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归纳实用
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梳理】一、自变量与因变量1、若Y随X的变化而变化,则X是自变量 Y是因变量。
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区别与联系联系:1、两者都是某一过程中的变量;2、两者因研究的侧重点或先后顺序不同可以互相转化。
区别:先发生变化或自主发生变化的量后发生变化或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
3、能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相关公式①路程=速度×时间②长方形周长=2×(长+宽)③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④本息和=本金+利率×本金×时间。
⑤总价=单价×总量。
⑥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4、若等腰三角形顶角是y,底角是x,那么y与x的关系式为y=180-2x.二、变量关系的表现方法1、列表法:采用数表相结合的形式,运用表格可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列表时要选取能代表自变量的一些数据,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列出,再分别求出因变量的对应值。
列表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可以直接从表中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值,但缺点是具有局限性,只能表示因变量的一部分。
2、关系式法:关系式是利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等式,利用关系式,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也可以已知因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3、图像法:利用图像来表达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运用非常广泛。
注意:a.认真理解图象的含义,注意选择一个能反映题意的图象;b.从横轴和纵轴的实际意义理解图象上特殊点的含义(坐标),特别是图像的起点、拐点、交点.三、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对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一般有两种:1.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增加(大)(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 随着自变量x 的增加(大)而增加(大));2. 随着自变量x 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 逐渐减小(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 随着自变量x 的增加(大)而减小).注意:如果在整个过程中事物的变化趋势不一样,可以采用分段描述.例如在什么范围内随着自变量x 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 逐渐增加(大)等等. 四、估计(或者估算) 对事物的估计(或者估算)有三种:1.利用事物的变化规律进行估计(或者估算).例如:自变量x 每增加一定量,因变量y 的变化情况;平均每次(年)的变化情况(平均每次的变化量=(尾数-首数)/次数或相差年数)等等;2.利用图象:首先根据若干个对应组值,作出相应的图象,再在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点对应的因变量y 的值;3.利用关系式:首先求出关系式,然后直接代入求值即可.【例题讲解】例1: 某蓄水池开始蓄水,每时进水20米3,设蓄水量为V (米3),蓄水时间为t (时) (1)V 与t 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2)用表格表示当t 从2变化到8时(每次增加1),相应的V 值? (3)若蓄水池最大蓄水量为1000米3,则需要多长时间能蓄满水? (4)当t 逐渐增加时,V 怎样变化?说说你的理由。
初一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归纳实用
变量之间的关系 济宁学院附中李涛【基础知识】 知识网络自变量变量的概念因变量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的表达方法1.表格法2.关系式法3. 图象 法速度时间图象路程时间图象知识点一、变量、自变量、因变量1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 不断变化的量叫做变 量。
2、如果一个变量 y 随另一个变量 x 的变化而变化,则把 x 叫做自变量, y 叫做因变量。
3 、自变量与因变量如何确定: (方法技巧)(1) 自变量是先发生变化的量; 因变量是后发生变化的量。
(2)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
(3)利用具体情境来体会两者的依存 关系。
知识点二: 变量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 1.定义:表格是采用数表相结合的形式,运用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中获取信息、研究不同量之间的关系。
(1)首先要明确表格中所列的是哪两个变量;(2)分清哪一个 量为自变量,哪一个量为因变量; 列表时一般第一行代表自变量,第二行代表因变量 .(3)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列出,再分别求出对应的因变量的值。
结合实 际情境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特点:优点:直观,可以直接从表中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值,缺点:具有局限性,只能表示因变量的一部分。
2.关系式法(又叫解析式法) 1、定义:关系式(即解析式)是利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等式,通常是用含有自变量(用字母表示)的代数 式表示因变量(也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数学等量关系式叫做关系式 。
2、本质:是数学等量关系式 3.写法注意,必须将因变量单独 写在等号的左边。
3 、求关系式的方法: -- (就是找等量关系)类型: (1)将自 变量和因变量看作两个未知数,根据 等量关系,并最终写成关系式的形式。
(2)根据表格中所列的数据 相同的变化关系写出变量之 间的关系式; (例如: y 变化一样都和第一个比) (3)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写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4)根据图象写出与之对应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经典和完整版)(强力推荐)
领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知识要点表示变量的三种方法:列表法、解析法(关系式法)、图象法◆要点1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1) 在一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常量和变量往往是相对的,相对于某个变化过程。
(2) 在一变化的过程中,主动发生变化的量,称为自变量,而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
例如小明出去旅行,路程S、速度V、时间T三个量中,速度V一定,路程S则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
则T为自变量,路程为因变量。
◆要点2 列表法与变量之间的关系(1) 列表法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之一,可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 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找出其中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
找自变量和因变量时,主动发生变化的是自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要点3 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1) 用来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关系式,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之一。
(2) 写变化式子,实际上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但关系式的写法又不同于方程,必须将因变量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
即实质是用含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
(3) 利用关系式求因变量的值,①已知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式,欲求因变量的值,实质就是求代数式的值;②对于每一个确定的自变量的值,因变量都有一个确定的与之对应的值。
◆要点4 用图象法表示变量的关系(1) 图象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重要方式,特点是非常直观。
(2) 通常用横轴(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纵轴(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3) 从图象中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关键是找准图象上的点对应的横轴和纵轴上的位置,才能准确获取信息。
如利用图象求两个变量的对应值,由图象得关系式,进行简单计算,从图象上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判断所給图象是否满足实际情景,所给变量之间的关系等。
(4) 对比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两图象★若图象表示的是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随时间的增加即从左向右,“上升的线段”①表示速度在增加;“水平线段”②表示速度不变,也就是做匀速运动,“下降的线段”③表示速度在减少。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经典和完整版)(强力推荐)
领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知识要点表示变量的三种方法:列表法、解析法(关系式法)、图象法◆要点1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1) 在一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常量和变量往往是相对的,相对于某个变化过程。
(2) 在一变化的过程中,主动发生变化的量,称为自变量,而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
例如小明出去旅行,路程S、速度V、时间T三个量中,速度V一定,路程S则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
则T为自变量,路程为因变量。
◆要点2 列表法与变量之间的关系(1) 列表法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之一,可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 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找出其中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
找自变量和因变量时,主动发生变化的是自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要点3 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1) 用来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关系式,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之一。
(2) 写变化式子,实际上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但关系式的写法又不同于方程,必须将因变量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
即实质是用含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
(3) 利用关系式求因变量的值,①已知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式,欲求因变量的值,实质就是求代数式的值;②对于每一个确定的自变量的值,因变量都有一个确定的与之对应的值。
◆要点4 用图象法表示变量的关系(1) 图象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重要方式,特点是非常直观。
(2) 通常用横轴(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纵轴(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3) 从图象中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关键是找准图象上的点对应的横轴和纵轴上的位置,才能准确获取信息。
如利用图象求两个变量的对应值,由图象得关系式,进行简单计算,从图象上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判断所給图象是否满足实际情景,所给变量之间的关系等。
BL—01(4) 对比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两图象★若图象表示的是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随时间的增加即从左向右,“上升的线段”①表示速度在增加;“水平线段”②表示速度不变,也就是做匀速运动,“下降的线段”③表示速度在减少。
初一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
初一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一元一次函数)一、知识要点1、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的概念在—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例如在表示路程关系式s=50t中,速度50恒定不变为常量,随t取不同数值时也取不同数值,s与t都为变量.t 是自变量,s是因变量2、变量之间关系的表示法表格法、关系式法、图象法3、一次函数的图象二、典型例题例1.小车下滑的时间在一次实验中,小强把—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下面是测得的弹簧的长度y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的一组对应值:所挂重量x(kg) 0 1 2 3 4 5弹簧长度y(cm) 20 22 24 26 28 30(1)上述表格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当所挂重物为4kg时,弹簧多长?不挂重物呢?(3)若所挂重物为6kg时(在弹簧的允许范围内),你能说出此时弹簧的长度吗?(4)写出y与x的函数。
例2变化中的三角形如图6—1所示,梯形上底的长是x,下底的长是15,高是8.(1)梯形面积y与上底长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2)用表格表示当x从10变到20时(每次增加1),y的相应值;(3)当x每增加1时,y如何变化?说说你的理由;(4)当x=0时,y等于什么?此时它表示的是什么?例3.温度的变化某地一天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如图6—2,根据图象可知:在这一天中最高气温与达到最高气温的时刻分别是________例4南京市在某一天的地表气温是38℃,据测量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那么在hkm的高空,温度t是多少?并计算当h的值是6km、10km、12km时的气温.讨论一下民用飞机在一万米高空飞行时,机舱为什么要与机外空气隔绝?例5.速度的变化如图6—26表示一骑自行车者和一骑摩托车者沿相同路线由甲地到乙地行驶过程的函数图象(分别为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两地间的距离是80km.请你根据图象回答或解决下面的问题:(1)谁出发的较早?早多长时间?谁到达乙地较早?早到多长时间?(2)两人在途中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请你分别求出表示自行车和摩托车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指出在什么时间段内两车均行驶在途中(不包括端点);在这一时间段内,请你分别按下列条件列出关于时间x的方程或不等式(不要化简,也不要求解):①自行车行驶在摩托车前面;②自行车与摩托车相遇;③自行车行驶在摩托车后面.例6.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C=6,AC=8,点D在线段AC上从C向A运动。
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总结(全)
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考点一: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的定义概念:一般的,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就是变量。
如果有两个变量,当其中一个变量在一定范围内取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也有唯一一个数值与其对应,那么通常前一个变量叫做自变量,后一个变量叫做自变量的因变量解释:(1)变量:就是可以取不同数值的就是变量(2)自变量与因变量:他们两者是相对的,如果其中一个在变的时候,另外一个也会随着这个变量变动。
那么前者,我们称为自变量,后者称为因变量。
典型例题:例题1、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为5cm,当长方形的宽b由小变大时,长方形的面积S也会发生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A.b是因变量,S是自变量B.r是自变量,S是因变量C.b是自变量,a是因变量D.a是自变量,S是因变量例题2、圆柱的高为h为10cm,当圆柱的底面面半径r由小到大变化时,圆柱的体积V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例题3、在烧开水时,水温达到100℃就会沸腾,下表是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记录的数据.(1)上表反映了那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那个是自变量?那个是因变量?(2)水的温度是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3)时间每过2分钟,水的温度变化情况如何?(4)时间为8分钟时,水的温度是多少?你能得出时间为9分钟时,水的温度吗?(5)根据表格,你认为时间为16分钟、18分钟时水的温度是多少?(6)为了节约能源,你应该在什么时间停止烧水?技巧总结:(1)自变量是在一定范围内主动发生变化的变量;(2)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变量;考点二、变化中的三角形:知识点一、用关系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例1、某大型酒店有包房100间,在每天晚餐营业时间,每间包房手包房费100元时,包房便可全部租出;若每间房收费提高20元,则减少10间包主房租出,若每间包房收费在提高20元,则在减少10间包房租出,以每次提高20元的这种方法变化下去。
初一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
初一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一元一次函数)一、知识要点1、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的概念在—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例如在表示路程关系式s=50t中,速度50恒定不变为常量,随t取不同数值时也取不同数值,s与t都为变量.t是自变量,s是因变量2、变量之间关系的表示法表格法、关系式法、图象法3、一次函数的图象二、典型例题例1.小车下滑的时间在一次实验中,小强把—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下面是测得的弹簧的长度y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的一组对应值:所挂重量x(kg) 0 1 2 3 4 5弹簧长度y(cm) 20 22 24 26 28 30(1)上述表格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当所挂重物为4kg时,弹簧多长?不挂重物呢?(3)若所挂重物为6kg时(在弹簧的允许范围内),你能说出此时弹簧的长度吗?(4)写出y与x的函数。
例2变化中的三角形如图6—1所示,梯形上底的长是x,下底的长是15,高是8.(1)梯形面积y与上底长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2)用表格表示当x从10变到20时(每次增加1),y的相应值;(3)当x每增加1时,y如何变化?说说你的理由;(4)当x=0时,y等于什么?此时它表示的是什么?例3.温度的变化某地一天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如图6—2,根据图象可知:在这一天中最高气温与达到最高气温的时刻分别是________例4南京市在某一天的地表气温是38℃,据测量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那么在hkm的高空,温度t是多少?并计算当h的值是6km、10km、12km时的气温.讨论一下民用飞机在一万米高空飞行时,机舱为什么要与机外空气隔绝?例5.速度的变化如图6—26表示一骑自行车者和一骑摩托车者沿相同路线由甲地到乙地行驶过程的函数图象(分别为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两地间的距离是80km.请你根据图象回答或解决下面的问题:(1)谁出发的较早?早多长时间?谁到达乙地较早?早到多长时间?(2)两人在途中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请你分别求出表示自行车和摩托车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指出在什么时间段内两车均行驶在途中(不包括端点);在这一时间段内,请你分别按下列条件列出关于时间x的方程或不等式(不要化简,也不要求解):①自行车行驶在摩托车前面;②自行车与摩托车相遇;③自行车行驶在摩托车后面.例6.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C=6,AC=8,点D在线段AC上从C向A运动。
《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如时间、温度,还有我们的身高、体重等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若能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变化的量,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认识世界和预测未来. 为帮助同学们学好本章知识,特作如下知识梳理:一、理解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概念所谓变量..,就是处于变化的量. 变量是相对于不变的量而言的.如,(1)小明的体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这里的体重和年龄都是变量;(2)自然界的气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这里的气温和季节都是变量.上述两例中,年龄和季节都是首先变化的量,则称之为自变量...;而体重因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气温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则我们把体重、气温称之为因变量.... 因此,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它们都是某一变化过程中的量.二、掌握“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1、表格法:通过列表格可以得到变量之间的关系信息,进一步预测其变化趋势,从而作出科学的判断. 一般地,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依据此规律对结论作出预测.2、关系式法:关系式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它能准确地反应出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当自变量每一个确定的值,因变量就有惟一一个确定的值与它对应.3、图象法:图象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图象能非常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的趋势. 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三、学会用三种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学会运用“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能作出正确的分析,从中获得相关信息,并加以处理,依据其变化趋势作出预测.例1某试验小组研究表明,玉米的产量与施肥量的关系统计数据如下表:1/ 32 / 3(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当施肥量为40千克/亩时,玉米的产量是多少?如果不施肥呢?(3)依据上表中数据,你认为施肥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请说明理由.(4)简单分析一下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解析:(1)上表反映了施肥量与玉米产量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施肥量是自变量,玉米产量是因变量.(2)由上表知,)当施肥量为40千克/亩时,玉米的产量是401.1千克,如果不施肥玉米的产量是192.4千克.(3)依据上表中数据,认为施肥量在56千克左右时比较适宜.理由是:由上表的数据表明:每亩玉米肥量56千克产量较高,施肥量达80千克,玉米产量增加甚微,再增加玉米产量降低.(4)在一定的范围内(0—56千克),施肥量与玉米产量成正比,但并不是施肥量越多越好,施肥量超出范围会造成玉米烧苗,从而玉米产量降低.例2 如图所示,梯形的上底长是5厘米,下底长是13厘米. 当梯形的高由大变小时,梯形的面积也随之发生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2)梯形的面积y (厘米2)与高x (厘米)之间的关系式为 .(3)当梯形的高有10厘米变化到1厘米时,梯形的面积由 厘米2变化到 厘米2.解析:(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梯形的高,因变量是梯形的面积.(2)由梯形的面积公式,得 y =21(5+13)×x = 9x. 所以,梯形的面积y 与高x 之间的关系式为:y = 9x.(3)当x = 10厘米时,y = 9x = 9×10 = 90(厘米2);当x = 1厘米时,y = 9x = 9×1= 9(厘米2).所以,当梯形的高有10厘米变化到1厘米时,梯形的面积由90厘米2变化到9厘米2.13例 3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四天的实验研究中发现:骆驼的体温会随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在这四天中每昼夜的体温变化情况相同.他们将一头骆驼前两昼夜的体温变化情况绘制成下图.请根据图象回答:⑴第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这头骆驼的体温是上升的?它的体温从最低上升到最高需要多少时间?⑵第三天12时这头骆驼的体温是多少?解析:⑴由图象知,第一天中,从4时到16时这头骆驼的体温是上升的,它的体温从最低上升到最高需要12小时.⑵由图象知,前两天12时这头骆驼的体温是39℃,又因在这四天中每昼夜的体温变化情况相同,所以第三天12时这头骆驼的体温仍是39℃.例 4 “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
七年级变量间的关系知识点
七年级变量间的关系知识点在七年级数学学习中,变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变量是可以赋值而不是具体的数字或者对象,因此它可以用来表示一组不同的数值或者自然语言中的实体。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详细讨论七年级中变量间的关系知识点。
一、变量的定义和使用在代数表达式中,我们通常使用字母来表示一个变量。
这个变量可以代表任意实数,我们可以将其赋值为特定的数字或表达式,来求得代数式的值。
例如:设 a = 2,则 a + 3 = 5b = 4,则 b - 1 = 3我们用变量来存储一组数字,这些数字可以是实数、整数、分数等。
通过变量的方式,我们可以轻松地对表达式进行变化和操作,大大方便了数学问题的解决。
二、变量间的关系1. 变量的相等关系在使用变量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等式。
比如:2x + 1 = 5y - 3 = 2这里的“=”代表两边的值相等。
这种关系被称为“等式”。
在等式中,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个变量用另一个变量表示出来,从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2x + 1 = 52x = 4x = 2由此可见,不同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相等和不等的关系。
2. 变量的大于小于关系有时候我们需要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比如:3x + 2 > 5x - 1y + 4 < 2y - 3这里的“>”和“<”分别代表“大于”和“小于”,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等方法,将不等式变形为关于变量的简单形式。
3x + 2 > 5x - 1-2x > -3x < 3/23. 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
比如:小明比小红高出 10 厘米,小明的身高是小红身高的 1.2 倍。
这里的“高出”“身高”“倍数”等词汇涉及到了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比例、计算比例中的变量,来解决涉及到变量间的比例关系的问题。
小明比小红高出 10 厘米,小明的身高是小红身高的 1.2 倍。
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总结
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总结XXX1.n of VariablesWhen two variables。
x and y。
are XXX y changes as x changes。
we call x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and y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 constant is a XXX.Example: In the n C=2Πr。
r and C can take different values。
so they are variables。
r i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C i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nd Π is a constant.2.Methods of XXX VariablesTable Method: This method can clearly show how the dependent variable changes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changes.XXX: XXX circular shape。
and it follows the pattern shownin the table below:1) According to the table。
how many seats are there in the6th row?2) Write the XXX een the number of seats and the row number.3) Can a row have 90 seats。
XXX.n: (1) The number of seats in the 1st row is 50;The number of seats in the 2nd row is (50+3×1);The number of seats in the 3rd row is (50+3×2);The number of seats in the 4th row is (50+3×3);XXX。
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及常见题型
变量之间的关系一、基础知识1、常量:在一组数据中或者关系式中不会没发生变化的量;2、变量:变化的量(1)自变量:可以自己发生变化的量;(2)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量。
二、表示方式1、表格(1)借助表格可以感知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的情况;(2)从表格中可以获取一些信息,能够做出某种预测或估计;2、关系式(1)能根据题意列简单的关系式;(2)能利用关系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图像(1)识别图像是否正确;(2)利用图像尽可能地获取自变量因变量的信息。
1、明明从给远在的爷爷打,费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因变量是()A、明明B、费C、时间D、爷爷2上述问题中,第五排、第六排分别有个、个座位;第排有个座位.3、据世界人口组织公布,地球上的人口从1600年到1999年一直呈递增趋势,即随时间的变化,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在逐渐地增加,如果用t表示时间,y表示人口数量,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因变量变化的趋势是什么?(3)你认为入学儿童的人数会变成零吗?5、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单位:分)之间有如下关系(其中0≤x≤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257101213141720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47.8 53.5 56.3 59 59.8 59.9 59.8 58.3 55(1)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那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10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提出概念几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4)从表格中可知,当时间x 在什么围,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时间x 在什么 围,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5) 根据表格大致估计当时间为23分钟时,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是多少?6 时间(分) 0123456789101112温度(℃) 60 6570 75 80 85 90 95 100 100 100 100 100(2)上表反应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3)水的温度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4)根据表格,你认为13分钟、14分钟时水的温度是多少?(5)为了节约能源,在烧开水时,你认为应在几分钟左右关闭煤气?1.给定自变量x 与因变量y 的关系式x y 1-=,当x=2时,y = ,当x=x1-时y = 2、地表以下的岩层温度y 随着所处深度x 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个地点y 与x 的关系可以由公式2035+=x y 来表示,则y 随x 的增大而(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以上答案都不对3、如图, 一圆锥高为6cm ,当其底面半径从5cm 变化到10cm 时, 其体积从 变化到 。
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
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
以下是 6 条关于变量之间关系知识点:
1. 相关关系可是很重要的哦!就像你和你的好朋友,有时候你成绩好,他成绩也不错,这就是一种正相关呀!比如说温度升高时,冰淇淋的销量往往也会增加,这不是很神奇吗?
2. 因果关系得搞清楚呀!不是所有相关的都是因果哦,就好比你今天穿了红色衣服,然后下雨了,这可不能说你穿红色导致了下雨呀!举个例子,努力学习可能会导致成绩提高,这就是真正的因果关系嘞!
3. 变量之间还可能有复杂关系呢!哎呀,就像人际关系一样,有时候很难一下子明白。
比如汽车的速度、重量和油耗之间的关系,可不是那么简单直接就能搞懂的哟!
4. 线性关系不陌生吧?这就好像走在一条直直的路上一样。
像是身高和体重,在一定范围内可能就有比较明显的线性关系呢。
5. 非线性关系也很有意思呀!不是所有事情都那么规规矩矩的,有时候会出人意料呢。
比如说股票价格的波动和各种因素的关系,那可复杂啦!
6. 多种变量相互影响可常见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剧,每个人物都相互作用。
比如一个城市的经济、人口、环境等变量,它们之间相互交织,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呢,你说神奇不神奇?
我的观点结论是:掌握变量之间的关系对理解很多事情都非常重要,能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呢!。
七年级下变量关系知识点
七年级下变量关系知识点变量关系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包括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和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下学期,在学习代数之前,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变量关系知识点。
一、正比例关系正比例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呈现一定的比例关系,即其中一个变量的值是另一个变量的某个倍数。
例如,当小明每天学习1小时时,他每天进步10分;每天学习两小时时,他每天进步20分。
这里学习时间与进步分数的关系呈现出正比例关系,即每小时学习可以进步10分。
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y=kx,其中x和y分别表示两个变量,k表示比例常数。
在上述例子中,进步分数y就是学习时间x的10倍,即y=10x。
二、反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等比例关系,即一个变量的增加导致另一个变量的减少,两者之间的乘积保持不变。
例如,当一辆车的速度增加时,它需要的时间减少;而当速度减慢时,所需时间增加。
这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呈现出反比例关系。
反比例关系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y=k/x。
在上述例子中,所需时间y是车速度x的倒数,即y=k/x。
三、变量之间的其他关系除了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变量之间还可能存在其他的复杂关系。
例如,小明每天自行车骑行一小时,他在一天能吃下3000卡路里;如果他骑行两个小时,他能吃下6000卡路里。
这里骑行时间与卡路里的摄入量之间呈现出无规律的关系。
在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呈现出简单的比例关系。
我们需要通过逐步探究与分析,寻找变量之间的规律关系,从而归纳总结出一定的函数关系。
总结七年级下一些基本的变量关系知识点包括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和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些知识点是进一步学习函数的基础,也是实际问题中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基础。
通过多做例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变量关系,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量之间的关系济宁学院附中李涛
【基础知识】知识网络
自变量
变量的概念
因变量
变量之间的关系 1.表格法
2.关系式法
变量的表达方法速度时间图象
3.图象法
路程时间图象
知识点一、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1、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量叫做变量。
2、如果一个变量y随另一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则把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
3、自变量与因变量如何确定:(方法技巧)
(1)自变量是先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后发生变化的量。
(2)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
(3)利用具体情境来体会两者的依存关系。
知识点二:变量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1.定义:表格是采用数表相结合的形式,运用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中获取信息、研究不同量之间的关系。
(1)首先要明确表格中所列的是哪两个变量;
(2)分清哪一个量为自变量,哪一个量为因变量;列表时一般第一行代表自变量,第二行代表因变量.
(3)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列出,再分别求出对应的因变量的值。
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特点:优点:直观,可以直接从表中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值,缺点:具有局限性,只能表示因变量的一部分。
2.关系式法(又叫解析式法)
1、定义:关系式(即解析式)是利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等式,通常是用含有自变量(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也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数学等量关系式叫做关系式。
2、本质:是数学等量关系式
3.写法注意,必须将因变量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
3、求关系式的方法:--(就是找等量关系)
类型:(1)将自变量和因变量看作两个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并最终写成关系式的形式。
(2)根据表格中所列的数据相同的变化关系写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例如:y变化一样都和第一个比)
(3)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写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4)根据图象写出与之对应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注:有些表达式要分段写出(分类讨论思想),例如:分段收水费(煤气费、电话费)等.
4、关系式的应用:(代入法)
(1)利用关系式能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代入法格式:当x= ,y=
(2)同样也可以根据任何一个因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当y= ,x=
5.特点:优点:关系简洁,清楚、准确,知一变量可求另一变量。
缺点:不直观,形象,不能直接读出变量的值。
3.图象法
1.定义:对于在某一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把自变量x与因变量y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这些点,这些点所组成的图形就是它们的图象(这个图象就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
注意1、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又称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又称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它是我们所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另一种方法。
2首要:要明确图象问题中中所表示的是哪两个变量;
重点:3、图象理解(读图象)“三看”(1)一要看横轴表示哪个变量,意义是什么(单位);
(2)二看纵轴表示哪个变量,意义是什么;(单位)(纵轴表示的对象不同,图象就不同)(3)三看图象的变化,趋势。
关键是抓住关键点(起点、终点、拐点、折点、最高点、最低点,已知点)理解图象上这些点的意义,分别看该点所对应的横轴、纵轴的位置(数据)就是弄清对应关系;
类型:(1)由图象得信息。
(文字的或计算的)方法:三看,带着问题看图象.
单图象问题:三看,(拐点,分清每一段)带着问题看图象.
双图象问题三看,1)读懂单独的图象(起点、终点),2)找两个图象的关系(交点)。
带着问题看图象.
(2)由信息(文字的或图形的)得图象方法:标反映过程变化的词语,弄清过程.(排除法)
特点:非常直观、形象。
图象能清楚地反映出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不足之处是所画的图象是近似的、局部的,通过观察或由图象所确定的因变量的值往往是有误差的。
重要:两种图像的区别---平行于横轴的意义
1、v-t图(速度与时间)
说明:线段OA表示汽车正在加速行驶:线段AB表示汽车正在匀速
行驶,线段BC表示汽车正在减速行驶;线段CD表示汽车停止了行
驶。
速度时间图象规律:1、弄清哪一条轴(通常是纵轴)表示速度,哪一条轴(通常是横轴)表示时间;
2、准确读懂不同走向的线所表示的意义:
(1)上升的线:从左向右呈上升状的线,其代表速度增加;
(2)水平的线:与水平轴(横轴)平行的线,其代表匀速(速度不变)行驶或静止;
(3)下降的线:从左向右呈下降状的线,其代表速度减小。
2、s-t(距离与时间)
说明:线段OA表示汽车正在离开出发地,线段AB表示汽车停止了行驶(V=0,
S不变)线段BC表示汽车正在返回出发地,线段CD表示汽车已经回到了出发地
并停止了。
(S=0,V=0)
注意:理解平行于横轴的线段的不同含义(在这段时间内因变量不变)、
路程时间图象规律:1、弄清哪一条轴(通常是纵轴)表示路程,哪一条轴(通常是横轴)表示时间;
2、准确读懂不同走向的线所表示的意义:
(1)上升的线:从左向右呈上升状的线,其代表距离增加,匀速远离(速度不变);
(2)水平的线:与水平轴(横轴)平行的线,其代表距离不变,静止(速度为0);
(3)下降的线:从左向右呈下降状的线,其代表反向运动返回起点距离减少,(速度不变)。
知识点三:变化速度的比较-- -- -- 越斜越快,越平越慢
在相同时间内因变量变化速度的比较,哪一支图像更陡一些,这支图像代表的因变量的变化会更快一些。
1、上升(或增长)速度
甲图像更陡,所以甲增长的更快。
(越斜越快,越平越慢)
2、下降(或减少)速度
甲图像更陡,所以甲速度下降的更快。
(越斜越快,越平越慢)
注意:a.认真理解图象的含义,注意选择一个能反映题意的图象;
b.从横轴和纵轴的实际意义理解图象上特殊点的含义(坐标).
注意:三种表示方法的关系
1.表格、图象与关系式都能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已知关系式可以列出表格,画出图象,已知表格、图象却不一定有相应的关系式。
但是,关系式的确定也是根据表格、图象所提供的信息,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经过类比、比较和归纳,从而猜想得出结论进行验证后的结果。
2.三种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达方法与特点:
知识点四: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 对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一般有两种:
1.随着自变量x 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 逐渐增加(大)(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 随着自变量x 的增加(大)而增加(大));
2. 随着自变量x 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 逐渐减小(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 随着自变量x 的增加(大)而减小)
注意:如果在整个过程中事物的变化趋势不一样,可以采用分段描述.例如在什么范围内随着自变量x 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 逐渐增加(大)等等. 知识点五:估计(或者估算)
对事物的估计(或者估算)有三种:
1.利用事物的变化规律进行估计(或者估算).例如:自变量x 每增加一定量,因变量y 的变化情况;平均每次(年)的变化情况(平均每次的变化量=(尾数-首数)/次数或相差年数)等等;
2.利用图象:首先根据若干个对应组值,作出相应的图象,再在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点对应的因变量y 的值;
3.利用关系式:首先求出关系式,然后直接代入求值即可.
【例题讲解】
(写表达式)1.某校办工厂现在年产值是15万元,计划以后每年增加2万元.
(1) 写出年产值y (万元)与年数x 之间的关系式.
(2)
用表格表示当x 从0变化到6(每次增加1)y 的对应值.
(3) 求5年后的年产值.
(读图象)2. 如图10,反映了小明从家到超市的时间与距离之间关系的一幅图.
(1) 图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⑵.超市离家多远? (2) 小明到达超市用了多少时间?⑸.小明往返花了多少时间? (3) 小明离家出发后20分钟到30分钟内可以在做什么?
(4) 小明从家到超市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
少?
(读双图象)3.如图,它表示甲乙两人从同一个地点出发后的情况。
到十点时,甲大约走了13千米。
根据图象回答:
(1) 甲是几点钟出发?
(2) 乙是几点钟出发,到十点时,他大约走了多少千米? (3) 到十点为止,哪个人的速度快? (4) 两人最终在几点钟相遇?
(5) 你能将图象中得到信息,编个故事吗?
考点一: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的定义
技巧总结:(1)自变量是在一定范围内主动发生变化的变量;
(2)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变量;
考点二、变化中的三角形: 技巧总结: 方法找等量关系
写出变化关系式的关键是写出一个含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等式,表示因变量的字母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右边为用自变量表示因变量的代数式。
考点三、温度变化及速度变化
知识点一、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第三种表示方法-----图像法
技巧总结:注意观察图像,由图像获取正确信息 技巧总结:正确分析起点及两个变量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
路程
(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