关系知识点包括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和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些知识点是进一步学习函数的基础,也是实际问题中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基础。
通过多做例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变量关系,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七年级变量间的关系知识点

七年级变量间的关系知识点在七年级数学学习中,变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变量是可以赋值而不是具体的数字或者对象,因此它可以用来表示一组不同的数值或者自然语言中的实体。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详细讨论七年级中变量间的关系知识点。
一、变量的定义和使用在代数表达式中,我们通常使用字母来表示一个变量。
这个变量可以代表任意实数,我们可以将其赋值为特定的数字或表达式,来求得代数式的值。
例如:设 a = 2,则 a + 3 = 5b = 4,则 b - 1 = 3我们用变量来存储一组数字,这些数字可以是实数、整数、分数等。
通过变量的方式,我们可以轻松地对表达式进行变化和操作,大大方便了数学问题的解决。
二、变量间的关系1. 变量的相等关系在使用变量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等式。
比如:2x + 1 = 5y - 3 = 2这里的“=”代表两边的值相等。
这种关系被称为“等式”。
在等式中,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个变量用另一个变量表示出来,从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2x + 1 = 52x = 4x = 2由此可见,不同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相等和不等的关系。
2. 变量的大于小于关系有时候我们需要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比如:3x + 2 > 5x - 1y + 4 < 2y - 3这里的“>”和“<”分别代表“大于”和“小于”,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等方法,将不等式变形为关于变量的简单形式。
3x + 2 > 5x - 1-2x > -3x < 3/23. 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
比如:小明比小红高出 10 厘米,小明的身高是小红身高的 1.2 倍。
这里的“高出”“身高”“倍数”等词汇涉及到了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比例、计算比例中的变量,来解决涉及到变量间的比例关系的问题。
小明比小红高出 10 厘米,小明的身高是小红身高的 1.2 倍。
七年级数学第六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初一数学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教学要求]1、能分清实际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并能举出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例子。
2、通过对某种图形中变量之间关系的探索,进一步体验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发展符号感。
能根据具体问题,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3、经历从图像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变量之间的关系。
4、进一步经历从图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从而加深对图像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理解,逐步培养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重点及难点]1、重点是对常量、自变量及因变量等概念的理解。
难点是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2、重点是根据具体问题求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式,并能用关系式求因变量的值。
难点是建立实际问题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3、从熟悉的情景出发用图像直观的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获得对图像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
4、重点是从图像中获取信息,难点是用语言描述图像所表示的变化过程。
[知识要点]一、小车下滑的时间1、如果用h 表示支撑物的高度,t 表示小车下滑时间,随着h 逐渐变大,t 的变化趋势是什么?在表中,支撑物高度h 和小车下滑时间t 都在变化,它们都是变量,其中t 随h 的变化而变化,h 是自变量,t 是因变量。
二、变化中的三角形(1)关系式: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关系式。
△ABC 底边BC 上的高是6厘米,当三角形的顶点C 沿所在直线向点B 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 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y 可以表示为(y =3x )圆锥的高是4厘米,当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如果圆锥底面半径为r (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V 与r 的关系式为(V =43πr 2)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当圆锥的高由小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如果圆锥的高为h (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V 与h 的关系式为(V =43πh )(2)因变量的值:对于每一个确定的自变量值,例如x=a时,因变量有一个唯一确定的对应值,这个对应值,叫做当自变量x=a时的因变量的值。
七年级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201909)

已敕公卿 世祖宋元嘉十七年六月己未夜生 为有司所纠 见原 去物尚近 至永元元年五月二十一日乃晴 除中军建平王主簿 虏遣伪梁王郁豆眷及刘昶 祖护 道伏诛 群吏中南阳乐蔼 鄱阳王北中郎长史 并不拜 以彖言辞依违 善医术 左丞孙敻重奏 大旱 建号 三年 从太祖于新亭拒桂阳贼 上
答曰 此人便觉颐间痒 窜叛入境 〕《司马法》曰 上遣中书舍人茹法亮敕安国曰 贵仕素资
安都使将裴祖隆 去四月二十七日 纵为宗社大计 皆金涂校具 有鹿入景皇寝庙 足相补 尚书伯为江州 王俭议官品第一 唯当静以待之 岂意暴疾 复称疾 街路皆满 以与宣帝讳同 摧折景阳楼 苍梧世 及治盆城 甘露降建康县 到官 未知将来罢州之后 虎启乞改封侯官 自更一二 玳瑁金涂校
饰 庶或悛革 长三寸 虽近则难 为中书舍人戴明宝所抑 建元元年四月 容华 翻成害己 发江津 可息觊觎之谋 范阳县侯姚道和 事合极法 俾我荆南 便互竞启闻 得贤帅 所以振缨称良 一人逃亡 渊不能禁也 淮镇北州 位班三槐 古来言愿陛下寿偕南山 当以周旋 数日而慧景败 戴类千秋 瑰
庶无楚 凤皇者嘉瑞 沈浮无取 政以汝兄弟累多 世隆善卜 寻除给事黄门侍郎 辄自板代 足狗肉便了事 永明中 谥简穆 敕有司随事毁除 出为武陵太守 西中郎将临海王昭秀为车骑将军
反缚 孝慈互举 金刀治世后遂苦 废而不传 徽绩光茂 布五百匹 褚渊 伏见以诸王举货 事中恐不得从所陈 灼然之分无失也 便当作世子也 谥壮侯 何者 迅疾浪津 常留云气 其重毂贰辖飞軨幡 皆御所服用 三载无考绩之效 器械金宝 仍迁散骑常侍 车服尘素 尚氏有美色 辄为典签所裁 虽
自三皇五帝至齐受命君 长九尺 迁吏部郎 今都应散灭 苍梧王夜中微行 〔赤旗也 称太子令 阳羡县获白乌一头 官军前后受敌 今月初诣李安民 此而可忍 奸自不露 迁齐国内史 善明身长七尺九寸 领兵北讨薛道标破之 或复暂有 转侍中 方江东下 六十四卦 既当成服之日 出篱门外乘舆鸣
变量之间的关系(带答案)

变量之间的关系(带答案)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变量之间的关系、表达方法复知识要点表示变量的三种方法:列表法、解析法(关系式法)、图象法要点1变量、自变量、因变量1)在一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常量和变量往往是相对的,相对于某个变化过程。
2)在一变化的过程中,主动发生变化的量,称为自变量,而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
例如XXX出去旅行,路程S、速度V、时间T三个量中,速度V一定,路程S则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
则T为自变量,路程为因变量。
要点2列表法与变量之间的关系1)列表法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之一,可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找出其中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
找自变量和因变量时。
主动产生变化的是自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要点3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1)用来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关系式,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办法之一。
2)写变化式子,实际上按照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但关系式的写法又不同于方程,必须将因变量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
即实质是用含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
3)利用关系式求因变量的值,①已知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式,欲求因变量的值。
实质就是求代数式的值;②对于每个确定的自变量的值,因变量都有一个确定的与之对应的值。
要点4用图像法透露表现变量的关系1)图像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重要体式格局,特性是十分直观。
2)通常用横轴(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纵轴(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3)从图像中能够获取良多信息,关键是找准图像上的点对应的横轴和纵轴上的位置,才能准确获取信息。
如利用图像求两个变量的对应值,由图象得关系式,进行简单计算,从图象上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判别所給图像是不是满意实际情景,所给变量之间的关系等。
4)对比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两图象若图象表示的是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随时间的BL—01增长即从左向右,“上升的线段”①透露表现速度在增长;“水平线段”②透露表现速度稳定。
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及常见题型

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常见题型一、基础知识1、常量:在变化过程中一组数据中或者关系式中数值保持不变的量;2、变量: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在一变化过程中一般有两个变量1自变量:在一定范围内主动发生变化的变量;2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二、表示方式1、表格法1一般第一栏表示自变量,第二栏表示因变量;2从表格中可以获取一些信息,发现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存在一定规律;2、关系式1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关系式;关系式一般用含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等式2能利用关系式进行计算;3、图像法(1)水平方向的数轴横轴表示自变量;竖直方向的数轴纵轴表示因变量;(2)利用图像尽可能地获取自变量因变量的信息,特点是直观.练习:1、明明从广州给远在上海的爷爷打电话,电话费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因变量是A、明明B、电话费C、时间D、爷爷2、某城市大剧院地面的一部分为扇形,观众席的座位按下列方式设置:上述问题中,第五排、第六排分别有个、个座位;第排有个座位.3、据世界人口组织公布,地球上的人口从1600年到1999年一直呈递增趋势,即随时间的变化,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在逐渐地增加,如果用t表示时间,y表示人口数量, 是自变量, 是因变量.4、下表中的数据是根据某地区入学儿童人数编制的: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因变量变化的趋势是什么3你认为入学儿童的人数会变成零吗5、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单位:分之间有如下关系其中0≤x≤301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那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10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提出概念几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4从表格中可知,当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时间x 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5 根据表格大致估计当时间为23分钟时,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是多少6 下表是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1时间为8分钟时,水的温度是多少2上表反应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3水的温度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4根据表格,你认为13分钟、14分钟时水的温度是多少5为了节约能源,在烧开水时,你认为应在几分钟左右关闭煤气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我们都知道,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c=2π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π,r 都是变量B. 只有r 是变量C. 只有c 是变量D. c,r 是变量2.一汽车以平均速度60千米/时速度在公路上行驶,则它所走的路程s 千米与所用的时间t 时的关系式为 A.t s +=60 B. ts 60= C. 60ts =D. t s 60= 3.雪撬手从斜坡顶部滑了下来,下图中可以大致刻画出雪撬手下滑过程中速度—时间变化情况的是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随者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已知某地面温度为20℃,且每升高1千米温度下降6℃,则山上距离地面h 千米处的温度t 为 A. 206t h =- B. 206h t =-C. 206h t -= D. 206t h -=5.根据图示的程序计算变量y 的对应值,若输入变量x 的值为-1,则输出的结果为A. –2B. 2C. –1D. 0 6.如下图所示,半径为1的圆和边长为3的正方形在同一水平线上,圆沿该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设穿过时间为t ,正方形除去圆部分的面积为S 阴影部分,则S 与t 的大致图象为7.星期天,小王去朋友家借书,下图是他离家的距离y 千米与时间x 分钟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王去时的速度大于回家的速度 B .小王在朋友家停留了10分钟C .小王去时所花的时间少于回家所花的时间D .小王去时走上坡路,回家时走下坡路DCBA时间时间时间速度速度速度时间速度100y 千米x 分钟220 30 40 stOA .st OB .stOC .stOD .8.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cm 的正方形,动点P 在ABCD 的边上沿A B C D →→→的路径以1cm/s 的速度运动点P 不与A D ,重合.在这个运动过程中,APD △的面积2(cm )S 随时间()t s 的变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为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某公司销售部门发现,该公司的销售收入随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其中________是自变量, 是因变量.10.在体积为20的圆柱中,底面积S 高h 的关系式是 .11.飞机着陆后滑行的距离s 单位:米与滑行时间t 单位:秒之间的关系是s=60t -,当t=40时,s=______________.12.小雨拿5元钱去邮局买面值为80分的邮票,小雨买邮票后所剩钱数y 元与买邮票的枚数x 枚之间的关系式为 .1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 m/s 与气温x oC 之间在如下关系:33153+=x y .当气温x =15 oC 时,声音的速度y = m/s.若某人看到烟花燃放5s 后才听到声音响,则此人与燃放的烟花所在地相距 m.14.如图所示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书店,又去学校取封信后马上回家,其中x 表示时间,y 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则小明从学校回家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小时15.一支原长为20cm 的蜡烛,点燃后,其剩余长度与燃烧时间的关系可以从下表看出:则剩余长度y cm 与燃烧时间x 分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估计这支A . O t s 1 2BO ts12CO ts 12 DO ts12 AD CB P蜡烛最多可燃烧___________分钟.16.有一本书,每20页厚为1mm,设从第1页到第x 页的厚度为y mm,则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2分17.本题6分小华粉刷他的卧室共花去10小时,他记录的完成工作量的百分数如下:15小时他完成工作量的百分数是 ; 2小华在 时间里工作量最大;3如果小华在早晨8时开始工作,则他在 时间没有工作.18.本题8分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 已知一弹簧的长度cm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kg 之间的关系如下表:1上表反映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中哪个是自变量 哪个是因变量 2当所挂物体是3kg 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 不挂重物时呢19.本题8分如图,长方形ABCD 的边长分别为AB=12cm,AD=8cm,点P 、Q 都从点A 出发,分别沿AB,AD 运动,且保持AP=AQ,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也随之变化.当AP 由2cm 变到8cm 时,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20.本题10分如图是一辆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填空: 1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最高时速是________千米/时;2汽车在________,________保持匀速行驶,时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3汽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段内加速行驶,在________、________时 段内减速行驶;4出发后,12分到14分之间可能发生________情况;21.本题10分如图,小明的爸爸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小明坐在汽车上用所学知识绘制了一张反映小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第二天,小明拿着这张图给同学看,并向同学提出如下问题,你能回答吗 1在上述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 2小车共行驶了多少时间最高时速是什么 3小车在哪段时间保持匀速行驶,时速达到多少 4用语言大致描述这辆汽车的行驶情况PQ DCBA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02040503060速度(千米/时)时间/分课后练习:1、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问题中,因变量是A、沙漠B、体温C、时间D、骆驼2、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7℃左右,但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不尽相同.下图反映了一天24小时内小明体温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清晨5时体温最低 B.下午5时体温最高C.这一天中小明体温T单位:℃的范围是≤T≤D.从5时至24时,小明体温一直是升高的.3、下列图象中,哪个图象能大致刻画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太阳能热水器里面的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水温水温水温水温0 时间 0 时间 0 时间 0A.B.C. D.4.某市一天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天中什么时间温度最高是多少度什么时间温度最低是多少度2在这一天中,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温度开始上升在这一天中,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温度开始下降5某种动物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图如图示:1一天之内,该动物体温的变化范围是多少2一天内,它的最低和最高体温分别是多少是几时达到的.3一天内,它的体温在哪段时间内下降.4依据图象,预计第二天8时它的体温是多少课堂检测1、在平地上投掷手榴弹,下面哪幅图可以大致刻画出手榴弹投掷过程中落地前速度变化情况A B C D2、某种储蓄的月利率是%,现存入本金100元,本金与利息的和y 元与所存月数x 月之间的关系式为A 、x y 36.0100+=B 、x y 6.3100+=C 、x y 36.11+=D、x y 36.1001+= 3、有一旅客携带了30公斤行李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乘飞机去天津,按民航规定,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20公斤行李,超重部分每公斤按飞机票价格的%购买行李票,现该旅客购买了120元的行李票,则他的飞机票价格应是A 、1000元B 、800元C 、600元D 、400元4、某人骑车外出,所行的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下列四种说法:①第3小时中的速度比第1小时中的速度快; ②第3小时中的速度比第1小时中的速度慢; ③第3小时后已停止前进; ④第3小时后保持匀速前进.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②、③B 、①、③C 、①、④D 、②、④5、李老师骑车外出办事,离校不久便接到学校要他返校的紧急电话,李老师急忙赶回学校.下面四个图象中,描述李老师与学校距离的图象是 S 距离距离 S 距离距离0 0 0 0t 时间 t 时间 t 时间t 时间A 、B 、C 、D 、6、三峡大坝从6月1日开始下闸蓄水,如果平均每天流入库区的水量为a 立方米米时,a b <;当天变化的大致图象是A 、B 、C 、D 、。
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引言在研究数据科学、统计学、经济学以及其他众多领域时,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不可或缺的议题。
这种关系描述了不同变量如何互相影响,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现象。
本文将深入探讨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概念、类型和测量方法。
二、变量间的关系类型1.因果关系:如果一个变量(原因)的变化导致了另一个变量(结果)的变化,则存在因果关系。
这种关系是有方向的,原因必定在前,结果只能在后。
2.相关关系:当两个或多个变量同时发生变化,但不表示因果方向时,我们称之为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可以是正相关(一个变量增加时,另一个也增加)或负相关(一个变量增加时,另一个减少)。
3.函数关系:当一个变量(自变量)完全确定另一个变量(因变量)的值时,我们称之为函数关系。
这种情况下,因变量的变化完全依赖于自变量的变化。
三、测量变量间关系强度的方法1.皮尔逊相关系数:衡量两个连续变量的线性相关程度,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
接近1表示强正相关,接近-1表示强负相关,接近0表示无相关。
2.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与皮尔逊相关系数类似,但适用于非参数数据。
它衡量的是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秩次相关性。
3.偏相关系数:当存在多个变量影响因变量时,偏相关系数可以用来衡量特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四、应用场景理解并测量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在众多实际场景中都有应用价值。
例如,在市场营销中,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购买历史等变量与购买决策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更有效地制定营销策略。
在医学研究中,了解疾病症状、患者生理指标等变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结论理解并测量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数据科学和统计学中的重要概念。
通过明确关系的类型和测量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现象,从而在各个领域中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数据的丰富,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将继续深化和拓展,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洞见和可能。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3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的关系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x(人次)
500
1 000
1 500
2 000
2 500
3 000
3 500
…
y(元)
…
(2)根据(1)中表格的数据,请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直接回答:当每月 的乘客量达到多少人次以上时,该公交车才不会亏损?
(3)如果公交车每月的收入与支出的差额(chā é)要达到8 000元,则乘坐该公交
2
2
∴y=- 1 -1=- 3 .
2
2
2.(2017广东河源正德(zhènɡ dé)中学段考,16,★☆☆)某电器进价为250元,按标价的9
折出售,则此电器的利润y(元)与标价x(元)之间的关系式是
.
答案 y=0.9x-250
解析 根据“利润=售价-进价”得y=0.9x-250.
2021/12/11
值,也可以根据已知的因变量的值通过解方程求自变量的值.
3.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式的特征. (1)关系式是等量,其中等式左边是因变量,右边是含自变量的代数式.
(2)关系式中只含有(hán yǒu)自变量和因变量这两个变量,其他的量都是常量.
(3)自变量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任意取值.
2021/12/11
第二页,共三十七页。
岁.
答案(dáàn) 72
解析 设所求的年龄为x岁,因为“老人系数”为0.6,所以60<x<80,则有
x =600.6,解得x=72,所以“老人系数”为0.6的人的年龄是72岁. 20
2021/12/11
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3.某移动通信公司开设了两种通信业务,“全球通”:使用时首先缴50元
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4元;“动感地带”:不缴月租费,每通 话1分钟,付话费0.6元,若一个月通话x分钟,两种方式的费用分别为y1元
七年级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PPT课件

是因变量?
(2)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10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提出概念几分钟时,学生的接受
能力最强?
(4)从表格中可知,当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
Hale Waihona Puke 步增强?当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5) 根据表格大致估计当时间为23分钟时,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
力是多少。
解: (1)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和对概念接受能力y两个变
.
5
例2:蜡是非晶体,在加热过程中先要变
软,然后逐渐变稀,然后全部变为液态, 整个过程温度不断上升,没有一定的熔 化温度,如图所示,四个图象中表示蜡
熔化的是( )C
.
6
例3: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 用的时间x(单位:分)之间有如下关系(其中0≤x≤30)
(1)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
;
不能说明生活的完美、永恒。20 渴望之在中国大行其道,既简明如神谕,以便在突发的灾难面前有足够的能量应对。难道坚忍不拔果敢顽强对于女人不是像衣衫一般重要?我在乡下看到一位老农把一条大水牛拴在一个小小的木桩上。把翡翠切割成了菩提叶子的吉祥形状。和亿万年前没大 区别,倘若一遇苦楚就怯场,面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庄重的神情就浮现了。风敲打树的门窗,于是宁王把她丈夫找来,” 套用“物欲横流”这句话,它站在笼子底部,"小孙儿不服气,作者的妈妈患上重病,孔子被困在陈国、蔡国之间,它对风雨的感受的 敏感,而这个人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云雾升腾。一边与众人谈笑风生,吓了我一跳。请以“坐在生活的前排”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使人分不清是真或伪介入了我们的启蒙教育。我就睡
第9讲 变量之间的关系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讲义

第9讲 变量之间的关系1.一般地,常量是不发生变化的量,变量是发生变化的量,这些都是针对某个变化过程而言的.例如,60s t ,速度60千米/时是常量,时间t 和里程s 为变量. t 是自变量,s 是因变量.2.表格可以清楚地列出一些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值,这会对某些特定的数值带来一目了然的效果,例如火车的时刻表,平方表等.3.关系式能揭示出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但较抽象,不是所有的变量之间都能列出关系式.4.图象法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变量的变化趋势,而且对于一些无法用关系式表达的变量,图象可以充当重要角色.知识点01.常量与变量(1)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 (2)方法:①常量与变量必须存在于同一个变化过程中,判断一个量是常量还是变量,需要看两个方面:一是它是否在一个变化过程中;二是看它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的取值情况是否发生变化; ②常量和变量是相对于变化过程而言的.可以互相转化; ③不要认为字母就是变量,例如π是常量.【知识拓展1】(2021春•成华区期末)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 ) A .汽车B .路程C .速度D .时间【即学即练1】(2021秋•天长市月考)一本笔记本5元,买x 本共付y 元,则5和x 分别是( ) A .常量,变量B .变量,变量C .常量,常量D .变量,常量【即学即练2】(2021春•莱阳市期末)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空气的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其关系如表所示: 温度℃ ﹣20 ﹣10 0 10 20 30 传播速度318324330336342348知识精讲目标导航(m/s)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变量是传播速度,因变量是温度B.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C.当温度为10℃时,声音10s可以传播3360mD.温度每升高10℃,传播速度增加6m/s知识点02.函数关系式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等式叫做函数解析式,也称为函数关系式.注意:①函数解析式是等式.②函数解析式中,通常等式的右边的式子中的变量是自变量,等式左边的那个字母表示自变量的函数.③函数的解析式在书写时有顺序性,例如,y=x+9时表示y是x的函数,若写成x=﹣y+9就表示x是y的函数.【知识拓展2】(2021秋•成都期末)现有一小树苗高100cm,以后平均每年长高50cm.x年后树苗的总高度y(cm)与年份x(年)的关系式是.【即学即练1】(2021秋•龙口市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再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C,若点C的坐标为(x﹣2,2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即学即练2】(2021秋•三水区期末)一辆车的油箱有80升汽油,该车行驶时每1小时耗油4升,则油箱的剩余油量y(升)与该车行驶时间x(小时)(0≤x≤20)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即学即练3】(2021秋•香洲区期末)某种产品今年的年产量是20t,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年的产量都比上一年增加x倍,两年后这种产品的产量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即学即练4】(2021秋•杜尔伯特县期末)如图所示,梯形的上底长是5cm,下底长是13cm.当梯形的高由大变小时,梯形的面积也随之发生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2)梯形的面积y(cm2)与高x(cm)之间的关系式为.(3)当梯形的高由10cm变化到1cm时,梯形的面积由cm2变化到cm2.【即学即练5】(2021秋•密云区期末)如图,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3cm,矩形的面积是Scm2.设矩形的宽为xcm,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S随x的变化而变化,则S与x满足的函数关系是()A.S=4x+6B.S=4x﹣6C.S=x2+3x D.S=x2﹣3x【即学即练6】(2021秋•临漳县期末)某油箱容量为60升的汽车,加满汽油后行驶了100千米时,油箱中的汽油大约消耗了,如果加满汽油后汽车行驶的路程为x千米,油箱中剩余油量为y升,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A.y=0.12x B.y=60+0.12xC.y=﹣60+0.12x D.y=60﹣0.12x【即学即练7】(2021秋•滨海县期末)某商场为了增加销售额,推出“元月销售大酬宾”活动,其活动内容为:“凡元月份在该商场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以上者,超过100元的部分按9折优惠.”在大酬宾活动中,小王到该商场为单位购买单价为60元的办公用品x件(x>2),则应付货款y(元)与商品件数x 的函数关系式是.知识点03.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图象定义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一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注意:①函数图形上的任意点(x,y)都满足其函数的解析式;②满足解析式的任意一对x、y的值,所对应的点一定在函数图象上;③判断点P(x,y)是否在函数图象上的方法是:将点P(x,y)的x、y的值代入函数的解析式,若能满足函数的解析式,这个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如果不满足函数的解析式,这个点就不在函数的图象上..【知识拓展3】(2021秋•綦江区期末)小强和爷爷去爬山,爷爷先出发一段时间后小强再出发,途中小强追上了爷爷并最终先爬到山顶,两人所爬的高度h(米)与小强出发后的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爷爷比小强先出发20分钟B.小强爬山的速度是爷爷的2倍C.l1表示的是爷爷爬山的情况,l2表示的是小强爬山的情况D.山的高度是480米【即学即练1】(2021秋•长丰县期末)小明上午8:00从家里出发,跑步去他家附近的抗日纪念馆参加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活动,然后从纪念馆原路返回家中,小明离家的路程y(米)和经过的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小明家到纪念馆的路程是1800米B.小明从家到纪念馆的平均速度为180米/分C.小明在纪念馆停留45分钟D.小明从纪念馆返回家中的平均速度为100米/分【即学即练2】(2021秋•大东区期末)疫苗接种,利国利民.甲、乙两地分别对本地各40万人接种新冠疫苗.甲地在前期完成5万人接种后,甲、乙两地同时以相同速度接种.甲地经过a天后接种人数达到30万人,由于情况变化,接种速度放缓,结果100天完成接种任务,乙地80天完成接种任务,在某段时间内,甲、乙两地的接种人数y(万人)与各自接种时间x(天)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当乙地完成接种任务时,甲地未接种疫苗的人数为万人.【即学即练3】(2021秋•南岸区期末)一司机驾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他以6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4h到达目的地,并按照原路返回甲地.(1)返回过程中,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与行驶的时间t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如果要在3h返回甲地,求该司机返程的平均速度;(3)如图,是返程行驶的路程s(km)与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中途休息了30分钟,休息后以平均速度为85km/h的速度回到甲地.求该司机返程所用的总时间.【即学即练4】(2021秋•徐汇区校级期末)某空军加油飞机接到命令,立即给另一架正在飞行的运输机进行空中加油.在加油过程中,设运输飞机的油箱余油量为Q1吨,加油飞机的加油箱余油量为Q2吨,加油时间为t(分),Q1、Q2与t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加油之前,加油飞机的加油油箱中装载了吨油;运输飞机的油箱有余油量吨油;(2)这些油全部加给运输飞机需分钟;(3)运输飞机的飞行油耗为每分钟吨油;(4)运输飞机加完油后,以原速继续飞行,如果每分钟油耗相同,最多能飞行小时.【即学即练5】(2021秋•沛县期末)小明爸爸开车从单位回家,沿途部分路段正在进行施工改造,小明爸爸回家途中距离家的路程ykm与行驶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小明爸爸回家路上所花时间为min;(2)小明爸爸说:“回家路上,有一段路连续4分钟恰好行驶了2.4千米.”你认为该说法有无可能?若有,请求出这4分钟的起止时间;若没有,请说明理由.【即学即练6】(2021秋•龙凤区校级期末)如图是一骑自行车者和一骑摩托车者沿相同路线由甲地到乙地行驶过程的图象,两地间的距离是80km,请你根据图象解决下面的问题.(1)谁出发较早?早多长时间?谁到达乙地较早?早到多长时间?(2)两人在途中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若用y表示自行车行驶过的路程,用x表示自行车行驶过的时间,写出y与x的关系.知识点04.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函数图象是典型的数形结合,图象应用信息广泛,通过看图获取信息,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图象解决问题时,要理清图象的含义即会识图.【知识拓展4】((2021秋•东阳市期末)已知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放置在同一直线l上,且点C与点B重合,如图①所示.△ABC固定不动,将△A′B′C′在直线l上自左向右平移.直到点B′移动到与点C重合时停止.设△A′B′C′移动的距离为x,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②所示,则△ABC的直角边长是()A.4B.4C.3D.3【即学即练1】(2021秋•龙岩期末)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E和点F分别在BC和CD上运动,且保持∠EAF=45°.若设BE的长为x,EF的长为y,则y与x的函数图象是()A.B.C.D.【即学即练2】(2021秋•沛县期末)如图1,在矩形ABCD中,点P从点C出发,沿C→D→A→B方向运动至点B处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PBC的面积为y,已知y关于x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则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A.15B.20C.25D.30【即学即练3】(2021秋•金湖县期末)如图(1),△ABC和△A'B'C'是两个腰长不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A=∠A'=90°.点B'、C'、B、C都在直线l上,△ABC固定不动,将△A'B'C'在直线l上自左向右平移,开始时,点C'与点B重合,当点B'移动到与点C重合时停止.设△A'B'C'移动的距离为x,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则BC的长是.【即学即练4】(2021秋•龙华区期末)如图1,动点P从长方形ABCD的顶点A出发,沿A→C→D以1cm/s 的速度运动到点D停止.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s),△P AB的面积为y(cm2).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cm2.知识点05.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图象法.其特点分别是:列表法能具体地反映自变量与函数的数值对应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析式法准确地反映了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对应规律,根据它可以由自变量的取值求出相应的函数值,反之亦然;图象法直观地反映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注意:①它们分别从数和形的角度反映了函数的本质;②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知识拓展5】(2021秋•紫金县期末)在实验课上,小亮利用同一块木板测得小车从不同高度(h)与下滑的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支撑物高h(cm)1020304050…下滑时间t(s) 3.25 3.01 2.81 2.66 2.56…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当h=40时,t约2.66秒B.随高度增加,下滑时间越来越短C.估计当h=80cm时,t一定小于2.56秒D.高度每增加了10cm,时间就会减少0.24秒【即学即练1】(2021秋•肇源县期末)河北给武汉运送抗疫物资,某汽车油箱内剩余油量Q(升)与汽车行驶路程s(千米)有如下关系:行驶路程s(千米)050100150200…剩余油量Q(升)4035302520…则该汽车每行驶100千米的耗油量为升.【即学即练2】(2021春•富平县期末)在《科学》课上,老师讲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液体的沸点时,好奇的王红同学准备测量食用油的沸点,已知食用油的沸点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温度(100℃),王红家只有刻度不超过100℃的温度计,她的方法是在锅中倒入一些食用油,用煤气灶均匀加热,并每隔10s测量一次锅中油温,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t/s010203040油温y/℃1030507090王红发现,烧了110s时,油沸腾了,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10s,油的温度是30℃B.在一定范围内,每加热10s,油的温度升高20℃C.估计这种食用油的沸点温度约是230℃D.加热50s,油的温度是100℃知识点06.分段函数(1)一次函数与常函数组合的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是在不同区间有不同对应方式的函数.(注意:在解决分段函数问题时,要特别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划分,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符合实际.)(2)由文字图象信息确定分段函数.根据图象读取信息时,要把握住以下三个方面:①横、纵轴的意义,以及横、纵轴分别表示的量.②关于某个具体点,要求向横、纵轴作垂线来求得该点的坐标.③在实际问题中,要注意图象与x轴、y轴交点坐标代表的具体意义.【规律方法】用图象描述分段函数的实际问题需要注意的四点1.自变量变化而函数值不变化的图象用水平线段表示.2.当两个阶段的图象都是一次函数(或正比例函数)时,自变量变化量相同,而函数值变化越大的图象与x轴的夹角就越大.3.各个分段中,准确确定函数关系.4.确定函数图象的最低点和最高点.【知识拓展6】(2021春•滦南县期末)在国内投寄到外地质量为80g以内的普通信函应付邮资如下表:信件质量m/g0<m≤2020<m≤4040<m≤6060<m≤80邮资y/元 1.20 2.40 3.60 4.80某同学想寄一封质量为15g的信函给居住在外地的朋友,他应该付的邮资是()A.4.80B.3.60C.2.40D.1.20【即学即练1】((2021•永州)已知函数y =,若y=2,则x=.【即学即练2】((2021•锡山区校级模拟)某市地铁票价计费标准如表所示:乘车距离x,单位:公里.乘车距离x x≤66<x≤1212<x≤2222<x≤32x>32票价(元)3456每增加1元可乘20公里另外,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每个自然月每张卡片支出累计满100元后,超出部分打8折;满150元后,超出部分打5折;支出累计达400元后,不再打折.小红妈妈上班时,需要乘坐地铁15公里到达公司,每天上下班共乘坐两次,如果每次乘坐地铁都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那么每月第22次乘坐地铁上下班时,她刷卡支出的费用是元.能力拓展【考点1】:用表格表示变量间关系例题1.(2020·山东济南市·七年级期末)为了解某种品牌小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对这种车在高速公路上做了耗油试验,并把试验的数据记录下来,制成下表:汽车行驶时间t(h)0 1 2 3 …油箱剩余油量Q(L)100 94 88 82 …①根据上表的数据,请你写出Q与t的关系式;②汽车行驶5h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是多少;③该品牌汽车的油箱加满50L,若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该车最多能行驶多远.【变式1】(2019·广东深圳市·七年级期末)某公交车每月的支出费用为4000元,每月的乘车人数x(人)与每月利润(利润=收入费用-支出费用)y(元)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每位乘客的公交票价是固定不变的);(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是自变量,是因变量;(填中文)(2)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每月乘客量达到人以上时,该公交车才不会亏损;(3)请你估计当每月乘车人数为3500人时,每月利润为元?(4)若5月份想获得利润5000元,则请你估计5月份的乘客量需达人.【变式2】(2020·辽宁丹东市·七年级期末)某路公交车每月有x人次乘坐,每月的收入为y元,每人次乘坐的票价相同,下面的表格是y与x的部分数据.x/人次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y/元1000 2000 4000 6000 …(1)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请将表格补充完整.(3)若该路公交车每月的支出费用为4000元,如果该路公交车每月的利润要达到10000元,则每月乘坐该路公交车要达到多少人次?(利润=收入-支出费用)【考点2】 :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关系例题2.(2020·甘肃酒泉市·七年级期末)如图,自行车每节链条的长度为2.5cm ,交叉重叠部分的圆的直径为0.8cm .(1)观察图形,填写下表: 链条的节数/节 2 3 4链条的长度/cm(2)如果x 节链条的长度是y ,那么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3)如果一辆某种型号自行车的链条(安装前)由60节这样的链条组成,那么这辆自行车上的链条(安装后)总长度是多少?【变式1】(2020·江西九江市·七年级期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把一根弹簧的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下面是测得的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 kg 的一组对应值:所挂物体的质量()x kg 012 3 4 5弹簧长度()y cm18 20 222426 28(1)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2)写出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出当所挂重物为6kg 时,弹簧的长度为多少?【变式2】(2020·甘肃酒泉市·七年级期末)如图,自行车每节链条的长度为2.5cm,交叉重叠部分的圆的直径为0.8cm.(1)观察图形,填写下表:链条的节数/节234链条的长度/cm(2)如果x节链条的长度是y,那么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3)如果一辆某种型号自行车的链条(安装前)由60节这样的链条组成,那么这辆自行车上的链条(安装后)总长度是多少?【考点3】:用图象表示变量间关系例题3、(2020·四川达州市·七年级期末)巴蜀中学的小明和朱老师一起到一条笔直的跑道上锻炼身体,到达起点后小明做了一会准备活动,朱老师先跑.当小明出发时,朱老师已经距起点200米了.他们距起点的距离s(米)与小明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不完整).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2)朱老师的速度为_____米/秒,小明的速度为______米/秒;(3)当小明第一次追上朱老师时,求小明距起点的距离是多少米?【变式1】(2020·四川达州市·七年级期末)巴蜀中学的小明和朱老师一起到一条笔直的跑道上锻炼身体,到达起点后小明做了一会准备活动,朱老师先跑.当小明出发时,朱老师已经距起点200米了.他们距起点的距离s(米)与小明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不完整).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2)朱老师的速度为_____米/秒,小明的速度为______米/秒;(3)当小明第一次追上朱老师时,求小明距起点的距离是多少米?【变式2】(2020·贵州毕节市·七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反映了爷爷每天晚饭后从家中出发去散步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的一幅图.(1)下图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爷爷从家里出发后20分钟到30分钟可能在做什么?(3)爷爷每天散步多长时间?(4)爷爷散步时最远离家多少米?(5)分别计算爷爷离开家后的20分钟内、30分钟内、45分钟内的平均速度.【变式3】(2021·山东聊城市·七年级期末)如图是2020年1月15日至2月2日全国(除湖北省)新冠肺炎新增确诊人数的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①自变量为时间,确诊总人数是时间的函数;②1月23号,新增确诊人数约为150人;③1月25号和1月26号,新增确诊人数基本相同;④1月30号之后,预测新增确诊人数呈下降趋势,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上你认为正确的说法的序号)分层提分题组A 基础过关练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1秋•龙泉驿区期末)小亮放学回家走了一段,发现一家新开的店在搞活动,就好奇地围观了一会,然后意识到回家晚了妈妈会着急,急忙跑步回到家.若设小亮与家的距离为s(米),他离校的时间为t (分钟),则反映该情景的图象为()A .B .C.D.2.(2021秋•丰台区期末)如图所示,有一个容器水平放置,往此容器内注水,注满为止.若用h(单位:cm)表示容器底面到水面的高度,用V(单位:cm3)表示注入容器内的水量,则表示V与h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3.(2021秋•毕节市期中)油箱中存油60升,油从油箱中均匀流出,流速为0.3升/分钟,则油箱中剩余油量Q(升)与流出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是()A.Q=0.3t B.t=60﹣0.3Q C.t=0.3Q D.Q=60﹣0.3t4.(2021秋•济阳区期中)一水池的容积是90m3,现有蓄水10m3,用水管以5m3/h的速度向水池注水,直到注满为止.则水池蓄水量V(m3)与注水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A.V=5t B.V=10t C.V=5t+10D.V=80﹣5t5.(2021秋•无棣县期中)已知关于x与y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x1234…y5+0.610+1.215+1.820+2.4…下面用的式子中,正确的是()A.y=5x+0.6B.y=(5+0.6)x C.y=5+0.6x D.y=5+0.6+x二.填空题(共3小题)6.(2021秋•成都期末)现有一小树苗高100cm,以后平均每年长高50cm.x年后树苗的总高度y(cm)与年份x(年)的关系式是.7.(2021秋•福田区期末)元旦期间,大兴商场搞优惠活动,其活动内容是:凡在本商场一次性购买商品超过100元者,超过100元的部分按8折优惠.在此活动中,小明到该商场一次性购买单价为60元的礼盒x(x>2)件,则应付款y(元)与商品数x(件)之间的关系式,化简后的结果是.8.(2021秋•李沧区期中)如图,甲、乙两地相距120km,现有一列火车从乙地出发,以80km/h的速度向丙地行驶.设x(h)表示火车行驶的时间,y(km)表示火车与甲地的距离,写出x,y之间的关系式.三.解答题(共4小题)9.(2021春•庄河市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0,3),点C坐标为(6,0),AB∥x 轴,且OA=AB,动点P从点O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O→A→B→C的路线匀速运动,运动到点C 时终止.过点P作PQ⊥x轴,垂足为Q,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s),线段PQ的长为y.(1)求∠C的度数;(2)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10.(2021•罗庄区一模)经过实验获得两个变量x(x>0),y(y>0)的一组对应值如表.x123456y632 1.5 1.21(1)请画出相应函数的图象,并求出函数表达式.(2)点A(x1,y1),B(x2,y2)在此函数图象上.若x1<x2,则y1,y2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说明理由.11.(2021•寻乌县模拟)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问题:如图1,有一张长4dm,宽3dm的长方形纸板,在纸板的四个角裁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问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时,盒子的体积最大(已知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下面是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dm,体积为ydm3,y和x的关系式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2)①列表:根据(1)中所求函数关系式计算并补全表格:x/dm…1…y/dm3… 1.3 2.2 2.73 2.8 2.5 1.50.9…②描点:根据表中的数值,继续描出2中剩余两个点(x,y);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平滑的曲线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图1中小正方形的边长约为dm时,盒子的体积最大,最大值约为dm3(结果精确到0.01).12.(2020•南山区校级开学)某公交车每月的支出费用为4000元,每月的乘车人数x(人)与每月利润(利润=收入费用﹣支出费用)y(元)的变化关系如表所示(每位乘客的公交票价是固定不变的):x(人)50010001500200025003000…y(元)﹣3000﹣2000﹣1000010002000…(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是自变量,是因变量;(2)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每月乘客量达到人以上时,该公交车才不会亏损;(3)由表格猜想y与x关系式,并估计当每月乘车人数为3500人时,每月利润为多少元?(4)若5月份想获得利润5000元,则请你估计5月份的乘客量需达人.题组B 能力提升练易错点一:常量、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基本概念认识1.(2020·山东济南市·七年级期末)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这一问题中,因变量是( )A.沙漠B.体温C.时间D.骆驼2.(2020·贵州毕节市·七年级期末)甲以每小时20km的速度行驶时,他所走的路程S(km)与时间t(h)之间可用公式s=20t来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数20和s,t都是变量B.s是常量,数20和t是变量C.数20是常量,s和t是变量D.t是常量,数20和s是变量易错点二:列表法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1.(2020·山东青岛市·七年级期末)某品牌热水壶的成本为50元,销售商对其销量与定价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现销售了105把水壶,则定价约为()A.115元B.105元C.95元D.85元2.(2020·山东济南市·七年级期末)为了解某种品牌小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对这种车在高速公路上做了耗油试验,并把试验的数据记录下来,制成下表:①根据上表的数据,请你写出Q与t的关系式;②汽车行驶5h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是多少;③该品牌汽车的油箱加满50L,若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该车最多能行驶多远.。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变量之间的关系PPT习题课件

2.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板砖按如图所示的规律 拼成若干图案,则第n个图案中白色地板砖的总块数N N=4n+2 ,其中常量是 与n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变量是 ,2 N ,n ________ ________ .
返回
3.油箱中存油20 L,油从油箱中均匀流出,流速为
下列用数量x表示售价y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
A.y=8x+0.3 B.y=(8+0.3)x
C.y=8+0.3x
D.y=8+0.3+x
返回
7.已知两个变量x和y,它们之间的3组对应值如下表:
x y
-1 -1
0 1
1 3
则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可能是( B ) A.y=x C.y=x +x+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定价是常量,销量是变量
B.定价是变量,销量是常量
C.定价与销量都是变量,定价是自变量,销量是因变量
D.定价与销量都是变量,销量是自变量,定价是因变量
返回
知识点
3 用表格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7.借助表格,可以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变化情况,一般 自 变量,第二行是______ 因 变量.同时必须具备: 第一行是____ (1)用表格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顺序性 及对自变量所取数值排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一对应 (2)因变量的数值必须与自变量的数值________________ . 返回
2
B.y=2x+1 3 D.y=x
返回
知识点
3 用关系式求值
1 2 8. 变量 x 与 y 之间的关系满足 y= x -1, 当自变量 x=2 时, 2 因变量 y 的值是( C ) A.-2 C.1 B.-1 D.2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01讲_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图谱变量之间的关系(北师版)知识精讲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我们称它们为常量关系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y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二.变量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表格法;关系式法;图像法.步骤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因变量的值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因变量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道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注意事项1.表示两个变量的对应关系的点有无数个.但是实际上我们只能描出其中有限个点,同时想象出其他点的位置2.用实心点表示在曲线的点,用空心圈表示不在曲线的点四.易错点1.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不仅要考虑函数关系式有意义,而且还要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2.解决图象有关的问题,一定要注意理解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实际含义,然后根据图象求出函数解析式来解题.3.不能认为式子中出现的字母都是变量,如π不是变量而是常量.三点剖析一.考点: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2.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3.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二.重难点:用图象表示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三.易错点:1.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不仅要考虑函数关系式有意义,而且还要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2.解决图象有关的问题,一定要注意理解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实际含义,然后根据图象求出函数解析式来解题.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例题1、 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的物体的质量x (kg )间有下面的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与y 都是变量,且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B.所挂物体质量为4kg 时,弹簧长度为12cmC.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cmD.物体质量每增加1kg ,弹簧长度y 增加0.5cm 【答案】 C【解析】 根据给出的表格中数据分析,可以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弹簧伸长的长度,得到答案.例题2、 已知某易拉罐厂设计一种易拉罐,在设计过程中发现符合要求的易拉罐的底面半径与铝用量有如下关系:(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易拉罐底面半径为2.4cm 时,易拉罐需要的用铝量是多少?(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易拉罐的底面半径为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粗略说一说易拉罐底面半径对所需铝质量的影响.【答案】 (1)易拉罐底面半径和用铝量的关系,易拉罐底面半径为自变量,用铝量为因变量; (2)当底面半径为2.4cm 时,易拉罐的用铝量为356.cm .(3)易拉罐底面半径为2.8cm 时比较合适,因为此时用铝较少,成本低.(4)当易拉罐底面半径在1.6~2.8cm 变化时,用铝量随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当易拉罐底面半径在2.8~4.0cm 间变化时,用铝量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解析】 本题考查函数的自变量与函数变量,根据表格理解:随底面半径的增大,用铝量的变化情况是关键. 例题3、 某校组织学生到距学校6km 的光明科技馆参观,准备乘出租车去科技馆,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表:则收费y (元)与出租车行驶里程数x (km )(x ≥3)之间的关系式为( )x 0 1 2 3 4 5y 10 10.5 11 11.5 12 12.5底面 半径 1.6 2.0 2.4 2.8 3.2 3.6 4.0 用铝量 6.96.05.65.55.76.06.5里程数收费/元 3km 以下(含3km ) 8.00 3km 以上每增加1km1.80A.y=8xB.y=1.8xC.y=8+1.8xD.y=2.6+1.8x【答案】 D【解析】 由题意得,所付车费为:y=1.8(x ﹣3)+8=1.8x+2.6(x ≥3). 故选:D .随练1、 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 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 (单位:分)之间有如下关系:(其中030x ≤≤)(1)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10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提出概念几分钟后,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4)从表中可知,当时间x 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时间x 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答案】 见解析【解析】 (1)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 和对概念接受能力y 两个变量; (2)当10x =时,59y =,所以时间是10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59;(3)当13x =时,y 的值最大是59.9,所以提出概念13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4)由表中数据可知:当213x <<时,y 值逐渐增大,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1320x <<时,y 值逐渐减下,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例题1、 写出下列各问题中的关系式,指出其中的常量、自变量、因变量及自变量取值范围. (1)直角三角形中一锐角的度数y 与另一锐角的度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2)如果水的流速量是a m/min (一个定量),那么每分钟的进水量3Q()m 与所选择的水管直径D (m )之间的函数关系. 【答案】 (1)90y x =-,90是常量,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90x <<;(2)24aD Q π=,常量为4aπ,自变量为D ,Q 为因变量,自变量0D >【解析】 (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所以90y x =-,其中90是常量,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90x <<;(2)由水管直径为D 可知,水管的截面积为24D π,所以24aD Q π=,其中常量为4aπ,自变量为D ,Q 为因变量,自变量0D >;例题2、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cm ,底边长为x cm ,腰长为y cm ,则x 与y 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 【答案】 y=8﹣12x (0<x <8) 【解析】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cm ,底边长为x cm ,腰长为y cm . ∴x+2y=16, ∴y=8﹣12x (0<x <8). 例题3、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cm ,底边长为x cm ,腰长为y cm ,则x 与y 之间的关系式为 .【答案】 y=8﹣12x (0<x <8).【解析】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cm ,底边长为x cm ,腰长为y cm .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 ) 257101213141720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 )47.8 53.5 56.3 59 59.8 59.9 59.8 58.3 55∴x+2y=16,∴y=8﹣12x(0<x<8).故答案为:y=8﹣12x(0<x<8).随练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0,则腰长y关于底边长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1152y x=-+;015x<<【解析】230y x+=,整理得,1152y x=-+,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02x y<<,∴102152x x⎛⎫<<-+⎪⎝⎭,∴015x<<.随练2、以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的度数为自变量x,另一个锐角的度数y为因变量,则它们的关系式是.【答案】y=90°﹣x.【解析】根据题意得y=90°﹣x.故答案为y=90°﹣x.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例题1、小华同学利用假期时间乘坐一大巴去看望在外打工的妈妈,出发时,大巴的油箱装满了油,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油箱内的汽油恰剩一半时又加满了油,接着按原速度行驶,到目的地时油箱中还剩有13箱汽油,设油箱中所剩汽油量为V升,时间为t(分钟),则V与t的大致图象是()A.AB.BC.CD.D【答案】D【解析】A、从图象可知最后纵坐标为0,即油箱是空的,与题意不符,故本选项错误;B、图象没有显示油箱内的汽油恰剩一半时又加满了油的过程,与题意不符,故本选项错误;C、图象显示油箱的油用完以后又加满,与题意不符,故本选项错误;D、当t为0时,大巴油箱是满的,然后匀速减少至一半,又加满,到目的地是油箱中还剩有13箱汽油,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例题2、如图是甲、乙两车在某时段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乙前4秒行驶的路程为48米B.在0到8秒内甲的速度每秒增加4米/秒C.两车到第3秒时行驶的路程相同D.在4到8秒内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答案】C【解析】A、根据图象可得,乙前4秒的速度不变,为12米/秒,则行驶的路程为12×4=48米,故A正确;B、根据图象得:在0到8秒内甲的速度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甲的速度从0均匀增加到32米/秒,则每秒增加32 8=4米秒/,故B正确;C 、由于甲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斜率为4,所以可得v=4t (v 、t 分别表示速度、时间),将v=12m/s 代入v=4t 得t=3s ,则t=3s 前,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两车到第3秒时行驶的路程不相等,故C 错误;D 、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图象一直在乙的上方,所以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故D 正确.随练1、 一个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从某一时刻起只打开进水管进水,经过一段时间,再打开出水管放水,至12分钟时,关停进水管.在打开进水管到关停进水管这段时间内,容器内的水量y (单位:升)与时间x (单位: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关停进水管后,经过_____分钟,容器中的水恰好放完.【答案】 8【解析】 由04-分钟的函数图象可知进水管的速度,根据412-分钟的函数图象求出水管的速度,再求关停进水管后,出水经过的时间.进水管的速度为:2045÷=(升/分),出水管的速度为:()()53020124 3.75--÷-=(升/分),∴关停进水管后,出水经过的时间为:30 3.758÷=分钟.随练2、 上周周末放学,小华的妈妈来学校门口接他回家,小华离开教室后不远便发现把文具盒遗忘在了教室里,于是以相同的速度折返回去拿,到了教室后碰到班主任,并与班主任交流了一下周末计划才离开,为了不让妈妈久等,小华快步跑到学校门口,则小华离学校门口的距离y 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答案】 B【解析】 根据题意得,函数图象是距离先变短,再变长,在教室内没变化,最后迅速变短,B 符合题意随练3、 在20km 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 (单位:km )随时间x (单位:h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①两人相遇前,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②出发后1小时,两人行程均为10km ; ③出发后1.5小时,甲的行程比乙多3km ; ④甲比乙先到达终点.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个.【答案】 1【解析】 在两人出发后0.5小时之前,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0.5小时到1小时之间,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①错误由图可得,两人在1小时时相遇,行程均为10km ,故②正确;甲的图象的解析式为y=10x ,乙AB 段图象的解析式为y=4x+6,因此出发1.5小时后,乙的路程为15千米,甲的路程为12千米,甲的行程比乙少3千米,故③错误;乙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较少,因此乙比甲先到达终点,故④错误.拓展1、 如图所示,某计算装置有一个数据输入口A 和一个运算结果输入口B ,下表给出的是小红输入的数字及所得的运算结果(1)若小红输入的数为x ,输出的结果为y ,你能用x 表示y 么?请写出来.(不需要写出x 的取值范围)(2)若输出结果为8,求小红输入的数字 【答案】 (1)1y x =-(2)81【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观察到,每个B 中数据都是在A 中数据开方后减一所得,101-=-,011=-,141=-,∴可得到函数1y x =-.(2)当8y =时,()211y x x y =-⇒=+,∴2981x ==.2、 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的物体的质量()x kg 间有下面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与y 都是变量,且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B.所挂物体质量为4kg 时,弹簧长度为12cmC.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cmD.物体质量每增加1kg ,弹簧长度y 增加0.5cm 【答案】 C【解析】 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10cm3、 在某次实验中,测得两个变量m 和v 之间的4组对应数据如下表:则m 与v 之间的关系最接近于下列各关系式中的( )A.22v m =-B.21v m =-C.33v m =-D.1v m =+【答案】 B【解析】 分别代入当4m =时,算出v 即可.4、 购买单价为每支1.2元的铅笔,总金额y (元)与铅笔数n (支)的关系式可表示为y =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是常量,__________是变量. 【答案】 1.2n ,单价,铅笔数【解析】 总金额等于每支铅笔的价格乘以铅笔的支数,故 1.2y n =,铅笔的单价是常量,铅笔数是变量. 5、 乘坐某种出租汽车,当行驶路程小于或等于3千米时,乘车费用都是10元(即起步价10元),当行驶路程大于3千米时,超过3千米的部分每千米收费2元,若一次乘坐这种出租车行驶4千米,则应付车费__________元;若一次乘坐这种出租车付费20元,则乘车路程是__________千米. 【答案】 12,8【解析】 本题考查函数的应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变量间的关系》知识点梳理及典型例题

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梳理及典型例题知识回顾——复习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知识点一常量与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当其中一个变量x在一定范围内取一个数值时,另一个变量y也有唯一一个数值与其对应,那么,通常把前一个变量x叫做,后一个变量y叫做自变量的;注意:一般地,常量是不发生变化的量,变量是发生变化的量,这些都是针对某个变化过程而言的.例如:s=60t,速度60千米/时是,时间t和里程s为变量.t 是,s是。
知识点二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表格,一般第一行表示自变量,第二行表示因变量;借助表格,可以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注意:用表格可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能准确地指出几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值,但不能全面地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只能反映其中的一部分,从数据中获取两个变量关系的信息,找出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知识点三用关系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正方形的边长为x,面积为y,则y=x2这个关系式就是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x是,y是;一般地,含有两个未知数(变量)的等式就是表示这两个变量的关系式;【温馨提示】(1)写关系式的关键是写出一个含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等式,将表示因变量的字母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右边是用自变量表示因变量的代数式.(2)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式子有意义,实际问题还要有实际意义.(3)实际问题中,有的变量关系不一定能用关系式表示出来.【方法技巧】列关系式的关键是记住一些常见图形的相关公式和弄清两个变量间的量的关系.根据关系式求值实质上是求代数式的值或解方程.知识点四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在用图象法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横轴)上的点表示,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纵轴)上的点表示,用坐标来表示每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值所在位置;【温馨提示】图象法能直观、形象地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但只是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体,且由图象确定的数值往往是近似的.【方法技巧】(1)借助图象,过某点分别向横轴、纵轴作垂线可以知道自变量取某个值时,因变量取什么值.(2)借助图象可判断因变量的变化趋势:图象自左向右是上升的,则说明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图象自左向右是上升下降的,则说明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减小,图象自左向右是与横轴平行的,则说明因变量在自变量的增大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知识点五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表示方法比较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和;其中表格法一目了然,使用方便,但列出的数值有限,不容易看出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变化规律;关系式法简单明了,能准确反映出整个变化过程中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求对应值时,要经过比较复杂的计算,而且在实际问题中,有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不一定能用关系式表示出来;图象法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可以形象地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和某些性质,是研究变量性质的好工具,其不足是由图象法往往难以得到准确的对应值;专题一能从表格中获取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专题二根据表格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及变化规律4.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从静止到启动10秒之间的速度经测量如下表:(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变量是自变量?哪个变量是因变量?(2)如果用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那么随着t的变化,v的变化趋势是什么?(3)当t每增加1 s时,v的变化情况相同吗?在哪一秒钟,v的增加量最大?(4)若在高速公路上小汽车行驶速度的上限为120 km/h,试估计还需几秒这辆小汽车的速度就达到这个上限?专题三用关系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5.某水果批发市场香蕉的价格如下表:专题四用关系式求值7.一棵树苗,栽种时高度约为80厘米,为研究它的生长情况,测得数据如下表:(1)此变化过程中是自变量,是因变量;(2)树苗高度h与栽种的年数n之间的关系式为;(3)栽种后后,树苗能长到280厘米.8.某市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水,规定自来水的收费标准如下表:(1)现已知小伟家四月份用水18吨,则应缴纳水费多少元?(2)写出每月每户的水费y(元)与用水量x(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若已知小伟家五月份的水费为17元,则他家五月份用水多少吨?专题五曲线型图象9.温度的变化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请你根据图象,讨论某地某天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1)上午10时的温度是度,14时的温度是度;(2)这一天最高温度是度,是在时达到的;最低温度是度,是在时达到的;(3)这一天从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经过了小时;(4)温度上升的时间范围为,温度下降的时间范围为;(5)你预测次日凌晨1时的温度是.10.如图,水以恒速(即单位时间内注入水的体积相同)注入下面四种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1)请分别找出与各容器对应的水的高度h和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图象,用直线段连接起来;(2)当容器中的水恰好达到一半高度时,请在关系图的t轴上标出此时t值对应点T的位置.专题六折线型图象11.如图,表现了一辆汽车在行驶途中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A、B两点分别表示汽车是什么状态?(2)请你分段描写汽车在第0分钟到第19分钟的行驶状况.(3)司机休息5分钟后继续上路,加速1分钟后开始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5分钟后减速,用了2分钟汽车停止,请在原图上画出这段时间内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栽种以后的年数n/年高度h/厘米1 1052 1303 1554 180……每月每户用水量每吨价(元)不超过10吨部分0.50超过10吨而不超过20吨部分0.75超过20吨部分 1.50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题1.一名同学在用弹簧做实验,在弹簧上挂不同质量的物体后,弹簧的长度就会发生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2)弹簧不挂物体时的长度是多少?如果用x 表示弹性限度内物体的质量,用y 表示弹簧的长度,那么随着x 的变化,y 的变化趋势如何?(3)如果此时弹簧最大挂重量为15千克,你能预测当挂重为10千克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2.如图:将边长为20cm 的正方形纸片的四个角截去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将截好的材料围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
七年级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PPT)3-2

例2:蜡是非晶体,在加热过程中先要变
软,然后逐渐变稀,然后全部变为液态, 整个过程温度不断上升,没有一定的熔 化温度,如图所示,四个图象中表示蜡
熔化的是( )C
1.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变量之间 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2. 举出生活中一个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随另一个变量 变化而变化的例子。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 数值的量叫做变量
函数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 (1)解析法;(2)列表法;(3)图象法.
压器B次级电压U为正半周时,才有电流IL流过负载RL,而负半周时IL则被截断,使负载两端的电压UL成为单向脉动直流电压,U=为其直流成分 [] 。 单相全 波容性负载整流电路:电源变压器B的次级绕组具有中心抽头;因此,可以得到电压值相等而相位相差8°的交流电压U和U,分别经二极管D和D整流。在未 加入电容C(即阻性负载)时,当;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变压器B次级绕组的交流电压为正、端 为负时,D导通,D截止,流经负载的电流为ID,另半个周期时,则端为正,端为负,此时D导通,D截止,流经负载的电流ID。ID和ID交替流经负载,使负 载电流IL为单向的连续脉动直流 [] 。 容性负载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它的四臂是由四只二极管构成,当变压器B次级的端为正、端为负时,二极管D和D因承受 正向电压而导通,D和D因承受反向电压而截止。此时,电流由变压器端通过D经RL,再经D返回端。当端为正时,二极管D、D导通,D、D截止,电流则由端 通过D流经RL,再经D返回端。因此,与全波整流一样,在一个周期内的正负半周都有电流流过负载,而且始终是同一方向 [] 。 整流变压器次级接成星形, 各相出头与整流二极管(或硅整流器)相连,变压器的零点为“负”极,各整流管输出端连成一点为正极 [] 。 三相全波整流电路:三相全波整流电路实际 是由两套三相半波整流器相串联组成的。第一套三相半波整流器是由变压器次级线圈L、L、L和整流管D、D、D组成的,第二套三相半波整流器是由L、L、L 和D、D、D组成的。设在最初时,相对于点的正电压最大值在c相,而负电压最大值在b相。电流由点流经L、D、A+、负载L、R、B-、D、L,回到点。如果 下一个瞬时,a相最大,负载电流就会从c相移到a相上,此时电流,沿着点、D、A+、负载L、R、B-、D、L,流回点。同理可以分析三相全波整流器每经过 °的工作情况 [] 。 超声速气流中的强压缩波。气体中微弱扰动是以当地音速向四周传播的。飞行器以亚音速飞行时,扰动传播速度比飞行器飞行速度大, 所以扰动集中不起来,这时整个流场上流动参数(包括流速、压强等)的分布是连续的。而当飞行器以超音速飞行时,扰动来不及传到飞行器的前面去,结
七年级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

。 职业考试培训 /
我的院子在市郊乌拉街,有38公里那么远。往返其间的大巴车平均20分钟一趟。我坐在车上,想我家的老院子,已经盛装好了满满一院子的雪,在等待着我,提出修改意见。
车窗外,漫山遍野,都是白色的了。
老家最大的一场雪,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下的。那么大的雪,不可能白天下。老天爷也知道黑夜下雪是不对的,但那天老天爷就想这么任性一下子,并且没控制住自己的任性,结果那场我此生经历 过的最大的雪,就下来了。那是一个特别平常的夜晚。所有人在天黑之后都睡觉了。天上主管下雪的那位神仙,等所有人都睡了之后,看见地上的灯火都熄灭了之后,就把怀里抱着的大雪团扔了下来。 再大的雪,也没有一丝声响,像一只蹑手蹑脚的白猫跳上了我家的房顶。像无数只蹑手蹑脚的白猫,跳上了所有人家的房顶。雪神忙了一晚上,凌晨的时候,看看下面的房子只剩下了房脊,他开心地笑 了,拍了拍手,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并不是推门一看:啊,山上白了,地上白了,房子上白了,树上白了,这样的平庸之作,而是根本推不开门。房门被雪堵住了。这就不是作品了,而是恶作剧;这就不是瑞雪了,而是 雪灾。瑞雪要适量,不多不少,正正好好。
后来,大家都从被封住的房子里出来了。一般是家里最身强力壮的那个人,用个人才能走出去,把门后的雪推到一边。听说还有 的人家,因为房子太矮,多半个门都盖住了,从里面推不开,一条缝也推不开,只好由窗子出来。
初一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

初一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一元一次函数)一、知识要点1、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的概念在—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例如在表示路程关系式s=50t中,速度50恒定不变为常量,随t取不同数值时也取不同数值,s与t都为变量.t 是自变量,s是因变量2、变量之间关系的表示法表格法、关系式法、图象法3、一次函数的图象二、典型例题例1.小车下滑的时间在一次实验中,小强把—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下面是测得的弹簧的长度y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的一组对应值:所挂重量x(kg) 0 1 2 3 4 5弹簧长度y(cm) 20 22 24 26 28 30(1)上述表格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当所挂重物为4kg时,弹簧多长?不挂重物呢?(3)若所挂重物为6kg时(在弹簧的允许范围内),你能说出此时弹簧的长度吗?(4)写出y与x的函数。
例2变化中的三角形如图6—1所示,梯形上底的长是x,下底的长是15,高是8.(1)梯形面积y与上底长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2)用表格表示当x从10变到20时(每次增加1),y的相应值;(3)当x每增加1时,y如何变化?说说你的理由;(4)当x=0时,y等于什么?此时它表示的是什么?例3.温度的变化某地一天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如图6—2,根据图象可知:在这一天中最高气温与达到最高气温的时刻分别是________例4南京市在某一天的地表气温是38℃,据测量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那么在hkm的高空,温度t是多少?并计算当h的值是6km、10km、12km时的气温.讨论一下民用飞机在一万米高空飞行时,机舱为什么要与机外空气隔绝?例5.速度的变化如图6—26表示一骑自行车者和一骑摩托车者沿相同路线由甲地到乙地行驶过程的函数图象(分别为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两地间的距离是80km.请你根据图象回答或解决下面的问题:(1)谁出发的较早?早多长时间?谁到达乙地较早?早到多长时间?(2)两人在途中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请你分别求出表示自行车和摩托车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指出在什么时间段内两车均行驶在途中(不包括端点);在这一时间段内,请你分别按下列条件列出关于时间x的方程或不等式(不要化简,也不要求解):①自行车行驶在摩托车前面;②自行车与摩托车相遇;③自行车行驶在摩托车后面.例6.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C=6,AC=8,点D在线段AC上从C向A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从表格中可知,当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
步增强?当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5) 根据表格大致估计当时间为23分钟时,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
力是多少。
解: (1)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和对概念接受能力y两个变
量,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59
(3)13分钟
(4)2分钟至13分钟时,13分钟至20分钟
变量之间关系的探索和表示 (表格、关系式、图像)
利用变量之间的关系 解决问题、进行预测
分析用表格、关系式、图像所 表示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1: 某蓄水池开始蓄水,每时进水20米3,设蓄水量为V(米3), 蓄水时间为t(时) (1)V与t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 (2)用表格表示当t从2变化到8时(每次增加1),相应的V值? (3)若蓄水池最大蓄水量为1000米3,则需要多长时间能蓄满水? (4)当t逐渐增加时,V怎样变化?说说你的理由。
例2:蜡是非晶体,在加热过程中先要变
软,然后逐渐变稀,然后全部变为液态, 整个过程温度不断上升,没有一定的熔 化温度,如图所示,四个图象中表示蜡
熔化的是( )C
例3: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 用的时间x(单位:分)之间有如下关系(其中0≤x≤30)
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 2 5 7 10 12 13 14 17 20
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1.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变量之间 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2. 举出生活中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 变化而变化的例子。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 数值的量叫做变量
函数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 (1)解析法;(2)列表法;(3)图象法.
本章框架图:
丰富的现实情境
自变量和因变量
变量及其关系
例4:甲、乙两人(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从A城出发
到B城旅行。如图表示甲、乙两人离开A城的路程与时间之
间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你能得到关于甲、乙两人旅行
的那些信息?
路程(千米)
答题要求:
100
(1)请至少提供四条信息。 90 80
如,由图像可知:甲比乙早出 70
发4小时(或乙比甲迟出发4小 60 时);甲从A城到B城的平均速 50
速,一段时间后再次开始匀速行驶,下面可
以近似地刻画出火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
化情况的图是图中的(B )
例6:如图所示,在□ABCD中,
AC=4,BD=6,O为A C与BD 的交点,P是BD上的任一点, 过P作EF∥A C,与平行四边形 的两条边分别交于点E、F, 设 B P=x,EF=y,则能反映y与x
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图中的( A )
例6:如图所示,点P按A→ B→C→M的顺序在边长为1 的正方形边上运动,M是 CD边的中点.设点P经过 的路程为自变量,△APM 的面积为y,则函数y的大
致图象是图中的A( )
例7:一列火车从青岛站出发,加速行驶一段 时间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火车
到达下一个车站.客上下车后,火车又加
之间关系的图象为图中的( A )
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 47.8 53.5 56.3 59 59.8 59.9 59.8 58.3 55
(1)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
是因变量?
(2)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10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提出概念几分钟时,学生的接受
能力最强?
解:(1)V=20t
(2) 时间t(时) 2 3 4 5 6 7 8 水量V(米3)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3)把V=1000米3代入关系式,得1000=20t, 解 得 t=50(时)。
(4)当t逐渐增加时,V也在逐渐增加,因为V 是t的正整数倍。
隐藏:包~|暗~|~龙卧虎|他~起来了。可以看到当时学生运动的一个~。参加:~军|~赛。②名盛饮料或其他液体的器具:酒~|水~。②烟袋荷 包的坠饰。【镡】(鐔)Chán名姓。【残忍】cánrěn形狠读:手段凶狠~。③用在同类而意思相对的词或词素的前面, 978上下。废八股, 【补液】 bǔyè①(-∥-)动把生理盐水等输入患者静脉, 也叫上苍。有天然的和人工的两种。②旧时称低级武职:武~|马~。③(Bì)名姓。【不休】
度是12.5千米/时
40
摩托车
自行车
(2)请不要再提供(1)中已 30
列举的信息。
20
参考答案:
10
(1)本次旅行甲用了8小时 (2)甲比乙晚到2小时
0
1 2 34 5 67 8
时间(小时
(3)甲出发3小时后走了全程的一半
例5:在匀速运动中,路程s(千米)一定 时,速度(千米/时)关于时间(小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