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一、单元复习目标先秦时期,孟子“舍生取义”的政治理想,墨子反对战斗维护和平的抱负,三国时诸葛亮尽忠蜀汉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其广开言路、严于执法、亲贤远佞的政治主见,唐宋时期杜甫、白居易、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宽敞胸怀.刘禹锡安贫乐道、注意修德的高雅情趣,周敦颐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的珍贵精神财宝,应加以继承和发扬。
这些诗文写作艺术上各具特色。
孟子的辩证说理,墨子的擅长类比,诸葛亮以情动人,范仲淹借景抒情,刘禹锡、周敦颐托物言志,杜甫诗、白居易诗中寓情于事,以及各篇课文中用到的记叙、谈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都可以作为复习写作的借鉴。
此外,散见于各篇中的比方、排比、对偶、反问、对比等修辞手法,骈散结合的句式,大大增加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可指导同学在阅读中加以体会。
二、单元内容归纳《鱼我所欲也》论述了义高于一切,人应保持重义的本心,当道义与生命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全文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性。
先用六个历史名人的事例,说明“生于忧患”,接着从理论上阐明凡是担当重大使命的人,必需经过艰苦磨练的道理。
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论证了“死于安乐”,最终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公输》记叙了墨子在楚国即将大举攻击宋国之际,用锐利、奇妙的言辞阻挡了战斗发生的故事,表现了墨子“非攻”的思想。
《出师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这一年预备北伐曹魏,出师前,他向后主刘禅呈上这篇情辞恳切、真挚感人的表文。
在文中,提出了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建议。
《陋室铭》虽只有81个字,却能通过对简陋居室的描绘,表达了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意趣。
《爱莲说》篇幅简短,描绘了莲花美妙的形象,表现了对美妙抱负的憧憬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并且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附权贵、追求富贵的恶浊世风。
《岳阳楼记》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赏景所产生的不怜悯感,勉励伴侣不要因客观环境和个人境遇的好坏而动摇自己的意志,要以忧国忧民为自己的职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由四小节构成,前三节描述自己的茅屋被吹破,大雨如注,长夜难眠的遭受,都是实写,最终一节描写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的图景,是抱负的体现,是虚写。
实写与虚写结合,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着流漫主义的颜色。
《观刈麦》是一首五言古体讽喻诗,诗人由农夫冒着暑热辛苦劳碌而一无全部联想到自己,不禁反躬自省,把农夫的遭受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不劳而食作鲜亮对比,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怜悯,其目的是盼望朝廷予以重视。
这种关怀民生疾苦、反躬自省的真情实感,大大提升了诗歌的思想境界。
三、写作指导1.写法指导一部分同学可能由于作文水平不高,成果不佳而缺少编作文集的自信念和热忱,老师可发觉同学作文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树立其自信念。
老师可培育典型,让作文一贯写得较好的同学先编成集子,并写序言,或由老师代写序言,给全班同学做出示范,激起大家的爱好。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