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化学常用计量高考试题
高考化学练习题:化学常用计量(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练习题:化学常用计量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15•海南)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A.55kJ B.220kJ C.550kJ D.1108kJ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则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H=﹣2215kJ•mol﹣1,根据生成水的质量计算放出的热量.解答:解: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则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H=﹣2215kJ•mol﹣1,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55.375kJ≈55kJ;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燃烧热的概念即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2.(2014•上海)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1.50mg,则()A.被氧化的砒霜为1.98mg 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mL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mg 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N A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真题集萃.专题:计算题.分析:A.反应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砒霜发生还原反应;B.根据n=计算As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进而计算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氢气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C.电子转移守恒计算参加反应Zn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Zn的质量;D.整个过程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AsH3中﹣3价升高为As中0价,据此计算转移电子数目.解答:解:A.反应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砒霜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生成As的物质的量==2×10﹣5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分解的AsH3为2×10﹣5mol,由H原子守恒可知生成氢气为=3×10﹣5mol,故标况下,分解产生氢气体积为3×10﹣5mol×22.4L/mol=6.72×10﹣4L=0.672 mL,但氢气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故其体积不一定是0.672 mL,故B错误;C.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参加反应Zn的物质的量=2×10﹣5mol×[3﹣(﹣3)]÷2=6×10﹣5mol,故参加反应Zn的质量=6×10﹣5mol×65g/mol=3.9×10﹣3g=3.9mg,故C正确;D.整个过程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AsH3中﹣3价升高为As 中0价,故整个过程转移电子总数为2×10﹣5mol×(6+3)×N A mol﹣1=1.8×10﹣4N A,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方程式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等,注意利用守恒思想进行的计算,B选项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忽略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3.(2014•重庆)已知C(s)+H2O(g)═CO(g)+H2(g)△H=akJ•mol﹣12C(s)+O2(g)═2CO(g)△H=﹣220kJ•mol﹣1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l﹣1,则a为()A.﹣332 B.﹣118 C.+350 D.+130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盖斯定律计算水分解反应的焓变,化学反应的焓变△H=H产物﹣H反应物再结合化学键能和物质能量的关系来回答.解答:解:已知①C(s)+H2O(g)═CO(g)+H2(g)△H=akJ•mol﹣1>0,②2C(s)+O2(g)═2CO(g)△H=﹣220kJ•mol﹣1①×2﹣②得:2H2O(g)═O2(g)+2H2(g)△H=(2a+220)kJ•mol﹣1>0,4×462﹣496﹣2×436=2a+220,解得a=+13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和化学键键能之间的关系,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关键,难度中等.4.(2013•海南)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2H2(g)+O2(g)═2H2O(g)△H2C(s)+O2(g)═CO2(g)△H3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H为()A.12△H3+5△H2﹣2△H1B.2△H1﹣5△H2﹣12△H3C.12△H3﹣5△H2﹣2△H1D.△H1﹣5△H2﹣12△H3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盖斯定律,利用方程式的加减得出C3H5(ONO2)3分解成CO2、N2、H2O、O2的化学方程式,其反应热也要相应的加减,从而得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解答:解:已知:①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②2H2(g)+O2(g)═2H2O(g)△H2③C(s)+O2(g)═CO2(g)△H3由盖斯定律:5×②+12×③﹣2×①得: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H=12△H3+5△H2﹣2△H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侧重于盖斯定律应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准确把握盖斯定律的概念是关键.5.(2012•重庆)向10mL 0.1mol•L﹣1 NH4Al(SO4)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Ba(OH)2溶液x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10时,溶液中有、Al3+、,且c()>c(Al3+)B.x=10时,溶液中有、、,且c()>c()C.x=30时,溶液中有Ba2+、、OH﹣,且c(OH﹣)<c()D.x=30时,溶液中有Ba2+、Al3+、OH﹣,且c(OH﹣)=c(Ba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当x=10时,NH4Al(SO4)2与Ba(OH)2等物质的量反应,此时OH﹣量不足,OH﹣首先与Al3+反应,与NH4+不反应,所以溶液中有未参加反应的NH4+和部分剩余的Al3+存在,同时SO42﹣也有剩余,但此时不会有AlO2﹣生成,结合铵根离子水解解答;当x=30时,0.001 mol的NH4Al(SO4)2与0.003 mol Ba(OH)2反应,生成0.002 mol BaSO4、0.001 mol AlO2﹣、0.001 mol NH3•H2O,且剩余0.001 mol Ba2+和0.001 mol OH﹣,由于NH3•H2O也是一种碱,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据此判断反应中c(OH﹣)与c(AlO2﹣)、c(Ba2+)的大小关系.解答:解:A、当x=10时,NH4Al(SO4)2与Ba(OH)2等物质的量反应,此时OH﹣量不足,OH﹣首先与Al3+反应,与NH4+不反应,所以溶液中有未参加反应的NH4+和部分剩余的Al3+存在,同时SO42﹣也有剩余,但此时不会有AlO2﹣生成,溶液中c(NH4+)>c(Al3+),故A正确;B、由A中分析可知,溶液中不会有AlO2﹣生成,溶液中有NH4+、Al3+、SO42﹣,参加反应的硫酸根离子为0.001mol,剩余0.001molSO42﹣,溶液中NH4+未参加反应,但溶液中NH4+水解,故c(NH4+)<c(SO42﹣),故B错误;C、当x=30时,0.001 mol的NH4Al(SO4)2与0.003 mol Ba(OH)2反应,生成0.002 mol BaSO4、0.001 mol AlO2﹣、0.001 mol NH3•H2O,且剩余0.001 mol Ba2+和0.001 mol OH﹣,由于NH3•H2O也是一种碱,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使得溶液中c(OH﹣)大于0.001 mol,故c(OH ﹣)>c(AlO2﹣),故C错误;D、由C中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Ba2+、AlO2﹣、OH﹣,其中溶液中c(OH﹣)大于0.001 mol,含有0.001 mol Ba2+,c(OH﹣)>c(Ba2+),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过量计算等,难度中等,清楚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铝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是解题的关键.6.(2011•江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物质的构成、离子的电子排布来分析微粒的物质的量,并根据溶液的配制来分析溶液的体积,利用电解反应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来计算电解产物的量即可解答.解答:解:A、因NaCl为离子化合物,则不存在NaCl分子,故A错误;B、因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电子稳定结构,则最外层电子的物质的量为8mol,其电子总数为8×6.02×1023,故B正确;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适量水中,配成1L溶液,而不是溶于1L的水中,故C错误;D、NaCl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0.5mol×22.4L/mol=11.2L氯气(标准状况),而不是22.4L氯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计算,明确物质的构成、电子排布、溶液的配制,电解等知识点来解答,学生熟悉物质的量的计算、利用原子守恒来判断电解产物的物质的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2011•上海)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B.24.23%表示35Cl的丰度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考点: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同位素及其应用;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计算.分析:本题考查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涉及到下列几个概念:同位素、丰度、质量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解答:解:A、75.77%表示35Cl的丰度,不是质量分数,故A错误;B、24.23%表示37Cl的丰度,不是35Cl的丰度,故B错误;C、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用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乘以各自的丰度,故C正确;D、36.966表示37Cl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37Cl的质量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需要学生对于某些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有准确的理解,体现了高考立足于基础知识的特点.8.(2011•四川)25℃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A.12.5% B.25% C.50% D.75%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压轴题;计算题;差量法.分析:根据有机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利用气体体积缩小了72mL及混合气体的体积来列等式计算出乙炔的体积,最后计算乙炔的体积分数.解答:解:由乙烷、乙炔和丙烯燃烧的方程式可知,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C2H6+O2=2CO2+3H2O△V1 2 2.5C2H2+O2=2CO2+H2O△V1 2 1.5C3H6+O2=3CO2+3H2O△V1 3 2.5则C2H6和C3H6反应后体积缩小的量是相同的,故可将两者看成是一种物质即可,设C2H6和C3H6一共为xmL,C2H2为ymL,则有,解得y=8mL,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有机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体积分数的计算,明确气体体积缩小的量及将乙烷和丙烯看成一种物质是解答的关键.9.(2011•上海)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I2(g)+H2(g)⇌2HI(g)+9.48kJ(ii)I2(S)+H2(g)⇌2HI(g)﹣26.48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g 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 kJ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D.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进行完全;B、根据盖斯定律,(Ⅰ)﹣(Ⅱ)得I2(g)=I2(S)+35.96kJ;C、反应(Ⅰ)、反应(Ⅱ)的产物都是HI(g);D、对于同一物质,固态物质的能量比气态物质能量低.解答:解:A.因为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进行完全,放热小于9.48kJ,故A错误;B.由盖斯定律知(Ⅰ)﹣(Ⅱ)得I2(g)=I2(S)+35.96kJ,故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35.96kJ,故B错误;C.反应(Ⅰ)、反应(Ⅱ)的产物都是HI(g),状态相同,稳定性一样,故C错误;D.对于同一物质,固态物质的能量比气态物质能量低,故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于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可逆反应特点、物质状态与能量关系等,难度不大,注意题目中“+”表示放热,“﹣”表示吸热.10.(2010•湖北)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A.3:1 B.5:3 C.2:3 D.1:2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压轴题;十字交叉法.分析:根据n=计算磷的物质的量,根据n=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产物中n(Cl):n(P)的值,据此利用十字交叉法计算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析:参加反应的P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74.因此产物中n(Cl):n(P)=(1.74×2):1=3.48:1,则:即产物中PCl3和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1.52:0.48≈3:1,故选A.点评:考查化学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本题采取十字交叉法解答,可以利用列方程计算产物中PCl3和PCl5的物质的量.11.(2010•海南)把V L含有MgS04和K2S0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A.mol•L﹣1B.mol•L﹣1C.mol•L﹣1D.mol•L﹣1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根据两等份中一份加氢氧化钠时发生Mg2++2OH﹣=Mg(OH)2↓,另一份加BaCl2的溶液发生Ba2++SO42﹣=BaSO4↓,且两个反应中使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沉淀,利用物质的物质的量代入离子方程式来计算Mg2+和SO42﹣的物质的量,然后计算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解答:解:设每份中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x,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y,则由Mg2++2OH﹣=Mg(OH)2↓可知,1 2x amol,解得x=0.5amol,由Ba2++SO42﹣=BaSO4↓可知,1 1bmol y,解得y=bmol,忽略溶液中的H+和OH﹣由电荷守恒知,b×2=c(K+)+0.5a×2,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为(b﹣0.5a)×2mol=(2b﹣a)mol,又由于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则原溶液中的K+的物质的量为2(2b﹣a)mol,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mol•L﹣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学生应明确信息中恰好使离子转化为沉淀,然后利用离子之间的反应、电荷守恒、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即可解答.。
高考化学真题汇编 常用化学计量
1.【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2.【2015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B.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D.235g核互23592U发生裂变反应:23592U+1n9038Sr+13654U+101n,净产生的中子(1n)数为10N A3.【2015四川理综化学】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4.4g乙醛所含σ键数目为0.7N AC.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 N AD.50ml 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4.【2015广东理综化学】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3g Na 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B.1 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个SO3分子C.标准状况下,22.4L N2和H2混合气中含n A个原子D.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 A个电子5.【2015海南化学】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B.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6.【2015上海化学】将O2和NH3的混合气体448mL通过加热的三氧化二铬,充分反应后,再通过足量的水,最终收集到44.8mL气体。
化学常用计量(带解析配答案)
化学常用计量 2.18阿伏伽德罗常数专练1.(2019·菏泽模拟)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 g由乙烯与丙烯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N AB.4.6 g乙醇完全氧化生成乙醛,转移电子数为0.2N AC.25 ℃,1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氯的微粒总数为0.2N A解析:选B A项,总物质的量小于1 mol,因此所含碳碳双键的数目小于N A;C项,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D项,溶液中还含有氯气,因此微粒总数小于0.2N A。
2.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2.5 mL 16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锌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B.5.8 g熟石膏(2CaSO4 · 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 AC.92.0 g甘油(丙三醇)和甲苯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为8.0N AD.标准状况下,1 L甲醛气体完全燃烧消耗O2分子个数约为N A 22.4解析:选A浓硫酸与锌发生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变为稀硫酸时发生反应:Zn+H2SO4(稀)===ZnSO4+H2↑,n(H2SO4)=c·V=16 mol·L-1×0.012 5 L=0.2 mol,若完全发生第一个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 A,若完全发生第二个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4N A,因此反应转移电子数目大于0.2N A,小于0.4N A,A错误;熟石膏(2CaSO4 · H2O)相对分子质量是290,则5.8 g熟石膏的物质的量n= 5.8 g290 g·mol-1=0.02 mol,由于每个熟石膏中含有1个结晶水,所以0.02 mol该物质中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 A,B正确;甘油(丙三醇)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92,所以92.0 g甘油(丙三醇)和甲苯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1 mol,由于这两种物质每种分子中都含有8个H 原子,所以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为8.0N A ,C 正确;甲醛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1 L 的物质的量n (甲醛)= 1 L 22.4 L·mol-1=122.4 mol,1 mol 甲醛完全燃烧消耗1 mol O 2,则1 L 甲醛气体完全燃烧消耗O 2的物质的量是 122.4 mol ,消耗氧气的分子个数约为N A 22.4,D 正确。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9-2023年)---02化学计量与应用
2019-2023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计量与应用2019年1、(2019·高考全国卷Ⅱ,T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3-4数目为0.1N A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2020年1.(2020·高考全国卷Ⅲ)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 A个中子B.1 mol重水比1 mol水多N A个质子C.12 g石墨烯和12 g金刚石均含有N A个碳原子D.1 L 1 mol·L-1 NaCl溶液含有28N A个电子2.(2020·浙江7月选考)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MnO-4+5HCHO+12H+===4Mn2++5CO2↑+11H2O,1 mol [4MnO-4+5HCHO]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0N AB.用电解粗铜的方法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 A时,阳极应有32 g Cu转化为Cu2+C.常温下,pH=9的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数为10-5N AD.1 L浓度为0.100 mol·L-1的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数为0.100N A3.(2020·高考江苏卷)次氯酸钠溶液和二氯异氰尿酸钠(C3N3O3Cl2Na)都是常用的杀菌消毒剂。
NaClO可用于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
(1)NaClO溶液可由低温下将Cl2缓慢通入NaOH溶液中而制得。
制备NaCl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环境杀菌消毒的NaClO溶液须稀释并及时使用,若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且见光,将会导致消毒作用减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02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三年(2018-2020)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解析版)
专题02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1.[2020新课标Ⅲ]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 A个中子B.1 mol重水比1 mol水多N A个质子C.12 g石墨烯和12 g金刚石均含有N A个碳原子D.1 L 1 mol·L−1 NaCl溶液含有28N A个电子【答案】C【解析】A.标准状况下22.4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若该氮气分子中的氮原子全部为14N,则每个N2分子含有(14-7)×2=14个中子,1mol该氮气含有14N A个中子,不是7N A,且构成该氮气的氮原子种类并不确定,故A 错误;B.重水分子和水分子都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所含质子数相同,故B错误;C.石墨烯和金刚石均为碳单质,12g石墨烯和12g金刚石均相当于12g碳原子,即12g12g/mol=1molC原子,所含碳原子数目为N A个,故C正确;D.1molNaCl中含有28N A个电子,但该溶液中除NaCl外,水分子中也含有电子,故D错误;故答案为C。
2.[2020浙江7月选考]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B.用电解粗铜的方法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时,阳极应有转化为C.常温下,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数为D.浓度为的溶液中,阴离子数为【答案】A【解析】A.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至+2价,则4mol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4mol×[(+7)-(+2)]=20mol,即转移电子数为20N A,A正确;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有: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以及Cu失电子的氧化反应:Cu-2e-=Cu2+,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 A时,即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Cu失去的电子应小于1mol,阳极反应的Cu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则阳极反应的Cu的质量小于0.5mol×64g/mol=32g,B错误;C.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求出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数,C错误;D.n(Na2CO3)=0.100mol/L×1L=0.100mol,由于发生水解:+H2O⇌+OH-、+H2O⇌H2CO3+OH-,故阴离子物质的量大于0.100mol,阴离子数大于0.100N A,D错误;答案选A。
高三化学习题集:化学计量与化学反应
高三化学习题集:化学计量与化学反应高三化学学习题集:化学计量与化学反应一、化学计量1. 下列物质中,哪一种物质的质量最大?a) 1 mol H2Ob) 1 mol CO2c) 1 mol NH3d) 1 mol CH42. 当将2 mol Na和2 mol Cl2反应生成NaCl时,生成的NaCl的摩尔数是多少?3. 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哪一种反应物的摩尔数不是化学计量比?a) 2 NH3 + 3 O2 → 2 NO + 3 H2Ob) 2 H2 + O2 → 2 H2Oc) N2 + 3 H2 → 2 NH3d) CaCO3 → CaO + CO24. 当燃烧75 g的甲烷(CH4)时,生成的CO2的质量是多少?(摩尔质量: CH4 = 16 g/mol, CO2 = 44 g/mol)二、化学反应1. 以下哪一种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b) CH4 + 2 O2 → CO2 + 2 H2Oc) 2 NaHC O3 → Na2CO3 + H2O + CO2d) 2 H2O2 → 2 H2O + O22. 当将CuSO4溶液和Fe片置于一起反应时,观察到铁片颜色变暗,溶液中观察不到颜色变化。
这个反应属于以下哪一种类型?a) 双离子置换反应b) 过氧化反应c) 酸碱中和反应d) 单质与化合物反应3. 氮气(N2)和氢气(H2)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氨气(NH3)。
当2 mol N2和3 mol H2完全反应后,生成氨气的摩尔数是多少?4. 将2 mol H2和1 mol O2放在一起反应生成水。
反应完全后,生成的水的摩尔数是多少?总结:化学计量和化学反应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在化学计量部分,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计算物质质量、摩尔数等问题。
在化学反应部分,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以及如何识别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过氧化反应等。
高三化学计量练习题
高三化学计量练习题第一节:选择题1. 下列化合物质量最大的是:A. 0.2 mol H2OB. 0.2 mol CO2C. 0.2 mol O2D. 0.2 mol NH32. 100.0g Fe 和 32.0g S4 合并反应后,全反应完之后,剩下的是:A. Fe2S3B. FeSC. S4D. Fe3. 当铜粉和96g 硫磺加热反应时,草铜的质量是:A. 80gB. 88gC. 76gD. 48g4. 以下关于化学计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 化学计量要求原子、离子和分子之间是按一定的比例结合或分解的B. 化学计量要求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C. 化学计量是化学反应的基础D. 化学计量要求反应的物质量是完全反应时的质量5. 在以下反应中,需要消耗最多的氧化铁的量是:4Fe + 3O2 → 2Fe2O3A. 2gB. 4gC. 6gD. 8g第二节:解答题1. 已知反应:2Na + Cl2 → 2NaCl,当反应完全进行后,NaCl 的质量是10 g,求 Cl2 的质量是多少?解: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 mol Na 反应生成 1 mol Cl2,因此 2mol NaCl 生成的质量为:m = M × n = 58.44 g/mol × 0.2 mol = 11.688 g,由于 NaCl 的质量为10 g,所以 Cl2 的质量为:11.688 g - 10 g = 1.688 g。
2. 在化学反应:C4H10 + O2 → CO2 + H2O 中,当完全燃烧10 g 正丁烷时,生成的 CO2 的质量是多少?解: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1 mol C4H10 反应生成 4 mol CO2,所以C4H10 反应生成的 CO2 的质量为:m = M × n = 44.01 g/mol × 0.25 mol = 11.0025 g,因此,当完全燃烧10 g 正丁烷时,生成的 CO2 的质量为:11.0025 g × (10 g / 58.12 g) = 1.89 g。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3.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4.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5.能运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6.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能根据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知识点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考查内容和设错形式: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渗透于高中各个知识点中进行考查,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大,但难度较小,该类试题的特点就是“容易忽视”,即容易落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中,因此明确命题者的考查方向和设错方式有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作出选择。
同时要求同学们在解决该类试题时一定要细心、仔细。
1.考查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微粒数目等关系时,故意忽略标准状况条件或给出常温常压条件。
2.物质状态问题。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常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水、三氧化硫、己烷、三氯甲烷等。
3.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考查电子转移的数目问题,特别是歧化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等。
4.结合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考查物质的微粒数目(如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化学键数目等。
此处常常涉及的物质有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Na 2O 2(阴阳离子个数比)、SiO 2、Si 、P 4、CO 2(化学键数目)、特殊物质的质量与微粒数间的关系,如D 2O 、18O 2等。
5.考查溶液中离子数目时故意忽视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6.结合化学平衡考查时,故意忽视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特点。
【特别提醒】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题常设的五大“陷阱”。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化学计量
2006-2015年1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量新课标Ⅰ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答案】C【解析】A选项,D和H是氢元素的同位素,其质量数不同,D2O和H2O摩尔质量不同,则18gD2O和18gH2O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含有的质子数不同,错误;B选项亚硫酸为弱酸,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小于2N A,错误;C选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则氧气的来源于-1价的O元素,所以生成0.1mol氧气时转移电子0.2N A,正确;D选项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常温下,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平衡,所以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 A,错误,答案选C。
新课标II卷.2015.T10.代表阿伏加德罗常熟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B.1L 0.1mol-的NaHC溶液中HC和C的离子数之和为0.1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D.235g核素发生裂变反应:+++10,净产生的中子()数为10【答案】C【解析】A丙醇的物质的量是1摩尔,所以共价键的总数应该是11mol,B 忽略HC的水解,HC和C的离子数之和小于0.1,C无论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但是有时最外层失去一个电子,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正确,净产生的中子()数为9,前面消耗一个,所以答案为C.四川卷.2015.T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4.4g乙醛所含σ键数目为0.7N AC、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 N AD、50ml 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答案】A【解析】B选项中,1个乙醛分子中存在的4个C-H键、1个C-C键是σ键,而C=O中的1个键是σ键,另一个键π键,所以4.4g乙醛即0.1mol的乙醛中应含有0.6mol的σ键,即σ键个数为0.6N A。
高三化学化学计量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化学计量练习题及答案化学计量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涉及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和摩尔关系。
在高三化学学习中,化学计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下面是一些高三化学化学计量的练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练习题1:已知化合物A的摩尔质量为30 g/mol,化合物B的摩尔质量为60 g/mol。
如果将2 mol化合物A和3 mol化合物B完全反应,生成了新的化合物C,求化合物C的摩尔质量。
答案1:根据化学反应的摩尔比,可知2 mol化合物A和3 mol化合物B完全反应,则生成的化合物C为2 mol。
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化合物C 的质量为2 mol * 30 g/mol + 3 mol * 60 g/mol = 180 g + 180 g = 360 g。
因此,化合物C的摩尔质量为360 g/mol。
练习题2:已知化合物D的摩尔质量为80 g/mol,将4 g化合物D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了化合物E。
求化合物E的摩尔质量。
答案2:根据化学反应的摩尔比,可知4 g化合物D与氧气完全反应,则生成的化合物E的摩尔数与化合物D的摩尔数相等。
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化合物D的摩尔数为4 g / 80 g/mol = 0.05 mol。
因此,化合物E的摩尔质量为80 g/mol。
练习题3:已知化合物F的化学式为C2H4,将20 g化合物F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求反应后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答案3:根据化学方程式C2H4 + O2 → CO2 + H2O,可知化合物F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摩尔比为1:1。
化合物F的摩尔质量为12g/mol * 2 + 1 g/mol * 4 = 28 g/mol。
根据给定的质量,化合物F的摩尔数为20 g / 28 g/mol = 0.714 mol。
根据摩尔比,二氧化碳和水的摩尔数也为0.714 mol。
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714 mol * 44 g/mol = 31.416 g,水的质量为0.714 mol * 18 g/mol = 12.852 g。
高考化学专题辅导(2)1.2《化学常用计量》专题测试卷(含答案)
专题检测卷(二)化学常用计量(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化学上常用的一个物理量B.某物质含有6.02×1023个微粒,含有这个数目微粒的物质一定是1 molC.1摩尔氢气分子可以表示为1 mol H2D.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 g2.(2013·江苏高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B.78 g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 AC.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D.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3.同温度下,在两个等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氦气、氮气两种气体,当它们的密度都相同时,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7∶2B.2∶7C.1∶7D.7∶14.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A.所用NaOH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5.(2013·宁波二模)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转移电子为2N AB.工业用电解法进行粗铜精炼时,每转移1 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必为0.5N AC.将2 mol SO2和1 mol O2混合在V2O5存在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等于2N AD.VLa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若Fe3+的数目为N A,则Cl-的数目大于3N A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和的一半B.5.6 g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 molC.标准状况下,11.2 L NO2气体中含氧原子数大于18 g水中含有的氧原子数D.20 g NaOH溶于1 L水,所得溶液中c(Na+)=0.5 mol·L-17.向27.2 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 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
高考化学总复习《化学计量及其应用》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
高考化学总复习《化学计量及其应用》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题)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27Al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3N AB. 100mL1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小于0.1N AC. 标准状况下,22.4L乙炔中含有的σ键数为5N AD. 23g Na与足量的氧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2.室温下,甲同学配制100g5%的NaCl溶液,乙同学配制100mL0.5mol/L的NaCl溶液(NaCl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需溶质的质量相同B. 所需仪器均包括100mL容量瓶C. 所配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D. 所配溶液质量相同3.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 Fe(CO)5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5N AB. 标准状况下,22.4LCH4和22.4LCl2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目为2N AC. 1molCaH2固体含有的离子数目为2N AD. 一定条件下,5.6g Fe与0.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4. 在2.8g Fe中加入100mL3mol⋅L−1HCl溶液,Fe完全溶解。
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B. HCl溶液中Cl−数为3N AC. 2.8g56Fe含有的中子数为1.3N AD. 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3.36L气体5. 科学家通过分析探测器从小行星“龙宫”带回地球的样品,分析出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其中有两种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乙酸丙氨酸A. 0.1mol/L乙酸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N AB. 1mol丙氨酸中N—H数目为2N AC. 1mol—NH2中电子数为10N AD. 1mol乙酸可与足量钠反应生成11.2L H2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13年高考真题,47张PPT)
返回目录
高考真题再现
2.[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Ⅱ] N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 L 1.0 mol· 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 原子数为2N0 B.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 0.5N0 C.25 ℃时pH =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 目为0.1N0 D.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 均为9N0
-
返回目录
高考真题再现
3.[2012·课标全国卷] 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 A.分子总数为 NA 的 NO2 和 CO2 混合气体中含有 的氧原子数为 2NA B.28 g 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 碳原子数为 2NA C.常温常压下, 92 g 的 NO2 和 N2O4 混合气体含 有的原子数为 6NA D. 常温常压下, 22.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 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返回目录
专题二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化学常用计量
[易错警示] “根”指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基”是电中性的原子或原子团。有机分子不能电离出 “基”,“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所有 有机官能团都属于“基”。
返回目录
专题二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化学常用计量
变式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 A.2.24 L NO2含有0.2nA个氧原子 B.常温常压下,C2H4和C3H6组成的28 g混合气 体中含4nA个氢原子 C.1 mol C2H6分子中含有7nA个极性键 D.常温下,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0.1nA个 OH-
【十年高考】2004-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量_(共计28页)
H 2,判断理由是 ____ ____。
【答案】取少量反应产物,滴加足量稀硫酸,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证明产物
Cu 中含有 Cu 2O;
若溶液不变蓝色,证明产物 Cu 中不含 Cu2O。
9.( 2013·海南化学· 17)( 9 分)
BaCl 2·xH 2O 中结晶水数目可通过重量法来确定: ①称取 1.222g 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溶解,边搅拌边滴加稀硫酸到沉
56. 00 mL ×10 -3 L·mL-1
n(NH4+) =
22. 4 L ·mol -1
= 2.500 ×10 -3mol
2n(Ni 2+ )+n(NH4+) 2×1. 25 ×10 -3 mol+2. 500 ×10 -3 mol
n(SO42-) =
2
=
2
= 2.500 ×10 -3mol
m(Ni 2+) = 59g·mol -1×1.250 ×10 -3mol = 0.07375g
+( 离子方程式为 Ni 2++ H2Y2-= NiY 2-+ 2H+) ,消耗 EDTA标准溶液 31.25mL;③另取 25.00 mL 溶
液 A,加足量的 NaOH溶液并充分加热,生成 NH3 56.00mL( 标准状况 ) 。
(1) 若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 EDTA标准溶液润洗,测得的 Ni 2 +含量将
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 aN A/7 D. 所含原子总数为 aNA /14
2. ( 2013·新课标卷Ⅱ· 9) N0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L1.0mo 1·L- 1 的 NaAlO2 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0
B.12g 石墨烯 ( 单层石墨 ) 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 0.5N0 C. 25 ℃时 pH=13的 NaOH溶液中含有 OH一的数目为 0.1 N 0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常用化学计量真题汇编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 常用化学计量(必修1)Ⅰ—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1.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 AB.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 N A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 N A【答案】B【解析】A.16.25g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16.25g÷162.5g/mol=0.1mol,由于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时,只有部分水解,且氢氧化铁胶粒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远小于0.1 N A,A错误;B.标准状况下22.4L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氩气分子是单原子分子,氩原子中有18个质子,故.标准状况下22.4L氩气的含有的质子数是18 N A,B正确;C.丙三醇是三元醇,分子中含有3个羟基,92.0g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含有羟基数是3 N A,C错误;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有四种,因此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0 N A,D错误。
【考点】水解平衡;胶体、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羟基的概念;丙三醇的结构;甲烷的取代反应。
2.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 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答案】C【解析】A.由于白磷(P4)是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含有6个P-P键。
因此,常温常压下,124 g P4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含P—P键数目为6N A,A错误; B. Fe3+在溶液中水解,导致溶液中Fe3+数目减少。
高考化学课标3版专题一 常用化学计量
A组 课标Ⅲ卷区题组
考点一 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
1.(2017课标Ⅲ,10,6分)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1 mol的11B中,含有0.6NA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A个P—Cl键 答案 A B的原子序数为5,即质子数为5,则1个质量数为11的B原子中含有6个中子,故0.1 mol 11B中含有0.6NA个中子,A正确;B中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标准状况下 苯是固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 L苯的物质的量,C错误;PCl3与Cl2的反应是可逆反 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生成的PCl5小于1 mol,增加 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A,D错误。 易错警示 易错选项是D,注意PCl3与Cl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答案 C A项,D2O和H2O的摩尔质量不同,18 g D2O和18 g H2O的物质的量不同,含有的质子 数不同;B项,亚硫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故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小于 2NA;C项,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到0,故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 数为0.2NA;D项,2NO+O2 2NO2,2NO2 N2O4,故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 子数小于2NA。 易错警示 A项中不了解氢的同位素氕、氘、氚的表示符号;B项中容易陷入计算的陷阱,忽 略了亚硫酸是弱酸而不能完全电离的特点;C项中容易记成1 mol氧气参与反应或生成时转移4 mol电子,忽略了具体反应;D项中容易忽略二氧化氮与四氧化氮的转化关系而判断错误。 知识拓展 ①掌握同位素的概念和常见同位素的表示方法,如 162 C 、163C 、164C等;②熟记高中阶段 常见的弱酸,如碳酸、亚硫酸、次氯酸、磷酸、氢硫酸、氢氟酸、苯酚等;③总结C、N、O、 S、Cl的各种化合价和代表性物质,尤其是一些化合价比较特殊的物质,如N2H4中N为-2价、 ClO2中Cl为+4价、H2O2中O为-1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2015·全国卷Ⅰ·8)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8 g D2O 和 18 g H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 10NA B.2 L 0.5 mol·L-1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H+离子数为 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 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 D.密闭容器中 2 mol NO 与 1 mol O2 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 2NA 【答案】选 C。
1
制作人:孔令杰
C.欲配制 1.00L 1.00 mol.L-1 的 NaCl 溶液,可将 58.5g NaCl 溶于 1.00 L 水中 D.电解 58.5g 熔融的 NaCl,能产生 22.4 L 氯气(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 【 【答案】选 B。
6.(2013·广东高考·9)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8 g O2 含有 4nA 个电子 B.1 L 0.1 mol·L-1 的氨水中有 nA 个 N C.标准状况下,22.4 L 盐酸含有 nA 个 HCl 分子 D.1 mol Na 被完全氧化生成 Na2O2,失去 2nA 个电子 【答案】选 A。 7.(2013·江苏高考·7)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L 1 mol·L-1 的 NaClO 溶液中含有 ClO-的数目为 NA B.78 g 苯含有 C C 双键的数目为 3NA C.常温常压下,14 g 由 N2 与 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NA D.标准状况下,6. 72 L NO2 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1NA 【答案】选 C。 8.(2013·上海高考·15)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已知 C2H4 和 C3H6 的混合物的质量为 ag,则该混合物 () A.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a/7+1)NA 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 aNA/7 C.燃烧时消耗的 O2 一定是 33.6a/14 L D.所含原子总数为 aNA/14 【答案】选 B。 9.(2012·福建高考·6)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在 50 mL 量筒中配制 0.100 0 mol·L-1 碳酸钠溶液 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答案】选 C。 10.(2012·福建高考·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5 mol O3 与 11.2 L O2 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16.(2012·江苏高考·8)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1NA B.常温常压下,18 g H2O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3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 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0.5NA 【答案】选 B。
3
制作人:孔令杰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1.5 molH2 和 0.5 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 NH3 分子数为 NA B.一定条件下,2.3 g 的 Na 完全与 O2 反应生成 3.6 g 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1 NA C.1.0 L 的 0.1 mol·L-1Na2S 溶液中含有的 S2-离子数为 0.1 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的 CCl4 中含有的 CCl4 分子数为 NA 【答案】选 B。
25.(2012·四川高考·7)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33.6 L 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 1.5NA B.常温常压下,7.0 g 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 NA
5
制作人:孔令杰
C.50 mL 18.4 mol·L-1 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 SO2 分子的数目为 0.46NA D.某密闭容器盛有 0.1 mol N2 和 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6NA 【答案】选 B。 26.(2012·上海高考·11) 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 准状况下 V L 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 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 )
A.HClO 是弱酸,所以 NaClO 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 FeCl3 溶液,可制得 Fe(OH)3 胶体 C.HCl 溶液和 NaCl 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 HCl 和 NaCl 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 NaCl 溶液得到 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 NA 个电子(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答案】选 B。
18.(2015·全国卷Ⅱ·10)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60 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 10NA B.1 L 0.1 mol·L-1 的 NaHCO3 溶液中 HC 和 C 离子数之和为 0.1N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 1NA
24.(2014·江苏高考·6)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6 g 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 0.1NA B.0.1 mol 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 0.1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 0.5NA 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 0.1 mol 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4NA。 【答案】选 A。
2
B.25 ℃与 60 ℃时,水的 pH 相等
制作人:孔令杰
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 n(NaOH)相等
D.2SO2(g)+O2(g) 【答案】选 C。
2SO3(g)和 4SO2(g)+2O2(g)
4SO3(g)的ΔH 相等
11.(2012·山东高考·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制作人:孔令杰
考点 4 化学常用计量
一、选择题 1.(2011·全国卷 I·12)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8g H2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10 N A B.12g 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4 N A C.46g NO 2 和 N2O 4 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 3 N A D.1mol Na 与足量 O 2 反应,生成 Na2O 和 Na2O2 的混合物,钠失去 N A 个电子 【答案】选 B。 2..(2011·江苏高考·8)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甲醇中含有 C-H 键的数目为 4NA B.25℃,pH=13 的 NaOH 溶液中含有 OH-的数目为 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 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 0.1NA D.常温常压下,Na2O2 与足量 H2O 反应,共生成 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4 NA 【答案】选 D。。 3.(2011·广东高考·9)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3g NO2 含有 NA 个氧原子 B.1 L0.1 mol•L-1 的氨水含有 0.1NA 个 OHC.常温常压下,22.4 L CCl4 含有 NA 个 CCl4 分子 D.1 mol Fe2+与足量的 H2O2 溶液反应,转移 2NA 个电子[来源 【答案】选 A。 4.(2011·海南高考·10)设 N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 3NA B.1 molCl2 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 C.10 L pH=1 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H+离子数为 2NA D.10 L pH=13 的 NaOH 溶液中含有的 OH-离子数为 NA 【答案】选 D。 5.(2011·新课标全国卷·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 mol NaCl 中含有 6.02×1023 个 NaCl 分子 B.1.00 mol NaCl 中,所有 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 8×6.02×1023
22.(2014·广东高考·10)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甲苯含有 6nA 个 C—H 键 B.18 g H2O 含有 10nA 个质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水含有 nA 个 NH3 分子 D.56 g 铁片投入足量浓 H2SO4 中生成 nA 个 SO2 分子 【答案】选 B。
20.(双选)(2015·海南高考·10)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 ( )
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
B.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
4
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 CO 和 NO 含有的质子数
制作人:孔令杰
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答案】选 B、D。
12.(2012 · 安 徽 高 考 · 7) 科 学 家 最 近 研 究 出 一 种 环 保 、 安 全 的 储 氢 方 法 O3+H2 HCOONa+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 B.NaHCO3、HCOONa 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储氢过程中,NaHCO3 被氧化 D.释氢过程中,每消耗 0.1 mol H2O 放出 2.24 L 的 H2 【解析】选 B。 13.(2012·新课标全国卷·9)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总数为 NA 的 NO2 和 CO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 B.28 g 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2NA C.常温常压下,92 g 的 NO2 和 N2O4 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 6NA D.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答案】选 D。 14.(2012·广东高考·11)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4 g CH4 含有 NA 个 C—H 共价键 B.1 mol Fe 与足量的稀 HNO3 反应,转移 2NA 个电子 C.1 L 0.1 mol·L-1 NaHCO3 溶液中含有 0.1 NA 个 HCO3D.常温常压下,22.4 L 的 NO2 和 CO2 混合气体含有 2NA 个 O 原子 【答案】选 A。 15.(2012·海南高考·7)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灵敏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