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画《鼎盛》创作的意象与寓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06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浅谈国画《鼎盛》创作的意象与寓意
陈伟光
(湖南省宁乡市文化馆,湖南长沙410600)
摘要:《鼎盛》是一幅以朝晖、四羊方尊、芙蓉花为题材的国画,不仅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也有着很高的人文价值。


章首先分析了题材中的芙蓉花、四羊方尊创作意象,继而从多个层面探讨了作品的深刻寓意,包括文字层面、图案层面
乃至文化层面。

关键词:鼎盛;意象;寓意
中图分类号:J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7-0153-02
鼎作为古代祭祀的圣器,在上古三代最为流行,多用来代指
国家政权与显赫地位。

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出土的商周鼎
数量也不断增多,最具文化的价值无外乎后母戊鼎以及四羊方
尊,一珍藏于国家博物馆,一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四羊方尊
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寓意。

民间以四羊
方尊为表现对象的画作不在少数。

此篇国画以《鼎盛》为名,在图
画的右上方细致地展现了四羊方尊的正面图,借助羊的正面、侧
面的描绘,展示了祭祀用品的神秘性。

文章从此出发,以《鼎盛》
为研究对象,分析介绍图画中的创作意象与创作寓意。

一、国画《鼎盛》创作的意象分析
(一)芙蓉花的意象
国画《鼎盛》可以分为上下两个主要部分,上半部分为四羊
方尊,下半部分为芙蓉花。

芙蓉花是国画下半部分的唯一内容,
花繁叶茂、红白相间的芙蓉花与单一色调、古朴庄重的四羊方尊
形成了相辅相承的效果。

芙蓉花原名木芙蓉,为落叶灌木或小乔
木,为锦葵科、木槿属。

芙蓉花广泛地分布于我国多个省份,湖南
为其原产区,因此,湖南也一直有芙蓉国的美誉。

晚唐诗人谭用
之在《秋宿湘江遇雨》中写到“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
村”,从此,芙蓉国的称号不胫而走,存续了上千年之久。

毛泽东
主席在答湖南友人周世钊的诗中也写到“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
国里尽朝晖”,里面既蕴含了对湖南文化历史久远的感叹,也寄
托了对亲朋故旧的追思之情。

芙蓉花花开繁密,虽然颜色称不上
五颜六色,单相对单一色调的白色以及浅红色,却能彰显出朴素
的宝贵品质。

再者,芙蓉花是湖南省会长沙市的市花,与湖南人
吃得苦、霸得蛮的性格特征一脉相承。

选择芙蓉花正是为了突显
出这一主题。

(二)四羊方尊的意象
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
山腰上,是商代的祭祀用品,同时也是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
的一件。

四羊方尊出土后,屡经辗转,1959年起存于中国历史博
物馆。

四羊方尊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
公斤,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
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

之所以名曰四羊方尊,就
在于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
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四羊方尊采用分
铸技术铸造,工艺难度很高,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宝第三。

四羊
方尊的意象以羊为中心,羊在上古时期被视作具有孝亲思想的
灵物,《增广贤文》总结为“羊有跪乳之恩”,因此,颇受人们喜爱。

且羊外表柔弱,而内心刚强,《诗经·召南》中也有“文王之政,廉
直,德如羔羊”,孔颖达解释到“羔取其群而不失其类”。

这或许也
是统治者在祭祀仪器中选用羊的因素之一。

二、国画《鼎盛》的创作寓意
鼎盛多用来形容时代、民族,比如隋唐时期,中华民族发展
进入鼎盛时期。

1840年以来,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中华民族的
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华
民族又进入到伟大复兴的时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鼎盛正
有此一寓意。

(一)作品名称的寓意
鼎盛语出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时序》“经典礼章,跨周轹
汉,唐虞之文,其鼎盛乎”,指到了最盛的阶段。

鼎在上古时代是
用来调和各种物料的宝器,外形为三根立腿,两只提耳。

鼎多用
于祭祀,地位尊崇,后来成为政权的象征。

相传大禹初建夏朝,划
分天下为九州,要求各州铸一鼎,共为九鼎。

九鼎也就成为华夏、
神州的又一代称。

《左传》载有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此处的
鼎就政权。

正因为古代鼎多为权势的象征,鼎的意思也从原先的
名词向形容词乃至动词词义延伸,比如以鼎代表盛大、显赫,如
高门鼎贵。

鼎盛的确切内涵则是“正当兴旺发达”。

《鼎盛》一图以
鼎盛二字为名,事实上寄寓着这一内涵,既当前正处于兴旺发达
的时代。

不仅如此,国画以鼎为描绘对象,恰能收到双关的妙用。

鼎盛中的鼎,既指图画中的四羊方尊,也指代当前、当下。

关于四
艺术画

153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06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艺术画廊
羊方尊的解读为数不少,一些学者从祭祀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四羊方尊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鼎盛》的寓意同样大有裨益。

(二)图案寓意
四羊方尊是国画《鼎盛》的主体内容,也是画家着墨最多的地方。

四羊方尊为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画家在创作时截取了四羊方尊的一个面,因此,在图形中我们能够看到的其实就是四羊方尊中一羊的正面以及一羊的侧面,但“窥一斑而能见全豹”,尽管看到的并非四羊方尊的全貌,但创作者已然将四羊方尊的主要特征展现了出来,如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等。

四羊方尊为祭祀用具,而“国之大事,为祀与戎”,此处选择四羊方尊的图案,恰有代表国家之意。

至于芙蓉花的描绘,有盛开的芙蓉花,也有半开,还有许多待开的花苞,共同构成姿态各异的芙蓉花群像。

芙蓉花初开之际为白色或浅红色,后颜色逐渐加深,转变为深红色。

国画虽然名曰《鼎盛》,但在芙蓉花颜色的选择上却避开了全部选用花开最艳的深红色,而是选择了白色与浅红相间,中心围绕着数朵深红的颜色布局,这样既寓意着芙蓉花开正当时,也含有新陈代谢之意,与主题《鼎盛》所寄托的寓意正相吻合。

(三)文化寓意
国画《鼎盛》除了在文字、图案上有着深刻的寓意以外,在文化层面同样有着相当突出的寓意,这和作者创作主旨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关联。

鼎盛的背景色调有朝晖的色彩,取自毛泽东主席的“芙蓉国里尽朝晖”,寓意着中华民族的国运蒸蒸日上,是对当前举国上下谋复兴的真实写照。

至于右上侧的四羊方尊,作为商
代青铜器仅存的青羊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考古价值,同样有着不容小觑的文化价值。

四羊方尊为鼎,与《鼎盛》主题暗合,且四羊方尊为礼器,是祭祀用品,象征着尊贵与威严。

四羊方尊造型独特,其文化寓意和上古时代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既可以视作图腾崇拜的表现,也能够解读为希望家畜养殖兴旺的美好寓意。

总而言之,寄寓着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至于芙蓉花,因此花色繁多、丰茂繁盛,与《鼎盛》的寓意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芙蓉花盛开时,花瓣繁密且花形较大,自有一种雍容华贵之感,且不同于牡丹,芙蓉花更接地气,与《鼎盛》意图呈现的复兴寓意相得益彰。

换言之,《鼎盛》看似以物为描绘对象,实际上展现的是国家、民族当前的发展前景。

国画《鼎盛》是一幅应时之作,不仅绘画技巧上可圈可点,而且在意象的选择以及寓意的寄托上也有着非常独到的地方。

《鼎盛》选择了湖南较有特色的两件物品,一件为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一件为湖南原产的芙蓉花,描绘了朝晖下四羊方尊庄严肃穆、芙蓉花盛开的场景,寄寓着时代鼎盛、国家富强的寓意。

参考文献:
[1]吴卫、姚傲雪.宁乡四羊方尊艺术特征及文化蕴意探析——
—十大国宝级青铜文物系列艺术研究[J].艺术百家,2014(s1).
[2]喻立新.解放前宁乡出土青铜器概述[J].长沙大学学报,2015 (04).
[3]张文楷.中国美术名作欣赏:《四羊方尊》[J].时代漫游,2014 (01).
有很大区别,但传统水墨画有着自己古老的程式化和语言体系,主要表现为以线造型,并通过书法的线条来表现艺术家的感受,而现代水墨画主要以色块为表现特征,这就是现代水墨画与传统水墨语言上的区别,而现代水墨在形式语言上走的是一条多元化发展之路,传统水墨画中以线造型,骨法用笔,墨色、墨法、水性、纸性都可以作为现代水墨形式语言要素。

线面一体的新的形式语言,说到底就是一种思维方式,它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展开实验,正是通过这种实验。

来提升墨性,水性,纸性的认识高度,在水墨语言的建构中,点、线、面是构成画面不可缺少的形式要素,但传统水墨画的古法用笔,笔法,墨法也是现代水墨画的形式要素,现代水墨语言的转换包含传统水墨的用笔、用墨、用水、用纸等内容。

现代水墨语言实验是语言本身的实验,它包括水墨材料材质的实验,抽象与表现语言的实验,综合材料的实验,图像的实验等等,中国水墨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如何突破传统,如何实现水墨的现代化语言的转换,通过几十年的水墨实验,逐渐体现出了图示,技法,材料上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材料与技法的多元化,当代科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墨材料的进一步扩展,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传统水墨在现代性水墨拓展中已有很多的变化,一部分艺术家拓展用笔,用纸,用墨等,有些艺术家采用了自己定制的宣纸,有的在用笔上采用排刷、水粉笔、水彩笔,有的还直接用手指做画,还有许多艺术家在墨中加入明矾,汽油等添加物,在原料的使用方面,有的艺术家使用金粉,银粉,有些还把丙烯和墨进行混合等等。

四、结语
中国水墨画发展至今,经过了数千年的改革创新,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艺术体系,但这个体系目前急需要进行现代化的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阵痛是不可避免的,在水墨现代化的转型中,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泊,融合传统技法,充分挖掘传统中暗藏的现代因子,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水墨作品,传统水墨本身已深嵌着民族文化的烙印,因此,在水墨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水墨的性能的水墨趣味为前提,在纵向、横向两个方面进行融合,研究探索出一条中国现代水墨发展之路。

(上接第152页)
154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