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2)07-0102-01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介导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为基本表现,病程比较长,多呈缓慢进行性,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现代医学认为免疫功能调节正常机体就不会发生病理变化。而中医学认为正气强病邪不会入侵,脏腑功能调节正常,不会引发疾病的产生。据此二者相似之处,笔者在治疗慢性肾炎多采用以扶助人体正气之药为主,其他药物为辅,疗效显著。现将临床用药特点总结如下。
1扶正祛邪,健脾益气
中医学根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发病机理,认为该病病理基础在于正气不足,邪气入侵,导致机体脏腑失和发生病变,故健脾益气升阳为该病的基本大法。而古代医家张仲景强调“四季脾旺不受邪”,以及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论,都重在扶正祛邪,以使五脏和调。肾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身重倦怠,四肢乏力,苔薄白,脉细或细滑。从此临床症状来看皆为虚损之象,患者虽虚但虚不受补,故扶正固本,均宜清补、平补,慎用温补、纯补,禁用峻补,要滋而不腻,调补脾气,保持脾气的健运,是组方遣药考虑的重要因素。笔者在补气健脾时多采用黄芪,因为大多文献表明黄芪具有良好益气升阳作用,具有较强的免疫调
节作用,且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广泛的影响,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降低肌酐水平并能加速清除自由基,降低自由基的产生,从而改善肾功能,能明显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在临床组方上笔者多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健脾益气,除湿化浊。偏阴虚选用:生地黄、山茱萸、麦冬、枸杞子、女贞子等滋而不腻的养阴药。偏阳虚,注意考虑温补脾阳,选用:桂枝、肉桂、干姜、益智仁等,一般很少用温肾壮阳药,如鹿茸、鹿角霜等,因为笔者给有些患者使用这类药物的时候发现此类药能加尿重蛋白、肌酐、尿素氮、高血压等。
2湿热雍结,利湿活血
现代医学认为,机体中存在免疫复合物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免疫复合物类似中医学中“湿热毒邪”致病因素,正如徐灵胎所云:“有湿必有热,虽未必尽然,但湿邪每易化热”。水湿之邪停留日久,从阳化热,可转为湿热证。所以湿热证临床表现大多为小便短少黄赤,面色晦暗,腰酸膝软,口干口苦,偶有呕吐,夜寐不安,舌暗红,苔薄腻而干燥,脉数或滑数。据此临床表现来看,笔者采用清热解毒利湿为治疗慢性肾炎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湿热不除,容易招致外邪,更容易累及脾肾,从而耗伤先后天之本,损伤正气,终至肾气衰微。对于湿热毒邪,投以清热解毒利湿药物:白花蛇舌草、藤梨根、半枝莲、蜀羊泉。湿热重者佐以山慈菇、土茯苓、青风藤、薏苡仁、老鹤草、雷公藤。所谓“久病必虚”、“久病入络”耗损正气,虚久必瘀,瘀而化热,湿热毒邪留滞体内,热伤血络,阻滞气
机,以至瘀血内停,与湿热交阻,破血忘行,临床多表现为心烦口渴、面赤、舌质暗红,舌有瘀斑,镜下血尿。投以凉血活血药物:牡丹皮、丹参、紫珠草、墨旱莲、白芍。血尿,舌有瘀斑、斑点,舌质紫暗,佐以泽兰、赤芍、桃仁、红花、鬼箭羽、益母草,以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因为高凝状态往往与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相一致,我们在使用中药治疗的时候大多同时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西药辅助治疗。肾脏出血甚者用止血药:白芨、茜草碳、三七、蒲黄。湿浊甚者用苍术、藿香、佩兰、萆薢、水蜈蚣。
3因病制宜,辨证论治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炎的发病机制是免疫介导性炎症病变,始发机制为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损害的是炎症反应,而免疫反应失调往往与中医脏腑功能虚损有关,肺、脾、肾三脏虚损是形成慢性肾炎的主要病机,脾气的健运,肾精的固藏是治疗肾炎的关键,是治本之大法,只是在病情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脏腑的虚损往往会导致多种在表在里的并发症出现,如肺气虚损,会出现肺系疾病的咽炎、鼻炎等出现;脾虚会出现肠炎等;肾虚会出现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笔者认为在培本健脾固肾的基础上更要重视体内感染灶的早
期预防控制。感染灶的不同诊断治疗用药就不同。伴有咽炎多给予肺经的清热解毒药物如黄芩、金银花、蝉蜕、僵蚕等。伴有肠炎、胃炎者多用黄连、蒲公英等。伴有肝炎者多使用茵陈、虎杖、垂盆草、鸡骨草、老鹤草等清热利湿。伴有鼻窦炎者采用黄芩、金银花、
辛夷、白芷等。伴有口腔溃疡者生石膏、黄连等。伴有泌尿系感染者知母、黄柏、瞿麦、萹蓄、蒲公英、乌药、苏木、车前草、土茯苓等。
4因人制宜,针对用药
大多肾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在使用中药治疗时由于个体差异的影响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就不一样,治疗时要结合患者的肾脏功能和水、电解质的情况来考虑用药。针对一般临床常见伴随症状用药如下:伴有氮质血症者多采用苏叶、王不留行、萆薢、六月雪等利湿化浊。伴有高血压者多采用菊花、枸杞子、夏枯草、天麻、钩藤、罗布麻等平抑肝阳、清肝明目。伴有高尿酸血症者多采用丝瓜络、金钱草、海金沙、萆薢、飞廉、土茯苓等利湿。伴有高血脂者多采用制首乌、干荷叶、生山楂、决明子、飞廉、水蜈蚣等。伴有血虚、贫血者多采用当归、熟地黄、芍药、鸡血藤等养血补血。伴有高尿糖者多采用黄连、鬼箭羽、桔梗、麦冬、玄参、葛根等养阴生津。伴有腹胀者多采用莱菔子、苏梗等降气行气。伴有四肢水肿甚者采用泽兰、泽泻、猪苓、茯苓、车前草、石韦等通淋利湿。伴有口干口苦甚者多用菊花、枸杞子、麦冬、女贞子等养阴生津止渴。伴有夜寐不安者用夜交藤、远志等安神定志。伴有胃吞酸者:煅瓦楞、煅乌贼骨等。伴有四肢畏冷者用海藻、益智仁、桂枝等温经通阳。
5药食同源,注意饮食
肾炎患者多为过敏体质,所以患者平时要注意避风寒,畅情志,不
可过度劳累,加重病情,同时要注意饮食的摄入。饮食方面要注意摄入低蛋白、低脂、低盐食物。因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小球高滤过,加重蛋白尿并促进肾脏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低盐食物主要是为了减轻全身水肿、尿少及高血压患者,低脂食物主要让患者多食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鱼油)及富含可溶性纤维素(如燕麦、米糠及豆类)的饮食,同时要求患者注意多食含有微量元素如铁、锌、镁、钙的食物,注意多食钙片,以防止骨质疏松。养身之道,要求患者饮食起居都要力求有度,注重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调养,再配合药物的治疗,从而达到满意的疗效。
脾气虚弱,桥本病患者每多伴有甲减,临床表现为食少纳呆,食后脘胀,四肢困倦不温,眼睑下垂,面黄肌瘦,口淡不渴,舌淡胖或边有齿印、苔薄,脉缓弱沉迟等症。脾主四肢,甲减患者多伴四肢软弱。
1.2.2肾虚:肾气虚弱,阳不敷布,致气化失司,水湿泛滥发为水肿。因气属阳,肾气不足则肾阳亦亏。上述患者常伴有形寒怕冷,精神不振,腰膝痠冷,耳鸣,面色白,小便清长,夜尿频频,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症。
1.3辨证与辨病有机结合:科学发展时至今日,我们在古人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细化,除了辨证之外还要辨病,两者有机结合方能彰显优势。
2心身兼治是中医治疗学的特色
2.1心理治疗:治病必先调畅情至,中国古代情志相胜疗法能使过